[爆卦]usually開頭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usually開頭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usually開頭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usually開頭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Eric's English Loung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時事英文] Trees can talk! 今天是地球日,讓我們了解一下我們的星球吧。太神奇了,我從來不知道樹有可以跟彼此溝通的網路,而且竟然是透過真菌!最神奇的是,樹還能透過這個系統幫助彼此,甚至排擠不受歡迎的植物。 在閱讀的同時也享受一下森林的照片,來深呼吸! Forest Sou...

usually開頭 在 Amanda Tann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8 06:00:06

「就這樣被你征服⋯」,女兒看到我在吃早餐時見到那英姐的興奮表情,跟她母親平時很「酷」的性格有很大的出入,頗有點丈八金剛,摸不著頭腦的疑惑,問我:那是何方神聖,令你如此驚喜?我說:那是中國第一天后,那英。她一臉茫然。我在她耳邊輕聲哼了「征服」的開頭,她啊了一聲:那是爸爸最喜歡的歌,就是她呀?對,她爸爸...

  • usually開頭 在 Eric's English Loung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4-29 20:30:16
    有 390 人按讚

    [時事英文] Trees can talk!
     
    今天是地球日,讓我們了解一下我們的星球吧。太神奇了,我從來不知道樹有可以跟彼此溝通的網路,而且竟然是透過真菌!最神奇的是,樹還能透過這個系統幫助彼此,甚至排擠不受歡迎的植物。
     
    在閱讀的同時也享受一下森林的照片,來深呼吸!
     
    Forest Sounds:https://youtu.be/d0tU18Ybcvk?t=280
     
    ★★★★★★★★★★★★
     
    《BBC報導》:
     
    It's an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that speeds up interactions between a large, diverse population of individuals. It allows individuals who may be widely separated to communicate and help each other out. But it also allows them to commit new forms of crime.
     
    1. the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 資訊高速公路
    2. speed up(使)加速;提高(……的)速度
    3. diverse 多種多樣的
    4. help each other out 互相幫助
    5. commit a crime 犯罪
     
    這是一條資訊高速公路,可使龐大且多元的族群互動加速。這讓相距甚遠的個體得以交流並相互協助。但這也使它們犯下新的罪行。
     
    ★★★★★★★★★★★★
     
    No, we're not talking about the internet, we're talking about fungi. While mushrooms might be the most familiar part of a fungus, most of their bodies are made up of a mass of thin threads, known as a mycelium. We now know that these threads act as a kind of underground internet, linking the roots of different plants. That tree in your garden is probably hooked up to a bush several metres away, thanks to mycelia.
     
    6. fungus 真菌*
    7. mycelium 菌絲體
    8. A be made up of B A是由B組成的**
    9. act as 充當;起⋯⋯作用
    10. be hooked up to 連接
    11. thanks to sb/sth 幸虧;由於
     
    不,我們不是在說網際網路,我們說的是真菌。儘管蘑菇可能是真菌中最為人熟知的部分,但它們的主體大部分是由許多被稱為菌絲體的細絲所組成。如今,我們知道這些細絲就像地下網路,聯繫著不同植物的根。得益於菌絲體,你花園中的那棵樹可能已與幾公尺外的灌木叢相連了。
     
    *「fungus」為單數名詞,其複數形在英式英文中作「fungi」,在美式英文中則為「funguses」。詳參《劍橋詞典》:https://bit.ly/3cRxoTt
     
    **在「A be made up of B」中,B通常為複數,表示A是由許多B所組成,如「This group is made up of 40 girls.」。而「A be made of B」則為「A是由B製成的」,意即物理變化,在製作過程中原料的本質不變,可以從成品A中辨認出原料B,例如:「木椅」顯然是由「木頭」製成的——「This chair is made of wood.」。
     
    ★★★★★★★★★★★★
     
    The more we learn about these underground networks, the more our ideas about plants have to change. They aren't just sitting there quietly growing. By linking to the fungal network they can help out their neighbours by sharing nutrients and information – or sabotage unwelcome plants by spreading toxic chemicals through the network. This "wood wide web", it turns out, even has its own version of cybercrime.
     
    12. the more…the more… 愈⋯⋯愈⋯⋯
    13. nutrient 養分
    14. sabotage 蓄意破壞
    15. toxic chemical 毒性化學物質
    16. it turns out 原來;結果表明
    17. cybercrime 網路犯罪
    18. wood wide web 森林資訊網*
     
    我們愈瞭解這些地下網路,便愈需改變對植物的想法。它們並不只是靜靜地坐在那裡長大。透過真菌網路的連接,它們可藉由共享營養與資訊來幫助它們的鄰居——或者利用此一網路來散播毒性化學物質以破壞不受歡迎的植物。原來這種「森林資訊網」甚至有它們自己的網路犯罪版本。
     
    *由於網址總以「World Wide Web」(全球資訊網)的縮寫「www」開頭,作者遂以「wood wide web」為諧音,來形容植物間的溝通網路。
     
    ★★★★★★★★★★★★
     
    It has taken decades to piece together what the fungal internet can do. Back in 1997, Suzanne Simard of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in Vancouver found one of the first pieces of evidence. She showed that Douglas fir and paper birch trees can transfer carbon between them via mycelia. Others have since shown that plants can exchange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s well, by the same route. Simard now believes large trees help out small, younger ones using the fungal internet. Without this help, she thinks many seedlings wouldn't survive.
     
    19. piece together 拼湊
    20. Douglas Fir 黃杉(道格拉斯冷杉)
    21. Paper Birch 美洲樺(紙皮樺)
    22. nitrogen 氮
    23. phosphorus 磷
    24. by the same route 藉由相同的途徑
    25. seedling 幼苗;苗木
     
    拼湊真菌網路的作用已花費數十年。1997年,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蘇珊・西馬德發現了首要證據的其中之一。她證明黃杉與紙皮樺可藉由彼此間的菌絲體轉移碳。此後,其他人證明了植物亦可以相同途徑交換氮和磷。西馬德現在認為,大樹可以真菌網路幫助年紀較輕的小樹木。她認為,沒有這種幫助,許多幼苗或將無法生存。
     
    ★★★★★★★★★★★★
     
    Another report suggests that tomato plants can 'eavesdrop' on defense responses and increase their disease resistance against potential pathogen. So not only do the mycorrhizae allow plants to share food, they help them defend themselves. It's not just tomatoes that do this. Broad beans also use fungal networks to pick up on impending threats – in this case, hungry aphids. It was found that broad bean seedlings that were not themselves under attack by aphids, but were connected to those that were via fungal mycelia, activated their anti-aphid chemical defenses. Those without mycelia did not.
     
    26. eavesdrop on 竊聽
    27. defense response 防禦機制
    28. disease resistance 抗病性;抗病力
    29. pathogen 病原體
    30. mycorrhizae 菌根(複數);mycorrhiza 菌根(單數)
    31. broad beans 蠶豆
    32. pick up on 注意到(他人未注意到的事物)
    33. an impending threat 迫近的威脅
    34. aphid 蚜蟲
    35. under attack 遭受攻擊
    36. chemical defense 化學防禦
     
    另一份報告顯示,番茄植物可以「竊聽」防禦機制,並增強它們對潛在病原體的抗病力。因此,菌根不僅可使植物共享食物,還可幫助它們保護自己。不是只有番茄能做到這點。蠶豆也會利用真菌網路來探知即將來臨的威脅——在此一情況下,是飢餓的蚜蟲。蠶豆幼苗本身並不會受蚜蟲攻擊,但藉由真菌的菌絲體與受到襲擊的蠶豆相連接,則會啟動其抗蚜蟲的化學防禦。那些沒有菌絲體的植物並無此一機制。
     
    ★★★★★★★★★★★★
     
    But just like the human internet, the fungal internet has a dark side. Our internet undermines privacy and facilitates serious crime – and frequently, allows computer viruses to spread. In the same way, plants' fungal connections mean they are never truly alone, and that malevolent neighbours can harm them. For one thing, some plants steal from each other using the internet. Some of these plants, such as the phantom orchid, “steal” the carbon they need from nearby trees, via the mycelia of fungi that both are connected to.
     
    37. have a dark side 有黑暗的一面
    38. undermine 損害
    39. facilitate 促使
    40. in the same way 同樣地
    41. never truly alone 從未真正獨自一人
    42. malevolent 有惡意的;歹毒的
    43. for one thing 首先;一方面
    44. steal from 偷竊
    45. the phantom orchid 雪蘭(幻影蘭花)
     
    但就像人類的網路,真菌的網路也有黑暗的一面。我們的網際網路破壞了隱私並助長了嚴重的犯罪——使電腦病毒經常得以傳播。同樣地,植物間的真菌連結意味著它們並非形單影隻,因此歹毒的鄰居便可傷害它們。一方面,一些植物透過網路相互偷竊。其中如雪蘭,藉由連接彼此的真菌菌絲體從鄰近樹木「竊取」自身所需的碳。
     
    ★★★★★★★★★★★★
     
    Overall, these fungal networks mak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lants, including those of different species, faster, and more effective. We don't think about it because we can usually only see what is above ground. But most of the plants you can see are connected below ground, not directly through their roots but via their mycelial connections.
     
    46. overall 總體而言
    47. fungal networks 真菌網
     
    總體而言,這些真菌的網路使植物(包括那些不同種類的植物)之間的通訊更快、更有效率。我們沒想過,因為通常我們只能看見地面上的東西。但多數你可見的植物並非逕由根部而是透過菌絲體的聯繫在地底下相互連接。
     
    《BBC報導》: https://bbc.in/2zCsLOR
     
    圖片出處:之前在溪頭和阿里山拍的 🙂
     
    ★★★★★★★★★★★★
     
    我們的星球是不是超棒的!下次可以試著跟樹木說話。
     
    Video:https://youtu.be/yWOqeyPIVRo
     
    ★★★★★★★★★★★★
     
    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是將學科內容和外語學習相結合,用外語教授科學、地理、歷史、藝術等內容,從而促進語言和學科知識的雙重學習:http://bit.ly/2K5l3PM
     
    CLIL英文詞彙——Math:https://bit.ly/2YdERbc
     
    Earth Day 2019:https://bit.ly/2ShSjY4

  • usually開頭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11-17 15:25:34
    有 135 人按讚


    舊文重貼

    前按:最近多了很多讀者連基礎經濟學觀念都不具備,腦袋充滿價值偏見或是傳統經濟學教科書的錯誤理論。

    只好把很久以前寫的一些經濟學入門觀念貼上來,看能發揮多少效果。裡頭都是經過千錘百鍊的觀念,是我20年市場實戰中累積下來的,跟一般學者騙稿費的論點是兩回事。有能力的人才看得出門道,這說明訊息費用是高的,所以我並不期待太多人能懂。

    舊文重貼 【經濟學基礎第四講–自私的假設(上)】

    今天我們進入經濟學基礎,自私的假設。

    經濟學最著名的「自利」假設,起源於Adam Smith「國富論」一書中,開天闢地一刀擘畫而出。

    Give me that which I want, and you shall have this which you want, is the meaning of every such offer; and it is in this manner that we obtain from one another the far greater part of those good offices which we stand in need of. It is not from the benevolence of the butcher, the brewer, or the baker, that we expect our dinner, but from their regard to their own interest. We address ourselves, not to their humanity but to their self-love, and never talk to them of our own necessities but of their advantages.

    屠夫、釀酒師、麵包師父可不是因為同情你肚子餓或是希望有一頓華美的晚餐才給你他們的產品,而是因為他們關心自己的利益!

    只是原文Adam Smith所用的字眼是「self love」,而非現在多數經濟學家所用的「self interest」。但概念上差異不大。
    惟許多人將經濟學的「自利」講成「自私」,我認為不是很恰當。但也無不可。因為多數人都用自私這個字眼,我也就不做更改,繼續沿用。

    這邊我再次強調,科學性理論的建立,基礎必定是一些公理(axiom),這些公理必定要被認同,如連起點都不認同,那這門學問你也不用學了。

    比如數學的公理就是1+1=2,沒有其他答案;你不能說一杯水+一杯麵粉 = 一個麵團。可是在控制環境下,100g水+100g麵粉,必定得到200g麵團(或任何其他東西)。

    物理學也是,質量(m)是個想像出來後靠人為武斷定義的東西,但因為在地球表面上跟重量太像了,使得大家都以為真有其物。加速度的觀念也是,你必須武斷地接受一些公理,大家才能在同一個基礎上討論加速度,也才能討論 F= ma這個觀念。

    幾何學定義一個點本身是不可量度;一條線(二點之間的直線距離)才是可以量度。可是一個不可量度的點,怎麼會存在?點不可量度,那為什麼直線又可以量度?那面積又什麼?

    舉這些例子,是要大家知道科學性理論的基礎都是武斷的人為定義的公理,一定要接受,才能往下走。公理甚至很荒謬,如幾何學,但是卻可以衍生大有用途的理論。

    一、自私的定義

    經濟學關於「自私」的定義有二個重點:個人決策與自私的內涵

    1. 個人決策

    經濟學上,所有決策都是由個人做成,而個人做成的決策成千上萬,舉含要不要吃飯、吃什麼、什麼時候吃、要早點吃還是晚點吃、要不要睡覺、什麼時候睡、睡多久、要怎麼到上班地點、要選擇什麼工作、要不要蹺課、要上什麼大學、要不要延畢、要不要跳傘、要不要結婚、跟誰結婚、什麼時候結婚、要不要辦婚禮、要不要生小孩、生了要不要養、要不要自殺…。

    所有你人生中的每一個作為或不作為,背後都是基於你的決策。

    而不管我們討論的群體有多大,就算大到一個社會、國家、全地球,都是基於單一個人(individual)的決策而組成。

    經濟學不存在「直接以集體為起點」的理論。換言之,不管這個理論有「多宏觀」,只要不是基於「個人決策」為起點,都是廢物理論。因此,有許多所謂的「宏觀經濟學」大師,數學玩到天花亂墜,但都只是智力遊戲,不是經濟學,沒有科學解釋力。

    而這裡談的個人,是經濟人,也就是不管男女老幼、性別傾向、天才白痴,在理論的假設上,都是一個自私的個人。

    為什麼個人很重要?那是因為我們無法想像「一個群體竟然有決策能力?!」就算是民主投票,也是群體中一個人一個人決策累積出來。一個群體,邏輯上不可能有決策能力。必定是一個人決定或是很多的個人的決策累積。但絕不會是抽象的群體自己下決定。

    就算是在最極端的環境之下,例如極權政治下的政治犯失去了多數自由,依然還是能決策許多事情,甚至可以決定「要不要繼續無自由地生活」。這方面有興趣研究的,可以看柏楊回憶錄、李敖大全集、德國集中營倖存者回憶錄、安妮日記以及一些北韓脫北者的回憶錄。

    這裡也告訴我們,天底下沒有絕對的自由或是絕對的不自由,而是要端視侷限條件為前提。

    同時各位要注意的重點是:經濟學自私假設第一內涵建立在個人決策上,但個人決策作為或不作為,並不需要探討決策本身是否正確、是否理性、是否盲目或是否本身毫無目的。也就是說,重點在「決策」本身,這是經濟學第一個公理。

    了解這層,各位也就能了解為什麼經濟學最重要的價格理論(Price Theory)又被稱為選擇理論(Choice Theory)。這也是說,經濟學認為任何人的決策決定了任何人的行為,而這些決策/行為都是在科學上可被預測的(predictable)。

    正因為經濟學討論的是人怎麼決策,所以經濟學本身就是一門解釋人類行為的學問。有位奧地利經濟學派大師Ludwig von Mises更直接了當地把他的一本經濟學論著取名為「Human Action」。

    2. 自私的內涵

    有讀我前三篇科學方法論的朋友應該知道,說「人會決策」是個套套邏輯,永遠對而不可被證否。因此我們要科學性預測人類行為,必須加上條件約束,讓理論有被證否性。

    自私就是理論的約束!

    自私的正確意涵,是「每個人在侷限條件下會為自己爭取最大利益」。不管你是勤奮、偷懶、誠實、欺騙、慈善、小氣…通通是在爭取自己的最大利益。換成一個更白話的說法,就是在同樣條件下,個人會傾向用越低的代價去換得越多的效益。

    這邊我要特別強調,經濟學是門科學,討論的是如何解釋、預測人類行為,不管好不好,道德是否可非議。就像蘋果掉下來沒啥好不好,有沒有美感或是有沒有道德。

    經濟學假設人會爭取自己的最大利益,也是個公理性假設,不可否認也不可辯駁。因為人的行為就是這樣。

    但是經濟學說的利益不是只錢財,而是任何你想要的東西,包含愛情、家庭幸福、友情、權力、尊嚴、自由、美貌、休閒時光…。

    影響我很深的經濟學大師A. A. Alchian在其經典著作就有這麼一段:

    「Exchange and Production Theory in Use」 P. 20:

    Often, it is incorrectly asserted that economics presumes an “economic man,” whose sole interest is making more money or getting wealthier or improving just his own circumstances. Not so! Economics does not assume that men are motivated solely, or even primarily, by the desire to accumulate more wealth. Instead, economic theory assumes that man — in Karachi, Canton, or Kalamazzo– desires more of many other things as well: prestige, power, friends, love, respect, self-expression, talent, liberty, knowledge, good looks, leisure, Day to day, economic theory is usually applied to the production, sale, and consumption of goods with money expenditures via the market place. But economic theory does not ignore, let alone deny, that man is motivated by culture and intellectual goods, and even by an interest in the welfare of other people — as we shall see.

    只要是「有勝無、多勝少」的有形或無形物品,只要有人願意犧牲某些東西(例如精神、時間、體力、財物、健康…..)來換取「有或更多」,這些行為就符合經濟學「自私假設」。

    因此,我們可以說這世界上沒有人的行為不符合自私假設,邏輯上不可能也不允許出現違反的情形。因為這就變成 f(x)可以等於2種以上的結果,邏輯是不對的。

    有人捐款,捐到傾家蕩產在所不惜,一樣是符合自私假設!因為他想要換取的可能是名聲、可能是自我安慰,但是經濟學不需要討論他的動機。這點文章下半部會解釋。

    可是,正因為自私假設是公理,所以也必然是套套邏輯(tautology),也因此重點不在於自私假設本身是對是錯亦或可否被接受,重點在於我們基於此假設和其他假設,利用邊際分析的方式,從真實世界可觀察到的現象,去得出合邏輯的經濟解釋,從而可以預測人類或生物的行為。

    也就是說,在侷限條件下,我們可以準確預測人的捐款行為會變多或變少。比如政府改變規定,只要捐款給慈善團體可以享有跟捐款給政府機構一樣的稅則優惠,則捐款量必定增加。反之,如果政府改變規定,只要有捐款行為一律罰款10倍,則可以想見捐款量會減少。

    二、基礎假設不需要真實

    經濟學有個邪魔歪道的流派叫做「實驗經濟學」,裡面有些學者汲汲營營地希望透過實驗來證明「人並非自私」亦或「人不是理性」的,某些人以為只要能證明,自己就能揚名立萬。

    這些人卻都犯了我前篇文章「經濟學基礎–經濟學的科學方法論3」中所說的錯誤:若要證明P–>Q邏輯錯誤,一定要找出~Q –> P這種情形來反證。光只是在那邊說P不存在,本身並不能反證整個理論。

    這邊的邏輯大論戰,早在1950年代經濟學界就大吵特吵,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Milton Friedman一篇鴻文「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甚至舉出,在科學上公理的假設根本不需要真實,甚至與真實違背都無妨,只要能被驗證,同時也沒被事實推翻,就具備科學預測力/解釋力。這邊我題外話講一句,就是FB或社群網路上有一堆抨擊經濟學自私假設的文章,講難聽的,沒有一篇討論的論點超過1950年代大論戰的內容,甚至連水準都遠遠不及。此中最著名的就是沽名釣譽的清大教授彭明輝,此人對於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批評,在在彰顯他什麼屁都不懂。

    回到正題,關於自私的假設觀點,經濟學界最算得上蓋棺論定、終止所有爭吵的,我認為首推經濟學大師A. A. Alchian 經典論文「Uncertainty, Evol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此文一樣作於1950年代,作者認為「自私是競爭之下的結果」。也就是說,市場上的人並不需要知覺他自身自私與否,而是在競爭壓力下能夠存活(survive)下來的,必定遵守自私行為。凡是違反的,早就被淘汰掉。


    一個極端的假設例子可以參考:

    假設世界上的人都是白痴,被上帝隨機選了其中一群白痴開設加油站,地點也隨機地散落在世界各處。有的在喜瑪拉雅山上、荒郊野外、市郊、市區乃至於各種地方。

    假設不管在哪,建造與營運加油站的成本都一樣,則經濟學假設自私的人會建造在有車流量的馬路邊。但其實這群人是白痴,經濟學「假設他們是自私、理性的」根本就假設錯了,可是不打緊,因為最後存活下來的,只有建造在有車流量馬路邊的加油站。

    這例子的含意是:不管自私假設是否正確,也不管行為主體真正的想法是什麼或純碰運氣,作為一門科學,經濟學基於自私假設可以正確推斷有車流量的公路旁邊才有加油站,荒山野嶺不會有。

    這邊題外話也談中醫的科學性。

    中醫認為人體存在12經絡與其他奇經八脈,也認為人生病會有6經傳變。前述的經絡與傳變均會在脈相上有同等的展現。可是現代西醫解剖學都否定了這些假設的存在。

    但是中醫透過經絡觀念,可以正確判斷病情並成功治病,效果與速度甚至常比西醫還快。

    舉幾個我曾經醫治的病例來說:

    1. 某女被西醫診斷有嚴重子宮腺肌瘤,此生懷孕無望。該女大腿外側長年冷痛,西醫如何檢查都查不出原因。中醫觀點認為大腿外側為膽經,肝膽為內外表裡,外側的冷痛代表肝臟太冷,而子宮使用的血來自於肝臟,血液太冷當然不容易受孕;於是開藥著重熱肝。同時子宮從脈診來看確時有瘀血存在,就算受精卵能著床也難以成長,因此再加開專攻子宮瘀血藥方。

    不到三個月,成功懷孕;現在小孩早已健康誕生成長。

    2. 腕隧道症候群,西醫除了止痛藥、消炎藥之外,只能開刀刮除關節韌帶。而中醫自古就有處理方法。

    我成功治癒的幾個病例,均是從手腕背面養老穴下針、手肘曲池穴、手三里下針、肩膀附近的雲門穴放血,大約10分鐘即可復原不再受病痛之苦。西醫解剖學無法解釋,為什麼手腕的問題卻可以從手肘、肩膀處理,還會痊癒;但是中醫卻有其經絡觀念來解釋並推斷。有的老中醫會直接養老穴下針透到間使穴,然後不留針直接拔掉,也能治癒。只是透穴對現代人來說太恐怖。

    其他尚有從手掌掌心魚際穴的色澤,再佐以小腿上足陽明胃經穴道的輔助,可以推斷病患有慢性腹膜炎、慢性闌尾炎的可能。這種診斷方式,西醫是既不懂也否認。科學發展最可悲的就是這類人,因為無知而自大。

    中醫絕對符合科學方法論要求的科學性,且實證上也同樣具備。這是題外話,但可以加強理解自私的假設在經濟學所扮演的角色。

    回頭談自私,生物學家Richard Dawkins經典名著「自私的基因」一書更極端,認為「不是人自私,而是所有生物從基因上就自私,因為不自私的早就被演化給淘汰!」

    邏輯上很簡單:物種進化是透過突變後在自然界競爭淘汰倖存的,方能把基因傳下去。某些突變符合自私、某些不符合,不符合的不可能能倖存,因為自私行為更有利,會把不自私的淘汰出去;倖存下來的都有自私基因,而且一代一代加強遺傳,最終決定所有物種均自私。

    好萊塢左派幻想家最愛在電影中宣稱「只有人類才會自相殘殺」,事實是這樣嗎?

    黑頭鷗是一種群聚鳥類,彼此之間的巢位置往往只有幾英呎遠,雛鳥剛破殼時非常嬌小軟弱,毫無防禦能力。而黑頭鷗常常會在牠的鄰居不注意或出外覓食時,便撲上去將鄰居的雛鳥一口吞下。

    這樣的同類相殘有個好處 — 自己不離巢,保護了自己的雛鳥;自己不需要離巢,就能獲得能量繼續保護。

    黑頭鷗是否知道或是有「自私」的意圖,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根據前面關於自私的定義與討論,我們可以知道就算我們不知道黑頭鷗真正的意圖,但是根據經濟學自私的假設,我們可以解釋甚至預測這類動物自食同類的行為的出現。

    同樣的,南極帝王企鵝會公母下蛋之後輪流下海捕魚。到了岸邊,卻很少看到有企鵝一馬當先潛入水中,那是因為企鵝都知道水中可能等著天敵海豹。

    所以帝王企鵝常會推旁邊的下水,確定沒有危險才跟著下去。

    企鵝需要知道「自私」這個意圖嗎?並不需要。在侷限條件下,經濟學自私的假設就能解釋並預測企鵝有這種行為。

    看到這有些道德膨脹、自尊高貴的人要大發嬌嗔:「倫家一點都不自私!倫家才不相信人是自私的!」

    是的,我前言就說了,自私的假設是經濟學這門科學的公理,你不接受就別學經濟學,沒學過經濟學就別批評。否則,有本事,你就自己發明一套「不自私的經濟學」來解釋人類行為。但是,可別忘了,就算你發明了這樣的理論,一樣要接受科學方法與事實的驗證!如果通不過驗證,你只能修改甚至放棄你的「無私假設」。

    到現在我們都還沒看到有人成功做到,這本身暗示「無私的假設」解釋不了任何東西,甚至根本不能成為科學。

    總體來看,經濟學理論必定要遵守「自私假設」,你不能一下假設人會自私、一下又說不會,這樣就違背科學精神;反之,如果我們看到一個經濟學理論涵意中出現了無私,那這個理論必定是錯的。

    你可能想:怎麼可能出現無私?不是說好要遵守自私假設嗎?嘿~偏偏很多所謂的大師級人物也常犯這個錯,未來我們會談到經濟學的均衡概念時,同時討論怎樣快速地看出一個經濟學理論正確與否。

    回到開頭引述的Adam Smith經典,該段文字也隱含兩個層次:

    a. 要滿足私利的前提,在市場經濟下,必須先達到他利才有可能滿足自己的。

    b. 一個不在乎公眾利益只在乎自利的人,雖然也毫無意圖改善社會,但是在市場經濟引導之下,他的貢獻會比有意圖的(如慈善家)還大。

    行文至此,我們可以總結:

    關於自私的假設有兩個重要條件,整個經濟學都是建立在此二公理上。公理不可質疑,否則科學理論會崩盤。

    公理假設可以很荒謬,但只要可被事實證否又沒被事實推翻,就是一個正確的科學理論。

    行為主體知不知道自己的意圖無關自私假設,因為經濟學均能基於該假設正確預測其行為。

    我還有兩點要補充,但是我先以Milton Friedman當年的一場訪談錄影以及A. A. Alchian的一段文字作小結:

    「There is a valid core of economic theory applicable to all economic systems and countries. There is not one special economic theory for capitalism and another for communism, althoug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 in the institutions and legal frameworks.」
    就那麼一個合理的經濟學理論核心,可適用解釋所有的經濟架構及國家。儘管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在體制與法治架構上有顯著地差異,但仍沒有一個專門用來解釋資本主義的經濟理論,或特別來解釋共產主義的。

    本文尚有兩點要補充,分別是:

    1. 理性不代表決策正確

    2. 違背自私假設的後果

    下回分曉。

    全文連結:
    http://www.yuanyu.idv.tw/?p=1543

  • usually開頭 在 美國小兒科醫師 Pedd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7-19 07:31:27
    有 191 人按讚

    現在在過敏免疫科。

    今天主治醫師問了我一些問題,回答完之後他跟我說 : based on your performance for the past two weeks, I think you are the best resident who has ever rotated with me in this clinic. You have really good learning attitude and good knowledge base. 聽完之後覺得受寵若驚⋯⋯ 主治醫師當面給我好的feedback時,我通常都會嚇到(可能在台灣被電習慣了?)

    上個月在急診,快結束的某天我剛好跟急診 director (主任)一起上班。比較沒有病人的時候她突然開口說: since you are finishing this rotation, I think it is a good time I give you some feedback. 我心想gg⋯應該會被罵得很慘(因為有一次病人處理得不好,她要罵我的時候也是這樣開頭😅) 她繼續說: I think you did a very good job for the past month. You are very efficient and thorough. (以下省略)我聽完之後覺得很困惑,一時反應不過來因為實在跟我想像中的對話差太多。只回答了uh....thank you ?(頭還歪一邊非常困惑的樣子🤔) 回想起來她一定覺得我很沒有禮貌XD (然後瞬間就黑掉了?😭)

    這種種的經驗讓我想到最近跟一個R3共事的時候她跟我說的話,她說 “ I know as an intern, usually ppl don’t tell you how good you are but keep telling you what you need to improve. But as your senior, I want YOU to know that you are doing a very good job. I can’t imagine managing this busy floor without you. “ 聽完真的很感動。

    很多時候我們工作做得好會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久而久之就會覺得自己總是不夠好。但是這些經驗不斷地提醒我在別人做得好的時候給予正面的肯定是多麼重要的事。我相信對待小孩或者是自己的伴侶如果也能採取這樣的態度,家人的關係應該會緩和很多。我會好好記住這種感覺的😍😍😍 thank you all !! ❤️

    (今天不知道為什麼有好多不同方向的飛機雲,從窗戶看出去真漂亮)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