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sts社會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sts社會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sts社會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sts社會學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邱顯智,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還要再過幾個婦女節,台灣才能制定跟蹤騷擾防治法? 你知道嗎,台灣每8位年輕女性,就有1位曾遭遇跟蹤騷擾。保障女性人身安全、#杜絕跟蹤騷擾的相關法案但仍有不足,#制定跟蹤騷擾防治法,早已是國際國內的共識,沒什麼拖延的理由。 #法案版本多且立法已有高度共識: 跟蹤騷擾相關的草案,從立法院第八...

  • sts社會學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3-09 11:02:48
    有 513 人按讚

    還要再過幾個婦女節,台灣才能制定跟蹤騷擾防治法?
     
    你知道嗎,台灣每8位年輕女性,就有1位曾遭遇跟蹤騷擾。保障女性人身安全、#杜絕跟蹤騷擾的相關法案但仍有不足,#制定跟蹤騷擾防治法,早已是國際國內的共識,沒什麼拖延的理由。
     
    #法案版本多且立法已有高度共識:
     
    跟蹤騷擾相關的草案,從立法院第八屆就有委員提案,第九屆則有行政院版本與7個委員提案版本,到了第十屆更已經有14案委員提案(時代力量是第15案),可見立法上的高度共識。

    #案量多又規範不足還不立法
     
    依據警政署近年從110受理報案系統的統計,和跟蹤、騷擾、糾纏相關的報案案件,每年高達7,600多件。然而,依現行刑法、社會秩序維護法和家庭暴力防治法規定,即使被害人受到跟蹤騷擾而尋求警察協助,警察可以介入的空間、對象仍然相當有限,#可見立法的必要性。
     
    #國際立法例眾多台灣亟待追趕
     
    不少國家都有防制跟蹤騷擾的法律,例如德國早在2001年,就有「暴力防範法」(Gewaltschutzgesetz),讓法院可核發保護令。日本在2000年通過、2016年修正的「為嚇阻纏擾犯罪之纏擾防治法」 (ストーカー規制法),#讓警察機關有核發警告命令的權限,或直接由地方公安委員會核發禁止命令。
     
    此外,2011年通過、2014年生效的「歐洲理事會防止和反對針對婦女的暴力和家庭暴力公約」(伊斯坦堡公約)第34條,明定締約國要採取必要的立法或其他措施,將跟蹤騷擾的行為定為犯罪。歐洲也有二十幾國 #將跟蹤騷擾的行為犯罪化。

    #用法律保障被害人免於恐懼的自由
     
    跟蹤騷擾的行為,雖然看似還沒有發生物理上的損害,卻足以讓被跟蹤騷擾的人陷於恐懼,進而影響生活安寧和身心健康。醫學上,也有「跟蹤創傷症候群」(Stalking Trauma Syndrome, STS)的研究。而跟蹤行為也有升級成暴力侵害的可能性。
     
    事實上,日本的立法就是因為1999年發生了一起纏擾在先、殺人在後的事件,才有了相關的立法。為了保障「免於恐懼的自由」,朝野應該儘速立法,不要再放任被害人求助無門,並避免無可挽回的事情發生。
     
    --
     
    順便跟大家分享時代力量新竹市黨部上週六的活動。
     
    同樣也是婦女節前後,勞動部發表了一項調查,大約有3.3%的女性及1.2%的男性受雇者 #在工作場所遭遇過性騷擾。現代婦女基金會的類似調查卻顯示,43%受訪女性曾遭遇職場性騷擾。
     
    兩份調查結果雖差距很大,但在職場性騷擾發生後,#提出申訴的比率卻一樣非常低。既使勞動部表示,員工規模30人以上之事業單位,已經有8成7訂定了「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辦法」,但或許擔心工作權不保,#大部分人仍然選擇沈默與忍耐。
     
    除了因為權力不對等造成的性騷擾,還有另一類存在於人際關係間,因為個體感受差異造成的性騷擾議題,最近也造成了非常多的爭論。
     
    上週六早上,新竹市黨部舉辦了「從非典型性騷擾案件出發,再探性騷擾的涵義」討論會,上半場邀請了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的蔣興儀教授來帶領討論,下半場則由我來分享法律觀點。
     
    蔣老師帶領的方式非常開放,一開始就先讓與會者放心地提出各種疑問,包括性騷擾的定義,再逐一探討不同角度的觀點,從單純的定義發展到深入的心理學、社會學等多元面向對話,例如「主觀的不舒服經驗,在經過什麼條件轉化之後,才會轉變為性騷擾」、「每個人的社會界線不同,當自己跟旁人的社會界線有不同時就會產生衝突」、「如何理解與接納每個人的差異」、「社會刻板印象認為加害者通常是男性,受害者是女性,導致男性似乎有原罪」、「男性刻板印象的原罪容易產生男性焦慮」等等,都因為彼此願意傾聽理解而有更多對話。
     
    下半場我從性平三法「性騷擾防治法」、「性別工作平等法」、「性別平等教育法」開始介紹,這三部法規範的性騷擾行為大致上分為兩類,一類是交換式性騷擾:以性或性別相關行為作為權益交換條件,一類是敵意環境性騷擾:以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的言行,損害人格尊嚴、造成恐懼、感受敵意或冒犯,或不當影響生活。
     
    針對現場許多人的困惑:#主觀感受不舒服就能成立性騷擾嗎?
     
    如果就法律面來說,雖然感受因人而異非常主觀,但法官在判案時,通常會從「#大部分的人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否會感受到不舒服」的角度來切入,並不如一般人想像地「恣意」。法律原本就是要保障每個人的人格和尊嚴,但事實的認定卻非常不容易。但是就教育以及社會面來看,如何讓大家理解個體的差異並彼此尊重才是更重要的議題。
     
    昨日的討論會相當精彩,有些問題得到回覆,有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也引起更多的疑問和反思,與會者也都感受到昨日會議中創造出來的真誠討論空間的重要性。
     
    不貼標籤,沒有指責,拋開政治正確的表態壓力,傾聽式的溝通將是讓性別平權繼續深化、普及下去的關鍵。

  • sts社會學 在 芭樂人類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07 12:10:45
    有 144 人按讚

    你住在哪一個星球?

    2020臺北雙年展,11月21日在北美館,有點隆重,也有點低調的開幕。主要策展人之一Bruno Latour是享有國際盛名的人類學家,也是科技與社會研究(小名STS)取徑的主要開拓者。近年因為對於全球氣候危機和人類世課題的關切,意外地跨進藝術策展領域。這次雙年展核心概念,「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意在提醒人類:我們其實沒有共享一個地球,而是分別以不同的認知及其衍生的習性和選擇,生活在彼此差異巨大的數個星球上。更重要的是,星際大戰早已開打,居住在不同星球的住民,卻以為和平是現狀。

    這週的芭樂文,是經常檢查研討會主辦單位是否使用免洗餐具的環保羅老師,在雙年展開幕主題論壇上,對Bruno提出策展概念回應及提問的文字紀錄整理。環保羅呼應Bruno老師以人類學視野,翻新地緣政治(Geo-politics)的多重意涵,適時地把在國際政治局勢討論中經常被抽象化的「地緣」的實質性,放回全球氣候政體的關注焦點。但是,Bruno大量引用的Carl Schmitt戰爭論,則令他十分不安。在這場人類學家與社會學家的新外交碰撞中,究竟能否達成共識?而在雙方眼中,作為傳統和嶄新戰爭型態匯聚點,又同時身處極端氣候變遷前線的台灣,究竟能否在強權環伺下,與世界協商出一條和平之路?

    【環保羅工商服務時間】
    在這全球疫情爆發的時節,臺北雙年展是全球近20個國際雙年展之中,仍然如期舉行的幸運兒。讀畢文章,也記得去北美館實地走訪喔~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847

  • sts社會學 在 陳鈺萍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6-15 08:59:42
    有 71 人按讚

    前言:接生者的性別
    傅大為在《亞細亞的新身體》中提到,在1950年代,即使是女婦產科醫師開業,也常常需要請產婆來幫忙。但是,她們與產婆的關係,與男醫師與產婆的關係,自然不同。正因為是女醫師---特別是女婦產科醫師太受歡迎、太忙,而接生之事也特別需要時間,所以更需要產婆的連繫與幫忙。在這層意義下,從日治到戰後,在結構上都發展緩慢的女婦產科醫師,不可能有一天取代產婆,但是男婦產科醫師的情況就不一樣了;他們的發展,隱隱指向了三、四十年後的取代[1]。台灣接生者自1972年以後,由助產士接生為主轉為醫師,助產專業因為停止發照與教育中斷,在生產場域漸漸消失,也因為婦產科醫師過往以男醫師為多數,女性的身體的照顧知識與技術,轉為由男性主導。
    幾年前週產期醫學會理事長在會訊上提到,「近年來每年加入婦產科住院醫師訓練的醫學生只有20多位,80%以上都是女性,除了對產科興趣缺缺以外,結婚之後更是不可能做產科,所以產科醫師面臨嚴重的斷層問題[2]。」對於「女醫師」的性別刻板印象,從住院醫師時期就常聽到一些較父權的說法,在當今女醫師比例增加的趨勢中,應該要有所改變。我不認為女醫師對產科都興趣缺缺,也不能把產科醫師面臨嚴重斷層的問題,就這麼歸因到「80%以上都是女性」上頭。如果這個體制能給女醫師更多的空間與彈性,女醫師對產科應該有相當的熱誠,尤其在她們生過小孩,且有生產的身體經驗之後。
    在《女性主義改變科學了嗎?》一書中,Londa Schiebinger討論科學社群中的女性時,提到十七與十八世紀的科學革命,出現限制女性參與科學的現代體制與意識形態。科學機構(如大學、學院與企業)的結構,被塑造成預期科學家是男性,而且家裡有一位妻子負責照料他與他的家庭。順利的工作發展,仰賴的是妻子們的默默付出,她們負責料理全職丈夫的衣物與生活起居,提供井然有序的家,並且隨時協助男性的事業更上一層樓。隨著科學逐漸專業化,想要追求科學生涯的女性有兩個選擇。她們可以試圖和男人一樣,到大學上課並領取證書—但如我們所知,這些嘗試在20世紀的轉向之前都沒有成功。或者,她們可以繼續待在成為私領域的家庭中,擔任科學家丈夫或兄弟的助手,但她們的貢獻也將越來越難被看見[3]。
    來到21世紀的台灣,體制雖已漸漸在改善,但對於女醫師仍然不利。圖一是從2003年,我考取婦產科專科醫師那年開始,依性別區分的專科醫師人數統計,在之前都是男性遠多於女性。因為常要面對醫療糾紛,勞動條件不佳,當年醫師從內、外、婦、兒四大科出走,開始有「四大皆空」的提醒與呼籲。從統計上來看,女醫師通過專科醫師考試的人數十多年來並沒有太大的變動,變動的是男醫師的出走,而拉高了女醫師的比例。《生產救濟事故條例》於2015年公布實施,大幅降低了婦產科醫師執業的訴訟,住院醫師申請人數開始有起色,呈現在2019年的專科醫師人數陡升(住院醫師訓練四年後考專科醫師國家考試),人數回升之後,性別比例翻轉了!比較特別的一年是因為PGY(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計畫制度)從2011年實施的關係,那年的容額只有35名,呈現了2005年人數大減,男性突然多於女性的一年。
    2003年我在醫學中心擔任第四年住院醫師,生了第一胎,不受勞基法保障的醫師,沒有產假、育嬰假,對於理想「母職」的發揮很不利,所以選擇從大醫院離開,到診所工作。有過生產經驗之後,看待生產的方式不同了,雖然還是在「西式產科學」的典範裡,我覺得這時期察覺到了些「異常現象」。開始調整一些在住院醫師時期學到的生產技巧,也在一次次接生經驗中學習[4]。
    2007年生第二胎坐完月子時,前輩醫師分享「生產改革聯盟」舉辦「二十一世紀台灣媽媽的生產夢想」徵文比賽,我以《婦產科醫師?媽媽!》為題參加了比賽,分享兩胎生產的經驗,得到優選。那次比賽獎品有《亞細亞的新身體》與《科技渴望社會》兩本書,我第一次知道有STS(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這門學科,也開始從不同的角度,反思一直以來受的醫學訓練,與實際的生產經驗,會有怎樣的斷裂與落差。2012年考上了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開啟了人文社會學科的訓練,也在2015年畢業之後,開始了STS式的生產技術改革實作。

    1. 傅大為:亞細亞的新身體。臺北,群學,2005。
    2. 王宇林、陳治平:台灣週產期醫學會會訊,2013201期。
    3. Londa Schiebinger著,柯昀青譯:女性主義改變科學了嗎?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2016。
    4. 陳鈺萍:產科教科書中的「自然生產」:「生產技術」成為女性科技研究的可能性。助產雜誌2014;56:23-32。

    台灣醫學Formosan J Med 2020;24:305-13
    =============================
    2015年陪伴好友居家生產與接生,是阿萍醫師做溫柔生產的起點。
    這五年來,從成立好孕工作室做產前教育,到成立台北市目前唯一的助產所,到協和婦女醫院建立起完整助產師與醫師共同照護模式。好孕團隊仍然繼續前進,尋求讓生產更美好的各種可能性。
    兩天四堂課,是這四年來的總整理。思考模式的轉換、創業的歷程、接生技術的典範轉移、兩百多個新家庭用充滿愛與美的方式誕生,都將與大家細細分享,邀請大家來參與。
    ******************************************************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YlLbRa
    活動網址:https://reurl.cc/RdApL6

    報名人數:每堂課40人額滿
    ***四堂皆報名者,享有名額優先權***

    協辦單位:高雄 芒果咖秋
    上課地址:高雄市左營區蓮潭路400號(左營孔子廟內)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