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semillon中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semillon中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semillon中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semillon中文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連續兩天的「Château Bel-Air Quinsac」垂直品飲結束了,台中跟台北兩場的模式其實不太一樣,我更喜歡純品酒會模式,讓我能傳達更多我想傳達的感想,不過還是要感謝台北、台中兩地酒友們的力挺,同時也感謝為湊齊這次活動酒款的「 酒江村 Whistream Town & 太順店」的...

  • semillon中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02 00:37:12
    有 30 人按讚

    連續兩天的「Château Bel-Air Quinsac」垂直品飲結束了,台中跟台北兩場的模式其實不太一樣,我更喜歡純品酒會模式,讓我能傳達更多我想傳達的感想,不過還是要感謝台北、台中兩地酒友們的力挺,同時也感謝為湊齊這次活動酒款的「 酒江村 Whistream Town & 太順店」的大力相助,因為有你們的相挺,讓我能越來越茁壯與強大!
    話說在波爾多「Bel-Air」指的是美麗的空氣,或許中文用「好山好水」來翻譯會更合適一些,但是「Bel-Air」同時也是一個菜市場名字,因為在波爾多中機乎每一個子產區都能找出一間以上叫「Château Bel-Air」的,但很奇怪的是,只要是掛這個名字的酒款我目前沒喝過難喝的。
    而我們這次的主角「Château Bel-Air Quinsac」則是位於兩海之間的 Quinsac 村,同時也是位於「Premieres Cotes de Bordeaux」與「Castillon Cotes de Bordeaux」產區,不過因為這間酒莊不產甜白酒或貴腐酒,所以「Premieres Cotes de Bordeaux」直接跳過,但他們卻生產了在兩海之間佔不到1%產區的100% Semillon,而且還是干型白酒,或許是釀造時有混入一些貴腐葡萄,還是很年輕的 Château Bel-air, White 2017 已經有了一些微微的蜂蜜與熱帶水果果干風味,相信在5~10年後他的風味鐵定會讓一堆人吃驚。
    而這次品飲了15、16、17、18四個年份六款酒中,我跟大家一起探討各年份的優缺點,雖說大家都說15、16是大年份,但15年則在採收時遇到斷斷續續的雨水捍擾,16則是總體都很優的一年,17較冷,而且還有霜凍、暴雨與冰雹的搗亂,不過收成期的天候確很ok,18則是先壞後好,連續大雨使得有機農受到挑戰,很多不得不用波爾多液來確保他們當年的收成,但再這之後一路的好天氣使得18的葡萄有更集中的風味。
    這次品飲後不少人對17、18年份是很有好感的,甚至比15年還要多人喜歡,當然16年我們用的是高階款「Grand Vin de Château Bel-Air Quinsac 2016」似乎不用比較大部份的人都喜歡,不過其實「Château Bel-Air Quinsac」在2014年釀酒設備更換後,或許15年只是釀酒師尚在掌握泥水溫控發酵槽而已,而17、18已經練手過幾年,所以反而表現的更出色?不管是如何,我仍覺得波爾多年份是重要,但釀酒師則佔了更多的比例。
    ps.感謝「 #老虎喝紅酒 (愛姐)」協助台北、台中兩場活動,也再次感謝「酒江村」的鼎力相助,還有「布朗尼咖啡餐廳」與「生 葡萄酒&清酒 專賣」提供良好的場地;沒想到迎賓酒「禾富酒莊碧亞拉氣泡酒」也大受歡迎!
    (飲酒過量有礙身心健康,未成年請勿飲酒&酒後不開車)
    #酒江村 #ChâteauBelAir #Castillon #Bordeaux

  • semillon中文 在 阿宅Wine的異想世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1-19 00:41:36
    有 49 人按讚

    11/18 由「澳洲辦事處」與「澳洲葡萄酒管理局」所舉辦的「澳洲葡萄酒品酒會」在台北君悅酒店中舉辦,並邀請了林裕森老師來主講大師講座,其間除了介紹澳洲葡萄酒概況與產區簡界外,並品飲了7款經典產區的紅、白葡萄酒,有部份葡萄酒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此外最重要的是澳洲當局架設了一個免費的澳洲葡萄酒教學網站,共有25個主題課程,200多種資源可供下載,QR碼就在圖片3中,而且有中文版本。
    我這次大師講座的品飲心得如下:
    1.Wakefield Taylors Family Wines 'Eatae' Clare Valley Riesling 2017:煙薰、硝石、萊姆、柑橘類等風味,干型,酸高,酒精中,酒體中,高酸尖銳,很有菱有角的風格,現在的表現很好,相信陳年後的表現會更好。(A)
    2.Tempus Two 'Pewter' Hunter Valley Semillon 2019:香氣較弱(但比一般年輕的Semillon來的強),干型,酸中、酒精中、酒體中-,口感簡單,一些萊姆類的風味,甜熟可口,不過其實現在喝我還是覺得很單調,因為這個品種我還是比較喜歡喝瓶中陳年後發展出來的風味,不喜歡年輕新鮮就喝。
    3.Fowles Wine 'Ladies' Who Shoot their Lunch' Victoria Chardonnay:礦石、桃、白色水果的風味;干型,酸中+,酒精中,酒體中+,口感較圓潤,以桃、白色水果風味為主,奶油感,礦石&微微的鹹度,桶與果的結合度還滿均衡的。
    4.Riorret 'Lusatia Park' Yarra Valley Pinot Noir 2017:櫻桃、溼土、淡淡的咖啡、紅色漿果風味;干型,酸高,單寧中-,酒精中,酒體中-,以黑皮諾來說他的酒體略顯的豐滿一些。
    5.Patritti 'Section 181' McLaren Vale Grenache 2017:花香調、櫻桃、覆盆子、紅色水果;干型,酸高,單寧中,酒精高,酒體中+,果味集中,口感柔和但濃郁度仍高,風味相較來說較輕柔細緻一些,單寧感也不重,澳洲似乎越來越多的格那希開始釀成這種風格。
    6.Massena Wines 'The Eleventh Hour' Barossa Valley Shiraz 2017:胡椒、櫻桃、紅色水果、黑莓;干型,酸中+,單寧中+,酒精高,酒體中+,口中除了新鮮黑色水果的風味外,也帶藍莓、煙薰類的風味,尾韻除了一點點的鹹外,還有一些花香調。
    7.Deep Woods Estate 'Reserve' Margaret River Cabernet Sauvignon 2014:草本、青椒(淡)、尤加利葉、香草、石墨、黑醋栗、櫻桃;干型,酸中+,單寧中+,酒精高,酒體中+;我的印象中 Margaret River 的CS常常會有不熟的青椒味或不ok的草本類風味;但這款酒卻有更多偏波爾多混釀風格,口感也沒有什麼不熟的綠色味道,反而是比較偏向澳洲尤加利葉與薄菏一類的風味,酸度也表現的可圈可點。(A)
    講座後還有一場澳洲葡萄酒酒展,共有26家澳洲葡萄酒莊應邀參展,帶來數百款各類型的葡萄酒,僅有少數酒莊已有進口商代理,大部份則是來台尋找代理商的。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未成年請勿酒飲&酒後不開車)
    #澳洲葡萄酒品酒會
    #澳洲辦事處 #澳洲葡萄酒管理局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