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reason翻譯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reason翻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reason翻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reason翻譯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翻譯這檔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新書《資本思維的瘋狂矛盾: 大衛哈維新解馬克思與資本論》(Marx, Capital and the Madness of Economic Reason)翻譯初窺 看蘇正隆先生談翻譯字數計酬的事,想到最近發現的一個極端例子。 最近出版的David Harvey新書中譯《資本思維的瘋狂矛盾》,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65的網紅Yeonki Se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中字】Standing EGG - Reason 翻譯及視頻 by:(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ykkrkimchi / (blog) http://ykkrkimchi.pixnet.net/blog yeonki821@Twitter ykkrki...

  • reason翻譯 在 翻譯這檔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6-13 18:28:56
    有 76 人按讚

    新書《資本思維的瘋狂矛盾: 大衛哈維新解馬克思與資本論》(Marx, Capital and the Madness of Economic Reason)翻譯初窺

    看蘇正隆先生談翻譯字數計酬的事,想到最近發現的一個極端例子。

    最近出版的David Harvey新書中譯《資本思維的瘋狂矛盾》,譯者認真寫了譯序談他的翻譯手法,看到這是位沒聽過的新進譯者,感覺新鮮也充滿期待,於是好奇上網試讀。看了序文約40%內容的英文和中譯,頭一大印象是:行文實在太過累贅。於是難得雞婆算了算字數,發現其中譯字數是英文原文的2.27倍,是罕見的超高比例,難怪讀起來有累贅感,我認為英譯中的中文除以英文字數比例若在1.8--2.05,屬正常範圍,蘇先生所說的1.66倍,應該極為罕見,或許屬於意思從簡或不怕用文言的那種中譯。

    如果行文累贅,但翻譯忠實精準,出版社付錢開心,讀者受益,對這種個人風格,我便無從置喙。不過這位譯者更大的問題是:彷彿只是拿原文當參考,重新寫作,內容多有不甚精準和超譯處,小地方如daily變成「無所不在」,再來如incomplete變成「未完成」,對做一件事obsessed變成「對自己的工作深深『著迷』」,intricate arguments變成「嚴謹」,還有where the imposing figure of Hegel dominates backed up by Spinoza, Kant and a host of other thinkers這半句的意思,黑格爾變成「最後的集大成者」,再舉序文第二段最後一整句話為例:

    // Add the French socialist thinkers, such as Saint-Simon, Fourier, Proudhon and Cabet into the mix, and the huge canvas upon which Marx sought to construct his oeuvre becomes intimidatingly apparent. // (30字)

    原譯:
    // 除此之外,構成馬克思理論支柱的還有法國社會主義思想,這個學說的代表有聖西門、傅立葉、普魯東以及卡貝等人。將這些思想流派兜在一起,似乎可以窺見一點馬克思鉅著的端倪了。// (82字 / 30 = 2.73)

    單單這句,字數比高達2.73,因為譯者喜歡這樣加添一些文字:

    構成馬克思理論支柱的還有……
    似乎可以窺見一點……

    難怪造成字數比例大大超標。原文intimidatingly apparent翻譯後apparent竟變成意思相反的「窺見一點端倪」。而用了那麼多字,偏偏intimidatingly意思卻不見了,canvas的比喻也沒了。所以說簡直不是在翻譯了。

    David Harvey此書序文,英文簡明易懂,翻譯卻過度自由揮灑,變成像在寫作自己的文章,正文的翻譯,能否忠實準確少誤地呈現作者說的話而不加油添醋,讓人不抱太大希望。

    此句試改譯:

    再加上聖西門、傅立葉、普魯東以及卡貝等法國社會主義思想家,馬克思創作鉅著的畫布規模之宏大,便昭然而可畏。
    (52字 / 30 = 1.73)

    從這個小例子可見,要達到1.73這樣低的中文字數比例,又不過分減省重要意思(此處省去了無關緊要的sought to),是無法不使用一點文言的,以單字或頂多雙字詞取代很多譯者偏愛的四字語(四字比二字多賺一倍嘛)。完全使用白話文,如果能控制在不超過2.0,已屬難得。

    我同意蘇先生的看法,認為翻譯酬勞應該以原文的字數計算,不要變相鼓勵行文風格繁冗的譯文。這位字數2.27倍的譯者(根據40%的序文採樣),按照現行按譯文字數計算的行規估計,酬勞比1.8--2.0倍的簡明譯者多了14%--26%。

    ——————

    6/14 後記

    有人認爲我的改譯也值得商榷,提出另一個改譯,在這裡回應。關於畫布和成品的差別,相信別人也有同樣的疑問。

    引述:

    // 既然說到canvas為比喻,沒可能又用畫布,畫布只是原材料,並非成為作品的油畫,這裡可以用「油畫」,或者用意譯「畫面」。另外,mix的較重要意思沒有了,當然也不得不用多幾個字。

    我的譯法:「……馬克思再將聖西門、傳立葉、普魯東以及卡貝等法國社會主義思想家的思想融會在一起,構成了他鉅著的宏大畫面,顯然令人望而生畏。」 //

    回應:

    這句話,Harvey所讚歎、敬畏的,是馬克思構成鉅著的理論思想基礎(用空白的油畫布作比喻)有多麼廣大、巨大(the huge canvas ... became intimidatingly obvious),obvious是主詞補語,形容主詞canvas,完全沒有說他完成的作品(用油畫、畫作、畫面作比喻)如何,改canvas為「畫面」(painting/picture……,使用任何暗示畫作已經完成的字眼),就誤解了這英文,已非意譯了。

    再來,「顯然令人望而生畏」也偏了,這樣寫,「顯然」(obviously)修飾「令人望而生畏」,但原意obvious是說The huge canvas is obvious. (巨大的畫布是顯而易見的 / 畫布顯然巨大),且「顯見畫布巨大」這事,令人生畏(intimidatingly obvious)。

    如果堅持不要用「畫布」,或許可用「版面」,這倒還好,版面並未暗示已有成品出現,僅指規模範圍。紐馬克說,如果偏離直譯,最好有語義上的好理由。假如中文無法以畫布大小比喻創作規模,就可能是個好理由,但事實不然。

    翻譯必然要基於從原文字義以及語法、句構兩方面來正確理解原意,缺一不可。在這個基礎上,譯者行文風格利落還是繁冗,是他的自由。

    6/14 補充:

    為免被誤會我因同時提到字數和內容兩件事,便是在暗示這位譯者刻意多寫幾個字以便多賺點譯酬,補充說明:

    我認爲這譯者沒有刻意膨脹譯文的動機,他所寫恰是他的風格、是他所以為的翻譯的正當做法,累贅只是碰巧的結果。我前面已說了,字多不是此書翻譯的主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