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problematic問題意識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problematic問題意識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dokky ( 寬寬)看板ST-English標題Fw: 問題意識 (排版)時間Fri Mar ...
※ [本文轉錄自 dokky 信箱]
作者: pokky (小朋友~我是前列腺姐姐)
標題: 問題意識 (排版)
時間: Fri Mar 20 11:22:32 2015
多年來,清華大學一直針對「撰寫學院報告」(academic paper)開設
課程,作為大一學生的共同必修科目,並且編有課本。不過,課本中對
於「問題意識」的說明不太清楚,所以我又自編了這份講義。
========================================
問題意識:基於認知衝突而產生的困惑
(一)問題意識(problematic, or the sense of problem):依字面來
解釋,是對於自己想要尋求解決的問題有所察覺。進一步說,「遭
遇問題」意謂著我們陷入了認知的困惑,困惑之所以發生,通常是
因為我們面臨著(至少)二種認知的衝突。譬如:X、Y 二項認知
都看似正確或有理,可是二者互相衝突,我們因此陷入了兩難:我
應該接受哪一邊?X 與 Y 的衝突要如何解決?認知的衝突是起因,
而困惑則是結果。扼要言之,「問題意識」就是基於認知衝突而產
生的困惑。議題論文通常是在針對某項爭論而提出作者自己的看法
與立場,而爭論多半來自於認知的衝突,因此我們才從「認知衝突」
來界定問題意識。
(二)【問題意識之舉例】十七世紀,歐洲光學上有「粒子說」與「波動
說」的爭議,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一樁科學史公案。二說各有證據,
各自成理,故形成科學上的問題意識。
再舉一例。〈基改農作物為什麼無法改善糧荒?〉一文,標題上明
確提出了作者想回答的問題,而問題又來自以下衝突點 :(1)基
改農作物科技問世之初,人們樂觀預期它將改善糧荒。(2)幾十
年來糧荒沒有改善,甚至更嚴重。1是期待,2是事實。二者各自言
之成理,但是二者的衝突使作者困惑,想要謀求解決。這種「解決
認知衝突」的動機,就是問題意識。基於這個問題意識,作者最後
提出了「基改農作物為什麼無法改善糧荒?」這個問題。
(三)【獨立發現問題 ‧ 解決問題 ‧ 知識交流】有些問題意識比較單
純,在既有的文獻裡,甚至上網查詢維基百科,就有現成的答案。
然而,有些問題意識比較複雜,假如沒有現成的答案可以提供,我
們就需要自己進行研究。學院式議題論文要求我們獨立發現問題、
並獨立研究解決問題,這正是一個探索知識的過程。我們親身投入
知識的探索,並藉著議題論文來呈現探索的成果,以便與他人進行
知識的傳達與交流。
(四)【如何尋找問題意識】新知識通常是從舊知識裡發展出來的。我們
從舊知識之中發現疑惑、形成問題意識,才能加以反省或修正而產
生新知識。因此,為了形成問題意識,必須先了解舊知識。而舊知
識通常保存在文獻裡(包括:書籍、論文等),所以,為了形成問
題意識,我們首先必須閱讀文獻。透過閱讀文獻來繼承舊知識,並
隨時留意自己感到困惑之處,是尋找問題意識的首要途徑。尋找問
題意識不能亂槍打鳥,也不是靠著天馬行空的想像,更不是只因為
某個問題看起來很酷很炫、容易引人注目。
(五)【提出問題 ≠ 交待問題意識】議題論文寫作的初學者常會犯一個
毛病:雖然提出了想探討的問題,卻未充份說明這問題是來自哪些
認知的衝突;他甚至可能沒有發現認知的衝突、沒有感到困惑。他
表面上是提出了問題,卻未必有問題意識(a mere question without
an account of how this question has reasonably come from his
problem.)。這會造成二種缺陷:(1)讀者不理解:為什麼作者
要談這個問題?他的問題是如何產生的?(2)在撰寫過程中,作
者可能偏離了原本設定的問題而渾然不覺,因為他從一開始就沒有
明確意識到認知的衝突何在、也沒有認清自己想解決的困惑,這就
是通常所謂的「研究動機」不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09.214.4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dokky (36.230.131.151), 03/20/2015 22:4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