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pragmatic語言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pragmatic語言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pragmatic語言學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公開課 【Did you want a refill?】紐約小酒館的對話 vs. 語用力 曾經有位學生跟我分享她飛去美國找在紐約念書的弟弟的語言學習小趣事。 【2019 • 紐約 • 小酒館】 她跟弟弟在某小酒館吃晚餐,聊天聊到一半,店員走過來問他們:Did you want a refil...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pragmatic語言學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公開課
【Did you want a refill?】紐約小酒館的對話 vs. 語用力
曾經有位學生跟我分享她飛去美國找在紐約念書的弟弟的語言學習小趣事。
【2019 • 紐約 • 小酒館】
她跟弟弟在某小酒館吃晚餐,聊天聊到一半,店員走過來問他們:Did you want a refill? (需要續杯嗎)
• 她「想了一下」,看一看自己的杯子裡還有一半,應該夠喝,便回答了:No, it’s enough for me.
• 店員再將視線轉移到弟弟身上時,她說她弟弟「不假思索地」說了:I’m good. Thx.
她誇張一點地說,她當下感到晴天霹靂。因為她馬上知道她弟弟用的比較自然,但她卻無法用出那樣的英文,即便她說她在多益考了滿分 (990)、高中學測英文也考了15 級分。
「沒想到面對這樣的 task 卻是回答地如此生硬不自然。」跟我訴說她多需要「語用力」(pragmatics / language use)的訓練。
【這樣的情境,你會怎麼說?】
我也曾經給過公開課學生出過一個情境題 (使用一種語言學裡叫 Discourse Completion Task 的設計),情境如下:
✔︎ 如果今天你在逛衣服時,店員前來問你需不需要幫你找些什麼? 問你今天有沒有特別想買什麼? 你想說「不用」,要怎樣有禮貌地表達呢?
如我料想般,很多同學會直接回答:No. 或是 I’m fine. (實際上,也有人可能是尷尬笑一笑)。
雖說講 No 的確可以表達出你的觀點和「態度」,但是這樣的使用稍微欠缺 social appropriateness,也不是該情境中常使用的 conventional / routine expression (慣用表達).
這時候,你可以接 Oh I'm just looking, (thanks)! 這樣的 routine expression. 沒有 No,但同時可以表達拒絕的功能。這是語用力中的 pragmatic strategy。
【語用力在台灣也學得起來】
過去30年的語用力研究普遍發現,待國外待了多久 (length of stay) 其實跟語用能力沒有很大的相關性。
語言能力 (proficiency level) 和 input 密集度 (intensity) 有著更高的相關性。這對於住在台灣的我們是件好事,因為教室像是個 lab,這樣的 intensity 是相對容易複製的。
如果你想要更深入地理解語用力的學習和培養,我在 5/25 (一) 會有一場免費的語用力公開課,歡迎你來參加!
我會融合世界知名語用學4大專家: Austin 的言語行為理論 (speech act theory)、Bardovi-Harlig 的語意公式、和 Cohen 的慣用表達以及 Kasper 對於語用和文化差異性對習得的影響,帶你們最系統性、有效率地打造英語語用力!
✔︎ 公開課一秒報名: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005140901401210103902
• 時間: 5/25 (一) 7:30 - 8:30 pm (7:00 開放入場)
• 地點: 台北市朱崙街 60 號 2F (MRT 南京復興站)
pragmatic語言學 在 Eric's English Loung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時事英文] 英文新聞直播計畫 English News Livestreams
★★★★★★★★★★★★
What do you want to discuss?
同學想討論什麼?
★★★★★★★★★★★★
Over the past several months, I’ve been thinking about how I can better contribute to the English learning of our fans on this page. We currently have close to 50,000 followers, and it is my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make full use of my voice as a positive force.
過去的幾個月裡,我不停地思考,該如何在這個粉絲專頁上,為粉絲們的英語學習做出更多的貢獻。畢竟,我們的追蹤人數已將近50,000人,而充分利用我的聲音,發揮正面的力量,是我的社會責任。
★★★★★★★★★★★★
It was immensely difficult figuring out how I could better serve you. There are already numerous pages focusing on life-skills English, test prep, tidbits of knowledge, and even SLA theories and teaching methodologies.
其實,要找到一個最好的方式來協助大家學習英語,是件非常困難的事。在網路上,已經有非常多的平台提供──實用英語、考試準備、知識型趣聞,甚至是教學方法以及第二語言學習理論。
★★★★★★★★★★★★
Since 2012, I have shared mostly English learning articles,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current events. I have taught many of our followers in person and have watched you grow from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students to mothers, fathers, and successful professionals in every domain imaginable.
自2012年以來,我主要分享了教育資源、英語學習的文章與時事。我本人也指導過許多粉絲,並非常榮幸地見證了同學們從中大學時代逐漸為人父、為人母,抑或蛻變為各專業領域的成功人士。
★★★★★★★★★★★★
Over this period of seven years (yes, it's been that long), I have come to better understand my own strengths and role as a teacher. I had the opportunity to return to school at the age of 38 and view English learning from diverse perspectives. Through these lenses, I feel that while the English learners on this page are knowledgeable, we, as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tend to focus on the mechanics of the language rather than its pragmatic uses. While language mechanics are undoubtedly crucial to learners, English is not only a tool for testing and basic communication. It is a vehicle for higher-level thinking, self-empowerment, collaboration, and change.
在粉絲專頁成立的這七年當中,我更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優勢,以及如何更有效率地扮演教師的角色。我有機會在38歲時回到校園,從嶄新的角度看待英語學習。正因如此,我也察覺到粉專上,有許多知識淵博的英語學習者,但作為第二語言學習者,我們習於關注語言的結構與機制,卻忽略其目的與功能。雖然語言的機制對學習者而言,無疑是重要的,但英語並非只是用來應付考試或基礎交流的工具。它是進階思考、自我實踐、談判磋商與改變現狀的一種手段。
★★★★★★★★★★★★
Thus, I aim to provide you with live discussions of current events in English and explore, analyze, evaluate, and discuss-not debate-key issues. We will examine topics from diverse domains, but rather than just acquiring knowledge, we will use the language to think in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facilitate change both within ourselves and others.
因此,我的目標是以全英語的方式,為同學直播時事的討論。並與各位探討、分析及評估──而不是辯論──關鍵議題。我們將仔細探究不同領域的主題,藉此獲取知識,並以英語進行不同視角的思考,而教學相長
★★★★★★★★★★★★
We will step out of our comfort zones and echo chambers and focus on pertinent world issues, turning them into valuable lessons rather than fleeting TV captions. Together, I aim to transform our page into a medium that facilitates the pragmatic and sociocultural uses of English, helping you to apply and use what you learn to connect with the world and succeed.
我們將走出自己的舒適圈與同溫層,專注在全球性的議題,令其成為有價值的知識,而非新聞跑馬燈上轉瞬即逝的文字。總之,我的目標是將我們的粉絲專頁,轉變為實用且兼具社會文化的英語平台,並應用我們所學的知識,與世界產生聯繫,最終取得成功。
★★★★★★★★★★★★
Let’s continue learning English here, not only as a language but a tool for change and mutual success.
英文不只是語言,更是幫助我們改變與成功的工具。就讓我們繼續在這裡學習英文吧!
★★★★★★★★★★★★
We'll start our live stream on FB next Tuesday night at 8:30 PM.
我們下週二(9.24)晚上8點半準時在FB開始直播吧!
★★★★★★★★★★★★
時事英文: http://bit.ly/2WtAqop
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lYcfBK
英語學習資源: http://bit.ly/2klC66h
★★★★★★★★★★★★
Vision & Mission 宗旨與目標: https://goo.gl/fFUBWe
老師學經歷: https://wp.me/p44l9b-1G4
pragmatic語言學 在 大強老師-黃自強語言治療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參加了第一兒童發展中心主辦的PODD(Pragmatic Organisation Dynamic Display)初階講座(大大感謝第一兒童發展中心請到發展PODD的Gayle Porter從澳大利亞和講師Melissa Riepsamen飛來講課)。我這破英文聽了三天英文頭昏昏後想想還是趁著剛上完打打心得好了,要不我這金魚腦又忘了! 先簡單說一下PODD,這是一套完整的溝通系統,因為他有各式的溝通輔具及策略、完整的使用技術及符號。更重要的是這背後是依著語用、有效率溝通的精神來設計各個符號、版面甚至是使用方式的。 因為是一套完整的溝通系統(我甚至覺得PODD就是另一種語言啊!!),所以Gayle花了一半以上的時間在說明溝通及溝通夥伴如何進行。在三天課程中,Gayle一直提到『溝通』要達到AARCH,就是Autonomy自主、Accessibility可取得、Requirement需求、Competence能力及Habits習慣。在這樣的精神下,要反思確保使用著是自主表達,想溝通時候可以取得溝通本,在不同情境下有能力傳達需求。最後養成習慣,這樣才可讓溝通隨時隨地的發生。 以下有些零散的摘出心得(這篇不會有使用方法和版面內容,有興趣者可以參考這澳洲融合技術網站 1.即使是使用溝通輔具,完成語用達成溝通是重點 2.符號選用原則要簡單、清楚、有效率,關於習慣以為的照片反而在這系統裡不是那麼被建議。 乍聽之下有些怪怪的,但在後面講師有提到輔助性語言的學習就有如學習第二語言或是學習母語一般時候我就覺得滿合理的。首先,當使用者已經有一定程度的口語及概念的理解的時候,輔助性語言學習就像學第二語言只要利用已經有的母語對應過去就好。但若使用者對事物及口語理解極少的時候,重點就成了以AAC語言形式獨立建立一個語意系統,就像學母語。因此,整件事就從你使用什麼樣的視覺符號(圖片或照片)轉成了如何在生活各種情境及互動中呈現圖卡以連結事物和該圖卡(輔助性語型形式)。這一段好饒口,換成一個牙牙學語的孩子來看,要建立孩子說『逋逋』代表車子,要做的事情會是每次看到車子就說『逋逋』,慢慢的孩子聽懂、然後說出。在口語的學習中代表車子的這個詞語要是簡單的、可辨識的、容易發出的語音。因此,你若看到車子使用的語言是『一輛黃色、紅色相間的賓士休旅車』對孩子來說會是一大串噪音吧!對應回去『逋逋』就是簡單的線條圖,而相片反而可能成了『一輛黃色、紅色相間的賓士休旅車』。因此,講師會建議使用清楚簡單的圖像。 3.當我們使用口語而使用者使用AAC的時候,使用者面臨到了周圍的人使用口語但要使用者使用輔助性語言這樣尷尬的『口語輸入,AAC輸出(指或按壓)』令人困惑的狀態。因此會希望教導者(溝通夥伴)使用輔助性語言合併口語或手語的方式來與使用者互動,以讓使用者從輸入到輸出都是輔助性語言。簡單說就是我和孩子都使用溝通本就是了。這點好像MacDonald在『讓孩子開口說話』裡面提到的『發展配合』及「平衡」的原則。看來這些原則不只在口語適用,在使用溝通輔具上也適用呢! 4.溝通不限定形式,可以是多元的。只要能有效率的達成溝通就是好方法。 5.自主溝通不一定是獨立溝通,反之獨立溝通也未必是自主溝通。自主溝通是可以說、說我想說的、對任何人、隨時隨地在我想說的時候以我選擇的方式說出。這部份好哲理,放在生活當中其實就是讓使用者以自己的方式傳達出訊息,即使是有溝通夥伴從旁協助掃描確認。因此,課程花了滿多時間描述如何成為使用者的溝通夥伴(像是忠實反應使用者的意圖)。這點好似和現在普遍認為高科技輔具比較能帶來的自主和獨立表達有些衝突,但考量到對於腦性麻痺等動作無法有效率控制的孩子和若電子產品沒電或壞掉後停擺的情形。其實還滿有道理的。但我自己畫重點覺得溝通是人與人的互動,因此有了可折可彎、可大可小的溝通本反而可以讓溝通這件事隨時隨地發生呢! 6.溝通本的編排組織及使用都以語用為基礎,並且搭配達成有效率的目標來進行的。這點在實際操作過後我覺得好順暢,可以說是我試過最直觀的,雖然他是紙本的!(我想,我應該有顆幼稚的金魚腦吧!XDD)。我看了幾張示範版面後就覺得這編排是很可以達到溝通本(輔具)作為生活中溝通表達的方式。但當下覺得還有一件事~『主動開啟溝通』還不能解決!但Gayle Porter講課中說了開啟的方式,其實超簡單的。就是教孩子舉高有戴手環那隻手,夥伴(大人)就即時回應並拿出溝通本~阿!我好想打我的額頭呀~ 以上,就是簡單的心得,還有很多我記不著的,如果有興趣的可以搜尋一下PODD就會更加了解的~聽說還有進階課程,但是要飛到澳洲用英文上課。我~痾~
https://raytchuang.wordpress.com/2019/04/21/podd%e8%aa%b2%e5%be%8c%e6%84%9f%e6%83%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