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metabolic醫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metabolic醫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metabolic醫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metabolic醫學產品中有2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晚來個問題測驗~ 天氣好熱啊!你喝水喝得夠嗎?正常人飲水量每公斤體重至少需要30cc,(心臟病腎臟病患者需限制),如果以70公斤計算那至少要喝2100ml。 解渴是喝開水還是飲料?你愛喝含糖飲料嗎?你會喝酒嗎?喜歡冰涼的啤酒嗎?你喜歡吃火鍋、帶(剝)殼的海鮮、內臟、精緻食物嗎?有沒有偶爾覺得腳的大...

metabolic醫學 在 中醫四物所-全台最懶得更新的中醫平台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2:26:20

[藥你知道-薑黃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上一篇薑黃的介紹不曉得大家還喜歡嗎,如果有試著跟著食譜做的朋友歡迎跟我分享好不好吃,這次我們要談談薑黃經常被商業手法濫用,幫幫老是被說可以用來減肥的當事者薑黃發聲!  從研究來看,薑黃的確是具有保健的功效的,但是我們以為的功效,可能和研究結果有所差別唷!...

metabolic醫學 在 吳皓宇 營養師/教練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21:36:28

最近氣溫漸漸降低,冬天的腳步也越來越近,而美食誘惑已經不再被裸露在外的身材線條限制,開始可以用長袖長褲遮掩,許多人便放膽吃,等到夏天到了再來實行減重計畫,但事實上,冬天減肥可以更輕鬆! 根據雪梨蓋文醫學研究中心內分泌學家Paul Lee的研究發現,冷天有助增加棕色脂肪(BAT),還能讓白色脂肪(W...

  • metabolic醫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19 21:29:02
    有 49 人按讚

    今晚來個問題測驗~
    天氣好熱啊!你喝水喝得夠嗎?正常人飲水量每公斤體重至少需要30cc,(心臟病腎臟病患者需限制),如果以70公斤計算那至少要喝2100ml。
    解渴是喝開水還是飲料?你愛喝含糖飲料嗎?你會喝酒嗎?喜歡冰涼的啤酒嗎?你喜歡吃火鍋、帶(剝)殼的海鮮、內臟、精緻食物嗎?有沒有偶爾覺得腳的大拇指或手指頭關節紅腫痛?你抽血驗過尿酸嗎?
    今天訪視一位新個案,阿公80多歲,中風臥床有鼻胃管,可以稍微應答但是沒辦法很清楚,護理師職業病掃描第一眼評估就看到個案右手肘如柳丁大小的痛風石,我問:很痛嗎?阿公點頭。女兒在旁邊「加強」說:少年愛喝酒,痛一輩子,沒辦法啦!吃藥會稍微改善,但是一直拉肚子(秋水仙素),手腳關節好一點結果換屁股痛(腹瀉),現在要人照顧,我也很累,看他痛捨不得,吃了藥,尿布一天換7.8次,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醫師也沒招了!

    好der~為了避免大家以後痛風纏身,請仔細注意每日飲水量,不要吃太好,不要吃太補,不要喝太多酒或含糖飲料,火鍋少喝湯底,海鮮選擇種類,帶殼的控制一下,內臟類偶爾就好不要貪口,維持理想體重。希望沒人因為痛風發作而受苦,真的很痛,沒騙你。

    —————以下轉貼網路文章—————

    一. 前言:
      痛風古稱「王者之疾」、「帝王病」、「富貴病」,因為此症好發在達官貴人的身上,如元世祖忽必烈晚年就因飲酒過量而飽受痛風之苦,使他無法走路和騎馬領兵上陣。頗為有趣的一點是在歷史上,患上痛風曾一度被認為是一種社會嚮往的疾病,因為只有達官貴人,有權有勢的上流社會人士才有機會患上痛風(高尿酸飲食多數只有富人才負擔得起)。此外,亦有認為痛風的發作是可預防癱瘓和中風等更嚴重的疾病。
      痛風」一詞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的醫學典藉裡,因其疼痛來得快如一陣風,故由此命名。古代又稱「痛痹」,明朝虞摶所著醫學正傳云:「夫古之所謂痛痹者,即今之痛風也。諸方書又謂之白虎歷節風,以其走痛於四肢骨節,如虎咬之狀,而以其名名之耳」。

    二. 介紹:
      痛風(Gout; 學名:metabolic arthritis)是一種因嘌呤代謝障礙,使尿酸累積而引起的疾病,屬於關節炎的一種,又稱代謝性關節炎。女性一般在50歲之前不會發生痛風,因為雌激素對尿酸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但是在更年期後會增加發作比率。由於尿酸在人體血液中濃度過高,在軟組織如關節膜或肌腱裡形成針狀結晶,導致身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敏感)而造成痛苦的炎症。一般發作部位為大拇趾關節(這種情況稱為podagra),踝關節,膝關節等。長期痛風患者有發作於手指關節,甚至耳廓含軟組織部分的病例。急性痛風發作部位出現紅、腫、熱、劇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發作,可使人從睡眠中驚醒。痛風初期,發作多見於下肢的關節。

    三. 流行病學:
      說起「痛風」,在早年被民眾視為是「富貴病」,主要是因為它最容易出現在常吃大魚大肉的貴族或有錢人身上,也就是說對一般的平民百姓而言,根本是一種終身不可能罹患的疾病,就台灣地區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很少有痛風的病例發生。
      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地區隨著社會快速發展、經濟大幅起飛,民眾的生活水準自然改善不少,優裕的生活以及飲食習慣的改變與毫無節制,使得昔日被稱「富貴病」、「帝王病」的痛風,有不斷增加、逐漸普遍化的趨勢。目前痛風在台灣地區已經不再是什麼稀奇的疾病,不但人數越來越多,發病年齡也越來越下降,據資料顯示最年輕的患者只有九歲,值得警惕;也因此現在痛風已不是有錢人的專利,搖身一變為應酬族、酒仙、肥胖人士常見的健康問題。

    四. 引起的症狀病因:
      高尿酸血症是引起痛風的主因。研究指出在男性身上,血尿酸濃度愈高者,出現痛風症狀的機會愈高,血尿酸濃度超過每公合9毫克者,4.9%會出現痛風。近年的大型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痛風與飲酒(尤其是啤酒)、過量的肉類海產(尤其是內臟及帶殼海鮮)攝取有關,近來的研究指出高糖(如碳酸飲料及果糖)會導致痛風。另一方面,維生素C,咖啡和奶製品則可能對阻止痛風的發生有所幫助。
    酒精引發痛風的原因是因為酒精在肝組織代謝時,大量吸收水份,使血濃度加強,使得原來已經接近飽和的尿酸,加速進入軟組織形成結晶,導致身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敏感)而造成炎症。一些食品經過代謝後,其中部分衍生物可以引發原來積蓄在軟組織的尿酸結晶重新溶解,這時可誘發並加重關節炎。此外,劇烈運動、肥胖及壓力亦會導致尿酸濃度上升,誘發痛風。

    五. 臨床表現:
      主要症狀包括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痛風性腎臟病變和尿路結石。臨床上可分幾個階段如無症狀症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風、中間緩解期和慢性痛風。
    1. 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是指血中尿酸濃度過高,但無臨床症狀。此種狀態以後易引起急性痛風或尿路結石,且尿酸值愈高者愈易引起,但少數人則可能終生無症狀。在門診常可見病人把一切的關節或軟組織症狀,歸咎於尿酸過高,事實上有不少病人其尿酸過高是屬於無症狀高尿酸血症。

    2.急性痛風:是因沉積的尿酸鹽被白血球吞噬所引起的發炎反應。易侵犯中年男性和停經後的婦女,早期時下肢關節較易受侵犯(少數病人則可能先侵犯上肢的關節),且愈周邊的關節愈易受侵犯。發病初期以侵犯單一關節為主,多以在第一蹠趾間關節(腳的大拇指的第一個關節),以後則可能有數個關節受侵犯。發作部位出現紅、腫、發熱及嚴重疼痛,此時任何輕微的碰觸都會使疼痛加劇。痛風大多侵犯大腳趾關節,其他如足背、踝、膝、腕關節都可能發生。
    關節炎常在夜間發生且症狀產生極為快速,病人常在睡夢中被痛醒。急性痛風可能由於外傷、酒精、藥物、外科手術或急性內科疾病而誘發。這種突然的發作在數天到數周後即消失,但一年會發生數次,不過也有時候幾年才發生一次。

    3. 中間緩解期:指二次急性痛風中間之無症狀期間,病人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急性痛風發作之間隔時間差異頗大,可長達十餘年亦可短至數個月,但往後之無症狀期可能愈來愈短。

    4. 慢性痛風:痛風者未經適當治療可能會變成慢性痛風,此時病人除有慢性關節疼痛外,亦常有痛風石沉積於關節內或軟組織。由於關節受破壞和慢性發炎反應常導致關節變形。 患者的關節、耳輪、皮下組織甚至內臟器官,因為尿酸鹽的沉積形成粒狀或球狀的凸起,稱作痛風石。痛風石沉積在關節會造成痛風關節炎,導致關節變形。若沉積在腎臟亦會影響腎臟功能。

    5. 痛風性腎病變:尿酸鹽可能因沉積於腎臟而引起腎臟病變。痛風病人亦可能是因年齡增加、高血壓、尿路結石、腎盂炎等其他因素引起腎臟病變。

    6. 尿路結石:痛風病人常發生尿路結石,且其機會隨著尿中尿酸排泄量增加而增多。

    7. 其他相關疾病:痛風病人常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血管硬化和高脂血症。

    六. 結語:
      40歲以上者應定期健康檢查,接受血中尿酸值檢查,預防痛風。若患上高尿酸血症,除了在醫師指示下服用降尿酸藥物,將尿酸值控制在正常範圍外,亦必須從生活與飲食杜絕一切痛風的誘因。減少進食動物性的高嘌呤食物(如海鮮、內臟類、非素食的高湯,植物性的高嘌呤食物則不必擔心),也需避免飲用過量酒精飲料,尤其是啤酒是痛風患者的禁忌。以長期來說更有效的飲食是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腎臟病的飲食(低飽和脂肪、低鈉、低升糖指數、低精緻糖、蛋白質不要過多或過少,腎功能損失已經到一定程度的患者鉀及磷也不能過多),這樣也容易維持理想體重,減少肥胖問題。切勿暴飲暴食(包括盡可能的經常飲水、不要到口渴才喝水、用少量多次的飲水來達到充足的飲水)、飢餓過度,運動不足及激烈運動也會增加痛風風險。
      若痛風已經發作,則須立即檢測尿酸濃度、腎功能、血壓血糖及接受治療,並開始預防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第一次痛風是要開始預防這些疾病的信號),以免引起心肌梗塞、腦栓塞和痛風性腎病等併發症。

    https://www.scmh.org.tw/dept/lab/show/Preview/page-137.html

  • metabolic醫學 在 蔡明劼醫師 健康。瘦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1-02 11:00:00
    有 548 人按讚

    【內分泌失調的真相 Ep.5】內分泌竟與十大死因有關?!
    前面蔡醫師花了很多篇幅解釋「胰島素阻抗」,其實胰島素阻抗不是只有跟糖尿病相關而已,它根本就是「內分泌界的大魔王」,同時也是多種內分泌疾病的前身。怎麼說呢?我們今天就來聊聊胰島素阻抗跟十大死因的不解之緣,先看108年的統計資料,國人十大死因依序為:

    (1) 惡性腫瘤(癌症)
    (2) 心臟疾病
    (3) 肺炎
    (4) 腦血管疾病
    (5) 糖尿病
    (6) 事故傷害
    (7)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8) 高血壓性疾病
    (9) 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
    (10)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大家來猜猜看,其中哪一些疾病跟內分泌有關呢?答案是除了(6)以外全都有關!覺得很不可思議嗎,且聽蔡醫師分解。

    這件事情還是要從源頭、也就是飲食開始講起,假如我們吃進過多高熱量的食物(比如甜食、炸物、麵包等),導致身體裡囤積過多的脂肪,這些脂肪不僅會存在你的鮪魚肚或者蝴蝶袖(皮下脂肪),還會跑進內臟變成內臟脂肪,比如在肝臟造成脂肪肝,而脂肪肝也是造成(10)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的原因之一。

    當脂質代謝物堆積在細胞中(主要是肌肉以及肝臟細胞),會導致這些細胞變得笨笨的、接收不到胰島素的訊號,這就是我們前面說的「胰島素阻抗」。胰島素阻抗是多種內分泌疾病的前身,比如(5)糖尿病 之中比較常見的第2型糖尿病,就是因為胰島素阻抗太嚴重,讓胰島素沒辦法順利調節血糖,於是血糖逐漸攀升、最後終於發病。根據統計,糖尿病是目前造成國人(9)腎病變/洗腎 最大的原因。

    胰島素阻抗會促使胰臟分泌更多胰島素,也就是高胰島素血症(Hyperinsulinemia),而過多的胰島素會導致鹽分滯留以及交感神經興奮,是(8)高血壓 的部分原因。而伴隨胰島素阻抗產生的游離脂肪酸和細胞激素,會刺激肝臟製造更多的三酸甘油脂、同時HDL(俗稱好膽固醇)變少、LDL(俗稱壞膽固醇)變小且緻密。雖然血脂異常這點沒有列入十大死因,不過高血壓和高血脂都是增加(2)心臟疾病 和(4)腦血管疾病 的主因。

    那第一名的(1)惡性腫瘤(癌症) 跟內分泌疾病也有關係嗎?有,根據醫學研究,其實糖尿病及肥胖本身就和多種惡性腫瘤有關,包括大腸直腸癌、肝癌、胰臟癌、子宮內膜癌、乳癌等都有較高的罹病率。

    最後講到(3)肺炎,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都是肺炎的高危險群(包括流感併發肺炎或鏈球菌肺炎),所以這類病友都是每年施打流感疫苗的優先族群,我大膽推測以後COVID-19疫苗問世之後,這類病友也會是優先接種疫苗的族群。

    Re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 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
    台灣衛生福利部 https://reurl.cc/Y6QXQL

    #差不多要進入高潮了(?)
    #準備寫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 metabolic醫學 在 中醫四物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0-21 12:57:45
    有 9 人按讚

    [藥你知道-薑黃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上一篇薑黃的介紹不曉得大家還喜歡嗎,如果有試著跟著食譜做的朋友歡迎跟我分享好不好吃,這次我們要談談薑黃經常被商業手法濫用,幫幫老是被說可以用來減肥的當事者薑黃發聲!
    
    從研究來看,薑黃的確是具有保健的功效的,但是我們以為的功效,可能和研究結果有所差別唷!

    🌿薑黃的抗氧化與抗發炎反應
    
    抗氧化反應和抗發炎反應是用來解釋薑黃主要用途的兩種機制。薑黃素在研究中發現能夠增加血清中抗氧化劑的活性,例如:superoxide dismutase(SOD)。簡單來說,薑黃素在人體中能夠藉由不同的機制去抓取不同形式的自由基,像是ROS和RNS,另外,它也可以抑制能夠幫助生成自由基的酵素。不過要注意的是,因為薑黃素是一種親脂性的物質,加上它的吸收度、生物利用率其實並不好,所以許多研究當中,為了增加它的生物利用率,所以經常會同時併用胡椒鹼(piperine)已提高2000%的生物利用率。

    💪關節炎的治療
    
    跟發炎反應有關的疾病之一,就是關節炎(Osteoarthritis)。有許多的研究表明薑黃能夠用於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有一篇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說,以每天攝取1000mg的薑黃萃取物,持續8-12週,能夠顯著地緩解關節炎的症狀,例如:疼痛。

    🌿薑黃在metabolic syndrome的應用
    
    這部分主要是從薑黃素能夠緩解全身性發炎反應的想法而來。metabolic syndrome是在講許多狀況的集合體,包含了糖尿病、高血壓、高量的三酸甘油酯、肥胖等等。(想說這部分的概念才會被延伸到市面上誇張的廣告台詞)在有些研究當中,薑黃素能夠增加胰島素的敏感度(促進血糖的代謝)、抑制脂肪新生,另外,薑黃素類化合物能夠調節基因的表現和跟脂蛋白代謝有關的酵素,因此而能減少血漿中三酸甘油酯及膽固醇的量。然而,這些研究並不代表能夠減肥,也不代表吃了薑黃相關保健產品,我們就可以大吃特吃而不會胖。這些研究所關注的重點,是在減少血清中會促進發炎反應的cytokine。

    💪降血脂不等於減肥
    
    降血脂的目的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肥胖是因為熱量的攝取太多,消耗則太少,導致熱量累積並以脂肪的形式堆積在我們的身體裡面。我們可以想想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有聽過的情況,那就是胖的、體脂肪高的人並不是一定血脂就高,所以大家不要再把血脂和體脂肪混為一談囉!所以說想要減少體脂肪要從食物的攝取量與熱量消耗著手,而不是依靠降血脂的保健食品唷!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具有減肥的功效嗎?
    
    在《本草備要》:「色黃入脾,兼入肝經。理血中之氣,下氣破血,除風消腫,功力烈於鬱金。治氣脹血積,產後敗血攻心,通月經,療扑損。片子者,能入手臂,治風寒濕痺。血虛臂痛者勿用。」意思是說,薑黃用於氣滯血瘀所產生的心、腹、脅肋等部位的疼痛,而片子薑黃功效大概和薑黃差不多,且能夠針對手臂疼痛的治療。另外,《用藥心得十講》提到薑黃也能運用於肝炎患者在肝區疼痛的治療。同時,需要注意的是薑黃對子宮有興奮作用,使子宮收縮,孕婦是需要多注意避免的。
    
    其實薑黃是個好東西,舉凡入菜入藥甚至是外用的藥膏等等都有很好的效果,但大家也不要因為商業炒作就對薑黃有過度的期待,想要得到健康與好身材真的沒有捷徑,均衡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才是不二法門(但是沒人要聽QQ),希望大家在認識到更多真相的同時也可以省掉不必要的支出也才不會額外攝取成分複雜的食品喔~
    
    參考資料:
    1.Susan J. Hewlings, and Douglas S. Kalman. Curcumin: A Review of Its’ Effects on Human Health. Foods. 2017
    2.Maryam Akbari, Kamran B. Lankarani, Reza Tabrizi, Majid Ghayour-Mobarhan, Payam Peymani, Gordon Ferns, Amir Ghaderi, and Zatollah Asemi , The Effects of Curcumin on Weight Loss Among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and Related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Front Pharmacol. 2019
    3.林世航. 大吃特吃後吃減脂產品能立即見效嗎?
    4.焦樹德. 《用藥心得十講》

    #薑黃 #薑黃錠 #抗發炎 #抗氧化 #抗癌 #減脂 #減重 #大餐 #飲食控制 #新陳代謝 #消脂 #保健食品 #中藥減肥 #知識 #醫學 #中醫 #迷思 #醫療 #健康食品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