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line自動回應訊息沒反應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line自動回應訊息沒反應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line自動回應訊息沒反應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line自動回應訊息沒反應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9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YT傳送門: https://youtu.be/XVuq3htR10U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在大的災變或是疫情發生的時候,人類顯得非常渺小,因此借重他人的智慧,用人類的集體經驗對抗天災地變就變得很重要了!今天開放CALL I...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在大的災變或是疫情發生的時候,人類顯得非常渺小,因此借重他人的智慧,用人類的集體經驗對抗天災地變就變得很重要了!今天開放CALL IN,LINE帳號是luciferlive 在大的災變或是疫情發生的時候,人...

line自動回應訊息沒反應 在 醫藥部落客姬蝶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1:08:26

幫老闆轉po 各位好,這是我的名片 地址:新北市中和區新生街220巷17號(的對面)請認帆布(峰蔬菜行) (各位可先訂購) , 請臉書私密我,張峰溢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580997193 . (範本訂單請輸入) 你的名字: ...

line自動回應訊息沒反應 在 南聲生生難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3 14:33:11

《#重新與人對話:迎接數位時代的人際考驗,修補親密關係的對話療法》|#SherryTurkle|#時報出版 我們都明白,自己正身處在沒有手機,形同於與社群脫離的網路時代。成天受未讀訊息通知追殺,還有幾個人訊息未回,哪些存在相簿裡的圖片尚未發送出去⋯⋯諸如此類其實沒有立即做也不會影響人生的瑣事反倒成...

line自動回應訊息沒反應 在 吳青峰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5-27 20:06:07

: 2004年,我創作〈小情歌〉,寫下這句歌詞:「我想我很適合/當一個歌頌者」,2019年,我引申創作了〈歌頌者〉這首歌,「歌頌者」三個字我自引〈小情歌〉歌詞。今天,他卻表達「歌頌者」三個字,是他給的建議,讓我不可置信。 從兩年前這件事發生以來,除了法庭上,我從未公開談過此事。我一直不懂為何會發...

  • line自動回應訊息沒反應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21 18:43:15
    有 1,072 人按讚

    YT傳送門:
    https://youtu.be/XVuq3htR10U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在大的災變或是疫情發生的時候,人類顯得非常渺小,因此借重他人的智慧,用人類的集體經驗對抗天災地變就變得很重要了!今天開放CALL IN,LINE帳號是luciferlive

    在大的災變或是疫情發生的時候,人類顯得非常渺小,因此借重他人的智慧,用人類的集體經驗對抗天災地變就變得很重要了!你可以說這是抄作業,也可以說是見賢思齊,但總之就是集思廣益有甚麼不好啦!今天開放CALL IN,LINE帳號是luciferlive。

    新的病毒已經出現,舊有的規範和常識不再管用,那怎麼還在用舊的規範沾沾自喜呢?

    好啦,之後我們開call in會是SKYPE帳號跟line輪流用!讓大家可以分享你們遇到的狀況難題,或者是你們之前遇到同樣狀況的解決之道,政府北七或是寧可堅持智障立場也不要低頭認錯,民眾只好自救了!

    你看看今天有一則指揮中心超氣的澄清文:【有關今日網路流傳「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呼籲出門在外要戴口罩請街友盡量回家用餐」等圖文,為不實訊息,請民眾勿再轉傳與散布,以免觸法遭罰。陳副指揮官於今日記者會中回應記者提問有關民眾在戶外用餐配戴口罩情形,係告知大家盡量回家用餐,減少遭受感染的可能性,本案不肖人士刻意扭曲副指揮官語意,要求街友回家用餐,誤導民眾,已由刑事警察局偵查第九大隊偵辦中,提醒民眾切勿輕信網路流傳之不實訊息,若隨意散播、轉傳,可能觸犯「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14條,或「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5款規定,依法最高可罰300萬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結果我想說是甚麼嚴重的中共認知作戰造謠,結果內文一看,的確就是教民眾盡量回家用餐,但沒有考慮到街友怎麼辦啊?不然難道他講話有說大家盡量回家用餐,但街友不含嗎?啊那不然原回答不就是整個規劃不夠周延沒想過街友,或者只能蹲在露天工地吃飯的工人怎麼辦的一個結果嗎?結果指揮中心的反應跟澄清就是不然罰三百萬,或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這種防疫反應是不是太直接粗陋了,不是超前部署了一年多嗎?【抓頭】

    這是目前人在瑞士的網友CHAN分享給我的資訊:【朱大您好!我簡短來分享一下瑞士情況好了

    瑞士在歐洲國家一直是以佛係防疫著稱,2020-2021年的雪季全歐洲的雪場都關了,只有瑞士照開短暫關閉一陣子而已。 去年應英國變種病毒剛出現的時候,有很多人英國人來瑞士滑雪,瑞士政府後來發現這樣不對,要他們在飯店隔離,結果一堆人收到消息,連夜逃往其他國家,連飯店都沒有checkout ,直到發現為什麼敲房門都沒人回應才發現他們逃走了。

    去年3月中開始封城,也沒有強制限制居民的移動,關閉所以有娛樂場所/餐廳/酒吧,超市非民生必需品的區域也都被圍起來,還有公共場所和大眾運輸需要戴口罩,另外建議企業在家辦公。

    比較重要的是紓困部分,以沃州為例,因為封城造成損失薪水發不出來,只要企業提出申請,政府會負擔80% 員工原本的薪水。如果是員工可以工作,但因為疫情而縮短工時,政府會給付50%的薪水。 如果是失業的人或需要急難救助的人,瑞士原本就有完整的社福救助中心可以去諮詢,但基本上有工作的外國人不會去,因為那會留下紀錄,對以後辦簽證或換城市註冊的時候會有問題。

    目前在瑞士政府出錢讓瑞士的居民,只要有保險晶片卡(有點像台灣的健保卡,有工作的居民就需要強制保健康險),可以到藥局每個月可以免費領五次的快篩試劑,甚至有藥局推出半年內每個月自動寄到家的服務。學生健康保險沒有此晶片卡無法領快篩,但可以到篩檢站做篩檢。 PCR的部分只要有症狀,網路上預約就可以優先篩檢,最快四小時可以收到簡訊和電子報告。有症狀的和要旅行的檢測站是分開的,我去過的檢測站就是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的貨櫃屋,兩個工作人員就可以採檢。目前也開放疫苗開放免費施打,大部分的人打Moderna 居多,因為瑞士有取得授權自行生產。

    最後只想講,台灣政府到底在幹嘛? 真的有很多人沒工作沒做生意就沒飯吃,這種事情在去年就可以沙盤推演想好要怎麼做,到現在才在立法院要緊急通過紓困預算,好一個超前部署啊 讚!】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Q5uf3vMejw6-BalB-xeOg/join

  • line自動回應訊息沒反應 在 吳青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11 22:26:24
    有 268,972 人按讚

    2004年,我創作〈小情歌〉,寫下這句歌詞:「我想我很適合/當一個歌頌者」,2019年,我引申創作了〈歌頌者〉這首歌,「歌頌者」三個字我自引〈小情歌〉歌詞。今天,他卻表達「歌頌者」三個字,是他給的建議,讓我不可置信。

    從兩年前這件事發生以來,除了法庭上,我從未公開談過此事。我一直不懂為何會發生這樣的事,一直希望是一場誤會,也一直覺得或許不談論,是對心中那位曾視為父親的人,最後的尊重、寬容與一點保護。但事實上,這樣的盼望落空了,一次又一次,我終究心死了,也覺得必須好好對關心我的你們交代一次這些事。
     
     
    【事件經過】

    我和林先生在2008年有簽署一份詞曲授權合約,原訂2014年底結束,而因我信任對方,一直自動延續到2018年底。

    2018年的9月20日,我跟林先生約在他家開會,我向他表示,覺得自己快40歲了,一直以來感受到人生無常,我擔心自己要是突然死掉,家人什麼都沒有,希望詞曲版權拿回來自己處理,他也同意。

    我認為依照我們十多年來互相信賴的關係,當面口頭講是比較尊重的方式。我10月26日寄發存證信函提及此事,怕嚇到他,我也先用LINE知會他,他也表示沒問題。

    接著在12月6日,我們簽署「合約終止協議書」在雙方律師見證下,確認詞曲合作終止,也將10月26日的存證信函寫進終止書,以「全部遂其所願」表示同意。林先生也親自在電話裡跟環球版權總經理確認以後我會自己處理版權,也發訊息給我「12月31日前這些轉移的對象都會知道你即將自己做」。

    原先我想讓一切靜靜落幕,而林先生要求我擬稿,必須在12月31日公開聲明,對外表示以後我將自己處理自己的工作。我記得他一直告訴我要「妥善處理、好聚好散」,並且希望我們能「樹立典範」,告訴大家,不是每一個藝人跟經紀公司結束都要撕破臉。後來也公開聲明結束合作,沒有一點點讓我懷疑我們還有存續任何合約的可能。

    一直到2019年4月,我突然收到他的存證信函,我非常錯愕,何況中間我多次在節目上演唱自己創作,他從未有任何反應。收到存函後我不斷跟他聯絡,好幾天他不接電話、我用各種通訊軟體訊息他也不回,最後用email,他才回覆宣稱詞曲授權還在他身上。

    沒多久,林先生開始對我提起假處分、民事訴訟、甚至到刑事,還把我所創作的歌名搶註商標。我的律師苦笑地說:「他送給你全餐耶」。

    10月,在被告後第一次見到林先生,記得檢察官希望能促成和解而問他「如果要和解,你的條件是什麼?」我記得他表示「我希望他把寫給蘇打綠的所有詞曲都給我,我想keep住我跟蘇打綠的美好回憶!」我記得檢察官當場回應他「這要求已經超出案件範圍,你告『吳青峰』,現在卻要求『蘇打綠』,連我都覺得強人所難,你怎麼能要求他接受,不要講得很漂亮說是美好的回憶,但其實你是想要某些東西。況且現在都告了,也不美好了。」後來我嘗試庭外再約他和解,他提出的條件依然是「繼續授權所有蘇打綠發表過的詞曲,要使用不需經我同意」,並告訴我「只有他知道我的歌怎麼用最好」。當時訴訟的開端是〈歌頌者〉這首歌,和解條件卻是「蘇打綠過去和未來的歌」,過去近百首歌曲,甚至未來我還沒寫的歌?難道不令人懷疑這才是目的嗎?
     
     

    【一次又一次的死心】

    經過幾次出庭與報導,很多人漸漸發現這件事,但你們不知道的是,你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兩年多來,我不斷收到無數書狀,幾週一次,一次動輒數十頁。應該談法律的書狀,卻成為一次比一次荒謬且攻擊性、情緒性的字眼。你們偶然看到報導覺得氣憤的,卻是我的日常心碎。

    合意不續約,安分守己唱自己的歌,卻被形容成「無視法紀,不斷膨脹放大自身之權利。」;

    為了承接他瞞著我簽的合約,卻被說成「違約在先,企圖霸王硬上弓」;

    一個創作者、著作權人反被「被授權人」稱為「不潔之手」;開庭被往事勾動而難過,卻被描述為「其妄尊自大、不可一世的霸道心態與作法,與其前次開庭時的楚楚可憐形象,根本南轅北轍、判若兩人。」;

    在高雄演唱會前被觀眾質疑我不能唱自己的歌,卻說我是「利用『創作者不得演唱自己的作品』之悲情訴求,企圖博取大眾之同情,以炒作演唱會熱度之宣傳手法」;

    說一個中文系畢業生「曲解電子郵件文字到這種程度」;

    連林先生當時委任的律師,都出庭作證所有人都很清楚三份合約皆已結束。對方卻可以寫成是林先生「隱忍退讓,百般之退讓與成全」,說我「令人瞠目結舌」;

    當對方提出假處分,要求法院令我四年四個月內不能使用自己作品,他們說凍結我的作品「影響不大」。為了抗辯,我們提出《太空人》的銷售,以及過往歌曲紀錄,這時對方回應「辯稱因為銷售量大所以就應該容忍其侵權云云⋯⋯然還以此沾沾自喜⋯⋯豈非財大氣粗者就可以任意侵權而可以不負法律責任」、「小情歌歌曲並非著名,亦未與『吳青峰』有密不可分的連結。小情歌歌曲僅有1619萬次之觀看次數⋯⋯實難謂其非過於膨脹自身之評價」、「無與倫比的美麗僅有1019萬次之觀看次數」等等辯稱凍結我的作品,對一個創作歌手影響不大。

    這樣的言語已歷時兩年,在此所提也只是冰山一角,我真的分不清,到底是寫書狀的林佳瑩律師、張志朋律師的言語,還是林先生本人的意思,但無論如何,就算是律師的意思,肯定也經過林先生同意;就算是林先生的意思,也是律師下筆的。

    一次又一次,我真的不敢相信,這些話是從一個,我曾視為父親的人口中說出。一直以來盲目相信他、永遠感恩報答的我,為什麼要這樣被對待?就因為不合作,十幾年的情誼都不重要了嗎?那些他曾說是家人、是partner,口口聲聲的好聚好散,都是假的嗎?

    網路上看到許多擷取片段發表意見的法律人說「青峰犯的錯是沒有在三個月前以書面表明不續約」,但他們不知道我的經紀合約包含了著作權條文,2018年12月我與林先生新簽署的〈合約終止協議書〉終止了「詞曲版權、經紀、唱片三份合約,終止書的副本公開聲明即是不續約的書面文件,這點民事判決書也說:「以後約修正或取代前約,致無須在該年12月31日前3個月為之」。

    上一次開庭,林先生當時的委任律師有一段證言讓我很驚訝,她說2018年終止合約時,她詢問林先生三份合約,林先生回答她:「版權早就談好了,是沒有爭議的部分,其他兩份因為有工作需要交接,所以要特別寫清楚。」林先生給了她經紀合約與唱片合約,並表示「詞曲合約找不到。」我驚訝的是,我知道林先生全部合約都交給會計張小姐保管,他告訴律師找不到合約的同一禮拜,我也曾向會計張小姐要過詞曲合約來看,不可能找不到。這句話讓我不免驚嚇地懷疑,難道一開始就別有用心?

    上一次開庭時,我沒有想到我會哭出來,在證人的證詞中,勾起太多我早已不願回想的往事細節,包括「林先生很擔心我不願意承接騰訊這份合約,他會違約」;但連證人都很訝異我「全盤接受林先生要我承接的」;我曾詢問林先生「是否能聘請你當製作人」卻被林先生拒絕「要斷就斷得乾乾淨淨」;協議結束後我甚至「挽著林先生的手,告訴他:『你不願意一起工作沒關係,我們還可以是家人』」⋯⋯這種種,實在讓我一時沒忍住情緒。

    我哭,不是因為我想博取同情,是因為我有真感情。我哭,是因為我至此徹徹底底死心,如同第二次經歷「失去父親」的過程。我哭,是因為我一切都為他著想,但最後換來了什麼,而這一切,竟然是由當時的「對方律師」替我見證的,真是諷刺。
     
     
    【我對每一個創作者想說的話】

    事件開始時,我正面臨《歌手2019》決賽演唱〈歌頌者〉的掙扎,我沒有告訴周遭的人發生什麼事,自己每天回到飯店默默流淚。

    坦白說,最開始我問律師:「我們能不能乾脆認輸?他要錢,就照他說的賠,當花錢學教訓、認清一個人,也就不用浪費生命在他身上了。」我很心痛,但我實在不想花費心思在這件事上,依照我們對他以往與其他對象諸多訴訟的了解,他總是纏訟到底,而對我一個創作者而言,我一開始希望版權在自己身上,就是有感於人生無常,就是因為珍惜生命、珍惜時間,而現在我卻要浪費這麼多生命訴訟,這些時間如果我能拿來寫歌,該有多好?

    但律師說:「你是第一個唱自己寫的歌被告的,沒有前例。如果你不力爭到底,你會害到以後有一樣遭遇的創作者。」正因如此,我一直在為了未來我不認識,但可能面對一樣事情的創作者,拼命面對著。同時,一旦看清蘇打綠的歌曲是被搶奪的目標,我也必須為了蘇打綠六個人十多年的心血奮戰。

    我們從小的環境、教育,一直被教導要「尊師重道」、「忍耐是美德」,但就是這些教導,讓過猶不及的我,因為懷著感恩,所以一路以來從不懷疑、盲目相信,最後變成這樣。對於「尊師重道」、對於「感恩」,我自認我一直以來都是做到最好,絲毫無愧於心,於情感、於實際收益,我相信我已報恩百倍萬倍。但遇到錯的事,無止境「忍耐」並不是美德,只會縱容、寵壞他人,最終不但會反過來吞噬自己,更有可能害到他人,甚至親眼看著自己最愛的母親、家人陪你難過。

    我希望每一個年輕的創作者,記得一開始就要看清楚合約。常懷感恩、努力回報,這些都是理所當然,但一方面,保護自己更理所當然。如果你合作的「長輩」是正直的,就不會因為你「合理」地詢問自己的權益而惱羞成怒。我希望有所有創作者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不要像我一樣遭受這樣的打擊,讓生命如此虛擲。

    我從未想過會遭逢如此巨變,也驚覺有時法律保護的,並非對的人或善良的人,而是「懂得怎麼利用法律的人」。我沒想到,創作有時變成一種原罪,為了自己的作品不被奪走,需要浪費這麼多生命、花這麼多心力。我也從未想過,其實有時律師會力挺的,不是法律、不是真相,也不是正義,而是付錢給他的客戶,如此而已。
     
     
    【結論:我於理、於情都毫無虧欠,更是合理合法、仁至義盡】

    我相信我今天一番話,一定會再被對方以各種曲解和利用法律刁難,畢竟對方連我私人臉書的發文都要自行對號入座、要求我登報道歉。但我不怕,因為我沒有一句話是謊言。我也知道這件事還有一段很長的路得走,我相信對方會不斷想辦法繼續纏訟,而閉上眼睛寫寫書狀就有錢領的好差事,亦有很多律師趨之若鶩。我也希望每個要興訟的人多想想自己的家人、孩子,你怎麼忍心讓他們查詢自己的家人,都是這些新聞。

    面對這件事到後來,不只是我,書狀中的無端攻擊,從針對我,也變成針對六個個別團員,更沒想到,連馨儀也遭受這樣的對待。看著身懷六甲的馨儀接著被告,跟看到吳媽媽要面對一樣令我心痛不已。

    我是一個創作者,還在努力創作著,我深知,音樂一旦失去靈魂,就只剩下技巧;而法律一旦忽略人心,產生漏洞,就只是文字罷了。

    蘇格拉底曾言:「不只要活著,還要良善地活著。」活在這世界上,我相信我期許自己擁有的,不只是作品、名字,而是良善。我一向問心無愧,沒有一絲虧欠,於情,於理。

  • line自動回應訊息沒反應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15 12:27:11
    有 14,234 人按讚

    愛莉莎莎踩到線
    2021.2.12

    0.
    我想記錄一下這件事情發生的時間 2021年2月12日,大年初一。這是台灣網路媒體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這篇文長,會從自媒體的話語權,網路媒體識讀等角度來討論這件事情。

    在這之前,我想先聊聊事情的發生。

    大年初一晚上,有個朋友丟了我一個訊息,說他看到愛莉莎莎針對蒼藍鴿回應。他看完之後,整個被圈粉。然後附上了一個連結給我。

    因為長期愛莉莎莎這個頻道都在我的觀察名單中,第一個反應是,他終於要對「肝膽排石法」道歉了嗎?看看他怎麼說吧。沒想到一打開,影片完全是另一個走向,走到一個很奇怪的地方。那時候,影片才上架沒多久,影片下方的留言幾乎都是挺愛莉莎莎的粉絲。

    我在訊息裡面,回應朋友說。這支影片我完全不行,尤其是講到學術論文的那一段,基本上是在騙沒有看過學術期刊的人。然後我得到的回答是:

    「真假 我被圈粉 你超失望喔」

    就因為這句話,我整個覺得事情大事不妙。我在自己的臉書上簡單聊了一下這件事情,然後就開始做功課了。原本以為大年初四才要開始上班,沒想到網路社群的發達,應該不少人都跟我一樣,初一提早開工。

    詳細的事情發生經過我想大家都已經知道了,我這邊僅作重點摘要。

    i. 愛莉莎莎在2020年11月拍攝了一隻關於「肝膽排石法」的影片
    ii. 專門討論醫學的 Youtuber 蒼藍鴿,針對這這支影片以「騙局破解」為標,討論其中的錯誤資訊。
    iii. 愛莉莎莎在 2021年2月12日,發佈一支影片,以「不忍了」為標,回應蒼藍哥的指責。
    iv. 2月14日晚上11:30,愛莉莎莎發佈了影片正式道歉。
    這件事情應該還沒結束,還有後續。

    接下來,我想針對幾件事情,跟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首先我先聊一下愛莉莎莎和蒼藍鴿這兩位創作者。

    1.
    先講愛莉莎莎的部分

    我一直以來,都會看愛莉莎莎的影片。風格很輕鬆,他也很有才,很會帶話題,人設也有趣。尤其是自從我在台大兼任助理教授教媒體創作課程後,開始規劃幾個小型的研究計畫,有一批 Youtuber 和 部落格 被我列入固定觀察的名單,她的頻道就在其中。

    在我的筆記中,他是一個自詡為名校畢業生,海外生活過的知識網紅,早期分享一些韓國的主題,後來什麼都拍。其中的代表作有兩類,以炫富和較少人討論的話題為主。影片節奏掌握得很好,標題與議題操作也很有想法。

    這邊我想小岔題講一下「炫富」這件事情,在 Youtuber 最近幾年的生態中,有一類的影片被社群稱作「炫富」影片。但其實這些 Youtuber 們不見得那麼的富有,而是去體驗一個有錢人的生活,也因此我認為比較合適的用詞應該是「裝闊」影片。

    回歸正題。

    愛莉莎莎在這次事件中所拍攝的第一部影片,以體驗的形式帶入「肝膽排石法」,引用的是一本名為「神奇的肝膽排石法」書籍,介紹體驗過程及心得。這部影片發布的當下我就看了,坦白說,我對這個療法一點概念也沒有。而以愛莉莎莎的人設來說,我對於他提供的資訊正確度本來就沒有太多的期待,也因此看完這部影片,就關掉看下一部了。

    因為過去做了很多年網路媒體研究,也在網路媒體識讀下過不少工夫,因此比一般民眾有概念。假設我真的被影片打動,而想嘗試的話,應該會做的是:先看一下這本書的來源;買來看看;打電話給我熟識的醫生朋友問一下。然後才會決定是否要嘗試這件事情。不過很顯然的,大部分的民眾可能沒有這麼的謹慎。

    一個多月後,這部影片被蒼藍鴿以影片回覆指正。本來我以為他會在之後道歉。畢竟之前的原住民事件,他也道歉了兩次。以他的影片人設中,道歉這件事情應該不是個什麼大問題。過往常常操作爭議性影片的他,應該也很能承受網友的批評。

    但在蒼藍鴿影片發布後的一個多月間,陸陸續續都有影片發布,其中也有一些是業配影片。許多所謂的黑粉在他的各部影片下不斷的留言請他道歉,都沒有得到回應。然而在 2月12日,他正式回覆了這支影片。沒有道歉,而是反擊了蒼藍鴿的糾正。

    詳細影片大家可以去網路上找來看,我簡單節錄這部影片如下:

    i. 不會下架之前的影片
    ii. 前部影片在上架前已經在 Google上做足功課
    iii. 所引用的書籍,得到了許多商業界的名人背書
    iv. 蒼藍鴿反擊時所引用的文章是 Lancet 裡面的 correspondence 文,這類文沒有經過正規的論文審核程序,是各說各話,表達自己意見的論壇。
    v. 引用該期刊文章的Abstract 做了簡單介紹(但其中的翻譯跟解讀與原文有所落差)
    vi. 回應「斷食」這件事情並非蒼藍鴿的解讀
    vii. 檢討自己沒有在當時沒有加註足夠的標語
    viii. 提出蒼藍鴿未經同意大量引用他的影片,且有妨礙名譽之嫌。

    我看到這支影片的反應是「相當驚訝」。
    一來,愛莉莎莎沒有想到道歉,而且相當的理直氣壯。二來,我朋友居然受到這支影片感動,而且被圈粉。我馬上去看了底下的留言,當下居然大多數都是支持愛莉莎莎,轉而批評蒼藍鴿。

    不過第二天早上重新再看部影片時,整個風向已轉,醫界的人大批湧入批評。

    我認為,這部影片後面應該是有人在下指導棋,但即便如此,依舊踩到了非常多不該踩的線。其中我自己最驚訝的是,他對於學術期刊的認知相當簡化。我當下的反應是,他怎麼會故意對他的粉絲扭曲,以取得同情呢?不過我後來覺得比較大的可能是,他沒有讓真正了解學術期刊的人協助他看過這篇論文。至於是哪一個,我沒有跟本人對話過,目前不可考。

    這件事情有很多部分可以談,待會我會在後面分段說。我先談蒼藍鴿。

    2.
    談談蒼藍鴿

    在今年元旦,蒼蘭鴿發布影片「破解」愛莉莎莎對於肝膽排石法的影片前,我僅有偶然的幾次看到他的影片。但是在這部影片發布後,在我沒有訂閱他的頻道的情況下, Youtube 自動推播了這部影片給我,我看到標題聳動,再加上回想起之前看過愛莉莎莎的那隻影片,就點下去看了。

    因為我之前沒有把他的影片加入觀察名單中,也還沒有完整掃描過他的影片做研究筆記,所以沒有簡述可以分享。這邊僅以他這支影片給我的印象描述。

    蒼蘭鴿回應愛莉莎莎的影片中,模仿了去年 Uncle Roger 的作品風格,帶點嘲諷風格回應了愛莉莎莎的影片。我快速的瀏覽一下他的其他影片,並非每一部影片的戲謔感都這麼強。在這邊我無法判斷是因為「愛莉莎莎的這部影片對於醫界殺傷力過大」,還是因為「對方是愛莉莎莎」因此才有特別的規格,抑或是剛好「Uncle Roger 給他靈感」所以才規劃的特別節目。還沒跟本人對話過,目前也是不可考。

    不過雖然是一個比較帶有嘲諷的影片,他仍然在片中給了愛莉莎莎一個台階下,指出愛莉莎莎也是受害者,在不知情中推薦了這本書罷了。我自己覺得挺遺憾的是,愛莉莎莎沒有接到這顆球,讓他掉地上了。

    我花了點時間,把他過去的影片稍微地掃過一次。他過去幾年影片拍了許多系列,風格跟器材軍備也有升級過幾次。以一個專門做醫學知識的 Youtuber 來說,非常地敢嘗試。在這麼硬的主題當中,要能夠擴散不太容易,除了他的個人風格之外,我相信他在也下了不少功夫做調整,在追求知識正確和追逐流量中找到平衡,相當不簡單。

    詳細的觀察目前因為我對這頻道認識的有限,先停在這。

    在這次的事件中,很多人提到說他是不是要蹭愛莉莎莎的流量,還是他僅是單純的因為事情重大而回應,這一點我不得而知。但我想稍微講一下蹭流量這件事情。要做社群,製作 Youtube 影片,要相當程度的了解演算法。即便不是用相當科學的方式去分析,也會在影片一部部創作的過程中學習。針對時下的主題做觀點分析和回應,本來就是一個創作者會做的事情。我知道很多人會對於「大量的惡意蹭流量」感到反感,但我認為對於單純的「蹭流量」這件事,不需要太負面判斷。

    聊完這兩個創作者後,我想討論幾個這次的關鍵爭議,及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3.
    學術期刊與Youtube自媒體的話語霸權

    在 2月13日晚上,Clubhouse 平台上有一個聊天室,針對這件事情討論。討論中,愛莉莎莎也在其中加入。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 白袍恐懼症 的粉專,裡面有節錄。這個聊天室的標題,其中用了幾個有趣的字眼,叫做「誰能擁有話語霸權」。我覺得韻味很深,所以把它拿來當作這一個子題的小標。

    在整個事件裡面,其實很少人在討論學術期刊跟 Youtube自媒體的關係,頂多只有在討論愛莉莎莎不懂醫學,不懂學術。但我認為,這次愛莉莎莎踩過界的導火線,就在這個地方。否則如果接下蒼藍鴿給他的球下莊,不拍第二部影片,這件事情就落幕了。即便是介紹的肝膽排石法有很大的問題,也不會有今天這個局面,也就是所謂的「炎上」。

    先講 Youtube 的機制。

    Youtube 是一個商業平台,上面所運轉的機制,是一套演算法。這個演算法大致上會去符合一個目的 — Google 的商業利益。在這樣的商業利益為前提之下,即便他沒有也無法公開演算法細節,但「討好閱聽人」這件事情,已經是普遍大家的認知。

    既然決定 Youtube 上面話語權的關鍵是「閱聽人」,那麼製作觀眾想要看的主題就成了重要關鍵。雖然說人人能上傳影片,但是要能夠曝光到觀眾面前,是完全另外一回事。加上 Youtube 的平台特性,大多數能上發燒的影片,除了某些特定時期外,還是以娛樂為大宗。

    但是學術期刊就完全不一樣了。

    學術期刊的刊登模式,在於 Peer Review,所謂的同儕審查。主要原因是投稿期刊的人大多數都已經有博士學位,而被邀請去審查期刊的人大多也是博士。而「得到審查者的青睞」是發語權的關鍵。當然這其中也是有些操作,像是刻意去引用可能的審查者的文獻等。但這不在這次的討論範圍。

    真正在競爭的,是每一個期刊之間的公信度,在學術圈會用 Impact Factor (IF),一個影響力的指標來計算。雖然後來也有一些新的指標像是SJR等,不過 IF 值還是相對通用的用語。這個指標跟 Google 早期設計的演算法 Page Rank 不太一樣,但是有類似之處。基本上的核心概念,就是文章被引用的廣泛度。

    這兩個曝光機制的規則,完全不一樣,甚至可說是在光譜的兩端。百萬 Youtuber 所做的主題,即便不是人人都喜歡,但是基本上都有一個特質,大眾。題目可以很分眾,不見得人人愛,但是大部分的觀眾都能看得懂。而學術期刊呢,講求的是對這世界的研究貢獻。如果是 Nature, Science 這樣的期刊,選題較廣一點,不同領域的研究者有興趣還有機會看。但是各個領域的專業期刊,跨領域的人除非研究需要,否則固定閱覽的機會不高。

    一個在 Youtube 圈子裡面有影響力,有高度發語權的人,去討論一個學術期刊,就像我剛才所提的,一個光譜的兩端。不是簡單地踩到線而已,而是踩過了非常遠的界線。

    我不知道愛莉莎莎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勇氣做這件事情。但依照他在第二部影片中義正嚴辭的討論方式,我傾向他應該是真的不懂,誤會了學術期刊和商業雜誌的區別,不了解商業書籍跟學術期刊之間的距離,甚至不知道 Google 和 Google Scholar 所能尋找到的資料有什麼不同。

    因為這個差異之大,所以兩個圈子的交集非常有限。這也是為什麼我會在前一節提到,蒼藍鴿能夠把學術領域艱深的東西,帶到一般大眾面前,是值得讚許的能力。但即便如此,在 Youtube 裡面的硬知識仍然無法獲得大量的流量,這被 Youtube 平台的觀眾特性所限。

    4.
    兩個專業的互相挑戰

    在 2月14日下午,一場由林氏璧在 Clubhouse 的討論中,我聽到一句很有意思的話,隨手把他抄了下來。很抱歉我沒抄到是誰的發言。大致的意思是

    「民眾需要得到相對的知識,需要等價交換的。」

    他在闡述這件事情的時候,是以醫學知識來討論。不過我的看法是,在 Youtube 上面持續長久獲得流量的知識,其實也是需要等價交換的。

    我其實很意外的在這場 Clubhouse 的討論中,聽到了很多醫生對於「正確的醫學知識無法在網路中傳播」的討論,然後衍伸了相當多衛教的問題。的確,這個問題也困擾我很久。你去 Google 一下肝膽排石法,扣除因為這次事件衝到前面的新聞外,看看能看到什麼醫學的見解。

    基本上沒有。如果有,估計也是在很後面,一般民眾找不到。這個詞的基本上完全被體驗文攻下,一直到這次爭議為止。而在 Youtube 上面也是相當類似的狀況。

    在這樣子的前提下,其實不難理解愛莉莎莎所說的「其實他也做了功課」是什麼意思。他真的有做功課,但僅限在 Google 上面的非醫學觀點知識。對他來說,如果沒有與專業醫師溝通的情況下,Google 可能已經是他能想到的最好方法了。

    這一節的標題,我寫下「兩個專業的互相挑戰」,意思就是這個。當我們在批評愛莉莎莎高估自己的能力,僅用 Google 就做完功課的同時。其實我也在反思自己,為什麼科普的知識,我們沒有用各種 SEO 的攻略,鋪天蓋地的用數位行銷攻佔所有的關鍵字,讓民眾不會搜尋到錯誤答案呢?

    我在這場 Clubhouse 的討論中,聽到很多醫生提到,他們的工作是醫生,做衛教是有興趣才做的。這一點我相當同意,的確很多在做 Youtube 或是做部落格的人,都是在工作之外的製作。很多行業的創作者,都不是全職投入的。

    其實我對這個事情並不悲觀。

    在這次「愛莉莎莎踩過線」的事件中,我相信所有的網路創作者,都會得到相當大的謹惕。這並不代表過去沒有人踩過線,但可能過去踩線的人「網路聲量沒有那麼大」或是「踩的線沒有這麼誇張」。

    相對的,醫界的人也吹起了哨子。當整個醫界都開始重視這件事情之後,投入自媒體的醫師,或是開始做內容行銷的醫院診所,應該也會越來越多。我比較樂觀的期待,明年的大年初一,網路上的醫學正確知識能見度會越來越高。

    接下來,我想開個子題,更深入討論這件事情。

    5.
    網路媒體識讀及數位行銷

    愛莉莎莎所踩到的誤區,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導火線「挑戰學術期刊」讓這次事件拉到高點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大眾平時會犯下的錯誤他也犯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前一個子題所提到的 Google。

    我們必須得面對一件事情,就是對很多人來說,Google 和 Wikipedia ,的確是取得資訊的重要來源。即便是我平常找資料,也不會動不動就用 Google Scholar 查詢期刊。但我能夠盡量不讓自己踩到誤區的方式,也僅能靠我平常的媒體識讀訓練,和對網路知識充滿懷疑的高度警戒。

    什麼網站,什麼內容,會被 Google 優先排在前面?在演算法的設計中,有一些指標去判斷這個搜尋引擎對於網站的信任。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個指標也逐漸在改變。但是即便如此,Google 仍然在放了相當大的權重在這上面。我舉個個人的經驗。每次我在搜尋跟狗有關的知識時,「每日頭條」幾乎都會在搜尋結果的前幾頁。這件事情讓我非常頭痛,但也沒辦法,這就是這套演算法的機制。

    當然,演算法的機制並不是單純的看網站的信任度,其他還有很多過去使用者對該文章的互動所產生的數據指標。這邊我先點到為止,以後有機會再專門針對這件事情討論。

    但如果我們去換位思考一般民眾使用 Google 的習慣,應該很多在教相關領域的老師都會搖搖頭。但比起 Google 到的答案就通盤相信,我覺得已經比盡信從 LINE 群組得到的訊息好很多了。

    我無法想到根本的解決方案,這是一個長期的教育扎根才能改善的議題。或許在 108 課綱之後,如果有越來越多高中開始跟學生談「網路媒體識讀」的議題,能夠讓大眾對於「找資料」這件事情有更高的警備心。

    另外一個解決這件事情的方法,可能也得從你我開始做起。「每日頭條」之所以能夠攻佔那麼多關鍵字的首頁,跟他全面的在 SEO 上面佈局有關。現在整個 Google SEO 戰場非常激烈,幾乎你能夠看到的,能賺錢的大領域,都在上演 Google 首頁搶奪戰。如果我們想要抨擊這些網路謠言,最好的方法不是在 LINE 群裡面跟朋友抱怨,而是好好的寫一篇文章迎面他。

    並不是說寫篇文章迎面對擊錯誤資訊,就一定有用,這後面還伴隨著從關鍵字優化之類的 SEO 知識,數位行銷的技巧等等。我不是很確定到底整個醫界誰該做這件事情,會有最大效益。畢竟要花時間做這些事,後面還是得有一定的商業模型來做誘因支撐,否則熱情很快就沒了。我能想到的可能性是,大型醫院的部落格及網站優化,又或者是私人診所的內容行銷。是否有可能因為商業競爭,向其他產業一樣運用行銷策略在網路上增加曝光度呢?

    6.
    醫病關係與信任感的建立

    先說明一下,在這個子題裡面,我較難做深入的討論。這邊提出來的觀點,希望醫生朋友們也可以幫忙思考一下。

    我很意外的在這次事件中,聽到很多人討論醫病關係的問題。大致的概念是這樣。

    醫生認為:「生病應該要去看醫生而不是 Google。」
    民眾認為:「看完醫生之後還不是要去 Google。」

    我本來沒有深思這個問題。但在幾場討論中,我不斷的聽到一般民眾對這件事情的抱怨,而認真思考了這個問題。

    先講我自己吧。我自認為自己是個什麼都想找專家問的人了,但我仔細思考後才意識到,我人生中的許多病痛,都是在 Google 上面找了又找。原因很簡單,在醫院的經驗很差,幾乎都是被醫生「打發」走的。

    很多人提到,這個部分跟台灣的醫療環境有關。醫生一個下午要看幾十個病人,每個人能被分到幾分鐘?有人提到美國的醫院能夠看比較久,這問題不存在。不過以我在美國看醫生的經驗來說,因為實在太貴了,除非是什麼非得去看不可的病,否則我也是 Google。

    我想談一下信任這件事情。

    信任感的建立,是所有關係的基礎。為什麼網路創作者的業配有影響力,其實也是建立在觀眾與創作者間的信任基礎上。去醫院聽醫生的話,還是看愛莉莎莎的影片,抑或是讀一本有商業名人作序的書,你會選哪一個?

    就理智來說,我應該會選擇去醫院聽醫生的話。但是說坦白話,以我在台灣看醫生的經驗,實在沒有碰到幾個讓我能花時間跟他建立信任關係的醫生。

    信任這件事情兩面刃。對於網路創作者來說,獲得讀者的信任,會有更深的業務合作機會。但是,也同時意味著,你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更重。因為他們會相信你。但要如何讓民眾更相信醫生,而不去聽信偏方,這可能不僅是醫界,而是所有想做科普的人都得想的問題。

    這邊有一個小延伸,是我無法討論的題目。很多醫生提到,因為他們的醫師身份,所以說話都要非常的注重遣詞用字,風險和副作用都要講的很清楚。但是網路上的很多言論都會誇大,而且只要他沒有賣產品,就沒有違法。這部分我實在無法深度討論,只能交給法律專家來。

    7.
    自媒體的困境

    最後我想聊聊自媒體的困境。這個子題跟這次的事件關係較小,但我想提供給對自媒體產業不太熟悉的人有多一點資訊可以思考。

    過去幾年,有資源的傳統媒體還沒有重視網路平台。網路上的獨立創作者,一個一個出現。然而幾年過去了,現在創作者所要面臨的,已經不是彼此的競爭,還必須要面對各種傳統媒體品牌排山倒海的進入。

    這個部分,很多 Youtuber 都有聊過。前一陣子 Joeman 也分享了他對於這個子題的看法。

    不過我想講的重點是,很多人以為 Youtuber 很賺錢,自媒體很風光很自由。但其實,自媒體是一個走在時代前端的新創產業。他很新,不傳統,營運模式還在測,PMF還在找,而且受制於平台演算法不斷的改變,充滿了不確定感。

    台灣有所謂 Youtuber 這個職業還不到十年。而且即便是 Youtuber,每個人的營運模式可能都完全不一樣。有的是一人公司,有的自己開公司,有的有經紀公司,有人自己剪片,有人外包。

    以創作的題目來說,由於受限於演算法的要求,每週得出一部影片,最好是兩部。創作一兩部大作不難,但在這樣大量消耗的情況下,一年要產出近百部作品,絕對不是一件容易事。更何況是兩年,三年呢?

    再加上演算法的殘酷,可能第一年你想要先衝訂閱,努力拼到五十萬。結果第二年演算法改了,訂閱數不重要了,好吧,再想想別的目標。

    我的看法是,未來全職的網路創作者會越來越少,要養團隊,有其他產品,或是將創作轉為副業的情形會越來越多。沒有所謂的一個題目可以做五年十年,不只是愛莉莎莎,你會看到各個創作者都在不斷的調整頻道走向,加入子題,甚至是換題目做。

    8.
    小結一下

    我不太想用什麼兩邊各打五十大板來做結論。因為這件事情就不是這樣。當我看到愛莉莎莎第二部影片出現的時候,就知道事情不妙了。不管怎樣,都是錯得離譜。但以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角度,跟鄉民一起撻伐其實沒有什麼意思。所以我決定花一個晚上的時間,記錄一下這次發生的事情。希望愛莉莎莎以及其他創作者能多了解這件事情所造成的影響。

    另外,我非常高興這次能在 2月14日參與了由林氏璧所開的 Clubhouse 討論群,能夠聽到很多醫師和一般民眾的討論,讓我能反思這次事件。高密度的聽到許多醫生的意見不太容易,但我覺得最難能可貴的,是大量聽到一般民眾的想法。我不敢說這是個嚴謹的田野調查,在討論中我也沒有錄音,僅在我覺得聽到有趣的觀點時,簡單做下筆記而已。但這些理性的討論,讓我能在一天內聽到那麼多的意見,對我的大腦來說,是場很激烈的運動。

    這是我對愛莉莎莎踩到線的看法,這樣的事情,我相信大家都是不願意看到的。但事情發生之後,所帶出來的問題,希望能提供給大家一點思考的方向。

    《#愛莉莎莎踩到線》

    註:非常感謝大家能讀完我的這篇研究筆記。如果當事人有機會能看到這篇文章,裡面若有什麼解讀錯誤的部分或是想跟我分享更多你的心路歷程,歡迎私訊跟我聯絡,我會非常高興。這件事情已經發生,很多傷害已經無法彌補。但以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我希望這件事情能給社會帶來一些正面的反思。

  • line自動回應訊息沒反應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5-21 20:47:55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在大的災變或是疫情發生的時候,人類顯得非常渺小,因此借重他人的智慧,用人類的集體經驗對抗天災地變就變得很重要了!今天開放CALL IN,LINE帳號是luciferlive

    在大的災變或是疫情發生的時候,人類顯得非常渺小,因此借重他人的智慧,用人類的集體經驗對抗天災地變就變得很重要了!你可以說這是抄作業,也可以說是見賢思齊,但總之就是集思廣益有甚麼不好啦!今天開放CALL IN,LINE帳號是luciferlive。

    新的病毒已經出現,舊有的規範和常識不再管用,那怎麼還在用舊的規範沾沾自喜呢?

    好啦,之後我們開call in會是SKYPE帳號跟line輪流用!讓大家可以分享你們遇到的狀況難題,或者是你們之前遇到同樣狀況的解決之道,政府北七或是寧可堅持智障立場也不要低頭認錯,民眾只好自救了!

    你看看今天有一則指揮中心超氣的澄清文:【有關今日網路流傳「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呼籲出門在外要戴口罩請街友盡量回家用餐」等圖文,為不實訊息,請民眾勿再轉傳與散布,以免觸法遭罰。陳副指揮官於今日記者會中回應記者提問有關民眾在戶外用餐配戴口罩情形,係告知大家盡量回家用餐,減少遭受感染的可能性,本案不肖人士刻意扭曲副指揮官語意,要求街友回家用餐,誤導民眾,已由刑事警察局偵查第九大隊偵辦中,提醒民眾切勿輕信網路流傳之不實訊息,若隨意散播、轉傳,可能觸犯「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第14條,或「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第1項第5款規定,依法最高可罰300萬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結果我想說是甚麼嚴重的中共認知作戰造謠,結果內文一看,的確就是教民眾盡量回家用餐,但沒有考慮到街友怎麼辦啊?不然難道他講話有說大家盡量回家用餐,但街友不含嗎?啊那不然原回答不就是整個規劃不夠周延沒想過街友,或者只能蹲在露天工地吃飯的工人怎麼辦的一個結果嗎?結果指揮中心的反應跟澄清就是不然罰三百萬,或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這種防疫反應是不是太直接粗陋了,不是超前部署了一年多嗎?【抓頭】

    這是目前人在瑞士的網友CHAN分享給我的資訊:【朱大您好!我簡短來分享一下瑞士情況好了

    瑞士在歐洲國家一直是以佛係防疫著稱,2020-2021年的雪季全歐洲的雪場都關了,只有瑞士照開短暫關閉一陣子而已。 去年應英國變種病毒剛出現的時候,有很多人英國人來瑞士滑雪,瑞士政府後來發現這樣不對,要他們在飯店隔離,結果一堆人收到消息,連夜逃往其他國家,連飯店都沒有checkout ,直到發現為什麼敲房門都沒人回應才發現他們逃走了。

    去年3月中開始封城,也沒有強制限制居民的移動,關閉所以有娛樂場所/餐廳/酒吧,超市非民生必需品的區域也都被圍起來,還有公共場所和大眾運輸需要戴口罩,另外建議企業在家辦公。

    比較重要的是紓困部分,以沃州為例,因為封城造成損失薪水發不出來,只要企業提出申請,政府會負擔80% 員工原本的薪水。如果是員工可以工作,但因為疫情而縮短工時,政府會給付50%的薪水。 如果是失業的人或需要急難救助的人,瑞士原本就有完整的社福救助中心可以去諮詢,但基本上有工作的外國人不會去,因為那會留下紀錄,對以後辦簽證或換城市註冊的時候會有問題。

    目前在瑞士政府出錢讓瑞士的居民,只要有保險晶片卡(有點像台灣的健保卡,有工作的居民就需要強制保健康險),可以到藥局每個月可以免費領五次的快篩試劑,甚至有藥局推出半年內每個月自動寄到家的服務。學生健康保險沒有此晶片卡無法領快篩,但可以到篩檢站做篩檢。 PCR的部分只要有症狀,網路上預約就可以優先篩檢,最快四小時可以收到簡訊和電子報告。有症狀的和要旅行的檢測站是分開的,我去過的檢測站就是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的貨櫃屋,兩個工作人員就可以採檢。目前也開放疫苗開放免費施打,大部分的人打Moderna 居多,因為瑞士有取得授權自行生產。

    最後只想講,台灣政府到底在幹嘛? 真的有很多人沒工作沒做生意就沒飯吃,這種事情在去年就可以沙盤推演想好要怎麼做,到現在才在立法院要緊急通過紓困預算,好一個超前部署啊 讚!】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Q5uf3vMejw6-BalB-xeOg/join

  • line自動回應訊息沒反應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12-17 19:00:06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20.01.18(六)(僅剩三位名額)
    打造專屬於「你」的遊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213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最近啊,跟我幾個同樣世代的朋友聊天;我們這一個世代,就是大概四十幾歲的大叔哦!

    我們共同都很有感的一件事情,就是喔自己家裡的老人家,自己的爸爸媽媽,已經到了一個很明顯退化。

    不管是在生理機能,但是更可怕的叫做他們的智力、他們的認知程度,已經有一個很明顯退化的狀態。

    那你知道,生理機能的退化,有時候只要去多做一些陪伴跟輔助就可以了;可是呢大腦認知,可能是老年痴呆呀或等等的,它一旦發生的時候,其實是一個心理很大的折磨。

    但是聊著聊著喔,我們共同的都嘆了一口氣,想說這個部分是我們不可逆的反應,我們一定要去面對;而這一口氣的背後,讓我們最毛骨悚然的是,是自己的退化。

    四十幾歲,其實喔,對於自己的腦力、認知,還有思考的靈活度,如果平常沒有保養的話,已經是很有感的,跟以前是不一樣的。可能呢,過去喔的記憶力,跟現在就差了一個等級。

    更可怕的是,如果不小心前一天晚上沒睡好的話,到了隔天那簡直跟宿醉沒什麼兩樣,跟以前年輕的時候真的是差蠻多的。

    所以呢,聊到了這個話題喔,就讓我想到,其實有很多大腦科學的研究告訴我們,到底要怎麼樣保養我們的大腦,讓我們呢到了三、四十歲,我們的腦力可以跟18歲一樣好用?

    那我在這邊喔,就跟你分享一些方法,或許會對你有一些幫助。

    其實腦神經的研究告訴我們,我們人腦組織的厚度,大概在18歲到35歲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差異。

    只是因為年紀的增長,我們的神經元傳遞的速度,會變得比較弱。所以呢,我們的主觀感受才會有記憶力變差,或是思考變遲頓這樣的一個錯覺。

    然而我們的大腦呢,主要的功能有兩個區域;第一個是跟我們的注意力,跟長期記憶有關的,就是「海馬迴」。

    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我們電腦裡面的CPU、中央處理器。這個把我們的經驗,和學習的所有事物集中打包之後,然後分派在不同的區域去做儲存,這是海馬迴的功能。

    而第二個重要的功能,是我們的「前額葉」。前額葉主要是管我們的邏輯思考、理性分析,還有意志力。

    所以呢,如果我們能夠透過一些活動,去刺激這兩個區域的神經元,讓他保持活躍跟銳利度;那麼你就會覺得自己的大腦,不管是在18歲還是在4、50歲,都是一樣很好用的。

    那到底要怎麼做到呢?其實呢,有三個方法,你倒是可以練習看看。

    第一個方法呢,就是在你學習任何東西的之前,或者是之後,進行一些輕度或中度的身體鍛鍊。

    其實呢,有很多研究告訴我們,睡眠可以讓我們的記憶力變得更好。

    我們在睡眠的快速眼動期,正是同步讓我們把已經學過,或者是記下來的東西,更強化在我們的深處。

    然而呢,除了睡眠之外,其實運動也會有同樣的效果。

    你可以試試看哦,在你學習新資訊的之前或之後,立刻進行輕度到中度的鍛鍊,以我來說的話,我喜歡走路。

    所以呢,我常常是在進入一個深刻的研究跟學習之前,我就會去走路;可能走個十五分鐘,走個半小時。

    又或者是經過了一個很長時間的專心、投入,不管是在創作,還是在學習的過程之後,出去散散步、散散心。

    這些肌肉的活動,會促使我們大腦神經的營養分子,叫做「BDNF」,這個部分的增生。

    這個部分的增生,其實對我們的意義就是,會讓我們的大腦皮質,能夠更牢固的儲存更多的信息。

    所以呢,你可以試試看,在你學習的之前或者是之後,進行輕度到中度的身體活動。

    而第二個方法呢,就是減少多媒體之間的切換。

    其實我們現在的生活,一旦你空虛、寂寞、覺得冷,你是不是就會滑滑臉書,或者滑滑youtube,或者是任何你習慣使用的網路服務?

    可是呢,大腦神經的研究告訴我們哦,當你頻繁的在各個媒體資源,不管是電視、廣播、電腦、手機螢幕;或者是手機裡面的各個APP不斷的切換。這個過程它會損害你的長期記憶,它會讓你的海馬迴沒辦法正常的運作。

    可是你聽到這裡,你想說沒辦法啊,我總不能遺世獨立吧,我總是要跟這個世界接軌吧,那該怎麼辦呢?

    其實呢,我使用的方法就是哦,我會幫自己安排特定的時間;比如說,我不會無聊就去換手機。

    我會給自己一個時間是,我每兩個小時或每一個小時;甚至於有時候如果需要的話,哪怕每半個小時才檢查一次手機;而每一次檢查手機,最多給自己3~5分鐘。

    除了在這個規定的時間裡面上網、收郵件,或者是回訊息之外;其他的時間,我幾乎就會讓自己盡可能的,去離開這些多媒體的一個刺激;甚至於,主動的把我的網路關掉。

    而第三個具體的方法是什麼呢?第三個方法,叫做專注於享受。

    不管你喜歡戶外活動、聽音樂、畫畫、閱讀,不管是什麼?你可以給自己每天5~10分鐘的時間,去做那些純粹會讓你自己樂在其中的事情,這要刻意安排喔!

    我自己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裡,我也常常強調這一點;就是你很多重要的事情,那些對你來說有意義的事情。

    你千萬不要存在一種,我知道它很重要,我有空再來做;其實很多人面對閱讀、學外語,就是因為這樣,所以導致他每天都沒做這件事。

    所以呢,哪怕你每天只幫自己安排5~10分鐘,夠少、夠短了吧?但是當你刻意安排出來,那個時間就讓自己進入那個狀態,好好的去享受。

    因為呢,我們的大腦是這樣哦,當我們放鬆享受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的壓力水平就會降低;而壓力水平降低,那些我們大腦的一個分泌物,叫做「皮質醇」,這叫做「壓力荷爾蒙」,它的分泌就會減少。

    你的大腦如果長期浸泡在大量的皮質醇裡面,其實不管你的長期記憶、不管你的海馬迴、不管你的額葉,或者是所有大腦的相關功能,都會受到很大的傷害。

    所以呢,當你身心放鬆的時候,皮質醇的分泌就會減少;這個時候也比較容易啓動你的大腦自動清理的功能,讓你的專注力會更好、思緒更清晰。

    所以呢,今天談了三個具體的方法,你可以試試看。

    第一個,叫做學習前後,進行身體鍛鍊;第二個,減少多媒體之間的切換;第三個,專注於那些會讓你感覺到享受的事物。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你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 並且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推出了一個實體的活動,就是我們的桌遊【人際維基】的工作坊。

    【人際維基】從上市到現在,受到很多單位團體的喜歡,特別是在教育現場老師,或者是一些人資同仁、業務團隊。

    因為這些人都告訴我們,要教別人怎麼樣做人、做事,其實好難教,可是能夠透過遊戲,讓人自然而然在裡面有所體會,這是【人際維基】最大的價值。

    然而也有很多人跟我們反映哦,就是【人際維基】他可能沒辦法湊出4個人,又或者是他只有一套桌遊;但是他有一大群人,要去讓他們參與、要帶一些活動,那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你們的需求我們都聽到了,所以呢,我們設計了一個四個小時的【人際維基工作坊】。透過這個工作坊呢,你可以運用【人際維基】這一套媒材,去設計出專屬於你團隊的活動。

    不管是有趣的、好玩的、互動的各方面,我們很用心的提供一個輕薄短小的學習歷程,你只需要花一個下午的時間,你就可以透過這個媒材,去設計出適合你,還有適合你團隊專屬的活動。

    我們【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是在我們2020年,也就是明年初的1月18號;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1月18號的名額已經倒數了。

    所以呢,如果這個時候你連上我們的連結,看到還有名額,請你務必把握這難得的機會;我很期待你能夠透過這一套媒材,來讓你不管在團隊的帶領、班級的經營,都有更明顯的前進。

    詳細的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很期待你的加入,那麼今天的分享就跟你談到這裡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 line自動回應訊息沒反應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9-03 19:00:07

    【12/2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1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9/29(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前一陣子在我們「一天聽一點」裡面,跟大家分享過一些關於「邪教」啊、關於「詐騙」啊…等等這方面的內容;那也受到了很多朋友,熱烈的喜歡跟回饋喔!

    那當然喔,我在今天就跟你加碼,但今天「加碼」的部分呢,是我們心理學家,特別是哦我學的是「社會心理」;社會心理學家的算是祖師爺級的人物,叫做「利昂.費斯汀格」。

    他的一個在1950年代初期的時候,他所做的一個實地的親身實驗;那這個親身實驗是這樣哦。

    他在1950年代初期的時候,他在報紙上面看過一則報導,他說呢,有某個類似邪教的團體,預言「世界末日快要來了」!

    根據這個報導呢,有一個叫做瑪麗安.基奇的女人,她沈溺於自動書寫,她宣稱這是外星人在傳話給她,透過她的紙跟筆把它寫出來。

    那這一位基奇女士呢,她說服了11個信徒,讓他們相信在1954年的12月21號,會發生洪水;不過不用擔心,在災難來臨之前,外星人會派飛碟來拯救他們。

    所以費斯汀格就很好奇,如果預言的洪水和飛碟都沒有出現,那基奇和她的信眾,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為了回答他自己的好奇哦,他派了幾個臥底去潛入那個小團體,仔細的去記錄,在那個團體裡面,每個人的心裡發生的轉折跟變化。

    最後呢,費斯汀格就在他的著作裡面,叫做《當預言落空》這一本書裡,發表了他研究的結果。

    那從書名裡面你就知道,到最後飛碟顯然是沒有出現的。然後他透過這一本書,跟大家一起來探討「邪教的心理運作」。

    在預測的世界末日的前幾天,基奇和她的信徒都很興奮,有幾個信徒甚至於做了一個像是航空母艦外型的蛋糕;然後上面用糖霜寫著「飛上天」,這樣的一個標語。

    然後呢,在預期的「世界末日」的當天,他們一群人很緊張又很興奮;所以呢,外星人傳話給基奇,說他們在午夜時分會敲他們的門,然後帶大家到附近停放飛碟的地方。

    那外星人也提到,所有人都不能攜帶任何金屬的物品。所以呢,在飛碟抵達的前幾個小時,他們就把自己身上的皮帶換成繩子;把衣服上的拉鍊小心的把它拿掉,然後把鞋子上面的金屬物品都拔掉。

    這時候基奇她把自動書寫的本子,放進一個大型的購物袋裡,大家一起等待外星人的到來。

    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喔,午夜過後了,顯然外星人都沒有來,這一群人哦,每個人都感覺很震驚,但是沒有人說話。在接下來的4個小時,他們開始思考外星人為什麼沒有來?

    當他們都想不出原因是什麼的時候,這一位帶頭的基奇女士開始痛哭;不過呢,幾個小時之後,她說她又收到外星人的訊息了。外星人說:「預期的大災難取消了」!因為他們對外洩露了秘密。

    而費斯汀格在事後的分析研究,他就表示哦,其實人都很善於自圓其說。簡單來說就是「合理化」。

    然而透過「合理化」,我們就可以不去改變已經有的念頭。這是一種哦,我心意已決,不要拿事實來混淆我的一種內在狀態。

    這樣的狀態呢,讓我們即使原本相信的信念,受到嚴重的打擊,也沒有關係,可以繼續凹下去。

    而基奇的成員裡面只有兩個人,後來不在相信這位大師的自由書寫。然而他們兩個跟其他人的不同,就是他們從一剛開始就不是很投入。

    然而費斯汀格在後續的研究、追蹤他就發現,多數的成員,在面對到這種顯然喔,開的支票落空的狀況底下,並沒有很失望的離開;而後來反而更積極的對外宣傳他們的理論。

    這裡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在這個預言還沒有落空之前,他們不斷的閃躲媒體,他們只勉強接受幾次採訪。總而言之,他們就是處於一種遮遮擋擋,不希望大家瞭解他們的狀態。

    可是當預言落空之後,他們一反過往的行為模式,他們主動聯繫媒體,而且很積極、很熱切的,去宣傳他們的想法和他們的相信。

    費斯汀格就說喔,這樣子行為的轉變行為,是因為他們想要借由說服別人,來說服自己,他們的理念是對的。

    他們覺得喔,如果有更多人相信這件事,那必然就有它的道理。這裡面我不知道你聽出了什麼?

    這雖然是一個上個世紀中,的一個算是實體的田野研究、田野調查。但是呢,一直到今天、一直到現代,你有沒有認識很多人,他們一直宣稱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

    比如說,他一直宣稱自己是一個善良的人;他一直宣稱自己是一個悲天憫人、很有愛心的人。

    但我反過來問你,如果一個真的很善良的人,一個真的很悲天憫人、很有愛心的人,他需要特別這樣「宣稱」嗎?

    就像是我常常講的一個基本命題,一個真的有錢的人,他需要「宣稱他很有錢嗎」?

    一個日子過得很快樂跟滿足的人,他需要把他的時間跟精力,拼命的在社群媒體上,跟大家分享他有多快樂、他有多滿足嗎?

    這一點值得你好好想一想哦!人有時候就是會這樣子,會透過說服別人的過程當中;讓自己也相信,自己其實原本不是很相信,甚至於根本不存在的事情。

    所以有時候,你回觀那些邪教的教主,很妙的一點是,你要說他們是騙子,他們也是;但你要說他們不是騙子,他們其實不是騙子。

    因為他們透過說服別人的過程當中,讓自己也相信。你說,他們到底是不是騙子呢?關於這個問題,就留給你思考了!

    但是反過來說,我們回觀自己的時候,可能永遠要留意,自己特別用力宣稱的那些事。

    如果你內心沒有真正的相信,在你說服別人之前,其實用自己的生命去實踐,讓自己活出你想要的樣子;永遠會比你透過說服別人去扭曲現實,來得對你的生命更有幫助。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實體課程,是在12月2號開課的【人際回應力】。

    這一門課呢,會用有系統的方法,讓你學會怎麼樣去辨識別人的情緒,並且創造一個更好的連結。

    不管在你的工作還是生活裡,如果你想要跟別人更靠近、更能夠懂別人真正的狀態;而透過好的交流,能夠讓你更自在的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如果這是你想要的話,那麼12月2號的這一門課,千萬不要錯過。這是我們今年的最後一期【人際回應力】;而我在錄音的這個時候,名額也在倒數了。

    期盼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相關的訊息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希望我能夠在12月2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