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king歌詞意味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king歌詞意味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king歌詞意味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king歌詞意味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如果你是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和希斯萊傑(Heath Ledger)的粉絲,還真應該看看這部由陶德海恩斯(Todd Haynes)所編劇與導演的《搖滾啟示錄》(I’m Not There, 2007),這是部關於曾於2016年打敗呼聲最高的村上春樹,首次由搖滾音樂家獲得諾貝爾文學...

 同時也有2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890的網紅町井亜衣フルートチャンネル / Ai's Flute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フルバージョン】https://youtu.be/Ei5oV4eG4u0 【新設!】フルート演奏チャンネル!登録お願いします♡ ◆チャンネル登録はこちら▶ https://aimachii.com/chsubsc2 ◆フルートお悩み相談室▶ https://aimachii.com/chsubsc...

king歌詞意味 在 抹茶mug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21:27:26

【在破壞與構築中探求音樂的新境地──日本天團King Gnu leader常田大希】 ♪King Gnu與常田大希 今日在各個世代討論度都很高的King Gnu,2019年因電視劇「Innocence 冤罪律師」主題曲「白日」一夕之間爆紅,隨後於2020年初發售的第三張專輯「CEREMONY」更...

king歌詞意味 在 雙層漢堡 美食抽獎進行中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9 00:49:02

葡萄牙 | 里斯本 🇵🇹Portugal | Lisbon Lost in the streets of Lisbon, summer 那個下午其實是在小巷綜錯的里斯本迷路了,經過雜貨店買了最愛吃的蟠桃,門口那台老式收音機放著爵士樂,Natalie Cole的Smile,向陽的歌詞被慵懶的曲調揉...

king歌詞意味 在 MARINA?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11-20 03:28:27

☝🏽❤️ とっても素敵な企画に参加させて頂きました! 踊る前に改めて何度も聞き歌詞の意味を考え 深く深く心に刺さりました。 この動画を見て少しでも お家で過ごされてる方の楽しみに、 そしてこの様な状況の中でも働いて下さっている方達の 元気になれば嬉しいです🥰 We are a Famil...

  • king歌詞意味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5 23:52:45
    有 655 人按讚

    如果你是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和希斯萊傑(Heath Ledger)的粉絲,還真應該看看這部由陶德海恩斯(Todd Haynes)所編劇與導演的《搖滾啟示錄》(I’m Not There, 2007),這是部關於曾於2016年打敗呼聲最高的村上春樹,首次由搖滾音樂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巴布.迪倫(Bob Dylan, 1941- )。

    不過,《搖滾啟示錄》不只有上述巨星,還有蝙蝠俠貝爾先生(Christian Bale)、李察吉爾(Richard Gere)、班維蕭(Ben Whishaw)、密雪兒威廉斯(Michelle Williams)、茱利安摩爾(Julianne Moore)等等,堪稱眾星雲集。

    #搖滾啟示錄讓解釋為何迪倫得獎
    在2016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已經七次入圍卻尚未得獎的村上,是最有可能獲獎的作者,當時英國網路博弈公司立博(Ladbrokes),以賠率預估諾貝爾獎得主,應該就是村上了。殊不知,最沒讓人意料到的歌手迪倫,竟是最後贏家。

    當時諾貝爾獎給迪倫的評語是 "for having created new poetic expressions within the great American song tradition”。不過,或許對於從小就是看村上小說的你來說,心中多少還是有疑惑,為何都已經七次入圍了,還不給村上機會呢?那麼,《搖滾啟示錄》應該是那部可以當作認識迪倫,以及解惑他為何有資格獲獎的仿傳記電影(不完全是傳記,是種象徵性的傳記故事)。
    .
    #六個分身與一個本尊
    《搖滾啟示錄》是個很詩意的傳記故事,迪倫真正出現的畫面短短數分鐘,其他時間都是由某種迪倫的性格側身作為代表,分別由六種分身,飾演不同時期與不同面向的迪倫,綜合起來,剛好就是就是一個全面性的音樂詩人。

    迪倫的六個分身,加上電影最後才出現的本尊,總結七人,剛好呼應電影中迪倫不斷被問及的莎士比亞,以及莎士比亞在《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中以「日月水火金木土星」象徵的「人生舞台上七段生命理論」(Seven Ages Of Man)。

    這六位迪倫的分身分別是:詩人、先知、虛偽者、亡命之徒、搖滾殉道者、和電音之星。
    .
    #布蘭琪是位男神
    《搖滾啟示錄》在2007-08獲得多項提名,絕大部分都是因為飾演迪倫分身之一的凱特布蘭琪,她那酷帥到讓人幾乎忘記她是位女神、也幾乎就要讓人愛上的男神模樣,真心讓人佩服。

    《搖滾啟示錄》的六個迪倫分身其中,最符合迪倫外在具象的分身,就是布蘭琪所飾演的 Jude Quinn,一個偏執傲慢又才氣縱橫的搖滾音樂家。
    .
    #叛逆與垮掉
    Jude 曾經在羅德島的新港音樂節唱歌,他的另類歌詞與唱法,讓保守派無法接受而對他惡言相向,但是,也使得成群叛逆的少年為之瘋狂、爭相模仿。

    銳不可擋的 Jude,也穿梭於60年代的藝術名人之間,從安迪沃荷(Andy Warhol)、名媛 Coco Rivington(威廉斯飾演)、直到代表「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的詩人艾倫金斯保(Allen Ginsburg)。當他留連於紐約與倫敦的藝文界時,不只讓女人傾心、傷心,也留給藝術家靈感。
    .
    #邪惡的代表
    布蘭琪飾演的迪倫,名字叫做Jude,Jude 諧音 Judas,暗示迪倫的性格:反骨、顛覆、故意、睥睨、瘋狂、又敗德。然而,因為如此特質,讓傳承於法國詩人蘭波的當代詩人金斯保,格外心生喜愛與崇拜,當 Jude 待在倫敦時,金斯保還特意騎著機車追趕 Jude 的保母車,堅持前來相見,一定要與他聊聊。

    在《搖滾啟示錄》,編導海恩斯透過當代的藝術家與文學家,烘托迪倫與文學的連結,也透過迪倫與當代文學家的互動,產生他與歷代文學藝術家與詩人的一脈相承。
    .
    #迪倫與文學家的連結
    例如,由法國詩人蘭波、英國詩人金斯保,一直到美國吟遊詩人迪倫,他們都是革命、邪惡、與反叛的傳承。

    他們無懼於刻畫內心的黑暗與對社會不滿的年輕語言,他們陳述社會現實中的卑鄙齷齪,無畏父執權力的高牆,也張膽對抗宗教道德的諍言。他們的作品在一生產之初,就被冠上「邪惡」的評語,被認為是正常理智社會的「叛徒」,是種敗壞的象徵。
    .
    #座標性的歷史人物
    迪倫這個名字,不屬於一個人,而是個座標性的歷史人物。透過小男孩 Woody 這個分身,迪倫明白他必須「活在自己的時代(Live your own time.)」,寫出自己的關懷,唱著自己的歌。

    「活在自己的時代」意味著迪倫必須面對他所處的歷史空間,以自己的時空作為創作的題材。迪倫開始正式歌手的生涯,大約是從 1960,歷經甘迺迪(John F. Kennedy, 1917-63)與詹森(Lyndon B. Johnson, 1908-73)兩任總統,將近十年,這是美國最為不平靜又充滿內憂外患的時代。

    迪倫的歌詞,就是關於這個時期的美國,有冷戰、越戰、女性民權運動、黑人民權運動、黑豹黨領袖被刺殺等等。他的歌曲包含美國的歷史,反應美國的社會文化,書寫出生活在這個時空下的人生與反思。
    .
    #為藝術而藝術
    「一直改變」與「不斷顛覆」就成了迪倫的生命主題,這也是為何他不滿足於明明已是大受歡迎的民謠歌手,硬是要挑戰粉絲的極限。從「自由—感到不自由—逃離—踰越—再自由」,就成了他的生命循環,也成了「我不在那兒」的現實。

    他是典型「為藝術而藝術」的詩人,於是,詩中沒有所謂的道德規矩與主流價值,因為「道德是大腦的缺陷(Morality is the weakness of the brain.)」。
    .
    #上帝已死的精神
    宗教在他眼裡同樣也是不足一提,他不僅不在乎嚴格的天主教出生背景,還倡言「別再說神了!別再提神了!人就是王,人就是神。(No more gods! no more gods! Man is King, Man is God.)」。唯美又褻瀆的詩就是他不斷實驗與越界,以及實踐無神論與自由主義的果實。
    .
    #不斷改變才能自由的搖滾精神
    在二十世紀末的搖滾時代,並非只有迪倫一位搖滾歌手是以「不在那兒」的叛逆越界大玩地獄創作。許多搖滾歌手同樣也是不斷踰越道德、挑戰界線。或許就是因為成功詮釋「不斷改變才能一直自由」的搖滾精神(rolling stone),《搖滾啟示錄》才會成為 2007 眾多評論家心目中的好電影。
    .
    .
    #每天陪你宅在家看一部好電影Day72
    #第45部電影
    #2021年7月25日
    #搖滾啟示錄
    #BobDylan
    #ImNotThere
    #CateBlanchett
    #2007年的冷門好電影

  • king歌詞意味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20 14:54:37
    有 16 人按讚

    英國前衛搖滾樂團愛默生、雷克與帕瑪(Emerson, Lake & Palmer)另類受到「展覽會之畫」引發靈感的搖滾版現場音樂會。

    Emerson, Lake & Palmer是英國的前衛搖滾樂團,由凱斯.愛默生 (鍵盤手)、葛瑞格‧雷克 (吉他手、貝斯手、主唱)以及凱爾‧帕瑪 (鼓手)。 在七零年代,樂團曾非常受歡迎,賣出了超過三千五百萬張的專輯並舉辦了幾場盛大的演唱會。

    在1969年的兩次演唱會,The Nice(凱斯·愛默生擔任鍵盤手的樂團)和深紅之王(葛瑞格·雷克擔任貝斯手和主唱的樂團)共用了同一個場地,第一次是1969年的八月十日和第二次在1969年的十月十七日。在這兩次在同一場演唱會的表演後,愛默生和雷克試著一起演奏,並發現他們的風格搭配起來不僅相當融洽更可謂互補,因此他們想成立一個鍵盤、貝司、鼓合奏的樂團,並開始尋找鼓手。

    在確定凱爾·帕瑪(當時還是Atomic Rooster的成員)加入前,他們曾考慮過The Jimi Hendrix Experience的成員米切·米切爾,不過米切爾沒什麼興趣,但他把這件事告訴了吉米·罕醉克斯。罕醉克斯表示他挺有興趣的,他一直試著想讓他的樂團有些改變。在愛默生和雷克確定讓帕瑪加入後,很多人就猜測會有一個名叫HELP(Hendrix, Emerson, Lake & Palmer)的天團誕生。但因為一些日程的衝突,這項計畫並沒有立即實現,他們計畫在罕醉克斯的第二場在懷特島音樂節的演出後和他即興演奏,但罕醉克斯卻在那時死了。 雷克曾在愛默生、雷克與帕瑪的介紹中提到:

    "是啊,這故事是真的,在某種程度上...米切爾已經告訴了吉米關於我們的事而且他也說他想考慮看看這個主意。甚至在我們已經決定與卡爾搭檔後,和吉米搭擋的計畫卻沒停止。我們希望能在七零年的八月或九月和他做即興演出,但他在我們能合作前死了"

    因此,他們也就成為了愛默生、雷克與帕瑪。

    六十年代中期有個古典搖滾樂團The Nice,當中的主腦Keith Emerson從小即著迷於兼具浪漫樂派與國民樂派風格的柴可夫斯基(Tchaikovsy)與西貝流士(Sibelius),畢生也希望以鋼琴技巧高超有如莫札特第二為職志。在The Nice的第二張專輯Ars Longa Vita Brevis(1968)中,他嘗試重新翻奏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所創作音樂劇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中耳熟能詳的插曲America而備受矚目(據說伯恩斯坦當時對這主意可不表贊同),同年在倫敦Royal Albert Hall的演出也很成功,提出原始構想的Keith Emerson自此成為鎂光燈下的焦點。1969年,以擔任前衛搖滾先驅King Crimson主唱並以In the Court of the Crimson King(1969)專輯揚名立萬的主音歌手Greg Lake與The Nice的Emerson在英國Croydon的爵士與藍調音樂季中結識。雙方當時英雄惜英雄,決定在音樂會結束後各自離開其原來樂團並t組新團以別苗頭。

    商業上的成功並沒使他們被名利沖昏了頭,同年在Tarkus發行不久之後,ELP再接再厲把當年三月在New Castle City Hall的實況演出發行。但並不是一張全新內容的專輯,而是把俄國五人團中的穆索斯基(Mussorgsky)為記念其好友所創作的組曲"展覽會之畫"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1971)重新照ELP的方法演繹。

    ELP針對原曲並依照樂團意念加以改編,保留了原作中奇幻的部分少數再加入歌詞以Lake演唱,此樂曲本來由十首與畫作相關連的鋼琴獨奏及具有間奏功能的{Promenade}(漫步)組所成。以筆者手邊的原始鋼琴版本作比較,除{The sage}、{Blues variation}是後來被樂團加上以輔助氣氛的作品,ELP保留了原畫作中{The gnome}(侏儒)、(The old castle)(古堡)、{The hut of baba yaga}(女巫的小屋)、{The great gates of kiev}(基輔城門)等四幅,分別代表著"活潑生動的"、"雅致與神秘"、"粗獷而具戲劇性"、"威風凜凜與光輝燦爛"。除{The hut of baba yaga}部分從原組曲倒數第二被移到第三幅,其餘大致同於原作觀畫時間的順序,全套組曲不算安可總共三十五分鐘。

    那ELP的詮釋到底如何呢? 除了將原作品成另類表達方式,尤其是聲樂與鼓、貝斯、吉它、合成樂器等搭配的結果是很新鮮的。但純就感覺來說倒也不是那麽成功,首先是樂曲進行中的漫步因為人聲出現而心神被打斷,中途安插的兩首曲子對於氣氛營造的意圖也略顯畫蛇添足,現場演出時聽眾的鼓譟聲多少也破壞了它有時應具有的聲音表情。其餘各項音畫裡器樂的配置適當與否則見仁見智了,我自己對它是特別驚艷於開頭跟結尾的兩部分。起始的{Promenade}(漫步)帶有詭異意味的動機,樂團把漫步的感覺帶到一種沉重的速度,接應到侏儒篇活潑生動的四分之三拍子中。{The great gates of kiev}(基輔城門)應該是專輯中的最高潮,從一開始的肅穆的主題到尾奏都是以強而有力的演奏形態,結尾聽到Emerson與樂團競飆華麗的快速音群十分過癮。安可曲則是開了Emerson的精神導師柴可夫斯基一點玩笑,把胡桃鉗組曲(Nutcracker)的其中一首改編為"Nutrocker"。算是送給所有共同經歷過這場音樂之旅樂迷的一點釋放壓力的小禮物。

    部分文字來源:
    https://www.itsfun.com.tw/Emerson+Lake+%26amp%3B+Palmer/wiki-4063033-2154313

  • king歌詞意味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7-01-16 12:01:00
    有 56 人按讚


    (圖文版)《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2016):凡夫俗子與川普
    http://wongwonder.pixnet.net/blog/post/221509985


    (前言:廢話不多說,這部好片,Netflix上就有,絕對是年度必看之作。)


    《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13th ,2016)的開場引用了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的演講詞:「看看這個數據,美國人口占全球5%,擁有的囚犯人口卻占全球25%。」開宗明義揭示了電影主題。但接著往下看,便能發現導演阿娃.杜威內(Ava DuVernay)的企圖心遠遠不僅於此。


    本片是曾以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傳記電影《逐夢大道》(Selma ,2014)揚名的非裔女性導演阿娃.杜威內於去年底推出的紀錄片作品。在去年的奧斯卡獎,震撼人心的《逐》片僅獲一項原創歌曲獎作收,遭受嚴重低估。


    然而,筆者敢直率預測《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將會是今年奧斯卡獎最受矚目的電影之一。端看目前的影展成績,提名最佳紀錄長片顯然不成問題,甚至得獎呼聲也在浪頭上。最佳原創歌曲獎一項會不會闖進入圍名單,也是趣味看點。


    究竟這「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到底是關於些什麼?導演杜威內先從林肯(Abraham Lincoln)解放黑奴開始,解構時年美國人畜養黑奴的真正意義──不只是一個生活習慣,而是一個經濟模式。當蓄奴非法化後,南方經濟迅速崩盤,但他們也很快找到了解決之道,即「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的漏洞:「在合眾國境內受合眾國管轄的任何地方,奴隸制和強制勞役都不得存在,但作為對於依法判罪的人的犯罪的懲罰除外。」即罪犯是可以被強制勞役的。


    依此,當時的南方政府大力以莫須有罪名判處黑人入獄,以法律之名,行奴役之實。但隨著時代演進,民權意識漸進,不能再草莽行事,為了讓奴役黑人更加合理,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發動毒品戰爭,並在八〇年代的雷根(Ronald Reagan)執政時期變本加厲。


    表面上是打擊毒品,實為以此將有色人種關進大牢,剝奪有犯罪紀錄者的投票權與正常求職的可能,進而抹除其任何階級流動的可能機會,使其不斷地因小罪回籠,致使更多人口投入由監獄與企業聯合主導的血汗工廠。如今,美國監獄裡的勞動人口竟遠遠超過十九世紀中葉的黑奴人口。


    以上論述並非阿娃.杜威內的創見,至少在麥可.摩爾(Michael Moore)執導的《插旗攻城市》(Where to Invade Next ,2015)中的葡萄牙篇,就曾快速帶我們看過美國的現代蓄奴模式。而杜威內則以一部電影長片的時間帶我們更深入理解此議題。


    本片也不免俗地提到了種族主義的經典案例,即格里菲斯(D. W. Griffith)執導的《一個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a Nation ,1915),該片普遍被認為是促使3K黨復甦的禍首。有趣的是,本片在結論處談到現代人應如何解決種族不平等所引致的警察暴力問題時,數名受訪學者不約而同談起了真實影像傳播的重要性,他們談到以網路平台即時揭示血淋淋的不公義,是喚起社會大眾產生同理心的良方。


    當格氏以《一個國家的誕生》喚起了種族主義的幽魂,阿娃.杜威內則主張我們應同樣利用電影這項媒介來傳遞正向訊息,以促成真正的社會公義。而由她執導的這部《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無疑就是對種族主義、國家暴力與上述揭露的獄政問題最直接的控訴,無疑帶給觀者最為深刻的反思。阿娃.杜威內藉本片說明了電影的多重意義,也使之論述更添厚度,而非僅僅聚焦爭議事件本身。


    而更使它極有可能在奧斯卡獎登頂的要素,則在於本片再明確不過的政治表態,正如同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在前陣子金球獎的宣言一般。


    《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數度引述了川普(Donald Trump)過去的反人權行為與歧視言論。實際上,本片首映之時,距離總統大選還有一個多月。若說本片在總統大選前有試圖影響選情的意圖,那擺在大勢已定的「川普初年」後來解讀,它勢必有著截然不同的政治意義。


    影藝學院因為2015年的「奧斯卡太白」而被大肆譏諷,今年正是漂「黑」良機。內特.帕克(Nate Parker)向格里菲斯「致敬」的《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a Nation ,2016),呈現黑奴視角的抗爭,原是風向正確的熱門之作,其後卻因為導演本身的素行問題而被踢出影獎季。評審們不免將關愛的眼神轉向去年以安慰獎作收的杜威內。加上明顯偏左的創作題材,支持該片也意味著對總統川普的直接否定,《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無疑會在自由派占多數的奧斯卡獎備受青睞。


    在片末的一場平行剪輯,背景聲是川普聲嘶力竭的高喊恢復往日榮光的口號,畫面卻分別是川普陣營支持者追打黑人,與過去數十年前黑人遭受白人追打的畫面。其力度令人聯想到麥可.摩爾的《羅傑與我》(Roger & Me ,1989)那場膾炙人口的聖誕節平行剪輯。導演幾乎不用出言也無須上字卡,就以簡單的剪輯對照創造了最深刻且沈重的批判奇效。好萊塢自由派怎能不為之動容?


    回頭談談前面提到《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更值得玩味的最佳原創歌曲獎一項。由凡夫俗子(Common)主唱的〈致自由的信〉(Letter To The Free)目前也獲得了多項電影獎提名,可望成為奧斯卡熱門。該曲除了稱職的回顧了整部電影的議論主題,歌詞更出現了雙關趣味的露骨內容:「美好的自由之地,監禁之國。用雷根來槍殺我,現在還派川普對付我(Sweet land of liberty, incarcerated country. Shot me with your ray-gun. And now you want to trump me.)」


    依照奧斯卡獎的傳統,一旦曲目獲得入圍,就有獲得上台被演唱的機會。可以確定川大人屆時又得上推特崩潰一番。



    (圖為《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片中引用的川普資料畫面。)

    Netfl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