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joostenberg紅酒評價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joostenberg紅酒評價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WMQ (屋頂下的提琴手 )看板Wine標題Re: [問題] 辦桌用的紅酒時間Wed Mar 2...
※ 引述《turn329 (小肉包)》之銘言:
: 因為我打算用辦桌的方式來宴客,所以酒要自備
: 說實在 我對紅酒實在一竅不通
: 不知道有沒有大大能推薦一下的?
: *預算:350元內一隻
: *口味盡量偏甜,喜酒用會比較適合 (不要什麼潘朵拉 佛朗明哥....)
: *最好是旋蓋式,不用開瓶器....
: 跪求各位大大建議小弟一下了~~~
: 謝謝~~~
推文其實有很多酒,因為大家討論的太熱烈了
幫原po整理一下
以下 (好)=好市多,(福)=家樂福
板友提出,符合原po預算及條件的大致分類如下:
甜白酒
Sutter Home Moscato (好,福) → 這支賣點香氣很濃郁,果香明顯
Moselland Riseling Spatlese (好) → 這次酸度恰當,搭海鮮不錯
Domaine de Miselle Colombard-Gros Mansceng (福)
→ 這支的問題是你可能沒辦法一次買到很多支....
甜粉紅酒
Beringer White Zinfandel (好,福)
Sutter Home White Zinfandel (福)
Banrock station Pink Moscato (好)
粉紅色的有另一種情調,跟喜宴蔓越莓汁有異曲同工之妙
甜紅酒
Riunite Lambrusco (福)
→ 含糖9支中的我最推這支!!! 微氣泡微澀的口感加上恰當的酸度
完全就是超進化版的可口可樂.... 油膩食物的最佳拍擋!!
順帶一提,Lambrusco產區附近的 Bologna 喜吃炸物以及火腿
此酒完全就是肉類食物的最佳解法~~~
缺點:不夠「Man」,像喝可樂,沒有「喝酒」的Fu
Brown Brothers Cienna (好)
Obikwa Natural Sweet Red (福)
以上三類是「真正含糖的甜酒」
有多甜呢? 大概從飲料全糖或和喜宴上的色素蔓越莓汁足以比拼的甜
如果你真的用這些酒,適當的冰鎮絕對很重要!!!
你要是喝過常溫的全糖飲料或可樂,就會知道那是什麼感覺
---
微甜氣泡酒
Santa Margherita Prosecco Extra Dry (福)
外國人的野餐喜歡用氣泡酒
這支的甜度大概比3分糖綠茶再少一點,但無疑是甜的
冰鎮一樣很重要
但缺點是這是傳統綁鐵絲瓶塞(就是人家開香檳的那種塞子),
雖然壓力沒香檳那麼高,但沒開好仍會變成兇器
---
並不含糖的紅酒,但口感圓潤,給人「甜美不澀」的感覺
McGuigan Black Label Red (好)
Yellowtail Shiraz (福)
以上兩支雖然不含糖,但都屬果實成熟度高的類型的口感
丹寧成熟較不會覺得澀,自然就會因為酒精的關係覺得「甜美」
會挑這種的原因是 這比較符合「某些長輩」心目中的酒,然後又「順口」
真的含糖的酒有時長輩反而會挑「像果汁,不像喝酒」
價位內但和甜沒什麼關係的
Joostenberg Carbenet Sauvignon
有板友建議波特,但$350個人沒想到什麼好選擇
----------------------
這文所衍生出來的討論太熱烈了~~~
讓我有酒板人數變多的錯覺 XD
先說很多人推薦的 TTL紅麴葡萄酒
直接說,不論這酒好不好喝,這東西都不應該稱為「葡萄酒」
這東西應該叫做「加味酒」,在許多國家的稅法分類上是另一類
他的同類應該是 Vermouth (香艾酒),Dubonnet 和 Lillet 之流
不管是加入了 紅麴、奎寧還是橙皮酒,一般不被當成「葡萄酒」
為什麼? 因為這種酒的重點在調製的配方上,
原料葡萄及釀酒技巧的角色較不重要
要比喻的話,我們一般不會把「糖葫蘆」稱做新鮮水果一樣
我不想以「這不是純天然葡萄釀物產物」來將當排除
因為明明也加了很多東西的 香檳、波特和雪莉就被當成是葡萄酒家族的一員
或許香檳、雪莉和波特重視的東西和傳統葡萄酒比較類似吧~~
有人會說「符合國人的口感,喝起來順口就好」,名字有那麼重要嗎?
之前看過台酒公司的高層接受訪問的文章,
有被問到紅麴葡萄酒有沒像葛瑪蘭威士忌或埔桃酒一樣參加國際比賽呢?
回答是「我們有想去比,但對方不讓我們參賽」
我想這就是整個觀念沒有弄懂。
如果適當正名,也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能夠把 Dubonnet 之流的打倒
那也是一件台灣之光~~~
至於「赤玉」呢? 呃,他們有加糖(好像)也加香料 (不確定,有板友知道嗎?)
到底外國人怎麼看待的我就不清楚了....
但至少日本人已經醒過來,往符合國際的方向發展了。
----------------------
關於喜宴時飯店給的葡萄酒
這是另一個我覺得需要靠教育消費者來改變飯店生態的事
事實上不只葡萄酒,整個飯店飲料文化都要靠大家努力
飯店要賺取利潤是天經地義的事
但老把消費者當笨蛋看的話,真不知是消費者太客氣還是飯店太黑心造成的
不同價位的飯店當然有不同的服務
我也很喜歡在辦桌用台玻小杯子喝芭樂汁或古道烏龍茶
但有些明明一桌的費用不俗 (例如2萬) 的餐廳
附餐飲料只有「另人不悅的葡萄酒」
以及「非天然充滿化工味和糖」的柳橙汁或蔓越莓汁,連個「水」都沒有
一頓飯吃下來大魚大肉,只覺得口渴舌躁渾身不舒服
飲品不好還不打緊;如果新人想要自備飲品,還收取「不俗」的開瓶費 (1瓶500)
而且只有 Ocean 的爛杯子,也不提供冰鎮白酒的服務
不少法式餐廳有侍酒師還提供 Riedel杯 也才1瓶500
這價格已經到了把新人和賓客當作笨蛋的程度了...
寫到這裡,先說並不是所有的飯店都這樣搞
有良心的業者還是有
我舉高雄某飯店為例,他的婚宴飲料包含 葡萄酒/瓶裝多喝水/原萃綠茶
以及現打果汁(看季節,喝過西瓜、柳橙、哈蜜瓜),全都無限暢飲
自己帶酒的話也不加開瓶費
葡萄酒是什麼酒呢? 以我最近一次喝到的為例,
用的是 Chateau Roc de Levraut Bordeaux Superieur 2014
Wine Searcher 報價稅前 $330,喝起來和菜也搭,相是相當中規中矩的 House Wine
其它也有飯店喝過 Rosemount Diamond Label Shiraz 喝到飽,也算有誠意
剛才說的這兩家,雖然不是用什麼喝了會看到幻覺讓人感動的酒
但做為一個 House Wine,至少是正規釀造
「Mis en bouteille au chateau」酒莊內裝瓶的酒,被亂加東西的機會比較低
所謂「正規釀造」是什麼意思?
近來在吃喜酒,發現有另一群來自南法和西班牙的酒
葡萄種在西班牙,卻在南法裝瓶,然後喝起來酒體薄、充滿泡泡糖和香蕉的味道
顯然是以「半二氧化碳浸潤法」製成的,就不是傳統發酵法
(一般酒精發酵是利用酵母菌把糖轉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但其實天然的植物果實若是處在無氧呼吸下,就從內部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就像把水果放在冰箱裡弄溼用塑膠袋包起來放太久會聞到酒味一樣)
薄酒萊新酒就是這種生產法。
和傳統經過酵母菌及完整浸皮(紅酒顏色的來源)相比
這種酒比較帶有少澀味,但也因為丹寧萃取的少,口感會比較沒有重量
雖然我個人喜歡西班牙和南法酒,也喜歡製作優秀的「二氧化碳浸潤法」
但不可否認的以這種條件生產的酒當中品質不佳的佔不少;
再退一千步來說好了,這種酒就應該要「冰冰喝」,可是飯店也不會給我們冰鎮...
如果是裝瓶廠在法國或西班牙,以飯店的名字訂做的就算了
(這種貼牌酒常可在 英國的超市或 Costco 見到,就是接受委託做一批貼牌酒)
但是還有一種品質更讓我不能接受的是在台灣自行裝瓶的酒
理論上自己裝瓶是也沒什麼了不起;買一桶酒相較瓶裝酒省運費沒錯
但每次我喝到這種自己裝瓶的酒,
絕大多數都比上面所說的 二氧化碳浸潤法貼牌酒要來的糟糕
要喝這種酒,我寧可喝水,偏偏給這種酒的餐廳,除非你討,通常不會有水
說來也奇怪,路邊辦桌或是鄉下餐廳,至少會有個無糖茶類可喝
但上面說的「飯店裝瓶酒」居然還多次出現在一桌至少1萬5以上的高級飯店
就讓人覺得無語。
或許有些板友對喜宴酒的印象不佳,就來自己裝瓶的這種飯店。
覺得喜宴酒「沒有口感」,印象可能就來自二氧化碳浸潤法生產的酒
部份飯店這樣做,但大家也不能一鍋子打翻所有飯店
莫因曾在喜宴喝到果汁是化工加糖,
就說出30元以下沒有能喝的柳丁汁這種話XD
---------
本來想跟風聊一下500元以下的「餐酒」樂趣在哪的
(House wine本來就是輔助,並沒有要搶主角光輝,太搶戲其實也不好)
不過打了一大堆,下次再討論好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63.29.42.10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ine/M.1490151727.A.D23.html
粉紅香檳的製程裡面居然允許利用 dosage加色調成....(默)
我就在阿福阿發貢獻了不少倒水槽酒的錢 (默)
需要集大家的討論才比較容易把好的品項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