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jain宗教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jain宗教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jain宗教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jain宗教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ebRQXZfOLrKALxwUh84Sg 並開啟🔔 印度衛生部8日公布,新增40萬1078例確診,這是連續第3天突破40萬例,累計確診2190萬多例,死亡人數4187例,...

  • jain宗教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12 15:00:35
    有 1,676 人按讚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ebRQXZfOLrKALxwUh84Sg 並開啟🔔

    印度衛生部8日公布,新增40萬1078例確診,這是連續第3天突破40萬例,累計確診2190萬多例,死亡人數4187例,累計死亡人數接近24萬。

    印度的新冠肺炎疫情,未如印度官方模型預測的那樣,在5月5日達到峰值。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光是上週印度新增的染疫的總人口就佔全球總病例數的近一半,全球46%的確診個案就是在印度,但目前情況恐怕還不是最差,根據印度科學理工學院預測模型,到6月11日,印度累計染疫人數將逼近 5000 萬。但一般認為,印度的檢測能力不足,真實的數字是10倍到20倍。

    印度這波疫情為何爆發?為何無法控制?恐怕都與印度政府的鬆散、忽視與失能有關。首先,基於印度總理莫迪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放任在3月底4月初各種大型印度宗教節慶活動,在沒有任何防疫措施下舉行,潛伏期過後的4月中 疫情大爆發,這徹底擊潰了原本就脆弱的印度醫療體系。

    另一個讓疫情升溫的原因,是持續進行中的印度地方大選,新德里當局顧及民意,沒有祭出果斷的防疫政策,反而由莫迪帶頭,舉行多場造勢活動。雖然本週結束的西孟加拉邦議會選舉,草根國大黨取得2/3多數,擊敗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只重視選舉、忽視防疫,最終遭民眾以選票懲罰。

    但並非所有印度人都有這樣的覺醒,莫迪在全國性的民調仍有很高的支持率,且印度國會大選是三年之後,即便當前疫情失控,莫迪的政治地位仍難以動搖。

    也或許仰仗莫迪的政治光環,印度官僚系統在對抗災難般的疫情上完全鬆了螺絲,他們雙手一攤,把責任推給變異病毒的蔓延;甚至持續操弄民族主義,抨擊中國網上言論,對印度無法控制疫情的嘲諷;更有甚者,對於各國捐贈物資新德里當局就扣在機場,除了荒謬的討論著要不要課徵關稅,更花了7天時間才制定出分發各地的SOP,而在這7天裡,全印度死了2.3萬人。

    疫情無法壓抑,印度的火葬場持續忙碌,這是一個失能政府下的悲慘世界。

    {內文}
    這是一個失能政府下的悲慘世界

    新冠病亡家屬:「我們的孩子已經康復了75%了,如果有一個氧氣瓶,如果有氧氣,他就不會死啊。」

    沒有足夠的床位,許多病患與家屬,被拒於醫院門外,即使送進了醫院,沒有氧氣,也是等死。

    新冠病亡家屬:「我真的感到,國家的司法系統徹底失敗,我父親沒及時得到幫助,一切都被拖延了 所有一切。」

    北方邦高等法院的法官說,收了病人不供氧,形同種族滅絕,各地法院也介入調查,這讓許多醫生成了箭靶,反而讓他們在氧氣用盡前,逃離醫院,躲了起來。

    新冠病亡家屬:「這個醫生是殺人犯,他正在殺害所有人,打他,他不是醫生。」

    Sky News新聞(聲音來源):「他們只是設法挽救垂危的病人,新冠疫情正滲透整個印度,和每個醫院的病房。」

    新德里巴特拉醫院院長 SCL Gupta:「今天有8名患者死亡,(8個) 剛剛過世的,有5名患者正在康復中,可能會,或可能無法倖存,僅僅因為在首都德里,因為缺少氧氣,這是生命線啊。」

    CNN新聞(聲音來源):「趕快叫醫生過來,這男子呼喊著。」

    CNN記者:「這家醫院完全崩潰,醫生說他們有55張病床,目前正在治療超過100多名患者,你會發現人們就只能躺在地板上,迫切希望得到一些醫療照顧。」

    CNN新聞(聲音來源):「32歲的Kavita說,她在這裡4天了,沒有獲得她乞求的氧氣。她說,我越來越焦慮,『這裡沒有人聽到我說話』。你呼叫困難嗎,她告訴我們,『我無法自由的呼吸,沒人照護我』。」

    CNN新聞(聲音來源):「我們聽到加護病房的呼喊,Rajbala又再次病危,她兒子拚命的按壓她的胸部。一位醫生趕來,他檢查她的脈搏,但是為時已晚,這次沒有任何辦法救活她。她兒子們的痛苦,如同這國家的很多人一樣,失敗的醫療系統瀕臨崩潰,而政府被指控無法管理這場危機。」

    莫迪在今年初,向世界宣布戰勝了新冠病毒,並基於他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放任在3月底4月初,各種大型宗教節慶活動,在沒有任何防疫措施下舉行,潛伏期過後的4月中,疫情大爆發,這徹底擊潰了,原本就脆弱的印度醫療體系。

    華盛頓郵報駐新德里記者 Barkha Dutt :「大部份印度人甚至無法獲得病床,他們無法獲得醫生,即便有了醫院的病床,他們也會死在醫院,因為我們醫療機構,如謀殺般的缺乏氧氣供應,所以我們所看到的,如同一位醫生的話說,醫護人員用棍棒去打一場核戰爭,這是一個巨大的背叛,是一個巨大的政策失敗,這是錯誤判斷的鐵證,而且根本沒有為第二波疫情做準備。」

    另一個讓疫情升溫的原因,是持續進行中的印度地方大選,新德里當局顧及民意,沒有祭出果斷的防疫政策,反而由莫迪帶頭,舉行多場造勢活動。然而,本週結束的,西孟加拉邦議會選舉,草根國大黨取得2/3多數,擊敗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只重視選舉、忽視防疫,最終遭民眾以選票懲罰。

    但並非所有印度人都有這樣的覺醒。

    紐約時報南亞分社社長 Jeffrey Gettleman:「他(莫迪)在這國家仍受歡迎,沒有任何反對派領導人能與他比肩,他的政黨至今仍是最強的黨,且下次的國會選舉是三年後,所以不會有人期待,這次的疫情會擊垮莫迪政府。」

    也或許仰仗莫迪的政治光環,印度官僚系統,在對抗災難般的疫情上,完全鬆了螺絲,他們雙手一攤,把責任推給變異病毒的蔓延。

    WION主播:「中國正把這(印度疫情),當成嘲笑印度的工具。」

    甚至持續操弄民族主義,抨擊中國網上言論,對印度無法控制疫情的嘲諷,更有甚者,對於各國捐贈物資,新德里當局就扣在機場,除了討論著要不要課徵關稅,更花了7天時間,才制定出分發各地的SOP,在這7天裡,全印度死了2.3萬人。

    而在各國捐贈的物資中,俄羅斯送來了,15萬劑的衛星5號疫苗,但對當前印度的疫苗缺口,是杯水車薪。莫迪無視於疫苗短缺,宣布一項籠絡人心的政策,讓18歲以上公民打疫苗,已被疫情嚇壞的印度人,全擠向疫苗施打點,大排長龍,但只有少數人能打上疫苗。

    新德里市衛生局長 Satyendar Jain:「我們目前沒有疫苗,我們已經向企業發出請求,會盡快讓你們知道什麼有疫苗。」

    喀拉拉邦衛生部長 KK Shailaja:「我們正在為疫苗接種做準備,但是我們沒有疫苗。」

    賈坎德邦衛生部長 Banna Gupta:「即使我們有錢買疫苗,我們也買不到啊。」

    有疫苗王國稱號的印度,曾為全世界供應首波的疫苗生產,卻沒留給自己的人民,新德里這會兒硬了起來,宣布疫苗不再出口,施打疫苗達到群體免疫,是應對當前疫情的方法,只是疫苗生產能力有限,補足短缺恐怕要幾個月的時間,而斷絕傳播,全面封鎖的政策可能更立竿見影,但莫迪就是不做這個決策,讓地方政府十多個邦,自行下令程度不一的封城措施,反而讓城市裡的農民工流竄,至少數千萬人回到農村,印度首席科學顧問拉科萬就警告,擴及偏鄉的第三波疫情已不可避免。

    印度政府首席科學顧問 K Vijay Raghavan:「第三波是不可避免的,鑑於當前這種高傳播性的病毒,但是目前尚不清楚,第三波疫情將在多長時間內發生,希望是一個漸進式的,但我們應該為新一波做好準備。」

    印度教祭司 Ram Karan Mishra:「印度正陷入一場混亂,願神仁慈,願神賜予那些離開這世界的人,一個可以安息之地,並願那些家人的靈魂得到慰藉,願大流行從印度消失,這是我向神的祈禱。」

    這是印度教祭司的祈求,但確診與死亡人數,持續創新高,疫情走勢未如官方模型預測的那樣,在5月5日達到峰值,死者遺體持續往火葬場裡送。

    印度教祭司 Ram Karan Mishra:「人們來這裡時會感到沮喪,光是今天我已經火化了70到80具遺體,一直到晚上 是150具,如果還有屍體,必須將他們退還,醫院的人早上開始來,我們在這裡無法保持淨空,十天了,情況一直是這樣,我們沒辦法休息。」

    疫情無法壓抑,火葬場持續忙碌,這是一個失能政府下的悲慘世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qy3t9lDal0

  • jain宗教 在 謝銘元:失敗並不可恥但要有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0-10 00:06:20
    有 13 人按讚


    童士豪(台灣出生,13歲赴美,曾在Stanford、MIT、Harvard求學),小米最早的二位投資人之一,其他投資案例包含小紅書、GrubMarket、Wish、FlightCar、Musical.ly、Curse、Misfit、
    More Tech ,擔任小米董事期間,一起投資了智米、紫米、加一聯創等,在美國,童士豪連續3年(2013,2014,2015)入選Forbes Midas List全球最佳創投人榜。在中國,被《創業家》和《第一財經》雜誌評選為中國十大最受創業者尊敬的風險投資人之一。

    ————————————————————————

    投錯了不要緊,關鍵是投對了的項目賺足了錢

    Q:能投出14家獨角獸,關鍵是什麼?

    童士豪:

    第一,時間好。05年入行,剛好是中國和美國第一個冬天過了以後該覺醒的時候,經歷了PC互聯網更加普及,第二波移動互聯網上半場和下半場各個階段。這個時間點為我們這代VC人造就了很好的土壤。

    第二,趨勢抓得准。對於行業變化趨勢的判斷,我比一般投資人稍微快一些。最早選擇在中國發展,布局移動互聯網,之后把家又搬回到矽谷,布局全球化,這些時間點,都踩得比較准。

    第三,廣結人緣。和創業者相處得不錯,不僅是合作伙伴,很多還成為不錯的朋友。

    Q:除了判斷力,還有哪些能力、素質和個性會影響投資人的投資成績?

    童士豪: #做決定不糾結很重要。很多比我聰明的人,做一個投資決策,反復地想,決策時間超級長﹔而一旦判斷失誤,會失去信心,極度自責,壓力大到難以入睡。

    我做投資近二十年,沒有一個晚上失眠,哪怕天塌下來了,也不要緊,明天早上起來,吃點好的,再想解決方法。說起來容易,但很多人做不到。

    Q:你會如何看待自己miss掉或失敗的投資項目?

    童士豪: 一個好的投資者,十個項目有三個項目做成,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失敗不要緊,重點是成功的項目能否賺足錢,比如小米,第一筆投資的回報就超過了800倍,做了這種項目,其他項目失敗,也不是問題了。

    所以重點並不是不能失敗,而是以平常心對待失敗,能抓到下一波機會。中國互聯網這15、20年來,已經有四五次迭代發生,這一波你miss掉了沒問題,兩年、三年后,還會有新的一波出來。

    Q:投資做了這麼多年,有什麼你自己深信不疑、但其他人都保持懷疑的事情嗎?

    童士豪: 很多人會質疑何必要把戰線拉到印度、非洲或拉丁美洲,把中國和東南亞做好就足夠了。對我來說,觸角鋪得足夠廣會降低投入的風險。中美兩個市場對全球的影響毋庸置疑是巨大的,奔跑的速度也很快,在其他市場追上來的過程中,是需要借鑒中美經驗的。

    一般人不易發現,因為他需要去熟悉很多新的國家,犯錯的可能性會增大,但對我來說,分散風險反而是更好的做法。

    Q:投資做了這麼多年,對這個世界有什麼更深刻的理解嗎?

    童士豪: 今年2月,在聖保羅看一家做物流配送的公司,工廠基本都是自動化。我很好奇機器是從哪來的,問了下來自印度,現在還有一些德國的自動儀器,但創始人最想引進的是一家來自於中國北京的公司的機器。

    當時就很有感觸,在北京的另一面,地球的另一端,亞馬遜森林旁不遠的地方,居然有幾個來自法國、在巴西生活了十年的創業者,對中國的機器那麼理解,甚至是以崇拜的心態,在了解北京這家公司。

    所以當時的會一結束,我馬上跟北京、上海的同事聯系,不管用什麼代價,一定要成為這家公司的股東,因為這個業務絕對是全球化的 。后來我們也如願投資了這家叫Geek+極智嘉的公司。

    這絕不是個例。全球電商的發展速度是追著中國的滲透率在成長,中國的產品最開始只能賣給中國的用戶,但今天其實已經是全球市場。所以,全世界其實是非常平坦而緊密的,這一點,只在北京或矽谷生活,是永遠感受不到的。

    我覺得很多地方,相同之處比人們想像的要多得多。

    我講這個故事,是想表達, #你去的地點越多,#你對投資就會越有把握。

    ——————————————————————
    看過這麼多創業者,優秀的CEO有哪些相似之處?

    童士豪: 優秀的CEO太多了!比如小米雷軍、美團王興、大眾點評張濤、頭條張一鳴、Musically陽陸育、朱俊等等。

    相似之處在於:拿雷軍、毛文超、張一鳴舉例,
    第一,學習能力非常強,腦筋轉得特別快,對於新事物有充分的好奇心﹔
    第二,領導力、影響力很強,能吸引一幫兄弟姐妹一起干﹔
    第三,對於用戶的理解很深,了解用戶需求,才能把產品做到極致。

    那些失敗的CEO們,又做錯了什麼?

    童士豪: 第一,情勢好的時候,頭腦容易發熱,該調整、該變化,都沒跟上,要不就是選的時間點不對,太早或太晚。

    再有,沒有選對適合自己的事情。舉一個正面例子,小紅書的毛文超(創始人、CEO)從武漢去上海讀大學時第一次坐飛機﹔但在未來十年中,大學四年、工作四年、去斯坦福兩年,這期間去了一百多個國家,完全從一個土鱉轉變成一個海歸,這個轉變歷程,恰好是小紅書的用戶也會經歷的,所以他會非常理解用戶的需求和心理,做出來的產品特別的接地氣。

    很多創業者,早期都靠在模糊方向中試錯前進,然后不斷調整道路。如何判斷自己當下嘗試的道路是對是錯,你從投資人角度,能給一些建議嗎?

    童士豪: 小步快跑,在失敗結果能承受的情況下,不斷嘗試各種A/B Test,會更有機會找到答案。

    大家聰明程度和勤奮程度都差不多,如果都要犯十個或五個錯才能找到答案,那麼誰越快犯錯,且犯錯成本控制得極低,誰的成功幾率就越高。

    再次強調,不要怕犯錯,要勇於承擔,繼續往前走。一個常做決定的人,雖然很容易犯錯,但隻要每次都不是致命錯誤,練久了,他的反應和感覺,一定會比那個還隻犯過三次錯的人要強得多。

    沒失敗過的人,我們也不想投。我們喜歡的創業者的背景,首先,在大公司待過,知道公司成功長什麼樣子﹔第二,自己創業過,失敗了不要緊,還願意再干,他經歷過高和低的不同階段,更能以平常心把公司越做越好。

    ——————————————————————

    Q:著眼全球,有沒有好的創新案例與我們分享?

    童士豪: 紐約有一家公司叫Peloton,做運動硬件器材,上面放一個類似ipad的屏幕,輸送各種運動課程給用戶。所有用戶彼此能看到上同一個課程的表現,可以促進大家互相比較,鼓勵更多運動﹔課程內容也很豐富,有不同的音樂,也有非常漂亮、健康的導師在一旁鼓勵你,所以整個過程變得很有趣。

    我們和CEO聊天,發現他是想推動一個宗教,而非僅僅一個產品。他認為在美國和歐洲很多國家都需要宗教的動力,用戶都需要一個心靈寄托,他的產品提供的是讓用戶重新找到對美好身材、美好生活的自信。在課程中,用戶可以跟其他用戶一起連接、交流,彼此心靈的寄托和升華,就像傳教一樣。

    他們在產品包裝、品牌塑造上,也都做得很極致,讓用戶覺得這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都很樂意分享和查看。

    創始人是哈佛商學院畢業,超級聰明,講話特別有感染力,也知道自己的弱點,選好CEO來搭配自己,內部管理也做得很好。

    他一開始靠硬件起家,一路走來,很多人覺得它就是一個硬件,價值不大,所以前面三輪融資都非常痛苦,但后面的成長極快。我們投它的時候,估值才不到10億美元,短短兩年,現在在二級市場市值已經是70到100億美元了。成長速度非常之快,打破了所有人對它的財務預測。

    —————————————————————
    Q:中國的流量紅利已見頂,很多企業都在出海,尋找新的增長點,但成功案例不多,難點在哪?

    童士豪: 首先,我並不認為流量紅利已見頂,5G時代一到,新的流量紅利會到來,所以不見得非要往外走。另外,中國三四五線城市也是充滿機會的,拼多多和快手都是很好的例子。

    回到出海話題。我認為難點在於如何用文化軟實力得到全球范圍內的認可。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華為和小米,華為布局時間久,小米的印度負責人馬努Manu Kumar Jain會在各大社交平台做活動推廣,讓用戶感知小米,做到這點,非常不容易。

    TikTok(抖音海外版)已經做得不錯了,但如何讓國外用戶對產品建立一種更清晰的印象,是中國團隊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Q:作為一位電商領域的知名投資人,你認為電商成功的關鍵邏輯在哪?

    童士豪: 第一,獲取用戶的成本足夠低。現在做廣告的成本太高了,所以有一定社交效應或口碑效應,能讓用戶自然分享,是非常重要的。像小米發燒友的口碑營銷,不花錢,讓用戶有參與感﹔再比如Wish(全球跨境移動電商平台),靠的是產品本身的趣味性連接。

    第二,轉化率足夠高。你推薦的產品是否深受用戶喜愛,你的產品推薦算法是否足夠好,這些都影響用戶下單的可能性。

    第三,客單價足夠高,能支撐配送成本。

    第四,客服服務足夠好,用戶退換貨很方便。這個閉環能做到的話,更多供應商願意跟你一起玩,成功的幾率自然更大。

    ———————————————————
    Q:比投資一家百億美金的創業公司,更能讓你感到成就感的事,到底有哪些?

    童士豪: 登山,爬爬喜馬拉雅聖母峰,或者看火山的爆發,去非洲、去北極……是否很美好?完全同意,這都是非常美好的感覺,這些也會讓我興奮。但是,看到我們投資的公司,做出的產品能夠改變人生活的方式,那種使命感,跟自己去享受大自然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原文如下:https://mp.weixin.qq.com/s/BoR00YZPAJa1ZewJuPHAMw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