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foster醫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foster醫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foster醫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foster醫學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最新研究:有高達五成住在寄養機構的兒少會出現終身的精神疾患】 「這是我們之間的秘密」、「說出去妳就完蛋了」,12歲的小妮(化名)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媽媽因為夜班工作需求,常把小妮託給男友照顧,沒想到卻遭到長期性虐待,並威脅小女生必須守著這個「秘密」,直到2年後某天清晨,上夜班的媽媽回家發現小妮下體流...

foster醫學 在 Camillus’ 歷史劇場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10:36:34

#gaypride 『我認為同志應該和所有人一樣享有相同的權利,也應該享有結婚的權利。因為若我們只支持大眾受歡迎的觀點,坦白說,黑人今天也許不可能會得到所謂的平等。』 / Hugh Hefner . 5月17日,或許對你我來說,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日子,有人歡慶生日,或是有人紀念某件喜事。然而您知道...

  • foster醫學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11 07:30:00
    有 154 人按讚

    【最新研究:有高達五成住在寄養機構的兒少會出現終身的精神疾患】
    「這是我們之間的秘密」、「說出去妳就完蛋了」,12歲的小妮(化名)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媽媽因為夜班工作需求,常把小妮託給男友照顧,沒想到卻遭到長期性虐待,並威脅小女生必須守著這個「秘密」,直到2年後某天清晨,上夜班的媽媽回家發現小妮下體流血,緊急送醫,才揭露這起不幸事件。
      
    這只是「林口長庚兒保中心暨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梁歆宜」照護眾多有類似遭遇兒少的其中一人,而小妮儘管事後被緊急安置在寄養機構,開始新的學校、新的人際關係,但長期的性侵惡夢仍在小妮生命中持續了好幾年。
      
    ■研究發現,寄養機構中的兒少精神疾患終身盛行率為54.6%
    「林口長庚醫院兒少保護中心」於(22)日發表最新研究:「兒虐的陰影恐怕久久難以擺脫,甚至造成終身疾患!」
      
    失去父母或遭受重大變故的兒童及青少年,會被安置到寄養機構(育幼院)以得到暫時性的妥善照顧。根據統計,全台去年兒少收容人數約近3千人,林口長庚兒保中心提供桃園地區多家寄養機構的兒少長期完整評估及身心照護,今年並針對2011至2014年間的97位兒少身心調查結果進行研究,此項結果也刊登在《台灣精神醫學期刊》【註1】。
      
    梁歆宜醫師說,研究團隊發現,寄養機構中的兒少精神疾患終身盛行率為54.6%,高出台灣兒少精神疾患盛行率(32.3%)達2成;最常見的各項疾病包含:
    ▶ 行為規範障礙症(22.7%)
    ▶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15.5%)
    ▶ 對立反抗行為疾患(13.4%)
    ▶ 憂鬱症(10.3%)
    ▶ 創傷後壓力症(4.1%)
      
    研究還顯示,機構兒少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憂鬱症和創傷後壓力症的終身盛行率,是一般兒童精神疾患盛行率(10.1%、1.7%、0.1%)的1.5倍、6.7倍及41倍。此外,機構中兒少6個月的精神疾患盛行率為28.9%,也高於一般台灣兒童和青少年的25%。
      
    梁歆宜醫師說,機構中兒少約有1成自述有明顯憂鬱,且在8到12歲的族群高達1成7,雖然排行不是最高,卻是殺傷力、後座力最大者,最怕的是,可能影響兒少萌生輕生意念;而創傷後壓力症也常令受虐兒少走不出過去的陰影,回覆回想過去受虐情景。
      
    ■心理的傷,身體知道!心血管、免疫系統都有影響
    梁歆宜醫師指出,在兒童時期,尤其是幼年時期,遭受到虐待經驗,不僅對精神心理層面有影響,同時也會長期影響身體,包括生長發育與生理變化、引起長期發炎反應、及破壞壓力荷爾蒙系統的調節,也包括大腦的學習功能,腦部杏仁核的恐懼反應被過度喚起,負責理性分析的前額葉皮質功能被抑制,使得兒童青少年專注力下降,自我控制能力降低,變得衝動、易怒或是躁動不安。儘管復健之路漫長,但仍舊可以改變。(資料來源:【註2】)
      
    梁歆宜醫師指出:「這心裡的傷身體知道,換了一個安全保護的環境以後,雖然正式修復的開始,但過去創傷的經驗還是會影響他們。」且這後續影響不只是精神方面,梁歆宜也發現,其實這麼小的孩子三高就出現了,BMI也變高,和人的免疫調節也有關係,發現這其實就是跟壓力不良事件有關。(資料來源:【註3】)
      
    ■揮別創傷!孩子都有韌性可慢慢恢復
    「林口長庚兒保中心臨床心理師黃文怡」強調,若是受虐兒童已出現明顯的失眠、焦慮及憂鬱情緒、創傷後壓力症,進而影響生活適應、人際互動、課業學習,應先至兒童心智科就診,請臨床醫師進行臨床評估與診斷分析;接著可依照醫師評估及診斷結果,判斷是否需要進行藥物治療,優先處理急迫的情緒行為問題,並選擇適合的心理治療取向,進行長期腦部心智功能復健。(資料來源:【註2】)
      
    據統計全台去年兒少收容人數約近3千人,經過良好的協助、治療及陪伴,是有機會揮別過去的恐懼或陰影,梁歆宜強調:「孩子人都有韌性,是有恢復力的,只是該怎麼好起來,比較擔心孩子狀況還沒有好時就出現併發症。但個案進入正向的安全環境下,是可以回到正常孩子一樣。」
      
    其中,家長、家人、朋友都是支持的角色,可以選擇適合的心理治療取向,與進行長期腦部心智功能復健,重新開啟新的人生篇章。(資料來源:【註3】)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註1】
    Liang, Sophie Hsin-Yi & Lo, Fu-Sung & Huang, Jing-Long & Shen, Shin-Heng. (2020).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Foster Care Residential Institutions in Northern Taiwan. Taiwanese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0. 15-24. 10.4103/TPSY.TPSY_1_20.
    http://www.sop.org.tw/sop_journal/pastIssues/info.asp?/2268.html
      
    ∎【註2】
    CNEWS 匯流新聞網 -【有影】兒虐「無聲」害一生!研究驚揭台灣寄養機構兒少 終身精神疾患高達5成:https://bit.ly/37IWzZc
      
    ∎【註3】
    早安健康 -「高達5成寄養機構兒童終身患有精神疾病!創傷也會造成三高、肥胖」:https://bit.ly/37IRwbg
      
    ➤➤照片
    ∎ 自由時報(2020-10-23)-「寄養機構兒少,54%罹精神疾患」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兒虐 #精神疾病 #寄養機構
      
    長庚兒少保護中心 / 衛生福利部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 台灣精神醫學會

  • foster醫學 在 關心羚 獸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5-13 09:13:44
    有 144 人按讚


    感謝獸醫朋友的認真筆記及無私分享,附帶一提,獸醫眼睛專門醫院全台就那麼幾間,剛好伊亞的楊醫師就是台大獸醫眼科研究所畢業的,桃園中壢的朋友,家中寵物有目睭問題,可以去這裡掛號診察喔!要預約啊~

    註:最近有個號稱動物白內障專科的,廣告做很大⋯Hello,他可不是獸醫喔,是沒有拿到眼睛專科醫師的人醫,是拿我們獸醫病患練刀嗎?🤯

    全台灣200多位獸醫師,拋家棄子沒過母親節,為的就是你們的貓孩子啊~

    這只是重點筆記,請不要拿這個去針對你的獸醫有沒有這樣做啊,疾病一直都不能只看一個點,要用個體狀態去做鑑別診斷。

    想分享的原因是:

    當醫生建議你家貓老闆,得做支氣管沖洗採樣,是有原因的。還有心臟病的貓其實不太咳,會咳還是要以呼吸道為主做進一步檢查,至少讓牠拍個X光吧。

    [2019貓呼吸道疾病研討會&微重點整理分享]

    🌀 2018年底台灣成立了貓科醫學會,
    (Taiwanese Society of Feline Medicine)
    伊亞的獸醫師身為專業鏟屎官,
    當然立馬就加入了~

    今年第一場研討會邀請了...
    澳洲梅鐸大學的老師Sue Foster,
    老師講課方式幽默風趣,
    雖然是兩天漫長的授課
    老師總是一直面帶笑容,
    提供我們最新的醫學知識,
    有上到這堂課真的很開心~

    🌀 課程內容從臨床症狀,
    切入到上、下呼吸道疾病,
    以及講授貓病毒性疾病、
    寄生蟲、黴菌等等的新知,
    也強調預防針的疫苗計畫與建議,
    最後以胸膜腔疾病做總結~

    更重要的是,
    課堂中不時能夠感受到...
    老師希望獸醫面對貓咪時,
    要盡可能減少他們的緊迫!

    不管是從門診的檢查、
    治療的選擇、到住院的環境等等...
    老師都希望獸醫能以...
    最簡單且最少緊迫的方式進行,
    完全就是個100%的貓人~

    🌀 伊亞有獨立的貓診間,
    並且非常嚴格的限制...
    "貓診間只有貓咪可以使用!"
    而伊亞的貓住院部有超大的籠內空間,
    另外診間與住院部都會使用貓咪費洛蒙,
    這些都是希望能減少貓咪來院就醫的緊迫,
    但上完課後,我們知道還能做的更好及更多~

    --------上課筆記微分享-------------

    #最近決定把伊亞粉專
    #設定為知識型紛絲專頁
    #所以大家熱愛的筆記分享
    #就直接搬過來伊亞囉

    #為了尊重花時間去上課的獸醫師
    #筆記僅會以重點帶過的方式分享

    1️⃣ 呼吸道包括了
    上呼吸道 (鼻子、鼻竇、咽、喉)
    及下呼吸道 (氣管、支氣管、肺實質)~

    2️⃣ 認識呼吸道疾病的症狀與聲音,
    以及判斷為原發問題或繼發性問題,
    皆能幫助我們定位疾病所在的位置~

    3️⃣ 聽診建議先聽肺音再聽心音~
    (順序反過來會很像先去吵雜的環境後,
    再去聽朋友小聲地說話,容易聽不清楚)

    4️⃣ 貓呼吸音極為小聲,
    而聽診器與毛髮的摩擦音,
    容易誤判為crackle,
    請小心不要過度診斷~

    5️⃣ 貓心臟病真的很少咳嗽!!!
    咳嗽的貓咪請往呼吸道疾病著手先~

    6️⃣ 貓很少會有productive cough,
    這是因為貓的tidal volume很少,
    不足以將深處的分泌物咳出~

    7️⃣ 貓呼吸困難的症狀,
    有時相當不明顯,
    臨床檢查時很容易錯過,
    所以要更細心地評估~

    8️⃣ 貓咪是種會忘記...
    可以張嘴呼吸的生物,
    因此上呼吸道的阻塞,
    有時可以要了貓的命~

    9️⃣ 抗生素的選擇,
    請參考呼吸道疾病的共識!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53540…/pdf/JVIM-31-279.pdf

    不要再濫用人類後線抗生素,
    以免造成未來的感染危機~

    1️⃣0️⃣ 貓頭部X光拍攝極為困難,
    若飼主端的費用許可,
    CT還是比較能有效診斷的工具,
    且可同時釐清整個顏面的狀況~

    1️⃣1️⃣ 採仰躺檢查咽喉處的狀況,
    能診斷或治療許多上呼吸道異常,
    而且不一定需要使用到內視鏡~
    (但若為鼻腔內的問題,
    使用內視鏡仍是最好的選擇!)

    1️⃣2️⃣ 鼻分泌物的採樣,
    僅能進行細胞學檢查,
    千萬不要拿去做細菌培養,
    因為這太容易培養出...
    淺層具有超強抗藥性的細菌,
    而非深層感染的真正病原,
    並誤用了不必要且無效的後線抗生素~

    1️⃣3️⃣ 慢性鼻炎和鼻竇炎...
    是個會反覆發生症狀的疾病,
    而且很難或幾乎無法治癒,
    往往會失去飼主的信任感,
    因此跟飼主在病情的解釋上,
    盡量以同理心的方式讓他們理解~

    1️⃣4️⃣ 面對貓咪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
    要知道當病情康復或是進入慢性感染時,
    在貓咪緊迫下病毒們很常會開始排毒,
    有些甚至可以排毒長達幾個月...

    因此如何避免院內感染相當重要,
    建議使用能殺除大多病毒的消毒劑~
    (住院部的籠門記得要消毒,
    不是只有籠內消毒就足夠,
    獸醫記得要勤洗手!!!)

    1️⃣5️⃣ 預防針的施打,
    請遵守WSAVA Guideline的建議!
    https://www.wsava.org/Guidelines/Vaccination-Guidelines

    要根據貓咪未來的生活型態,
    決定施打的種類多寡與頻率,
    現在的建議已經不是打越多越好了~
    (並要了解關於貓注射相關肉瘤的知識,
    不要再打在頸背部了,拜託大家!!!)

    1️⃣6️⃣ 非重症的貓咪住院時,
    建議要維持光照的交替,
    不要整天都開著燈,
    並盡可能讓他住在同一個籠子,
    否則只會增加貓咪的緊迫!

    也建議如果允許的話,
    皆由同一位人員操作貓咪,
    並且不要在進食或玩耍時操作他~

    要根據每隻貓咪的個性,
    替他量身訂做操作方式,
    並可參考AAFP和ISFM寫的...
    貓咪友善操作原則
    https://icatcare.org/sit…/default/files/PDF/ffhg-english.pdf

    1️⃣7️⃣ 咳嗽的貓咪,
    建議飼主拍攝X光相當重要,
    很常血檢都是近乎正常,
    而忽略掉胸腔內的病灶~

    1️⃣8️⃣ 若有進行...
    支氣管肺泡灌洗採樣 (BAL),
    要會區分檢體是否有汙染,
    才能幫助判斷結果的可信度~

    1️⃣9️⃣ 下呼吸道的感染,
    有些真的很難找到病原,
    但如果有找到,往往可以救貓一命,
    而某些疾病的特徵還與腫瘤很相似,
    因此,即使是專業的老師...
    也曾發現安樂死的貓咪,
    其實並非是腫瘤性疾病...

    2️⃣0️⃣ 即使貓咪沒有咳嗽、
    沒有發燒、完全沒有臨床症狀,
    皆無法排除下呼吸道感染...

    2️⃣1️⃣ 下呼吸道感染,
    很難以經驗性給藥,
    飼主經費考量許可下,
    建議還是要盡可能找出潛在病因~

    2️⃣2️⃣ 貓所謂的氣喘,
    其實跟人類的氣喘狀況不太一樣,
    因此稱之為氣喘不太恰當~

    2️⃣3️⃣ 對於effusion的分類,
    過去其實是參考人醫老舊的資料,
    分為漏出液、滲出液等等...
    實證價值與研究支持的可信度幾乎是0~
    甚至不同檢驗儀器不能做比較!

    建議獸醫們在使用之餘,
    還是要小心有些疾病不典型,
    並與這些分法無法配合在一起,
    而使自己陷入診斷錯誤的窘境...

    2️⃣4️⃣ 我自己覺得很重要的心得,
    老師他在看每一篇文獻時,
    會檢討這些文獻的可信度,
    包括動物的生活環境,
    以及是否為臨床病例等等...

    而且也並非老舊文獻就沒有價值,
    有些老舊文獻的樣本數遠遠勝過於現在的,
    甚至有新文獻僅是學位論文的發表,
    而竟然會讓部分獸醫師誤以為是準則,
    因此...閱讀文獻很好,但也要小心閱讀喔!!!

  • foster醫學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3-20 11:55:00
    有 17 人按讚


    【國家級醫學暨轉譯研究中心建構智慧健康新城市】

    Raising the Beam: NTU Hospital Hsinchu Biomedical Science Park Branch to Foster a Smart and Healthy City

    臺大醫院新竹生醫園區分院於3月16日上午10時舉行上樑典禮。由新竹縣邱鏡淳縣長、林為洲立法委員、邱泰源立法委員、臺大醫學院張上淳院長及臺大醫院何弘能院長等人,共同為臺大醫院新竹生醫園區分院進行上樑儀式。

    NTU Hospital Hsinchu Biomedical Science Park Branch is on track for completion by August, 2019. This occasion was marked with a beam-raising ceremony on March 16 attended by local dignitaries, lawmakers, Dean Shan-Chwen Chang of the NTU College of Medicine, and Superintendent Hong-Nerng Ho of NTU Hospital. The Brach is primarily oriented toward providing general and specialized medical services, supporting translational medical research, and promoting innovative medical materials and pharmaceutical R&D.

    本生醫分院定位為「臺灣醫療照護與生醫發展的國際櫥窗與卓越中心」,係因所在地臨近高鐵及桃園國際機場,可利用交通的便利性,建立優質健檢中心及國際級特色醫療,利用新竹科學園區的優勢,與國內相關IT產業合作,打造智慧型醫院,建立遠距照護和健康雲端產業,共同開發健康照護所需的IT軟硬體,並與本生醫園區內的生技醫藥公司建立新藥及醫材研發的產學合作管道,亦是國內生醫園區中最具備轉譯醫學優勢的園區。

    本生醫分院除支持轉譯研究,協助創新醫材及藥品研發為主,並提供一般醫療服務外,由於急重症醫療及癌症治療是目前大新竹地區民眾就醫之最大需求,相關之心血管、腦血管等疾病亦是近年來國人十大死因排名前幾名之重要疾病,因此生醫分院將以前述幾項疾病之預防與治療為首要任務,並朝可提供優質健檢、遠距照護及國際級特色醫療等健康促進服務方向進行;同時提供急重症醫療功能,預計設立腫瘤醫學中心、心血管中心、腦血管與神經醫學中心及急重症治療中心,以滿足目前大新竹地區急重症之醫療需求。

    本生醫分院共設置一般病床500床(內含研究病床200床)及特殊病床228床,分兩期開設,第一期先開設380床,包括急性一般病床250床,特殊病床130床,開設之病床並將優先提供生醫園區臨床轉譯研究使用,其餘348床預定於第一期啟用後5年內開設完成。

    第一期興建地下2層及地上8層之醫療大樓,以提供臨床醫療用途為主,其設計建築面積為10,639平方公尺,總樓地板面積為76,694平方公尺,自106年2月起動工,目前實際進度為27.5253%,超前進度2.2516%,土木建築結構已全部完成,後續將進行室內裝修;預計108年8月完工及109年1月正式營運。

    本生醫分院願景為「帶領生醫科技發展的國家級醫學暨轉譯研究中心,並建構大新竹地區成為智慧健康城市」,藉由與新竹生醫園區中的生醫產業合作,研發創新醫材及生技新藥,並結合新竹科學園區電子、資訊、製造、光電等高科技產業的優勢,進一步建構行動健康量測平台,將疾病狀況、飲食及體適能等個人健康紀錄利用雲端技術運用管理,建立健康促進及遠距照護之「智慧醫院」,並匯集鄰近大學與研究機構的研發能量,連結高素質的臨床醫學研究團隊,成為「智慧園區」重要的一環,協助國家達成生技產值倍增之目標,進而實現將大新竹地區建構為「智慧健康城市」的理想。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