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er 2A final reminder 最後提示】
1. Paper 2A不需順次序做,先在section A選一條最得心應手的題目,好的開局是重中之中!
2. 今期為何物:月、季、年大不同。
3.deprecation , interest expenses 點計?
3. 【擬題學】做...
【Paper 2A final reminder 最後提示】
1. Paper 2A不需順次序做,先在section A選一條最得心應手的題目,好的開局是重中之中!
2. 今期為何物:月、季、年大不同。
3.deprecation , interest expenses 點計?
3. 【擬題學】做數時應用Double entries 複式記帳思維
5. Ratio 溫熟未啊唔會俾個表你對架!邊D 「NP before I & T」、邊D「NP after tax」?用「平均數」定「期末數?」親生仔養仔外人?
6. 做T Account 轉問Journal entries (日記分錄) 唔駛驚!將T Account做working,推番個Flow出黎!
7. Capital Employed (運用資本) :Partnership係乜?「Capital(資本) + current(往本帳)」only!
8. 小心Trial Balance就算表的類別:「unadjusted未調整」 vs「post-closing結帳後」TB
9. 成舊錢走!
10. 「FULL-year depreciation全年折舊」要小心假設!買個年點計,賣個年唔駛計?公司policy ? Depreciation method ?
11. 相反,「Pro rata」按月計!
12. 小心usage-based depreciation使用量折舊!小心比較不同Depn方法對Net Profit的影響
13. 「fully depreciated? 完全折舊?」(ref 2012 DSE) 如果無disposed of fully depreciated non-current assets ,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 點反映?
14. Bank reconciliation statement (銀行往來調節表) 三大題型!小心題目要求!先睇Required part「commencing with邊度先!」
15. BRS夾年頭!CB vs BS opening balance可能已經唔同!小心!
16. Three-column cash book「三欄現金簿」?
17. 小心開cheque日子: 「unpresented 未兌現」vs「Stale 過期支票」vs「Post-dated 遠期支票 」
18.COE Logic: 1. FOBO公司型態 2. Flow of Income and expense(收入及費用的流向)-Accounting Cycle:「Nominal account 虛帳户」「Profit and loss 損益帳」「Retained profit 留存利潤」
19. TB 見到「Retained profit 留存利潤」要睇期頭定期尾 =.=
20.Partnership Appropriation 分撥帳小心 x COE考!小心SORB!小心lower of C&NRV!
21. 重覆:T Account 內只有Account 名!唔該唔好自創新Account =.=
22. 例如realization expense (變產費用)會唔會出現響Realization account (變產帳)度啊=.=
23. 小心文字題:Change in Partnership:入、走、ratio變
24. Goodwill 商譽adjustment:唔一定要close Goodwill 架!小心今年考open goodwill!
25. withdrawal of partners合夥人退出:「Current->Capital」,「Capital->埋單」
26. (重覆pt 6) Revaluation 重估及 Goodwill adjustment 商譽調整的journal entries日記分錄
27. Realization變產帳:睇身份:「老闆」vs「外人」vs「債主」
28. AFDD(呆帳準備) :specific allowance(特定準備) vs general allowance一段準備 (aging schedule帳齡分析表)
29. Bad debt壞帳vs AFDD文字題
30. .Bad debt recovered壞帳收回(都幾耐無考過)
31. BOOE(原始分錄簿) :1A($Cash Book 現金簿)->1B(X$+貨) 四本貨J->1C(general jounal普通日記簿)
32. Cash accounting現金制會計vs Accrual Accounting應計制會計
33. 開Income Account收入帳:Arrears應收vs Advanced預收
34. 開Expense Account費用帳:Accrued應付vs prepaid預付
35: 六大Errors Not Affecting Trial Balance Agreement 不影響試算表平衡的錯誤
@andyshines @andyyeungbafs
expense會計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俐媽的學生舉辦營隊了!
有興趣的孩子可以報名參加~
——————————————————
南台灣最大的經濟營--成大經濟營開跑了!
經濟galaxy 夢想無邊際
2021在成大經濟營
經濟X課程X玩樂X股市X結交新朋友X派對
五天的內容保證你收穫滿滿
不僅讓你認識成大
體驗五天的成大生活
更讓你瞭解經濟系都在學些什麼
______________
活動資訊:
營期:2021/01/21~2021/01/25
報名時間:10/10~11/08
報名方式:臉書搜尋成大經濟營
並填寫報名表單就可以囉
活動內容:秘密 但可以學到好多好多
讓你更加認識經濟系
以及更多商管學群的課程
(雖然經濟系是社會科學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俐媽英文教室—經濟篇:
economics 經濟學
statistics 統計學
accounting 會計學
macroeconomics 總體經濟學
microeconomics 個體經濟學
econometrics 計量經濟學
public finance 公共財政學
international trade 國際貿易
game theory 賽局與經濟
absolutely advantage 絕對利益
comparative advantage 比較利益
arbitrage 套利
retained earnings(RE)保留盈餘
assets 資產
liabilities 負債
stockholders equity 股東權益
revenue 收益
expense 費損
debit 借方
credit 貸方
trial balance 試算表
entry 分錄
cash flow 現金流量
monopoly 壟斷
fixed cost 固定成本
variable cost 變動成本
marginal cost 邊際成本
total cost 總成本
equilibrium 平衡點
utility 效用
indifference curve 無益曲線
capital 資本
complement 互補品
substitute 替代品
consumer surplus 消費者剩餘
producer surplus 生產者剩餘
deadweight loss(DWL) 無謂損失
gamble 賭博
implicit costs 隱含成本
——————————————————
以上感謝侯學長整理提供👍🏼
.
#俐媽英文教室
#俐媽英文教室經濟篇
#有不錯的營隊或活動
#俐媽都很樂意分享
#台大明明才子才女輩出
expense會計 在 寶可孟的理財記事本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好文分享】綠角說實話-金融產業的利益衝突與負面事件
我很認同綠角的概念:金融業跟民眾的資產管理,本來就是一件有「利益衝突」的事!
投資要挑對工具,才能讓你的績效不會輸在起跑點。也許現在的你還沒有準備好要投入投資與證券市場,但別忘了:那些滿臉微笑的銀行業者,都磨刀霍霍準備好了!
不論是存錢、買基金、辦信用卡,每一項商品的背後都有它的「貓膩」(眉角),你是否真的能夠安然走過這條都市叢林之路,躲過這些掠奪者的燒殺擄掠?
沒有人站出來講真話給你聽,恐怕難上加難。
在許多讀者與投資朋友的眼中,金融業似乎是一個光鮮亮麗的行業。銀行有明亮寬敞的大廳,基金業者在高級飯店舉辦講座,研究員們一個個專心掌握全球局勢。
但請不要忘記,這個行業,就跟所有事業一樣,是要為自己賺錢的。提供他人有價值的服務,為自己賺錢,理所應得。但傷害客戶,為自己賺錢,天理難容。
身為投資人的我們,要小心的就是,金融業者是否在傷害我們,為自己獲取報酬。
第一個傷害,就是收取過高的費用。
投資成果,就是錢。金融業者收太多錢,你的績效就不會好。這是基本原理。
任何告訴你投資不需要在意成本的人,你一定要知道,他不懂投資。
假如這個人還在金融業服務,你要知道,他可能懂,但他覺得你不必,也不需要懂。
在台灣發售的境外基金,常是美國同一支基金的高費用版本。買一樣的東西,台灣人就是要付比較多錢。
這問題我在2008就寫文章講過,到今天仍是一樣。請見:
投資界的次等公民(Exploited Investors)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exploited-in…
原因就在於,很可悲的是,許多台灣投資人仍對此毫無所知,或是甘願買次等產品。
台灣當地的基金,不僅買賣要收手續費,普遍還有內扣費用太高的問題。
請見:
2013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讀後心得1---台灣基金投資成本過高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tw/…/2013-investme…
大跌保證基金(Mutual Funds with Extreme High Expense Ratios)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tw/…/mutual-funds…
台灣投信基金2018全年費用整理1---不要再當基金冤大頭了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181.html
連台灣當地的ETF,都有內扣費用過高的問題,請見:
觀看台灣ETF費用有感---ETF未必是低成本(ETF with High Expense Ratios)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etf-etfetf-…
台灣投信業者不僅自己收較高的經理費,連給合作券商的交易手續費,都給的特別大方,請見:
台股基金過高的股票交易費用(Soft-Dollar Arrangement in Mutual Fund Business in Taiwan)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soft-dollar-…
基金這些法人,買賣股票要比散戶付更高的手續費呢?
這是什麼理由?
任何有點基本常識的人,都會知道這是非常荒謬的事情。資產管理公司是這樣”認真”、”小心”看管投資人託付的資產嗎?
收費高,還帶來很有問題的服務。
多家基金公司,淨值計算錯誤:
基金會計錯誤(Error in Mutual Fund NAV Calculation)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error-in-mut…
在賣出理由的說明文件中,卻說該支股票值得買進。這種明顯矛盾是怎樣的”專業”資產管理?
他們怎樣用你的錢?(How is Your Money Managed?)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how-is-your-…
一家資產管理公司,在美國調降費用,在台灣,運用特別”手段”,調高經理費:
橘越淮而為枳---一家基金公司的故事(Different Pricing Policies of BlackRock)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tw/…/different-pri…
利用職務取得的資訊,傷害投資人權益:
以職務之便,謀取私利(Corrupted Mutual Fund Business)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tw/…/corrupted-mut…
還有基金銷售管道的大問題,把根本不適合的工具賣給客戶。嚴重傷害客戶財務,只為自己的手續費收入。吃相非常難看。
台灣的高收債亂象(High Yield Is Not Guarantee for High Return)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high-yield-…
當年喧騰一時的盈正案:
盈正案後續調查結果(An Investigation that Yields Almost Nothing)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tw/…/an-investigat…
壽險業者也有問題:
指數化投資甚少被提及的優點—從南山人壽經理人事件談起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blog-post.ht…
還有這種費用高到不知道有什麼優點,有什麼買進理由的保單:
變額年金險費用解析—我的批評(Analysis of Variable Annuity Fees and Charges---The Untold Truth.)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analysis-of-…
美國基金業者一樣出過包:
2003基金醜聞(The 2003 Mutual Fund Scandal—Late Trading and Market Timing)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03the-2003…
資產管理公司的貪婪(The Greed of Asset Management Company---The Citigroup Scandal)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greed-of-ass…
討論這些事情,並不要揭人瘡疤,讓人難看。而是要讓身為投資人的我們,更有警覺。不要被騙了還不知道。
很多金融業者的運作原則,是把自身獲利放在無比的崇高地位。高到連傷害客戶,都是可以允許的。
請小心,不要遇上這樣的業者。
自己的錢財要靠自己小心看管。
expense會計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許多讀者與投資朋友的眼中,金融業似乎是一個光鮮亮麗的行業。銀行有明亮寬敞的大廳,基金業者在高級飯店舉辦講座,研究員們一個個專心掌握全球局勢。
但請不要忘記,這個行業,就跟所有事業一樣,是要為自己賺錢的。提供他人有價值的服務,為自己賺錢,理所應得。但傷害客戶,為自己賺錢,天理難容。
身為投資人的我們,要小心的就是,金融業者是否在傷害我們,為自己獲取報酬。
第一個傷害,就是收取過高的費用。
投資成果,就是錢。金融業者收太多錢,你的績效就不會好。這是基本原理。
任何告訴你投資不需要在意成本的人,你一定要知道,他不懂投資。
假如這個人還在金融業服務,你要知道,他可能懂,但他覺得你不必,也不需要懂。
在台灣發售的境外基金,常是美國同一支基金的高費用版本。買一樣的東西,台灣人就是要付比較多錢。
這問題我在2008就寫文章講過,到今天仍是一樣。請見:
投資界的次等公民(Exploited Investors)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08/05/exploited-investors.html
原因就在於,很可悲的是,許多台灣投資人仍對此毫無所知,或是甘願買次等產品。
台灣當地的基金,不僅買賣要收手續費,普遍還有內扣費用太高的問題。
請見:
2013 Investment Company Factbook讀後心得1---台灣基金投資成本過高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tw/2013/05/2013-investment-company-factbook1.html
大跌保證基金(Mutual Funds with Extreme High Expense Ratios)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tw/2018/02/mutual-funds-with-extreme-high-expense.html
台灣投信基金2018全年費用整理1---不要再當基金冤大頭了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19/01/20181.html
連台灣當地的ETF,都有內扣費用過高的問題,請見:
觀看台灣ETF費用有感---ETF未必是低成本(ETF with High Expense Ratios)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19/04/etf-etfetf-with-high-expense-ratios.html
台灣投信業者不僅自己收較高的經理費,連給合作券商的交易手續費,都給的特別大方,請見:
台股基金過高的股票交易費用(Soft-Dollar Arrangement in Mutual Fund Business in Taiwan)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12/02/soft-dollar-arrangement-in-mutual-fund.html
基金這些法人,買賣股票要比散戶付更高的手續費呢?
這是什麼理由?
任何有點基本常識的人,都會知道這是非常荒謬的事情。資產管理公司是這樣”認真”、”小心”看管投資人託付的資產嗎?
收費高,還帶來很有問題的服務。
多家基金公司,淨值計算錯誤:
基金會計錯誤(Error in Mutual Fund NAV Calculation)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11/05/error-in-mutual-fund-nav-calculation.html
在賣出理由的說明文件中,卻說該支股票值得買進。這種明顯矛盾是怎樣的”專業”資產管理?
他們怎樣用你的錢?(How is Your Money Managed?)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08/02/how-is-your-money-managed.html
一家資產管理公司,在美國調降費用,在台灣,運用特別”手段”,調高經理費:
橘越淮而為枳---一家基金公司的故事(Different Pricing Policies of BlackRock)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tw/2013/02/different-pricing-policies-of-blackrock.html
利用職務取得的資訊,傷害投資人權益:
以職務之便,謀取私利(Corrupted Mutual Fund Business)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tw/2012/07/corrupted-mutual-fund-business.html
還有基金銷售管道的大問題,把根本不適合的工具賣給客戶。嚴重傷害客戶財務,只為自己的手續費收入。吃相非常難看。
台灣的高收債亂象(High Yield Is Not Guarantee for High Return)
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20/07/high-yield-is-not-guarantee-for-high.html
當年喧騰一時的盈正案:
盈正案後續調查結果(An Investigation that Yields Almost Nothing)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tw/2013/01/an-investigation-that-yields-almost.html
壽險業者也有問題:
指數化投資甚少被提及的優點—從南山人壽經理人事件談起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18/07/blog-post.html
還有這種費用高到不知道有什麼優點,有什麼買進理由的保單:
變額年金險費用解析—我的批評(Analysis of Variable Annuity Fees and Charges---The Untold Truth.)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08/03/analysis-of-variable-annuity-fees-and_27.html
美國基金業者一樣出過包:
2003基金醜聞(The 2003 Mutual Fund Scandal—Late Trading and Market Timing)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07/12/2003the-2003-mutual-fund-scandallate.html
資產管理公司的貪婪(The Greed of Asset Management Company---The Citigroup Scandal)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07/09/greed-of-asset-management-company.html
討論這些事情,並不要揭人瘡疤,讓人難看。而是要讓身為投資人的我們,更有警覺。不要被騙了還不知道。
很多金融業者的運作原則,是把自身獲利放在無比的崇高地位。高到連傷害客戶,都是可以允許的。
請小心,不要遇上這樣的業者。
自己的錢財要靠自己小心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