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骰子法式吐司+綜合水果盤。
大犬看到時楞了一下,問我為什麼把蜂蜜淋在炸豆腐上?一早切吐司時突然想到:既然有骰子牛,為什麼不試試骰子法式吐司?於是說做就做。
前幾天聽到一首歌,覺得好好聽,歌曲名稱叫做《We Could Be In Love》;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搜尋。歌詞很直白好懂,其中幾句...
:
骰子法式吐司+綜合水果盤。
大犬看到時楞了一下,問我為什麼把蜂蜜淋在炸豆腐上?一早切吐司時突然想到:既然有骰子牛,為什麼不試試骰子法式吐司?於是說做就做。
前幾天聽到一首歌,覺得好好聽,歌曲名稱叫做《We Could Be In Love》;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搜尋。歌詞很直白好懂,其中幾句歌詞倒是滿值得拿出來講一下的,順便學幾句實用的片語吧。
Anyone who's seen us knows what's goin' on between us 任誰看到我倆都知道我倆之間有些什麼。
It doesn't take a genius to read between the lines 即使不是天才也能聽出弦外之音。
It takes something to V... 需要...來做某事。
國中時學過spend+花費的金額/時間、cost+金額、pay+金額、take+時間。但實際上take也可以指做某事需要的人事物。
Genius是天才,it doesn't take a geuius to V. 表示某事並不難,就算不是天才也可以做到。
而read between the lines,則是解讀弦外之音的意思。
line除了線條之外,也有台詞、話語、文本中的字句等意思。有些人習慣邊讀書邊寫註記,古時候許多文本也在文人之間流傳,某些人特別擅長寫評注,後世出版時經常會採用某些名家評注過的版本,就是因為經過註釋之後,讀者才能看懂作品的美感與精髓。在字裡行間中爬註解才能讀出弦外之音。
回到take。順帶再補充幾個take的好用片語。
It doesn't take a rocket scientist to .... 跟歌詞中提到的It doesn't take a genius to ...是一樣的意思。
英文中常說:It's not rocket science. 意思就是「這並不難啊!又不是什麼要發射火箭的複雜科學!」所以It doen't take a rocket scientist to V指的就是某事並不難。
It takes two to tango. 一個巴掌拍不響。
tango是探戈舞步,兩個舞者默契十足才能同時腳踩舞步、甩脖子。It takes two to tango 經常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糾紛出現時,真的就是中文說的「一個巴掌拍不響」;他們互相推卸責任、指責對方,實際上兩個都有不對的地方。媽媽們解決小孩的糾紛時很好用。
It takes one to know one. 行家懂行家、英雄識英雄。
意思是說,兩個人的思維邏輯都很像,就能輕鬆揣摩對方的心思。
例如周瑜與諸葛亮,若是在同一陣營,會是相知相惜的好朋友。正因為各事其主,一個老千對上另一個老千,互相諜對諜鬥智,才會氣死周瑜。有時警匪片會看到警方為了解決棘手案件,不惜去獄中調度曾經犯案的囚犯,拜託他幫忙shed some light(指點迷津),就是因為it takes a thief to catch a thief;做賊的才懂偷盜的邏輯。
It takes one to know one,這裡的one是代名詞,代稱任何對等、相似的兩個人。厲害的詐騙分子很容易在賭場中看出誰在牌桌上做手腳,也是因為it takes one to know one。
Someone has what it takes (to V) 具備做成某事的必要條件。
而且通常是指「軟實力」。也就是並非畢業證書或資格認證能夠評定出來的。例如,帶兵打仗的人,不能心慈手軟,就算諸葛亮再怎麼欣賞馬謖(ㄙㄨ、),街亭失守,也只能揮淚斬馬謖。What it takes to be a general is to strictly execute the military order. 將領就是要能嚴格的執行軍令。又例如,我最近在看韓劇”未生”(超好看的!大推),男主角只有高中學歷,但他憑藉著吃苦耐勞又耐罵耐羞辱的個性,慢慢在公司累積經驗,協助主管披荊斬棘(接下來我還沒看完所以也不知道會怎麼演),這時我們就可以說:He doesn’t have a college degree, but I think he has what it takes to do the job. 雖然沒有大專學歷,但我相信他具備勝任這份工作所需的實力。
其實還有兩句歌詞想分享,但今天不小心扯遠了,希望溽熱難當的星期一,大家能從歌詞中感受到甜蜜蜜,有個粉紅色的開始。
#自己煮早餐
#在家吃早餐
#早餐吃什麼
#早餐日
#文科太太的廚房
#文科太太的早餐英文教學
#文科太太的早餐英語教學
#eatathome
#homecooking
#breakfast
#breakfastideas
#healthyfood
#healthymeals
#food
#fooddiary
execute名詞 在 Taipei Ethereum Meetup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專欄新文章] 可升級合約介紹 - 鑽石合約(EIP-2535 Diamond standard)
✍️ Kimi Wu
📥 歡迎投稿: https://medium.com/taipei-ethereum-meetup #徵技術分享文 #使用心得 #教學文 #medium
Photo by Evie S. on Unsplash
前言
可升級合約簡單來說是透過 proxy contract(代理合約)來達成,藉由代理合約去呼叫欲執行的合約,若要升級,則把代理合約中的指向的地址換為新的合約地址即可。而執行的方式則是透過 delegateCall,但 delegateCall 不會更動目標合約的狀態。所以要怎麼處理變數,就是一門學問了。
舉例來說,contract B 有個變數 uint256 x,初始值為 0, 而 function setX(uint256),可以改變 x 的值。proxy contract A 使用 delegatecall 呼叫 contract B 的 setX(10),交易結束後,contract B中的 x 依然還是 0。
OpenZeppelin 提出了三種實作方式,可以做到可升級合約,細節可參考 Proxy Patterns,而最終的實作選用了 Unstructured Storage的這個方式,這種方式對於開發較友善,開發時不需特別處理 state variables(不過升級時就需要特別注意了)。而這篇主要是介紹 Diamond standard,OpenZeppelin 的可升級合約就不多做介紹。
USDC V2 : Upgrading a multi-billion dollar ERC-20 token 詳細地介紹代理合約跟變數儲存之間的關係,不了解升級合約的原理,建議先看看。
鑽石合約
名詞介紹
diamond:合約本體,是一個代理合約,無商業邏輯
facet:延伸的合約(實際商業邏輯實作的合約)
loupe:也是一個 facet,負責查詢的功能。可查詢此 diamond所提供的 facet與facet所提供的函式
diamondCut:一組函式,用來管理(增加/取代/減少)此 diamond合約所支援的功能
Loupe
直接來看 loupe的介面,從宣告就能很清楚暸解 diamond合約的實作方式,loupe宣告了一個結構 Facet,Facet結構包含一個地址及 function selector 陣列,所以我們只需要記錄一個 Facet陣列就可以得知這個 diamond 合約有多少個延伸合約及所支援的功能(loupe只定義結構,而實際變數是存在diamon合約中的)。也就是 diamond合約中只記錄延伸合約的地址及其支援的 function selectors,及少數 diamond合約的管理邏輯,並無商業邏輯,因此可以外掛非常非常多的合約上去(就像一個Hub),也就可以突破一個合約只有24K的限制。
// A loupe is a small magnifying glass used to look at diamonds.interface IDiamondLoupe { struct Facet { address facetAddress; bytes4[] functionSelectors; } function facets() external view returns (Facet[] memory facets_); function facetFunctionSelectors(address _facet) external view returns (bytes4[] memory facetFunctionSelectors_); function facetAddresses() external view returns (address[] memory facetAddresses_); function facetAddress(bytes4 _functionSelector) external view returns (address facetAddress_);}
DiamondCut
至於 facet在 diamond合約上的註冊或是修改,就由 diamondCut負責,從以下程式碼可以清楚瞭解其功能(EIP中有規範,每次改變都需要發送DiamondCut事件)
interface IDiamondCut { enum FacetCutAction {Add, Replace, Remove} // Add=0, Replace=1, Remove=2 struct FacetCut { address facetAddress; FacetCutAction action; bytes4[] functionSelectors; } function diamondCut( FacetCut[] calldata _diamondCut, address _init, bytes calldata _calldata ) external; event DiamondCut(FacetCut[] _diamondCut, address _init, bytes _calldata);}
Diamond合約
接下來就是最核心的部分 — diamond本體合約。以下是官方的範例,方法上跟 OpenZeppelin 一樣使用 fallback 函式跟 delegateCall 。
呼叫合約所不支援的函式,就會去執行 fallback 函式,fallback 函式中再透過 delegateCall 呼叫 facet 合約相對應的函式
fallback() external payable { address facet = selectorTofacet[msg.sig]; require(facet != address(0)); // Execute external function from facet using delegatecall and return any value. assembly { calldatacopy(0, 0, calldatasize()) let result := delegatecall(gas(), facet, 0, calldatasize(), 0, 0) returndatacopy(0, 0, returndatasize()) switch result case 0 {revert(0, returndatasize())} default {return (0, returndatasize())} }}
主要的差異在於變數的處理,OpenZepplin 是針對單一合約設計的代理合約(也就是每個合約都有自己的代理合約),所以無法處理單一代理合約儲存多個合約的變數(state variables)的狀況(後有圖例)。先由官方的範例程式來了解是怎麼處理變數的
在官方的範例中,都是以更改合約 owner 為例子
首先看到 DimaondStorage這個結構,結構中的前面三個變數都是在維持 diamond合約的運作(同上面loupe的範例),最後一個變數 contractOwner就是我們商業邏輯中所需的變數。
接著看到 function diamondStorage(),取變數的方式就跟OpenZeppelin 儲存特定變數方式一樣(EIP-1967),是把變數存到一個遠方不會跟其他變數碰撞到的位置,在這裡就是從 DIMOND_STORAGE_POSITION 這個 storage slot 讀取。
在實作上就可以有 LibDiamond1 ,宣告DIMOND_STORAGE_POSITION1=keccak256("diamond.standard.diamond.storage1") ,負責處理另一組的變數。藉由這種方式讓每個 facet合約有屬於自己合約的變數, facet合約間就不會互相影響。而最下方的 setContractOwner 是實際使用的範例。
library LibDiamond {
bytes32 constant DIAMOND_STORAGE_POSITION = keccak256("diamond.standard.diamond.storage");
struct FacetAddressAndSelectorPosition { address facetAddress; uint16 selectorPosition; }
struct DiamondStorage { mapping(bytes4 => FacetAddressAndSelectorPosition) facetAddressAndSelectorPosition; bytes4[] selectors; mapping(bytes4 => bool) supportedInterfaces; // owner of the contract address contractOwner; }
function diamondStorage() internal pure returns (DiamondStorage storage ds) { bytes32 position = DIAMOND_STORAGE_POSITION; assembly { ds.slot := position } }
function setContractOwner(address _newOwner) internal { DiamondStorage storage ds = diamondStorage(); address previousOwner = ds.contractOwner; ds.contractOwner = _newOwner; emit OwnershipTransferred(previousOwner, _newOwner); }
每個 library 處理了一組或多組變數的存取, facet 合約透過 library 對變數做操作。也就是把變數存在diamond主體合約,延伸的 facet合約只處理邏輯,是透過 library 去操作變數。
下面圖中清楚地解釋了 facet合約,function selectors 與變數之間的關係,從最左上這邊有個 facets 的 map,紀錄了哪個 selector 在哪個合約中,例如func1, func2是 FacetA的函式。左下角宣告了變數,每組變數的存取如同上述 library 的方式處理。
https://eips.ethereum.org/EIPS/eip-2535#diagrams
在 diamond的設計中,每個 facet合約都是獨立的,因此可以重複使用(跟library 的概念一樣)
https://eips.ethereum.org/EIPS/eip-2535#diagrams
小結
diamond合約使用不同的設計來達成合約的可升級性,藉由這種Hub方式可隨時擴充/移除功能,讓合約不再受限於24KB的限制,此外充分的模組化,讓每次升級的範圍可以很小。最後,因為跟library一樣只處理邏輯,並無狀態儲存,所以可以重複被不同的diamond合約所使用。
雖然又不少好處,也是有些缺點。首先,術語名詞太多,facet, diamondCut, loupe等等(其實還有好幾個,不過沒有介紹到那些部分,所以沒有寫出來)。開發上不直覺,把變數跟邏輯拆開,若要再加上合約之間的繼承關係,容易搞混,不易維護。最後,gas的花費,在函式的讀取、呼叫,變數的存取、傳遞都會有不少的額外支出。Trail of Bits 專欄中有點出更多的缺陷 Good idea, bad design: How the Diamond standard falls short,不過作者也有反擊 Addressing Josselin Feist’s Concern’s of EIP-2535 Diamond Standard,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看看、比較。
為了模組化及彈性,diamond合約在設計上有點太複雜(over engineering),會造成可讀性越差(這點也是Vyper誕生的原因之一),而可讀性越差就越容易產生bug、也越不容易抓到bug,而在defi專案中,一個小小的bug通常代表著大筆金額的損失 😱😱😱。
雖然如此,筆者還是覺得很酷,有些設計的思維仍然可以使用在自己的專案
ref:
EIP 2535
Diamond 實作
Addressing Josselin Feist’s Concern’s of EIP-2535 Diamond Standard
OpenZeppelin upgradeable contract
可升級合約介紹 - 鑽石合約(EIP-2535 Diamond standard)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Taipei Ethereum Meetup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 歡迎轉載分享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