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execution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execution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execution意思產品中有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908的網紅Ally Blah Blah,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十個唔住荷蘭嘅理由 (更多歐洲/荷蘭生活資訊,立即到https://www.patreon.com/allyblahblah) 上一次講咗十個住荷蘭嘅理由,形容到荷蘭好似天上有地下無咁。做人要中肯少少,今次就講一講十個唔住荷蘭嘅理由,平衡一下大家過度興奮嘅心情啦! 1. 稅高 荷蘭堪稱歐洲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暗網仔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
「execution意思」的推薦目錄
execution意思 在 ??ALLY??? Amsterdam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12:30:46
十個唔住荷蘭嘅理由 (更多歐洲/荷蘭生活資訊,立即到https://www.patreon.com/allyblahblah) 上一次講咗十個住荷蘭嘅理由,形容到荷蘭好似天上有地下無咁。做人要中肯少少,今次就講一講十個唔住荷蘭嘅理由,平衡一下大家過度興奮嘅心情啦! 1. 稅高 荷蘭堪稱歐洲嘅...
execution意思 在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Self-taught Gourmet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23 19:04:41
Unlike most reputable Italian restaurants in Taiwan that boast authenticity and tradition, Anima is spontaneous, intuitive and carefree. The menu chan...
-
execution意思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6-12 17:15:36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4rmkFI1ik0&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曼德拉效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utzRIE_uE&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index=17&t=5s
我的100K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破解Kate yup事件是假的! 不是綁架! 不要被騙! (Facebook上的證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JVt56ORWo&t=2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網上最可怕的一個字 (Ft. HenHen T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edkSHc7Os&t=145s
[戒備!!!]破解KPOP偽韓團IG假帳號的陷阱
戒備IG假帳號KPOP偽韓團的陷阱!!!
BTS戒備IG假帳號KPOP偽韓團的陷阱!!!
破解KPOP Fancam shadowing聖經
千萬不要點開|IG上這些偽韓團帳號點開會讓人心靈受創!!
IG和推特的韓國團體恐怖影片!
2 girls 1 cup, 14.44, user 927, ashvlogs, Kate Yup. 大家好又是我暗網仔. 現在show完這些網上奇案的名字後看來這條影片都會被黃標了啦!
這不是什麼Youtube新黃標記, 而是自5月25號起出現在大量BTS, Loona等kpop acts的短片中. 所有這些fancam, 即是被放大的表演影片, 問題就是影片中段突然出現... “I saw isis execution, girl slicing her arm, two people burning to death...” (p1)
[FANCAM shadowing] 1個解決方法, 兩種解答, 3個觀點
意外現場錄影: 暗網流出的片段放在Kpop唱歌跳舞當中. 有指看這些影片會讓你帳戶被Hack. 又不要説得好像什麼詛咒一樣, 看一影片不足而給黑客入侵你個人電腦. 首先要看背後的人或團隊是什麼人.
(p2)由Twitter群組@fancamsituation證實: 爆發了一連串會發出大量驚嚇Kpop短片的twitter帳戶. 全部的名字都有這個標誌和‘slitz’ 的字眼. 血seng畫面由自殘到真實意外影像都有. 多個幼的kpop fans不幸碰到這些影片留下陰影.
直至大概28號行動升溫. 事件擴散到Instagram, duoyin抖音...還有指有kpop粉會收到神秘人的私訊. “What is your fear” 建議就是不要回復.
(p3)這是Instagram要小心的名單. 現時還可以容易IG上找到(p4) 小心.
1
[1個解決方法] 有Youtuber提出’ Twitter自動播放’ 關掉, 就能保護自己不小心看到這些片.
在IG收到私訊主要是Kpop粉. 做法是block他們帳號, 然後report他們.
2
[兩種解答:]
[1. 4chan]
已久成為了美國次文化的討論區4chan常常造就潮流Memes.
那標記和名字如何解釋? 標記的意思是處決.
[2. 真理邪教]
(P5) “the whole Fancam thing was started by a cult, they call themselves ‘the shinrikyo cult””
1995年日本, 現時稱為Tokyo metro (p6)的東京地鐵發生化學武器攻擊. 事件被追sok到由部分失明人士 ‘麻原彰晃’ 創立的真理邪教.利用宣揚 “真正” 佛教的借口
最後2018年麻原和6名成員被處死.
之後2019年有气車撞人群事件, 2007年還建立新教‘光輪教’ 也是受 ‘真理’ 的理論啟發.
Fancam事件亦是真理教的後人做這個説法到今時今日只是停流在都巿傳聞的層面上.
3
[3個觀點]
這是從上載者的觀點出發:
-第一觀點: 有網友指事件背後的人是真Kpop fans. 想用這方法去宣傳自己所支持的偶像. 2014年 Fancam第一次出現時的確有幫韓國女團EXID事業pan上高峰.
但我覺得加一些貓被放入微波爐的畫面不是為了做這件事.
-第二觀點: 因為這件事overall對kpop fans的型像做成了負面影響, 這是好像someordinarygamers所講是4chan或reddit討論區的無聊人或中學生所為. 不是太出奇, fancam不止是有版權上的問題, 而是常常在Twitter用來ji yiw一些非kpop粉絲的用途. 網路世界ng to Fancam文化的人也挺多的.
-第三觀點:
首先説説: “真理教” 並非完全針對基督教, 真理的重心是‘千禧年主義’-相信融合幾種學派: 無論佛教, 基督教, 甚至瑜珈思想, 可以為社會建造出一個黃金時代.
真理邪教最受影響是對於宗教偶像的崇拜. 真理主要是拜印度神Shiva而麻原 彰晃亦有自稱是耶穌轉世.
這個強烈宗教偶像崇拜會否跟娛樂圈明星崇拜造成他們不喜歡的對比? 而是不是因為這個對比導至真理教的人選擇在現今最紅的韓星,最受到崇拜的fancam中, 下這個毒手, 想打gik他們呢? 可能覺得就是: 要崇拜也不要崇拜這些唱歌跳舞的人. 要崇拜就崇拜天上的神!
偶像崇拜就算在宗教中也是受到爭議的事情. “Thou shalt have no other gods before me” 就是十gaiy中禁止用偶像代替屬於無型jong的神. 其實歴史中基dook教用偶像, gauw tong, diu jeung令到聖經中的東西能發揚光大是chung ming的. 偶像崇拜本身也沒有錯, 只要了解你崇拜的那樣東西是代表什麼. 不會跟一些奇怪cult leader, 又不要像一些bts sasaeng: 瘋狂fans最後行為是傷害自己偶像.
做今天這條影片很危險的. 除了得罪cult外現在還講一些還有瘋狂kpop stans. 但記得影片的開頭嗎? 我應該已經被黃標了. 好cham了! 所以希望大家: 大人有大量啦!
execution意思 在 Ally Blah Blah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十個唔住荷蘭嘅理由
(更多歐洲/荷蘭生活資訊,立即到https://www.patreon.com/allyblahblah)
上一次講咗十個住荷蘭嘅理由,形容到荷蘭好似天上有地下無咁。做人要中肯少少,今次就講一講十個唔住荷蘭嘅理由,平衡一下大家過度興奮嘅心情啦!
1. 稅高
荷蘭堪稱歐洲嘅「萬稅國」。呢一邊嘅稅率比起絕大部份歐洲國家都要高。喺呢邊生活嘅人,除咗要交高昂嘅薪俸稅,另外都要交差餉(有物業的話)、垃圾稅、任何購物要俾VAT等等。荷蘭嘅稅高到,要倚靠30%ruling 嘅稅項優惠吸引外籍嘅高技術人才。
不過,荷蘭稅率對於高科技嘅跨國公司來講,係非常優惠;另外亦都唔會收capital gain tax。但對於一般打工仔來講,交稅真係可以交到手軟。
2. 生活費高
荷蘭嘅物價,比起其他歐洲國家高。若然你習慣咗香港嘅生活方式,經常行街睇戲食飯直落的話,想喺荷蘭有同樣嘅生活真係會有難度。
3. 冇嘢好食
呢個之前講過,荷蘭真係冇咩好食,或者你要識地方/願意俾高價錢先會享受得到高質量嘅食物。個人來講,喺荷蘭試過幾次食物中毒。所以如果遇到質量好嘅餐廳,通常會好快變成忠實粉絲哈哈。
4. 放工做咩好?
即使係大城市,大部份嘅舖頭會下晝6:00閂門,星期六日都唔例外。如果係冬天,太陽好咗落山,呢個營業時間都幾正常。不過如果係夏天,夜晚11點先開始天黑的話,你會發覺放工之後有幾個鐘唔知做乜好。一般都只係同朋友出去食飯、飲嘢就算;如果你想行街shopping,我勸你都係請一日假會好好多。
5. 天氣差
一年裏面,除咗夏天可能好彩有幾星期陽光普照,荷蘭一般嘅天氣都非常差。經常落雨、陰天居多、風大雨大、寒風刺骨⋯⋯因為天氣關係,唔少住荷蘭嘅人衣着都係以實用為主。可能係因為呢個原因,好多荷蘭人一有機會就去南歐或者天氣好嘅國家放假,吸收多啲陽光吖嘛!
6. 好⋯慢⋯呀
荷蘭文化好 consensus-based (注重共識),結果就所有嘢,特別係決策相關(decision-making)嘅事情,都搞到好慢。若然習慣咗生活節奏比較快,過到嚟荷蘭需要一段時間適應。但唔好誤會,去到一啲執行(execution)上嘅事情,荷蘭人效率都係好高嘅。
7. 醫療系統嚇親人
亞洲社會係醫療系統方面,一般會採取「預防勝於治療」嘅策略。但係荷蘭人就剛剛相反,好聽啲講就係「船到橋頭自然直」,難聽啲講就係出咗事再算。普遍荷蘭醫生唔鼓勵定期做身體檢查;你有病痛,醫生會叫你食兩粒止痛藥 (paracetamol)休息多啲,過兩個星期仲係唔舒服再返嚟;甚至有啲醫生會覺得,年青人身壯力健,還重病嘅機會好低,有病痛都未必會轉介你去專科。呢種做法導致「大病應該死唔去,小病就有排你煩」嘅局面。
喺肺炎爆發初期,荷蘭政府亦係用呢個做法去抗疫。關於荷蘭醫療系統,可以講嘅實在太多。有興趣嘅朋友記得留意之後文章!
8. 「過度」推崇個人主義
普遍西方社會同華人社會最大分別,就係西方國家比較崇尚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本身個人主義唔係大問題,但荷蘭人似乎將個人主義推崇到極致,簡單啲講就係自私。比較常見嘅係隨地掉垃圾、狗主會比啲狗隨地大小便、年青人夜晚喺屋企開party完全唔理噪音污染等等。肺炎抗疫亦係一個好好嘅例子,荷蘭似乎特別多人以個人權利為理由,唔理抗疫措施(喺其他歐洲國家情況會好啲),又或者覺得自己去旅行緊要過確診等等。
9. 荷蘭卓異主義
大家可能聽過Dutch Exceptionalism 呢個詞語(荷蘭卓異主義/例外出義)。簡單啲講,即係話荷蘭好「例外」或者「與別不同」,伸延到荷蘭獨特優越嘅意思。雖然荷蘭人唔一定會兜口兜面講,覺得荷蘭(人)比其他國家高人一等,但上至政府領導人(同公共政策),下至普通平民百姓,偶爾都會顯露出「荷蘭與別不同」嘅態度。三言兩語比較難講清楚,有興趣嘅朋友不妨上網Google下呢個字,睇吓相關嘅新聞。想知多啲嘅都可以話我知。
10. 真正融入有難度
要真正融入荷蘭,會有一定嘅難度。文化差異可以係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荷蘭人對雖然外國人非常友善,但一部份人總會覺得你係「外地人/過客」。又或者,即使你好努力用荷蘭文同當地人溝通,如果當嘅人聽得出你有口音,就會即刻轉英文同你溝通。除非你有屋企人係荷蘭人,否則需要一段頗長嘅時間先至可以真正融入荷蘭嘅社會。
講到尾,針冇兩頭利,冇一個地方係完美。到底一個國家好唔好住、移居係唔係利多於弊,有時真係好視乎個人際遇。無論你想嚟荷蘭又好,或者想移居其他國家都好。記得要好好衡量利弊,唔好盲目做決定啊!
#荷蘭
#荷蘭生活
#歐洲
#歐洲生活
#海外職場
#香港人在歐洲
#香港人在荷蘭
execution意思 在 Goodbye HK, Hello U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兄弟爬山》(Our Vantage)呢幅大作嘅畫家Harcourt Romanticist,又一勁作《凌遲》(Justice in Compromise)。
上次嘅概念黎自法國大革命嘅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今次應該係The Execution of Lady Jane Grey。
歷史背景好複雜,大概係咁(有錯唔該指正):
"Lady Jane Grey"响英國歷史上本來名正言順繼位女皇,但係因為時勢做咗9日就被「權貴」同「法庭」出賣推翻。推瑪麗一世 (Mary I of England)坐上皇位,然後再被屈搞革命,比法院判死刑。
#TheNineDaysQueen
#JusticeInCompromise
Photo Source:Harcourt Romanticist IG
(偷咗圖唔好意思!一萬個Sorry🙇♂️🙇♂️🙇♂️!)
原圖:
https://www.instagram.com/p/B_uwKxmgreq/?utm_source=ig_web_button_share_sheet
execution意思 在 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很多爸爸媽媽常問我,「我自己的知識不夠,帶著孩子看博物館,怎麼教他們?」
別擔心,世界上沒有人什麼都知道的,我也許在醫學相關的博物館或展覽可以直接介紹,但碰到不熟的歷史或藝術還是一樣很弱。
教學不是只有單向的言教,更可以雙向的身教。不懂的話,拿出手機,現場查給小孩看吧!
例如,為什麼國家藝廊 National Gallery 的其中一幅畫,會是被切開的樣子?
我自己也很好奇,就看了標題跟說明後(The Execution of Emperor Maximilian / Édouard Manet),在現場用手機上網查,原來馬內畫了好幾個版本,但因為所持立場與法國國王不同,在當時的政治氛圍不適合公開,最後的定稿賣給人私下收藏後,之前的版本,馬內就切掉銷毀。
馬內過世後,其家人或許是要拼現金,把這一片一片也拿去賣,竇加覺得這蠻有意思的,就一片一片收購回來,拼起來。最後轉手到國家藝廊收藏。
這裡也可看到,國家藝廊的策展態度,跟一般的博物館不太一樣。除了藝術性,他們同時也看重教學意義和故事性。切壞並重拼的作品,相對便宜,但卻更有故事可說,甚至還能引起觀眾的興趣,利用好奇心,將策展延伸到網路上,因此,這破碎的作品,就變成主展品了。
這是很完整的過程,從發現問題(怎麼這幅破破的)、取得既有資訊(牆壁上的說明與關鍵字)、獨立研究並歸納(上網搜尋迅速取得有價值資訊)、整合並分享(跟小朋友說明這些故事以及策展意義)。是良好的身教,以及機會教育。日後他看到有趣的議題,也會用類似的方法,搜尋並整理,或許講給同學、老師、同事聽。
▌善用學習單
英國是很重視「小孩」的國家,真正把孩子當成社會的未來,包括公共交通或博物館,兒童往往免費,家庭票也有很多種優惠。博物館常為了小朋友,設計學習單,有些甚至還為不同年齡層,設計了兩三個版本!
重點是,只要有學習單,就讓孩子拿一份!絕對值得。
像是小而精緻的老手術室博物館,兩個小孩都沒有醫學根基,卻能帶著兩張學習單(一張幼童、一張青少年),努力看懂文字,仔細思考,在博物館的各個角落尋找答案,偶爾有不懂的時候還會主動來問我,小孩有自己的動機,是最可貴的,而一張學習單就能有這樣的神奇效果。
寫完後,還可以到櫃臺換取小獎品,兩個小朋友自己去櫃臺報到,跟工作人員討論答案,領到小徽章,還被稱讚「字很漂亮」,對孩子來說,是印象非常深刻的學習體驗。
旅遊之外,這樣的學習單經驗,可以延伸到每天的生活,我們作爸媽的,只要花 30 分鐘,就能把生活中的各種知識與素養,製作成教案,並準備獨一無二、能有效引發動機的學習單。歡迎參考我們的課程,不只真的帶你做,還回答你所有的問題!
🚩 學會為你的小孩,客製化素養教案!
👉 https://literacy.innovarad.tw/interactive/
👉 2020/4/11(六)素養教育工作坊,火熱報名中!
▌家是一個團隊
家是一個團隊,每個人也有不同的專長,彼此可以互助。
像是我對影像特別有感,會觀察到很多有趣的小細節,也會拍起來,這也是我之所以選則當影像醫學科醫師的原因。每天晚上我會把自己當天所拍的所有照片(通常都 300 張上下),上傳到全家的 Family Share 相簿,我們全家都用 Google 相簿,彼此分享相當容易,而且我分享之後,在他們的手機或平板,還會出現通知,提醒他們去看。
小孩可以藉由這樣的過程,回顧一天的行程,並挑選有趣的主題,寫他們每天的部落格。他們可以直接用我的照片,但我要求他們必須自行後製修圖過,不能直接放上原圖,要思考自己想呈現什麼,裁切並調整亮度對比,去把想說的事情說好。
像是我太太婉君,對旅行有興趣,在規劃行程、購買機票、預定飯店時,就常帶著孩子一起參與。這部分我就不太擅長,也沒什麼熱情,由她耐心的跟孩子互動,最為適合。
姐姐對畫圖有興趣,常能給弟弟配色與配圖的建議;弟弟對 Scratch 做動畫很有愛,所以做總結動畫時,也帶動了姐姐的興趣,作了一個。
姐姐與弟弟,在做 activity book 或推理小書時,也都是共同解謎的,他們會一起討論一起寫,兩個人的才華略有不同,姐姐想得比較全面但慢些,弟弟反應很快但常看不到全局。
因為性格不同,過程中當然也會有爭吵,這個小團隊互動的過程中,姐姐學習領導「反應快但卻脾氣急躁」的弟弟,統合意見與想法,而弟弟也實際體會,一個人反應再怎麼快,知道再多,還是不如一個有效討論的團隊。
🚩 出遊前的必修教養課程,與孩子互動,不怕沒有梗。
🔸 讓自己成為更能給孩子支持的爸媽
🔸 好課開班|2020/4/11(六)素養教育工作坊
🔸 立即報名|https://literacy.innovarad.tw/event/
➤ 在旅行中,陪孩子一起學習的 6 個技巧。
➤ http://bit.ly/2IqwrVd
▌適合對象
✔ 家長,您有幼稚園到國高中的孩子。課程內所傳授的技巧與概念,均已運用多年,確認可行。
✔ 即將成為父母,想先瞭解新時代教育方式與概念,看看其他的父母們在思考些什麼,自己又該做好哪些準備。
▌在這堂課,你將能學會的技能。
✔ 半小時做好一個教案。
學會如何跟孩子分享任何知識主題,不管是廣島長崎原子彈、南太平洋群島或困難的性教育,都行。
✔ 旅遊不只是旅遊,讓親子關係增溫,還能學習。
把握全家每次親子旅遊的機會,讓孩子增進知識素養,懂的想的都更有視野與深度。不管是跟團或自由行,不管是國內或國外旅遊,都適用!
✔ 拒絕被 3C 綁架,成為 3C 的主人!
如何讓孩子正確使用 3C 產品,成為他們感官與知識的延伸,成為 3C 的主人,而非成癮無法自拔的奴僕。
✔ 適應潮流,並且走在潮流前端。
在生活中協助孩子,適應這個新課綱與新時代的潮流。
▌家庭中的素養訓練,必須符合 4 個面向:
✔ 短時間能做
現代社會,大家都忙,雙薪家庭也多。很多時候忙了一個月,只有一個週末下午全家有空。如果能在 2 個小時內完成,才有可行性,也才有成就感。
✔ 要融入生活
最好不用事先準備,想到就能做。甚至跟全家的外出、跟團旅行、自由行,都能結合。
✔ 與學校互補
知識的部分,國民教育作得不錯。但在媒體識讀、獨立思考、書寫溝通等領域較少,家庭為主的素養訓練,若能補足就更好。
✔ 順應新趨勢
孩子長大速度很快,有限的時間,學到能帶著走,且未來適用性高的技能,當然更好。
素養教育工作坊,在小孩最渴望知識,最喜歡問為什麼的這幾年,讓他們留下與你互動的回憶。
🔸 2020/4/11(六)素養教育工作坊
🔸 https://literacy.innovarad.tw/event/
在小孩最渴望知識,最喜歡問為什麼的這幾年,留下與你互動的回憶 | 4 / 11(六)| 素養教育工作坊火熱報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