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excel沒有回應怎麼辦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excel沒有回應怎麼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excel沒有回應怎麼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excel沒有回應怎麼辦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4萬的網紅李開復 Kai-Fu Le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近年接受的最長也是最細緻的採訪,人物雜誌記者像私家偵探一樣,從我和朋友的交談,從各種出乎我意料的文字視頻資料裡面,打開了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一面。有不少獨家的秘聞,歡迎點擊。 李開復:最大化戰爭的倖存者 本文來自《人物》雜誌 文|李斐然 編輯|朱柳笛 攝影|尹夕遠 …………………………………… ...

  • excel沒有回應怎麼辦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1-13 14:18:22
    有 656 人按讚

    近年接受的最長也是最細緻的採訪,人物雜誌記者像私家偵探一樣,從我和朋友的交談,從各種出乎我意料的文字視頻資料裡面,打開了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一面。有不少獨家的秘聞,歡迎點擊。

    李開復:最大化戰爭的倖存者

    本文來自《人物》雜誌
    文|李斐然
    編輯|朱柳笛
    攝影|尹夕遠

    ……………………………………

    坐在李開復對面是一種持續的挫敗和絕望。技術要比人性更根深蒂固地活在他身上,那種感覺很像是跟Siri聊天,全程剔除人類情緒。這讓人產生一種不太對勁的迷惑:如果他參加圖靈測試,能通過嗎?

    這種最大化的氣質只在一種狀態是合理的,那就是科學家的實驗室。這原本可以成為一個最典型的科學家故事,一個天才,迷戀技術,與機器共存,活在實驗室裡。但顯然,李開復早在30多年前就放棄了這條路,這也是他的故事中最有意思的一部分——天才決定離開實驗室,投身複雜、渾沌、充滿局限又充滿活力的商業社會,活在人群中。

    ┃最大化戰爭

    李開復的西裝褲口袋是一個精確測試後確定的尺寸,它和最新款iPhone的尺寸貼合,既不會淺到放不進去,又不會深到不容易取出來。在重要場合,他會戴寬度7釐米的細領帶,比市面上大部分領帶細1釐米,因為他經過實驗發現,這樣的搭配顯瘦。就連他的笑容,都像是一個受過專業訓練的職業偶像營業時的idol smile,這是他大部分照片裡的固定微笑的弧度。

    坐在這樣的李開復對面是一場持續的心理危機。他的人生經歷被量化,像一個可查詢的資料庫,他的回答基本上全部出自他出版過的8本書,以及迄今為止發表過的公開演講、訪談和文字記錄。如果你讀過這些內容,就可以準確預測他每一次的答案。因為不管問題是什麼,他都會繞回到這些公開信息的範疇之內,邏輯落點始終是——“世界因你而不同”,每個人都要“做最好的自己”,而現在,我們應當關注“AI未來”。這些是他的自傳標題,也是他研究後發現最適宜大眾傳播的話題。

    他的生活是一場最大化的戰爭,在有限條件裡,最大化時間,最大化效率,最大化確定性,不允許冗餘。偶爾助理給他在兩個時間段中安排了休息,會遭到他委婉的批評:時間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這場最大化戰爭貫穿了李開復30多年的職業生涯,他擁有一個商業偶像的完美履歷:畢業於學術頂尖的哥倫比亞大學和卡內基·梅隆大學,工作過技術最頂尖的科技公司,蘋果、SGI、微軟、Google,而後在2009年創辦創新工場,投身中國的創業熱潮。

    在每一個階段,他都創造過最大化的奇跡:在蘋果,他曾將尚處於實驗室階段的前沿語音辨識系統,壓縮了1000倍後應用在當時的蘋果電腦裡;在微軟,他創建了微軟中國研究院,這成為後來世界知名的微軟亞洲研究院,走出來許多AI領軍人物,被《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稱為“世界上最火的電腦實驗室”;Google中國也在他的推動下,從一個人到700人的團隊,實現了最具歷史意義的當地語系化。

    過去10年中,他的最大化戰場是中國的互聯網創業。創新工場所投資的項目超過350個,已經誕生了17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基金規模超過20億美元。“創業本身就是一場最大化。人們在創業環境中得到的成長,是在其他環境裡不會得到的。創業就是做出了有限性和無限性之間的連接,達到了人的最大化。”

    技術造就的商業奇跡,是過去10年間中國互聯網的獨特景象。技術高度集中化了效率,放大了個人的力量,讓所有人親歷了一場肉眼可見的奇跡——一個創業者能改變所有人購物的方式,一個聊天工具能顛覆此前所有的通訊龍頭企業,一個網紅主播能直接決定一款口紅的生產……中國市場成為全世界資本最為矚目的新大陸,它吸引著一個又一個人投身這片土地的最大化戰爭,在這裡,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親手創造一場影響14億人的奇跡。

    “看到時代的變遷,看到迎頭而來的機會,總在想怎麼去調整自己,才能捕捉到這些機會。如果你讓我每天做一樣的事情,我會枯燥到死。”李開復說,“每一年我說不出來我做了兩三件很驚人的事情,好像就白活了。”

    不過,這場最大化戰爭也多少吞噬了人性。在家裡,他陪家人的時間是經過精密規劃的最大化策略,“既不會少到讓她們抱怨我不是好丈夫、好父親,又不會多到影響工作效率”。妻子謝先鈴有次跟他吵架,氣到離家出走,不接電話,不回短信。結果,李開復選擇用技術回應。他在Google搜了大概1000條道歉短信,從裡面挑了50條比較接近他的口吻的,自己又寫了50條,湊成了一個100條道歉信的資料庫,然後寫了一個程式,每隔45分鐘隨機發送短信,不間斷地一直發,連續發送到第三天的時候,妻子敗給了程式,認輸回家。

    創業夥伴陶甯從微軟時代就認識了李開復,那時候,連跟他吃飯都是一場智力競賽,要一邊吃一邊玩難度極高的推理遊戲。她注意到,同樣使用語音輸入,李開復的語音轉化準確率要比周圍所有人都高。因為他常年訓練自己,用機器習慣的穩定狀態說話,“不要只train機器,還要train自己。”

    與他結識近14年的黃蕙雯是創新工場現任CMO,起初她並不想接受這份工作,就跟李開復說,北京霧霾好重,我不要搬過去。結果過了一會兒,她在微信上收到了他的答覆,他依次發來中國氣象局的監測結果、社科院的研究報告,以及協力廠商機構的觀察統計。李開復糾正她,準確的事實是,北京的空氣品質已經有了大幅改善。這構成了李開復強悍的說服力,但也讓黃蕙雯不得不沖他吐槽:“你一定要每天都過得這麼用力嗎?”

    所以,坐在他對面是一種持續的挫敗和絕望。技術要比人性更根深蒂固地活在他身上,那種感覺很像是跟Siri聊天,全程剔除人類情緒。這讓人產生一種不太對勁的迷惑:如果他參加圖靈測試,能通過嗎?

    這種最大化的氣質只在一種狀態是合理的,那就是科學家的實驗室。這原本可以成為一個最典型的科學家故事,一個天才,迷戀技術,與機器共存,活在實驗室裡。但顯然,李開復早在30多年前就放棄了這條路,這也是他的故事中最有意思的一部分——天才決定離開實驗室,投身複雜、渾沌、充滿局限又充滿活力的商業社會,活在人群中。

    ┃與複雜共存

    商業世界有一些暗號。特別是創業者見投資人時,他們一般不會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你只能去捕捉一些訊號——聊天中他有沒有看手錶,中途接電話有沒有回來,如果聊了半小時他還在提問,要麼這次有戲,要麼他不懂這個賽道,想讓創業者幫他普及一下背景。最直接的失敗徵兆是,“我後面還有個會。”

    但是,李開復會給出不太一樣的訊號。他愛談論技術,見他需要準備好充分的資料材料,以備他即時提問。他尤其鍾情于技術天才,有時甚至會打破自己縝密的時間規劃,跟他們多聊。可是,如果技術天才只講技術,他會直截了當地告訴對方,“你的想法太天真了。”

    他的本質是一個電腦科學家。在成為投資人、創業者、職業經理人之前,他是足以躋身世界一流的人工智慧專家。電腦博士李開復設計過一款人工智慧博弈程式Bill,擊敗當時奧賽羅棋世界冠軍;他還使用一種叫做“隱瑪律可夫模型”(HMM)的方法,建造出世界上第一套非指定語者連續性大詞彙語音辨識系統Sphinx。學術界一種開玩笑的說法是,衡量一個人的研究高低,就去看他的論文能在多少年後還持續折磨著後輩入行必讀。而李開復的論文,直到今天還有程式師將其翻譯成中文,細細研讀,距離他發佈這些論文已經33年了。

    走出實驗室後,他親歷過這個時代幾乎每一次最重要的技術變革,參與它們的落地。陶寧記得,即便在微軟、Google這樣的頂尖公司,想要讓技術進入產業也是一場惡戰,李開復要反反復複做演示,跟不同人群磨合,他們之中大部分人不懂技術,“99%不是你的技術同類”,但他們又有自己的立場和顧慮,李開復的工作就是需要彌合這種人群之中的認知差異。

    商業是人構成的戰場,在這裡,贏的關鍵是學會與複雜共存。尤其在中國創業,是一場全世界最殘酷的戰爭。所有參與者將最大化推向極致,只有親自下場,你才能明白這種現實的顛覆性力量。天才的最大失利往往不是技術缺憾,而是誤讀了人,誤讀了人性,誤讀了人群之中的風向。

    在微軟的時候,到美國總部開會,坐滿一屋子的天才工程師總提中國盜版,討論的主題都是怎麼抓、怎麼告、怎麼正版化、能賣多少錢。“我說你們根本不懂中國人的思維,我就帶他們來中關村,教微軟的人怎麼理解中國市場。”

    李開復設計了一套小實驗,他讓來北京的美國高管們先去一趟當時的電腦大賣場海龍大廈,每人發同樣的錢,買一個電腦回來,去親眼看看在中國做生意是什麼樣子。結果在中關村購物一圈,連最理性的CTO都陷入了中國充滿感染力的消費亢奮之中,回來熱情地跟李開復說,什麼都有,什麼都有,什麼都有!那是一種誰也阻止不了的商業生命力。只有親歷才能明白,你沒法跟一顆破土而出的種子講道理,靠理智否定它的生長。它會不惜一切代價活下來,最優解是與它共生。

    過往的經歷把他訓練成一個務實主義者。2006年,他參加香港科技大學前沿研究討論會,臺上坐著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時任科大校長、物理學家朱經武,還有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和阿貝爾獎得主邁克爾·阿蒂亞爵士。他們熱烈地討論“詩人科學家”這個議題,數學好美啊,數學充滿想像力,只有他不太同意。

    李開復很客氣,這是他身上的另一個重要特質。他婉轉地提醒:“這個世界需要有像他們那樣偉大的科學家,留在高校研究院,來探索數學之美,但是也需要像我們這樣的工程師,來把它做成有價值的東西,解決人類的問題。這兩者缺一不可。”

    他必須要學會在人群中生存。王詠剛是創新工場CTO,也曾在Google工作了10多年。他知道,跟形形色色的人談技術,是個苦差事,講深了大家聽不懂,講淺了大家覺得沒有用。碰上完全不懂技術的人,尤其是傳統產業的老闆,也得講得下去才行。他有一次聽到李開復不得不跟一個地方老闆解釋,“AI是一種新時代的Excel”,因為Excel對他們來說已經代表了複雜,他耐心地解釋,“像Excel那樣,你把資料填進去,結果就能算出來。”

    “我就沒有開復那樣的好脾氣,講不明白我就不想說了。但是他還是很有熱情,能在不同場合,耐著性子,讓所有人聽懂。”王詠剛說。

    “市場接受了,技術就得到了承認;市場不接受,再奇妙的技術也不名一文。”李開復曾這樣寫道,市場是一切技術的試金石,只有不適應市場的技術,沒有不適應技術的市場。就算是地球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技術不能落地,也在市場一文不值。

    整個過程都要對抗人群中的懷疑、不解和誤會。智明星通的CEO唐彬森說,10年前覺得李開復不像個投資人,每天叮囑他關注技術趨勢,“老發一些沒什麼用的話”,“我們還在創業苦哈哈的,滿腦子想的還是人怎麼招啊,工資怎麼發啊,他老說要all in移動互聯網,老說比爾·蓋茨的名言,‘人們永遠會高估一兩年的發展,而低估了未來10年的發展。’我當時心想,手機螢幕就這麼點大,性能又特別差,能怎麼樣?”

    如今,技術奇跡驗證了李開復的判斷。前不久,創新工場10周年紀念,他給李開復發了一條資訊,“偉大的時代需要有偉大的想像力。”

    然而,人群之中,質疑總免不了。出現負面評論的時候,陶甯和李開復經常爭論。李開復希望能把事實解釋清楚,但陶寧告訴他,如果他相信,自己事業的目標是把技術落實進產業裡,就必須專注於技術的落地,“活在一種不理解中,學著與噪音、反對、誤解共存”,對這個世界說,那好吧。

    “你說他沒有生氣過10分鐘、1小時,他肯定是不高興的,但是他得用理性的方式去處理。”陶寧說。“況且,創業中太多你想要做的事情,已經填滿你的時間了。像開復這樣從學界跳到工業界,面對客戶、投資人、產品、團隊,他已經生活在人群之中了,必須學會接受過程中的噪音。”

    這大概就是時代留在他身上的一種複雜性。他的技術信仰分成兩半:前一半是個科學家,能寫最複雜的論文,調教機器理解人類;後一半是個商人,能洞悉客戶的需求,教會人類理解機器。自始至終,他都是流動在兩者之間的人。

    ┃吞噬與救贖

    技術將李開復的最大化戰爭推向了頂峰,他不僅要最大化技術在商業上的效益,還要最大化自己的影響力。

    微博最熱的時候,他給自己的微博寫了一個AI程式,讓機器自動抓取即時熱門的話題,以及與他有交集的主題,以影響力排序轉發,連發送時間都是精准實驗的結果,間隔10分鐘發會掉粉,間隔40分鐘發又不能實現每天發送量最大化,衡量過後得到最優解,間隔30分鐘發一條,每天發送25條,以實現每天穩定漲粉的目標。機器全程類比人類發送的隨機性,避開整點發佈,以免留下機器痕跡,機器甚至能代替他自動回復留言,為他增加粉絲互動頻率,維持熱度。

    那段日子,向來平靜的李開復持續生活在一種強烈的情緒衝擊裡,憤怒、喜悅、興奮、焦躁,所有血流都沖向大腦。他每天都會檢查自己的粉絲數,如果沒有達到增長預期就會不高興。他變得對最大化數值有所偏執,“一場演講沒有1000個人我就不去,每天微博不新增1000個粉絲我就不開心,一個記者來採訪我,讀者不夠多我就拒絕。”

    一切都是最大化的工具。曾經的創新工場合夥人王肇輝結婚,邀請李開復致辭,儀式結束後,他發現李開復寫了中文發言稿、英文發言稿,在微博、推特、臉書全平臺上都發佈了一遍。作為新聞發言人的他感到高興和感動。但是,李開復大女兒上大學收到的父親的信,也被父親同步發在了網上。雖然贏得了點擊率,女兒卻非常不高興。

    今天回憶起這一切,最大化影響力的念頭“就像腫瘤一樣長在我身上,頑強、固執,並且快速擴張”,直到疾病的突然到來。

    在經歷了常年的熬夜、高壓、疲勞作戰的生活後,李開復的體檢報告裡檢測出腹部存在26個腫瘤,醫生確診為淋巴癌四期。當整個中國互聯網在井噴似的蓬勃發展時,李開復花了17個月養病。最大化戰爭暫時休戰。

    休假對於他來說,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一開始,他還不能正確融入這種生活裡面。在動完手術的幾個小時後,他還試圖再度投入工作。他在家的臥室裡搭建了一個工作臺,用金屬臂把顯示器懸掛在枕頭上方,躺著回復郵件。

    因為生病的緣故,他提前立下遺囑。寫遺囑的時候,他第一次認真注視自己手裡的筆,“那支筆曾在上萬冊書上簽名,暢銷的自傳,鼓勵中國年輕人努力工作、開拓事業的書,這些書每一本反響都很好,如今,同一支筆卻見證了我的失敗。”

    寫完遺囑,他坐在母親旁邊,母親已患阿爾茲海默症多年,只能勉強認出他。直到那一刻他才意識到,自己最大化的影子還有另一面。自傳是一個朝氣蓬勃的故事,但對當時在美國陪讀的母親而言,那是寂寞的回憶。沒有親人,沒有朋友,兒子上課的時候,她只能在家對著電視,一台一台換。因為語言不通,她只看得懂一個猜價格的節目,節目很熱鬧,但她也只能猜測這種熱鬧。從天亮到天黑,只有捱到兒子回家,才有人跟她說話。

    成功人生的所有細節都顯現了另一個模樣。在臺灣養病期間,他試著參與家裡的裝修,兩個女兒告訴他,過去他花了大工夫,把房間佈置成公主房,買小星星的貼紙,自己一顆一顆貼在天花板上,但其實,她們並沒有想要成為公主。

    小女兒說,她更想要收到爸爸的信,因為爸爸過去經常寫信,寫給爺爺奶奶,寫給媽媽,寫給姐姐,但是他已經很久沒寫了,自己高中畢業的時候,還會收到爸爸的信嗎?

    生病期間,李開復重讀了許多年前自己父親寫來的家書。原來早在他事業的最開端,父親就曾在信裡,反復叮嚀 ——

    先鈴、開復:

    先後接到你們來信,一則以喜,一則以慮(我未用“憂”字)。喜看開復的研究受到別人的注意、重視,但我要說一句話是,做學問的要有自尊心,但更要有謙遜心。學習是無止境的。

    經過了這麼多年後,他終於開始理解,和自己渴望的最大化不同,父親治學的根基恰恰是渺小。父親70歲的時候選擇當教師,教了幾十個學生。學生寫給他的訃文裡反復提到這位老師謙遜的治學觀點,他相信研究任何歷史最忌諱的是“成見”,“歷史是沒有官方說法的”,自己的觀點也不是最終的答案,應該歡迎反駁,包容不同的意見。

    “我才發現,他寫給我的每一封信裡都隱含著一些人生建議。他教我怎樣去做一個更好的人,不要為了一些沒有價值的事情讓自己太忙碌,做人要謙虛,千萬不能驕傲。父親通過這些信,以非常溫和的方法來傳遞他的愛,而我感知得太晚了。”

    在臺灣養病期間,住在他家附近的鄰居楊柏林是一位畫家。他看了李開復的故事,送來一幅畫。這幅畫是很多種顏色一起在流動,黑色包裹著紅色,藍色流向了金色,畫面正中央是蔓延開來的白色,如同水一樣,不斷流動,這是他所理解的李開復。

    楊柏林說,他在李開復身上看到了自己。這位畫家一直以來的創作理念就是“影子和自我”,而在李開復身上,他看到這個主題的又一次呈現——“真實的我是影子的救贖,而影子的另一面,是我更遼闊的世界。”

    ┃回到人群中

    病癒回到工作中,李開復回到了他的平和狀態。他是一個始終很客氣的人,很少生氣,總是保持弧度穩定的微笑。最大化模式並沒有完全消退,連軸轉地飛行、演講、開會。妻子常常問李開復,“你到底要幾歲退休啦?”

    他還不想退休,多久都不想。他還在享受流動在人群中。今年秋天,李開復去烏鎮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演講,飛回北京沒幾天,又到釣魚臺國賓館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在會議間隙的大廳,遇到的幾乎每個參會者都會跟他打招呼,停下來聊一聊。他像水一樣流動在不同群體之間,對決策者解釋技術的苦處,得給民營企業一些幫助,然後鼓勵研究員多參與實踐。

    只是,贏已經不重要了。“經歷的災難多了,人就學得會客觀了。人從挫折中學到的東西,遠比成功裡學到的多。碰到好多問題,上報紙了怎麼辦,大會不能開了怎麼辦,他們說,開復你怎麼還這麼鎮定?我說我都被微軟告過了,這算什麼?我都得過癌症了,還怕什麼?”李開復說,“這一生活得已經很值了,得到了超過我能想像的很多東西,我已經很感恩了。如果我失去一切,那也值了。”

    在互聯網世界,這也許是一種不合時宜的平靜。他的辦公室位於中關村,就在樓下吸煙區,休息時間會有許多掛著工牌的人聚在一起抽煙,他們鎖著眉頭,抱怨美國貿易管制黑名單、競爭對手使過的黑招、擴大市場的壓力……互聯網,一種焦慮、廝殺、競爭的象徵,是全世界最殘酷的競爭市場。焦慮是他們被這個技術時代所塑造的一種底色。

    經歷過技術時代屢次變革,現在的李開復覺得,在10年中國互聯網中誕生的最有價值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產品背後精於執行的人。“我覺得中國創業者是很強大的一批人,整體來說他們不會是很恐懼的人,一方面有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完成,萬一真的做不成,那就公司關了再創一家,做一家倒一家,倒一家就再開一家,真正厲害的創業者都是這樣起來的。”

    一個重要的領悟是,人的最大化,不能做簡單的量化。一個不能透露姓名的創業者說,當時他有一個合夥人,很多投資人不看好,都不願意投。但李開復對他說,“我知道這個事你肯定會踩坑,但我也知道如果出了問題,你也可以收拾得了,所以我們冒一點風險,還是會投。大不了到時候麻煩一點,幫你解決問題。早期多犯點錯誤,總比後邊犯錯成本小得多。”事實證明,他的合夥人果然出了問題,但這名創業者也的確熬過了這個錯誤,帶著公司成長為市場的關鍵玩家。

    最近,李開復開闢了一個新的最大化戰場——讓AI落地。

    他在創新工場設立了一個人工智慧工程院,給學生做技術夏令營,找傳統產業談合作,還聯繫了大學,幫忙設計人工智慧的教材。作為人工智慧工程院的執行院長,王詠剛常常和他一起出差,去工場考察。他在一家工場車間呆了一天,生產線上1000多個人,王詠剛挨個去看每個人的工作,看看能不能用自動化取代。車間工人用很細的鑷子,貼一張小小的貼片。一個工人一整天困在自己的工位上,反復這個枯燥的動作,拿起來、貼上,再拿起來、再貼上。這是一個亟需得到解放的重複性勞動,但是,今天的AI只能在虛擬世界起效,做語音和人臉識別還可以,一旦進入真實世界,又粗糙又笨拙,遠遠不能取代細活兒。

    “那天出來我就在想,未來AI是一個無論怎麼想像都不過分的發展。讓它發展取代工人,這不是一個效率問題,而是一個人道問題。人類是不應該被困在這種枯燥的重複性勞動裡的,應該做一些更自由的事情。今天的AI還在非常非常早期的起步階段,如果AI真正能落地達到90分的話,世界會變得非常不一樣。這是我或者開復,以及一些做AI科研的人所相信的AI。”王詠剛說。

    這又將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就像是他所親歷的每一次技術落地,又要跟決策者建言,又要面對陌生人的迷茫和質疑,想辦法讓人聽得懂,又要耐心勸服創業者相信,這背後是下一場技術奇跡。但李開復似乎很享受這件事,每天連軸轉地面談,演講,參加討論。

    1983年,李開復在卡內基·梅隆大學電腦科學系攻讀博士學位,那裡是世界人工智慧尖端研究的前沿陣地。他的博士生研究計畫中這樣寫道:

    “人工智慧是人類學習過程的闡明,人類思考過程的量化,人類行為的解釋,以及對智慧原理的瞭解。它是人類瞭解自身的最後一步,我希望投身這門新的、有前景的科學。”

    今天重讀這番宣言,李開復似乎的確在用自己的時間,踐行著這場實驗,他把自己訓練成機器的思維模式,量化自己的行為,去教機器理解人類,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機器的理解,把它推向人類,實現“人類瞭解自身的最後一步”。

    “我確實是用了20年的時間,才慢慢地瞭解他,他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也不是個最理性的人,他是一個像我們一樣的人,是一個領導,一個下屬,一個朋友,一個長輩,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兒子,他是一個生活在人群之中的人。”陶寧說,“他的主線是忠於技術,圍繞著技術他做了所有事情,做了研究,做了產品,做了投資,收集了人才,也獲得了很多朋友。技術改變了他的人生,他也因為身處這樣的技術時代,改變了別人的一生。”

    ┃只屬於自己的房間

    現在的李開復試著活在一場最大化的寬鬆裡面。他已經不怎麼再發微博了,自動定時發佈的程式已經終止了,他只會偶爾上去看看評論。過去看電影,他會按照IMDB排序,從9.2到6.5依次看,他在家裡裝了160T的伺服器,確保他準確擁有全部6.5分以上的電影。現在也沒關係了。他最近在重看《教父》,看了好多遍,他現在喜歡教父那樣的英雄,說不上是英雄,卻也並不是壞人,一生與人性的種種複雜面共存,是一個活在人群中的人。

    李開復有一個秘密,那就是吃。他熱愛美食,也熱衷於研究美食。每年大董上新菜,他都會受大廚邀請試菜,跟大廚討論菜品。曾有一家出版社知道了他的美食喜好,想給他出一本美食書。但是,在李開復決定之前,王肇輝就直接拒絕了:“我說不行,只要我還在PR這個崗位上管事,就不可能有機會。我不希望開復的公眾形象變得不專注。我希望科技、投資是占他人生符號99%的東西。不能讓人感覺不務正業,跑去做美食了,這不合適。我不同意這樣的事情出現。”不過現在,這個秘密也不需要隱藏了。講述美食時候的李開復,有一種毫無掩飾的由衷快樂,他花了整整10分鐘時間,認真描述如何煮一顆最完美的雞蛋。這是他經過反復試驗、調試,推算出的完美雞蛋烹飪資料。

    他選擇Google工作的其中一個條件是,參與Google中國餐廳的籌建。幾乎每個和他在Google共事過的人都記得,每天中午的試菜環節,會看到一個神采奕奕的李開復點評菜,面試大廚,提很多專業問題。

    現在不需要爭奪最大化流量了,他開始允許自己說點真正想說的話,吃到好吃的東西,他會給它們拍特寫,傳上網。其實,如果沒有其他人反對,李開復還挺想寫美食的。但是,他是一個溫和的人,不喜歡跟人起衝突。他也尊重別人的專業,只要是他認定的資深人士的建議,他大多會接受。所以,這個出版計畫最終流產,李開復只說了一句話,“那好吧。”

    病癒之後,為了讓更多人對AI感興趣,李開復願意去展露更多真實。他參加了奇葩大會。在去錄製的車上,他準備了一份詳盡的發言稿。助理提醒他,那兒鼓勵現場即興,你自由發揮就好啦。但這是李開復所不習慣的場景,他反問,“自由……怎麼自由?”

    結果,奇葩大會收穫了嘉賓語音聲波最平穩的一期節目。錄製結束後,蔡康永跑來找他的助理:“開復在幹什麼啦,讓他來玩的,一上來就講課,也不跟我們打招呼,難道他是緊張嗎?”

    習慣是不容易更改的,他還是喜歡活在精確的最大化裡。臨近採訪結束的時候,李開復展示了自己手機相冊,裡面有兩部評分7.9分的電影。“這是我最近發現的兩部電影,我還沒有看過。”他說回家後會把這兩部電影下載來看,所以此時此刻,寫稿還不能寫“李開復看過IMDB上所有6.5分以上的電影”,準確的說法是“所有6.5分以上的電影,減去兩部”。

    生活也依然追求一種最大化,但如果沒做到,那也沒關係。李開復在家裡追求極簡,一切都要藏起來,相冊藏在抽屜裡面,電視藏在油畫後面,電腦藏在飄窗裡面,音響藏在房間隱蔽的壁龕後面。他試圖也把妻子的化妝品藏起來,為此設計了一個能夠裝400個瓶子的鏡櫃,完美容納妻子現有化妝品。然而,住了一段時間後,滿載的鏡櫃外面不知道為什麼又冒出來100瓶。於是,他從自己的護膚品裡拿了20瓶出來,也放在外面。李開復說,這是適應環境的新策略,既然要存在冗餘,就讓冗餘也搭配著來,在一種新的平衡裡,與冗餘共存。

    他再一次開始寫信。小女兒畢業上大學那一年,他給她寫了一封不再公開發表的信。信的最後一段是:

    我問媽媽想說點什麼,媽媽讓我告訴你,我們非常愛你。我問她,這句話是不是應該說,我們愛你,比昨天多一點,比明天少一點。她點點頭,眼睛裡閃爍著一點光,那就像是在你小時候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同樣的光芒。

    後來不久,小女兒把回信文在自己的身上。一個是Stay Gold,它出自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的詩,原意是,美好總是容易消逝(Nothing Gold Can Stay),但她改了一下,對她來說,美好也可以永不消失。另一個是一組數學符號,那是長大之後終於領悟的父親的關心,一個大於號,一個小於號。

    今天的創業依然是一場最大化戰爭,但作為親歷者,他也得到了珍貴的經驗:“最大化會發揮人的潛力,但也會犯錯誤。我學到的就是不要去算計到這麼細,分清楚哪些是自私的最大化,哪些是真正對世界有意義的最大化。”

    李開復的家裡現在有兩間書房。一間是給外人看的,是他完美一面的呈現,乾淨到空無一物的書桌,所有物件都可以完美收納,曾經的獎狀、獎盃和畢業證書,整齊地排列在櫃子裡,是展示給世界看的戰利品。

    另一間書房非常狹小,裡面完全沒有裝飾,沒有吊頂,沒鋪地板,抬頭就是黑壓壓的暖氣管道,屋裡只有一把歪到有點散架的椅子,勉強可以坐下。這裡放著他在家裡佈置的伺服器,以及所有不想被外人看到的東西。

    這裡藏著所有他生活的秘密回憶。曾經手寫給妻子的情書,父親寫的信,自己的病歷,過去工作用的舊名片,只對自己有意義的工作紀念物,亂糟糟地堆在一起。他跟自己約定,老了退休了,他就把這些回憶按順序整理好。但現在還不用,這樣就好。

    只有在那個房間裡,他不用活在最大化裡。這是他精緻的家裡唯一一個亂糟糟的地方,沒有條理,沒有分類,不用小心翼翼。他時不時要去那兒維護伺服器,跑資料的十幾分鐘時間裡,讀一會兒信,發一會兒呆,想念父親和母親。所有情緒都允許得到短暫的表達,懷念,生氣,懊悔,沮喪,難過,也有希望。這是最大化戰爭的一條縫隙,只在這裡,活著一個真實的李開復。

  • excel沒有回應怎麼辦 在 阿堯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6-08 21:16:16
    有 281 人按讚

    大學只讀兩年,靠大量閱讀自學投資、沒有高科技只是非常老派的用紙本讀財報...1999 年 22 歲的 Allan Mecham 募了 20 萬美金創立 Arlington Value Capital,下圖是截至 2014 的績效,靠著口碑+能力現在基金規模十幾億,這大概是我聽過最勵志的投資故事了!

    這樣好的成績自然引來質疑:一個只做多的公司是怎麼賺這麼多的?網路上有一篇 14 頁的文章,作者 Teran 用 Arlington Value Capital 的 13F 去回測,卻怎麼樣也測不出這麼好的成績,所以公開挑戰 Allan Mecham,還不惜堵上職業生涯。今天威宇也問我 Allan Mecham 是怎麼辦到的?

    這兩天我讀了 Arlington Value Capital 2006-2016 的股東信(如果大家有找到 17-18 年或更早期的拜託提供一下),這個問題我給了兩個解釋的理由:集中+槓桿。Arlington Value Capital 規模很小,加上 Allan Mecham 的投資哲學,集中投資是理所當然。槓桿的部分只確定金融海嘯後的某一年買波克夏的時候使用,用多少不知道,當年波克夏占了 Arlington Value Capital 50% 比重。Teran 用 13F 回測有一些問題,其中很大的一個是不確定槓桿用了多少,外加有些持股是在一季之內就結束了的,例如金融海嘯後 Allan Mecham 買進的一家房屋公司被波克夏的 Clayton Homes 收購、OdysseyRe 也很快被 Fairfax 收購,這樣情況的報酬率就會漏計。

    不管 Allan Mecham 和 Teran 後續怎麼發展(我看是不會有後續了)讀完幾十年股東信+幾篇訪談,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

    投資原則

    1.不要管經濟怎麼發展

    能不管是因為已經完全做好準備。Allan Mecham 說他買股票前會做公司在不同經濟情況下的壓力測試:如果失業率到 7-10% 會怎樣、6-8% 的利率水準會怎樣。去思考公司是不是太依賴現在的經濟環境。經過一輪的壓力測試,原本很多看起來不錯的公司都會被淘汰。

    2.不要分散投資

    能集中是因為 Allan Mecham 完全知道自己在幹嘛也因為投資人都很認同他的理念,基金完全可以承受集中投資帶來的波動,Allan Mecham 不斷強調基金投資人帶來很多價值。

    3.不要用試算表

    Allan Mecham 不用 excel、不寫分析,所有東西都在腦袋裡。這點我覺得就看個人,像我就覺得寫一點分析有助於思考問題(近一個月產量很高XD)。強調不用試算表是因為業界太多研究員過於看重試算表,但重點應該完全放在公司長期的競爭優勢,而不是下一季的營運數字有沒有達到共識的預期。

    4.想十年後的事,而不是下一季

    Allan Mecham 完全是巴菲特的追隨者,挑看得懂的好公司+好管理層,把自己當成公司的所有人。這點延伸講投資人的性格,前陣子時間資產的廖總在我的貼文下面留言:性格很重要,然後呢?不符合性格的人該怎麼辦?有辦法“精進”性格嗎?當時我的回答是沒辦法,有的人就是不適合投資這條路,要精進的話可能就得認真靠檢查表看自己有沒有掉進不理性的陷阱。但人總是會欺騙自己的,所以就算有檢查表可能還是沒有效果。Allan Mecham 說幾年前他在哈佛大學聽 Mark Sellers 演講提到:好的投資人需要有好的性格,但這個性格在 15 歲就決定了,之後能改進的空間很小。所以 Allan Mecham 認為要嘛投資人就是有這樣的性格,要嘛就沒有。

    再深入討論為什麼性格在年紀輕輕就決定了?大家應該都聽過棉花糖實驗,當時都教我們說晚一點吃棉花糖的小孩後來比較成功。但那些早吃棉花糖的小孩就不理性嗎?明明等一下子就可以得到兩塊棉花糖,為什麼他們偏偏硬是要馬上吃掉第一塊?後來有實驗顯示說是因為他們成長的環境迫使他們做了這個決定,而這樣的決定是很理性的。如果成長的環境原本就資源匱乏,飯到吃不飽了或者小時候就搶輸哥哥姊姊,現在面前有免費食物當然馬上搶過來,怎麼可能再等一下,未來對這些小孩是非常不確定的。但相對來說,其他資源富足的小孩,受到很好的保護,餓了就有東西吃,未來對他們來說是很確定的。這自然造成兩種不同的決策模式。

    5.不要為了做而做,坐好別動

    回應這篇關於李祿的 po 文(https://reurl.cc/RoY06)耐性是非常重要的。蒙格說財富是坐等出來的。Allan Mecham 說一年能找到 2 個新想法就很棒了。Arlington Value Capital 很多公司都是重複進行投資。讓我想到 Joel Greenblatt 上課第一天總是請學生找出美國市值前十大的公司,然後看過去一年的股價漲跌幅,基本上最高點跟最低點都有 50% 的差距。投資不用怕被三振,只怕自己亂揮棒三振自己。

    其實 Allan Mecham 的投資哲學很簡單:耐心、紀律、長期視角、便宜、集中投資。我最近越來越有這種感覺,投資還是回歸到實作,讀再多東西到頭來就是回到這幾個字,能不能把他們做好才是勝出的關鍵!其中耐心又是要做好這些的重中之重。

    另外 Allan Mecham 講到怎麼選股,他的回答又給了我持續前進的信心:主要是透過大量閱讀。我沒有什麼特定指標去產生投資想法,我對篩選器感到厭倦了。過去幾年我試過一個方法,是用市值去排序,然後從 A 開頭的公司開始研究。十幾年過去了,我已經建立了一籃子公司,這些公司都是我很了解的,只要有好價格我就會去買他們。我試圖留在自己小小的能力圈,同樣的公司我會買好幾次。

  • excel沒有回應怎麼辦 在 天元的543專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12-11 11:15:54
    有 8 人按讚

    最近因為要優化客戶的廣告成效,在百思不解原生廣告對於廣告受眾的運用邏輯上,不斷的研究平台報表與GA網站分析中的影響關係上,忽然~~ 發現到一個重大的問題與疑惑~~ 這才讓我看到! 這裡頭真的有貓膩啊~~~ 我明明只有在"台灣"這國家地區進行廣告投放,為何有這麼多海外的點擊流量來源呢? 特別是美國!!! 瞧瞧~ 我把原生廣告 整體帶來的點擊狀況和排除掉台灣之後的點擊狀況一比較~~ 乖乖啊~~ 每日不是給我浪費掉一大筆錢了嗎? 我是不是要大喊" 馬先生! 還我牛!!" (馬蓋仙表示: 甘林北屁事啊~~~) 等等、先別急啊~~~~ 繼續看下去啊~~~~~~ 來學習這堂重要分析方法吧! 先說說要能做到檢測Yahoo廣告海外與台灣的廣告帶來點擊流量,你必須在GA網站分析工具上有的兩種關鍵能力,一個是平常要做好"UTM追蹤參數"的使用習慣,另一個就是熟悉GA中的"進階區隔"這項工具的使用! 朋友們如果不熟這兩個是甚麼,請自行翻找我以前寫過的文章、或是找各專業課程學習了~ 這邊為了篇幅、我就不再細說這兩個的基本功能和說明了~ 平常廣告媒體操作,為了成效可以區分出來,各連結一定都要帶好UTM追蹤參數,這樣GA報表中才能有辨識的能力,而網站中有電子商務代碼導入與建構好,目標設定還有一些次要指標 如 放入購物車、網站停留時間...等等做好衡量判斷能力,都是可以再衡量評斷到底廣告帶來的點擊量有沒有幫助、建議不要單看"有沒有購買成功"這一項,因為這在平常並非客觀的分析觀點,有興趣想了解這部分的朋友請參考我提供過得免費教學影片了~ 平常的連結有帶好UTM追蹤參數,這時你用GA中"進階區隔"這項功能就能發揮出很好的威力了~ 我們把"Yahoo原生廣告"先整個切出來吧~ 區隔好的資料區塊,這時再去"目標對象"/"地理區域"/中的"地區"報表功能,這時你看到的來源國家地區,就只有Yahoo原生廣告的部分了~ 瞧瞧看~~ 我廣告明明就只開台灣,為什麼美國來的有這麼多呢? 並且、從各項指標中都能看出,這根本是無效的點擊啊!!! 先說說遇到這樣狀況,你該怎麼辦~~ 當然首先你確定一下、廣告平台是否只有"定義台灣"為唯一的廣告投放地區,這點! 一般我們在原生廣告管理後台,除了做受眾設定之外,還會指定國家地區。 為了確保"嚴謹",我自己還會加上一條像上圖這樣,找出美國、並加上"排除"選項! 特別告訴系統、我不要有這"排除"國家地區! 不過、我也發現、該項"排除" 似乎 "沒有用啊!!!" 啊~ 我要拿刀去抗議了嗎??? 等等~ 冷靜!! 接著地處理就是將資料完整地提供給官方窗口~ 先來查證一下這背後的原因吧~~~ "存在不一定合理、但存在一定有原因" !! 這次特別感謝 Yahoo的技術大師,透過他細心解說,還有我將每月資料、細分到每日資料(這真的是大工程!! 想想~ 我每月的廣告報表+GA網站分析,要 一天、一天、一天 的分別區隔出來,然後用excel來做紀錄與計算,一共有30x3.5筆資料是人工處理,但為了"正確性"和"客戶的權力" 這個工、就是我自己來了) 資料如下: 在6、7月上,是有一些費用原生廣告有超收的可能,但 8和9月這部分就轉變成"少收"了~ 這邊我還有個意外的發現~ 每日、每周、每月 因為你記錄時間區段不同,會有明顯點擊費用得差異計算,原因出在"平均點擊費用" 這一項數值上,特別在出價目標調整上有高低落差起伏時,更要注意到~ 因為不是所有廣告都花一樣的錢,有些3元、有些10元,當點擊量有較高數值上的變化時,每月和每日 計算後的金額就會有很大的落差,當然、我們都希望細到廣告單項地檢查,但以人工處理得狀況,做到整體的每日、我個人認為已經足夠"可信度"和"可用度"這兩個標準了~ 這也是提醒了自己、不要落入數字計算的迷思盲點啊~~~ 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況"與"問題"呢? 雖然原生廣告看來並不會超收太多(但6、7月看來還是有、至於官方後續會如何處理,我就等待他們的正式回應了) 並且之後幾個月的收費上來看、也勉強可以算得上 廣告平台有額外紅利給我,少收了一些費用,但到底為什麼會有啊~~ 根據Yahoo原生地技術專家解說、這和優化檢測爬蟲有關~~ Yahoo原生廣告為了考慮到客戶的網站品質和關聯性,他會以"廣告連結"本身的整個URL派出檢測爬蟲去目標網站連結進行各項檢測,透過這爬蟲帶回的資料,優化廣告各項比較、出價...等等項目。 但這邊我也看到一個"嚴重問題"啊~~~ 一般外部廣告檢視爬蟲,基本上都不會以"廣告本身"的連結去做檢視標的物,不然就是平台自己直接支援UTM追蹤參數功能,客戶真實的點擊自動加上UTM參數,系統檢測則用原始連結...等等方式,這樣除避免第三方分析工具把你帶來的檢測流量統計進去,更是影響整體計算成效時基礎母數被你這些流量給"膨脹"了~ 也難怪我從6月開始一直覺得你廣告成效有問題、合理懷疑地開始啊!!! 我個人覺得、成效不是用"我感覺、我認為"這樣的猜測,而是有這些量化數據與指標,才能有良好的判斷根據,數位媒體投放時代、客戶端為了確保自己的投資報酬最佳化,你自己一定要有"稽核"能力,不是系統報表給你、全盤照收。 舉這個例子、我接收的時間只有在近幾個月,但更早期雖然這是個新帳戶,但可看到月初有一大段日子並沒有完全帶好UTM追蹤參數,而這個部分得流量就沒有辦法明確釐清出來,也許這段時間之前還有不少異常點擊流量呢~ 但、沒有參數支持,我也就只能兩手一攤、沒轍了喔~ 平常這些繁瑣工作、就是要一步一步扎實地做好,分析優化的一切,都是平常點滴地累積出來的! 你如果沒有這些基礎資料、你連合理懷疑、提出證據與資料,給相關人員協助檢查找出原因與方案的機會都是不可能有的, 就只能像鄉民、無知者一樣在那"抱怨"著 "啊~ 跟你說那個XXX廣告沒有效~" 這種無根據的話語了~ 請記得、所有的廣告媒體都和操作者、廣告素材、品牌商品特性、族群受眾、程序化購買的判斷決策...有互相地關聯性,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適不適合、預算配比地搭配,當你有稽核檢視能力,你就可以找到最佳的數位廣告投放策略了! 至於你和廣告商的談判溝通力、除了自己稽核能力強弱外、我想還有一個"投放金額大小"有著絕對影響,人家要不要理會你、這一點~~~ 可是也有著絕對關聯度的喔~~ 這畢竟是個老K說話大聲地年代啊 (菸~)

    https://9i543.com/736/work/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