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paña #Valladolid #familia #spain
「有感而發之Miss España 」下方有中文西文大退步,但不要糾正少女心我😖
Cada vez cuando veo alguien que visita a España, lo echo de menos....
🇪🇸🇪🇸🇪🇸 #españa #Valladolid #familia #spain
「有感而發之Miss España 」下方有中文西文大退步,但不要糾正少女心我😖
Cada vez cuando veo alguien que visita a España, lo echo de menos. No es porque quiero gastar dinero, sino Valladolid, considero como mi segunda familia. Qué suerte que podía vivir en España casi un año durante mi vida de Universidad.
-
Antes de ir a España, siempre pienso que si España es un país atrasado? Si la gente es simpática? Si tengo oportunidad de ser estudiante de intercambio, cómo vivir con ellos? Me da miedo de hablar segunda lengua extranjera!! Además, Muchos españoles no saben inglés, sólo español!!
-
Cuando fui a Valladolid, tenía suerte que vivía con una familia española, era muy hermosa, simpática. Además había 3 niños que vivían conmigo. Les amo muchísimo, era la razón que no mudé a otro piso. Los españoles son muy hermosos y entusiasmo, saben cómo sufrir la vida, nos tratan con sinceridad y que tienen un buen corazón.
-
Durante el estudiante de intercambio, los profesores nos llevaron a muchas ciudades para excursión y nos introdujeron las historias, las culturas de cadas ciudades. No teníamos los deberes, los exámenes, sólo el final examen de cada semestre.
-
Viajé a 6~7 países en Europa con mis compañeros durante ese tiempo. Holanda es mi segunda favorito país en Europa. La característica no son iguales entre los europeos. Digo España es simpático y que Holanda es feliz para mí. Recuerdo que lloraba muchísimo cuando regresé desde España a Taiwán. Seguro de que voy a visitar a España otra vez!!!!!! 😍
-
每每看到誰誰誰又或是哪個藝人去了西班牙,就覺得好想念,不是崇洋不是想亂花錢,只是我視Valladolid 為我第二個familia ,是在我人生最無憂無慮的4年中,很幸運的其中一年就讓我待在西班牙。
-
沒去過西班牙之前,會覺得他們是不是很落後?是不是會不友善?有機會去交換學生時我該怎麼辦?其實我還小還沒有準備好可以用第二外語在那裡生活的阿。內心想去卻又小抗拒,因為一去就快一年,而大部分西班牙人只會西語不會英語。
-
直到去了那,又很幸運的和一家五口的familia一拍即合,三個小孩我超疼愛,所以寧願花大錢住familia也捨不得離開他們。西班牙人很可愛很熱情,也許他們的國際觀不夠,但他們很真實的對待你,很認真享受生活享受每一個當下,沒有被工作追著跑,與他們相處過就知道,他們大部分的人都很善良很懂得怎麼生活。
-
又很幸運的la Universidad de Valladolid 每個月都會帶我們去各城市旅行,老師們也會跟我們介紹各著名景點及歷史,在學校幾乎沒有作業沒有考試,只有學期的期末考。
-
和同學旅行了6丶7個歐洲城市,除了西班牙外,最喜歡的就是荷蘭了,其實並不是每個歐洲國家的人特質都一樣,如果西班牙是善良熱情,那麼荷蘭就是快樂純真。記得我連2次從西班牙要回台灣時都是在洗澡時大哭收場,真的真的有機會一定會再拜訪我最愛的西班牙🇪🇸
-
#就是邱澤去了西班牙阿好想念😭
#如果說對西班牙有什麼遺憾還是老話一句為什麼那時候沒有iPhone沒有好一點的數位相機
#ayifamiliaespañola
entre中文 在 YK樂團 - YK band - Yerko Lorca & Kuan Yi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ES.中文.EN ◎
歌曲〈Mamá Tierra〉& 某個生命片刻
Read the adventures with song “Mamá Tierra "
➝ https://youtu.be/XUUH54ofBA4
《La llamada》
A veces hay cosas que ocurren el momento oportuno. Un día cualquiera, un amigo prestó a Yerko algo de música de percusión para estudiar. Entre toda esa música, se incluía inocentemente un álbum de kora. Al escucharlo, quedó fascinado por el sonido de la kora y quiso aprender.Durante ocho meses no pudo encontrar ni un profesor ni ninguna kora por donde él vivía, así que decidió ir a casa de uno de los intérpretes del CD: Toumani Diabaté, que vive en Bamako.
【召喚】
有時在生命中,事情總在對的時候到來。有一天,一位朋友借Yerko打擊樂專輯研習,其中不經意地放了另一張Kora的專輯。當Yerko第一次聽這張專輯時,被Kora的琴聲深深地吸引,一份內心深處的強烈渴望召喚著,爾後,整整八個月的時間,他不斷找尋Kora和學習的老師,卻始終沒有回音。也許人們覺得他會就這麼遺忘這份渴望,但事實卻相反,他決定,直接尋找專輯上那個深深讓他著迷的音樂家,那人是Toumani Diabaté,住在西非馬利的首都,巴馬科。
《The calling》
Sometimes in life, things come along at just the right time. One day, a friend lent Yerko some percussion music to study, among which a kora album had been unwittingly included. Upon hearing it, Yerko was fascinated by the sound of the kora, and he was immediately gripped by a desire to learn more. He spent the next eight months searching the city where he was living, but he could find neither a kora nor anyone musically versed in the instrument. He might have left it there, but instead he decided to seek out the musician whose CD had so enchanted him, the kora virtuoso Toumani Diabaté, who lives in Bamako, the capital of Mali, in West Africa.
*********
節錄自《Sankofa|西非豎琴專輯》小書故事
◉ 實體收藏:https://yerkolorca.com/shop/kora-album/
◉ 數位聆聽:https://snd.click/rdb
*********
#Kora #koramusic #Lira #lyre #framedrum
#worldmusic #rareinstrument
#ancient #videogamemusic
#ykband #yk樂團
Yerko Fuenzalida Lorca
entre中文 在 杰宇的法文邂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回顧八年前:我與亞洲初次邂逅的故事】
« Resurgissant des méandres de la toile, doux souvenirs ravivant la nostalgie. »
「從網路世界的昏暗處湧現的回憶,再度升起懷舊之情」
今天在我的臉書上,跳出了這張八年前的回憶,大家看得出來背景是在哪裡嗎?
« Toujours à contrecourant. » 「總是非主流的我」
我一直都是臉書的忠誠的使用者,當大家慢慢往其他社群移動,我還是每次都拿出手機點進來這裡。我還因此曾經被妹妹笑 :「你幹嘛還在用 FB啊,你是老人嗎?」
我的妹妹們只使用IG, Snapchat或抖音,她們這個年紀的歐洲人也幾乎都不用臉書。我反而無法離開這裡,就算大家說這些軟體功能上都大同小異,但還是覺得FB有些獨特,有他們才有的很棒的功能。
« Une mémoire de poisson rouge. » 「金魚腦」
別人會說我是一個:貼心,忠誠,可靠的朋友。不過也一定會提到我很:拖線,健忘,丟三落四!坦白說,如果沒有FB提醒朋友們的生日,像我這種記憶力很弱的人,很有可能會忘記。但是感謝FB,我就不會忘記他們的生日,也能有個好機會和久未聯繫的朋友能再通話,聯繫感情。
« Mon jardin secret. » 「我的神秘花園」
另一點我很喜歡的是,臉書會回顧舊照片。在學校的時候,同學們都很常發我們合拍的醜照到 FB,這些很「清蠢」的照片實在是無價的。我也早就把這些照片設定成自己才能看到,FB因此變成了我國高中的照相冊。每次系統讓這些老照片出現時,心裡總是暖暖的,回憶也會馬上湧出來,就像今天的照片,那是我們全家第一次踏上的亞洲土地 ─ 香港。
« La ville des extrêmes et des contradictions. »「充滿各種極端和矛盾的城市」
那時我們家規劃了亞洲的旅行,原本只打算在香港待3天,但在辦理前往中國的簽證的時候,一直缺少文件,變成在香港停留了12天。但也因此讓我和家人有機會深入認識香港,慢慢愛上這個地方。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八年前,在香港的初感受 。
« La métropole transposée dans la jungle » 「叢林中的大都市」
瑞士人眼中的香港就好像是一個歐美大城市,只不過移動到秘密的叢林裡面。回國後,我爸跟他朋友說:「香港就好像是紐約遷到秘密的叢林裡面」。我再也沒有聽過更好的方式可以來形容我當下對香港的第一個印象
« Entre la chaleur et le froid extrême » 「忽(極)冷忽(極)熱」
剛抵達香港時,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壓迫感:空氣和瑞士很不一樣,潮濕、悶熱,我覺得整個人像被一個濕熱的氣泡罩住。只要到室內逃避濕熱,就得面對莫名其妙超低的溫度。不習慣吹冷氣的歐洲人絕對無法接受餐廳,咖啡店冷氣吹15度,甚至於更低的冷氣。
我們全家人就會覺得:都來到香港了,為何還要面對像瑞士冬天一樣的冷度呢?悶熱的問題,神奇的是過了幾天後,我很快的就適應了這樣的氣候,甚至還愛了下雨過後的午後散步。至於室內的北極溫度,也只能包包裡準備一件長袖或外套。
« La ville qui ne dort jamais »「永不沈睡的城市」
來到香港後的第二個印象,就是熱鬧。不論是白天街上往來的各種行人,或是晚上的繁華霓虹燈的樣子,都讓我感到「哇~」。跟瑞士很不一樣,瑞士只要六點之後,整個城市就會安靜下來,沒有什麼夜生活。但在香港,我體驗到了晚上八、九點後還是可以逛街、買東西吃,在路上跟妹妹們聊天大笑。這樣的夜晚,真的讓我們開了眼界 。
« Le service à la hongkongaise »「有著香港特色的服務」
不知道怎麼買票?總是可以依靠身邊的香港人!不會中文,在香港也不成問題。我們當時很常向當地人問東問西,而他們也總是善良熱情的出手幫忙。生活上幾乎沒有什麼不方便的地方。在香港待了快兩週之後,心裡會把香港人分成兩組:熱情的香港人民與餐廳兇巴巴的老闆娘
來到台灣,我對於服務業的禮貌口氣,和周到服務感到十分驚訝。我跟家人在香港的回憶就是,只要是到巷裡的小餐廳、路邊攤,我們就一直被老闆娘兇到。我還記得第一天晚上吃葷的爸爸想要點燒賣,他指著菜單上他想要吃的東西,但阿姨硬要他點貴的。當下我爸要開始跟她討論,阿姨就開始用粵語尖叫,嚇死我們,結果我們就點她要我們點的料理了 😂
還好身邊有許多很好的香港朋友,讓我知道餐廳裡的阿姨只是香港人裡面少數會這樣的人,她的個性並非代表一般香港人對於外國人的態度。我很好奇你們有沒有過類似的經驗,還是只是我們的運氣很差,每次都遇到脾氣特別差的老闆娘?
« Hong Kong, si proche mais si loin à la fois »「若即若離的城市」
在那之後,我再也沒踏上香港這塊土地。來到台灣後,一直想著有機會要再去一次香港旅遊。原本計劃今年初的時候,要到香港旅遊,甚至想著,如果可以的話,在那裡辦一個小小的法文講座,跟香港的朋友們分享法文和文化,同時彌補當時無法和他們用中文聊天的遺憾。
但因為疫情爆發,導致這個計畫必須先暫停。儘管先前,有好幾次都準備好前往香港的計畫,卻總是被突發狀況影響,而被迫暫緩,香港對我來說,是一個明明離我很近、但卻沒機會前往的地方。
而讓我覺得驚訝的是,最近有許多香港的朋友們,透過粉專表達支持與關心,也常常聊到,希望能到香港開法文講座。謝謝這群熱情的朋友,讓我透過線上感受到你們的溫暖,讓我覺得我離香港又更靠近了!
« À jamais dans mon cœur »「永遠在我心裡」
這也是我愛用臉書的一個原因,透過社群的平台,認識世界各地的朋友,大家一起交流文化,學習語言,最棒的是,雖然彼此隔著遙遠的距離,但卻依然可以透過網路的方式支持、關心彼此。感謝有了八年前的回憶,讓我認識了中文、體驗了華人的生活。
疫情結束後,我想我一定會迫不及的組團旅遊,除了法國,香港一定是我的旅遊清單的前三名!這邊偷偷先問一下,因為真的好久沒去香港了,跪求香港私房景點、美食
【與法文的初次邂逅・入門法文】
朋友們 🇭🇰 🇹🇼 🇲🇾 🇸🇬
我知道很多人都聽說了我的第一個線上入門法語課程,不過,還是有很多粉絲私訊詢問,所以我想再藉機宣傳一下!感謝網路的世界讓我們如此貼近!雖然無法飛出去,但我們還是可以在網路上空中相會,歡迎想認識法文、法國文化的朋友們來加入我的線上課程喔!
從基礎發音、生活用語到文化大小事等等的小驚喜,通通分享給你!其中我的基礎發音,除了用注音符號協助之外,也放上了國際音標,讓世界各地想學法文的華人朋友可以快速掌握發音技巧!
想來一場與法文的邂逅嗎? 目前推出的三人學法文66折的優惠活動,歡迎你帶著家人、朋友、鄰居,甚至是地球另一端的朋友們,一起相揪學法文!
點進來,你與法文的距離近在咫尺 👇 😍 https://jella.tw/native_languages/66
#杰宇的法文邂逅
#與香港邂逅
#與亞洲邂逅
#與中文邂逅
#線上課程
#募資優惠
entre中文 在 以身嗜法。法國迷航的瞬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介紹一個有趣的成語 avoir le melon = 有甜瓜
形容一個人不可一世,有大頭症。 跟中文 『老王賣瓜』的意思有點雷同!
在大仲馬的美食字典裡,說 melon 甜瓜只能切片吃 : Il n'y a pas d'autre manière de le manger que de le couper par tranches et de le servir entre le potage et le boeuf ou entre le fromage et le dessert。最好在湯與主菜肉類之間, 或是乳酪與甜點之間享用。
如果不想消化不良(很多法國人挑食的理由都是因為不好消化), 最好加上鹽與胡椒,再配上強化酒馬德拉(madère) le manger avec du poivre et du sel, et boire par-dessus un demi-verre de madère。
可能跟我們吃西瓜沾鹽一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