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營養學ep111】
昨天被學生 @tu.mint 指名參加 #兜圈挑戰
只好偷偷附在新文章後面
請乖乖看完文章再 ➡️ 滑聽歌喔 👂🏻🎵
-
💡 前言
在上一篇的 #迷思破解 文中
跟各位介紹過『體脂測量的真相』
反應意外的踴躍
也有許多人進一步提出相關問題,像是:
「...
【#瘦身營養學ep111】
昨天被學生 @tu.mint 指名參加 #兜圈挑戰
只好偷偷附在新文章後面
請乖乖看完文章再 ➡️ 滑聽歌喔 👂🏻🎵
-
💡 前言
在上一篇的 #迷思破解 文中
跟各位介紹過『體脂測量的真相』
反應意外的踴躍
也有許多人進一步提出相關問題,像是:
「有沒有比 #Inbody 還準的機器?」
「什麼時間點測量體脂最準?」
「到底如何判斷數字是否準確?」
今天就來寫個續集
完整列出 5 大準則
在『即便知道機器一定會有誤差』的情況下
依然能妥善進行測量
並讓測出來的數據仍保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文章最後也會放一些 QA,記得看完喔!)
-
一樣是偏極用心的長文
提醒大家可以存起來,反覆閱讀細細品嚐 😅
-
📖 以下正文:
1⃣️ 定期定時定機器測量
既然體脂計必定有誤差,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減少其他可能讓誤差值更大的人為因素。因此若能定期定時測量(例如:每天晚上睡覺前、每週日起床後 1 小時之類的),且都用同一台 #體脂計 測量,這樣所測得的數據就會有相對較高的參考價值(體脂計的部分未必要用 Inbody,可自己去買一般中等價位的體脂計即可,未來也考慮再寫一篇『體脂計採購指南』,有興趣的歡迎留言讓我知道~)
2⃣️ 增加測量頻率
由於體態的檢視一般來說會以『月』為單位,在這個檢視單位內若能有越多的測量次數,也就能減少單次誤差所帶來的整體誤差。
用白話文來說,就是如果你一個月只測 1 次,但偏偏剛好那一次的測量誤差很大,你也沒有其他數據可以參考或平衡;但如果你一個月測 30 次,就算有一、兩次誤差比較大,還是會被其他給平均掉,最終得到一個比較有參考價值的數據。
3⃣️ 讓身體在正常狀態下測量
何謂『正常狀態』,倒也沒有一個嚴謹的定義,大概就是所有『扣除不正常狀態以外的狀態』吧 (廢話🙄️)。像是上一篇文中提過的剛洗完澡、剛訓練完、剛吃完飯、早上剛起床、剛看完 Alex 的冷笑話(?)等等。因為這些時候身體的狀態不穩定,測量出來的誤差值會更大,相對來說參考價值也就相對低了。
4⃣️ 觀察相對值而非絕對值
既然我們的目標是 #減脂,我們其實就沒必要去看『單次數據的絕對值』,來告訴我們現在體脂是多少,而是去看『多次數據之間的相對值』,來告訴我們現在是否有成功在減脂中。
5⃣️ 觀察長期趨勢而非個別數值
一樣的,既然我們知道測量必定會有誤差,就不該被一、兩次的測量值給影響心情。或許今天體脂突然上升 1%,但其實明天可能就回歸正常了,重點還是看長期趨勢是否有正確下降(可參考圖 2,讓你們一窺我當年的體脂曲線圖 😳)
-
💡 最後也回答一些人的提問
Q:有沒有比 Inbody 更準的機器?
A:有,相較於 Inbody 所使用的 BIA 技術,有另一種叫做 DXA 的機器(全名:骨質密度與身體組成分析檢查儀),但一般來說只會在醫院找得到,費用較貴也較難普及。
Q:在什麼時間點測量最準?
A:如同文章中所提,由於每次測量必定都有誤差,所以沒有所謂『最準確的時間』,而是透過長期測量去觀察趨勢與平均值,確認自己在正確道路上。
Q:你體脂多少?
A:比你低 🤷🏻♂️
-
大概是這樣~
如果覺得內容對你有幫助
歡迎留言、讓我有更多動力繼續分享 💪🏻
如果希望我之後再寫一篇『體脂計採購指南』
也務必留言讓我知道喔!
-
未來會持續分享更多正確的瘦身觀念
新朋友歡迎追蹤 => @sci_food_alex
舊朋友也歡迎標記、或分享給你更多的朋友👇🏻
-
#瘦身營養學 #減肥餐單 #瘦身飲食 #減脂飲食 #健康飲食 #減肥餐 #瘦身餐 #減脂餐 #健康餐 #減肥藥 #蜜桃臀 #減肥日記 #熱量 #卡路里 #瘦身 #減肥 #減重 #增肌 #增肌減脂 #蛋白質 #飲食控制 #健康生活 #兜圈真的很難唱嗎
dxa骨質密度檢查費用 在 王惠美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彰化縣全國首發 彰化骨質密度巡迴篩檢起跑
提供縣民免費好康服務又添一樁!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為推動骨質疏鬆巡迴篩檢模式,尋求各縣市合作意願,彰化縣主動爭取合作機會,並獲得學會捐贈「骨質密度測定儀(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XA)」,及協助將原有「肺功能巡迴車」改裝成「骨質密度篩檢巡迴車」。
雖然縣庫財源有限,但對縣民健康照護是不打折扣,骨密檢查費用約600到2000元,但接受骨質密度巡迴車檢查則「完全免費」,是彰化縣民的福音。感謝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捐贈「骨質密度測定儀」,這也是全國首例於社區推動骨質密度巡迴篩檢服務。
健康樂齡不只要存老本,更要存骨本,12月1日起將在縣內200多個C級巷弄長照站巡檢,鼓勵社區長者善加利用這項服務,讓鄉親「腳健手勇呷百二」。
dxa骨質密度檢查費用 在 大夫訓練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身體組成的測量方式,一般常用雙能量X光吸收儀 (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 和生物電組抗分析儀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BIA) 。目前坊間BIA最常見的機器為InBody。DXA較BIA準確,而且可以測量骨質密度,但費用較高及有些微的輻射曝露 (約一張胸部X光的數十分之一)。
從2015年開始,我每隔兩年就做一次DXA的身體組成檢查,當做是自我訓練成果的參考。2015到2017年有增肌減脂的效果,但2017年到2019年則肌肉量持平,體重的增加都在脂肪。訓練時前兩年最大肌力進步而後兩年卡關,也和檢查的結果相符合。比較2017和2019的四肢肌肉量,上肢的部份增加而下肢的部份略為減少,這表示應該要更加著重於下肢的訓練。骨質密度則有持續穩定的些微增加。
這四年來體重看似維持得相當穩定,但實際上是想增重而沒有達到目標。這樣的結果以我的年紀來說,雖不滿意但還可以接受,畢竟如果沒有持續訓練,應該是會脂肪爆增而肌肉萎縮。同時這個結果也顯現人到中年後,肌肉量要增加是非常困難的。
DXA測量所顯示的肌肉量是扣除脂肪和骨質所剩餘的重量,包含了肌肉和內臟的重量,所以和一般坊間BIA測量所顯示的骨骼肌數據會有所差距。不過DXA可以分別顯示四肢和軀幹的肌肉量,單獨計算四肢的肌肉量就和BIA的數據相近。
訓練需要長時間的累積才會顯現出成果,而在網路上很常看到有人沒幾個月就拿著BIA的測量報告在比較,其實並不是那麼有意義。因為BIA誤差較大不是那麼的準確,而且短時間內身體組成可能都還沒有明顯的改變。
根據身體組成的檢查結果,可以當作訓練課表、休息恢復、以及飲食營養的調整參考,對於訓練的成果也能更有效的掌握。
🔹️🔹️🔹️🔹️🔹️🔹️🔹️🔹️🔹️🔹️🔹️🔹️
骨質疏鬆症
https://www.facebook.com/275349773318895/posts/295256011328271
肌少症
https://www.facebook.com/275349773318895/posts/292131758307363
台灣DXA分布
http://www.toa1997.org.tw/dxa/index.asp
dxa骨質密度檢查費用 在 麥特教練 x 訓練與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減肥需要量體脂肪嗎?體脂計到底準不準?』
常常被問到,體脂肪測量到底準嗎?測量體脂肪對於減肥有沒有幫助?
今天分享蔡明劼醫師的文章給各位參考~
一、
體脂肪是怎麼測量的:
臨床上能夠精確測量體脂肪的儀器叫做「雙能量X光吸收儀」(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簡稱DXA)。沒錯,就是用來測量骨密度、評估骨質疏鬆症的那台儀器。測量體脂肪是屬於自費檢查,費用大概在兩千元左右。
二、
一般家用體脂計:
測量方式是使用生物阻抗分析(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簡稱BIA),俗稱「電阻式體脂計」,
簡單來說它的原理就是:脂肪的導電能力較差,水分的導電能力較佳。機器會釋放出微量電流通過你的身體,經由判斷導電程度的好壞,也就是電阻的高低,來估算出你的體脂肪。
不過電阻式體脂計有個很明顯的缺點:受體內水分多寡的影響很大!因此你在早上、中午、晚上量出來的體脂肪可能都不一樣。
健身房裡面的{InBody體脂計」是不是比較準呢?
說白了那也是一台比較高級的電阻式體脂計,沒跟DXA比較過,誰也不敢說自己最準,而且跟家用體脂計一樣,很大程度上都會受到水分的干擾。想看更多學術分析的話請參考 (http://one-minutefitness.blogspot.com/2015/06/BIA.html)
三、
減肥需要測量體脂肪嗎:
如果我們能在固定時間測量,並且做長期的記錄,就可以看出體脂肪的趨勢。其實跟量體重是一樣的道理,只量一次體重的意義不大,要有多次的記錄才能看出體重變化。
簡單小結:
1、臨床上我們使用DXA來精確測量體脂肪,家用的則是電阻式體脂計。
2、電阻式體脂計雖不是完全精準,但長期記錄觀察趨勢,仍有其參考價值。
3、你也可以不拘泥於數字,對鏡子直接觀察體態變化也是很好的方式。
https://mgleo07.blogspot.com/2018/07/blog-post.html#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