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define中文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define中文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define中文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define中文英文產品中有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85的網紅learnwithemily,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怎麽避免台式英文》 中文和英文這兩個語言,不論是文法,或是句子結構都差超級多。從中文直接翻譯成英文,就一定會產生聽起來很奇怪的台式英文。 舉例來說,妹妹在段考題中就看到一句寫 It made us shocked 雖然文法上是正確的,但聽起來真的很怪,完全不是母語人士會講的,比較好的用法應該是...

define中文英文 在 Emily ?? ?? ??⠀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16:33:58

《怎麽避免台式英文》 中文和英文這兩個語言,不論是文法,或是句子結構都差超級多。從中文直接翻譯成英文,就一定會產生聽起來很奇怪的台式英文。 舉例來說,妹妹在段考題中就看到一句寫 It made us shocked 雖然文法上是正確的,但聽起來真的很怪,完全不是母語人士會講的,比較好的用法應該是...

define中文英文 在 Henry Sir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9 09:43:42

為什麼同學們在溫習時感到迷惘?根據我們訪問過很多5**舊生,得出了一個結論:很多同學是被大量information沖毀原本的溫習策略和方向。考試高手很清楚,要提升成績,要針對解決自己的問題,而不是收集更多資源。 高手們其實沒有花太多時間去溫書,相反,他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fix the learni...

  • define中文英文 在 learnwithemil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6-06 16:51:56
    有 23 人按讚

    《怎麽避免台式英文》

    中文和英文這兩個語言,不論是文法,或是句子結構都差超級多。從中文直接翻譯成英文,就一定會產生聽起來很奇怪的台式英文。

    舉例來說,妹妹在段考題中就看到一句寫 It made us shocked 雖然文法上是正確的,但聽起來真的很怪,完全不是母語人士會講的,比較好的用法應該是 It shocked us才對。

    但假如你有學過日文或韓文就會發現,大部分的中文句子都可以直接翻過去,完全不會奇怪,像是「試試看」這樣的講法,在日文中就真的會加上「看」這個字(試して見る)

    同樣的,歐洲的語系結構就都很相似!英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只要精熟其中一個,學其他的就會輕鬆許多~

    在德國的德文課,我們接觸到了語言學的一個理論:比如說,看到「氣球氣球」這個詞的時候,你腦中是不是就會浮現一顆氣球顆氣球的樣子呢?這就是語言中的核心概念。

    而當我們學習一個新的語言時,我們應該要試著把單字直接連接於這個概念,而不是連於我們母語的那個詞彙。

    簡單來說就是
    ✔️ balloon ➡ 🎈 .
    ❌ balloon ➡ 氣球 ➡ 🎈
    .
    這就是為什麼你應該改用英英字典!用英文解釋英文,可以讓你直接將單字和他的字義綁在一起 ,不間接通過中文這個一道手續。這樣,尤其在翻譯的時候,就比較不會寫出很台、讓人莫名其妙的句子了!

    你的手機上有下載英漢字典嗎?有的話,拜託改成英英字典!

    推薦的英英字典
    ▶️Cambridge 劍橋
    有出一款初學者專用的Learner's dictionary,用最簡單的方式解釋單字!
    .
    ▶️Merriam-Webster
    不會拼的字可以透過語音輸入,會顯示各種可能的選項!而且手機版可以離線搜尋哦!
    App内有單字遊戲,很難可是很好玩xD 是我等紅綠燈時的休閒活動。
    .
    ▶️Google Define
    最方便,Google輸入單字+ “define” 就可以了~
    缺點是大多解釋得比較難 .
    .
    🔥🔥🔥這幾款也是阿滴 @rayduenglish 在幾年前的影片中有推薦的喔🔥🔥🔥 .
    .
    ➡共同點:
    有字義、例句、字根字首

  • define中文英文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1-05 10:19:17
    有 69 人按讚

    【王老師寫給你看】用 GRE 分析寫作練邏輯思維、學寫,留學時台灣學生別再當美國學生的後援會啦!

    除了「時間不夠」之外,準備 GRE 分析寫作的台灣考生最常碰到的致命傷就是寫了半天「沒有切題、討論到該討論的東西」。而這也是不管原本英文程度如何的學生、還是學霸指數多少的學生,都會遇到的狀況。

    雖說很多考生都聽過「主題句」很重要(主題句 = 扣題立場+原因) ,但「實際操作」跟「頭腦裡知道」往往有很大的差距,大概 5 個學生裡有4 個就會偏題。

    除此之外,我們的母語中文表達想法時的 vagueness ,也很常讓台灣考生偏題或沒掌握好題目的 scope 。

    (e.g. 題目問高等教育對職涯發展的影響,結果學生一直在討論高等教育或是教育 )。

    ✔︎ 假設今天我們拿到了這個高頻題:
    To understand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a society, one must study its major cities.

    某學生在第二段寫了這樣的主題句:
    First of all,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a society can be defined in a variety of ways.

    寫完後,我問了學生:
    • 你覺得你這樣有回答到問題嗎?
    • 你是如何分析這個題幹 (prompt) 的呢?
    • 為什麼一開始就把 "understand" 和 "must study" 這兩個重要的概念給丟掉了了呢?

    學生後來又加了一句話,變成 (原文直接呈現,無做調整)
    First of all,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a society can be defined in a variety of ways. Based on the reason, we may not rule out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most attracting characteristic in one's heart is not existed in the major city.

    • 加了第二句話後,我們又看到了至少4個問題:

    (1)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怎麼被過度成 attracting characteristics 了呢?(一字代換即離題)
    (2) 補 in one's heart 的用意是什麼呢?
    (3) 核心概念的 "of a society" 在第二句話消失了
    (4) is not existed 為嚴重會導致扣分的文法錯誤(因文章有5處出現一樣的錯誤)。

    啊,英文好難啊,你一定這樣想。怎麼會才寫兩句話,就那麼多問題呢?主因來自於大家忽略了好的學術寫作學習,需要系統性的訓練、和練習。很多考生都錯以為範文看一看、點子想一想就可以上場了。

    ➠ 依照著學生的想法,我試寫了一段:

    I partially agree with the statement, as we can certainly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some defining features of a society by studying its major cities, where we can easily observe the socio-cultural events, beliefs, and phenomena that collectively contribut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dentity" of a society. However,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some of these features that help define a society can ONLY be observed in small towns, as opposed to major cities. Therefore, if we wish to thoroughly--rather than partially--understand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a society, we must study both big cities and small towns. For instance, ....

    在我的改寫中你可以注意到,我沒有一句話會脫離「理解」的這個概念,我也盡可能的讓「社會」這個概念不離開我的寫作 (e.g. socio-cultural events, beliefs, and phenomena; some of these features that help define a society)。

    政治、經濟算社會嗎?當然也算。但在時間有限的狀況下,直接寫 social-cultural 是最方便的處理方式。

    另外你也可以注意到,我是部分同意了本文。我同意要理解一個社會最重要的核心特色,我們一定要研究大城市。但我在第三句話後面塞了 "thoroughly--rather than partially" 這樣的表達,去闡述如果要「夠全面的了解」只研究大城市不夠。

    再回到學生最最一開始的版本:First of all,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a society can be defined in a variety of ways. 你覺得好嗎?

    若你接下來有準備 GRE考試的計畫,我將在 1/8 (三) 的 GRE 高分公開課中,我將基於8年的機經題庫,剖析GRE考試的最新趨勢和分享有效的備戰策略,若你/妳接下來有要備考GRE的計畫,歡迎你來參加喔!

    ➠ ➠【公開課報名】 ➠ ➠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912220416341342776738

    ➤ 時間: 1/8 (三) 19:30 ~ 21:00 (19:00 進場)

    ➤ 地點: 台北市朱崙街60號2F (MRT 南京復興站)

    【講師介紹】
    王梓沅 (GRE V166 / 穩定 AW 5.5, PR 98、TOEFL 117、IELTS 滿分)
    哥倫比亞大學應用語言學碩士
    賓州大學 (UPenn) 社會語言學碩士
    創勝文教共同創辦人、GRE 課程負責人
    《GRE 學霸字彙》作者 (2019 眾文圖書出版)

  • define中文英文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1-02 07:33:34
    有 86 人按讚

    📱為什麼早上起床不要滑手機?30歲前你應該學會的晨間習慣
    👇〈統計數據解密〉世界各地340位成功人士的晨間習慣👇
    🔗圖文好讀版:https://readingoutpost.com/my-morning-routine/

    【你起床後的第一件事情是做什麼?】

    伸手拿起床頭櫃的手機,滑一下臉書和IG動態,順便再用LINE回覆朋友的訊息,然後再查看電子郵件……如果你覺得這場景很熟悉,你並不孤單,超過6成手機使用者表示會把手機放在一醒來就能馬上使用的地方。然而,一個人如何使用「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將決定他一整天的狀態,甚至是一輩子的成就。

    最近讀完《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觀察到一個普遍的現象是,世界各地的成功人士通常都非常珍惜起床後的這段時光。怎麼說呢?這麼想你就可以理解:為何要起床就馬上要滑手機、看信箱、回訊息,為的是什麼?關注別人傾倒給你的的資訊嗎?你為什麼要讓別人的事情比自己的事還優先?這像成功人士會做的事嗎?

    早晨醒來是你一天當中最清醒的時刻,無論如何請把這個時段留給自己。讀到這本書的一年前,我剛滿30歲,開始屬於我自己一個半小時的晨間習慣。起床後我會做30分鐘的瑜珈,接著是50分鐘的自由書寫(寫作方法的一種),最後是10分鐘出門前的心態建立和雜務準備。

    這篇文章除了整理書中精華,用為什麼、如何做、做什麼,來拆解晨間習慣的三個面向,還搭配我自己的經驗範例提供給有興趣的人參考。開始晨間習慣並不難,難的是付諸行動且持之以恆。
    -
    如果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滑手機,等於允許別人決定自己的優先序。
    If I got up in the morning and the first thing I did was checking phone, I’d be allowing others to dictate my priorities for the day.
    -
    【這本書在說什麼?】

    《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的作者是班傑明.史鮑(Benjamin Spall)和麥可・桑德(Michael Xander),他們共同經營〈我的晨型人生〉網站,專門訪談各界成功人士的晨間習慣,這本書則是將這些訪談與重點心法集合成冊。

    中文書名我認為翻譯得非常到位,作者不只是談晨間習慣這件事情,也不要求你要多麼早起,或是一定得遵循什麼樣的儀式。作者想強調的是,起床後這段一天當中最寶貴的時間,你用它來做什麼?你的選擇決定了一整天,甚至一整個人生。

    這本書蒐集許多成功人士的晨間習慣,讓你一飽眼福他們起床後的生活方式。有些很平凡、有些很浮誇。有些頗實用、有些頗雞肋。不過書中有很多篇幅是訪談自由業者、企業家、藝術家,有些活動比較飄逸或不容易執行(喝冰川水!?)。若對照到上班族適用的部分,則需自己判斷該選用哪些活動。
    -
    【為什麼要建立晨間習慣?】

    如果你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情,是馬上接受手機上面數位資訊的轟炸,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會支配你一整天的狀態。你似乎在告訴自己「我手機上的東西比我自己還重要」。然而,事情大可不必這樣。你可以透過建立晨間習慣,重新掌握人生的主導權,把自己的重要性放在第一順位。

    研究指出,早晨醒來的這段時光,往往是人類專注度最高、精神最清醒的時候。也因此最富生產力和創造力的活動,最適合被安排在這個時段進行。無論是運動、冥想、寫作、閱讀、或者是享用早餐,擁有一套規律的晨間習慣,是建立自我信心與主動心態的不二法門。

    有一種反面論點是,為什麼要安排晨間習慣?我是天生夜貓子難道不能安排深夜習慣嗎?我晚上把事情做完,隔天醒來直接出門上班就好了呀!當然,要選擇在早上或晚上進行規律習慣是個人的自由,但是起床後安排固定的規律習慣,仍有他的道理在。

    在《極度專注力》這本書裡面引用的研究指出,一個人一天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這個注意力的能量,經過一整天的消耗往往會被磨耗殆盡。所以若舉上班族或學生為例,我認為堅持晨間習慣才是正確的。

    尤其,像我這種在科技業工作的上班族來說,工作往往是責任制,每一天都迎接不同的挑戰,當天會不會額外加班,都是未知數。一整天白天的疲勞下來,回家常常是注意力渙散跟最想休息的時刻,急著想讓腦袋沉澱、休息。

    因此選擇晚上才安排規律習慣的缺點是,白天工作的勞累程度不一定是你可以控制的。下班之後有時候還剩一些精神、有時卻累得不成人形,每天面對不同的專注品質與下班情緒,對規律的習慣有著負面的影響。最不希望見到的,就是偶爾因為工作關係放棄了幾次之後,就無法堅持這套習慣了。

    反之,選擇晨間習慣則完全不一樣。你幾乎可確保只要遵守規律的就寢時間,早晨醒來的時候,精神品質和心情都處在清空的最佳狀態,然後再投入設定好的規律習慣。如此一來,你可以擁有每天幾乎相同品質的執行晨型活動,不容易受外在因素影響,對於保持習慣也形成良性的循環。
    -
    【如何培養新的晨間習慣?】

    如果你還沒辦法準時起床又不拖泥帶水,首推《五秒法則》的「倒數五秒鐘」口訣把自己從床上發射出去。這個口訣能戰勝人類「趨吉避凶」的本能感受。提供了一個倒數的「啟動儀式」,讓你忽略感受直接採取行動。雖然簡單,但很有效!

    接著,建立完整的晨間習慣的流程,除了這本書的方法之外,我把《原子習慣》建立新習慣的步驟也整合進來(這套方法也幫我戒掉社群網站的壞習慣)。總結來說,可以按照以下五項簡單步驟執行,循序漸進地測試和調整。

    在每個習慣之間加入提醒自己的元素。例如想閱讀,前晚就在桌上放本書。
    在舊習慣裡加入小改變,而且要讓習慣本身具有吸引力(自己要喜歡)。
    從小地方逐漸增加份量,例如運動從5分鐘開始,漸漸增長到30分鐘。
    如果能夠規律地完成晨間習慣,無論時間是長是短,給自己來點小獎勵。
    對每個新增的項目,安排一到兩週的實驗期,觀察成效和自己的感受。

    以我自己的經驗,我特別建議在建立晨間習慣之前,試著先用《原子習慣》提到的身分認同去改變心態:「焦點永遠都要放在成為某一種人,而非得到某一種成果」。目標不要放在每個月早起30次這種結果上,要打從心底相信自己會成為「掌握起床就掌握人生」的人。
    -
    你今天做的決定,定義了明天的你。
    Your decisions today will define your tomorrow.
    -
    【什麼是值得建立的晨間習慣?】

    綜觀書中訪談的案例,我認為一個好的晨間習慣應該達到三個目標:喚醒身體、啟動腦袋、備戰心態。底下分別列出我的實踐心得與採取的晨間習慣。
    -
    【1.喚醒身體的習慣】

    早晨起床的時候,身體通常還處於僵硬、施展不開的狀態,最自然的喚醒機制就是「伸懶腰」。但我們要採取的是更進一步地喚醒「整個身體」,就像書中許多成功人士,大部分會選擇做運動或冥想來達到喚醒身體的目的。我自己採取的則是能夠喚醒身體而且結合運動和冥想的「瑜珈」。

    我之所以每天可以堅持做瑜珈,其實有一個非常特別的秘密武器,那就是YouTube破百萬訂閱的頻道「Boho Beautiful」。這是一個主打瑜珈、飲食、健康生活的頻道,由加拿大夫妻馬克(Mark)和朱利安(Juliana)共同經營。

    他們在2015年選擇賣掉一切的家產,包含房子跟家具,換了台露營車,開始浪跡天涯四處旅行。隨後他們旅居世界各國,並且挑選當地美麗的風景當作背景,拍攝一系列優質瑜珈教學影片。每段影片長度大約10到25分鐘,非常適合早晨起床後跟著做。

    朱利安在影片中會引用冥想的言語,引導你「專注當下、接納過去、迎接未來」,我最喜歡這個頻道的座右銘是「 你今天做的決定,定義了明天的你」。從這個頻道開始學習瑜珈之後,自然地成為我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一年來間斷的次數手指頭就數得出來。

    除了優質的教學內容之外,每段影片的開頭會簡介旅行所在地的特色,以及他們最近生活的感想。我總是幻想著自己跟隨他們四處旅行,每天醒來都可以在不同的景點做瑜珈。喚醒身體之後,腦袋的思緒也會開始活躍起來。
    -
    【2.啟動腦袋的習慣】

    但是要接著談啟動腦袋的習慣之前,得先回到前一天,有一項睡前習慣必須先準備好。這個習慣就是:在睡前回顧與反省當天的生活,用子彈筆記寫下隔天要專注的三個重點任務,清空腦袋後然後安然入睡,讓睡眠時腦袋的潛意識代勞。

    這個理論在《極度專注力》裡也有被提到,人腦在睡眠的時後,會進入快速動眼期,同時達到身體肌肉放鬆。睡前的問題會在睡眠深層的潛意識裡繼續打轉,隔天偶爾會發現突然想通很多事。

    起床而且做完瑜珈之後,泡一杯濾掛式咖啡,看一眼筆記裡的當天三個重點任務,然後用「自由書寫」的方式啟動腦袋。書寫的題目也不一定要跟任務相關,只是讓你在腦袋剛醒來的情況下,有個起點可以開始書寫。

    自由書寫的方法就是任由你的腦袋四處遨遊,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沒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唯有當你寫下所有無用的點子,才會稍微找到可以用的東西」。此刻的你,腦袋是最清醒的狀態,開始把潛意識的思緒傾洩而出,我的經驗是會越寫越起勁,整個腦袋漸漸活躍起來。

    具體來說,我還會在書桌前貼上一個問題清單,當下思緒只要中斷,我就會隨機從問題清單挑一個問題來回答。例如:你今天可能會面對的最大挑戰是什麼?現在什麼事情最困擾你?這個週末想看哪本書?自問自答的重點在於,腦袋其實喜歡被提問,也喜歡回答,可不要讓它閒著了。

    曾經比較過晨間習慣到底要「書寫」還是「閱讀」?我實踐後的感想是,早上的時段腦袋清醒而且文思泉湧,用來閱讀當然可以,但用來書寫能發揮更大的效果。傍晚的時候通常腦袋比較遲鈍,有點精神的日子可以閱讀比較難的書,疲累的日子就讀些簡單的書。
    -
    【3.備戰心態的習慣】

    在早晨醒來就執行屬於自己的晨間習慣,會有種感覺是「別人都還沒醒,但我已經完成了我自己最重要的任務」,這種成就感不言而喻。在我做完瑜珈、書寫完畢之後,會花一小段時間建立「備戰心態」,也就是「我已經掌控可以掌控的了,今天可以勇敢面對我無法掌控的」。

    在《刀槍不入》(暫譯,英文書名 Can’t Hurt Me)書裡面,作者美國海軍陸戰隊傳奇人物大衛·戈金斯(David Goggins)講述怎麼樣建立無堅不摧的強韌心態。他認為每天的早晨都是全新的開始,寧可早上四點出門跑步,也不會把這個神聖的時刻讓給任何人。

    他養成一個信念,每天的晨間習慣是完全屬於他自己的,充分且認真地利用這個時間,調整並準備好最佳狀態,勇敢迎接每一個充滿挑戰的日子。他說得很直接:「除了你的晨間習慣,每天跨出家門之後的世界,都有無數狗屁倒灶會發生在你身上,你唯一的選擇只剩下勇敢面對」。

    我很喜歡這句猶太俗諺:「神啊,求祢賜給我平靜的心,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賜給我勇氣,去做我能改變的事,賜給我智慧去分辨這兩者的不同。」我認為這是每天做完晨間習慣後,靜下心來可以對自己說的,最好也最有幫助的話。

    前陣子的暢銷書《人生勝利聖經》作者提摩西・費里斯(Tim Ferriss)從100位世界強者身上取經,發現許多人也會透過晨間習慣建立贏家心態,他打趣說道:「如果你贏得早晨,你就贏得了這天」。
    -
    【《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的優點與缺點】

    嚴格說起來,雖然這本書作為晨間習慣的入門還算及格,但是對於晨間習慣的剖析,讓我有種重質不重量的感覺。我期待的是對於不同種類的活動型態,進行深入的原理拆解和成效分析,不過這本書沒做到這點。重複出現的訪談段落讓我讀到後面開始感到厭倦。

    首先談「優點」,這本書就像是把成功人士的習慣擺在百貨公司的櫥窗,任君欣賞、挑選、瀏覽,其實它是一本「晨間習慣」型錄。

    對於中文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了琳瑯滿目的展示櫥窗,讓你一站購足各種不同的晨間習慣。但對於英文有點程度的讀者,直接前往作者的〈我的晨型人生〉網站,還可以一覽340個成功人士的晨間習慣。

    書進行到尾聲,作者統計了所有訪談過的成功人士(超過340位)他們晨間習慣的數據資料。這個資料我認為很有參考價值,可以讓你清楚地知道在不同項目下,自己跟別人比起來屬於哪一個區段。雖然稱不上學術性質的研究數據,但是很適用於一般想採取晨間習慣的人一個很好的方向。

    接著談「缺點」,我對這本書不是很滿意的地方,在於它的編排結構與內容分配。

    編排結構。作者把內容拆成十個章節,在每個章節前半段,依序安排五個以上「訪談成功人士」晨間習慣的橋段。然後在章節後半段,再擺上「換你做做看」的摘要彙整,把前面成功人士的分享再說一遍。這個編排方式,我讀到第二章開始就有點膩,發現很多觀點跟建議不斷重複出現,就這樣循環了十個章節,老實說看到後半段已經有些乏力。

    內容分配。我原先期望這種自我提升的實用型書籍,理想的分配應該是三成的理論說明,五成的實踐精華,兩成的實際範例。但是這本書的編排,是放七成的實際範例,加上三成的理論與實踐夾雜說明。這給我的感覺是,作者把一大堆訪談一股腦塞到書裡,然而彙整與精煉的功夫卻不到位,讀完後得靠自己重新整理才有比較明確的頭緒。
    -
    【晨間習慣的統計數據圖表】

    這本書有一個很具參考價值的資訊,是在最後面章節統計343位成功人士(56%女性,44%男性)的晨間習慣而得到的數據。簡單好讀的圖表在網站〈我的晨型人生〉找的到(書中沒有圖),我與作者麥可・桑德接洽後取得授權,翻譯成以下圖表分享給有興趣的朋友。
    🔗數據圖表詳見好讀版:https://readingoutpost.com/my-morning-routine/
    -
    【實踐晨間習慣一年來的心得】

    自從去年實踐晨間習慣之後,在規律的作息下,身體的狀況跟精神漸漸變好,23:30入睡、06:00起床也成了固定的日常(包含每個週末)。不過讀完《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之後,正在試著延長自己的睡眠時間,因為書中成功人士的平均睡眠數據是7.5小時。

    另外,書中雖然洋洋灑灑地擺上一大堆晨間習慣任君挑選,但對於這麼多的選擇我是這樣認為:「我們想要的很多,但其實需要的不多」。說到底,你只要能下定決心,不要一醒來就滑手機、回訊息,認真選擇一到三樣簡單且喜歡的活動,持之以恆就已經非常足夠。

    最後,實踐晨間習慣改變和強化了我的三個心態。第一:認知到自己對於生活有足夠的掌控權。第二:改變一切的不是重大行動,而是每天生活中最微小的事情。第三:想獲得真正的自由就必須高度自律。

    平凡無奇的每一個早晨才是考驗,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是重大抉擇,你今天做的決定,定義了明天的你。 最後,願你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晨間習慣。如果已經有在執行晨間習慣的朋友,也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親身經驗唷!
    -
    如果你贏得早晨,你就贏得了這天。
    If you win the morning, you win th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