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cms單位意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cms單位意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cms單位意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cms單位意義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台中文史復興組合 Taichu Renaissance Associatio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請大家幫忙轉載】搶救台灣第一家百貨「菊元百貨」,讓台南林百貨的成功遍地開花,挽回台灣應有的面貌。 內文有提報方式參考。 更訊息請關注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60647650685451/ 市民要如何提報文化資產呢?按部就班來,提報不困難! ...

  • cms單位意義 在 台中文史復興組合 Taichu Renaissance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4-07-19 13:41:18
    有 18 人按讚

    【請大家幫忙轉載】搶救台灣第一家百貨「菊元百貨」,讓台南林百貨的成功遍地開花,挽回台灣應有的面貌。

    內文有提報方式參考。

    更訊息請關注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60647650685451/


    市民要如何提報文化資產呢?按部就班來,提報不困難!
    [步驟一]
    下載"具古蹟或歷史建築價值建造物提報表(非所有權人適用)"
    http://www.culture.gov.tw/download.do?fileName=/d_upload_tca_pro/cms/file/A0/B0/C0/D0/E7/F751/826cef9d-2046-4bc2-abbd-9032dd619b7d.doc
    [步驟二]
    輸入提報表格內容
    提報類別:古蹟
    名稱:菊元百貨
    其他別名:現況為國泰世華銀行金控大樓
    地址或位置:臺北市中正區博愛路150號
    種類:其他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之建造物
    請填入適當名稱:商業建築、百貨公司
    所有權屬:私有
    創建年代:1932年
    歷史沿革:
      工業革命以後,日常生活用品透過工廠製造,生產的速度和數量大增,中產階級興起,都市化的生活型態也讓商品種類日漸繁多,傳統店舖不再能滿足民眾的購物需求。18世紀初英國誕生了歷史上第一間百貨公司,到了19世紀,歐洲各大城市都能見到百貨公司的蹤影。20世紀初,日本著名的百貨三越、白木屋、高島屋等也接續開幕,為城市的人們帶來截然不同的消費體驗。
      1932年,具有臺北州臺北市協議會員身分的商人重田榮治,在臺北城內日本人的住商區域榮町,開設臺灣第一家百貨公司菊元百貨店。重田榮治為長州藩(今山口縣)人,曾參與日俄戰爭,後來到臺灣,於大稻埕經營棉布批發,店名「菊元榮商行」,位於今延平北路長安西路口,貿易對象拓展至南洋,1928年於臺北城內購地,建造現代化百貨公司。新廈基地在日本時代初期屬於撫臺街以南之西門街,為日本政府接收清代衙署做為陸軍幕僚廳舍用地,是故未納入1899及1905年之市區改正範圍,1926年町名重劃後屬於榮町三丁目,並因周邊行政單位已遷入新落成之總督府而逐漸開發。
      菊元百貨由地產商臺灣土地建物株式會社營繕部門設計興建,樓高六層,加上頂樓的瞭望臺,高度僅次於總督府的高塔,當時有「七重天」稱號。百貨內一樓到四樓是賣場,五樓是有名的菊元食堂,六樓則提供展覽和演講使用,這樣的樓層分配原則,在今日百貨公司仍然延續。而菊元百貨店所在的臺北城內,也因為是日本人生活區域,消費能力高,進口商品也為最高級,可說是臺灣第一個現代化的櫥窗。
      戰後菊元百貨店由中華民國政府接收,改為臺灣中華國貨公司,繼續做為百貨公司營業,爾後中華民國軍人之友社總社也設於該處。1968年該樓由南洋百貨公司負責人龔漢生標得,1977年南洋百貨公司倒閉,由葉依仁取得經營權,改名洋洋百貨公司。1979年洋洋百貨公司倒閉,葉依仁潛逃海外,建物由世華聯合商業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兩大前身之一)接收,並由鼎一建築師事務所方汝鎮、朱祖明建築師進行外觀改建,菊元做為城市共同記憶的歷史宣告完結,但建築結構主體仍存,量體大小及建物高度也未改變。
      1932年比菊元晚兩天開幕的臺南末廣町林百貨,以及1941年在高雄開幕的鹽埕町吉井百貨,與菊元為臺灣最早的三家百貨公司。如今吉井百貨為後來的使用者華南銀行拆除改建大樓,而臺南的林百貨甫修復竣工重新開幕,做為臺南結合歷史、商業與藝術的著名文化地標。
    整體特色:
    1.建築特色
      菊元百貨店和當時臺北城中大多數展現華麗古典風情的商店建築不同,當它在建造時,世界建築風潮已經逐漸從裝飾藝術進入現代主義,不再為繁複的歷史主義裝飾所束縛,簡潔明快的外觀象徵著新時代率性自由的精神,但最具話題性的空間元素,還是當時並不多見,稱為「流籠」的電梯。
      臺灣最早的電梯出現在臺北火車站對面的鐵道飯店,爾後總督府、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和遞信部皆有裝設,但一般民眾並無機會搭乘。直到菊元百貨店設置電梯,成為前往臺北觀光的熱門景點,許多人進城專程前來搭乘,連穿著連身制服,戴著白手套的電梯小姐,代表著時代風尚的尖端而被品頭論足。
    2.環境特徵
      位於博愛路衡陽路口,自日本時代起即為繁華熱鬧之商業區。臺灣總督府雖然將清代臺北城牆拆除,但日本人還是居住在以往「城內」的範圍中,並致力建造歐洲風情建築,將生活環境打造成整潔乾淨的現代化風貌,一方面做為臺灣其他地區的市街模範,另一方面也透過美麗街景明信片傳達的影像,吸引日本人持續移居臺灣。該區域戰後持續做為商業區使用,至今仍屬於都市計畫商業區用地。
    現況:閒置
    其他:本案見證從戰前到戰後,政權轉移過程之商業發展及社會流行文化史,並經由臺北大學郭肇立教授親自向朱祖明建築師訪談求證,1979年的改建並未拆除菊元百貨建築主體,僅翻修外牆改為玻璃帷幕,是故雖外觀改變,內部仍保有鋼筋混凝土建造的原建物構造,將來若環境允許、各方面條件齊備,也具有妥善回復舊貌的可能性。從歷史價值、社會意義及美學角度,皆具有高度保存價值,故建議指定為市定古蹟。
    相關參考書籍(歡迎補充):
    陳柔縉《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19090
    竹中信子《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昭和篇 1926-1945)上》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24451
    陳煒翰《日本皇族的台灣行旅:蓬萊仙島菊花香》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36056
    文可璽《臺灣摩登咖啡屋:日治臺灣飲食消費文化考》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39753
    蔣竹山《島嶼浮世繪:日治臺灣的大眾生活》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32860
    [步驟三]
    印出填好的文資提報單!
    [步驟四]
    將完成的提報單寄至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地址:11008 臺北市信義區市府路一號四樓東北區)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