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chiao翻譯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chiao翻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chiao翻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chiao翻譯產品中有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典藏 ARTouch.com,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雖然時間晚了,但開始了第一步。」睽違了20年,第一座國家級的攝影機構終於開幕,讓攝影作品有了第一個家。在歷經建築選址、修復,與攝影作品的田野調查後,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and Images目前已收藏逾一萬件作品,是建構攝影文化的重大里程...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的網紅林郁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籠罩下得巨大哀愁 A Dark Cloud of Sorrow Looms Over 】展覽訪談 文/林郁晉 晏起之晨、失眠之夜,挾著日常的無奈與焦慮溶進意識之中,入夢。 我們指認各種房簷的形狀、街角轉折的摺痕,回到躲避外界棲身之座標,看著各個熱鬧無處安放的紅男綠女在燈火通明的城市裡遊走,並與...

chiao翻譯 在 ? ? ? ? ?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4-21 13:18:45

[2019 Record] cafe illus. exhibition in Cafe EGO, Seoul, Korea 2019咖啡廳插畫展紀錄 ㅤㅤ 去年暑假在韓國的咖啡廳辦了小畫展活動,順便和家人朋友旅遊取材,雖然過了一段時間但最近整理照片後決定發文紀錄。 在這個舒適的空間展出了感性主題...

  • chiao翻譯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26 14:00:00
    有 20 人按讚

    「雖然時間晚了,但開始了第一步。」睽違了20年,第一座國家級的攝影機構終於開幕,讓攝影作品有了第一個家。在歷經建築選址、修復,與攝影作品的田野調查後,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and Images目前已收藏逾一萬件作品,是建構攝影文化的重大里程碑。而建築的前身為1937年落成的「#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支店」,為日本建築師 #渡邊節 在台唯一已知的作品,建築本身以及掛牌後的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都背負著建構與延續歷史的使命。

    本次「V-Touch展覽: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建築與設立意義」邀請建築文史工作者 #凌宗魁,從建築古蹟的歷史切入,到修復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與後續規劃,若台灣日後將會不斷面臨古蹟活化的考驗,參照攝影中心在古蹟轉換為文化場域的過程,有什麼細節可以參考?過去,台灣攝影史的建構多為由民間攝影藝術家各自點狀的努力,如今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成立,是攝影文化發展的開端,攝影中心的定位為何?攝影中心目前最應該著手的事情有哪些,才能補足攝影在台灣長時間缺乏主要機構推動的歷史空白?關於攝影文化的影響則邀請 Lightbox攝影圖書室創辦人 #曹良賓,分享對於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產業觀察,以及對於該中心的展望。

    📌觀看完整影片>> https://bit.ly/2QZ09bj
    🔔訂閱典藏ARTouch YouTube 頻道,開啟小鈴鐺,鎖定每個月的V-Touch 優質藝術影音單元>> https://bit.ly/3v5AZWZ

    🔸延伸閱讀:文資的華麗轉身—專訪凌宗魁,從大阪商船臺北支店到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https://bit.ly/2RV6dSs

    ------------------------------

    出品 Presented by|典藏ARTouch
    企劃 Director|張玉音 Chang Yu-Yin、許雲喬 Hsu Yun-Chiao
    翻譯 Translator|趙士雄 Joey Chao
    攝影 Photographer|王士源 Wang Shih-Yuan、蘇家弘 Su Chia-Hung
    製片 Producer|白郡婷 Pai Chun-ting、蔡念栩 Tsai Nien-Hsu
    剪輯 Editor|王士源 Wang Shih-Yuan
    剪輯助理 Assistant Editor|蔡念栩 Tsai Nien-Hsu、劉禮瑜 Liu Li-Yu、陳美如 Chen Mei-Ju
    調光 Colorist|王士源 Wang Shih-Yuan
    混音 Re-Recording Mixer|鄭曉駿 Cheng Hsiao-Chun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凌宗魁 Lin Tzung-Kuei、曹良賓 Tsao Liang-Pin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and Images

  • chiao翻譯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0-21 21:47:10
    有 449 人按讚

    【為什麼大家都說這本書好看】
     
    剛上市不久的《漢賽爾與葛麗特》,得到許多作家與讀者的推薦。
     
    看到大家紛紛在臉書上用力按讚、曬書封,實在感動!
    感謝大家的熱情和鼓勵!底下是 image3 同事整理的各方評語,歡迎大家也提供自己的:
     
    👍 作家 YuanPu Chiao 焦元溥:
    「好精到的文字與好刺激的繪本,今年萬聖節最佳禮物XD」
    https://reurl.cc/N62jak
     
    👍 作家王盛弘:
    「一口氣讀完《漢賽爾與葛麗特》,這是一個《楢山節考》+《龍門客棧》+《神隱少女》的故事XD,殘酷、黑暗,又有一道薄薄的柔軟的光。推薦。」
    https://reurl.cc/Kj26Zy
     
    👍 作家王淑芬:
    「中文版封面不惜血本的挖了一個圓洞,增加讀者一窺『密林深處有何詭譎故事的好奇感、窺伺感——像是我們從大門的洞中往外探望一般』(此設計倒讓小讀者有種安全感。因為是透過眼洞探勘)。
    至於情節,尼爾蓋曼在這本中如實演出(我們都熟知的古典版本),沒有顛覆改寫。只是沿用格林兄弟最原始版本的:『親生父母同謀、尤其是生母力主:遺棄小孩以自保。』完全反映戰爭饑荒時代、生存本能的荒謬無奈。但尼爾蓋曼的文字,一向是冷冽之筆,寫熱騰騰的驚心動魄。比如這一段:『廚房都是烤肉味,但是爐子冷卻後,他們打開門,裡面什麼也沒有,只有一具焦黑的軀殼,乾乾脆脆,變成了黑炭。』文字極其平靜,卻給了氣味、給了觸感、給了顏色與形狀。
    總之,這本印度濃墨繪出的黑白版童話新寫,必是尼爾蓋曼粉絲必買款,圖的氛圍很夠,一頁滿版圖、一頁白底簡約文字的排版方式,也帶出這篇故事的起伏節奏(剛開始被大畫面圖壓迫得疾喘,翻至白靜文字,又可稍加休緩一下。)很古典風的編排,因而「那個年代」的情境也營造成功。」
    https://reurl.cc/k0p5G3
     
    👍 作家吳在媖:
    「我琢磨著,應該要怎麼介紹這本繪本?
    雖然是熟悉的故事,但 Neil Gaiman 改寫得更加人性。
    雖然是熟悉的故事,但 Lorenzo Mattotti 畫得震撼人心。
    你就是很想要,一直看下去,你就是很想要,再看一次。
    然後你就明白了,有一點什麼明亮的東西,從這本佈滿黑色的繪本中,長出來。」
    https://reurl.cc/gmr7kQ
     
    👍 作家海狗房東 繪本海選(拿出大聲公):
    「無敵經典,無敵好看的大作,一定一定要收藏!
    我真的很少直接這麼說,但這本《漢賽爾與葛麗特》(以前中譯多為糖果屋)是由故事大神尼爾.蓋曼以最初版本的格林童話為基礎改寫,加上義大利畫家羅倫佐・馬托蒂的狂墨為圖,大塊文化又比照國外的豪華版大開本製作,封面還有烘托氛圍的挖洞設計,真的非常值得典藏。
    翻譯這本書並不容易,除了尼爾.蓋曼營造亦文亦俗的口述童話口氣必須好好拿捏之外,故事文字冷靜,但情節鋪陳令人不寒而慄(當然還有圖畫助長這氣氛),翻譯時總覺得冷,但冷得很過癮,既讚嘆又佩服。我很期待各位讀過這本書之後,也能回來留言分享你的感受。」
    https://reurl.cc/R1241x
     
    👍 喜愛尼爾・蓋曼的讀者餵鹿吃書:
    「先談談文字的部分,Neil Gaiman 確實寫出了新意,方式如同諾蘭賦予蝙蝠俠更逼近現代寫實的場景、武器以及心理動機一般,取消了超現實的魔法設定以及巫婆身分,以合宜的描述,給我的感覺像是童年吃的糖果,多了酒或是咖啡,在熟悉的基底上多出成人的風味。
    一個發生的可能性更高,讓小孩想到就會嚎啕大哭
    『棄的故事』
    也就是 Neil Gaiman 所說的『向孩子展示黑暗與危險』
    宛如《煙與鏡》或《易碎物》收錄的精彩短篇。
    Lorenzo Mattotti 黑色墨水畫(india ink)創作,為這本繪本多出一重或者多重的想像層次。簡單來說,Neil Gaiman創作了一篇小說;Lorenzo Mattotti 則是另外一篇,在讀者腦中的想像圖景,彼此競爭,搶奪讀者對這則故事的感受。
    若說文字給予讀者的感受是被遺棄的危機感,Lorenzo Mattotti 的畫作充分傳達出被黑暗包圍,未知的恐懼。整個版面將近九成以上濃黑粗皴線條,乍看是撲天蓋地的黑暗森林、監牢等不安的場景。而留白隱藏著若仔細看,就連成人也會驚懼的細節,也許是窺伺的眼,半截手臂、樹瘤、獸爪,就意涵的擴展來說,Lorenzo Mattotti 給了我更巨大的想像空間,以黑白的比例推動故事以及讀者的情緒,相當高明。
    不過必須坦白說,從開本、裝幀設計到定價,這本《漢賽爾與葛麗特》有點超出我心中對繪本或書的定義,更近似於值得收藏的美麗藝術品~」
    https://reurl.cc/Xk26jj
     
    👍 作家、台東兒童文學所游珮芸教授:
    「真實的『糖果屋』真的一點也不甜,是個恐怖至極的故事。馬托蒂(Lorenzo Mattotti)充滿動感與佈局詭譎的線條的確飽滿展現了《漢賽爾與葛麗特》原始故事的生命力。謝謝 image3 系列選了這本作品,讓國內的繪本愛好者,更添一本值得收藏的好書。」
     
    👍 作家、畫家陳潔晧:
    「在閱讀《漢賽爾與葛麗特》的內文和簡介後,想起很多創作《蝴蝶朵朵》時跟幸佳慧老師的討論。跟兒童討論黑暗的事情,讓兒童能辨認邪惡並知道如何應對,也是我們創作的初衷。我自己也會想起很多成長的困難,很多感觸。」

  • chiao翻譯 在 台灣囝仔x戲劇治療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4-10 21:11:02
    有 11 人按讚

    ✨《陪伴孩子面對 新冠肺炎 COVID-19》中文版✨

    面對疫情,你我的生活都有劇烈的變化,如何讓孩子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怎麼這麼不方便😡?而且好多喜歡的事都不能做好難受😖

    除了現實層面有影響-社交距離、停課、洗手,孩子和成人一樣,也可能會擔心、害怕、焦慮。

    希望這隻影片,能提供辛苦的您一些靈感,如何告知並且陪伴孩子

    也希望在混亂當中,您照顧身邊的人,也照顧自己❣️

    謝謝戲劇治療前輩 Stephanie Omens製作這隻影片,也謝謝台灣的戲劇治療DvT夥伴火速翻譯成中文和台語,而且兩個語言都有字幕喔!

    台語版在這

    https://www.facebook.com/1118605054/posts/10216280717066764/?

    粵語版也出來啦!

    https://www.facebook.com/1118605054/posts/10216365550467546/?d=n

    英文版:
    https://www.facebook.com/tellnowhitelies/videos/234834407639510/

    影片來源Stephanie Omens戲劇治療師 的No White Lies

    陳巧奇 (Chiao Chi)-中文翻譯與旁白還有技術支援、字幕嵌入
    Chun-Ling Chen - 台語翻譯與旁白

    Eddie Yu- 粵語翻譯與旁白

    張大郡- 音訊嵌入

    原版 by No White Lies Stephanie Omens

    影片製作、翻譯、旁白是大家花時間做的心血,請大家轉載盡量全文轉載或者tag @no white lies唷

  • chiao翻譯 在 林郁晉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8-06 19:16:45

    【籠罩下得巨大哀愁 A Dark Cloud of Sorrow Looms Over 】展覽訪談

    文/林郁晉

    晏起之晨、失眠之夜,挾著日常的無奈與焦慮溶進意識之中,入夢。
    我們指認各種房簷的形狀、街角轉折的摺痕,回到躲避外界棲身之座標,看著各個熱鬧無處安放的紅男綠女在燈火通明的城市裡遊走,並與無數陌生人隔牆並肩而坐。

    1970年代,台灣興起了都市主義,揮別了農業家園的景觀,在擁擠的都市裡生存相對壓抑的。都市其意義不僅是建築摩天之高,更在於它擁有改變原有地景的樣貌、居住的型態、人際關係的孤獨與疏離及日漸複雜的社會議題。在資本世界所圍繞下的我們成為一種部分配合的零件化角色,然,自由主義的建構也不斷提醒著自身的主體性,視為一個完整之重要。如此衝突矛盾,拉扯出極大的不安與困惑,聳立且不斷將外部世界的混亂吞噬折入體內,心中一股始終趨不散的憂愁不斷盤旋,只能回到屋內,安全無他者之地,盡情地咧嘴吐舌、搔首弄姿,卻揮之不去籠罩而下的巨大哀愁。

    夜晚,望者前方不遠處,無數個大樓的窗口閃爍著各種彩燈,凝望那如夢幻泡影之光,心甸甸地總在腦際回望那些不願想起的事,就如:「我是誰」這樣無奈的提問,總在那無人的夜晚裡晃頭晃腦地想起。到底我們應以何種角色的姿態與世界共存,同時又保有自身主體性之完整成為我們的必經之問。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一展將透過八位藝術家的作品,試圖呈現籠罩於都市之下的人們,因在認知上矛盾的情緒,所產生出對於自身主體該已何種姿態與世界共存的提問。


    鄭爾褀 poeple
    作品回應台灣1970後逐漸告別農業景觀進入都市主義的現象,精準描繪出現代人們所熟悉的都市日常景象。百萬人共同生存於一個地方,即便物理距離上是如此緊密,對於彼此的認同卻是絕對的疏遠。

    鍾知庭 我在你左右
    作品透過男性畫外音的說明及影像內某種角色扮演的刻畫,呈現都市之中的人們彼此試圖相伴,吐露內在確切的想望,最終卻淪為某種喃喃自語,或溝通的徒然。

    吳伯賢 有著蒙娜麗莎微笑的猩猩
    藝術家透過猩猩作為在都市正常運作之下的奇觀(不正常)呈現。回應在都市興起的治理實踐下與自由意識之間的衝突,將人們日常存在於可行介入操作和不可行介入操作之間的矛盾或內在限制放大。

    王鼎曄 人-人
    試圖回應高度競爭的社會中,人們在有限的資源分配下時會不慎擠壓到他人,與此同時又要維護完好理性的生存空間,作品精準刻畫出人們相處時某種不成文的特殊距離。置身於當下的人們該如何找到屬於自身主體最佳的生存姿態成為作品最大的提問。

    蔡傑 塵埃落定時
    作品試圖呈現人們躁動的拍打著看似可能逃離的出口,而所謂的出口是否真實?又或只是內在狂放無法平心的感受的妄念?回應都市裡看似熱鬧無處安放的紅男綠女們內在的哀愁。

    黃彥超 1.2.3魚你躲好了沒?
    作品將魚缸中的觀賞魚比擬困於都市裡人群的樣貌。耀眼奪目的彩光、極度刺激性的感官饗宴,試圖呈現人們短暫逃離內在的不安及困頓,回應人在自身主體性的建立後所產生的完全排他性及強烈的孤獨感。

    黃淑蓮 Sometime i found myself floating and sinking down once in a while
    作品回應在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所產生的極大矛盾中內在強烈的衝突不斷,將人們心底不斷自我反問的不安情緒描寫深刻。該如何明確知道自身定位及最佳舒適的姿態為何?及「我是誰」成為最大的提問。

    陳嘉壬 甜水
    作品是藝術家前往東南亞駐村後,試圖反思城市之於農村兩地的人們對於生存的想像及美好生活的概念竟是如此不同。回應社會所建構於我們的未來想像,是否未必如此明確或真實,只是某種模糊失焦的指向。

    -----------------------------------------------------------------------------------------------------------------------------------------------------------

    【籠罩下得巨大哀愁 A Dark Cloud of Sorrow Looms Over 】

    日期 Date|2021/08/07-09/12
    地點 Location|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藝術家|Artist
    王鼎曄 Wang Ding-Yeh
    吳柏賢 Wu Bo-Sian
    陳嘉壬 Chen Chia-jen
    黃彥超 Huan Yen-Chiao
    黃淑蓮 Wong Shu-Lian
    蔡傑 Tsai Jie
    鄭爾褀 Zheng Er-Qi
    鍾知庭 Chung Chih-Ting

    影片拍攝與製作 Film production | Shane 影像工作室
    音樂製作 Music production | 黃柏諺 PKG
    動畫製作 Animation production | 羅悅慈 Lo Rax
    設計 Design|蔡傑 Tsai Jie
    翻譯 Translation | 黃文 Huang Wen

    策展人|Curator
    林郁晉 Lin Yu-Chin

    協同策展 | Co-curator
    黃鼎鈞 Huang Ding-Jun

    感謝贊助|Sponsors
    厭世會社The Misanthrope Society
    果拾 Pick Up

    特別感謝|Special thanks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掀牆藝術聚落 Open Wide
    打開藝術工作站 OCAC
    嘖嘖 Zeczec
    張喬翔 Shane
    陳小乖
    劉柏承

  • chiao翻譯 在 林郁晉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8-06 19:14:55

    MoCA Video【籠罩下的巨大哀愁】藝術家訪談 Part.8 鐘知庭

    --------------------
    藝術家簡介
    --------------------
    目前創作試圖透過對社會普遍處境之肯認,觀看從中顯現的人的脆弱性及其張力。


    --------------------
    作品介紹
    --------------------
    1965年由美黛演唱的流行金曲,改編自韓國著名女歌手白雪姬,
    她唱:來去紐約吧!來去紐約吧!
    另一個語言好似應著,把悲哀送走!把一切丟在腦後!我在你左右〜
    我看著唱片封面上,她明媚的眼眸望向遠方,纖纖細手立在胸前交疊出關愛與祈福的姿態,彷彿更好的明日正要到來而她將伴隨我們一同勇往直前。


    -----------------------------------------------------------------------------------------------------------------------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 The great sorrow under the shroud】

    日期 Date|2021/08/7-09/12
    地點 Location|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藝術家|Artist
    王鼎曄 Wang Ding-Yeh
    吳柏賢 Wu Bo-Sian
    陳嘉壬 Chen Chia-jen
    黃彥超 Huan Yen-Chiao
    黃淑蓮 Wong Shu-Lian
    蔡傑 Tsai Jie
    鄭爾褀 Zheng Er-Qi
    鍾知庭 Chung Chih-Ting

    影片拍攝與製作 Film production | Shane 影像工作室
    音樂製作 Music production | 黃柏諺 PKG
    動畫製作 Animation production | 羅悅慈 Lo Rax
    設計 Design|蔡傑 Tsai Jie
    翻譯 Translation | 黃文 Huang Wen

    策展人|Curator
    林郁晉 Lin Yu-Chin

    協同策展 | Co-curator
    黃鼎鈞 Huang Ding-Jun

    感謝贊助|Sponsors
    厭世會社The Misanthrope Society
    果拾 Pick Up

    特別感謝|Special thanks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掀牆藝術聚落 Open Wide
    打開藝術工作站 OCAC
    嘖嘖 Zeczec
    張喬翔 Shane
    陳小乖
    劉柏承

  • chiao翻譯 在 林郁晉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8-06 19:12:53

    MoCA Video【籠罩下的巨大哀愁】藝術家訪談 Part.7 鄭爾淇

    --------------------
    藝術家簡介
    --------------------
    1993年⽣於廈⾨,⼤學時來到台北學習⽣活,並於2021年畢業於實踐⼤學媒體傳達 設計學系研究所。創作類型包含平⾯繪畫及2D動畫,她關注於個⼈⽣活中的偶發性帶來的 內⼼共振,從中記錄、選取、創造感興趣的對象,以個⼈化的表達詮釋當下所屬的時刻。



    --------------------
    作品介紹
    --------------------
    早餐店作為台北⽣活裡的⽇常,也是此作品的靈感來源。放空時觀察早餐店窗外來往⾏⼈的 視覺經驗,給予藝術家創作啟發。通過提取影像中不同狀態下⾏⼈的造型、動作後,再以個 ⼈語彙描繪每⼀位⾏⾛中的⼈。作品中並未賦予任何場域上的標⽰,⽽是將⼈作為作品的主 體,在無預設的流動情境中詮釋⼈們之間的距離與節奏,帶領觀眾建⽴對⽇常的連結與想像。


    -----------------------------------------------------------------------------------------------------------------------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 The great sorrow under the shroud】

    日期 Date|2021/08/7-09/12
    地點 Location|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藝術家|Artist
    王鼎曄 Wang Ding-Yeh
    吳柏賢 Wu Bo-Sian
    陳嘉壬 Chen Chia-jen
    黃彥超 Huan Yen-Chiao
    黃淑蓮 Wong Shu-Lian
    蔡傑 Tsai Jie
    鄭爾褀 Zheng Er-Qi
    鍾知庭 Chung Chih-Ting

    影片拍攝與製作 Film production | Shane 影像工作室
    音樂製作 Music production | 黃柏諺 PKG
    動畫製作 Animation production | 羅悅慈 Lo Rax
    設計 Design|蔡傑 Tsai Jie
    翻譯 Translation | 黃文 Huang Wen

    策展人|Curator
    林郁晉 Lin Yu-Chin

    協同策展 | Co-curator
    黃鼎鈞 Huang Ding-Jun

    感謝贊助|Sponsors
    厭世會社The Misanthrope Society
    果拾 Pick Up

    特別感謝|Special thanks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掀牆藝術聚落 Open Wide
    打開藝術工作站 OCAC
    嘖嘖 Zeczec
    張喬翔 Shane
    陳小乖
    劉柏承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