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內容變得更有價值,付費訂閱電子報大戰一觸即發!📧💥】
從去年到今年,從Substack暴增5倍用戶到Twitter收購Revue,加上這兩天鬧得沸沸揚揚,關於Facebook將開啟全新發佈平台的新聞滿天飛,不僅想和大家來分享一下關於電子報付費訂閱平台的一些未來趨勢!
「當眼睛回歸到耳朵,那麼...
【讓內容變得更有價值,付費訂閱電子報大戰一觸即發!📧💥】
從去年到今年,從Substack暴增5倍用戶到Twitter收購Revue,加上這兩天鬧得沸沸揚揚,關於Facebook將開啟全新發佈平台的新聞滿天飛,不僅想和大家來分享一下關於電子報付費訂閱平台的一些未來趨勢!
「當眼睛回歸到耳朵,那麼廣告會不會回歸到「內容」呢?」
「當電台DJ可以靠PODCAST自立,那麼作家、記者、編輯呢?」
📣「最新消息」:Facebook將推出全新發佈平台,讓內容創作者可憑內容獲利!(消息來源:https://www.axios.com/ )
從AXIOS看到消息,大致內容翻譯後重點如下:
★ Facebook即將開始與一小部分獨立作家合作測試其新發佈平台。
★ 尚未正式命名,可免費使用,並將與Facebook Pages結合
★ Facebook計劃在平台內構建工具,使作家可以通過訂閱從他們的網站和電子報中獲利
★ Facebook將允許作家在為其產品創建群組,並將為作家提供有關內容效果的指標。
💫📰所以這是要回歸「報紙」的時代了嗎?
首先先來瞭解一下為什麼Facebook會開發這個新平台,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2020年疫情的一年,很多新聞界、記者首影響,大量知名記者宣布離開新聞編輯室,主要通過電子郵件通訊發布自己的獨立品牌!這就造就了Substack,Revue等付費訂閱電子報的平台用戶人數暴增。
當然Facebook從來不笨,大約從四年前開始,就開始投資不同的產品來幫助新聞公司(尤其是地方政府)建立可持續的收入來源。
它還創建了一個單獨的功能,稱為“新聞標籤”,作為Facebook上新聞的專用空間,也與許多知名新聞公司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
所謂時勢造英雄,在這個時機下推出新發佈平台嘗試幫助個人記者、編輯如何成為創作者實屬一個不錯的選擇!
🐦Twitter x Revue
Twitter在1月份收購了Revue,這是一個針對作家和出版商的新聞通訊平台,並且已經開始將其新聞通訊平台結合到其主要產品中。它最近宣布了一項新功能,該功能允許用戶通過名為“超級關注”的支付工具向其關注者收取更多內容的費用。
💡電子郵件行銷軟體 VS 付費訂閱電子報平台
電子郵件行銷軟體:如Mailchimp、Sendinblue、MailerLite等,主要內容較為商業化,一般用於廣告郵件、活動宣傳、轉換率等;主要創作者/使用者為品牌、行銷類、自媒體等商業化的使用者!
付費訂閱電子報平台:如Substack、Revue等,主要內容重視原創內容,偏向Editorial式的長篇書寫(Substack支援Podcast上傳,會直接顯示音頻播放器);主要創作者/使用者為作家、出版社、新聞媒體工作者、編輯、記者等!
🔮 未來趨勢
❶ 原創內容變得更為有價值
❷ 讓文字創作者不再被平台、演算法綁架
❸ 內容創作者與讀者的關係更為緊密
❹ 更容易找到適合創作者不同內容的平台(不同感官的體驗)
❺ 市場更能接受知識、專業付費的機制
💬小編感想:無論是Clubhouse、Dispo或者是Revue等,都帶給我回歸「初心」的感覺,更注重「內容、專業、純粹」的輸出,所以未來可能已經不再是靠大流量,而創作者們應更注重於「小眾利基市場」!
✧✧✧✧✧✧✧✧✧✧✧✧✧✧✧✧✧✧✧✧✧✧✧✧✧✧✧
🌻 或許當太眼花撩亂的時候,就會想念「最原始的狀態」!
✧✧✧✧✧✧✧✧✧✧✧✧✧✧✧✧✧✧✧✧✧✧✧✧✧✧✧
By @socialmorehk 小編 - Winny
#行銷 #電子報 #電子報行銷 #電郵行銷 #內容行銷 #contentmarketing #社群 #社群行銷 #emailmarketing #facebookmarketing #Substack #revue #socialmediamarketing #socialmore #socialmorehk
axios是什麼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910紐約時報
*【拜登稱”我們的耐心正在消退”,要求員工都須接種疫苗】
拜登全力推動三分之二的美國員工都要接種疫苗,並要求私營部門所有員工超過100人的企業,都需要接種疫苗或每週進行檢測。拜登也強制要求醫護人員、聯邦承包商和聯邦工作人員注射疫苗,如果他們拒絕,將面臨紀律處分。總統在白宮演講的宣佈,影響社會方方面面,也反映拜登對大約 8000 萬有資格獲得注射但沒有得到注射的美國人深感沮喪。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9/us/politics/biden-mandates-vaccines.html
*【拜登加強推動疫苗施打是為美國經濟而戰】
拜登總統積極擴大接種疫苗數量阻止Delta傳播,因其拖累了經濟復甦,餐館、航空和其他服務資料顯示,近幾周,直接性消費縮減。儘管消費者和企業,沒有像2020年春天疫情嚴重時,那樣嚴重的縮減開支,但該病毒仍威脅著經濟復甦。與前幾次浪潮相比,對商業活動施加限制的州和城市要少得多,政府官員誓言,美國不會回到“封鎖或關閉”狀態。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9/us/politics/biden-vaccines-economy.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拜登總統宣佈的新疫苗要求,得到了渴望減緩冠狀病毒傳播的醫生們的讚揚,專家們的警告,這“太少且太晚了”。而共和黨成員則譴責這一舉措“違憲”。
#在拜登政府表示,將取消50萬美元的救災貸款上限後,中小企業將可從聯邦政府申貸最多200萬美元。
#拜登總統呼籲各州在冠狀病毒病例激增的情況下,採取更積極的措施讓兒童繼續上學,呼籲州長要求所有學校僱員接種疫苗,並呼籲各地區實施更定期的檢測。
#洛杉磯強制要求 12 歲及以上的學生接種疫苗。
#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佛奇博士告訴政治新聞網站 Axios,冠狀病毒感染率是結束大流行所需的十倍以上。目前,美國每天大約有150,000 例新感染病例。
#非洲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主任表示,一些富裕國家提供加強注射的決定將阻礙低收入國家獲得冠狀病毒疫苗,並認為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沒有免疫力低下的健康人需要接種疫苗。額外的注射。在包括德國、法國、以色列和美國在內的富裕國家,向某些弱勢人群(包括老年人)和公眾提供額外劑量的勢頭越來越大。
#去年年底,聯邦政府的首席死亡統計員收到了令人震驚的發現:一份死亡證明稱,有人於 2020 年 1 月死於 Covid-19,這一啟示將提早了該病毒在美國傳播的時間。
#澳洲航空成為首批要求國際乘客接種疫苗的航空公司之一。
#一名法官發出禁令,以結束華盛頓州學區的反蒙面抗議活動。
#從 10 月 1 日起,蘇格蘭將需要疫苗接種證明才能進入擁擠的場所。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09/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
*【喀布爾機場重啟國際航線,塔利班允許美國護照持有者和外國人離開】
自美國的撤離行動結束以來,第一架民用航班於週四離開阿富汗,抵達卡達首都杜哈。機上載有100餘名來自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的旅客。塔利班表示,美國人或其他外國人將被允許離開,但尚不清楚數萬名有資格獲得美國簽證的阿富汗人的命運。阿富汗過渡政府新總理重申,任何曾與美國一起工作的人將獲得大赦。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9/world/asia/taliban-americans-afghanistan.html
*【9·11恐襲20年:我們“永不忘記”的是什麼?】
每當人們在帽子、旗幟或汽車後面看到“永不忘記”這句話時,都會猛然想起9·11那一天。20年過去了,紐約人選擇記住什麼,或者忘記什麼?這裡是他們的故事。
https://cn.nytimes.com/usa/20210909/9-11-new-york-remember/
*【專欄:拜登,又一個失敗的總統】
拜登本應恢復白宮的尊嚴,卻成為固執但搖擺不定,雄心勃勃但無能的象徵。美國迫切需要避免又一段失敗的總統任期,拜登的表現令人擔憂。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10909/biden-failed-afghanistan/
*【朝鮮慶祝建國73周年,舉行午夜閱兵】
參加遊行者包括預備役軍人、員警、工人和醫務人員。金正恩身穿西裝,身材明顯消瘦。他沒有利用這一機會發表激烈講話或展示新型導彈,升級與美國的衝突。分析認為,本次閱兵式的目的在於展示實力,增強防疫工作的士氣。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9/world/asia/north-korea-parade-covid-sanctions.html
*【美國司法部就“最嚴墮胎禁令”起訴德州】
司法部認為這項法律違憲。此前最高法院沒有採取行動阻止該法案通過,但也沒有就其是否符合憲法做出裁決。通過將這一問題置於訴訟的核心,司法部將迫使最高法院表態。如果大法官選擇審理此案,可能會導致不同的裁決。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9/us/politics/texas-abortion-law-justice-department-lawsuit.html
*【巴西總統禁止社群網路刪除特定內容】
波索納洛此前宣稱,他會輸掉明年大選的唯一原因將是投票舞弊。但民調顯示,如果現在選舉,他將下臺。波索納洛一直把社群媒體當作擴音器來推動他的政治運動,並成功當選。分析人士稱,巴西的新規似乎是首個限制科技公司控制網站內容的國家政策。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9/world/americas/bolsonaro-social-networks.html
*【新新世界專欄 | “開倒車”?中國弱化英語教育意味著什麼】
上海取消小學英語期末考試等“減負”政策認為是當局對英語和西方影響的抵制。中共正在加強意識形態控制和民族主義宣傳,弱化英語被許多人視為遠離開放世界的又一步。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10909/china-english/
*【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即將達成全面合併】
俄羅斯總統普丁為他在白俄羅斯四面楚歌的獨裁盟友,提供了一條新的生命線,承諾提供便宜的天然氣和超過6億美元的新貸款,作為推動後蘇聯鄰國更緊密融合的一部分。普丁和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過去一年中六次會面,敲定了拖延已久的整合計劃,一些分析人士推測,這代表兩國即將進行全面合併。兩位領導人宣布了這樣一個計劃的輪廓,但重點是調整兩國經濟,同時擱置棘手的政治問題。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9/world/europe/russia-belarus-putin-lukashenko.html
axios是什麼 在 Social More Hk|小編分享小技巧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讓內容變得更有價值,付費訂閱電子報大戰一觸即發!📧💥】
從去年到今年,從 #Substack 暴增5倍用戶到Twitter收購 #Revue,加上這兩天鬧得沸沸揚揚,關於Facebook將開啟全新發佈平台的新聞滿天飛,不僅想和大家來分享一下關於電子報付費訂閱平台的一些未來趨勢!
「當眼睛回歸到耳朵,那麼廣告會不會回歸到「內容」呢?」
「當電台DJ可以靠PODCAST自立,那麼作家、記者、編輯呢?」
📣「最新消息」:Facebook將推出全新發佈平台,讓內容創作者可憑內容獲利!(消息來源:https://www.axios.com/ )
從AXIOS看到消息,大致內容翻譯後重點如下:
★ Facebook即將開始與一小部分獨立作家合作測試其新發佈平台。
★ 尚未正式命名,可免費使用,並將與Facebook Pages結合
★ Facebook計劃在平台內構建工具,使作家可以通過訂閱從他們的網站和電子報中獲利
★ Facebook將允許作家在為其產品創建群組,並將為作家提供有關內容效果的指標。
💫📰所以這是要回歸「報紙」的時代了嗎?
首先先來瞭解一下為什麼Facebook會開發這個新平台,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2020年疫情的一年,很多新聞界、記者首影響,大量知名記者宣布離開新聞編輯室,主要通過電子郵件通訊發布自己的獨立品牌!這就造就了Substack,Revue等付費訂閱電子報的平台用戶人數暴增。
當然Facebook從來不笨,大約從四年前開始,就開始投資不同的產品來幫助新聞公司(尤其是地方政府)建立可持續的收入來源。
它還創建了一個單獨的功能,稱為“新聞標籤”,作為Facebook上新聞的專用空間,也與許多知名新聞公司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
所謂時勢造英雄,在這個時機下推出新發佈平台嘗試幫助個人記者、編輯如何成為創作者實屬一個不錯的選擇!
🐦Twitter x Revue
Twitter在1月份收購了Revue,這是一個針對作家和出版商的新聞通訊平台,並且已經開始將其新聞通訊平台結合到其主要產品中。它最近宣布了一項新功能,該功能允許用戶通過名為“超級關注”的支付工具向其關注者收取更多內容的費用。
💡電子郵件行銷軟體 VS 付費訂閱電子報平台
電子郵件行銷軟體:如Mailchimp、Sendinblue、MailerLite等,主要內容較為商業化,一般用於廣告郵件、活動宣傳、轉換率等;主要創作者/使用者為品牌、行銷類、自媒體等商業化的使用者!
付費訂閱電子報平台:如Substack、Revue等,主要內容重視原創內容,偏向Editorial式的長篇書寫(Substack支援Podcast上傳,會直接顯示音頻播放器);主要創作者/使用者為作家、出版社、新聞媒體工作者、編輯、記者等!
🔮 未來趨勢
❶ 原創內容變得更為有價值
❷ 讓文字創作者不再被平台、演算法綁架
❸ 內容創作者與讀者的關係更為緊密
❹ 更容易找到適合創作者不同內容的平台(不同感官的體驗)
❺ 市場更能接受知識、專業付費的機制
💬小編感想:無論是Clubhouse、Dispo或者是Revue等,都帶給我回歸「初心」的感覺,更注重「內容、專業、純粹」的輸出,所以未來可能已經不再是靠大流量,而創作者們應更注重於「小眾利基市場」!
✧✧✧✧✧✧✧✧✧✧✧✧✧✧✧✧✧✧✧✧✧✧✧✧✧✧✧
🌻 或許當太眼花撩亂的時候,就會想念「最原始的狀態」!
✧✧✧✧✧✧✧✧✧✧✧✧✧✧✧✧✧✧✧✧✧✧✧✧✧✧✧
By @socialmorehk 小編 - Winny
----------------------------------------------------
搶先看更多行銷、設計小技巧,請『追蹤』我們專頁
Instagram 每日更新行銷設計小技巧:
https://www.instagram.com/socialmorehk
#行銷 #電子報 #電子報行銷 #電郵行銷 #內容行銷 #Facebook #socialmore #socialmorehk
axios是什麼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茜的世界周報》
【面對多數防疫專家警告: 美國疫情仍處於急速傳播階段, 且傳播速度可能與四月疫情高峰有過之無不及。面對如此現實,川普內心深處到底如何盤算?一場專訪,可能揭露了川普內心的想法,而這場專訪<華盛頓郵報>形容"如同一場災難"。美國新媒體Axios與HBO於8/4日晚間,播出對美國總統川普的37分鐘聯合專訪。專訪的記者是今年稍早也訪問了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 而開始聲名大噪的澳洲籍記者Jonathan Swan。Swan在訪問川普的數個議題: 包括疫情/大選/國內政治..等,以連環叩問式的追擊,結果川普數度支支吾吾、邏輯全失 雞同鴨講。例如: 川普完全分不清 確診患者的死亡比例(致死率)vs.總人口中的染疫死亡率(死亡率)的不同,專訪中 他不斷揮舞著幾張圖表,數次強詞奪理,說: 有人死 沒錯「反正事實就是這樣」(It is what it is), 且反而要質問他的記者「去看書 去看手冊」。Jonathan Swan事後接受CNBC的訪問時,他認為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 川普 完全沒有面對現實,卻不斷曲解數字 肖想找到讓自己好看的數字,再獲得讚美。而<紐約時報>評論: 川普幼童般的言語 無邏輯的思考,操弄資訊與數字,即使是數十萬條人命當前,他的自信也絲毫未減 從未自省。我們要跟各位觀眾抱歉由於版權的問題,無法大篇幅使用專訪,但節目記者群已僅盡全力節錄部分內容,帶您了解最精采的片段和交鋒。】
{內文}
華盛頓郵報說:這場專訪是場"災難"。
(美國總統川普vs.Axios記者 強納森史旺)
你告訴福斯新聞,「你不要回答 是否會接受2020大選結果」,那是什麼意思?(希拉蕊也從沒有接受結果,她到現在都還沒接受大選結果)
美國新媒體Axios的澳洲記者史旺連環質問下,曝露出川普對於新冠疫情的無感與完全不了解。
(美國總統川普 vs. Axios記者 強納森史旺)
我認為,疫情已經控制下來了,你聽我說..,(什麼控制?每天有1000名美國人死於病毒),有人死,沒錯,「反正事實就是這樣」,這並不意味我們沒有盡力,疫情已經控制下來 我們該做的都做了,是這場瘟疫很可怕,它纏住我們
(美國總統川普 vs. Axios記者 強納森史旺)
如果美國的住院率下降,死亡人數下降,我當然會說太棒了,你對檢測的成就受之無愧,但這些數據都上升了,6萬美國人住院,每天死亡一千多人,報紙每天都在說新增人數 新增人數..,我在談死亡人數又上升了,死亡人數遠比之前少(一天死一千多人耶),原來一天死亡人數2500多後來降到500,現在又升起來了,你看在死亡率...
(美國總統川普 vs. Axios記者 強納森史旺)
你看在死亡率...,數字又上升了,你看在很多項目裡美國都是最少的我們比世界還低,比世界還低,是哪方面的數字 (比歐洲還低),你看啊你看啊,(在什麼方面),還有這張,這是患者的死亡數,喔你是指確診患者的死亡比例(致死率),但我問的是總人口中的染疫死亡率(死亡率),這方面美國的數字非常糟糕 (喔..喔..),比韓國 德國等國都糟糕許多,你不能這麼算,你得...(為什麼不能),你得除以 你得除以...,看,這是美國,你必須用死亡人數除以確診患者人數(致死率),為什麼不能按總人口的比例來算(死亡率)
川普揮舞著幾張圖表,但他甚至分不清致死率和死亡率的不同,數次強詞奪理又雞同鴨講之下,川普卻要質問他的記者,「去看書 去看手冊」。
(美國總統川普 vs. Axios記者 強納森史旺)
你知道的有人說,"你做了太多檢測了"你知道這點,這誰說的,喔,去看手冊啊,看書 (手冊 什麼手冊),去看書 (哪本書啊)
(CNBC主播 vs. Axios記者 強納森史旺)
(你最深刻的看法是什麼,在專訪總統之後),最讓我深刻的是,川普完全沒有面對現實,特別是在疫情上
(強納森史旺\Axios記者)
川普問我"難道在檢疫上,我沒有任何功勞嗎",我說 "你會有功勞","如果說住院率和死亡率都下降的話",但這些數據都再次回升,而美國之慘和全球各國不同的是,看看其他和病毒奮力搏鬥的國家,某種程度上,他們皆順服現況,全力壓平防疫曲線,非常少數國家會讓曲線再度上升(惡化),但美國卻讓防疫曲線又上升了,這是非常非常讓人警戒的狀況,但美國沒有再全力抗戰,試著從失敗中學習承認錯誤,川普卻不斷曲解數字,肖想找到讓自己好看的數字
如一面鏡子,紐約時報評論,川普幼童般的言語,無邏輯的思考,操弄資訊與數字,即使是數十萬條人命當前,他的自信也絲毫未減 從未自省。所以,川普能在兩天前,這場自四月以來的第一次白宮防疫會議上不戴口罩,且全場只有三人戴口罩,並一再以此大言不慚的態度統治一個國家。
(川普\美國總統)
近來確診案例的上升,並沒有伴隨死亡人數的上升
(CNN News)
川普的說法誤導大眾,當然目前的死亡人數比四月時少,但過去一個月死亡人數成長一倍,從單日544人死亡,遽增為單日1056人死亡
(美國總統川普 vs. Axios記者 強納森史旺)
你會讀寫好的簡報稿嗎?我會(是嗎),我讀很多東西,人們喜歡說我不讀書,但我讀很多,(你會讀你的重要情資簡報嗎),我的理解能力超乎常人,可能比任何你採訪過的所有人 都要好,我常常閱讀,我「花很長時間」在(疫情)會議上,通常一天一次 或者..至少一周兩到三次
這場專訪中,最令看者無奈又無言的,紐約時報認為,是川普被問及為什麼沒有參加美國民權領袖,被譽為「國會良心」的政治家約翰路易斯的追思會時,川普竟回答,他不認識這位從1986年起,共擔任長達33年華府國會議員的風範代表,而且他「並沒有出席我的就職典禮」。
(美國總統川普 vs. Axios記者 強納森史旺)
路易斯選擇不來參加我的就職典禮,他自己選擇的 我沒有...,我從沒見過見過他,我不認識,(你覺得他令人欽佩嗎),我沒辦法說什麼,還有很多人令人欽佩對非裔的貢獻,沒有人做得比我更多了(等等),他該來我的就職典禮的,我認為他犯了大錯
(安德森古柏\CNN主播)
你聽過有人認為自己有權又有能,如他自己宣稱者,有人比他還會胡謅的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6iDhIdUMBw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8.09《文茜世界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V7rAAyhm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