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amos跑不出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amos跑不出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amos跑不出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amos跑不出來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004的網紅酸酸時事鐵絲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李欣容:轉自Amos Yan : 當初中國戶口制的目的之一,是要確保城市人口的糧食供給,否則農民都跑到居住條件相對較好的城市,誰來種糧? 另外戶口制也算是社會信用制的1.0,當時還沒有監視系統,但有兩條腿的街坊委員會。 周布雅:之前我提過不少次中國戶口制度有多可怕,可是大多數台灣人並不能理解,因為...

amos跑不出來 在 小雞翅 翅董日常?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8:49:04

防疫超過一個月的日子 我們每天都找很多事情來做 有事情做時間會轉速快一點吧我想😆 其實我好像也已經麻痺了這種日子 覺得自己能陪著孩子真的很幸福 雖然好疲勞事情一堆但成長只有一次 竟然遇到這麼「特殊的疫情」而停課 那就好好把握且珍惜💛 以下整理一些大家限動上很常私訊詢問 陪玩的問題集 1) 樂高...

amos跑不出來 在 艾瑪斯 艾吃日記。嘉南高/桃竹苗/北北基美食旅遊Go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2 06:38:40

🔍美格瑪半熟起司專賣 - #必敗必吃熔岩起司塔 香濃綿密好滋味,經典原味首推給你們,巧克力也深得我心❤️ 團購宅配NO.1的經典招牌半熟乳酪蛋糕更是不能錯過 🔺 兒童節九入禮盒4/2-4/4三天門市限定販售 🔺 4/2-4/4三天還有美格瑪x海安路兒童節市集 - ➿半熟乳酪蛋糕(一盒5入)250元:...

amos跑不出來 在 游大東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2-02 00:47:50

【 #享樂團 重新演繹《流非飛》】 _ 世紀疫情持續,在限聚令的「緊箍咒」下,影視娛樂事業成為重災區,本地音樂工作者「苦過弟弟」,國際唱片業協會(香港會)(即IFPI)為振興業界,在「創意香港」贊助,香港音像聯盟(HKRIA)和香港音樂出版人協會(MPA)全力支持下,推出「音樂永續2020」計劃,邀...

  • amos跑不出來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7-27 21:47:59
    有 6 人按讚

    李欣容:轉自Amos Yan :
    當初中國戶口制的目的之一,是要確保城市人口的糧食供給,否則農民都跑到居住條件相對較好的城市,誰來種糧?
    另外戶口制也算是社會信用制的1.0,當時還沒有監視系統,但有兩條腿的街坊委員會。

    周布雅:之前我提過不少次中國戶口制度有多可怕,可是大多數台灣人並不能理解,因為台灣的戶口制度影響的大不了就是你辦身分證、買賣房子這類時會用到而已,一輩子也用不到幾次,可是在中國來說一個人是從生到死的權利義務都跟戶口綁定,你一出生在農村戶口就決定了你無論再如何努力,成為一個城市中產階級的可能性也低於百分之十

    它就是一種中國特色的種姓制度,農民世世代代都是農民,工人世世代代都是工人,因為你的父母是非城市戶口,所以你一出生就決定了你不能讀城市的學校,就算有相同能力條件在城市的公司工作也只能當非正職的契約工,連看病除非完全自費否則都不能上城市的醫院,這種政策保證了外商工廠可以得到廉價的勞力,因為農村人口的工作跟居住被限制以至於沒有選擇,只能按照政府分配的地方去工作,否則就只剩下條件最差的工作可以做

    然後最可悲的地方就是,我們熟悉的五毛,那些最擁護共產黨的,一半是那些一出生就被決定是廉價奴隸的城市農民工,剩下一半是城市最底層的蟻民,有點本事的早就想辦法移民了,在中國弄到上海戶籍比弄到美國綠卡還困難,那你要上海戶籍還是要綠卡?

    然後居然有一堆連在台灣都混成魯蛇的想當中國人?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17789774398015&id=1291419051

    莫羽靜與她的墨水故事:北京戶口價值超過500萬台幣,中國戶口制度跟台灣不一樣,更改難度,只比印度種姓制度低一點,其他沒兩樣。
    .
    這就是爲什麼出來哭夭的那個人會給小孩報PRC籍,怪誰,怪你自己R。
    .
    投資有風險,基金有賺有賠,請詳閱公開說明書。
    #雨兒碎碎唸
    .
    我們福袋或尾牙大獎是抽汽車抽鑽石,在中國,人家是抽改北上廣深的戶籍權利,懂?
    .
    管你顏值低到跟毀容沒兩樣,你有北上廣深戶籍,保證可以在二三線城市或農村娶到顏值頂天的帥哥或正妹。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94169671946593&id=100553507974877

    【回顧】
    一「綠卡和中國戶口二選一?戶籍新規引海外華人網絡恐慌」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319280481545361&id=584986081641475

  • amos跑不出來 在 Knowher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2-07 20:52:08
    有 203 人按讚

    [ 香港森林浴 ]

    疫症讓人常常想要留在空曠之處,暫時脫下口罩,偷來的一刻解放。

    於是十分自覺地散步到公園,然後記起年多前的一個訪問,被訪者曾經患癌,來到同一個公園,意外地忽然開竅:自然一直很近,一棵樹已是森林,是天地。

    後來她成為「香港森林浴」創辦人,受過森林治療訓練的嚮導,香港暫時只有四位。

    重貼訪問,有點長但此刻值得細讀。
    無法呼吸的日子,更要懂得怎樣呼吸。

    ———————————————————
    如果生活是一句句子,森林浴就是那逗號。

    這是Amanda為森林浴(Shinrin Yoku)下的一個簡單註腳。
    沐浴於林,聽來浪漫得過份。1982年,這概念由日本林業廳首先提出,參考日本神道教及佛教信徒的修行,鼓勵人們走進樹林,開放五感,與自然連繫,達到療養身心的效果。

    Amanda是經過培訓的森林治療嚮導(香港暫時僅有四位),另一身份是「香港森林浴」創辦人,去年把森林浴帶到香港,揉合瑜伽、太極和正念修習,以深入淺出的方法,讓城市人了解。
    最近她與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合作,七月開辦公眾體驗活動,帶參加者到龍虎山一帶,進行兩個半小時左右的森林浴,作為推廣。

    最常出現(也是最大)的一個疑問:森林浴,估計就是走進山間,吸一點新鮮空氣,那跟行山有甚麼分別?反正都是被大樹包圍啊。

    重點是空間使用與心態。「很多時候,我們會不自覺把郊野看成一個場地,去行山,燒烤這樣那樣,很有目的。」Amanda解釋,只看見終點,就會忽略過程:「可能會一面滑手機一面走,或者沿路聽著收音機,步行只為到達目的地。」

    森林浴跟登山的最明顯分野,在於前者為了認識一個地方,步行時間可以短至半小時,到達適合地方後,會花長時間逗留,然後去建立關係,強調內心的修煉。

    行山是體力勞動,過後會疲倦;但森林浴剛好相反,得到力量的補給,尤其精神層面的。
    實際做法按不同環境作出調節,大概這樣:步行期間要打開自己所有感觀,去看,去聽,去嗅,去觸摸,去感受──那不是教科書式的生態認知,不用辨別昆蟲雀鳥品種,而是生命與生命之間的交往。
    「去到別人屋企,當然得跟人傾偈交流。」Amanda如是形容:「何況我們是這個屋企一份子。」

    走進樹林後,嚮導會先著參加者靜下來,花15至20分鐘時間,細細感受身處周遭,還有甚麼。
    那可以是光影,任何聲音氣味,風掃過皮膚的溫度……等等,像龍虎山間有一條溪流,給大樹包圍,雨季形成瀑布,是進行森林浴的理想地點,因為有水之地,就有生命。

    「水有潔淨心靈的功能,有聲,有冰涼感,它由天而來,落到海洋又會回到天上,是個自然定律和循環。」研究指有瀑布的地方,負離子含量強大,對身體也有額外好處。

    安頓心神後,嚮導會為參加者挑選一種生物,可以是一棵樹一朵花,開始與其交流,對話,思考,從而發掘前所未有的感悟。

    這環節難免讓慣於封閉的城市人尷尬──而這正正基於我們跟自然失去聯絡。
    「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文化中,人與樹和石頭閒聊,是日常不過的事。因為『它們』從來不是物件,都有生命,並且和我們直接有關。」
    分享也是森林浴不可或缺的一環,把所有突然湧現的情緒吐出來,被聽見,本身已經是一種治療。

    最後所有人會在林中喝茶,把來自大地的產物,吸收進身體裡,同時象徵一種過渡,由個人的自然探索,返回群體社交和禮節。

    回到文明,自然又會開始計算:這樣一種活動,對身體帶來哪些好處?
    日本農林水產省曾進行為期三年的研究,發現森林浴的養生效用主要來自芬多精(Phytoncides),一種由樹木釋放、類似精油的有機化合物,本來是為林木防菌防蟲,我們吸收了,能提高身體裡的「自然殺手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s),抵禦疾病,有助消除癌细胞。

    另有實驗指出,森林能減低唾液皮質醇(salivary cortisol)濃度,達至鬆弛神經、紓緩脈搏、降血壓等功效,減少形成抑鬱的機會,而且短至30分鐘已開始見效。

    2005年,日本醫科大學以問卷形式收集數據,結果顯示森林浴有效降低焦慮、抑鬱、憤怒、疲勞等壞情緒;較有趣的是,較多女性比男性因森林浴而得益,療癒效果更加明顯。

    但,種種科學數據,大概還不及個人歷練來得刻骨銘心──對於森林浴嚮導Amanda而言,這是一場歷練,也是人生暫時最大的功課。
    曾經她和許多香港人一樣,在鋼筋城市生活,是相對健康的一群:酷愛扒龍舟及獨木舟,工作以外就往郊外去,跑山涉水,挑戰體能。

    當自以為人生處於頂峰,冷不防最大的雷轟下來,幾年前給確診為第三期卵巢癌,開始接受手術、化療和標把治療,體力與意志一下子墮進谷底。

    沒能跑山的日子,她只能勉強支撐自己,走到離家不遠的中山公園,散個小步。
    諷刺地,這個人工建設的公園,給她的震撼和感召,竟然較以往身處大山大海還要強烈;徹底靜下來,方發現感受更深,更實實在在。

    「冬天見到樹葉掉下,塊葉死了,但大樹還在,春天再長出葉來,這是自然給它的力量。」
    花開花落,平凡不過,直看到Amanda心裡去。「30多歲,忽然發覺死亡可以好接近。」
    每天發生的生命循環,猛然成為及時提醒。「大自然每秒都在展示生死,而我只是成個系統的一小部分。」

    微小,可不代表沒有可為。康復後,她對身體看法不同了,不再追逐體能挑戰,嚮往與土地進行安靜但深入的聯繫。
    去年因為研究森林浴,飛到澳洲接受為期半年的培訓,正式成為森林治療嚮導。
    培訓期間,她在原始森林、人工森林,甚至市區公園等地方上課,以應付可能出現的各種需要。

    這靈活性,在香港非常適用:當我城連郊野公園也被虎視眈眈地尋求開發,沒有一望無際的參天樹海,怎樣進行森林浴?

    「其實這樣挺好。」Amanda覺得,Hong Kong style的森林浴需要就地取材,運用已有資源,盡量去深化效果。
    「如果動輒得飛到紐西蘭那種天然森林才能治療,那太夢幻吧,也不夠在地。每棵植物本身也是一個eco system,可能規模很小,但已經跟食物鍊和別的生物拉上關係。」

    去年為她提供治療訓練的組織,是Association of Nature and Forest Therapy Guides and Programs(美國自然及森林治療嚮導及計劃協會),由Amos Clifford於2012年創辦,率先把日本的森林浴文化帶到美國。

    創辦人70年代已當荒野嚮導,帶領問題青少年在野外受訓,改善情緒及操行;藉著開設森林治療嚮導培訓計劃,Amos Clifford希望把此變成正統專業,跟保險業及醫學界連結,讓更多人防患於未然。

    事實上,森林浴漸漸由禪修演變成有待發展的療法:現時全日本有62個森林浴治療基地,提供嚮導,並設有小屋,為參與者在進入森林前後量度健康數據,作為科學分析,當中不少基地與附近醫療機構屬合作夥伴。

    南韓政府亦已投放大量資源推廣森林浴,包括建設森林養生中心。英國西南部德雲郡(Devon)選定兩個國家公園展開為期三年的森林治療計劃,澳洲和新西蘭甚至提倡以森林治療作為green prescription,是藥物以外的處方。

    回到香港,森林浴尚在萌芽,作為前線推手,Amanda想要強調的是謙卑:「我只是嚮導,森林才是醫生。」
    而森林浴不獨關於健康,更是人和土地的well being,由外至內,尤其適用於讓人愈感絕望的城市:「香港人可能需要學會,在看似沒有可能的情況下,找到容讓自己安靜的角落。」她這樣總結。

    當樹植在心,就能無時無刻滋養生命,找到堅持下去的力量。

    https://instagram.com/chan_kit

  • amos跑不出來 在 貝蒂在北緯六十度的小日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7-01 05:54:07
    有 63 人按讚

    /媽媽們是不是都跟我一樣?/

    陪睡都會陪到自己先睡著,然後突然醒來發現身旁的兒子已睡著,接著都習慣看一下手機確定兒子大概幾點睡著的,然後自己就睡不著了,明明就很累但就是一個想滑手機的念頭然後就睡不著了🤷‍♀️

    今天天氣好好不出門走走實在太可惜,我們跑到市中心閒逛,Amos Rex 美術館的屋頂設計一直都是大家心中很棒的休憩區,小朋友們最愛爬上爬下當溜滑梯在玩,大人們最愛坐在高處吃個午餐喝杯咖啡超級愜意,就算只是躺著曬曬太陽也舒服,只可惜大叔對這個造型屋頂沒興趣,一點都不想爬上去還是我拉著他上去的,上去後就一直很想下來,最後只好順便去美術館裡面看個展覽,雖然也不知在展些什麼,純粹跟大叔進去晃一晃就出來了前後不到20分鐘,實在是因為去年辦了一張博物館卡即將過期趕快來用一下

    #芬蘭的展覽規模實在不能跟臺灣比而且門票還很貴不辦張博物館卡根本不會進去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