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ambiguity翻譯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ambiguity翻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ambiguity翻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ambiguity翻譯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拜登挺台入北約? #誰疑美棄台? #台灣面對國際關係不該輕率躁動 今日凌晨,網路上傳開拜登總統接受美國媒體ABC News主持人George Stephanopoulos專訪時的一段談話,被認為是繼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前一日的發言後,美國政府再度公開對阿富汗撤軍後世界...

  • ambiguity翻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20 16:03:12
    有 74 人按讚

    #拜登挺台入北約? #誰疑美棄台?
    #台灣面對國際關係不該輕率躁動

    今日凌晨,網路上傳開拜登總統接受美國媒體ABC News主持人George Stephanopoulos專訪時的一段談話,被認為是繼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前一日的發言後,美國政府再度公開對阿富汗撤軍後世界各國包括台灣都逐漸升溫的「#疑美論」(認為美國的安全承諾不可靠)做出回應。

我們來分析一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是否真的對台灣有影響,又有哪些人藉機提款?

    📒先來讀段原文與翻譯(有興趣比較各家翻譯看ref,頗有趣):

    STEPHANOPOULOS: You talked about our adversaries, China and Russia. You already see China telling Taiwan, "See? You can't count on the Americans." (LAUGH)

    史蒂芬諾伯羅斯:「你談到了我們的對手們,中國和俄羅斯。你已經看到中國在告訴台灣:『看到沒?你們不能靠美國人啦/美國人靠不住啦(笑)』」

    BIDEN: Sh-- why wouldn't China say that? Look, George, the idea that w-- there's a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between Taiwan, South Korea, NATO. We are in a situation where they are in-- entities we've made agreements with based on not a civil war they're having on that island or in South Korea, but on an agreement where they have a unity government that, in fact, is trying to keep bad guys from doin' bad things to them.

    拜登:「中國怎會不這樣講?(中國不這樣講才奇怪之意)你看哦,喬治,台灣、南韓、北約的狀況根本就(和阿富汗)不一樣。現在我們身處的情況是,無論是在那座島上或是在南韓,我們都同意那裡沒有內戰,而是有統合(一致)的政府,事實上,他們也正試圖別讓壞人對他們做出壞事。」

    We have made-- kept every commitment. We made a sacred commitment to Article Five that if in fact anyone were to invade or take action against our NATO allies, we would respond. Same with Japan, same with South Korea, same with-- Taiwan. It's not even comparable to talk about that.

    我們已承——我們信守一切承諾。我們對(《北大西洋公約》(North Atlantic Treaty)的)第五條作出了莊嚴的承諾,如果有人要入侵、或採取行動對抗我們的北約盟友,我們會回應。對日本是如此,對南韓是如此,對——台灣(也)是如此。這根本就無法比較。」



    這段談話一出,讓許多熟稔台美關係的前官員、政策專家、分析師與評論者都相當驚訝,認為「#高度不尋常」,因為這幾乎等於把台灣(以及日韓)放到對美國來說與北約盟友同等級的位置,意味著如果台灣及日韓遭受攻擊或對抗行動,美國將會有所反應(包括出兵),如果以政策意涵來解讀,這等於極大化美國對東亞友鄰的安全承諾。

    以前連《美日安保條約》是否涉及釣魚台都要吵個幾十年,怎麼可能一句話就說日韓台我通通要守下來?何況美國與中華民國🇹🇼(or台灣)目前並未有正式的軍事同盟或協防條約(MDT),如何與北約對比?(《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集體防衛(collective defence)」條款主張:聯盟中任一成員受攻擊,將被視為對全體成員的侵略事件。)

    與台灣網路輿論圈的自嗨、樂觀情緒(#台灣要加入北約了?美國爸爸表態死守台灣!)相反,正因為這個表態太過不尋常與不可能,更違反了美國長期以來堅守的「#戰略模糊」政策立場(”a deviation from a long-held U.S. position of "strategic ambiguity.”)。

    第一時間,許多評論就認為這可能是拜登的又一次 #口誤(misspoken),代表人物如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 #葛來儀(Bonnie Glaser)就抱持這樣的看法。

    如果到她及一些美國政策圈人士的推特上去逛逛,可以看到在消息出來後,他們就熱烈討論這是否又是口誤、等著看白宮或國務院誰出來把這句話收回去...諸如此類的推文。
    (葛來儀推特:https://twitter.com/BonnieGlaser/with_replies)

    果然,該篇專訪登出後不到7個小時,拜登政府的資深官員就對路透社(Reuters)放風透露:「#美國對台政策不變。」(“policy with regard to Taiwan has not changed”)



    繞了一圈,什麼都沒改變,只有某些人又開心自嗨了一波,或是藉機使力推了一波自己關心的議題。

    1⃣️長期關注美台關係議題的「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粉專大概是台灣這一波訊息燒開的推播起點與主力,內容尚稱公允詳實,並未特別增添政治觀點,也提醒大家美國依然沒有明確回應如果中共出兵,美國會是如何的回應法。(但美國也不可能明確回應,「戰略模糊」,remember?)

    2⃣️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於凌晨2點多發文(大概是觀測站的粉絲),除了同樣提供原文翻譯及評論,重點在他提到拜登的談話,「與美國國安會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把台灣與以色列並列的談話,都明確破除中共正在台灣大肆操作的「#疑美論」和「#美國棄台論」,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這件事確實值得關注。然而坦白說,台灣的「疑美論」和「美國棄台論」有多少成分是中共大肆操作,有多少是民間自發討論?大概很難有人可以給出客觀量化的數據。因為在阿富汗撤軍後,世界各國都多少興起了這股 #疑美論風潮,連《紐約時報》與諸多民主黨政治人物都批評拜登,紐時更提醒諸多亞洲國家包括 #台灣要警醒。但台灣面對中共武力威脅與併吞野心,自然又多了這一層複雜的外力因素。

    但也沒關係啦,台灣人又不是第一次面對美國撤軍,沒那麼玻璃心,對吧????
(請自行腦補安納金與莉亞meme)

    台灣:first time?

    3⃣️民進黨在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的王定宇委員也一如往常的ㄒㄧ⋯分享外交消息給大家,他除了分享「觀測站」的貼文外,主要是在自己的評論中獨到地給出了「美國認為台灣是一個國家」的觀點。他提到:「這不僅是另一個首次把台灣跟北約、日韓列為同等盟國,更是美國總統首次明確地表達,台灣面對的是外敵,而台灣是個完整的國家、政府。這是個難以置信的重大改變。」



    (???我們看的是同一篇專訪嗎🤔️)

    不知道王委員是英文太好還是情緒太亢奮,以上的解讀實在有些太over。前半段勉強說得通,至少從拜登總統的談話,我們可以看到台日韓有著與北約盟國的「#相同待遇」,但這其實離成為北約盟國或角色身份如同北約盟國都有一點差距。

    再來,拜登總統在提到台灣與南韓前時用的詞是「entities」(實體),這個詞很常用於形容一些不能算是主權國家的團體,美國或世界各地在國際法中討論到中華民國(ROC)或台灣(Taiwan)時很常使用這個詞,如「#政治實體」(political entity)。雖然不知道為何把南韓也放在一起(大概又是直率坦言下的口誤,韓國人知道會很生氣吧?),但重點在後面提到的「他們(台灣&南韓))有個 #統合一致的政府」(”they have a unity government”)。

    拋開國內的朝野政爭,台灣基本上是有個一致、受民眾承認的政府,這是常識,哪裡有提到台灣是個完整的「國家」?這是哪門子「難以置信的重大改變」?歷史經驗證明,王定宇委員的「嗨翻」,通常對台灣都沒什麼幫助。而王委員以為在揉眼捏大腿的國際專家,早就根據經驗冷靜預判出的局勢走向,也很快被拜登政府資深官員證實。

    該說拜登政府資深官員打臉王定宇委員嗎?還是讓他繼續嗨?

    ❚ 小結

    近期有一些帶風向的作為與說法,認為在野黨(主要是國民黨)採取疑美論、挑戰甚至傷害台美關係及許多人為增進台美關係付出的努力。我不會不同意中共對台無論是實體滲透或是虛擬世界的資訊戰、認知作戰,都是我們該關心的議題及與之對抗的作戰陣地。但真的懇請執政黨多花心力在國防改革、軍事轉型或是兩岸關係的改善上,不要整天操作台美關係的訊息作為打擊在野黨的大內宣。

    挑少數極端聲音出來講實在沒意思,難道陳O惟、王O宇之流的聲音可以代表民進黨主流意見?相信民進黨的朋友也不會認同。

    就我個人觀察,實在不認為國民黨內疑美、反美是主流立場,至多在個別議題上與美方立場有不同意見,黨的整體與決策層級人士基本上都是親美立場居多,只是他們又要顧及兩岸關係(親美和陸),沒辦法(也不認同)像民進黨那樣採取「#一邊倒」的政策,完全走「抗中保台」路線,親美程度感覺有差。但很大程度上,一些國民黨人也認為這樣的一邊倒政策對台灣人民的安全來說其實 #不夠負責任。



    這樣一邊倒不留餘地,甚至可能煽動戰爭風險的路線對台灣是有危險的,「在應競爭的領域競爭,在 #可合作的領域合作,在 #必須對抗的領域對抗」,這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揭示的對華方針,絕對不是一些人說的什麼美中全面爭霸、準備開戰,台灣要趕快選邊站對邊。

    這也是為何近期包括吳釗燮部長、邱義仁秘書長及蔡英文總統,都一再發出 #踩煞車 意味的言論,甚至關心對岸水災,一改對抗姿態的原因。畢竟台海風高浪急,美國也不得不出來重申政策框架的邊界,「拜登政府支持強健的美台非官方關係,#不支持台灣獨立。」(by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

    對美國來說,這些長期的政策框架如果不是地緣政治結構大幅改變,很難輕易撼動,即便政策要改弦易撤,也都有從摸索、試探到逐漸釋放訊號的過程,不可能因為總統一句話推翻整個政策框架(即便他擁有那樣的權力,但也得透過一些程序來處理,而且幕僚們應該會死命勸阻他)。

    君不見繼資深官員放話路透社之後,#國務院發言人 也跑出來重申台灣關係法、六項保證及一中政策等老調了嗎?歷經幾十年淬鍊實踐的政策框架,是不可能輕易更動的。

    要戰略模糊還是戰略清晰?這件事 #本身也是模糊的,端看當下環境美國要如何彈性運用,重點在於能夠有效嚇阻。

    台灣內部因為歷史與政治的多重因素,對於自身在國際上的地位有著 #焦慮與不安全感,把美國視為維持生存的唯一救生圈。阿富汗撤軍為何在台灣引起極大熱議,除了媒體的推波助瀾、喚起年長的國人當年美國撤軍斷交的痛苦回憶,很大程度上也是反應當前國人尤其綠營內部或許連他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 #焦慮與恐懼,想要相信、也逼自己相信美國一定會幫忙防守台灣、台灣非常重要,因此看到美方的誰說了什麼一點話,情緒就受到大幅刺激與波動,不是歡欣鼓舞就是難過得要命,實在大可不必。

    如果是真正 #勇敢自信的台灣人,看到今天阿富汗面臨的情況(或說下場),應該是可以 #處變不驚(我們 #中華民國派 喜歡講 #莊敬自強 💪),最應先思考的是如何自立自強、如何提升台灣的籌碼與重要性,來認真檢視各項議題:是否要改革兵役制度、加強台灣的國防戰力,我們的軍事轉型完成了嗎?做對了嗎?我們的兩岸溝通管道暢通嗎?有辦法在周邊出事時保持最基本的聯繫而不誤判嗎?

    #國際關係是關乎生與死的學問(”International theory is the theory of survival”— Martin Wight, 1961),需要長期觀察與浸淫才能一窺堂奧。近年來開始有很多專注國際關係的新媒體出現與傳統媒體的投入,這是好事。台灣非常需要了解國際關係,無論是經貿或是更重要的安全層面,更應該隨時保持冷靜思考,不要患得患失、隨媒體或政治人物的誇張言論起舞,因為這關乎我們所有人共同家園的存續,

    

我們所有人的生與死。

  • ambiguity翻譯 在 敏迪選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13 12:17:11
    有 1,134 人按讚

    今天我想來聊一下美國「不支持台獨」這件事。

    上週,美國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在一場由亞州協會舉辦的論壇中說了一句話:

    「美國支持與台灣發展強有力的非官方關係,不支持台灣獨立。」

    然後就有粉絲傳訊息問我:
    「敏迪,為什麼美國要這樣說,難道我們只是政治下的犧牲品嗎?」
    我們就來聊聊,國際關係下的 #虛和實。

    在講之前先放上整個線上論壇的影片,總長1小時,想練英聽的可以試著練習看看。
    https://youtu.be/on5brIIInrI?t=2964

    其中有個人提到台灣的處境,他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
    「How much love is too much love for Taiwan?」
    我們對台灣的愛,到什麼程度算過頭?

    以下是坎貝爾的回覆,我逐句翻譯

    It’s a good question.
    這是一個好問題

    I will be careful here
    我會很小心回答

    We support a strong, unofficial relationship with Taiwan.
    我們支持和台灣發展強而有力的非官方關係

    We do not support Taiwan independence.
    我們並不支持台灣獨立

    We fully recognize and understand sensitivities involved here.
    我們充分了解這議題有多敏感

    We do believe that Taiwan has a right to live in peace.
    但我們堅信台灣擁有和平的權利

    We want to see it’s international role particularly in areas like vaccines, and issues associated with pandemic.
    我們希望台灣可以在一些國際領域扮演重要角色,例如疫苗,和其他跟大流行有關的議題上。

    They should have a role to play here.
    台灣應該要有一席之地

    They should not be shunned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他們不該被國際社會避開

    So I think it is a balance, but it is a balance that the United States accepts and supports.
    所以我覺得現在是處在一個平衡點,而這個平衡點是美國接受且支持的。

    We do very much support Taiwan’s dignity.
    我們非常支持台灣的尊嚴(我找不到比尊嚴更好的詞QQ)

    And we’ve tried to send a very clear message of deterrence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然而我們也已經試圖向台灣海峽發出威嚇的清楚訊息

    And I must say, look, i’ll try to be careful here.
    我必須強調,這個議題我必須要很小心

    (中間省去一段講中國對香港做的事)

    I just want to underscore that such an effort would be catastrophic
    我只想強調,中國的努力將會是「災難性」的

    上述就是坎貝爾一整段話的原音重現,
    是我hen努力聽打出來的。

    #只是再一次的戰略模糊
    你有沒有注意到坎貝爾講了兩次「I will be careful here.」,因為「台灣獨立」,不是任何一個美國人可以講的。管他是川普還是拜登,誰都不能。一國的主權,是由那個國家自己主張,如果任何一國在旁邊幫忙說噢我覺得他們裡頭的分離主義份子應該要主張獨立,那就是真的「干預內政」。

    美國對台灣的態度,一直以來就是「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台灣要想辦法處理自己的主權,而美國能做的,就是確保「Taiwan has a right to live in peace」。有點像是台灣想要換件衣服,美國就想辦法擋在前面幫忙遮著,但要不要換衣服、換哪件,得台灣自己動手。

    所以仔細想想,坎貝爾的這句話只是維持現狀,沒有更好,但也沒有惡化。而「維持現狀」,本來就是最佳解。不得不說啊,台灣有些長輩的想法還真有道理,現在氛圍多好,不用打仗,為什麼一定要去跟中國打。

    現況對中國、台灣、美國來說,都是最佳解。
    任何一個人動一步,破壞現狀,
    那個人就是戰犯。

    所以美國不可能主動說支持台灣獨立,我們不用對美國抱持著這種幻想。這也是為什麼台灣執政黨現在也不會隨便把「台灣獨立」掛在嘴邊。你看看當時陳水扁就任時也說:「只要中共無意對台動武,本人保證在任期之內,不會宣布獨立,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也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

    這句話開頭就有個最清楚不過的但書:只要中共不動,台灣就不會動。沒錯,這就是個一二三木頭人的賽局,誰先受不了動一下,另外一方的枷鎖就開了,自由回擊。所以那些說民進黨完全執政怎麼還沒宣布台獨的人,後果只會害台灣當第一個箭靶。當台灣主動宣布獨立(或任何形式的更動國家狀態),攻擊權將會立刻落入中國手中,而美國也沒有理由幫忙台灣了。

    所以現在我們得等,等中國先動。只要中國自己先動,戰犯就不會是我們,我們便有接續主張主權的機會。

    #只說不能喊獨立
    #沒說不能做別的事啊
    那個粉絲又問我:
    「中國百年不是有喊要解決台灣嗎?這算自爆嗎?」

    算,當然算。所以當習近平7月1號講出「頭破血流」論述後,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就在7月5號演講中說,中國如果侵攻台灣的話,日本政府將認定這是安全保障相關法所規定的「存亡危機事態」,有可能行使受限的集體自衛權。

    如果我們說「宣布獨立」是「實」的作為,那麻生這樣的發言,就是檯面下「虛」的推進。中國是自爆了,但爆的不算大,所以美日的動作也不宜太明顯。這就是為什麼麻生會用很隱諱的方式宣布要協防台灣,這已經是非常繞路走了。日本本身受二戰後的牽制,不可以隨便派兵去別的國家。虧日本想的到要用「存亡危機事態」來協防台灣,說台灣如果發生重大危機,很有可能會影響日本存亡。
    這真是高招,既不明顯作為,又可以對美國和台灣表示支持。這就是中國「小小」自爆後,美日的「小小」動作。

    坎貝爾的「不支持台灣獨立」,整段話更多的是美國要確保台灣安全,以及嚇阻中國在中南海的推進。從坎貝爾的演講,到麻生的「順口一提」,我們看見美日的微妙動作,現在就看習近平什麼時候沉不住氣了。

    參考資料和影片放在網站裡
    https://www.mindiworldnews.com/20210713-2/

  • ambiguity翻譯 在 無國界·旅行·故事Travel Savv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3-22 16:23:08
    有 79 人按讚

    【哈瓦那·古巴】English after Mandarin

    義大利藝術評論家Philippe Daverio說「真正藝術包括不同方位的解讀」,需要具有「模擬兩可性或是不可捉摸性」。我覺得哈瓦那就是這樣一個獨特的城市。作為一個真正的藝術城市,哈瓦那真實體現了那種不可捉摸的面向。
    Philippe Daverio, an Italian art critic, says real art includes interpretation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should be ambiguous or unpredictable. I think Havana, as a true city of art, genuinely reflects that unpredictability.

    對於古巴的第一印象來自於社會主義風格的哈瓦那機場。外觀有棱有角,活像是隨時會翻身戰鬥的變形金剛。這點又跟注重建築與環境與人文呼應的新未來主義建築不謀而合,就像Zaha Hadid在廣州建造的那兩隻蟾蜍劇院一樣。這麽多的想像與那種所謂的藝術的模擬兩可性恰恰重合。
    My first impression of Cuba came from the Havana airport with that strong socialistic flavor. The angular exterior of the terminal looks exactly like one of those Transformer robots who might spring to life and battle at any second. This coincides with the concept of neo-futurism buildings which stresses the link between buildings and their surroundings. A great example is the angular toad-like Guangzhou Opera House. All that imagination accords with the so-called ambiguity of art.

    內部紅色的證照查驗關讓人感覺熱情卻又搭配共產主義的不協調。飛機上座位旁邊的古巴先生嘴裡不時哼著歌曲,機場接駁車和接機計程車上也有動感音樂。我感到困惑。
    Inside the terminal is the red immigration cubicles with that yellow tint, which gives a sense of incongruity combining passion with seemingly cold communism. That reminds me of the Cuban guy next to me on the plane who was humming songs all the time. Music can also be found on the boarding gate shuttle as well as the taxi I rode to downtown Havana. I was perplexed.

    我問接機的司機英文哪學來的。他說學校裡的外來語文教育中有英文的選項,但不是很受重視。司機又說歐巴馬時代古巴開始轉型經濟準備起飛。可惜目前川普打壓古巴,連房地產都低迷。從路上年輕一代的新潮穿著,我感覺到古巴已不再是舊時代的古巴了。對於古巴一切都還在摸索中。
    I asked the cab driver where he learned his English. He replied that English was one of the foreign language options in school, but English was not considered important. He then started to talked about how Obama helped boost Cuba’s economy with the loosened US-Cuban tension. It was unfortunate since Trump swore in and everything had been beaten down including the travel and real estate industries. I could still spot the change from young people’s fashionable outfits. It felt like Cuba was not the old Cuba that I learned from the travel guide. Everything about Cuba was yet to be explored.

    哈瓦那絕不是說英文天堂。從找住宿開始,我那卑微的西班牙文就被迫徹徹底底地運轉起來。還好事先下載了估狗翻譯裡的西文選項,加上我確實請過家教老師學習基礎西文發音,這樣勉強能與當地人溝通一下。我也懷疑憑我這樣三腳貓的西文能有什麼本事去解讀這樣一個謎一般的國度?
    By all means, Havana is no heaven for English speakers. From the moment I decided to find a casa/guest house on my own, my puny Spanish vocabulary was forced to work hard. (Yeah, I only know about a couple of hundred words. Shame on me!) The good thing is that I downloaded Spanish on my Google Translate in advance. Plus I hired a private tutor to learn Spanish phonics. I somehow managed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locals. Sometimes, I doubted how I was going to open up this mysterious nation with my lousy Spanish.

    入住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憑著以往旅行經驗慣例出門找超市。哪知那樣的作法在這特立獨行的國度完全不適用。在哈瓦那舊城區(Habana Vieja)的民宅區裡沒有所謂的招牌。這意味著一個社區中大多數人彼此相互認識,才能知道誰家在哪裡提供什麼樣的服務。可憐如我,為了找瓶裝水,在附近用破爛的西文「Donde esta el agua」問路。經過三個人指了不同的方向後,終於找到一位熱心的先生直接帶我去一個不起眼的窗口買水。饒是這樣我也花了將近30分鐘才順利取得珍貴的飲用水資源。
    The first thing I did after I checked into a casa was to follow my routine as a traveler and find a supermarket. Who would have known that this idea completely did not work here. In some residential areas of Old Havana, shop signs simply do not exist. This probably means most people in the community know each other, and thus are aware of where to go to find services they need without shop signs. That translated into my predicament as I tried to find some bottled water in the neighborhood. I literally asked for directions with my broken Spanish, Donde esta el agua? Following three kind passersby’s help in three different directions, I found a nice guy who took me to an inconspicuous window where I finally obtained two very precious bottles of water, which took me 30 minutes for this entire water-getting process.

    在找水的途中我看到了麵包店只批量生產吐司和小圓麵包、窄門裡只賣菸和酒的店家、有簡單桌椅的餐廳,以及一目了然的理髮店。這一切都沒有資本主義的招牌來包裝社區的基本運作。也因為對於這裡的無知,我將注意力集中在斑駁街道與頹傾樓房之間發出的聲響上。鍋裡油炸的聲音、收音機裡的音樂、雞啼、車子裡的動感貝斯、路人跟我說hola、先生親吻太太臉頰打波的聲響、吉娃娃的嗷叫,以及路人在街頭講公共電話的聲音—我走在街道的中央聆聽哈瓦那的脈動。當然我所在的這條街絕對不會是觀光客川流不息的Obispo步行街。總之,這裡的許多事物顛覆了我對一個城市的認知。
    En route to finding water, I saw a bakery producing only toast and rolls in batch, a shop selling only cigarettes and liquors, a restaurant with simple tables and chairs, and a barbershop that you can see it all at a glance. Everything here ran basically without the packaging of capitalistic shop signs. Because of my ignorance of Cuba, I started to shift my attention to the sounds made between the mottled streets and faded buildings. Deep frying noises from a pan, music from the radio, a rooster’s crowing, pounding bass from a car stereo, hola from a passerby, smackers from a husband to his wife, a chihuahua’s barking, and someone talking on a public phone—I was walking in the middle of a small street listening to the heart beats of Old Havana. Where I was standing is surely not the tourist-flooded Obispo pedestrian zone. Regardless, my perception about what a city ought to be was totally overthrown by the things I experienced initially.

    對於古巴的第一印象是新奇且難以用一般邏輯去理解的。我覺得接下來的旅程我應該放下對於一個國家既定的預期。也許這樣才能領會只屬於古巴的不可捉摸的藝術。
    My first impression about Cuba was novel yet hard to understand with the common sense. I felt I needed to let go of my expectations for the country. Perhaps, that way I could grasp a touch of the unpredictable art that only belongs to Cuba.

    下一篇:
    https://www.facebook.com/844309985672851/posts/3207657306004762?sfns=mo

    #Cuba #Havana #travel #photo #古巴 #哈瓦那 #旅行 #照片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