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agi是什麼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agi是什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agi是什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agi是什麼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369的網紅雖然媽媽說那裡太危險,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TWDesign|การออกแบบสไตล์ไต้หวันเป็นอย่างไร? 台灣設計是什麼?ep01]​ ( ⇊ 中文請往下滑 ⇊) คุณ Timonium Lake นักออกแบบผู้เป็นสมาชิกองค์กรออกแบบ AGI ได้ใช้องค์ประกอบภาพ...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6萬的網紅JJ Lin林俊傑,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JJ 林俊傑 第14張專輯《倖存者 • 如你》雙EP 雙維度 EP 創造全新音樂視角 數位收聽|https://jjlin.lnk.to/JJDrifterLikeYouDoYC 實體購買|https://jjlin.lnk.to/JJXIVFA 林俊傑 x 賴雅妍 x 修杰楷 張榮吉 執導...

agi是什麼 在 雖然媽媽說那裡太危險itissaidtobedanger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31 05:27:47

#taiwandesign [การออกแบบสไตล์ไต้หวันเป็นอย่างไร? 台灣設計是什麼?ep01]​ ( ⇊ 中文請往下滑 ⇊) คุณ Timonium Lake นักออกแบบผู้เป็นสมาชิกองค์กรออกแบบ AGI ได้ใช้องค์ประก...

  • agi是什麼 在 雖然媽媽說那裡太危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28 18:07:46
    有 40 人按讚

    [#TWDesign|การออกแบบสไตล์ไต้หวันเป็นอย่างไร? 台灣設計是什麼?ep01]​
    ( ⇊ 中文請往下滑 ⇊)
    คุณ Timonium Lake นักออกแบบผู้เป็นสมาชิกองค์กรออกแบบ AGI ได้ใช้องค์ประกอบภาพของวัดแบบดั้งเดิมและความเชื่อทางลัทธิเต๋า มาใช้โดยสื่อสารผ่านการใช้สีทอง สีเงินและสีนีออนต่างๆ และผสานเข้ากับหลักการออกแบบตัวอักษรและการแกะสลักตราประทับ มาออกแบบเป็นโปสเตอร์สไตล์โมเดิร์นที่เต็มไปด้วยกลิ่นอายความเป็นไต้หวันยุคดั้งเดิม ดังนั้นจึงถือเป็นโปสเตอร์ที่ผ่านการออกแบบโดยผสมผสานเข้าทั้งความโมเดิร์นและดั้งเดิมในเวลาเดียวกันทำให้คนรุ่นใหม่กลับมาสนใจและให้คุณค่ากับวัฒนธรรมดั้งเดิมมากยิ่งขึ้น

    從歷年金點設計獎中,我挑選了6件我覺得具有台灣設計特色的作品。

    在台灣都市化後,宮廟文化在年輕人眼中顯得有些過時、不現代,甚至是俗氣的。但是何佳興設計師(國際平面設計聯盟 AGI 成員)以台灣傳統宮廟、道教信仰、布袋戲的視覺元素中,歸納出常用的金、銀、螢光色系,並將大學時期雙主修書法、篆刻的原理,融合在傳統元素和現代感的海報設計;以書法的線條、行筆與篆刻的正負空間,運用在家將、護法神明的臉譜中,讓年輕人重新正視台灣的在地文化特色與脈絡。
    #歡迎大家也提出自己的台灣設計名單(我就three寫文推廣向泰國和台灣)
    ﹏﹏﹏﹏﹏﹏﹏﹏﹏﹏﹏﹏
    ❍ สไตล์ไต้หวันเป็นอย่างไร? ❍
    ﹋﹋﹋﹋﹋﹋﹋﹋﹋﹋﹋﹋
    การออกแบบจากไต้หวันเป็นการออกแบบตามแนวศิลปะจีนโบราณ หรือเป็นการออกแบบสไตล์มินิมอลแบบญี่ปุ่นกันแน่?
    ยิ่งไปกว่านั้น หากมองในมุมที่ใช้การออกแบบเป็นสื่อกลางการสื่อสาร การออกแบบจะสามารถแสดงถึงจิตวิญญาณแห่งประชาธิไตย เสรีภาพ และความหลากหลายผ่านทางผลงานการออกแบบสไตล์ไต้หวันได้อย่างไร?

    ฉันจะแนะนำถึง 6 ผลงานการออกแบบที่สะท้อนถึงความเป็นเอกลักษณ์ของไต้หวันซึ่งได้รับรางวัลชนะเลิศจากงานประกวดรางวัลที่ใหญ่ที่สุดในไต้หวัน 金點設計獎 Golden Pin Design Award โดยที่ผลงานเหล่านี้ได้แสดงออกถึงความสัมพันธ์ระหว่างการผสมผสามของการออกแบบ วัฒนธรรมท้องถิ่น และปัญหาร่วมสมัยของไต้หวัน ทั้งนี้เหล่านักออกแบบยังได้ช่วยรัฐบาลให้เข้าใจถึงความสำคัญของการออกแบบ เพื่อที่จะได้ร่วมมือกับรัฐบาลในการออกแบบที่จะช่วยเสริมสร้างความก้าวหน้าของสังคมและพัฒนาคุณภาพชีวิตของทุกคนให้ดีมากยิ่งขึ้น

    ผู้ที่สนใจสามารถตรวจสอบรายละเอียดเพิ่มเติมได้ผ่านทาง https://www.goldenpin.org.tw/en/

    #台泰設計 #泰國設計 #TWTHDesign #GoldenPinDesignAward #GoldenPinDesignAward2021 #BestofGoldenPinDesignAward #designaward #posterdesign #graphicdesign #Timoniumlake #AGI #alliancegraphiqueinternationale

  • agi是什麼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1-03 08:08:53
    有 116 人按讚

    中世紀制度舊石器時代情緒 能否以神級科技改良?

    上周提到著名哈佛生物學家E. O. Wilson的一句名言,人性(humanity)的最大問題是我們擁有"paleolithic emotions, medieval institutions, and god-like technology"(舊石器時代的情緒,中世紀的機構和制度,和如上帝般的科技),一個他認為非常危險的組合。

    Wilson已年屆90歲高齡,本來是位昆蟲學家,被公認為研究螞蟻的首席權威,但他後來學術研究涉獵到進化學,被推崇為sociobiology(社會生物學)之父,以進化論來研究和解釋動物的社交行為。他亦因積極為環保發聲而被譽為biodiversity(生物多樣性)之父。除此,他亦是一位兩度獲Pulitzer獎的通俗科學作家——(《On Human Nature》 1979、《The Ants》 1991),絕對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學者。

    科學發展太快 人類情緒趕不上

    他的這句名言有深遠意義,絕對值得細嚼。雖然他是一位科學家,說話都是經過思考和有一定證據的,但這樣概括的一句話,也當然不可以完全認真視為有充分科學根據的金科玉律。Wilson的主要目的是警惕世人,人類社會發展不平衡,科技發展可能已經太快,已超越了我們人類情緒和社會制度的控制能力,是個極危險的情况,可隨時帶來戰爭和地球生態環境災難,大幅減少biodiversity,甚至導致人類自己的滅亡!他認為解決方法是回到先解答哲學上的幾個大問題:我們是從哪裏來的?我們的生存意義是什麼?我們的未來是怎樣的?

    我不是哲學家,亦未必贊同什麼事都需要升到哲學甚至宗教層面(Wilson是位agnostic,不可知論者)。人類的未來當然是個大問題,即使不提哲學,基本共識應為防止使用核武,掀起第三次世界大戰。另外,亦應致力環保,減少人類對氣候變化的影響(這可能牽涉到free will,自由意志問題)。

    詳細一點來分析Wilson的說話。他的意思是人類發展不平衡,情緒發展停留在舊石器時代,即是為了適應當時生活艱苦,每天掙扎求存,弱肉強食的環境,需要的是簡單的思想,衝動的暴力行為,自私和只顧短期眼前利益,毋須長期宏觀視野和計劃能力。但後來人類竟然又發展出極厲害的各種科技,包括蒸氣機、電力、飛機、電腦、互聯網、基因工程,和足以帶來世界末日的核武等。我贊同這個基本觀察,但這又是否意味着一個矛盾?以我簡單的了解,左腦掌控邏輯運作,包括科學和數學,右腦掌控感情有關運作,包括創意和藝術等。Wilson的觀察如屬實,是否代表人類的左腦進化發展比較右腦快和進步?原因又是什麼呢?

    左腦似乎進化得比右腦快

    其實除了左腦似乎進化得比右腦快,人類身體其他部分也進化了不少。在Wilson與DNA的double helix(雙螺旋型)結構發現者James Watson的對話中,Watson亦指出在進化過程中,人類的毛髮減少了很多,且以中國人為例子(Watson常被指控為種族主義者)。我亦知道中國人的下顎骨通常較細,既代表不需大力咬肉或用口來打鬥,但亦導致中國人較常見的睡眠窒息症(Apnea)。

    第二點,即使人類的情緒進化得較慢,但人類利用邏輯和理性,仍能發展出大型社會秩序,發明分工合作,提升效率,然後以貿易來作交換。國家的崛起亦帶來法律,好處是國家擁有了使用武力的專利權,大大減少了個人之間的暴力行為,亦即成功以社會制度來控制人類所謂舊石器時代的情緒。

    但社會制度和各種機構,包括國家和政府,宗教和金融系統,又是否如Wilson所說,發展停留在中世紀階段呢?在這一點,我傾向於贊成他的觀點。首先政府和法律制度,都是經人類經驗累積下來的一堆東西,充滿矛盾和偏見,反而並沒有明確包含科學的自然規律。舉例說,在法律訴訟,譬如一宗連環交通意外,基本上是一件關乎牛頓力學的事情,但法律上並沒有牛頓定律,所以控辯方只可傳召一些科學家來作專家證人(expert witness),最後判決權仍在法官或陪審團手上。亦即是說最後的判決是可以違反科學的。

    很多政治經濟制度已過時

    亦有人指出過,如果著名的古希臘科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復活過來,跟現代的物理學家討論相對論和現代量子物理學,亞厘士多德肯定一頭霧水,完全不明白,連需要的數學包括tensor analysis(張量分析)和linear algebra(線性代數),都肯定一竅不通。但如果偉大的哲學和政治理論家柏拉圖(Plato),也同樣復活過來,然後有些政客跟他解釋例如現今美國的政局,保證不用幾天,柏拉圖就完全充分理解共和跟民主兩黨的主要爭拗點,彈劾特朗普的利與弊。相信他能輕易勝任為任何一方的政治顧問!

    我絕對贊成很多政治和經濟制度都已經過時(宗教就不討論了),非常需要更新。傳統金融制度倚賴fractional banking(份數銀行)概念來製造金錢,發揮multiplier effect(乘數效應),表面上很有效率,但其實包含銀行必須高槓桿運作,造成金融系統的潛在不穩定性,和難以避免的道德風險。市場和計劃經濟都各有利弊,市場經濟倚靠每人的自私心態,理論上達到最高的資產配置效率,但就置公義於不理。反過來計劃經濟,則倚靠altruism(利他主義),一切以公平和公義掛帥,效率反而成次要。

    Wilson曾經說過,社會主義不太適合人類,因為每個人都有私心,反而最適合螞蟻社會。因為螞蟻擁有真正的利他主義,每隻螞蟻姐妹(公螞蟻只負責繁殖)都一生勤勞,負責覓食和打仗,供養唯一有生殖能力的蟻后,盡顯捨己為人的精神。所以螞蟻非常成功,從約1.5億年前出現之後,開始雄霸昆蟲界,到現時雖只佔約3%的昆蟲種類,但若以數量或biomass(生物質)來計算,則高佔了昆蟲界的80%了!

    料人類有智慧平衡社會效率與公義

    但我相信人類有足夠智慧和技術(大數據,AI和5G等非常有用,區塊鏈不肯定),去找出一個比傳統政經制度更科學化的新社會制度,務求達到一個比純粹資本或社會主義,在取捨效率和公義之間更佳的平衡點。但必須加上另一個前設,就是在這個蛻變過程中,最好當然是社會能夠保持和平和穩定,因為暴力和動盪的代價太高了,更違反了社會進步的定義。

    第三點,人類是否已擁有神級的科技呢?如神的定義是創造生命和宇宙,那麼人類仍只可算在幼兒班階段。我們雖已為human genome(人類基因組)解碼,但CRISPR等基因編輯技術仍未成熟,仍具極大爭議性。我絕對沒有信心現今技術水平足以幫助人類改良自己的基因,譬如防止疾病,增長壽命,令身體功能更強壯,或甚至幫助我們舊石器時代情緒的進化。粗淺的基因改造是可以的,但後果堪虞,極難預測其副作用和後遺症。

    Neuroscience(神經科學)方面,近年雖有很多突破,但距離完全理解consciousness(意識)仍頗遠,更遑論自由意志。AI發展也看似突飛猛進,但我已曾指出過,現時發展主要在ANI(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雖已有不少如臉孔辨認和金融交易等應用,但某些任務需要人類常識,例如照顧老人家或小孩的機器人(自動駕駛?),就需要更廣泛的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暫時仍只在理論和摸索階段。

    至於創造宇宙的能力,人類力量卑微,肯定沒有,連探索太空也只算在起步階段。人類勉強只算達到Kardashev的第一種類文明,只能充分利用地球的資源來雄霸一個星球,仍未達到第二種類文明,定義為充分利用一顆恆星的資源,殖民到整個太陽系的不同星球上。

    神級科技遠未及 卻有神級破壞力

    但不幸從摧毀人類自己和破壞地球的能力來說,人類肯定已達神級。原子彈之父Robert Oppenheimer,在觀看完1945年7月16日,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核試後(Trinity explosion,名字已帶宗教色彩),他有感而發,引用了印度教經典《Bhagavad-Gita》裏,保護之神Vishnu化身為摧毀之神Shiva前的一句話:Now I am become Death, the destroyer of worlds(現今我化身為死亡,所有世界的摧毀者)。

    祝各位新年進步!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 agi是什麼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2-09 19:37:30
    有 467 人按讚

    本文來自:量子位微信公眾號 QbitAI

    李開復周遊列國AI後分享,誰會吃掉最大紅利?

    “見過最瘋狂的中國創業者是馬雲”、“一個群裏辨別 AI 的方式是發紅包”、“120 歲打算退休”……以及準備開始基於科學的科幻創作計畫。

    以上熱議“段子”,或許前幾天你已經被刷屏了,但這都並非段子,而是創新工場董事長兼 CEO 李開復博士在 MEET2020 智能未來大會上開場對談內容的截取。

    面對量子位主編李根的提問,李開復博士分享了對於人工智慧發展現狀和未來的看法,比如政府政策對AI研發與落地運用的支持、對 AI 公司價值重估的趨勢、對 AI 賦能傳統領域帶來新邊界的看法,以及人才驅動的新格局的展望等等。

    為了完整展現李開復博士最新的所想所感,量子位精校了現場訪談速記,希望周遊列國 AI 後的開復所思,同樣能給你帶來啟發。

    在這次訪談中,李開復博士將提到:

     2019年最大感悟是全球政府都在積極擁抱AI。
     AI行業正在回歸理性,需要回歸商業本質。
     AI跟傳統企業不是誰顛覆誰的問題,而是賦能的問題。
     AI賦能的本質決定了AI公司不會To C式爆發成長,而會像To B企業一樣穩定壯大。
     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依靠前端紅利壯大,AI最大的機遇是後端創新。
     技術公司要接受傳統公司掛帥,要有服務心態,落地為王。
     今年見到最酷的黑科技是3D列印心臟。
     基於科學的科幻作品,能夠用想像力啟迪科技人尋找方向。

    訪談實錄:

    李根:謝謝開復老師的到來,聽說您前兩天剛過了生日,收到特別的一份禮物是今年新書《AI未來》的斯洛文尼亞版成為他們國家暢銷榜第一,這個國家我們瞭解的不是很多,聽說第一方面是個歐洲的小國家,另外一方面可能足球踢的比中國好,更多就不知道了……

    李開復:還有出了一個美國第一夫人,現任特朗普總統的夫人。(現場笑)

    李根:所以今天還是想圍繞您的新書開始,大家也看到了部分展示,聽說有21個國家和地區的版本,都是暢銷書。所以今年周遊列國AI之後最直觀的感受是什麼?

    李開復:直觀的感受可以按時間來說。在2017年,我覺得AI最火的領域就是VC,所有的VC都要把自己包裝成AI投資人,看到某一個博士出來了就瘋狂的搶專案。2018年看到的更多的是所有的企業,尤其傳統行業開始醒來,發現不擁抱AI可能就會有很大的麻煩。到2019年——正好是我出書這一年,我覺得最多的是全球政府都在擁抱AI,每個國家都要出一個國家戰略書。

    講一個小故事,有一天我接到一個電話,一早,他說他們的President想和我講話,我問他來自哪家公司,他說他來自阿根廷,他們的總統要跟我講話,所以可以看出全球政府在推動,我們就可以很必然地看到AI正在全球範圍內得到最重要的支持,這也讓我們一定可以把這個領域推到更高的高度。

    ▍AI公司面臨價值重估,回歸理性的時刻

    李根:今年AI在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之前有很多的博士精英,有很多的黑科技,比賽冠軍的數目。今年更被關注在商業落地、營收方面比拼。

    李開復:這是最火的領域,包括當年的互聯網都經歷了這樣的過程。但用博士的數量、或者AI得獎的次數做一個公司的估值都不理性。當年還有很多不理性的做法,比如為了抬高自己的估值,不找一家領投,用10家各出2000萬,無領投者,大家就是沾光投上某某著名的博士,這種做法導致的後果非常直接——當你沒有領投者,大家都不會覺得這是我必須要花全力的專案,只是花2000萬買個名而已。

    AI公司重估的問題,我在2017年第一次被問到,但當時一切才開始,大家要接受這種混亂的現象,可能少數的公司被過高估值了,但是未來還是非常好的。

    到2018年初我被問這個問題,我預測2018年底會有泡沫來臨,而且確實大約在2018年9月-12月大多數公司面臨了挑戰。

    再到今年,有AI公司上市、Pre-IPO,這就是退潮時刻,誰在裸泳一眼便知。每個公司都必須面對最後一輪投資人,或者上市之後必須要回歸商業本質。所以之前估值AI公司的方法,或是過不了上市這一關,或是上市後很難持續。

    所以我覺得今天毫無疑問在回歸理性。而大家在過去一年經受了很多估值受到挑戰、下一輪很難融等等的問題,都是這種回歸理性的表現。

    今天我們看到出來融資的AI公司,也比當年更明確地去瞭解自己需要落地、需要產生收入。並且也越來越明確:人工智慧是很偉大,但它跟互聯網、跟移動互聯網不一樣。

    在移動互聯網和互聯網的時代,我們是在重構一個完整的介面,它可以推動和顛覆各種傳統業態。而人工智慧的本質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創造價值,AI跟傳統企業不是誰顛覆誰的問題,而是賦能的問題。

    如果你接受了這個觀點,你也不可能期待說人工智慧什麼時候會有美團、滴滴、阿裏出來,因為它本質上不是一個爆發式成長的to C的公司,而是穩定成長的to B公司,更需要我們沉下心來把這個公司慢慢做出來,而不是看到一個巨大的拐點、指數級的增長。

    所以現在更是需要回歸理性、回歸商業本質的時候,雖然會讓一些公司面臨挑戰,但應該會讓我們有更好的健康發展。

    李根:您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的主題演講,也提到了AI+的階段,說告別精英創業的階段,現在的AI是不是走過了技術創新的階段,可以進入商業模式創新階段了?

    李開復:我覺得是的。在那個大會上我講了AI的四個階段,其實就是互聯網的四個階段。

     第一個階段就是黑科技階段,做出來的東西大家都看不懂,誰有厲害的科技就會被追捧。
     第二個階段是嘗試商業化to B的階段。
     第三個階段是AI賦能,把AI注入傳統行業來產生價值。當年也是互聯網注入傳統公司。
     最後是遍地開花。

    從互聯網發展來看AI階段,第一個階段可能就是在網景的創業,第二個階段是大家賣一點互聯網的軟體、伺服器、編輯工具等等。

    第三個階段就像微軟,當時我在微軟創造了一個互聯網部門,有一個首席互聯網專家,然後測定公司在什麼地方應該引入互聯網。但是最終這個部門就被取消了,因為整個公司都要擁抱互聯網。那麼AI也是一樣,在初期是曠視、商湯各種黑科技公司,再下一批可能是B2B公司,像第四範式、創新奇智這樣的公司。第三個階段,有海量的傳統公司會看到AI可以創造的價值,而且今天中國面臨的巨大的機會和挑戰。

    一方面,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把前端的紅利——最核心的是人口紅利吃掉了,能夠實現指數增長。

    但另一方面, 其實後端有非常多低效的效果,比如說海量的夫妻店,有非常低效的物流,在零售、製造方面,在三四線城市後端都需要提效,要不然的話是沒有辦法支撐其他的90%的經濟的成長。

    而後端效率的提升,就很需要AI的賦能。

    所以AI的賦能,就是傳統公司和AI公司最好的合作點,這是現在面臨的下一個AI賦能的機會。

    這些公司要尋找一個像行業顧問,或者AI公司合作夥伴也好,或者自身建設AI部門也好,讓AI賦能,在業務和流程中實現降低成本、增加效率。

    在這些傳統的公司慢慢擁抱AI之後,再過幾年就會和互聯網一樣,每一個公司的每一個部門不考慮AI幾乎都沒有辦法生存了,行業的期待就是你不用AI就會效率低下。

    而且在越是分散的行業,每個公司的都有很多成本的問題,哪一個公司能夠增效或者降低成本3%、5%,就可能會勝出。

    於是在行業整合的時候,可能本來有10家10%份額的公司就會有一家勝出,這時候除了有AI帶來的效率、市場整合的能力,還有更大的規模帶來的更多的效率,以及行業龍頭甚至壟斷者帶來的機會……

    所以AI的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充滿著機會。今天更是尋找傳統行業比如醫療、製造、零售等等這些行業怎麼樣去賦能的時機,能夠創造更多的價值。

    李根:所以聽起來不僅是AI公司正在2019年經歷重塑,可能傳統公司、傳統企業也在經歷重塑。

    李開復:對的。

    ▍誰吃掉最大紅利?

    李根:聊到的傳統公司的問題,今年有兩種聲音,第一種就是有一些技術的公司,比如說自己找到一個落地的場景,然後就能吃掉AI時代的最大紅利。也有一些來自於場景數據的公司,覺得一開始技術沒那麼強,但是接下來的時間有後發優勢,也可以吃掉AI最大的紅利,在您看來誰會吃掉AI的最大紅利?

    李開復:在國內創業,競爭環境都是非常劇烈的,大家都在尋找最成熟的果實。但這些最大的果實在初期的AI前面落地的第一、第二階段都被摘掉了。

    什麼是AI最容易使用的行業呢?一定是那些已經有海量的數據,而且數據被結構化整合的行業。

    另外,這些數據還能直接關聯到具體的商業指標,作為它的目標函數。比如說金融界、互聯網,這些行業應該都已經被吃掉了,所謂“被吃”,大的意思就是這些公司都發現了AI真的好用,能夠幫我賺錢、省錢,我自己需要擁有這個東西。

    起初先有幾家公司跑了出來,同時大部分的互聯網公司都自己擁有AI團隊,接著保險公司、銀行也開始有這樣的傾向,於是造成第一批有得天獨厚優勢的傳統行業擁抱了AI。

    再接下來的AI落地就會有挑戰了。比如說在製造、零售、健康、醫療、教育這些領域,數據和落地基礎並非一蹴而就。

    你問的問題就是在這些領域裏,到底誰比較有優勢?我們做AI的人必須意識到一個很清楚的事實:學習運用AI這件事情是越來越容易的,也就是門檻越來越低了。

    這就是為什麼創新工場能夠在4周的時間(DeeCamp夏令營)培訓600個電腦的學生,讓他們4個禮拜培訓以後就變成了所謂的神奇的AI工程師。

    在五年前,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那時候的演算法還要自己寫代碼,現在已經有很多大公司,包括國內的百度、阿裏、騰訊,都在提供AI框架,讓AI的門檻降得越來越低。

    所以這個結果很明確:最終一定是傳統公司擁抱AI的難度,遠遠低於AI技術公司去學零售、學制藥,後者都是遙不可及的事情。

    如果從AI紅利目前是一杯水半空的角度來看,傳統公司會是最大的獲利者,AI公司很難獲得最大的利潤。

    但是從一杯水是半滿的角度來看,這些傳統公司現在並不知道怎麼去擁抱AI,所以你如果是個好的AI公司,你在未來的三五年還是有機會跟他們共贏的,只要你的收費他們可以接受,也就是說你的價值大於你的收費。在未來的三五年AI公司賦能傳統行業是有機會的。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畢馬威預測在2030年的時候AI帶給全世界的GDP應該是差不多1萬億人民幣。這裏面可以看到,他們的90%以上都還是把這個數字給了傳統行業,也就是說真的是在為了傳統行業賦能,最後得到的紅利必然是傳統行業的。

    那麼一個傳統行業得到了某一個領域的1000億賦能,或者降低成本。這1000億裏面有可能有5%-10%給了AI公司。

    所以我們AI公司還是要面對現實,作為一個AI的創業公司,你去顛覆傳統公司的概率是低的——雖然在有些領域是有可能的。

    對傳統公司來說,應該把AI公司當做最好的朋友。

    我覺得也不排除有很多新的模式跟打法,但中國的整體現實就是這樣。而且美國是不可參考的,美國很多傳統行業的數據積累得很好,參考美國參考AI賦能,在中國是不成立的。

    所以中國公司還是要尋找最有創意的方法,來找到我們能吃到的最大紅利。

    舉兩個例子,一個是創新工場分出去的創新奇智。當時我們看到這樣的一個機會,尋找了一個企業家,而不是博士來領導這個公司,然後針對製造業和零售業去做賦能的工作,現在做出來了一個最快速的成長,得到最高收入的一個AI公司,因為他從一開始就把自己當做傳統公司賦能的合作夥伴。

    另外一個角度,從創新工場本身來說,我們2019年幾乎沒有再投AI黑科技公司了,當然偶爾還會看到一兩個,但是我們投了很多行業AI公司,比如說在健康領域、制藥領域、教育領域,做的公司其實是AI教育、AI制藥,或者是AI醫療大數據。這些公司的領導者一般不是AI專家,而是行業的專家,同時搭配AI方面的合夥人。

    李根:之前有很多人問到技術的精英更像是空軍,對於傳統的公司——陸軍,會有一些新的方法上的不適應。

    李開復:我們要接受,最後的元帥還是傳統的公司,我們的空軍還是給傳統公司賦能,提供價值的。不要認為我們空軍跟他們陸軍是平等的,還是要放下心態,1萬億的市場很大,我們能吃5%-10%就已經很好了。服務心態,落地為王。

    ▍AI邊界:Android還是IOS?

    李根:技術公司也開始有新邊界,今年的現象是之前很多語音、視覺為主的公司,開始做到晶片,也有AI晶片的公司開始向上打造語音演算法。所以大家之前更多在講社會化分工,現在AI時代裏現在看起來並不是這樣。Android還是IOS?這是一個問題。

    李開復:對,這個過去幾年也變了好幾次。剛開始的前10家AI公司都號稱自己是AI平臺,現在很少有公司這麼說了。

    因為AI平臺這個詞本身可能就是一個偽概念,在AI注入各個行業過程中,它的應用不一樣,一個通用的AI平臺,除非是TensorFlow這樣底層框架,否則很難。

    我覺得當前業態裏有這樣的變化,可能還是跟資本環境變化有關,大家本來走的道路不好走了,需要轉型。但是也融了很多錢,所以希望用這樣的機會來轉型。

    這些轉型我覺得可以支持,但它不見得是一個良性的發展,所以當你轉型的時候還是謀定而後動,我覺得如果發現自己原來的市場沒有想像的那麼好,但是有幸在前一兩年AI很火的時候融了很多錢的公司,不妨可以把已有的壁壘從上游到下游來拓寬,然後形成一個IOS的形態,我會覺得是一個比較穩妥的打法。這樣去做一個平臺型的公司,我覺得好像機會比較大。

    而轉型,比如從語音到視覺,從視覺到晶片,從安防到醫療等等,這些探索我覺得如果是商業驅動必需的,裏面有核心技術可以支持,也不妨可以做。

    但整體上,我會抱比較保留的態度。因為我們還是應該去尋找最大的商機,不是被逼的走路走不通了,看誰最火做什麼。

    尤其是晶片方面的切入,挑戰更大。因為做晶片這件事,不是寫過論文就可以能出晶片的,真正跑出來的晶片公司非常少。

    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晶片沒有過一個特別高速成長的紅利期的原因。因為它需要一個特別大的資本推動,從回報上跟軟體行業、互聯網,AI是不可比的,所以這不是很好做,也不是很容易拿到投資。

    當然今天國家有晶片的需求,這是一個機會,能更容易融到錢,或者說幫助中國發展,以及美國潛在的挑戰——脫鉤的問題,做出商業的彌補。

    但是從商業的本質來說,一個軟體公司做晶片,獲取成功的概率依然是偏低,挑戰很大。

    ▍為什麼MSRA創辦可以改變中國科技格局?

    李根:今年還有一個關鍵字是新格局。但AI創業公司、巨頭的格局,其實都源自微軟亞洲研究院,螢幕上您周圍的戰友,後來都各有各的身份,還有好幾位今年都退休了,不知道您有沒有這樣的計畫?

    李開復:有,差不多120歲的時候就退休,但是還比較遙遠。(全場笑)

    李根:所以這是今年投了一些AI制藥生物公司的原因?

    李開復:對,我們投的一個公司很有意思,我們年會的時候請了一個我們投的科技制藥方面的專家來演講,我就問他,我到底還能幹多少年,他說你只要再能撐20年,我們就有可能有抗衰老的藥,讓你撐更久。所以我現在努力地活20年,不要生病,先達到這個目標。

    李根:所以回顧21年前,您創辦的微軟亞洲研究院的時候,中關村還是一個很荒蕪的地方,會預料到今天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嗎?或者MSRA成為「黃埔軍校」?

    李開復:當時我們有很大的自信和期待,這批人是會為國家、科技領域做出特別大的貢獻的。因為我們真的非常有幸——在正確的時候做正確的事情。

    在中國即將崛起的時候,在中國科技即將崛起的時候,帶來了一個全球頂級的品牌(微軟),一個不要求回報的科研投資(微軟研究院),一個很寬鬆的環境,一個特別好的學習環境,特別大的資源,很自然的就把國內最優秀的一批人吸引來了。

    而且正好也碰到了海外有一批特別優秀的,有十年左右經驗的大牛:像張亞勤、張宏江、沈向洋,正好把他們拉了過來,這麼一對接之後就有火花。

    所以對研究院培養的過去21年來的5000人,他們今天的貢獻我覺得是必然的、可期待。

    但無論如何,回過頭去看,對於今天中國整個科技的規模,快速成為世界巨頭的速度,依然超過了我過去的想像。

    李根:今年也是創新工場創辦十周年,站在這個時間點回顧,哪些事情是被預料到的?哪些趨勢是之前沒有預料到的,但是給現在的產業格局帶來很大變化。

    李開復:我覺得十年前可以預測AI的發生,但是實際發生在哪一年比較難預料。

    當年創新工場第一次募資的時候,很大的挑戰就是,你憑什麼覺得中國還會再出三到五個獨角獸?

    你要融兩億美元,至少要投中兩三個獨角獸,你作為一個基金投兩三個獨角獸,意味著中國有二三十個獨角獸,怎麼可能呢?這是很多投資人挑戰我們的問題。

    但現在回頭看過去十年,不但出了幾百個獨角獸,而且是超級獨角獸,100億美金的,甚至500億美金的都出了好多個,所以我覺得中國是一個很獨特的大市場。有海量用戶、資金、提供幫助的VC,以及一批很強悍的創業者,最後創造更好的市場並且閉環滾動。這樣的迴圈我們當年可以預測,但是迴圈帶來最終的價值依然超乎想像。
    快問快答

    李根:回國20年最自豪的是什麼?

    李開復:創新工場。

    李根:創業十年裏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李開復:是我生病的時候整個公司到臺北來看我。

    李根:如何判斷一個群裏的開復老師是不是AI?

    李開復:這是真實情況,我常常到一個群裏,人家說你是真的李開復嗎?然後我就自拍,他們說現在可以做假,我就錄一段語音,他們說也可以作假。我說怎麼自證呢?「發個紅包」。

    李根:今年見到最酷的技術產品或者應用是什麼?

    李開復:應該有幾個,一個是特斯拉的自主召喚接駕——你購物之後,自己來找你,這是很聰明的應用,但並沒有特別強的黑科技。

    如果講真的是黑科技的話,3D列印的心臟,雖然還有很長時間的發展,但還是比較震撼的,以後我們的壽命延長、內在的移植都會得到很大的顛覆。

    李根:我知道您很喜歡喬布斯之前說過的一段話,「那些瘋狂到以為自己能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變世界」,那麼問題來了,誰是您見過中國最瘋狂的創業者?

    李開復:還是馬雲。原因是能夠有這麼大的想像力做一個如此大的事情,最後還實現了。

    很多中國創業者還是比較理性,強方法論,把事情一步步滾動出來。從李彥宏、馬化騰、王興、程維,都是戰略家、策略家、企業家,只是真正有瘋狂氣質的還是馬雲。

    李根:最後一個問題,您是非常科學的人,但也愛好科幻作品,怎麼看二者關係?《AI未來》這麼暢銷,是否考慮一下科幻作品?

    李開復:科幻小說和電影其實對整個AI行業的推動非常巨大。

    我們看當年《2001電影漫遊》、《銀河系漫遊指南》,甚至有些很負面的作品……都很成功地預測了今天,比如《星際迷航》裏很多東西都開始發生了。

    所以我覺得科幻電影是用想像力來幫助我們這些科技人尋找到方向的。

    但是我一直對科幻電影有保留,特別是過去這五年,AI再度復興,大家熱情高漲,於是想像太豐富,尤其是對AGI(通用人工智慧),對人能愛上機器,對機器想要控制人類的欲望,有過度解讀。
    我們需要明確,AGI還遙不可及。過度強調AGI會導致整個社會對AI有一個負面的影響,今天在美國做調查已經超過50%的人聽到了AI覺得是負面,而不是正面的事情,這是很可惜的。

    我覺得作為一個小說電影的愛好者,也作為一個AI人,我會希望能夠描述一些故事,這些故事基於真實科學能力,比如說20年之內是80%會發生的技術,然後用這些去更好地推動我們的創業者和科學家。

    所以我會希望做Science Faction——基於真實的科學的科幻。於是想寫這樣的一些東西。如果在座的各位有什麼想法能夠寫出又精彩又可行的AI技術——20年之內可行的未來,可以投稿到量子位,以後如果我寫書拍電影的話,一定會標注致謝。(全場笑)

  • agi是什麼 在 JJ Lin林俊傑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0-20 12:00:10

    JJ 林俊傑 第14張專輯《倖存者 • 如你》雙EP
    雙維度 EP 創造全新音樂視角

    數位收聽|https://jjlin.lnk.to/JJDrifterLikeYouDoYC
    實體購買|https://jjlin.lnk.to/JJXIVFA

    林俊傑 x 賴雅妍 x 修杰楷
    張榮吉 執導x 余靜萍 掌鏡
    高規格團隊打造 城市中最暖的視覺感官

    城市中承載著多少偉大的夢想、渺小的希望
    世界上又有多少角落的失望、低頭的沮喪
    倖存於世界、倖存於社會
    但,是否倖存於自己的內心所愛?

    人來人往忙碌的現代世界,“冷漠“成為了生活進步的產物,JJ跳脫以往掏空內心的訴說方式,套入每個人的故事去唱「你我他的故事」。同為如此忙碌的現代人,長遠的夢想、或眼前的目標,就像傳輸帶一般被推著走的生活,努力追求似乎是唯一的解答,試圖拋出“快樂的定義是什麼?“,希望在每個可能重整的狀態中,能夠啟發不斷重新定義人生跟社會。

    JJ 以口述的語氣,就像是一個低語的自我訴說者,化為每一位低頭專注自己世界的過客,知名作詞人小寒,用堅毅且剛硬的語句映出每個人為了過想過的生活,就像是一場戰爭,但字裡行間透露著內心深處的脆弱與無力,每一個肯定句,都在為自己的生命打氣,而最終在曲末扣回生命主體“愛”,將歌曲的溫度在經歷曲勢的猛烈炙燒後,停留在一個剛好適合取暖的溫度。

    MV由 張榮吉執導、余靜萍掌鏡,兩人對畫面的默契以及對故事的詮釋,故事看似不相干的兩個時空,但藉由男主角對生命的熱情與對環境的傾力,讓兩個時空串起了密不可分的關係,而JJ依然以客串的姿態出現在自己的MV裡面,並接續著【交換餘生】的概念,扮演著兩個時空的連接點。

    #JJ林俊傑倖存者
    #JJ林俊傑倖存者如你
    #JJDrifter
    #JJDrifterLikeYouDo
    #JJXIV #JJDoubleEP

    _
    倖存者 詞:小寒 曲:林俊傑

    冷掉的飯盒 台詞對半摺
    渴 這時候算什麼
    而 心涼如薄荷 脆弱如蛋殼
    則 消失在這一刻

    背著夢的倖存者 經過現實的拉扯
    可 贏得了拔河 理念還剩幾毫克
    背負傷的倖存者 爭奪著有限名額
    可 留下的有幾個

    有苦澀 忐忑 坎坷
    等著有了起色
    我要傷悄悄地癒合 命運別招惹

    曾想出爾 反爾 奈何
    我宣言還言猶在耳
    得對自己比別人對我嚴格

    有苦澀 忐忑 坎坷
    忍著有了起色
    我是否賺取了資格 可以來到這
    生還不為巧合 或聞名遐邇
    只是為了得到愛的人 認可

    背著夢的倖存者 經歷生活的牽扯
    可 持續的拔河 眼神可還會灼熱
    背負傷的倖存者 代價是感情全額
    可 我如何做取捨 嗚

    夢的光澤在溫和應和
    是燈蛾總認得月兒
    人生來就會漂流向 發著光的誘餌

    雖然偶爾 我偶爾 想為何
    但諾言還言猶在耳
    想要閃爍就對自己更嚴格

    夢的光澤在溫和地應和
    燈蛾不由得分隔
    我是否已賺取了資格 可以站在這
    生還不為巧合 或能聞名遐邇
    只是為了得到愛的人 認可
    真的
    _

    創意概念Creative Concept|林俊傑 JJ Lin
    導演Director|張榮吉 Agi Chang
    監製Executive Producer|陳寶旭 Rachel Chen
    攝影指導Director of Photography|余靜萍 Jin Pin Yu
    美術指導Art Director|王誌成 Zhi Cheng Wang
    編劇Scriptwriter|李念修 Nien Hsiu Lee

    演出Cast
    阿立|賴雅妍 Megan Lai
    阿山|修杰楷 Kai Siou
    阿傑|林俊傑 JJ Lin
    阿山妻子|林映唯 Patricia Lin
    阿立女兒|顏語瑢
    阿山兒子|史家熙
    諮詢者|王國豐、李智智

    音樂製作 Music Production|JFJ Productions Corp. Ltd.
    詞Lyrics|小寒
    曲Composer|林俊傑 JJ LIN
    製作人Producer|林俊傑 JJ LIN
    配唱製作Vocal Production|馬毓芬
    製作協力Production Assistance|黃冠龍 ALEX.D / 周信廷 SHiN CHOU /蔡沛蓁
    編曲&鍵盤Music Arrangement & Keyboards|吳慶隆
    弦樂編寫Strings Arrangement|吳慶隆
    第一小提琴First Violin|张浩 / 庞阔 / 张琴 / 杨爽 / 高言 / 张晗
    第二小提琴Second Violin|简培 / 侯宇红 / 崔晓蕾 / 梁怡 / 高一帆
    中提琴Viola|李季泽 / 何辉 / 毕芳 / 方振华
    大提琴Cello|张平 / 郎莹 / 王瑶
    吉他Guitar|黃冠龍 ALEX.D
    低音吉他Bass Guitar|甯子達 Michael Ning
    鼓Drums|Brendan Buckley
    和聲編寫Background Vocal Arrangement|馬毓芬 / 林俊傑 JJ LIN
    和聲Background Vocals|林俊傑 JJ LIN
    錄音室Recording Studios|JFJ SANCTUARY (Taipei) / East West Studios & Reflector Music Studio (Los Angeles) / 九紫天成录音棚
    錄音師Recording Engineers|周信廷 SHiN CHOU / Wil Anspach /Brendan Buckley /黃冠龍 ALEX.D /李昕达
    弦樂錄音助理Assistant Strings Recording Engineer|胡静成
    混音室Mixing Studio|mixHaus Studios (Los Angeles)
    混音師Mixing Engineer|Richard Furch
    混音助理Assistant Mixing Engineer|Domenic Tenaglia

    音樂錄影帶製作Music Video Production|逆光電影公司 Touch of Light Films Ltd.
    製片Production Manager|童思玫 Gypsy Tung
    副導演Assistant Director|許瀞文 Carina Hsu
    導演助理|游舜雯 Shun Wen Yu
    執行製片Line Producer|張瀠之 Amo Chang
    製片組Production team|林奕亨 Yi Hen Lin、李沛恩Ann Lee、蔡惠貞Tricia Tsai、周盈秀Ying Show Chou
    製片組支援Production team|林善霓Shan Ni Lin、曹新佑 Xin You Cao
    選角指導Casting director|陳加倚 Lico Chen
    選角助理Casting assistant|徐敏 Min Hsu
    跟焦師Focus Puller|白杰立 Jie Li Bai
    攝影助理Camera PA|林子傑Zi Jie Lin、游皇修Huang Xiu You、呂紹鵬Shao Peng Lu
    燈光師Gaffer|林宏洋 Hong Yang Lin
    燈光助理Best Boy|莊策堯 Ce Yao Zhuang、陳譯閎Yi Hong Chen、陳癸皇Gui Huang Chen
    燈光車司機Best Boy Electrician|楊竣閎Jun Hong Yang、竺士鈞Shi Jun Zhu
    電工Electrician|郭弘楨Hong Zhen Guo
    美術執行Set Decorator|盧宜吟Yi Yin Lu
    美術助理Art PA|王苡禎Yi Zhen Wang
    美術協力Art Department|陳茂榮 Mao Rong Chen
    美術場務Art Department|呂彥霆Yan Ting Lu、李佳杰Jia Jie Li
    場務Key grip|林瑋鈞Wei Jun Lin、任奕嘉Yi Jia Ren
    Jimmy Jib|張益誠Yi Cheng Zhang 呂偉銘 Wei MIing Lu 吳東陽 Dong Yang Wu
    造型指導Costume Designer|張佩蓁 Joyce Chang
    林俊傑造型Stylist for JJ Lin|韓忠偉 Justin Han
    林俊傑造型助理Styling Assistant for JJ Lin|俞舒泰 Tiger Yu
    造型助理Wardrobe|陶永翔
    林俊傑化妝Makeup Artist for JJ Lin|高秀雯 Jasmine Kao @prettycool_makeup
    林俊傑髮型Hair Stylist for JJ Lin|胡智豪 Peter Wu @peter_wu_coloriste_
    賴雅妍髮型Megan Lai Hairstylist for Megan Lai|絲絲(UNDER hair)
    化妝髮型Makeup Artist|簡偉文Wei Wen Chien、林熙筠 Dora Lin、黃凱榆 Kai Yu Huang 、黃玟瑜 Wen Yu Huang (美少女工作室)
    劇照師Stills Photographer|李欣哲 Hsin Che Lee
    花絮側拍師Behind The Scenes|張育銘 Erick Chang(影像)、林承樺 Lin Cheng Hua(平面)
    九巴車隊Transportation|陳建生大車隊 詹曜營Yao Ying Zhan、林孟廷Mmen Ting Lin、張裕芬Yu Fen Zhang、洪國勝Guo Sheng Hong、張明雄Ming Xiong Zhang、洪文忠Wen Zhong Hong、賴俊良Jun Liang Lai、徐松治Song Zhi Xu
    攝影器材Lighting Equipment|宏達數位影業
    燈光器材Camera Equipment |利達數位影音
    空拍師Drone pilot|張皓然 Hao Ran Zhang、葉凭鑫 Ping Xin Ye
    空拍助理Drone technician|劉懿葶 Yi Ting Liu
    剪接Editor|張榮華(右邊一點後期影像工作室)
    特效設計VFX Artist|吳冠緯 Wei Wu、郭乙禎(右邊一點後期影像工作室)
    調光Colorist|詹謹嘉 Ben Chan(繼續映畫)
    聲音剪輯Sound Mixer|高偉晏 RT Kao
    後期製片Post Producer|游舜雯 Shun Wen Yu

    製作協力Production Support |JFJ PRODUCTIONS Corp. Ltd.
    藝人經紀Artiste Management|徐佩雲 Yvonne See
    執行經紀Artiste Management Executive|韋佩佩 Wee Peipei、孫凡崴 Gaspard Sun、李文元 Yuan Lee、陳明君 Kirsten Chen
    藝人助理Artiste Assistant|彭靖深 JS Pang
    數位行銷Digital Marketing|游巧媃 CJ Yu、張皓婷 Carol Chang

    Special Thanks 特別感謝
    精鏡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桃園市政府海岸管理工程處、桃園市政府農業局林務科、桃園市產業園區聯合服務中心、桃園市政府、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桃園市文化基金會、桃園協助影視拍攝與發展中心、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東眼山農場、嘉義縣政府新聞行銷處、汐止遠雄廣場管理中心、新北市 嘉寶里 、林口 北天嘉天宮、TSGS、蒸汽雨林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