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打算存美股
分享三隻我主要會存的ETF
本篇介紹第一支
而台股的部分以00850和00881為主
目前還沒開始 買點是等待出來的不用急
第一支是XLV為美國最大醫療保健ETF
國家分布: 100%美國
總管理費: 0.13% XLV市值規模: USD 276億元
本ETF前六大持股公司:
...
未來打算存美股
分享三隻我主要會存的ETF
本篇介紹第一支
而台股的部分以00850和00881為主
目前還沒開始 買點是等待出來的不用急
第一支是XLV為美國最大醫療保健ETF
國家分布: 100%美國
總管理費: 0.13% XLV市值規模: USD 276億元
本ETF前六大持股公司:
1. Johnson & Johnson(嬌生) 9.45%
醫療保健產品、器材及藥廠的製造商
2. UnitedHealth Group Incorporated(聯合健康) 8.33%
全球營業額第二大健康保險及衛生資訊科技公司
3. Pfizer Inc.(輝瑞) 4.76%
美國的跨國製藥、生物技術公司
4. Abbott Laboratories(亞培公司) 4.70%
以製藥、醫療器材與營養產品為主的公司
5. AbbVie Inc.(艾伯維) 4.35%
世界上一級的生物技術研發公司
6.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Inc.(賽默飛世爾) 4.09%
美國的生物技術和醫療器械公司
以四大產業來看:
製藥29%、醫療器材28%、醫療服務19%、生物科技15%
各位可以想想看有錢人最怕甚麼?
應該怕死吧 因為死了無法享受財富
所以醫療的需求一直都會存在
這其實跟特許行業很像
大家沒錢可以不消費 可以不去逛百貨公司
可以不去餐廳吃飯 可以不買3C產品
但不能不活下去 畢竟健康是最重要的
況且XLV成分股共有62檔
只持有S&P500成分中的醫療保健類股
因此我認為這檔ETF非常非常穩健
加上永恆的成長就是我最喜歡這個標的的原因
2017年 每股配USD 1.21元
2018年 每股配USD 1.36元
2019年 每股配USD 2.19元
2020年 每股配USD 1.68元
不過配息通常不是投資人買美股的重點
因為會被美國政府抽30%
從整體來看 近期美股遭遇整體股災時
包含2018/10月~12月的中美貿易戰
XLV 從96元跌到80元 (跌幅-16.66%)
同時期S&P500指數卻從 294跌到233 (跌幅-20.74%)
那斯達克指數也從8107跌到6190 (跌幅-23.62%)
還有2020/ 2月~3月爆發的肺炎
XLV 從105元跌到73元 (跌幅-30.47%)
同期S&P500指數從 339跌到218 (跌幅-35.6%)
那斯達克指數也從9838跌到6631 (跌幅-32.5%)
看得出來XLV都是相對抗跌的
其實不管是在多頭市場還是空頭市場中
表現都相對亮眼、穩定
長期投資就要穩定的成長 而非短時間大賺
短時間大賺要去做短線、波段
畢竟不同的目的適用不同的策略
我是認為全球會對醫療保健越來越依賴
不但人們渴望活得更長壽和對長照需求的增加
加上醫療保健型產業很難被取代
因此這會是我用目前持有的美元
打算分批買進第一支當長期投資的美股ETF
根據我長期觀察
股價日k每次碰到季線
或跌到季線以下都是相對好的買點
#美股 #美股投資 #長期投資 #存股 #累積財富 #股票 #股票投資
unitedhealth 在 Sam投資趨勢∣斜槓人生研究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摩根大通#JPM, 嬌生#JNJ, 花旗集團#C, 美國銀行#BAC, UnitedHealth Group#UNH, 和Goldman Sachs#GS.
還有其他想要關注的美股財報公司嗎?
-
快加入Telegram群組- Sam斜槓人生獲得理財知識X自我成長的內容喔
https://t.me/samchoutw
unitedhealth 在 美股狙擊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全球營業額最大的健康保險公司 — 聯合健保(UNH)
聯合健康保險(UNITEDHEALTH GROUP INC)為全球知名健康保險及衛生資訊科技公司,在全美50個州和國際間營運,提供以網路為基礎的健康福利服務,其中服務客群包含:個人消費者、僱主、政府、製藥公司及醫療設備製造商等。主要服務則包括牙齒和視力的福利與服務、團體保險服務、提供專業健康成效方法,像是消費者健康資訊服務、員工協助計劃、藥物濫用計劃、疾病管理和護理推行服務、物理治療服務、嚴重疾病以及網路支援服務。
#美股執行長
unitedhealth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Joe:「讀者可以多關注市場上的樂觀和悲觀新聞,如果悲觀新聞的比例還沒驟降,那股市就還相對安全,如果市場的新聞一片都是樂觀的,那投資人最好就適當減碼,暫時離開股市。」
華爾街專家Larry McDonald警告,政府推出規模空前的貨幣及財政寬鬆政策、大力介入經濟,儘管短期內可能推升市場行情節節上漲,事後卻可能帶來比問題本身更糟的後果,經濟史上最大的眼鏡蛇效應已經發生,現在正位於初期階段。大規模貨幣刺激與大規模財政刺激(全球總計已超過15兆美元)雙管齊下,設法救起瀕臨通貨緊縮型衰退的經濟,但這反而會造成惡性通貨膨脹型的經濟崩潰。」
McDonald說,若是政府明白經濟崩潰的災難將至,而決定改變政策路線,那麼接下來發生的將是一波通縮型衰退——比當初政府完全不出手干預的情況還要「嚴重許多」,日前連有「鐵娘子」之稱的德國總理Angela Merkel也「正式投降」,揚棄德國對撙節財政的堅持,同意歐盟大舉發行共同債券籌措財源,以援助負債累累、財政難以為繼的歐洲周邊國家。
在美國,主張推出大規模財政刺激的人士漠視了一些經濟原則,這終將對投資人產生深遠的影響,基本的經濟假設,或說結構,其變動性將遠超出決策官員所料。因此,後果將會是一場意想不到的災難,市場將歷經一段痛苦的調整過程,好消息是,熬過那段時期後,可望站穩腳步、再度雀躍。但在那一天來臨前,McDonald提醒投資人,切記「眼鏡蛇飼主的怒火比地獄之火還可怕!」
多項數據顯示,美股攀升至20年來最貴水準後,美國企業內部人士正在出脫持股,近1000位企業高管7月出售自己公司的股票,與內部買家的比例達到5比1。在過去三十年中,賣出/買進比例較比目前高的情況只出現過兩次,研究機構InsiderInsights.com的研究主管Jonathan Moreland表示,過去四周來,出現內部人士拋售的企業比內部人士買入的企業多186%;過去10年來,這個比率若達200%,通常預示短期市場觸頂。
S&P500自3月時的低點反彈45%之際,內部人士開始拋售股票;目前雖面對疫情再度升溫和經濟衰退的影響,科技股仍處於歷史高點,一些企業高管因此減持自家股票,不應過度解讀內部人士交易,因為除了估值過高,仍有其他因素可能會引發這類交易。
Moreland表示:「我們的指標正發出警告信號,並未基於近期的內部人士交易數據而建議投資人拋售股票、做空市場,近來市場的反彈仍不足以讓我信服,我寧願出售獲利已很豐厚的股票」。
7月出售自家公司股票的內部人士,包括聯合健康保險(UnitedHealth Group)董事長Stephen J. Hemsley和摩根士丹利執行長James Gorman,上周企業高管人士賣出價值5,260萬美元的股票,而買進金額僅340萬美元。
https://www.worldjournal.com/7060027/article-%e7%be%8e%e8%82%a1%e5%a5%bd%e8%b2%b4%ef%bc%81-%e4%bc%81%e6%a5%ad%e9%ab%98%e7%ae%a1%e9%96%8b%e5%a7%8b%e6%8b%8b%e5%94%ae%e8%87%aa%e5%ae%b6%e8%82%a1%e7%a5%a8/?ref=%E4%BB%8A%E6%97%A5%E8%B2%A1%E7%B6%93%E4%BA%8B
https://www.worldjournal.com/7061067/article-%e8%8f%af%e7%88%be%e8%a1%97%e5%b0%88%e5%ae%b6%ef%bc%9a%e6%85%8e%e9%98%b2%e8%82%a1%e5%b8%82%e5%8f%af%e8%83%bd%e9%81%ad%e3%80%8c%e7%9c%bc%e9%8f%a1%e8%9b%87%e6%95%88%e6%87%89%e3%80%8d%e5%8f%8d%e5%99%ac/?ref=%E9%A6%96%E9%A0%81_%E5%8D%B3%E6%99%82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