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Republicanism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Republicanism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Republicanism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republicanism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77的網紅施正鋒的冥想,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為什麼要憲改?憲法如何影響我?講授於李登輝基金會主辦「憲改青獅營」,淡水,台灣綜合研究院,2017/3/11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及發展學系教授 憲政改造的正當性及必要性 不管是從現代民族國家的建立、還是民主化的角度來看,台灣目前所面對的課題有三,也就是國家肇建(state-making)、民...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 republicanism 在 施正鋒的冥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3-11 12:05:01
    有 2 人按讚

    為什麼要憲改?憲法如何影響我?講授於李登輝基金會主辦「憲改青獅營」,淡水,台灣綜合研究院,2017/3/11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及發展學系教授

    憲政改造的正當性及必要性
    不管是從現代民族國家的建立、還是民主化的角度來看,台灣目前所面對的課題有三,也就是國家肇建(state-making)、民族塑造(nation-building)、以及國家打造(state-building);國家肇建涉及如何確立國家主權的獨立,民族塑造關心如何凝聚住民的民族認同,而國家打造所進行的是政治制度的擘建。一般而言,最基本的政治制度包含憲政體制、政黨體系、以及選舉制度;除了說政黨體系大致會反映社會結構以外,憲政體制、以及選舉制度是比較可以直接透過社會工程的方式來建構。
    『中華民國憲法』是中國國民黨政權於戰後移入台灣所帶來的,並非台灣人自己加以選擇的。在李登輝擔任總統期間,台灣先後進行六次憲改,重點在如何從事民主轉型特別是國會的全面改選(1991)、以及總統直接選舉(1992),真正牽涉到中央政府體制調整的部份,是將憲法文本中的內閣制特色逐一割除,包括取消閣揆(行政院長)對於總統人事令的副署權(1994)、以及廢除立法院對於閣揆的人事同意權(1997)。民進黨執政後所主導的第七次憲改(2005),重點在國會減半(由225席減為113席)、區域選舉改為單一選區、廢除國大、以及公投復決(憲法修正案、及領土變更案)。不過,由於目前的「九七修憲體制」仍有尚未割除的盲腸,也就是沒有民意基礎、由總統所任命的行政院長必須「對立法院負責」,造成民選的總統不能享有充分的權力、卻必須負所有的政治責任,有違民主政治所強調的「權責相當/課責」的精神。
    有關於台灣制定新憲法,大致可以從其正當性、以及必要性(可欲性)兩個層面來看。就正當性而言,『中華民國憲法』是戰後前來的中國國民黨外來政權硬塞給台灣人的,因此,不管實質內涵是否適合當前台灣民主體制運作,總是不符Westphalia 條約(1648)以來的普世價值,國家主權屬於老百姓、必須經過「人民同意」,也就是「人民主權/主權在民」,是將人民由君王的臣民提昇為國家的公民,用來掙脫決對王朝加在百姓身上的枷鎖,也就是民主政治的先聲。
    不過,人民主權雖然也有對外宣示的作用,也就是主權國家平等的意思,出發點是挑戰君主王朝對於國家主權的所有權。一直要等到「民族自決權」的理念在19世紀出現,也就是所有民族都有權利決定自己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上的安排,以擺脫外族的殖民、統治、或是支配。在過去,移植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是一個無法回去祖國的失根政權;現在,雖然經過前總統李登輝的本土化、以及意欲將中華民國體制馴化的民進黨的陳水扁政府,畢竟還是借殼上市,而制定台灣新憲法就是台灣人向世人展現行使自決權決心的最便捷的指標。
    再來,就新憲的必要性而言,如果我們要將人民主權、以及民族自決權具體實現,必須透過現代「民族國家」(nation-state)的建構,將憲法作為台灣所有住民團結的象徵,也就是以憲法來凝聚我們的「民族認同」(national identity)。此時,制憲必須超越對外宣示的階段,還必須兼顧對內多元族群的整合,因此,要同時考量制憲的程序、以及內容能否被大家接受。如此以來,除了傳統的「憲政主義」(constitutionalism)原則以外,也就是以憲法來保障人民的自由/權利不被國家/政府壓制,還必須強調「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的精神如何具體反映在憲法裡頭,也就是承認彼此在認同上的差異,更重要的是,我們還要揭櫫「共和主義」(republicanism),也就是在制定新憲的過程,作為公民的每一個人,應該有義務參與新憲法的制定,如此進行的「審議式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才能避免民主淪為投票主義、或是讓少數族群擔憂多數暴力。真正能把上述制定新憲的正當性(人民主權、民族自決權)、以及必要性(憲政主義、多元文化主義、共和主義)結合的(圖1),就是兩千三百萬的台灣住民是否想要生活在同一個國家之下?台灣新憲將是回答這個問題的試金石。

    憲政體制的分類
    憲政體制主要分為中央政府體制、以及中央與地方的定位,也就是聯邦制、以及單一制的分野,而中央政府體制又可以分為總統制、內閣制、以及所謂的雙首長制三大類別;我們在這裡所討論的憲政體制,就是政治人物所謂的中央政府體制。總統制與內閣制的最大差別,在於行政權與立法權之間究竟是分、還是合。
    在總統制之下(圖2),選民有兩張選票,分別選出總統、以及國會議員;總統、以及國會議員有固定的任期,總統不能解散國會,而國會即使再怎麼不滿意總統,也不能進行倒閣,因為,總統是直接對選民負責、而非對國會負責;為了確保彼此的人員分離,國會議員不能擔任部會首長,除非先辭去議員身分。為了要讓避免權力集中,總統除了擁有行政權,也有一些立法權(否決權)、以及司法權(提名權),同樣地,國會除了擁有立法權,也有一些行政權(同意權、罷免權)、以及司法權(同意權),最高法院除了擁有司法權,也有一些行政權(彈劾權)、以及立法權(違憲審查權);總之,除了說是要維持司法部門的獨立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透過彼此之間的相互牽制,以便達到相互平衡的目的。

    在內閣制之下(圖3),選民只有一張票來選國會議員,再由國會議員推舉總理/首相;經過虛尊的國家元首(君王、或是總統)任命之後,最為最高行政首長的總理銜命組閣。此時,總理以兩種方式對國會負責:就形式上而言,總理所領導的政黨必須在國會獲得過半以上的席次,要不然,就必須籌組聯合內閣;就程序上而言,如果國會對於政府不滿意,可以發動不信任案,要求總理下台;不過,總理也可以訴之民意,動手解散桀傲不馴的國會,要求重新舉行國會議員改選。由於是權力合一,國會的主導權在於執政黨所操控的內閣,在野黨只能祈求下回大選增加席次;為了要確保行政權與立法權合一,部會首長必須先具備有國會議員的身分,否則,必須透過補選取得。
    在雙首長制之下(圖4),選民有兩張票,除了可以選舉國會議員,另一方面,又可以選舉總統;比較特別的是總理的產生方式,除了說是由國會議員推舉,還必須由總統來任命。雙首長制在學術上稱為「半總統制」,意思是說比較傾向於總統制;端賴各國的憲政傳統、以及總統所署的政黨在國會席次,雙首長制的總統在運作上可能是具有強勢的支配性(法、俄)、必須與總理分享權力(芬、葡)、或是淪為弱勢的虛尊元首(奧、愛)(圖5)。

    我們可以看到,即使總統制與內閣制有「雙元正當性」、以及「單元正當性」的差別,不過,兩者至少還有一個共同點,也就是「單一行政權」;然而,在雙首長制之下,在制度設計的精神上就有「雙元行政」的本質,也就是說,政黨體系、以及政黨組織會影響行政權的分配。以目前法國第五共和國的憲政體制來看(圖5),首先,總統權力的多寡端賴執政黨是否能掌有國會的優勢,如果是在朝小野大的情況下,到目前為止的做法,是由總統任命國會最大黨的黨魁為總理,也就是所為的「左右共治」,也有人稱之為「自動換軌制」。即使執政黨是國會最大的黨、卻沒有取得過半席次,此時,總統必須找自己的人馬組聯合內閣:如果執政聯盟的夥伴勢均力敵,也就是所謂的「對稱結盟」,總統對於內閣中的友黨比較能言聽計從;相對地,如果聯合內閣的小老弟只有少許席次,也就是「不對稱結盟」,總統比較膽敢強勢主導。即使總統能因為衣尾效果而讓執政黨取得國會過半席次,他的實質權力還要看黨內是否派系傾軋、還是具有高度凝聚力。由此可見,雙首長制的最大特色是雙元行政的權力歸屬不確定,還必須決定於外在的非制度性因素,不像總統制的行政權歸總統、或是內閣制的行政權歸總理,沒有一點模糊的空間。

    憲政體制的選擇
    在一般人的想像中,似乎是內閣制比較適合民主發展,而總統制則比較容易走向威權、或是獨裁政權。乍看之下,這樣的印象式論斷好像言之成理,特別是由國人熟悉的民主國家來看,採取總統制的國家只有美國,採取內閣制的國家至少有英國、德國、以及日本,而採取雙首長制的國家只有法國。儘管如此,實證上未必獲得同樣的支持,以三波民主化的憲政發展軌跡來看,三種憲政體制被青睞的機率幾乎是不相上下;我們甚至於可以說,除了君主立憲國家(西歐、北歐)、以及前英國的殖民地(非、亞、加勒比海)以外,選擇總統制、或是雙首長制的國家遠超過內閣制,特別是在東歐民主化的過程,至少有一半的國家採行不同形式的雙首長制;在這節骨眼,我們有必要重新檢視學理上的解釋,或許有助於我們的憲政體制選擇。
    在政治學裡頭有關民主化的文獻,對於總統制與內閣制的優劣,有過兩波激烈的辯論。Linz與Valenzuela(1994)認為,總統制除了有「雙元民主正當性」、以及「贏者全拿」的特色以外,由於任期固定而造成體制僵硬,如果總統因為政黨體系零碎而無法掌控國會的情況下,尤其是出現所謂的「分裂政府」之際,朝野之間的角力反映在行政與立法部門之間的拉鋸戰、甚至於總統動彈不得,在相互推諉下,選民不知要找誰負責,又因為缺乏解散國會/倒閣等機制作為解套的安全閥只有訴諸於體制外的力量來打破政治僵局,譬如軍事政變;而拉丁美洲國家在1970年代的民主政權崩潰,往往被視為總統制運作失敗的例子,特別是阿葉徳(Salvador Allende)擔任總統之下的智利。
    Shugart與Mainwaring(1997)則認為,由於除了貝里斯是前英國屬地以外,拉丁美洲國家並沒有其他採取內閣制的例子,因此,沒有辦法證明究竟是總統制的制度性缺陷,導致這些國家在1960、1970年代的動亂;事實上,在同一時期,採取內閣制的國家也有希臘、以及土耳其的民主崩潰,而西班牙要到1970年代末期才回復民主,更不用說民主政治曇花一現的緬甸、肯亞、以及索馬利亞在獨立後都採行內閣制;如果把考察的時間往前推移,在1920、1930年代出現民主崩潰的歐洲國家,除了德國以外,諸如義大利、葡萄牙、西班牙、以及三個波羅的海國家都是採行內閣制。他們懷疑,即使當年智利採取內閣制,聯合政府也未必能幫阿葉徳逃過一劫。再者,他們認為研究者如果沒有辦法抽離其他「背景條件」對民主的影響,譬如所得水準、人口多少/族群組成單純、以及英國殖民傳統(憲政體制以外的政治制度、文官體制、以及地主是否掌控國家機器),那麼,所謂內閣制比較有利於民主政治的因果關係是假性的。
    Shugart與Mainwaring(1997)甚至於認為這些所謂總統制的缺陷,其實就是總統制的優點。首先,他們認為在總統制之下,選民有兩張票,分別選總統、以及國會議員,可以說有多一種選擇的機會,尤其是萬一擔心行政權獨大之際,可以進行分裂投票。再來,由於選民直接票選總統,由根據政績來決定是否賦予連任,責任清楚,不像在內閣制之下,選民只選國會議員,對於總理沒有約束力,尤其是在選後組成聯合政府,政策妥協未必符合支持者的授權。此外,由於國會議員選舉並不完全決定於總統的母雞帶小雞效應,國會議員在立法上可以有較大的自由度,國會才有可能制衡總統。儘管總統制因為總統任期固定、總統無法像總理可以解散國會、可能造成政治僵局,或是因為總統無法順利取得多數立法聯盟、容易出現弱勢行政,然而,即使面對在野黨在國會的牽制,政局至少還可以維持一定程度的穩定,尤其是民心寄望一個強有力的國家領導者之際,不用擔心因為政府更替頻仍而造成人去政亡。至於「整碗捧去」的指控,其實,在內閣制之下,如果執政黨在國會佔有優勢、不用仰賴友黨的奧援,根本就不用作任何妥協性的分配,特別是在黨紀堅強之際;相對地,一個具有民意基礎的強勢總統,他可以壓制黨內的異議,以超越黨派的人事、或是資源分享來形成執政聯盟。
    總之,決定民主制度出現、以及其維持、或是崩潰的因素,包含制度性、以及非制度性因素(Frye, 2002)`;而制度性與非制度性因素之間,彼此也有可能相互影響(圖6)。因此,當我們在從事憲政體制選擇之際,必須考察,究竟民主體制的出現,是否完全決定於憲政體制的差別;同時,民主體制的崩解,是否肇因於結構性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進一步考察,究竟憲政體制的選擇,是否有助於其他目標的追求,特別是國家定位的確立、以及族群分歧的化解,也就是說,在思考如何進行國家制度打造之際,必須同時考慮是否能有助於國家的肇建、以及民族的塑造。

    憲改的展望
    由1980年代到在二十世紀,海外到島內興起第一波制憲運動,應該有二十部上下台灣憲法草案,百花齊放,包括總統制、及內閣制都有;鄭南榕就是因為刊登許世楷的台灣憲草,最後引火自焚。民進黨執政期間,陳水扁總統在2003年誓言2006年催生台灣新憲,連任後積極推動,相關部會配合研議專章,民進黨政策會銜命推出總統制、及內閣制兩個版本,號稱中華民國「第三共和」。另外,民間的二十一世紀憲改聯盟,經過一年半的研議,也提出兩個版本供選擇,代表由下而上的參與。
    如果暫且不提憲改的方式,我們有三項基本課題。首先是菁英們必須相互說服,到底目前的憲法出在哪裡,特別是窒礙難行到必須通盤翻修、而非補破網就好。對於本土派而言,制訂新憲的最大共識是中華民國憲法並非我們自己定的,這樣的理由畢竟不夠充分,畢竟,我們在過去二十多年的民主化過程,已經透過七次增修條文的方式進行漸進式的調整,當時一定有其特定的時空、以及政治角力及結盟。此番,昨是今非,到底是要擘劃一部可以適合民主鞏固、還是民主轉型的憲法,恐怕還是必須經過一番辯證。
    換句話說,到底是車子不好(憲政體制)、駕駛技術太菜(新手上路)、路況顛簸(國民黨黨產)、還是天候不佳(政治素養),必須先有正確的問診,接著是合理的病理分析,最後才有可能提出有效的藥方。坦誠而言,我們目前看到的改革不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甚至於是頭痛醫腳、腳痛醫頭,沒有藥到命除,已屬萬幸。或許,政治菁英爾虞我詐,應該負最大的責任,然而,學界未能本著專業良心、投懷送抱,把自己當作熱炒一百店的炒手,也是不可原諒的幫兇。總之,果真老車破舊不堪,我們也要回答一個基本的問題,究竟這部新車是市區上下班、跑新竹科學園區通勤、還是週末家人出去遊山玩水用的?
    接著是憲法的文本,基本上包括憲政體制、以及人民權利兩大部分。就憲政體制而言,除了中央政府體制,我們多年來只著重行政區域重劃,拼拼湊湊,往往忽略到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也就是到底現有的單一體制就好、還是有採取聯邦制的必要性?透天厝、公寓、大廈、還是別墅,功能不同,把大方向決定了,接下來才知道要用鋼樑、還是傳統的鋼筋就好。如果不能先釐清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關係,只是籠統的宣示地方自治,當然會頭重腳輕、諸侯爭霸,大家為統籌款吵半天,只看到「富者恆富、貧者恆貧」的馬太效應肆虐,更不用談合理的國土規劃。
    就中央政府體制而言,由於1997年的增修條款,閣揆的任命不再需要國會同意,因此遠離雙首長制。儘管如此,由於國會缺乏調查權,加上預算及立法功能不彰,根本無力制衡總統,因此,與其說目前憲政安排為所謂的超級大總統制,倒不如說國會過於積弱,不算是真正的總統制;表面上,立法院被譏為令人生厭的憲政大怪獸,其實,只不過是藉著質詢權修理政務官的紙老虎,很容易被肉桶法案收買。我們必須指出,朝野政黨對於究竟要採取怎麼樣的憲政體制,卻又相當程度的共通點,就是執政的時候贊成總統制、在野之際支持內閣制,都是本位主義,未能替國家的長治久安著想。
    如前所述,自從第三波民主化以來,國際上對於憲政體制至少有兩波實踐,先是1980年代的南歐、及中南美洲,再來是1990年代的中、東歐,學界已經累積相當的文獻,可惜,不管是閉門討論、還是公開的辯論,國內的爭辯多半停留在常識性層次,不能汲取他山之石、也未能作有意義的對話,當然就不會有整合。我們以為,憲法應當是為當代所用、而不是要交給後代子孫,因此,政治菁英此刻應該決定總統制、內閣制、還是雙首長制;如果本身都沒有辦法相互說服,把責任丟給一般的老百姓,那是問道於盲,也是不負責任的作法。這時候,我們也必須同步思考選舉制度、以及相關的政黨體系,看要如何與中央政府體制搭配,學理及實務的文獻相當豐富,必須找專家來幫忙整理分享,不是用常識作想當然爾的思考。在三月太陽花學運結束後,公民團體喊出召開「公民憲政會議」的訴求,為這回的憲政改造現出第一道曙光。
    如果暫且不提制憲,目前各種憲改的看法包括國家定位、憲政體制、選舉制度、以及人民權利。就憲政體制而言,目前的主要爭議是九七體制把行政院長當作幕僚長,國會對於總統莫可奈何,因此有不少人主張恢復閣揆的同意權,也就是所謂的「權責相符」,實質上回到雙首長制。姑且不論雙首長的優缺點,當年就有人以這樣的安排認為中華民國憲法是內閣制,必須有更多的辯論輿論述。
    中華民國把舉選制度置於憲法規範,莫可奈何。由於民進黨與國民黨聯手的2005年修憲,區域選舉由複數選區改為單一選區相對多數決、並讓選民自行投政黨票(單一選區兩票制),實質的影響就是壓縮小黨的參政空間,特別是台聯、以及親民黨。近年來,包括公民團體在內,主流的看法是將目前的日本式並立制調整為德國式的聯立制、同時將分配政黨比例的門檻由5%降為3%。就目前的社會氛圍來看,大黨為了取得小黨的背書,應該會釋出善意。
    相關的配套是適度增加國會的席次。上回修憲將國會席次由225減為113席,經過將近十年的實際經驗,不管是委員會的運作、還是選民服務,大家應該都有立委粥少僧多、疲於奔命的感覺。然而,由於民間普遍對於立委的表現不好,直覺上反對增加席次;同樣地思維也出現在監察權併入國會,似乎未能獲得民意支持。其實,如果國會職權不變,增加席次是降低每個立委的權力;同樣地,如果要讓國會有效制衡總統,監察權是應該放在立法院,至於立委的素質,應該是把重點在選前提名、以及選後監督,而非削弱國會的職權。
    可惜,我們目前看到的說法是為了配合走向內閣制、一些立委必須同時入閣擔任部會首長,因此必須增加酌予增加國會席次。人家是買菜送蔥,現在卻是為了送蔥只好買菜,本末倒置。其實,不管是何種憲政體制,國會的席次不外考慮運作效率、以及選民代表,政治學者的實證歸納是人口數的三次方根,以台灣2,300萬人口來看,應該是可以有285席。只不過,當年「國會減半運動」轟轟烈烈,敗腎割腰子,昨是今非,好像沒有人拉得下這個臉。
    一般而言,憲政變遷要能成功,關鍵在於朝野政黨聯手。國民黨在潰敗之際高喊內閣制,是真是假?士氣正旺的民進黨沒有必要接招,「憲改會議」是虛與委蛇;只不過,萬一弄假成真,人民能接受沒有實權的民選總統嗎?至於由公民團體主張「兩步到位」、在2018年完成「全面憲改」,應該是著眼國會搶灘。整體來看,即使這次修憲有成果,大體還是「白牌車趴趴走」的憲政體制,且戰且走。
    我們以為,如果只是純粹站在制憲運動的立場來看,為了要突顯對外的國家定位立場、強調人民主權,也就是以新憲的制定來展現來灣人實踐民族自決權的決心,或許可以不去關心憲政體制的選擇。然而,如果大費周章所獲得的新憲只是舊酒新瓶、未能跳脫現有體制的窠臼,既不能處理當前的治理困境、又不能有助於族群分歧的管理,作為社會運動者,豈不是淪為欺騙社會大眾的廉價代理商?如果政治菁英、以及專家學者都認為老百姓對於憲政體制的選擇缺乏興趣、或是無力判斷,那麼,又如何透過討論來培養負責的公民、以及彼此休戚與共的意識?
    自來,台灣人民制憲運動主張總統制,其實,就是認為民選總統可以向世人彰顯台灣人獨立建國的意志力;此外,在民主化的過程中,具有民意基礎的強勢總統,可以抵制黨同伐異、族群分歧、或是階級鬥爭。在摸索民主鞏固的階段,如果讓行政權決定於國會內部的政治結盟,也就是採行內閣制,那麼,缺乏總統與國會之間的制衡,政治運作不過反應如何收買國會議員,也就是以國家資源來交換議員選區服務的業績,此時,總理將只不過是廉價的零售商罷了,不會有領導群倫的政治家出現。

    參考文獻
    Blondel, Jean. 2002. “Party Government, Patronages, and Party Decline in Western Europe,” in Richard Gunther, José Ramón-Montero, and Juan J. Linz, eds. Political parties: Old Concepts and New Challenges, pp. 223-56.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rye, Timothy. 2002. “Presidents, Parliaments, and Democracy: Insights from the Post-Communist World,” in Andrew Reynolds, ed. The Architecture of Democracy: Constitutional Design, Conflict Management, and Democracy, pp. 81-103.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inz, Juan J., and Arturo Valenzuela, eds. 1994. The Failure of Presidential Democracy: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Shugart, Matthew Soberg, and Scott Mainwaring. 1997. “Presidentialism and Democracy in Latin America: Rethinking the Terms of the Debate,” in Scott Mainwaring, and Matthew Soberg Shugart, eds. Presidentialism and Democracy in Latin America, pp. 12-5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republicanism 在 洞見國際事務評論-Insight Po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07-26 18:18:09
    有 54 人按讚


    [#土耳其政變X台港論國關] 曾經的穆斯林民主模範國家將不復再?

    洞見短評:在凱末爾建國之後,土耳其成功融合現代化跟消除宗教在政治上影響力的做法一度成為中東地區不少西化菁英模仿的對象,包括當時伊朗的巴勒維王朝。

    實際上在當前伊斯蘭世界面對西化與現代化的衝擊的現在,可以粗略分成幾類:第一類世俗主義者是主張全盤西化、將宗教限制在私領域。這類人通常是較早到西方學習的菁英,通常都是軍官,也往往指控那些想要擴大宗教在政治地位的人是為了奪取政治權力。

    第二三四類都主張回歸伊斯蘭,但具體作法各有不同。傳統保守主義主張全面回歸古典伊斯蘭法和教義,西方世俗的法律只是暫時的妥協。新復興主義者也主張回歸伊斯蘭,但必須重新詮釋教義以符合現代的變化。這類人通常是受教育的中產階層。最後新現代主義者則主張伊斯蘭應當吸收西方的優點,強調傳統伊斯蘭的當代化。這四類有著彼此之間互相合作又競爭的關係,而今天土耳其本來是第一類的世俗主義當道,隨著艾爾多安的權力鞏固,慢慢移動到第三或第四類。

    政治伊斯蘭從20世紀初發展至今並未隨著極端組織的綁架或西方國家的干涉消亡,反而因為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影響,成為分配不公平的民眾出聲的管道。宗教本身就在中東地區佔有重要地位,其平等的核心主張提升到政治的高度正好打到新自由主義最為令人詬病的一面。當下土耳其的埃爾多安也深知此道,可以預料的是會有更多政治人物,無論是真心還是假意,利用這股潮流來獲取權力。而反過來說也說明,社會正義與經濟分配的不公如不認真面對,在全球範圍內只怕還會衍伸更多的問題。

    [#國際評論:國際學海迷津67] 土耳其政變:凱末爾主義的末路?

    上週土耳其爆發流產政變,震驚世界。震驚的不是政變本身,因為軍隊以「超然」姿態發動政變捍衛國體,一直是土耳其政治的常態。總統埃爾多安對政變的重手反擊,一舉整肅國內軍隊、法官、教授、老師、媒體,涉及人數達數萬之多,才真正令人吃驚,對國體的影響,才更像一場政變。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本欄不久前,才談及埃爾多安領導下,土耳其內政外交主張的調整。這次政變的失敗,可能令土耳其世俗派與保守派的長期鬥爭劃上句號,因為土耳其立國基礎的「凱末爾主義」(Kemalism),已經元氣大傷。

    今天的土耳其共和國脫胎自奧斯曼帝國,「共和國之父」的凱末爾將軍(Mustafa Kemal Atatürk)制定的國策,包括六大原則:
    .共和主義(Republicanism):廢除蘇丹、哈里發,實行共和,確立選舉政府、三權分立、法治等一系列現代共和政體特點,不同民族被統合在共和國內,令土耳其成為穆斯林世界最西化的國家。
    .平民主義(Populism):這裡並非民粹主義,而是公民主義之意,即國家主權和社會利益皆以「公民」(citizenship)為歸依,與宗教信仰、世襲王權等無關 。
    .民族主義(Nationalism):多民族、多信仰的「後奧斯曼帝國人」達成「土耳其民族國家」的共識,無論民族、宗教信仰,凡是擁護「土耳其民族價值」的人,皆屬土耳其公民,享有相應公民權利。
    .世俗主義(Secularism):奧斯曼帝國是政教合一的伊斯蘭神權國家,土耳其共和國則把宗教信仰和世俗政治進行分隔:宗教自由受法制保護,但不得干涉世俗政治和生活 。
    .國家主義(Statism):土耳其經濟現代化必須依賴於政府主導,政府需對國家經濟規劃管理,包括在私人經濟領域失衡時主動介入,以維護國家利益。
    .改革主義(Reformism):在凱末爾眼中,奧斯曼帝國的社會制度是落後的象徵,現代化的方向由日常生活到意識形態,都必須是西式社會改革。

    凱末爾主義的誕生和延續,與凱末爾本人及土耳其軍隊、社會精英分子(又稱「凱末爾黨人」)的理念和利益一脈相承,也與當時的國際格局有關。那些堅持西化立場的政商精英,在凱末爾時代已成了既得利益者,傳統宗教勢力則成了對立面,左派則對兩者都反感、而傾向蘇聯,因此當權派只有向西方更積極一邊倒。

    然而冷戰結束後,土耳其的結構,卻開始出現質變。北京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昝濤是華語學術界土耳其研究的權威,他認為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再分配、民族宗教矛盾、全球權力轉移等問題,都令土耳其難以獨善其身。逐漸地,有一派土耳其精英提出「去凱末爾化」,推手除了埃爾多安,還有著名外交家兼國際政治學者達武特奧盧(Ahmet Davutoğlu),也就是埃爾多安的左右手。達武特奧盧曾任土耳其外長、總理,亦曾是正義與發展黨主席,2001年出版了《Strategic Depth》一書,批評凱末爾主義下的全盤西化,實際上限制了土耳其的外交戰略空間,與中東周邊各伊斯蘭國家產生了隔閡。他認為在新的全球格局中,土耳其的外交戰略應有三點新定位,這被稱為「新奧斯曼主義」(neo-Ottomanism):

    1. 當全球朝多極方向發展,土耳其需要從意識形態上擺脫「唯西方論」,轉而從自身視角出發,尋求大戰略定位,充分參與地區、國際秩序的重建。
    2. 土耳其要重新構建與「東方國家」、尤其是周邊穆斯林國家的關係,在宗教文化和地區秩序兩方面,都應重新成為區域中樞(即奧斯曼帝國曾扮演的角色)。
    3. 土耳其的大戰略是憑藉與穆斯林國家的密切聯繫,和與西方政治經濟上的合作,發揮獨特的橋樑作用,溝通東西,實現土耳其「中等大國」的復興。

    「新奧斯曼主義」雖然是外交方略,但其實直接觸及土耳其的根本社會矛盾,與凱末爾主義存在顯著差別,也是對凱末爾「全盤西化」的否定。正義與發展黨之所以能在過去十年將這戰略付諸實踐,全因善於利用國內矛盾。支持凱末爾主義的傳統精英,雖然對國家現代化貢獻良多,但同時也造成國內資源分配不均,以及傳統穆斯林信仰被壓抑。隨著土耳其在全球化時代的經濟不斷增長,一大批中下層土耳其人通過民主選舉,成為新晉精英,但與傳統精英格格不入;農村地區為數眾多的傳統穆斯林社群,也開始利用選票發聲,並以復興伊斯蘭教為反精英的連結。正義與發展黨的崛起,就是作為上述新晉精英和農村社群的代表,自我賦予取締傳統精英的使命。

    這次「反政變」之所以和歷來政變不同,一來在於經過正義與發展黨暗中宣傳多年,凱末爾主義的群眾早已被削弱,民眾在埃爾多安的視頻號召下上街,迅速令軍方成為群眾的對立面,失去從前的光環。二來無論是歐美還是俄羅斯,都第一時間表態支持埃爾多安,因為根據「新奧斯曼主義」,土耳其已成為東西之間的關鍵國家,比從前有了更多討價還價實力。三來在「阿拉伯之春」後,中東亂局四起,人民普遍害怕進一步動盪,情願有強人出現穩住局面,令埃爾多安的一切整肅都得到默許。四來凱末爾主義從前得以成功,有賴傳統精英控制媒體,現在埃爾多安卻利用社交媒體,不斷傳播傳統精英的種種陰謀論,更利用群眾公然羞辱軍官、法官、學者,這對傳統精英的社會威望,造成致命打擊。

    整肅過後,埃爾多安代表的新興勢力,幾乎肯定取代凱末爾主義,成為土耳其的主流聲音。激進伊斯蘭組織也必然加速崛起,與埃爾多安政府維持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問題是凱末爾主義被擊垮了,埃爾多安也不可能長治久安,因為激進伊斯蘭主義只要有魅力領袖出現,可能比他更有群眾基礎;而沒有了凱末爾主義的屏障、軍隊和傳統精英的角色,激進份子通過一次選舉或起義變天,就變得可望可即。土耳其的未來,令人越來越悲觀。

    小詞典:撕裂國度(Torn States)

    學者亨廷頓在「文明衝突論」使用的名詞,指一個國家內部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文明體系,就容易內部撕裂,通常一方是西方文明,另一方是本土傳統文明。土耳其是典型例子,近年亂局不斷的埃及、烏克蘭等,也是其他例子。

    沈旭暉 信報財經新聞 hkej.com 2016年7月25日

    #土耳其政變 #凱末爾主義 #埃爾多安

    延伸閱讀:首都大爆炸後的大選:「土耳其世紀」的警號
    https://goo.gl/2qn2yu

  • republicanism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10-01 13:19:08

  • republicanism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10-01 13:10:45

  • republicanism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10-01 13:09:56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