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s “You are a quitter” 讀後分享:怎樣應用到訓練?
配速跟『感覺』有關,而感覺是可以被重新詮釋的!
Matt Fitzgerald在他另外一本書提到,在運動員練習校準配速能力的過程中,以時間來作為訓練目標是很有幫助的!
重點:go as fast as possibl...
Sports “You are a quitter” 讀後分享:怎樣應用到訓練?
配速跟『感覺』有關,而感覺是可以被重新詮釋的!
Matt Fitzgerald在他另外一本書提到,在運動員練習校準配速能力的過程中,以時間來作為訓練目標是很有幫助的!
重點:go as fast as possible -> go faster than “ever before”
本來的as fast as possible,那是我們“以為”的可能(但不是真的可能)
當我們突破那個以為的可能,才會比以前都還要快!
應用方式舉例:“attainable” goal ->如果目標感覺是『有達成』的可能的->你會願意投入多一點的努力
重點:要得知完成比賽或是訓練時,是否已經『用盡全力』,是很困難的!但『再快一秒跑完』,卻是很好的策略!(因為照理來說,你會覺得那是”有可能達成”的!)
另外,Marcora以實驗證實耐力運動過程中,大腦對身體訊號做出『認知』控制的能力,是耐力運動表現的主要限制因子。所以他的下一個實驗想要證實的是:訓練認知能力(基本上看起來很像是坐在電腦前玩電動遊戲,只是這些電動遊戲是經過設定的,目的是針對跟認知能力做訓練),是否可以提高運動表現?
除了(看似很激進地)坐在電腦前玩遊戲來訓練大腦以外,從他的心理生物模型(psychobiological model)出發,Marcora 指出了其他五種把這個模型應用到訓練的方式(從很簡單到很誇張的都有)。 根據感知來訓練(perception-based training) 『客觀』的量測方式已被用來量化訓練量,包括:里程、配速、時間、心跳、瓦特數等等。Marcora主張耐力運動員在監測運動量的時候,也要分點心思給自覺強度的量表。
其實不只是Marcora,不只一位研究者都做了研究來證實session RPE對於監測訓練員的內在負荷是不錯的工具。
註:幾年前Mona也有寫過一個講座的筆記,裡面其實就有提到session RPE囉!
所謂的『訓練負荷』包括了內在負荷與外在負荷。 • 內在負荷是「選手個別感覺的差異」 • 外在負荷是「我們加諸在選手身上的訓練」
Session RPE 就是把RPE 乘上訓練的時間。
RPE 可以簡單用0到10來分級,10表示快死掉了超痛苦非常疲累的強度,0是完全沒有感覺,以此類推。
用Session RPE 來監測訓練量有幾個好處:
1 它可以把內在負荷考慮進去:選手個別感覺的差異其實也是很重要的。很多方法只能測外在負荷(我們加諸在選手身上的訓練)
2 它不用錢,完全免費,也不太需要什麼特別器材,不用抽血也不用特別的器材(而且準確度不賴!)。 新的運動心理學
如果大腦的認知控制能力對於耐力運動表現而言是最重要的變數,那麼運動心理學比我們以前所知道的都還要重要。但是,光是運動心理學家在訓練及競賽中得到更廣泛的影響力還不夠,運動心理學的模式也需要演進,畢竟傳統的運動心理學模型對於大腦運作跟耐力運動表現之間的關係是所知不多的。
例如,運動心理學很常鼓勵運動員想像,想像他們在即將到來的比賽出乎預料地表現且感覺很好。然而,Foster的研究指出,運動時的自覺強度,跟你對於運動的期待有關:當你在比賽中感覺比預期地還要糟糕,自覺強度會更高,讓你表現地更差。所以,運動員預期比賽時會很悲慘,其實比較好!因為這樣可以避免你因為碰到高於預期的自覺強度而表現變差。 (有點像是,期望太高,結果現實不同,其實會失望,結果加倍打擊信心)
藥物
有個被廣泛使用的藥物,已被證實藉由在大腦中降低自覺強度而能提升運動表現:咖啡因。
不過還有其他在運動界不能合法使用的藥物,例如Modafinil。
Marcora 看到藉由新藥物讓運動強度提高的可能性。不過Marcora倒不是要用在運動中(畢竟這樣的藥物一定會變成禁藥)。Marcora做了不少研究,探討因為腎臟病(他的母親本身就是腎臟疾病患者)、癌症或其他疾病造成的源自大腦的肌肉無力(brain-based muscle fatigue)。他希望能夠發展出藥物,來改善這些病人的生活品質。
神經回饋 (Neurofeedback)
想像一下:跑步時,同時監測自己ACC的活躍程度(就像在跑步時監測自己的心率一樣),Marcora覺得這是可以被實現的。
量測大腦的生理反應,跟你自己的感受對照,讓你能更精確地掌控『正確』的『感覺』。 (例如:有些人對於身體的知覺比較遲鈍,在大腦/身體已經『感覺』到很高的運動強度時,卻來不及意識到相對應的強度。我想這段的意思是,藉由這樣的數值顯示,可以讓你主觀意識與身體的知覺更一致)
註:Marcora認為是大腦中的ACC這個區域發出指令給運動中樞,然後運動中樞在發出指令給肌肉讓肌肉收縮,產生動作。Marcora相信自覺強度跟ACC 活性強度與時間有關。
直接刺激大腦
Marcora覺得已經應用在治療憂鬱症的頭顱磁刺激療法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 ),類似這樣的技術,如果經過更精密的改良,有可能應用在提升運動表現。
註:Marcora覺得關鍵在於
modafinil 在 小小藥罐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藥事知多D】傳說中的聰明藥(二):Modafinil
【⚠️內容涉及不當用藥,敬請用藥者留意。】
*早前有報導指有人誤將抗抑鬱藥當「聰明藥」。首先抗抑鬱藥跟改善專注力並無直接關係。至於其中一種較常拿來當「聰明藥」的藥主要是……*
如果「只要爬進奇妙口袋裡,你的希望必得到(陳慧琳《多啦A夢》)」的話,你們說多好?
舉例說,人們總是可能會想問叮噹借隨意門來上班、上學,既省時間,又省車費,不是嗎?
除此之外,莘莘學子還可能會想問叮噹借記憶麵包來應付考試。
奈何現實偏偏就是沒有「記憶麵包」這件法寶。
話雖如此,不過大家或許可能會聽過一些「聰明藥」能夠改善專注力,幫助應付考試。
那麼,這些「聰明藥」到底是什麼?
唔……其中一種所謂的「聰明藥」的真正身分主要是Modafinil。
在藥理上,Modafinil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劑。
雖然暫時還是不太清楚具體的作用原理,不過一般相信Modafinil能夠增加大腦食慾素(Orexin)的水平[1],從而讓大腦保持清醒,主要適用於改善渴睡症(Narcolepsy)、阻塞性睡眠窒息症(Obstructive Sleep Apnoea)、輪班工作所帶來的日間睡意。
在用法上,不用問,既然是用來提神,當然是日間服用,一般建議早上服。
至於如果是輪班工作的話,一般建議工作前1小時前服。
所以請不要「錯重點」:
對,Modafinil的官方用途本來便不是用來考試的!
或許是因為Modafinil能夠趕走睡意,自然便能夠提起精神溫習,所以便不知不覺成為一種「讀書神器」,甚至逐漸標榜成為一種「聰明藥」。
不過Modafinil還是可能會出現一些副作用的,後果往往可能得不償失。
其中常見的副作用主要是頭痛、噁心、神經緊張、腹瀉。
除此之外,Modafinil還可能會升高血壓、心率[2],服藥期間一般建議定期量血壓,做好風險管理措施。
還有,Modafinil還是可能會產生成癮性。[2]
最後,還是這句話:
祿命透支,禍患無窮。
簡單說,便是「有借有還」,俗稱「出得黎行,預左要還」。
所以還請用藥者自行衡量箇中利害得失。
modafinil 在 張宏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聰明藥?別亂吃】
最近瀏覽網路新聞時,有個訊息夾雜在內,標題寫著「新的聰明要終於在台灣開賣」,點進閱覽,發現整個頁面看起來像新聞報導,標題寫著「增強腦力的聰明藥,正席捲美國矽谷」。
最近是考季,我相信很多考生都在努力k書,做最後衝刺。我擔心:如果有考生或考生家長看到這樣似是而非的網路訊息,難免不被吸引。但,聰明藥,真能集中注意力並增進讀書效率嗎?
在我看到的網路訊息裡,包裝成新聞的「聰明藥」廣告,還舉了許多數據和例子,說明美國名校很多學生也是吃聰明藥來加強學習。
「聰明藥」在台灣的實際狀況如何呢?根據食藥署表示,國際上常被稱「聰明藥」主要有3種藥品,分別為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Adderall(含安非他命)、Methylphenidate及治療發作性嗜睡症的Modafinil。這三種藥都沒有可提升腦力功效。這三種藥都沒有可提升腦力功效。這三種藥都沒有可提升腦力功效。(很重要,說三遍)
其中,含安非他命的Adderall,台灣尚未核准。根據美國FDA核准仿單指出,該藥品被特別警示具有潛在藥物濫用、成癮性、可能導致猝死及嚴重心血管不良反應等副作用。
食藥署強調,這些藥物,因具習慣性、依賴性、濫用性及社會危害性,在美國及台灣都屬管制藥品,若以非法管道取得藥物,涉及觸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我提醒大家,不要輕信網路謠言,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同時,也呼籲政府相關單位,民眾以非法管道買藥,可能觸法;另一方面,更要加強取締網路誇大不實廣告及販售非法藥物者才是。
圖片:網路截圖
modafinil 在 Tai Nguyen Fitnes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Trên cùng: Modafinil.
Phía dưới: L-Theanine. Pheninbut. GABA.
Đây là một vài supplements mình đã/đang dùng qua. Thời điểm sử dụng thì có lúc onl, có lúc off. Và tất nhiên là không phải ai cũng recommend.
Có ai đoán được công dụng không n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