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Marsh Mercer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Marsh Mercer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marsh產品中有43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178的網紅Eat MushRoom 食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這次又下去南部玩了一趟回來 來到了台南可愛的 @_marsh.tnn_ 這裡跟他的店名呼應 是一個充滿滿滿綠色的空間 但沒想到這種嫩綠色不會顯得突兀奇怪 而是讓整體空間變得清爽明亮 還有地板的復古拼接磁磚 又讓整體變得更高級有特色 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咖啡廳 推薦大家去台南玩時可以去坐坐喔! 樓下...
同時也有1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SweetJohn甜約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不介意這是個人人擁有的庸俗故事; 稱不上「我們」亦稱不上「戀愛」的事卻佔據了我整個冬天。」 偶爾仍會想起相遇的第一眼,猶如時間暫停了千分之一秒, 那套服裝、空氣的味道、甚至光線中的塵埃, 完美拓印了這一瞬的深刻。 ------------------- • LYRICS 你倚靠著車窗不經意透...
「marsh」的推薦目錄
- 關於marsh 在 AoAo凹凹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marsh 在 詩歩/Shiho (死ぬまでに行きたい!世界の絶景?著者)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marsh 在 詩歩/Shiho (死ぬまでに行きたい!世界の絶景?著者)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marsh 在 Eat MushRoom 食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marsh 在 小黄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marsh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marsh 在 SweetJohn甜約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marsh 在 徐佳瑩 LaL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marsh 在 SweetJohn甜約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marsh 在 AoAo凹凹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7:22:15
擁有可愛Tiffany 綠的咖啡廳☕️ 位在二樓,一走上去就是滿滿的淺綠色很療癒😚 乳酪超好吃,配上海綿蛋糕很順口,口味新鮮而且吃得出來水果都是精心挑選的❤️ ▫️雲朵-鳳梨蜂蜜乳酪☁️ $170 ▫️阿桃-水蜜桃海綿蛋糕 $180 ▫️焙茶歐蕾 $130 ▫️咖啡歐蕾 $130 🍵沼澤mar...
marsh 在 詩歩/Shiho (死ぬまでに行きたい!世界の絶景?著者)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3:50:53
#詩歩のくしろ旅 日本最大級の湿原である #釧路湿原 。Kushiro Marsh is one of the largest wetlands in Japan. 誰でも一度は聞いたことがある場所だと思うけど、イマイチそのすごさって知らないのでは🤔 #釧路湿原国立公園 として登録されている...
marsh 在 詩歩/Shiho (死ぬまでに行きたい!世界の絶景?著者)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3:50:53
#詩歩のくしろ旅 🥾 A 360-degree view of Kushiro Marsh! Can you feel how vast this is? 360度の釧路湿原!この広さ、伝わりますか〜? 日本最大級の湿原である釧路湿原は、散策できるスポットがたくさんあります。 中でも、地平線ま...
-
marsh 在 SweetJohn甜約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9-30 20:00:12「不介意這是個人人擁有的庸俗故事;
稱不上「我們」亦稱不上「戀愛」的事卻佔據了我整個冬天。」
偶爾仍會想起相遇的第一眼,猶如時間暫停了千分之一秒,
那套服裝、空氣的味道、甚至光線中的塵埃,
完美拓印了這一瞬的深刻。
-------------------
• LYRICS
你倚靠著車窗不經意透露
眼眸下那凍傷的泛紅面容
冬季的城市顯得格外寂寞
街上的人們擁著自己行走
早習慣丟棄情緒面對生活
如何喚回遺失已久的悸動
呼了一口白霧放進手心中
埋葬那些不為人所知的痛
在那一瞬間 對上眼
忐忑情緒在跳動
這一次擦肩 卻遺憾
沒留下任何線索
揣測 面前的你 為何憂愁
曾經 擁有什麼 在乎什麼
在那一瞬間 對上眼
忐忑情緒在跳動
這一次擦肩 卻遺憾
沒留下任何線索
直到了季節相遇的時機
才決定拋開 所有顧慮
你卻沒再出現
• MUSIC
詞 Lyricist | 梁丹郡 Mandark Liang
曲 Composer | 梁丹郡 Mandark Liang、吳浚瑋 Genwie Wu
編曲 Arrangement | 甜約翰 Sweet John
主要錄音、製作人 Main Recording & Producer | 鍾濰宇 Yu @ 89 studio
鼓錄音、共同監製 Drum Recording & Co-Producer | 錢煒安 Zen Chien @ 112F Recording Studio
混音 Mixing | 周已敦 Itun Chou @ Rave Sound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 Mastering | Mike Marsh @ The Exchange Studio
• MUSIC VIDEO
編導 DIRECTED & WRITTEN|李祈悅 Frankie Li
主要演員CAST|吳原標 Biu Wu、凃立葦 Livier Tu、黃翊 Ivano Huang
製片 PRODUCED|李佳樺 DR. Leonardo
製片助理 ASSISTANT PRODUCER|張靖平 JPCARLYLE
攝影 DOP|李祈悅 Frankie Li、廖靖文 Ching Wen Liao (Day 1)
攝影助理 AC|劉光晏 Guan Yan Liu、陳家健 Gary Chen (Day 1)、孫意晴 Yi Ching Sun (Day 2)
燈光 GAFFER|黃維宣 Gary Huang (Day1)、廖靖文 Ching Wen Liao (Day2)
燈光助理 BEST BOY|林余璠 Yu Fan Lin (Day 1)、廖景棟 Jing Don Liao (Day 2)、劉本淵 Ben Lau (Day 2)、黃君祐 Chun Yu Huang (Day 1 Intern)
造型 STYLIST|林君樺 Gill Lin
化妝 MUA|Sunner Hsiao
髮型 HAIR| 陳思瑋 Vic Chen
樂團妝髮 BAND HAIR & MAKE-UP|Zozomakeup 、Kimy Cheng
劇照師 STILL PHOTOGRAPHER|Weliwaca
剪接特效 EDITOR & VFX|李祈悅 Frankie Li
調光 COLOURIST|邱程勇 CY Chiu
特別感謝Special Thanks|簡強 Chiang Chien、莊士緯 Wei、李孟哲 Matt Lee、劉主平 Pi Liu
-------------------
💿 實體購買通路・請用行動支持約翰
● 約翰蝦皮(實體、數位專輯單曲、樂團周邊)|https://shopee.tw/sweetjohnband
台中特約寄賣點 元氣唱片行
光南、小白兔、佳佳等各大唱片行皆有販售
-------------------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johnband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weetjohnofficial/
• StreetVoice https://tw.streetvoice.com/sweetjohnband
• Weibo http://weibo.com/SweetJohn -
marsh 在 徐佳瑩 LaL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9-09 23:57:44雛形似水、似海,在各式容器、天地之間各方自在,
沒有關係,我們都不急著成為任何感情圖鑑。
人和世界的停滯,各有用意,有時只需要一句「沒有關係。」
從我們的初心,到守護情感的雛形。
-
一天過去,你們各自回到家中,你意識到好幾天你們話都不多,打算開啟話題的你/妳,會說什麼?
A. 今天工作還好嗎?
B. 想不想吃我們好久沒叫的那家外送?
C. 我們最近怎麼了?
D. 什麼都不說,沒關係,今天就先這樣吧。
選擇D的朋友,你/妳是一個細膩且小心翼翼的人,因為眼前的人和生活,對你/妳來說無比重要,即使一起浪費的時間也十分珍貴,慢慢來、不積極,是你們對關係的守護,為著守護彼此的初心,而細心建造著感情能長遠航行的雛形,一切都會好的,不擔心。
今日金句
「越想要愛的人,越想要慢慢來。」——— 徐佳瑩
-
某次工作中的短暫休息時間,Lala彈著吉他隨便哼唱,是《雛形》這首歌的雛形。直到去年十月,Lala再度拿起吉他,沈浸在錄音室裡,完成這首歌的全詞曲創作,音樂之中純粹且溫柔的氣息,有著無法掩蓋光芒的Lala拯救元素,《雛形》正式誕生。
創作靈感的觸動,來自對人們關係的觀察,關於情感停滯,讓Lala開始思考有一種狀態可以是「沒有關係。」Lala說:「『沒有關係,我喜歡我們的不積極。』是第一句在我腦中出現的歌詞。」
關於雛形,在錄音室裡Lala提到:「『雛形』可以期待,關乎我要怎麼愛這個人,我希望這個人怎麼愛我,想要這段關係是什麼樣的基調。在還沒有定型的時候,不著急慢慢來。」用音樂人的角度陳述她看待世界的眼光,除了情感和關係,也通曉在世上萬物,有著「沒有關係」獨到的見解。
製作人陳君豪提及,這次與Lala共同製作,Lala對這首歌呈現的畫面非常清楚,是一種很赤裸單純、如水一般的狀態,尤其對於創作人來說,這種空的狀態是很必須的,能對一切情感與訊息更敏銳地接收與表達,後來Lala將歌曲取名雛形,兩人決定用Bass來當主伴奏樂器,因為Bass在音樂中是根基,它通常負責彈奏Root(根音)的部份,概念很符合雛形這首歌,而歌曲中後段,加入了像是心跳的大鼓聲,是想把接觸到新事物的緊張、悸動速度感放入音樂裡,簡單的弦樂線條與鋪陳,是音樂中呈現敘事感的方式,像電影陪著主角一路慢慢往前,經歷了許多,最終還是保有原來的樣子。
MV邀請羊有四十七隻工作室,唐張導演、金曲設計師楊士慶合作,在MV的前製會議中,聽到Lala提起這首歌給她水的意象後,導演團隊以水、海洋作為創作的出發點,不限時日、不限空間、不限盛裝器皿的水,比擬在關係中的變化,以此作為核心的概念。在關係停滯的時間,我們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日常不會關注的細節,而有了新發現,畫面的編排,把日常的物件化成靜物的方式去重新詮釋,讓平常你可能不會注意到的物件變成主角,而在這些物件裡面去做任何不同的想像,在日常中的細節找到安定和盼望。
-
雛形
詞:徐佳瑩 曲:徐佳瑩
很想你 可當你在這裡
好不容易走到一起 卻還是感覺有距離
很像我 想證明在這裡
好不容易找到話題 卻忘記該怎麼盡興
沒有關係
我喜歡我們的不積極
動不動就冷場也可以
讓我捧著你的安靜
沒有關係
我們不急著去看美景
也是因為在混沌夜裡
才願一步一步走得那麼小心
看著我 不需太多妙喻
長久之計想在一起 我只想要你的初心
沒有關係
我喜歡我們的不積極
偶爾多愁善感也可以
溫柔捧著愛的雛形
沒有關係
我們不急著說我愛你
等時間允許長夜將盡
最後呼之欲出的那就是感情
戰戰兢兢被生存駕馭
安安靜靜看自己過期
才聽見你的嘆息
臣服於 快樂遙不可及
沒有關係
我喜歡我們的不積極
偶爾多愁善感也可以
溫柔捧著愛的雛形
沒有關係
我們不急著說我愛你
等時間允許長夜將盡
最後呼之欲出的那就是感情
-
音樂製作
製作人 Producer:徐佳瑩 LaLa Hsu / 陳君豪 Howe@成績好工作室
編曲 Arrangement:柯遵毓 Jack Ko / 錢威良 Will'z Chieng / 陳君豪 Howe
貝斯 Bass:柯遵毓 Jack Ko
鼓&合成器 Drum&Synthesizer:陳君豪 Howe
合音編寫 Backing Vocal Arrangement:李雅微 Shivia Lee
合音 Backing Vocal:徐佳瑩 LaLa Hsu / 李雅微 Shivia Lee
管弦樂編寫 Orchestra Arrangement:錢威良 Will'z Chieng / 陳君豪 Howe
小號 Trumpet:David Smith
長號 Trombone:宋光清 Qinbone Sung
弦樂 Strings:曜爆甘音樂工作室 Just Busy Music Studio
第一小提琴 First Violin:蔡曜宇 Shuon Tsai
第二小提琴 Second Violin:黃瑾諍 Chin-Cheng Huang
中提琴 Viola:甘威鵬 Weapon Gan
大提琴 Cello:劉涵 隱分子 Hang Liu
人聲&管樂錄音師 Vocal&Brass Recording Engineer:葉育軒 YuHsuan Yeh
人聲&管樂錄音室 Vocal&Brass Recording Studio:BB Road Studio
弦樂錄音師 Strings Recording Engineer:張閔翔 Min-Hsiang Chang
弦樂助理錄音師 Strings Assistant Engineer:朱品豪 Pin-Hao Ju
弦樂錄音室 Strings Recording Studio:強力錄音室 Mega Force Studios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黃文萱 Ziya Huang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Purring Sound Studio
母帶後製錄音師 Mastering Engineer:Mike Marsh
母帶後製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Exchange Studio
製作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沈冠霖 SHENB
-
影像製作
唐張崇偉Tom |羊有四十七隻Sheep 47 Studio
美術指導 Art Director|許祖昀 HSU Tzu-Yun
-
▶線上收聽____https://lalahsu.lnk.to/Prototype
--
➤還沒訂閱 徐佳瑩 LaLa的 Youtube頻道嗎?
https://reurl.cc/lRE5eQ →記得打開小鈴鐺🔔,不漏掉每個通知!
➤更多 LaLa徐佳瑩 官方資訊 Official Platform
Facebook:https://reurl.cc/eE0mOj
Instagram:https://reurl.cc/GmzbAx
微博Weibo:https://reurl.cc/ZGRjW3
➤記得訂閱 亞神音樂 YouTube官方頻道 Subscribe YouTube
-- 最新MV、歌手影片、幕後花絮 都在
https://reurl.cc/Lbv7W4
➤接收 AsiaMuse 亞神音樂 官方資訊 Official Platform
Facebook:https://reurl.cc/GmzbnZ
Instagram:https://reurl.cc/MAYkzk
微博Weibo:https://reurl.cc/rgz1Y4
➤加入亞神音樂 會員/官網
https://reurl.cc/DgNZDO
#LaLa徐佳瑩2021全新創作 #雛形 #暖心療癒單曲 #徐佳瑩 #LaLa -
marsh 在 SweetJohn甜約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8-02 21:00:15『想念是凌晨耳機裡循環的私密歌單;想念是午後捷運人潮中的熟悉背影;想念是記憶深處愛的雛形。』
------------------
• LYRICS
這是宇宙裡漫長的證明
你看著我
好像早已經知道結果
我想你是孩子
爛漫偏執
不擅長解釋
不害怕迷失
這是神話裡漫長的爭議
你離開我
卻時時刻刻浸注其中
我想我是傻子
反覆嘗試
信仰與知識
思念和現實
等我發現提示
用另一種形式
我們能認得彼此
• MUSIC
詞 Lyricist | 吳倬安 Leon Wu
曲 Composer | 石裕獎 Duncan Shih
編曲 Arrangement | 甜約翰 Sweet John
主要錄音、製作人 Main Recording & Producer | 鍾濰宇 Yu @ 89 studio
鼓錄音、共同監製 Drum Recording & Co-Producer | 錢煒安 Zen Chien @ 112F Recording Studio
混音 Mixing | 單為明 Link Shan @ Lights Up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 Mastering | Mike Marsh @ The Exchange Studio
• MUSIC VIDEO
製作公司 Production Company | 鳥兒映像製作有限公司
導演 Director | 邱柏昶
導演助理 Assistant Director | 蔡幸伶
製片 Producer | 李光哲
執行製片 Line Producer | 游士弘
製片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 | 李叔和、施承瑋
攝影指導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 莊竣瑋
攝影大助 First Assistant Camera | 馬崇智
美術指導 Art Director | 江巧柔
造型指導Costume Designer | 郭芳慈
髮妝師 Hair & Makeup | 謝睿玄、郭芳慈
舞者 Cast | 林素蓮
送行隊伍 Extras | 李青樺、郭嘉偉、王智弘、莊雅媗、曾馨逸、王靖傑、謝天明、林惠美
剪接師 Editor | 賴禹諾
調光師 Colorist | 賴禹諾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 | 小黑拖車
-------------------
💿 實體購買通路・請用行動支持約翰
● 約翰蝦皮(實體、數位專輯單曲、樂團周邊)|https://shopee.tw/sweetjohnband
台中特約寄賣點 元氣唱片行
光南、小白兔、佳佳等各大唱片行皆有販售
-------------------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johnband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weetjohnofficial/
• StreetVoice https://tw.streetvoice.com/sweetjohnband
• Weibo http://weibo.com/SweetJohn
marsh 在 Eat MushRoom 食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這次又下去南部玩了一趟回來
來到了台南可愛的 @_marsh.tnn_
這裡跟他的店名呼應
是一個充滿滿滿綠色的空間
但沒想到這種嫩綠色不會顯得突兀奇怪
而是讓整體空間變得清爽明亮
還有地板的復古拼接磁磚
又讓整體變得更高級有特色
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咖啡廳
推薦大家去台南玩時可以去坐坐喔!
樓下還有很美的陶藝店呢!
-
*甜點也很精緻不馬呼☺️
-
#eatmushroom食菇 #插畫 #手繪
#illustration #illustrator #色鉛筆
#イラスト #絵 #일러스트 #그림 #삽
#沼澤marsh #台南咖啡廳 #台南甜點 #台南甜點店 #鱷魚 #台南景點
marsh 在 小黄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善解人意是不是一个巨大的优点?
当我问出这个问题时,朋友在一旁坚定地摇头。
她最近找到了一个词,贴切地形容自己是 「情感海绵」 ,具体点说,就是她能理解和吸纳各种人类的悲欢,比失业的同事更难过,比分手的朋友更激愤,比在人群中的社交恐惧者更恐惧。
别人的喜怒哀乐,她都能敏感地察觉到,甚至直觉地猜出背后的原因。
神了。
对,就是神了。 一开始我以为她属于「高敏感人群」,但她对人际和情绪的敏感程度,显然更加极端和深刻。
直到我在一本书中看到, 这其实是另外一种人格特质,叫作共情者(Empath),又被称作「神使」。
比如说,你会不会有下面这些表现:
1)高度敏感。 通过语调和肢体动作,能察觉到对方没有说出口的情绪或「信息」。
2)不自觉吸纳别人的情绪。 别人的负面情绪让你筋疲力尽,但如果在有爱的环境中,你也会感到蓬勃有力量。
3)常被评价为很内向。 喜欢一对一的接触或者小团体,即使有外向的行为表现,也局限在社交场所。
4)高度直觉。 你喜欢通过直觉来体验世界,先感受再思考,这可能与我们过度理智的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相反。
5)需要独处的时间。 由于天生的敏感,你很容易情绪过载,所以你需要定期的独处时间来给自己充电。
6)在亲密关系中可能会不知所措。 在内心深处,你害怕被「吞没」,你常常陷于一种令人神经紧张的、不自在的交往中,你想得到陪伴,但矛盾的是,陪伴让你感觉不安全。
7)你似乎有一种治愈的力量。 你总是自然而然地成为圈子里最「善解人意」的那一个,很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但他们通常是「求助者」,这种功能性的关系有时候令你感到孤独。 (也让你很容易被「情感吸血鬼」盯上)
8)你想减轻身边人的痛苦。 给予关怀和帮助,对你而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即使有时候你已经觉得力不从心。
9)很难建立个人的边界。 在别人和自己之间几乎没有什么防备心。
10)热爱自然。 你可以在野生动物、海洋或者其他自然环境中得到能量的滋养和恢复。
「神使」几乎总是被信任的,因为他们让人们感到安全,也正因为如此,「善解人意」似乎成了他们不得不背负的压力。
成为一名"神使"是什么体验?
神使(Empath)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用来描述一个人有超自然能力,能够理解其他人的精神和情感状态,有点读心者的意思。
《星际迷航:下一代》中的Deanna Troi就是一个典型角色,她担任飞船顾问,利用自己的能力来感知他人的情绪,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和他们进行交流。 这一类描述看起来很奇妙,但它们也可能无意中歪曲了现实中神使(Empath)的真实体验。
精神病学家Judith Orloff首先将神使(Empath)这一概念引入了人格描述(她本人也是一名神使),她认为,神使是对情绪高度敏感的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共情」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那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共情」(Empathy)本身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理解别人的想法、体会别人的感受,能够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的能力。
可是,当这种能力无法自控、或者超出了身心的承受范围,我们就会遭到一种反噬:
1)共情者更容易产生慢性疲劳:
就像演员沉浸在电影角色中无法「出戏」,共情者可能会沉浸在他人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通常,共情者不只是「照顾」别人的情绪,而是「吸收」,就好像对方经历的一切,都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临床观察发现,当共情者被他人的情绪淹没时,他们可能会出现惊恐发作、焦虑、抑郁以及慢性疲劳等心理和身体症状。
而《Health Psych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同样发现, 父母的共情能力越强,他们越有可能经历慢性炎症的困扰。 可见,共情力并不总是一份礼物。
2)共情者更容易在关系中感到孤独:
当然,普遍理解中,共情力是人和人之间联结的纽带,但对于共情者来说,过度的共情往往会毁掉他们的人际关系。
研究发现,共情者对社会刺激高度敏感,但却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刺激。 因此,他们经常干脆封闭自己的感觉,或者对人际互动保持消极的期望。
丹麦家庭治疗师Jesper Juu甚至将共情力和攻击性称为「存在的双胞胎」。 一个共情者,可能会更加快速、准确地预测到对方是否有隐藏的冷漠、拒绝和威胁性,这让他们在其他人眼里看起来 「太容易生气了」 。
3)共情者更容易陷入"功能性的交往":
孤独,并不意味着共情者没有深度的人际交往。 恰恰相反。
因为共情者的同理心,他们常常在一段关系中扮演着「倾听者」、「帮助者」、「疗愈师」的角色,而他们也乐于使用这样一种直觉式的、深度暴露式的交流互动。
有失恋的朋友,找他们梳理和分析感情状况,有迷茫的朋友,找他们聊人生、聊理想。 但一切仅限于此,下一次再联系,可能就是对方「又」出现了什么感情问题或者人生困扰。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共情者?
你可能会怀疑,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种人格特质,能对他人"感同身受"?
学术界一开始也是这样怀疑的,毕竟大多数关于共情者的研究,都依赖于「自我报告」。
但根据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它通过研究镜像触觉联觉,客观地衡量了共情能力。
结果显示,大约1%到2%的人是真正的共情者,而临床心理学家Helena Rempala认为,这个数字可能更高,大约10%到15%。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了共情者?
1)可能与大脑中过度活跃的镜像神经元有关。
有关镜像神经元的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可以通过过滤掉我们自己的情绪,来阅读和理解对方的情绪。
而共情者被认为拥有高度反应的镜像神经元,因此会与他人的情绪感受产生深刻的联系。
2018年,Abigail Marsh的一项研究,更进一步地揭示了共情者和非共情者之间的大脑差异,共情者对恐惧的面孔更加敏感,因为他们的杏仁核对这些面孔的反应更加活跃。
2)共情也可能是一种选择。
「像大多数人格特质一样,共情力很难区分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心理学家Jeff Gardere认为,「成为一名共情者,不仅仅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选择。」
共情是一种可以后天习得的行为,早在幼儿时期就可以观察到共情能力的发展。 而在高度赞扬「共情力」的社会氛围下,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拥有「读懂」他人并给予帮助的能力,而感到自豪。
直白地说,我们实际上是在努力学习如何察言观色。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如果我们的父母缺乏共情力,我们更有可能成为共情者,「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训练,是把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
共情者们怎样关怀自己?
最早提出共情者的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著作《The Empath's Survival Guide》中写道:
「作为一名医生,我进化的一部分就是学会接受这些能力,它们是宝贵的、值得培养和支持的。 我拥抱我的敏感,而不是逃避它们。」
共情者和高敏感人群一样,它不是一种疾病或者缺陷,它只是一种稳定而持久的人格特质,我们可能无法改变它们,但有办法跟它们好好相处。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在书中分享了如何成为一个平衡的、有力量的、快乐的共情者。
1)有意识地建立个人边界
如果你是一位共情者,你一定能体会到人际交往中最大的不舒服,来自于被侵犯边界的时刻:
你既因为被侵犯了边界而感到焦虑,同时也因为想要帮助对方的使命感被满足,而产生一种莫名的快感。
因此,这种矛盾的情绪体验让你一直难以建立起明确的个人边界。
但这是重要的。 「没有边界的付出,会让我们失去对内部资源的掌控能力,也无法将自己的最佳状态献给生活中更重要的人。 」
你需要做出一些勇敢的尝试:
明确你的极限。 回顾过去你对某个人感到不舒服、愤怒或怨恨的经历,为它他们创建一个「界限表」,并写下让你觉得舒服和安全的界限标准,尽可能地详细。
真正让别人知道越界的唯一方法,就是直接告诉他们。 如果你不习惯这样做,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服务员把你点的菜弄错了,要求她重新确认一次。
或者暂时不要答应任何事。 给自己一点时间,回顾自己的"界限表",或者考虑自己的"可使用水平",你现在有时间和精力吗? 你必须为对方的情绪负责吗? 你会因此而快乐吗? 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再做回应。
如果这些都失败了,那就删除它们。 如果你已经明确地告诉别人你不舒服,但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请记得,你是可以离开的,没有人有权利让你感到不舒服,或者未经允许地利用你的价值。
2)比起照顾他人,你更需要学习如何照顾自己
一些研究表明,共情力与焦虑、抑郁等情绪存在正相关,甚至你会因为别人的痛苦而责怪自己。 比起照顾他人,共情者更需要学习的是如何照顾自己:
给自己充足的时间休息。 不要强迫自己在不同的事情之间周转。
有意识地选择与你共度时间的人。 「倾听你的身体,看看谁给你能量,谁消耗你的能量,意识到身体发出的信号而不是忽略它们。」
对待自己时,想想自己是怎样对待他人的。 尝试着理解自己的情绪,想象如果你是自己的朋友,你会怎样和TA说话、怎样安慰TA并给予TA拥抱。
找到让自己放松的地方。 对于共情者来说,亲近自然是启动心理恢复机制的方法。
练习冥想。
3)最关键的是,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共情者之所以被称为神使,是因为他们将神的使命,始终放置在了个体的幸福之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需要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后退一步,意味着你可以屏蔽求助的朋友,可以对他们说「不」,可以在感到筋疲力竭之前,逃避到让自己舒适的领域。
哪怕在其他人看来,你有那么一点点避世。
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书中建议共情者「独自隐居一下,远离这个世界,每年至少一次。 计划好你的时间去大自然或者其他令你平静的地方,这样你就可以放松下来并重新校准你的系统"。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后退和逃避,似乎总是可耻的。
「我必须善解人意,我必须提供帮助,
我必须在保持体面而没有倦态。」
这些都是共情者深陷其中的泥沼,而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 我们在应对别人的痛苦时所采取的观念,往往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我看到过一篇共情者的日记,她写道:
「当我的共情力被触发的时候,那些未经处理的情绪就会泄露出来,有时会像烟花一样爆发;而当情绪远去,我又像一具被抽空的空壳,自我的价值感在瞬间瓦解。」
但愿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善解人意是一种价值。
但你,不仅仅只有这一种价值。
marsh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善解人意是不是一个巨大的优点?
当我问出这个问题时,朋友在一旁坚定地摇头。
她最近找到了一个词,贴切地形容自己是 「情感海绵」 ,具体点说,就是她能理解和吸纳各种人类的悲欢,比失业的同事更难过,比分手的朋友更激愤,比在人群中的社交恐惧者更恐惧。
别人的喜怒哀乐,她都能敏感地察觉到,甚至直觉地猜出背后的原因。
神了。
对,就是神了。 一开始我以为她属于「高敏感人群」,但她对人际和情绪的敏感程度,显然更加极端和深刻。
直到我在一本书中看到, 这其实是另外一种人格特质,叫作共情者(Empath),又被称作「神使」。
比如说,你会不会有下面这些表现:
1)高度敏感。 通过语调和肢体动作,能察觉到对方没有说出口的情绪或「信息」。
2)不自觉吸纳别人的情绪。 别人的负面情绪让你筋疲力尽,但如果在有爱的环境中,你也会感到蓬勃有力量。
3)常被评价为很内向。 喜欢一对一的接触或者小团体,即使有外向的行为表现,也局限在社交场所。
4)高度直觉。 你喜欢通过直觉来体验世界,先感受再思考,这可能与我们过度理智的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相反。
5)需要独处的时间。 由于天生的敏感,你很容易情绪过载,所以你需要定期的独处时间来给自己充电。
6)在亲密关系中可能会不知所措。 在内心深处,你害怕被「吞没」,你常常陷于一种令人神经紧张的、不自在的交往中,你想得到陪伴,但矛盾的是,陪伴让你感觉不安全。
7)你似乎有一种治愈的力量。 你总是自然而然地成为圈子里最「善解人意」的那一个,很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但他们通常是「求助者」,这种功能性的关系有时候令你感到孤独。 (也让你很容易被「情感吸血鬼」盯上)
8)你想减轻身边人的痛苦。 给予关怀和帮助,对你而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即使有时候你已经觉得力不从心。
9)很难建立个人的边界。 在别人和自己之间几乎没有什么防备心。
10)热爱自然。 你可以在野生动物、海洋或者其他自然环境中得到能量的滋养和恢复。
「神使」几乎总是被信任的,因为他们让人们感到安全,也正因为如此,「善解人意」似乎成了他们不得不背负的压力。
成为一名"神使"是什么体验?
神使(Empath)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用来描述一个人有超自然能力,能够理解其他人的精神和情感状态,有点读心者的意思。
《星际迷航:下一代》中的Deanna Troi就是一个典型角色,她担任飞船顾问,利用自己的能力来感知他人的情绪,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和他们进行交流。 这一类描述看起来很奇妙,但它们也可能无意中歪曲了现实中神使(Empath)的真实体验。
精神病学家Judith Orloff首先将神使(Empath)这一概念引入了人格描述(她本人也是一名神使),她认为,神使是对情绪高度敏感的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共情」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那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共情」(Empathy)本身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理解别人的想法、体会别人的感受,能够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的能力。
可是,当这种能力无法自控、或者超出了身心的承受范围,我们就会遭到一种反噬:
1)共情者更容易产生慢性疲劳:
就像演员沉浸在电影角色中无法「出戏」,共情者可能会沉浸在他人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通常,共情者不只是「照顾」别人的情绪,而是「吸收」,就好像对方经历的一切,都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临床观察发现,当共情者被他人的情绪淹没时,他们可能会出现惊恐发作、焦虑、抑郁以及慢性疲劳等心理和身体症状。
而《Health Psych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同样发现, 父母的共情能力越强,他们越有可能经历慢性炎症的困扰。 可见,共情力并不总是一份礼物。
2)共情者更容易在关系中感到孤独:
当然,普遍理解中,共情力是人和人之间联结的纽带,但对于共情者来说,过度的共情往往会毁掉他们的人际关系。
研究发现,共情者对社会刺激高度敏感,但却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刺激。 因此,他们经常干脆封闭自己的感觉,或者对人际互动保持消极的期望。
丹麦家庭治疗师Jesper Juu甚至将共情力和攻击性称为「存在的双胞胎」。 一个共情者,可能会更加快速、准确地预测到对方是否有隐藏的冷漠、拒绝和威胁性,这让他们在其他人眼里看起来 「太容易生气了」 。
3)共情者更容易陷入"功能性的交往":
孤独,并不意味着共情者没有深度的人际交往。 恰恰相反。
因为共情者的同理心,他们常常在一段关系中扮演着「倾听者」、「帮助者」、「疗愈师」的角色,而他们也乐于使用这样一种直觉式的、深度暴露式的交流互动。
有失恋的朋友,找他们梳理和分析感情状况,有迷茫的朋友,找他们聊人生、聊理想。 但一切仅限于此,下一次再联系,可能就是对方「又」出现了什么感情问题或者人生困扰。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共情者?
你可能会怀疑,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种人格特质,能对他人"感同身受"?
学术界一开始也是这样怀疑的,毕竟大多数关于共情者的研究,都依赖于「自我报告」。
但根据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它通过研究镜像触觉联觉,客观地衡量了共情能力。
结果显示,大约1%到2%的人是真正的共情者,而临床心理学家Helena Rempala认为,这个数字可能更高,大约10%到15%。
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了共情者?
1)可能与大脑中过度活跃的镜像神经元有关。
有关镜像神经元的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可以通过过滤掉我们自己的情绪,来阅读和理解对方的情绪。
而共情者被认为拥有高度反应的镜像神经元,因此会与他人的情绪感受产生深刻的联系。
2018年,Abigail Marsh的一项研究,更进一步地揭示了共情者和非共情者之间的大脑差异,共情者对恐惧的面孔更加敏感,因为他们的杏仁核对这些面孔的反应更加活跃。
2)共情也可能是一种选择。
「像大多数人格特质一样,共情力很难区分基因和环境的影响」,心理学家Jeff Gardere认为,「成为一名共情者,不仅仅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选择。」
共情是一种可以后天习得的行为,早在幼儿时期就可以观察到共情能力的发展。 而在高度赞扬「共情力」的社会氛围下,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拥有「读懂」他人并给予帮助的能力,而感到自豪。
直白地说,我们实际上是在努力学习如何察言观色。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如果我们的父母缺乏共情力,我们更有可能成为共情者,「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训练,是把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
共情者们怎样关怀自己?
最早提出共情者的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著作《The Empath's Survival Guide》中写道:
「作为一名医生,我进化的一部分就是学会接受这些能力,它们是宝贵的、值得培养和支持的。 我拥抱我的敏感,而不是逃避它们。」
共情者和高敏感人群一样,它不是一种疾病或者缺陷,它只是一种稳定而持久的人格特质,我们可能无法改变它们,但有办法跟它们好好相处。
Judith Orloff博士根据她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在书中分享了如何成为一个平衡的、有力量的、快乐的共情者。
1)有意识地建立个人边界
如果你是一位共情者,你一定能体会到人际交往中最大的不舒服,来自于被侵犯边界的时刻:
你既因为被侵犯了边界而感到焦虑,同时也因为想要帮助对方的使命感被满足,而产生一种莫名的快感。
因此,这种矛盾的情绪体验让你一直难以建立起明确的个人边界。
但这是重要的。 「没有边界的付出,会让我们失去对内部资源的掌控能力,也无法将自己的最佳状态献给生活中更重要的人。 」
你需要做出一些勇敢的尝试:
明确你的极限。 回顾过去你对某个人感到不舒服、愤怒或怨恨的经历,为它他们创建一个「界限表」,并写下让你觉得舒服和安全的界限标准,尽可能地详细。
真正让别人知道越界的唯一方法,就是直接告诉他们。 如果你不习惯这样做,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服务员把你点的菜弄错了,要求她重新确认一次。
或者暂时不要答应任何事。 给自己一点时间,回顾自己的"界限表",或者考虑自己的"可使用水平",你现在有时间和精力吗? 你必须为对方的情绪负责吗? 你会因此而快乐吗? 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再做回应。
如果这些都失败了,那就删除它们。 如果你已经明确地告诉别人你不舒服,但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请记得,你是可以离开的,没有人有权利让你感到不舒服,或者未经允许地利用你的价值。
2)比起照顾他人,你更需要学习如何照顾自己
一些研究表明,共情力与焦虑、抑郁等情绪存在正相关,甚至你会因为别人的痛苦而责怪自己。 比起照顾他人,共情者更需要学习的是如何照顾自己:
给自己充足的时间休息。 不要强迫自己在不同的事情之间周转。
有意识地选择与你共度时间的人。 「倾听你的身体,看看谁给你能量,谁消耗你的能量,意识到身体发出的信号而不是忽略它们。」
对待自己时,想想自己是怎样对待他人的。 尝试着理解自己的情绪,想象如果你是自己的朋友,你会怎样和TA说话、怎样安慰TA并给予TA拥抱。
找到让自己放松的地方。 对于共情者来说,亲近自然是启动心理恢复机制的方法。
练习冥想。
3)最关键的是,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共情者之所以被称为神使,是因为他们将神的使命,始终放置在了个体的幸福之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需要允许自己后退一步。
后退一步,意味着你可以屏蔽求助的朋友,可以对他们说「不」,可以在感到筋疲力竭之前,逃避到让自己舒适的领域。
哪怕在其他人看来,你有那么一点点避世。
Judith Orloff博士在她的书中建议共情者「独自隐居一下,远离这个世界,每年至少一次。 计划好你的时间去大自然或者其他令你平静的地方,这样你就可以放松下来并重新校准你的系统"。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后退和逃避,似乎总是可耻的。
「我必须善解人意,我必须提供帮助,
我必须在保持体面而没有倦态。」
这些都是共情者深陷其中的泥沼,而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 我们在应对别人的痛苦时所采取的观念,往往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我看到过一篇共情者的日记,她写道:
「当我的共情力被触发的时候,那些未经处理的情绪就会泄露出来,有时会像烟花一样爆发;而当情绪远去,我又像一具被抽空的空壳,自我的价值感在瞬间瓦解。」
但愿每一个人都能了解,善解人意是一种价值。
但你,不仅仅只有这一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