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Glasnos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Glasnos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glasnost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Horowitz 出生於1903年,烏克蘭基輔,逝世於1989年的今天,紐約。 1917俄羅斯革命,1925年Horowitz 如那一代俄羅斯猶太人離開了祖國,離開了大草原,從此人生大半於美國度過。 直到1989年的今天,11/5日,柏林圍牆即將倒塌前四天,他於紐約住所心臟疾病發作,逝去。 ...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glasnost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致敬懷念終生偶像Horowitz >
Horowitz 出生於1903年,烏克蘭基輔,逝世於1989年的今天,紐約。
1917俄羅斯革命,1925年Horowitz 如那一代俄羅斯猶太人離開了祖國,離開了大草原,從此人生大半於美國度過。
直到1989年的今天,11/5日,柏林圍牆即將倒塌前四天,他於紐約住所心臟疾病發作,逝去。
Horowitz 到美國之後,先住在許多俄羅斯猶太移民社區,那裡的人自成一個小型的國家。他們既懷念俄羅斯的一切,包括藝術、音樂、文學、甚至俄羅斯獨特的陰鬱,但他們也選擇永久離開已經動盪不安近二十年的政局。
抵達美國不久,1928年Horowitz 於紐約演奏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轟動樂壇。紐約時報文化版以整版的報導,向一位偉大的音樂家致敬。
那年他才25歲。
1986年蘇聯幾近破產了、開始政治改革Glasnost 後一年,Horowitz 已經83年邁的老人,他回到莫斯科,一個久違的城市。這一回他除了彈奏蕭邦波蘭舞曲等大曲之外,演奏會最末了他反而選擇了舒曼的夢幻曲及兒時情景。
琴聲如詩如畫,如泣如訴,熟悉不過的曲調,悠揚空中,台下觀眾聽著琴聲,回憶這八十年來國家和自己命運的演變,兒時的夢幻,盡成空:黑白琴鍵之間,緩緩地流露嘆息,傾訴説不出的痛苦。跟隨著Horowitz ,聆聽者此時回到自己剛剛出生時的單純,嚮往。終於,所有歷史的殘酷無情被暫時隔離於音樂廳外,全場包括當時的蘇聯總理,皆為之淚垂。
假如命運是一條黑暗的小路,音樂可以燃起愛的心,此時帶著你回到最初的夢想,倘若當下全無所愛,至少綿綿的琴聲,不再把生活打的如此絕望。
歷史會辜負人,音樂不會。
https://m.youtube.com/watch?v=qq7ncjhSqtk
glasnost 在 Claudia Mo/毛孟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With #RTAmericaTV #俄羅斯電視台:
- #perestroika & #glasnost on Beijing young 1989 蘇聯模式改革開放,對1989北京年輕人的思維衝擊
- 普世價值(透過殖民統治,諷刺地)在2019 香港的影響 universal values via colonialism (ironically) impact HK 2019
glasnost 在 Claudia Mo/毛孟靜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With #RTAmericaTV #俄羅斯電視台:
- #perestroika & #glasnost on Beijing young 1989 蘇聯模式改革開放,對1989北京年輕人的思維衝擊
- 普世價值(透過殖民統治,諷刺地)在2019 香港的影響 universal values via colonialism (ironically) impact HK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