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Confrontation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Confrontation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Confrontation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confrontation產品中有25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897的網紅法語兔子,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月亮與可頌 Bonne Fête de la Lune !!! 祝大家月亮節(中秋節)快樂! 月亮跟可頌有什麼關係呢?是因為法國也有月亮節要吃可頌來慶祝?(想也知道不可能😆) 看看可頌的形狀像什麼?很像彎彎月牙兒吧! 所以彎彎的月亮,法語就叫可頌! 👉Le croissant de lun...

 同時也有1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78的網紅時事英文 Podcast by ssyingw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國、英國和澳洲宣佈新安全協議 AUKUS,雖然未談及中國,但各方普遍認為此合作的目的就是為了對抗中國的影響力。英美兩國將協助澳洲發展核動力潛艇,但也導致澳洲取消了原與法國簽訂的潛艇合約,引發法國暴怒。週五,法國前所未有的召回了其駐美與駐澳的大使表示強烈抗議。 📝 講義 (只要 $88 /月)...

  • confrontation 在 法語兔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1 01:58:01
    有 43 人按讚

    🇨🇵月亮與可頌

    Bonne Fête de la Lune !!!
    祝大家月亮節(中秋節)快樂!

    月亮跟可頌有什麼關係呢?是因為法國也有月亮節要吃可頌來慶祝?(想也知道不可能😆)

    看看可頌的形狀像什麼?很像彎彎月牙兒吧!
    所以彎彎的月亮,法語就叫可頌!
    👉Le croissant de lune

    而圓圓的月亮,法語則是
    👉La pleine lune

    除了彎月和滿月,法語中還有許多跟月亮相關的表達語哦!
    ________________

    🇨🇵 La lune de miel 蜜月
    (新婚後30天,轉瞬即逝的時光🤗)

    但是蜜月旅行跟月亮無關
    是:le voyage de noces

    例句:
    Après la lune de miel, il y aura la confrontation à la réalité et quelques années plus tard, voilà la crise de la quarantaine.
    在蜜月期過後,夫妻就得面對現實了,幾年之後呢,還有婚姻的中年危機要來。

    🇨🇵 Promettre la lune 開空頭支票
    如果有人承諾要給你月亮,那他就是在開空頭支票!

    例句:
    Mon petit ami m'a toujours promis la lune, alors je l'ai juste quitté et je suis devenue la lune inaccessible pour lui !
    我男友老是承諾要給我月亮(開空頭支票),所以我乾脆把他甩了,成為他永遠無法得到的月亮!

    🇨🇵 Demander la lune 要求得到月亮
    (形容要求根本無法實現的事)

    例句:
    Faudrait pas demander la lune, ayez les pieds sur terre !
    別要求不可能實現的事了,
    人要腳踏實地!

  • confrontation 在 角斯角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4 10:42:17
    有 120 人按讚

    如果太過於執著,頭上會長出犄角,慢慢的,你會被體內的怪物替代。—繪本《牟吉》

    新朋友認識角斯>>>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1428

    #牟吉 #太陽 #力量 #對抗 #執著 #生成怪物 #繪本 #插畫 #角斯 #台灣 #神話 #傳說 #卡那卡那富族 #鄒族 #sun #power #Confrontation #Perseverance #monsters #picturebook #illustration #Taiwan #Myth #Legend #kanakanafu #Tsou

  • confrontation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8 14:29:13
    有 450 人按讚

    《推薦閲讀:Thomas Friedman 專欄——反恐之戰後是什麼?對中國的戰爭?》New York Time 2021 年 9 月 7 日

    (What Comes After the War on Terrorism? War on China)

    過去五年來,美國和中國一直在走上脫離一體化的道路,甚至可能走向徹底對抗。

    在Thomas Friedman 看來,這是中國在國內外越來越強勢的領導風格,它的國家領導人、雙方的貿易政策。

    而不斷變化的經濟結構,是造成這種逆轉的主要原因。”

    “在與中國打交道時,說話要輕聲細語,但美國總是帶著高額關稅(和一艘航空母艦)。”

    Thomas Friedman, "What Comes After the War on Terrorism? War on China?"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7, 2021

    "For the past five years, though,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have been stumbling down a path of de-integration and maybe toward outright confrontation. In my view, it is China’s increasingly bullying leadership style at home and abroad, its heads-we-win-tails-you-lose trade policies and the changing makeup of its economy that are largely responsible for this reversal."

    "When dealing with China, speak softly but always carry a big tariff (and an aircraft carrier)."

    https://nyti.ms/3l3Zy3b

    * 紐約時報知名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Friedman)在911恐怖攻擊事件20周年前夕,呼籲全球應「多合作、少對抗」。

    他並表示,如果美國增加在教育和基礎設施的投資,而非把錢浪費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上,如今就能更有效與中國競爭。

    1999 年Thomas Friedman出版「了解全球化─Lexus與橄欖樹」(The Lexus and the Olive Tree)一書中,點出在全球化新時代「超強憤怒者」正在崛起的危險。

    他曾經是紐約時報駐中東的記者:早在911之前,他已經聞到了憤怒組織的味道。他只是不知道他們的名字。

    「超強憤怒者」的原型是賓拉登:但他們可以一直源源不絕,來自不同的中東非洲地區,而且不斷的產生新組織,新領導人。

    因為這些地區和西方的仇恨史太長、太深、而且他們的自我宗教意識愈來愈強。他們要西方人,包括英、法、美、義⋯⋯滾出阿拉伯人的聖地。他們不能接受以色列對巴勒斯坦領土的不斷吞噬,而美國毫無條件支持。他們感覺自己正在失去耶路撒冷聖城,因為經由西方的強勢語言,耶路撒冷正等同於耶穌的名稱。穆罕默德的聖山、土地、歷史被「消失斬首」了。

    早在911之前,1998年夏天,蓋達組織已經轟炸了美國駐坦尚尼亞和肯亞大使館,當時的美國總統柯林頓政府向阿富汗發射了70多枚巡航飛彈進行報復。

    這是美國這個超級強權有史以來,首次以個別組織為目標,發射飛彈。

    當時Thomas Friedman 警告:除非我們解決了造就賓拉登這類超強憤怒者的社會經濟背景和宗教環境,否則他們將對美國的威脅只會越來越大。

    這個隱憂,三年後的以9 月11日的恐攻,化為現實。

    隨著冷戰結束,對之後國際秩序預測出現不少爭論。 例如,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預測自由市場將獲勝,而且和平即將到來。

    但他顯然錯了,衝突並未消失。

    Thomas Friedman 曾預測廿一世紀會出現一個古老和新穎事物並存的世界:種族認同和全球化併存,貿易競爭和生產鏈的世界。

    在這樣的新世界裡,部族、宗教、民族主義的衝動和全球秩序保持平衡,偶爾會激烈爭鬥。

    二十年過去,Thomas Friedman 認為,這個預測是正確的。

    儘管俄羅斯總統普丁在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半島,但他並沒有派軍隊入侵烏克蘭首都基輔。

    雖然中國收緊對香港的管控,但並未入侵台灣。

    他認為那是因為全球秩序及互相依存,已成功遏制民族主義的衝動。

    Thomas Friedman 認為美國於 2001年入侵阿富汗追捕賓拉登,然後在 2003 年攻入伊拉克,錯誤聲稱該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美國浪費了很多時間和金錢。

    在過去的 40 年裡,世界本來大致保持和平。

    他認為,這種和平的核心是以美國和中國共存為特徵的全球經濟體系。

    但這種平衡,現在可能即將改變。因為中國已成為一個更具實力及侵略性的強權 。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