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70年代國語老歌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70年代國語老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70年代國語老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70年代國語老歌產品中有3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每天為你讀一首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結結巴巴 ◎伊沙 結結巴巴我的嘴 二二二等殘廢 咬不住我狂狂狂奔的思維 還有我的腿 你們四處流流流淌的口水 散著霉味 我我我的肺 多麼勞累 我要突突突圍 你們莫莫莫名其妙 的節奏 急待突圍 我我我的 我的機槍點點點射般 的語言 充滿快慰 結結巴巴我的命 我的命裡沒沒沒有鬼 你們瞧...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懷舊黑膠|美亞唱片老闆製作鄧麗君首張唱片 兒子走勻鴨寮街尋找亡父舊作 70年代舊歌放上網免費聽 這是一個「尋找吹牛爸爸的故事」。下月就是父親節,你對你爸的了解多嗎?「印象中嘅爸爸,講得衰其實有啲冇厘正經。」51歲的趙偉彪(Raymond)眼中的爸爸趙明恭是個吹水唔抹嘴的老竇。說自己以前開靚車,...

70年代國語老歌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08:51:39

結結巴巴 ◎伊沙 結結巴巴我的嘴 二二二等殘廢 咬不住我狂狂狂奔的思維 還有我的腿 你們四處流流流淌的口水 散著霉味 我我我的肺 多麼勞累 我要突突突圍 你們莫莫莫名其妙 的節奏 急待突圍 我我我的 我的機槍點點點射般 的語言 充滿快慰 結結巴巴我的命 我的命裡沒沒沒有鬼 你們瞧...

70年代國語老歌 在 留情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3-30 12:06:10

一連四日。徐小鳳的二三事 #02 努力不懈的小鳳姐 黎到第二日!今日同大家分享一直努力打拼嘅小鳳姐❤️喺呢度預告,聽日即將同大家掀開大家對波點裙嘅種種疑問!✨ ————————— 1.小鳳姐早期喺邊度獻唱? 答:正如之前講過,小鳳姐父母一直好擔心當時嘅娛樂埸所品流複雜,所以小鳳姐早期主...

70年代國語老歌 在 留情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8-22 04:29:55

【歌在人心 大膽創新 羅文——十問】 1.聽講羅文一開始係唱英文歌? 答:無錯,之前都講過羅文其實一開始係夾band唱英文歌,尤其係Beatles嘅歌。之前廣東歌未流行,加上當年Beatles紅遍全世界,唱廣東歌會比人覺得唔夠潮甚至會比人覺得cheap,之前大多數人都係唱國語歌或者英文歌。許冠傑...

  • 70年代國語老歌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26 21:00:01
    有 106 人按讚

    結結巴巴 ◎伊沙
     
    結結巴巴我的嘴
    二二二等殘廢
    咬不住我狂狂狂奔的思維
    還有我的腿
     
    你們四處流流流淌的口水
    散著霉味
    我我我的肺
    多麼勞累
     
    我要突突突圍
    你們莫莫莫名其妙
    的節奏
    急待突圍
     
    我我我的
    我的機槍點點點射般
    的語言
    充滿快慰
     
    結結巴巴我的命
    我的命裡沒沒沒有鬼
    你們瞧瞧瞧我
    一臉無所謂
     
    -
     
    ◎作者簡介
     
    伊沙,本名吳文健。詩人、作家、批評家、翻譯家、編選家。1966年生於四川成都。1989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現於西安外國語大學中文學院任教。出版著、譯、編70餘部作品。獲美國亨利‧魯斯基金會中文詩歌獎金以及中國國內數十項詩歌獎項。應邀出席瑞典第16屆奈舍國際詩歌節、荷蘭第38屆鹿特丹國際詩歌節、馬其頓第50屆斯特魯加國際詩歌節、中國第二、三、四屆青海湖國際詩歌節、第二屆澳門文學節、美國佛蒙特創作中心等國際交流活動和寫作計畫。
     
    (取自伊沙《滴水成冰》,2015,重慶大學出版社)
     
    -
     
    ◎小編柄富賞析
     
    在90年代末,知識分子與民間寫作兩派終於打上台面的盤峰論爭(詳見責編文),伊沙是當中一位重要的詩人,立場更靠近民間寫作,他在盤峰會上提出「90年代以來,『知識分子』對異己的壓制從來就是戴著學術面具進行的,到《歲月的遺照》開始變得明目張膽。」這是就文學表現之外的手段與霸權提出批判;在具體的文學表現上,伊沙認為「以隱喻為最大特徵的『知識分子寫作』倒是天然的與陰謀結緣,修辭的陰謀,可以四面討好,文字表面的清潔,很容易在某些主流刊物上流通。」綜合這裡他提出了對知識分子寫作質疑的幾點:學術面具、隱喻與修辭的陰謀、文字的表面清潔。
     
    並非反對隱喻和修辭,伊沙實則是對其作為掌權手段之簡單感到痛恨,隱喻和修辭表面艱深,實際上只是把關上的便宜行事,如另一位民間寫作代表詩人于堅所說的「90年代以來……中國真正的好詩在民間,通過民間刊物,走向讀者。並不是詩沒有讀者,而是平庸的東西在把關。」拿隱喻和修辭來做單一的詩的評斷,學術上也容易分析,其他面向的好詩就過不了這平庸的把關,這是于堅、伊沙的意思,也是民間寫作立場的一個主張。
     
    比如口語寫作,其特殊的表現性經常是被知識分子寫作者,或者其代表的某一個把關群體所視而不見的(至少在民間寫作者眼中是如此)。而這也正是民間寫作立場的詩人所特別強調的,伊沙在訪談錄裡提到:「口語是最不易藏拙的詩歌方式。高手真高,垃圾遍地」認為口語不易藏拙,事實上反而是詩人的照妖鏡,詩人如何掌握詩歌,一旦擺脫修辭的粉飾,使用赤裸的口語,在天在地就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伊沙、于堅推崇口語寫作,並不是口語就平易親切,而在詩的表現上就好;口語詩的表現難度甚至比修辭詩更高(如果可以這樣一刀二分的話),他們要對抗的是,某一種表面菁英的寫作傲慢,而利用平易來攻擊口語詩的行為。伊沙這麼說,「寫口語詩的人大部分是垃圾,攻擊口語詩的人全都是垃圾。」
     
    這首〈結結巴巴〉可以說是口語詩諷刺反口語者的代表作,伊沙除了展現口吃者的語態,還有很多諷刺的層次,小編試著說說自己的解讀:第一層伊沙先自貶自己是「二等殘廢」,然而這二等殘廢是別人所定義的,如果拿某些人的評判角度來看,口語詩就是一種二等詩,伊沙不用他們的方式來證明口語詩的好,反而就接受他們對自己的判斷,老子就是二等殘廢,就像個口吃者寫這首詩,但我還可以嘲諷你們。你們很會說話啊,四處流口水,說的這些事卻散著霉味,顯然都是老話,說了又說。我的肺(我的心)很累很懶啊。伊沙攻擊的是這些人的能言善道,說出來的卻都是陳腔濫調。
     
    第三段,我要突圍你們莫名其妙的節奏,這裡超有趣,「你們莫莫莫名其妙/的節奏」這裡還使用了回行來控制節奏,反諷意味更深了,你們修辭家的老招牌,我一個口吃的也可以做。事實上口語詩並不遠離修辭,修辭學的起源本身就是一種演講的技術,你仍然可以在伊沙這首詩找到修辭,找到修飾的很工整的部分,且看音韻,比如「你們莫莫莫名其妙/的節奏」莫和奏押韻;「我的機槍點點點射般/的語言」點和言押韻。急待突「圍」,充滿快「慰」也押韻,工整得令人髮指,伊沙用口語詩,把其他人區別、攻擊口語詩的理由給戲謔了一番。
     
    當然這是小編角度的解讀,但從伊沙的訪談來看,他確實是一個很有攻擊性的詩人(笑),「你們瞧瞧瞧我/一臉無所謂」,伊沙就這麼反向地由自貶走到了一個自豪的姿態,對自己從事的文學,充滿信心與驕傲,命裡無鬼,心裡踏實。
     
     
    參考資料:
     01〈盤峰論爭始末〉,何方麗、張立群,《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20年第六期: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0/1204/c434900-31956193.html
     02《我在我說:伊沙訪談錄(1993-2017)》,伊沙,青海人民,2017
     
    -
     
    圖片來源:鄭閔聰
    美術編輯:鄭閔聰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中國當代詩 #1990年代 #民間寫作 #結結巴巴 #伊沙 #口語詩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5/20210526.html

  • 70年代國語老歌 在 留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23 13:54:43
    有 20 人按讚

    一連四日。徐小鳳的二三事

    #02

    努力不懈的小鳳姐

    黎到第二日!今日同大家分享一直努力打拼嘅小鳳姐❤️喺呢度預告,聽日即將同大家掀開大家對波點裙嘅種種疑問!✨

    —————————

    1.小鳳姐早期喺邊度獻唱?

    答:正如之前講過,小鳳姐父母一直好擔心當時嘅娛樂埸所品流複雜,所以小鳳姐早期主要喺各大中式夜 總會或大酒樓獻唱。與此同時,小鳳姐好早已經開始「走埠」(受聘到外地演唱),第一次係去吉隆坡, 甚至喺1973年受邀請去到倫敦演出。

    2. 當年跑埸唱歌係咪好唔簡單?

    答:係呀!小鳳姐初出道時雖然人稱「小白光」,但只係可以響當時表演轉場時唱一兩隻歌或者加入臨時加入組織嘅歌舞團巡迴演出。而且小鳳姐自己要一手包辦造型、合同、行程嘅所有嘢,日日不停來回港九兩邊,演唱時候仲要執生應酬台下聽眾同埋接受點唱,轉數慢啲都唔得!

    3. 聽聞當時小鳳姐走場嘅成績非常犀利?

    答:小鳳姐走場最高峰嘅時候每日由下午4點唱到凌晨4點,報道紀錄佢一日走咗最少6個場地,好有毅力!

    4. 之後小鳳姐好似開始錄唱片?喺邊間公司?

    答:其實「香港之鶯」比賽冠軍原本嘅獎品係有一紙唱片合約嘅,但當時簽入小鳳姐嘅EMI公司(由70年嘅1隻 EP收錄咗小鳳姐嘅一隻single推斷)冇幫佢出唱片,直至1969年,小鳳姐喺吉隆坡登台時候先俾名指揮家 文就波先生發掘,喺南國唱片廠用咗2日錄咗12隻歌,分做3隻EP推出,但冇簽長約。70年代,新開業嘅文志唱片公司簽入小鳳姐,小鳳姐先正式成為專業歌手。

    5. 小鳳姐嘅第一張唱片係咩?

    答:按推出時間應該係南國唱片嘅《牆》,《嘆十聲》同埋《戀之火》,三隻一齊推出架,用左兩日時間就錄曬。 [1]

    6. 小鳳姐一開始好似唔係唱廣東歌?

    答:小鳳姐一開始都係唱國語時代曲嘅,第一次喺唱片演繹廣東歌係1972年嘅《徐小鳳之歌第七集-唉! 往事何苦提》,翻唱咗62年商台廣播戲插曲《勁草嬌花》。

    7. 小鳳姐有咩出名嘅歌?

    答:小鳳姐因為聲線獨特,一出道就受到好多人欣賞,唱左好多家傳戶曉嘅金曲。而家最出名嘅就梗係《喜氣洋洋》(1979)、《叉燒飽》(1973)同《風的季節》(1981),其中《風的季節》(1981)更加係梅艷芳參加新秀歌唱大賽嘅時候選唱嘅歌。除此之外,《婚紗背後》(1986)、《每一步》(1986)、《城市足印》(1986)、《誰又欠了誰》(1986)、《重逢是個夢》(1987)、《流下眼淚前》(1987)⋯⋯

    8. 咁佢係幾時開第一場演唱會?

    答:小鳳姐係入行14年先開第一次演唱會,83年1月尾喺伊利莎白體育館開咗一共4場《康藝之星徐小鳳演唱會》。

    9. 小鳳姐「演唱會女皇」呢個稱號係點嚟?

    答:小鳳姐自從83年開咗第一次個唱之後就一直到世界各地開演唱會,淨係香港唔計補場已經開咗194埸, 85、87、89、92年嘅演唱會都打破紅館場次紀錄,92年嘅43場仲要只係用咗一個月左右,到而家都仲係本地最多埸次嘅女歌手,所以先會俾人尊稱做「演唱會女皇」。

    10. 小鳳姐而家仲有冇唱歌?

    答:小鳳姐06年之後相隔8年先響14年再喺香港開個唱,對上一次個唱係18年,呢次演唱會仲要係無dancers,全靠小鳳姐一個人唱足全場!小鳳姐亦都有喺18年嘅歡樂滿東華同上年嘅公益金入面演岀,仍然寶刀未老。下次小鳳姐出場大家一定要入場支持呀!

    [1]:http://www.paulatsui.com/profile/index.htm

  • 70年代國語老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3-13 11:16:27
    有 7,632 人按讚

    日前在粉絲團的「禁方言之亂」大勢大致底定,不過仍有不屈不撓的零星留言,主張「臺語之所以慢慢衰退,不是國民黨禁止的關係,是工商社會快速進步,臺語應付不了新名詞,所以才被華語取代。」

    這則留言至今仍不屈不撓四處張貼,我回應如下,其實是自己也做個記錄,日後遇到這種留言我比較方便複製貼上。

    --
    有人說臺語之所以被華語取代,是因為臺語無法現代化、念出書面語,這是完全錯誤的論點。臺語曾經有過完全與書面語接軌、跟上現代化的時期。

    外科醫學手術,這是一門現代科學的專業,然而在大約一百年前,臺灣就有全臺語書寫的外科手術專書《內外科看護學》,這樣難道還不夠書面化、現代化?

    http://lgkkhanhouhak.blogspot.com/

    社會評論是一種理性而洞見的文字,必須時時掌握時代脈動與前衛思潮,約一百年前就有臺灣歷史上第一本社論專書《十項管見》出版,全書數萬字以臺語寫成。可以證明臺語是可以搞定書面語、接受新名詞的工具。

    http://ip194097.ntcu.edu.tw/nmtl/DADWT/thak.asp?id=314

    甚至是文言文也可以掌握自如。
    https://reurl.cc/9ZD2aY
    https://reurl.cc/mqxEA1

    本來臺語的發展可以像粵語在香港一樣,成為現代化的通用語言/文字,但是粵語至今仍可以,臺語卻有了斷層,這個斷層是怎麼來的?

    不就是香港只有英國殖民,沒有國民黨殖民嗎?(97之後,中共也開始打壓粵語教育,現在港人也開始擔憂粵語的衰退了)

    並非因為香港沒有戰爭或動亂所以粵語沒有斷絕,香港一樣打過抗日戰爭、一樣有日治時期,戰爭並不會讓語言滅絕;真正讓文化滅絕的原因,是政策下利用教育和媒體的洗腦。

    香港在二戰結束之後,跟臺灣一樣脫離了日本統治,不同的是香港沒有經歷臺灣在國民黨統治下的這些語言限制:

    戰後最初,陳儀政府以台灣人不懂國語國文為由,拒絕臺人擔任政府機關中上級職務的機會。因此省參議員郭國基要求政府要登用本省人材:「絕不容以台胞不解國語國文為理由,拒絕登用台省人,此種看法不僅無理由,且侮辱台胞無過於此。」

    1953年臺灣省教育廳和新聞處以推行國語為由,禁止電影院設置台語通譯。省議員呂世明等人曾在省議會裡以缺乏通譯,觀眾無法了解劇情而請求解禁,但省府不同意。

    1957年限制《教會公報》使用台語白話字。

    1959年,教育部規定電影院放映國語片時不准加用台語通譯,違者將予糾正或勒令停業。

    1963年行政院規定「播音語言應以國語為主」。教育部頒定〈廣播及電視無線電台節目輔導準則〉,第三條規定「廣播電視台對於國內的播音語言,以國語為主,方言節目不超過百分之五十。」

    1963年7月22日教育廳頒布《台灣省公私立小學加強推行國語注意事項》,明訂推行國語成為校長考核教師年終考績之一,而學生說不說國語,也影響到其操行成績。

    1966年台灣省政府《加強推行國語計畫》實施辦法第一條:「各級學校師生必須隨時隨地使用國語;學生違犯者依獎懲辦法處理。」成為處罰依據。

    1972年,教育部文化局電視公函通知三台,並分送文工會、司法行政部與警總:台語節目每天每台不得超過一小時,且必須分二次播出,午後及晚間各播一次。晚間六點半到九點半這三小時內,台語節目限由一台播映。三台每天播唱台語歌曲不得超過兩首。

    1973年,原本歸教育部文化局管理的電視節目改由行政院新聞局管理,將三台黃金時間輪播的台語連續劇,再緊縮為不准在晚間七點半後播出;甚至在國語節目中出現一句台語,也會被「糾正」。

    1977年,行政院新聞局明定:「電台對國內廣播應用國語播音之比率,廣播電台不得少於55%;電視電台不得少於70%。使用方言播音應逐年減少。」

    宋楚瑜於1979年至1987年期間,擔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及中國國民黨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時,進一步禁限台語歌及台語節目。1980年,他在立法院明確表示「今後各電視台台語節目將逐漸減少,到全部以國語播出為止。」

    除了在教育、廣電、出版上做限制,國民黨治理期間,更將廣電作品中,明明是華語影劇,安插下女、流氓、乞丐的角色使用臺語,讓民眾從意識上認為講臺語沒水準,真正從本土語言裡下了毒。

    用「錢」來比喻的話,臺語原本是全島最多人使用的語言,就像家財萬貫的富戶。後來來了一個政府,限制這戶人家花錢的場所(在教育、媒體、出版限制本土語言),更限制這戶人家的下一代學習怎麼賺錢(文化傳承與創新)。四十年後,政府說好啦解禁了,你們可以自由花錢賺錢了;初期還有很多錢可以揮霍(1980年代臺語依然是民間最大勢力),但是下一代已經失去賺錢的技能,只能坐吃山空。

    因此根據研究者調查,曾有因為在校講臺語而被處罰經驗的人,多集中於1960年代後入學開始,與上述1960年代起明令加強華語推行教育、推行成果作為教職員考核或學生獎懲依據的記錄相符。1980年代解嚴後,臺語雖然是民間語言最大勢力,但從1960年代被禁止說臺語的小學生此時已成父母,幼時在思想被下的毒如今發酵,自己認為臺語是沒水準的,要講國語才有水準,於是開始有大量父母在彼此溝通時用臺語,轉頭對小孩講華語。因此在這時期的電視劇《星星知我心》曾安排一幕:小女生被送到鄉下給一對老夫婦撫養,小女生不會講臺語,老夫婦勉力學華語討她歡欣;豬哥亮在歌廳秀偶爾也會說出「咱愛有水準,講國語」的台詞;到90年代初,社會已經開始傳出「孫子聽不懂阿公阿媽講什麼」的災情。因此硬說解嚴之後臺語是最興盛的時期,當時臺語歌大流行,所以戒嚴根本沒有影響到本土語言,這講法是不通的。早在過去幾十年間,從教育、出版、廣電禁絕本土語,成功的在臺灣人意識裡下毒,造成語言斷層。

    這就是為什麼粵語沒有斷層,而臺語在解嚴之後努力要把斷層合攏這麼辛苦的原因,因為不只要修補,還要解毒。否則無法自圓其說為何粵語可以現代化、貼近書面語,而在百年前一樣能現代化、貼近書面語的臺語如今卻不行,原因就是因為粵語沒有斷層,而臺語有斷層,這個斷層就是國民黨統治期間撕裂、下毒所致。

  • 70年代國語老歌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5-14 21:00:14

    |香港懷舊黑膠|美亞唱片老闆製作鄧麗君首張唱片 兒子走勻鴨寮街尋找亡父舊作 70年代舊歌放上網免費聽
    這是一個「尋找吹牛爸爸的故事」。下月就是父親節,你對你爸的了解多嗎?「印象中嘅爸爸,講得衰其實有啲冇厘正經。」51歲的趙偉彪(Raymond)眼中的爸爸趙明恭是個吹水唔抹嘴的老竇。說自己以前開靚車,住過邊,是唱片公司的老闆,最癲是幫由台灣來港的鄧麗君出了來港後第一隻唱片,「有冇搞錯呀,嗰陣我仲係小學生,都知道鄧麗君係天皇巨星。即係今日你同周潤發影相,就話自己同佢拍過戲啫!」轉頭就去做功課。

    一次次,Raymond錯過了爸爸的風光年代。他只知道,爸爸愛聽優雅的國語歌,他則愛八十年代張國榮梅艷芳的粵語歌。兩個人常在家爭歌聽,二人關係雖好,但對兩代品味互藐。「佢成日話以前啲歌詞幾靚幾靚,我話:『唓!咪又係黃霑填嘅。』『黃霑以前填得好啲囉!』我就唔理佢。」那時他爸爸開過酒樓,做過生意均無甚起色,家境不太好,「講得衰啲,都係一事無成。我唔會估到佢以前係另一個層次嘅人嚟。」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512/E5AV77FX3VBBTPH72VO7UIQ7ZM/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黑膠 #美亞 #鄧麗君 #張國榮 #梅艷芳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 70年代國語老歌 在 Sukie Chung 鍾舒祺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10-06 00:00:12

    《傻子》因愛而生 為愛而傻 又有何不可
    Sukie鍾舒祺 x 華語K歌熱搜榜
    電子迷幻復古 2020全新版本《傻子》

    --------------------------------------------------------------------------


    每個人都曾是愛情裡的傻子,2012年,林宥嘉以高辨識度唱腔為電影《愛LOVE》演唱主題曲《傻子》獲響共鳴無數,經典熱潮至今不減。2020年,香港歌手Sukie鍾舒祺攜手金曲製作人王雙駿,以迷幻女聲、復古電子編曲,「傻子」因愛而生,但傻得理直氣壯!

    Sukie鍾舒祺《傻子》MV的造型部分由香港時裝設計師Kenax Leung量身打造,4套華麗服裝與Sukie誇張的淚珠眼妝,將西方解構主義揉合中式庭園,不僅氣派時尚,且有時空交替的反差感。MV劇情描述女子痴等已逝愛人的歸來,畫面矇矓,如幻似虛,主角像是活在幻想的世界,導演以暗喻手法——例如鑲嵌地磚和彩繪玻璃窗上的仙鶴,來暗喻情人的離世,慢放手法更讓鏡頭幀幀如畫。另外,MV的取景地點「龍圃花園」是已故慈善家李耀祥博士的私人花園,該地也曾是70年代龐德系列《007:金槍人》(The Man with the Golden Gun)電影的取景地點,MV透過鏡頭語言重現同樣的畫面構圖,致敬經典。

    大概每一個傻子,都有一份固執。2020全新版本的《傻子》,Sukie鍾舒祺以更自信的態度,直率而坦然的「我不需要 / 也不重要」,為愛勇敢,甘願當個愛情的「傻子」!


    --------------------------------------------------------------------------
    《傻子》
    作詞:鄭楠/張鵬鵬
    作曲:鄭楠
    製作人:王雙駿
    編曲:王雙駿

    /// 歌詞
    等愛的人很多 不預設你會在乎我
    難道一生的時間 都用來換和你一個誤會
    誰能真的讓誰 幸福到故事的結尾
    何必那麼的慌張
    有時清醒 才是錯誤的開始

    我不需要 也不重要
    做一個傻子多麼好
    我不明白 也不需要明白
    就讓我這樣到老

    誰能真的讓誰 幸福到故事的結尾
    何必那麼的慌張
    有時清醒 才是錯誤的開始

    我不需要 也不重要
    做一個傻子多麼好
    我不明白 也不需要明白
    就讓我這樣就很好

    沒什麼緊要
    只需要你輕輕一個擁抱
    就算不留下什麼也無所謂
    就算留下了什麼也都珍貴 珍貴 珍貴

    做傻子多麼好
    我不明白 也不需要明白
    就讓我這樣到老
    這樣到老


    /// Credit
    作詞:鄭楠/張鵬鵬
    作曲:鄭楠
    製作人:王雙駿
    編曲:王雙駿
    所有樂器:王雙駿
    和聲:鍾舒褀
    錄音工程師:王雙駿
    錄音室:freakland
    混音工程師:Frankie Hung
    混音錄音室:freakland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Frankie Hung
    OP:HIM Music Publishing Inc.


    MV 製作  |Riddiculous Studio
    監製及導演|Riddick Douglas NING 寧炫聲

    攝影   |Oliver Lau
    攝影助理 |Harry Chan
    技術場務 |Kate Siu
    燈光   |Bun Chan

    造型   |Kenax LEUNG
    美術   |WOOTWOOT & Sharine Chan
    化妝   |Gabbie LEE @GabbieMakeup
    髮型   |Green CHEUNG & Terrry LAW @AdmiX Hair Styling

    製片助理 |Alvin CHEUNG & Issac CHEN
    動態側拍 |Fergus TSE
    平面側拍 |Jonas CHU
    剪接及後期|Riddick Douglas NING 寧炫聲

    場地   |龍圃花園 Dragon Garden
    服裝贊助 |Hers. by KH
    特別鳴謝 |Dr Shiu Lee, Dr Jennie Lee, Dr Wing Tai Leung
         |Patrick Chan, Benny Chan
         |恩光書院
         |AdmiX Hair Styling

  • 70年代國語老歌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3-02 20:25:14

    本集主題:老松呷百二特展

      第一次帶著聽眾朋友,走入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由地方文史工作者 #高傳棋老師,帶著大家認識老松呷百二特展。

      你知道臺灣第一位眼科博士-洪長庚、臺灣橄欖球之父-陳清忠、譜出「四月望雨」等多首著名歌曲的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知名企業家大同家電集團創辦人林挺生,以及曾經是台灣第一首富的蔡萬霖、蔡萬才兄弟,他們都畢業於哪間小學?而自這間學校畢業後來成為名人的又有哪些人?來一趟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便能得知!

      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與老松國小,為了迎接創校120週年的到來,在老松國小舉辦「老松呷百二」特展,老松國小簡邑容校長表示,老松國小自1896年5月創校以來,為日本時代臺北最早設立的第一批小學,培育造就了無數優秀人才,在臺北市教育史上具有深遠的意義。120年來自老松畢業的校友,已逾6萬多名,許多老松人,在國家、社會,以及各行各業中,扮演著先鋒者、領袖等重要角色,對社會貢獻良多。老松國小自今年起陸續舉辦120校慶慶祝活動,一直到明年滿120歲,歡迎各界老松校友、師長陸續回母校報到。

      鄉土教育中心張欽鵬主任表示,本次展出內容著重於二戰至今的老松國小發展歷程,展場將展出自「老松國民學校」到「老松國小」的校史文物介紹,以及老松初中、商校、補校與各種學習中心的發展歷程、還包括老松國小百年來校園文化與教學特色、校園裡的自然生態、建築與文化景觀的介紹,以及老松名人錄-引領時代的傑出畢業校友相關介紹。

      其中較難得一見的是一些日本時代存留至今的1932年老松國語講習所修了證書、1933年老松公學校賞狀、1930年代的學業成績單與成績通知簿。1960年代臺北市龍山區老松國民小學專用章等展品,也讓我們窺見到過往在老松服務過的教職員,曾經也是全市內最多教職員的國民小學,而其中一份通訊錄上,發現到今年已逾80歲的許文貴老師,當年才22歲。值得一提的是,「北投石」發現命名者「岡本要八郎」也曾在當年的艋舺公學校任職過教諭(師)。

      另外,現場也展出一張老松國校張家瑜老師在1961年6月26日,拿著領取憑單,到老松國校附近康定路154號的「源發行」領取糙米貳陸公斤的單據。而據現今仍在營業的70多歲吳老闆指出,該米行從其阿公經營至今已逾百年,全家裡有4代都是老松人。

      老松國小總計跨越了三個世紀的風華歲月,是一所在臺灣教育史上,非常有歷史文化與教育意涵的代表性學校。除幼兒園、補校外,近年來在校園內外分別成立了鄉土教育、樂齡學習、英語情境等中心。其中鄉土教育中心以蒐集整理鄉土史料和文物、推展鄉土教育相關研究、整合全市鄉土教學資源,以達資源共享之目標。樂齡學習中心以活到老、動到老、學到老為學習目標。英語情境中心則融合了鄉土與資訊之特色,來帶領孩子建立宏觀國際理念,奠定接軌世界的良好基礎。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