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70年代台灣男歌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70年代台灣男歌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70年代台灣男歌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70年代台灣男歌手產品中有4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紀錄觀點,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充滿戰爭傷痕的越南 #只存在記憶裡的_家 #線上看連結留言找小編 《樹房子》是一場充滿詩意且知性的旅程,走訪越南各地少數民族的 #非典型家屋,並轉化為深刻的反思。在戰火浩劫過後,一名戈族男人在叢林裡的 #樹屋 中長大;一名哲族女人,她的族群以住在 #洞穴 著稱;以及嘉萊人建造小屋,擺放已逝者遺...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

70年代台灣男歌手 在 台灣服飾誌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09:21:23

【#雜談──從現代MV裡看1970年代流行】 ⠀⠀⠀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又或許,你想跟我做害羞的事?」──〈#我要你愛〉 ⠀⠀⠀ 今年八月,台灣的獨立樂團 #美秀集團,推出了單曲〈我要你愛〉。不只在音樂編曲上極具特色,相信大家也也對復古的MV印象...

70年代台灣男歌手 在 月巴氏~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3 01:36:33

【歌,像飲苦茶送口的嘉應子,食屎時夾住的多士(上)】 就在我諗唔到題目時,編輯J突然在Facebook Tag我,要我說自己最愛的十隻專輯。有題目了Yeah……頭四隻,都是在我有意識地學聽歌前所聽,聽了,便再也忘不了,兼伴我度過無數個懨悶日子。 1.劉美君《劉美君》(1986) 32年前。我是小六生...

  • 70年代台灣男歌手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6 18:09:07
    有 99 人按讚

    #充滿戰爭傷痕的越南 #只存在記憶裡的_家 #線上看連結留言找小編

    《樹房子》是一場充滿詩意且知性的旅程,走訪越南各地少數民族的 #非典型家屋,並轉化為深刻的反思。在戰火浩劫過後,一名戈族男人在叢林裡的 #樹屋 中長大;一名哲族女人,她的族群以住在 #洞穴 著稱;以及嘉萊人建造小屋,擺放已逝者遺物,在裡頭 #哀悼死者。影片中所拍攝的主角們,#都是真實來自這些少數族群的代表。

    片中也拍攝了,許多嘉萊人(Jarai),又稱為高地民族(Montagnards),他們起初在 #越戰期間跟美國人靠邊站,這導致戰後衍生出許多仇恨。這部片呈現了,當時他們被遣送到再安置營地的歷史畫面。美軍與嘉萊人之間的協議是,為南越這一邊打仗的人,之後將可以遷居到美國。然而,七十五萬人之中,只有一千五百人成功移民美國,其餘留下來的人,則必須承擔他們對於故土的決定所帶來的後果。

    同樣的,片中出現舉世聞名的南越歌手蔡青(Thái Thanh),她在70年代拒絕為共產黨獻唱而被封殺,直到最後她成功移民美國,才有機會再度登台。

    《樹房子》試圖把「家」作為某種擁有物的探索,已經不可得,因為影片中所拍攝的主角們,沒有人仍舊擁有那個「家」。

    「家」唯一存在的地方,#只有在記憶裡。但是實際回憶與正式記錄之間的斷裂,也代表了擁有過去的回憶與擁有一個家,是一個複雜的過程。

    .
    .

    #2045年降落在火星的他拍了一部電影
    #詩意探索家的概念
    #關於遠離家園_記憶_流離失所的故事
    #科幻實驗民族誌 #16mm
    #家的記憶 #洞穴 #墓屋 #鄉愁 #遠離家園
    #原住民 #火星生活 #越南 #越戰 #戰爭的傷痕

    .
    𝐓𝐡𝐞 𝐓𝐫𝐞𝐞 𝐇𝐨𝐮𝐬𝐞
    ★瑞士盧卡諾影展
    ★鹿特丹國際影展
    ★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紀錄觀點┃ 首播 周四晚間十點 ┃重播 周五凌晨01:02
    ╔═══════════════╗
    ►設 紀錄觀點 為最愛!不再錯過好電影!
    ╚═══════════════╝

  • 70年代台灣男歌手 在 王彪民 PM W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16 21:22:09
    有 70 人按讚

    TAMA 台灣東協造音行動
    邀我写一篇有关
    台湾与大马音乐的文章。

    我想了一想,
    该整理一下
    大马是如何
    影响台湾流行音乐的。

    你记得辛晓琪的《领悟》吗?
    那首歌几乎改变了
    台湾流行歌的编曲风格。
    那是大马幕后音乐人杰作。

    香港歌手中我最爱林忆莲
    大马歌手中我最爱Sheila Majid
    台湾创作人中我最爱李宗盛
    编曲人中我最爱Mac Chew 和 Jenny Chin

    我爱上他们的时候
    他们都是各自为政的
    然后有一天
    他们竟然都在音乐上有了关联

  • 70年代台灣男歌手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2-09 13:01:41
    有 118 人按讚

    【專家歷史文-用聽的臺灣企業史】你聽過大同廣告歌的黑膠嗎?
    #黑膠 #林太崴 #報時光UDNtime

    用聽的臺灣企業史:黑膠裡的非主流聲響
    文、圖︱林太崴(類比音聲玩家)

    在所謂「音樂專輯」之外,有沒有什麼娛樂人心的鏘音?

    我想,大多數人會去購買一張實體專輯,應該都懷抱著想要聆賞好音樂的浪漫心情。專輯裡面也許會是時下的流行歌、摩登的舞曲,或甚至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民謠或古典等等種類。然而,在黑膠盛行時期,黑膠不僅僅是用來裝載純音樂的載體,作為50年代後強勢的科技產物,它同時也兼具媒體功能。因此,有許多公司行號或政府單位,都會利用黑膠來裝載企業形象美化的目的和政令宣導的功能。這些黑膠常是免費索取,但也有的是有條件的非賣品,專門服務某些特定族群,在消費主商品後額外得到的贈品,買菜頭送青蔥。這些非以音樂本身為主角的唱片,我們在此稱之為「企業盤」。在企業盤當中,大致又區分為三款不同的內容方向,包含「自創企業廣告歌曲盤」、「企業形象塑造盤」及「公部門宣導盤」。「自創企業廣告歌曲盤」大多都有自創詞曲,甚至找來知名歌手演唱,創製過程非常慎重;「企業形象塑造盤」通常是贈品,或者企業的音響測試片。最後一款「公部門宣導盤」則是以宣導各種理念為主的公部門相關政令宣導盤。

    #自創企業廣告歌曲盤

    在企業盤當中,〈大同之歌〉應該稱得上是台灣最成功企業歌曲之一。大同公司創立於1917年,已是台灣百年企業。二戰後創作的〈大同之歌〉(或稱大同頌),在廣播及電視台上密集大力播送,各種家電產品置入在廣告歌當中,形塑優良國產的企業形象。歌詞唱道:「大同大同國貨好,大同電視最可靠,大同冰箱式樣新,電扇電鍋洗衣機。家家歡迎人人愛,品質優秀最老牌。大同大同服務好,大同產品最可靠!」。該曲調與歌詞,至今仍被大眾深深地刻在回憶裡,說它是最流行的非流行歌也不為過。

    〈大同之歌〉並非唯一以黑膠形式印製廣告歌的公司,當時大大小小的企業,都懂得如何利用黑膠載體去擴張企業影響力。另外一首廣告歌,對老一輩的民眾同樣印象深刻,那就是〈撒隆巴斯之歌〉。「撒隆巴斯」算是國民級酸痛貼布。較少人知道的是,製造廠商叫做久光,全名是:久光製藥株式會社,是一家日本製藥會社,總部位於東京。成立於1847年,歷史相當悠久。所產製的物件中,「撒隆巴斯」是台灣人最熟悉的一款。由於註冊商標上有一隻駱駝,很多長輩還以「駱駝標」稱呼該品牌。收錄在紀念黑膠的廣告歌由知名女歌手邱蘭芬演唱,包含〈撒隆巴斯擦劑歌〉及〈撒隆巴斯之歌〉國語、台語版各一首。其中歌詞唱道:「只要一貼撒隆巴斯,你就不再痛,只要一貼撒隆巴斯,再會吧痛痛痛!再會吧,痛痛!再會吧,腰痛、再會吧,跌打傷痛、再會吧風濕痛......」,讓大眾聆樂時,也想到該藥品。另,國泰人壽於1957年成立,後亦製作了《美妙的旋律》七吋小黑膠的廣告盤,其中企業代表曲為〈國泰歌〉,歌詞唱道:「國泰的伙伴大家一起來,美麗的遠景待我們來開創,人人保險,家家幸福!」搭配芭雷舞者的唱片封套,顯示出國泰人壽在行銷上的企圖心;「可口可樂」公司也以軟膠唱片形式出品了〈只有可口可樂才是真正可樂〉,敬告愛用者們千萬別買錯品牌,在汽水界相當競爭的氣氛下,建立品牌忠誠度。

    #企業形象塑造盤

    70年代前後,許多大大小小的企業也紛紛加入製作「企業形象塑造盤」的行列,包含新光集團、宏泰建設、新力、金盈瀑布等等。這類企業形象塑造盤大多並非自創詞曲,而是以該公司企業的名義,再版發行市面上知名歌曲或音樂的黑膠唱片,通常以贈品形式,嘉惠消費者。

    新光集團於1972年成立「新光百貨」,該百貨於1989年與日本三越百貨合資並成立「新光三越百貨」,在合併之前的新光百貨時期,出版了企業形象塑造的黑膠唱片,該盤並非自創新曲,而是以時下流行音樂搭配印刷精美的「彩膠」唱片-亦即非傳統黑色膠片來壓製音軌,而是整張皆採彩色圓碟的特殊膠盤。民眾在欣賞該彩膠唱片時,便會看到印在封套上的百貨企業資訊;此外,宏泰建設則出版了《阿波羅大廈》七吋黑膠,在義大利民謠〈O Sole Mio〉(我的太陽)開始放音之前,加入預錄的口白讚頌宏泰建設的詞句,讚美該建築之鬼斧神工與宏偉巨大,後才進入音樂歌聲。頗具時代感的讚頌詞,配搭上世紀特殊的咬字與遣詞,讓人無違和地進入80年代的懷舊氛圍中。

    Sony,當時譯為新力(現稱索尼),出版了〈Sony Song〉,亦製作了企業形象鮮明的黑膠,盤面的封套上印製:「買彩色(電視)送高級旅行袋」,跟現代促銷手法頗為類似。此外,就連較小的行號,例如「金曲純喫茶」店,也出版了贈品軟黑膠,標榜喝咖啡免費看摔角比賽節目。這類形象塑造盤當中,企劃內容可謂琳瑯滿目。除上述大小企業之外,較特殊的是宜蘭頭城「金盈瀑布」出版的七吋彩膠,該公司為了彰顯瀑布與山林間的情境特色,特地請編劇編了一部有聲情境劇,並請來一男一女聲優進行演出,透過情境的口語描繪,讓聽眾彷彿進入開闊山林瀑布間,聽聲遊歷,引君入林。

    #公部門宣導盤

    企業擅長利用黑膠唱片來進行各種資訊的傳遞,政府單位當然也常利用這個新興的聲音媒體優勢來跟大眾喊話。1950年台灣開始施行統一發票制度,同時頒布相關辦法,並在隔年施行。鼓勵民眾向消費店家索取發票,藉以防止商家逃漏稅。但在施行初期,仍有許多民眾缺乏索取發票的意識,於是特別創作了〈統一發票宣傳歌〉,唱道:「你到街口買東西,可記住要發票,統一發票拿到手,好處真不少......要是字號對得巧,財神爺就來到。」;此外,跟財神爺相關的除了統一發票歌之外,樂透彩的前身「愛國獎券」也是與大眾息息相關的國民彩券。愛國獎券與統一發票,皆由時任財政廳長任顯群進行推動,以獎券方式吸引民眾購買政府公債。1950年起4月11日起正式發行,首期最高獎金為新台幣20萬元,獎額在當年甚至可在台北市購得透天厝。發行後彩券與獎金金額數度調整,風行時期在整個台灣大街小巷皆可看到愛國獎券兜售的販者身影,〈愛國獎券後天開獎〉黑膠於1966年順勢製作發行。該黑膠採放送輪播方式,基本上是向民眾吆喝購買愛國獎券的「罐頭錄音」,該唱片不停重複播放:「愛國獎券後天要開獎了,愛國的先生、太太、小姐請注意,後天要開獎了,趕快來買,趕快來買!10塊錢可以中獎50萬,既愛國又發財,大好機會請不要錯過!」。除了跟生活息息相關的發財歌曲之外,行的安全也是當時政府竭力推動的目標。1967年,台灣鐵路管理局製作了《行車安全》七吋小黑膠,研判應是在火車站等公共場所放送,內容則呼籲民眾注意行車安全:別闖越平交道、行車時頭部手部勿伸出窗外、紅燈停綠燈行......等等警語,可算是以交通安全宣導為主軸的宣導錄音。

    在各個不同的時代當中,流行歌引領風騷、帶動潮流,但實際透過錄音載體穿越時代走來,亦會發現有許多非主流的錄音與聲響,而這些熟悉的點點滴滴,都陪伴著我們走過台灣日常,雖非名為流行歌,但的確曾經廣流傳。

  • 70年代台灣男歌手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1-25 20:21:51

    【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0年代瓊瑤式愛情的健康寫實延續,90年代台灣新電影借用愛情重建台灣性。但進入2000年後,一切開始慢慢不一樣了。
    .
    2000年開始,《藍色大門》(2002)、《盛夏光年》(2006)、《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女朋友男朋友》(2012)、《等一個人咖啡》(2014)、《我的少女時代》(2015)、《六弄咖啡館》(2016)、《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大量的青春愛情電影成為了台灣純愛想像的視野,他們以「青春」、「少男」、「少女」為名,表現出台灣人的情感文化模式。
    .
    我們今天的「偽學術 | 認真聽」,就來談談這20年來的粉紅泡泡。這廣大的戀愛流行文化是甚麼模樣?它們反映了怎樣的愛情轉向?從不同作品中又可以解讀出哪些文本隱藏的敘事?還有那些膾炙人口的電影主題曲。
    .
    📌 #今天的內容有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我的《藍色大門》與青春
    ▶ 「青春」的形構
    ▶ 「少男」、「少女」的理念型
    ▶ 純愛不純—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情感先於政治
    ▶ 愛情電影主題曲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39z6z0zvfx0807v0lu7165?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4pHpNRfyLL7Tosl61J
    .
    📣 #spot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sbEXh0CwFSEICRNTdR09S?si=dyHHN9_qR-OzUF8q3P95JA
    .
    📲 #FB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674782469376038/
    .
    //// 完整論述 ////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想要談「愛情電影」,那勢必是要做個「#類型電影」操作型定義,儘管近年台灣電影的類型化飽受批評,但其的確是招喚大眾的一個方便途徑。或許我們可以幫愛情電影分類為:羅曼史(romance film)、通俗劇(melodrama)與文藝片。目前2000年後的青春愛情電影來看,則較多傾向文藝片。
    .
    也是因為電影類型化的緣故,其可以更清楚地連帶成一套系統、原則與期待。當「#愛情電影」正式成為一種培養台灣人觀賞電影的習慣,除了公式化的內部敘事外,向外延伸後,便足以展開各種文化工業的制度性生成,例如偶像明星的打造、週邊商品販售、主題曲的流傳等(Illouz, 1997)。
    .
    最終,透過類型電影的集體觀看,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或是文化模式。好比《#為甚麼愛讓人受傷》中,Eva Illouz(2012)藉由《傲慢與偏見》來理解西方個體主義的浪漫生態,或許我們也可以在這20年來的青春愛情電影裡看見自己。
    .
    ▓ #我的藍色大門
    .
    在《#藍色大門》張士豪的那個年紀,夏天的午后是連續補習戰鬥的人生,週一、三、五是何明數學,週二與週四是徐薇英文,當然以我不學無術的青春,大部份都是呈現偷懶蹺課的狀態。那時候究竟能夠有甚麼煩惱?
    .
    2002年的《藍色大門》第一次開啟了我對愛情與性別的思考。導演易智言當年拒絕了參加金馬獎,不然,這部相當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肯定有不錯的成績。片中孟克柔(桂綸鎂)、張士豪(陳柏霖)、林月珍(梁又琳)三人的關係,呈現了00年代台灣青少年的社會行動與市民生活精神。
    .
    ▓ #青春的形構
    .
    我們以後會成為甚麼樣的大人,變成00年代後市民社會中年輕男女的煩惱。在後傳統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中,這些都市裡的小事件,個人選擇的養成遊戲,成為我們最需要煩惱的自由,一種集體規則與個人自由的協調抉擇。
    .
    「青春」,是一個重視自我探索的過程(過渡),無論是《藍色大門》或是《盛夏光年》,都試圖描繪這種秩序建構中的過渡,五月天同名歌曲的日文名稱就叫「#青春の彼方」-- 放棄規則,放縱去愛,放肆自己,放空未來。也是因為這樣的「#失序」,青春才讓人懷念。最終,沈佳宜說「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原本就是徒勞無功的」,的確,我們正在腐敗,但我寧可選擇相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的協調與釋懷是有可能發生的。
    .
    「青春」,也帶著台灣觀眾走出90年代的悲情。早期的青春愛情電影帶著濃厚的陰鬱,一直到《藍色大門》開始,我們開始談論同志情感、性別認同、家庭關係、三角戀愛等情感議題,青春變得多元而明亮。
    .
    青春愛情電影裡,反映著情感的真實體制(regime of emotional authenticity)(Illouz, 2012),非常強烈地要求內在性感作為行動與選擇的基礎。青春中的人們,因為初次面臨社會化規範,人們會認真審視自己與對方的情感(愛情、親情、友情),以判斷這段關係的重要性與強烈程度。這大量的自我情感檢視,一見鍾情的強烈情感暗示,時常就是「青春」的情感面貌。這也是青春迷人之處。
    .
    ▓ #少男與少女的理念型
    .
    媒體中的少男與少女,帶給觀眾對性別角色的論述形構,一方面文本建立起一種戲劇性、典範式的形象,隨著故事的開展,加深觀影者的情感投射,另方面一起作用的是,少男少女的面貌外表的特質,也形成觀眾的欲望對象,產生明星化的作用,成為性別操演的模仿理念型。
    .
    青春愛情電影中的少男比少女更加倍重視,除了《藍色大門》與《我的少女時代》外,其它全部的愛情電影幾乎都圍繞著少男,少女通常則作為是推動劇情的力量。少男的姣好面貌,成為電影世界裡的耽美重心,隨便舉例就一堆,陳柏霖、張孝全、柯鎮東、陳昊森、曾敬驊,「#大男孩」的對純樸、憨直、大笨蛋的要求,他們表現忠誠、可受控制,並且,他們不會對(男性)觀眾產生威脅感。
    .
    至於女主角則以「#熱情開朗大方」為形象,如《女朋友男朋友》中的林美寶(桂綸鎂),就如同前述,她起了連結兩位男主角陳忠良(張孝全)與王心仁(鳳小岳)的作用,確實地帶動敘事的進展。
    .
    ▓ #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2000年後的台灣青春愛情,某個程度上融合了日本和美國的純愛視野,前者展現了「#物哀」的精神,後者則更多在表現西方個體主義的追求。當然,不同的作品也有各自主題脈絡的側重,像是性別認同、性別麻煩(Butler, 1990)、青春成長、描繪時代精神、國家與社會變遷的隱喻、情感抉擇等等。
    .
    總體而言,台灣的作品更擅長挪用青春的反叛結構,去對應、甚至逆返「#國家體制的規訓」,這個台灣電影本土化的大主題。2000年後的新導演,以90年代前後為基礎,自然而然流露出了導演本身的「懷舊」情感,想是一個包含了情慾、戀愛、政治、社會、經濟裝況的「情感的共同體」。
    .
    ▓ #情感先於政治
    .
    以《女朋友.男朋友》為例,其為一部愛情電影,也是一部歷史電影。該片採用序列式的線性時空,將台灣的多重現代性再現。許多文化學者會討論國族與愛情的辯證關係,大時代下兒女情長,微小的愛情被鑲嵌在巨觀的社會脈絡中。但實際進入電影文本,才會發現,楊雅喆並不是要說明這種台灣性的社會—歷史時空,反而,他進行一種「#逆反」,讓情感能量來主導政治的場景。根本沒人真正在鳥民主自由,這才是真正的自由,非常後現代的後現代的後現代。
    .
    楊雅喆幾乎總結了後殖民與後現代電影裏頭所有的多元主體:女性、情慾、學生、社會運動、娘娘腔、同志、小三、本土、鄉下人、都市人等等,運用了諸多遊戲般的情節將這些概念構成一個皺摺,裏頭緊密扎實情慾流動,展開又可以觀看台灣自由的進程。
    .
    ▓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
    青春愛情電影還是成為一種類型了,也不是壞事,也許是必然,這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大眾流行文化市場,引導著戀情與自由的話題,反映著純粹親密關係的渴望。在電影裡,人們才可以淡化成人愛情經驗的功利性、功能性。如果能夠再有一首好聽的情歌那就更好了!
    .
    要能在腦中烙印電影裡的青春記憶,就一定要有一首讓人感動的歌曲,當旋律響起時,瞬間喚起洶湧的刻骨銘心,像是《藍色大門》的「#小步舞曲」、《我的少女時代》的「#小幸運」等。盧廣仲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這首獲獎歌曲,編曲十分令我動心,第一聲,每次聽到小號與歌手聲線對唱,與法國號的穿梭交疊,都會全身起雞皮疙瘩。
    .
    這首歌起了關鍵的宣傳作用,五月天、魏如萱、周興哲、蔡依林、田馥甄、梁靜茹、李千娜、韋禮安、曾沛慈、徐佳瑩等歌手的cover版傳唱參與,更加豐富了電影文本與影迷/歌迷的連結。
    .
    結論是,該約唱歌了(?

    |

    #參考文獻
    .
    1. Illouz, E. (1997). 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 Illouz, E. (2012). Why love hurts: A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Polity.

    3.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routledge.

  • 70年代台灣男歌手 在 Joanna王若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10-22 17:00:12

    數位收聽:https://joanna.lnk.to/Helpless
    頻道訂閱:http://bit.ly/joannawangyoutube

    「奈何」這首歌曾由劉文正、鳳飛飛、鄧麗君、張艾嘉、蕭孋珠、沈雁等歌手錄唱,後來費玉清、李碧華及王菲等歌手也曾重新翻唱。在70年代的台灣這種「一歌多唱」的情形很普遍,「奈何」的首唱版本是 1976 年劉文正演唱版,鄧麗君的版本則是在 1980 年出版,也許是因為鄧麗君公開演唱「奈何」的次數較多,讓大眾對這首歌留下原唱是鄧麗君的印象。

    有趣的是,這首歌很短,但每一位歌手詮釋這首歌的方式都大不相同,鄧麗君以適合她聲線的小調編曲,讓大眾留下溫婉哀怨的印象,最早的原唱劉文正的版本卻融入了聲樂唱法,充滿男性雄壯魅力與決絕;後來王菲翻唱版則有著她一貫的空靈唱腔與特色轉音方式。這次 Joanna 王若琳 的翻唱版本,編曲做成 70 年代 Nashville 鄉村音樂風格,除了吉他、鼓、貝斯之外還加入被稱為” 魔術師的樂器 ”的 Theremin 特雷門琴 及夏威夷的特色樂器 ” Pedal Steel ” ,唱出了另一種個性的「奈何」。

    奈何
    作詞/作曲:李達濤

    有緣相聚 又何必常相欺
    到無緣時分離 又何必常相憶
    我心裡有的只是一個你
    你心裡沒有我 又何必在一起

    今天說要忘了你 明天卻又想起你
    念你念你在夢裡 問此情何時已

    produced by Chris Funk and Joanna Wang
    recorded and mixed by Adam Lee at Halfling Studios, Portland

    ----------------------------------------------------------------------------------------

    ★更多活動詳情請上
    ∥Joanna 王若琳 Facebook Fan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chickenjoanna/
    https://www.facebook.com/joanna.sonymusic

    ∥Joanna 王若琳 Weibo∥
    http://weibo.com/u/3499459832

    ∥Sony Music Taiwan CPOP-華語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onymusicTaiwanCPOP
    ∥Sony Music官方網站∥
    http://www.sonymusic.com.tw/

    #Joanna王若琳 #奈何

  • 70年代台灣男歌手 在 魔術師黃柏翰-奇幻製造Pohan Magic-Wonder Studi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9-17 07:50:27

    官方網站https://www.pohanmagic.com 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ohanmagic
    【演出經歷】01/金融業
    匯豐銀行感恩晚宴、安聯投信感恩晚宴、施羅德投資論壇、元大資產尾牙、元大證券尾牙、保德信金融集團家庭日。

    02/科技業
    台積電P4廠尾牙、SAS科技聖誕晚會、TPCA電子展、四零四科技家庭日兩千人、神腦國際XSony經銷商晚宴、HTC家庭日。

    03/車商
    藍寶堅尼車主晚宴、保時捷70週年晚宴、賓士汽車貴賓活動、中國Volvo經銷商會議

    04/醫學年會
    放射線醫學會年會、獸醫師年會一千人 、台中中國附醫泌尿科忘年會、生殖醫學年會。

    05/​政府活動
    僑務委員會議行政院長晚宴、GEC+全球創業大會、賓州投資貿易辦事處貴賓之夜、外交部英語小尖兵選拔記者會、新北市自造者嘉年華。

    06/飯店百貨業
    涵碧樓會員之夜、微風南山開幕、長榮鳳凰酒店駐演、理想大地表演、 環球購物中心貴賓活動、台茂週日綜藝秀、遠東童裝活動。

    07/尾牙春酒
    可口可樂千人春酒、緯來電視尾牙、 康新設計耶誕派對、龍星公司尾牙、嬌生集團尾牙、施舒雅晚宴、謚台工業尾牙、龍星公司尾牙、Costco春酒、祈憶艾益生尾牙

    08/開幕式&記者會
    傑太日煙公益支持大會、 yes123求職網記者會、大風起兮:民國初年知識份子文化救國歷程特展 、故宮列支敦士登秘藏珠寶展貴賓之夜、親子天下MAKER PARTY。

    09/其它
    國泰人壽雪梨高峰會兩千人、Thermos保溫瓶會員之夜、台中扶輪社年會、國家實驗動物中心餐敘。

    010/婚禮
    王李府婚宴等數十場桌邊魔術。

    011/【校園演講】逐夢的魔法旅程、【企業演講】幽默互動的魔力、
    TEDxTaipei、和碩科技、公視「就是這Young!」校園巡迴、明基友達基金會講師等數十所校園演講。

    012/課程
    華視訓練班​講師、吳若權「魅力自信課程」、HAHOW好學校、Design For Change年會。

    013/
    ​壽宴&生日派對
    王先生、陳先生70大壽等數十場私人派對。

    014/社區活動
    中悅維也納母親節、天泉社區聖誕節、發現之旅社區耶誕活動。

    【個人簡介】
    畢業於台灣⼤大學,也是台灣最年年輕的魔術冠軍,他獨樹一格 的表演風格,與幽默的互動⽅方式,帶給觀眾華麗的視覺饗宴。
    2010年年曾受邀於「中國央視曲苑雜談」節⽬目演出
    2012年年代表台灣遠赴英國參參加「F.I.S.M.世界魔術⼤大賽」
    2014年年受邀⾄至美國好萊塢「魔術城堡」演出
    2015年年登上TEDxTaipei演講
    2016年年登上法國著名電視節⽬目「世界超級夜總會」
    2017年舉辦首度舉辦個人秀「奇幻製造者」
    Magician Pohan Huang,is the youngest magic champion in Taiwan.His unique performing style and humorous interaction with people.Leads the audiences in to a feast with full of surprises.

    【歡迎訂閱頻道~】
    粉絲頁Fanpage:https://www.facebook.com/pohanmagic 
    網站Website: https://www.pohanmagic.com
    IG: pohanmagic
    信箱Mail: hank79527@gmail.com
    手機Phone:+886-913-571-868

    舞蹈表演,特技表演,表演活動,表演節目,產品發表會,記者會表演,產品發表會表演,晚宴表演,VIP晚宴表演,親子表演,家庭日表演,魔術表演,魔術師,魔術,尾牙春酒表演,尾牙表演,春酒表演,尾牙熱舞,尾牙舞蹈,尾牙歌手,尾牙開場,尾牙主題,尾牙遊戲,尾牙歌曲,尾牙活動,尾牙樂團,尾牙主持,活動主持,中英雙語主持,客製化表演,婚禮表演,婚禮樂團,樂團表演,展場表演,社區表演,表演公司,表演企劃,娛樂公司,活動公司,表演推薦,生日派對表演,壽宴表演,桌邊魔術表演,演講,校園演講,夢想演講,企業演講,激勵演講,魔術教學,魔術破解,Magic TrickLe plus grand cabaret du monde,magic,magician,活動表演,聯歡晚會表演,晚會節目表演,開幕活動表演,生日表演,母親節表演,父親節表演,聖誕節表演,中秋節表演,週年慶表演,兒童節表演
    觀光節表演,元宵節表演,表演設計,駐場表演,中國風表演,復古風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