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2021交通裁罰新規定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2021交通裁罰新規定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2021交通裁罰新規定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2021交通裁罰新規定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4萬的網紅經濟部,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21第一天,元旦新制報給你知,麻煩 #分享給你的朋友 #代繳用戶帳單用簡訊每期水費省3元 代繳用戶上台水網站或掃QRcode申請簡訊發送帳單,每期水費可減3元 #電費用電子帳單每期減10元 申請電子帳單可去台電公司網站或全國台電服務據點辦理 #禮券不可訂限期及餘額不可消費的規定 像百貨公司...

  • 2021交通裁罰新規定 在 經濟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01 10:00:00
    有 1,067 人按讚

    2021第一天,元旦新制報給你知,麻煩 #分享給你的朋友

    #代繳用戶帳單用簡訊每期水費省3元
    代繳用戶上台水網站或掃QRcode申請簡訊發送帳單,每期水費可減3元

    #電費用電子帳單每期減10元
    申請電子帳單可去台電公司網站或全國台電服務據點辦理

    #禮券不可訂限期及餘額不可消費的規定
    像百貨公司這種商品禮券,要記載買家退還禮券、買賣雙方履約機制,但不可記載使用期限跟沒用完的禮券餘額不得消費等文字

    #嬰兒揹帶列為應施檢驗商品
    爸媽買嬰兒揹帶時,請買有商品檢驗標識的商品來保護嬰幼兒的安全

    #檢定合格的區間測速裝置才可作交通裁罰的依據
    為了保障汽機車騎士,測速裝置除要檢定合格外,裝置也會定期校準國家標準時間

    #新創公司可採優先審查並獲專業建議的服務
    1/5起新創公司可到智財局網站申請「積極型專利審查試行作業方案」,讓專利有機會4個月內取得

    👉台水公司 https://www.water.gov.tw/
    👉經濟部智財局專利主題網 https://topic.tipo.gov.tw/patents-tw/mp-101.html
    👉台電公司 https://ebpps2.taipower.com.tw

  • 2021交通裁罰新規定 在 新北市議員曾煥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1-23 13:54:45
    有 53 人按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8日表示,時序進入秋冬,全球COVID-19疫情持續上升,多國單日確診人數屢創新高,我國境外移入個案亦有增加趨勢。為降低國內社區傳播風險,及避免造成醫療體系負擔,今(2020)年12月1日將啟動「秋冬防疫專案」,強化「邊境檢疫」、「社區防疫」及「醫療應變」措施,請民眾及醫療院所配合落實。

    一、邊境檢疫:所有入境及轉機旅客登機前須附3日內COVID-19核酸檢驗陰性報告
    指揮中心指出,國際疫情持續嚴峻,預期今年底及明年初入境旅客數將增加,為加強防疫安全,自12月1日至明(2021)年2月28日(啟程地時間),入境我國機場或經我國機場轉機的旅客,不論身分(本國籍與外國籍人士等)或來臺目的(求學、工作、外交公務等),均應檢附「表訂登機時間前3日(工作日)內COVID-19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始可登機來臺,並將由交通部督導各航空公司確實把關;若旅客抵臺後發現檢驗報告不實,或拒絕、規避、妨礙相關檢疫措施,得依傳染病防治法第58條及69條規定,處新臺幣1萬至15萬元罰鍰。檢驗報告不實部分,亦將追究偽造文書印文罪之刑責。
    指揮中心表示,「COVID-19核酸檢驗陰性報告」需由啟程地政府機關許可設立之醫療院所開具,原則為英文、中文或中英對照版本。報告內容需備有「登機者之護照姓名」、「出生年月日(或護照號碼)」、「採檢日及報告日」、「疾病名稱」、「檢驗方法」及「判讀結果」等項目。相關配套措施及應配合事項如下:
    法文及西班牙文等非中文或英文版本文件,若屬「啟程地官方語言」,且航空公司啟程地之地勤人員能確認報告內容,可予同意受理。
    表訂登機前「3日內」檢驗報告之日期,以「報告日」及「工作日」計算,故可排除當地政府之國定假日。
    檢驗報告可為紙本(正本/影本)或電子報告書形式,但內容應清晰可辨識,且經審視需備項目完整無誤。
    檢驗方法需採用分子生物學核酸檢測(例如:PCR、RT-PCR、NAA、NAT等);至於血清免疫學(Immunoserology)檢驗抗原(Ag)或抗體(IgG或IgM),不符合本措施規範。

    二、社區防疫:出入八大類場所應佩戴口罩,經勸導不聽者依法開罰

    考量秋冬時期除了COVID-19疫情外,也有多種呼吸道傳染病盛行,都會加重醫療體系的負荷與調度壓力,為了提高民眾於高感染傳播風險場所佩戴口罩的遵循度,以降低呼吸道傳染病的感染與傳播,及避免過度耗用醫療資源,自12月1日起,強制要求民眾進入「醫療照護、大眾運輸、生活消費、教育學習、觀展觀賽、休閒娛樂、宗教祭祀、洽公」等八大類場所(場所舉例如附表)應佩戴口罩。未依規定佩戴口罩,經勸導不聽者,將依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第1項第6款規定,由地方政府裁罰新臺幣3千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罰鍰。
    上述場所因具有不易保持社交距離,或會近距離接觸不特定對象(不認識的人)的特性,有較高的感染與傳播風險,因此要求進入該類場所活動的民眾佩戴口罩,除了有助於防範COVID-19外,對於其他各類經由飛沫、空氣傳播之疾病也能發揮防護效果。如果在上述場所內有飲食的需求,在與不特定對象保持社交距離或有適當阻隔設備的前提下,可在飲食期間暫時取下口罩。
    至於人潮聚集的戶外場所(如戶外風景區、遊樂園、夜市、傳統市場等),或是於戶外進行的公眾集會活動(如遊行、遶境、跨年晚會等),建議業者或場所管理單位採用「人數總量管制」方式進行管控,使民眾在場所或活動中能持續、有效地保持社交距離,並請民眾如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等身體不適時,應避免前往上述場所,以及在不能保持社交距離時自主戴上口罩。也提醒公眾集會活動主辦單位應參考「COVID-19(武漢肺炎)因應指引:公眾集會」,評估風險及制定相關防疫應變計畫,並盡可能落實實聯制及佩戴口罩。

    三、 醫療應變:加強通報採檢,訂定獎勵指標

    指揮中心表示,為防範國內醫療體系於秋冬季面臨武漢肺炎及流感疫情之雙重負擔,秋冬專案中已將加強通報採檢列為重要防疫策略,並研擬四大措施,包括醫療院所落實法定傳染病通報義務;訂定「加強門診與急診社區感染肺炎病人篩檢」、「加強住院病人篩檢」及「強化醫療照護人員健康監測」等獎勵通報採檢指標;透過健保系統提醒加強通報採檢;修訂無COVID-19相關症狀居家隔離/檢疫者之採檢及相關處理流程。臨床醫師應提高警覺加強通報採檢,強化社區監測疑似個案通報或轉介;同時並請地方政府持續督導所轄醫療院所,鞏固醫療院所防疫陣線。

    指揮中心指出,國際疫情持續嚴峻,臺灣防疫得以有效控制,有賴邊境檢疫人員、醫療院所、醫療照護人員持續堅守崗位,以及政府、民間攜手合作,守護國人健康;請民眾持續配合政府各項防疫措施,共同確保這得來不易的防疫成果。

    #阿嘉關心您
    #請大家勤洗手
    #外出必須要戴口罩

    👉訂閱煥嘉youtube有更多有趣的影片分享給大家喲: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J5W0oamGJgOq-0oSGT0A
    👉加入煥嘉Line官方帳號,得知更多消息:
    https://lin.ee/cOtElVQ
    👉追蹤煥嘉IG,有更多資訊在裡面唷~
    https://instagram.com/cenghuanjia?igshid=1psumc0xkaxjz

  • 2021交通裁罰新規定 在 吳沛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9-16 14:57:49
    有 1,083 人按讚

    新會期開始前,和大家報告我在上個會期的質詢重點。
     
    上會期我花了比較多的時間,和市府討論在民生、商業、藝文活動的紓困及振興方案。
     
    錢櫃大火憾事後,我也深入檢討北市的消防檢查機制,包括 #集合住宅公共安全 的把關缺失。
     
    議會的工作,核心是服務和監督。平時透過大量接觸民眾的個案陳情,回頭來調資料,盡力找出制度性的解決方案。質詢議題展現了我們的核心關懷。
     
    但我認為更為重要的,是透過揭露資訊,引起大眾討論,只有更多人來關注這座城市實際上在發生的事,而不是宣傳出來的樣子,這座城市才能在一點一滴的糾錯、修正中,越來越好。
     
    市長常認為議員在找他麻煩,我也會遇到民眾告訴我要用力修理柯文哲。

    其實市府真的不是我們敵人,市長也不必把議員當仇人,市府和議員辦公室只是執行與監督角色不同,但工作目標其實是一樣的,就是讓我們的城市不斷進步。
     
    以下是質詢議題整理:
     
    🔸 防疫紓困相關
     
    ▸ 觀光夜市振興計畫
     
    受疫情影響,對國際觀光型商圈如西門町、艋舺夜市的衝擊很大。我提案要求觀傳局和產發局針對觀光型商圈提出振興方案。
     
    ▸ 藝文紓困加速辦理
     
    台北市文化局遲至 4 月底藝文紓困方案仍未出爐,比台南、桃園都落後。我要求文化局加速規劃外,包括振興文化產業、經費補助的時程調整,相關辦法在 7 月初時也正式公布。
     
    ▸ 千人防疫作業改善
     
    為幫助失業民眾,勞動局推出千人防疫計畫,實際錄取卻不到五百人。我要求勞動局積極協調,了解各局處提供職缺之需求。
     
    🔸 交通相關
     
    ▸ 路邊機車停車緩收停車費
     
    因應疫情,要求交通局暫緩路邊機車停車擴大辦理的規劃。同時,針對已經施行收費的 16 個商圈周遭,也應研議暫停機車路邊收費以減少消費推力,不要讓店家的生計雪上加霜。
     
    ▸ 委外停車場減租
     
    疫情爆發後,北市府提供市有不動產減租 50% 的方案,委外停車場共有 109 處受惠。其中有超過四成的停車場,在疫情期間反而賺到更多錢。
     
    然而,業者卻沒有落實 #回饋機制,將收入回饋於使用民眾。我要求市府落實監督,讓民眾也能分享紓困的成果,不要讓原本的美意成空。
     
    ▸ 共享機車權利金制度檢討
     
    北市機車格供不應求,市府每年收取民眾路邊停車費近 1 億 5 千萬,而台北市府為推動電動機車,將全市 10% 的停車格供電動機車業者使用,每年卻僅收取 40 萬的權利金,明顯不符比例,我要求交通局對此檢討。
     
    🔸 住宅安全強化
     
    ▸ 錢櫃大火北市消防安檢缺失
     
    一場錢櫃大火,暴露出北市府安檢環節的紕漏。
     
    市府設計了 #府級聯合安檢,但 24 個消防設備項目,卻僅挑出 3 樣抽查。攸關人命的 火警自動警報設備、緊急廣播設備、自動灑水設備 都不在列。人命關天,消防安檢不該草率應付,我要求消防局針對 消防稽查人力、府級安檢落實 提出檢討。
     
    ▸ 集合住宅消防安檢、公安檢查檢討
     
    集合住宅消防安檢不合格案件近 3 千件,實際裁罰不到 100 件,裁罰沒落實,也讓這些大樓成為了北市公安隱憂。許多老舊集合住宅尚未成立管委會,消防安檢、公安檢查長年未,市府也未介入管理。
     
    我也發現消防安檢 6 樓以上就得申報,但同樣重要的建管公安檢查,竟然只有要11 樓以上市府才要求申報。
     
    除了要求市府落實裁罰、檢討制度以外,我也希望市府以鼓勵代替懲罰。成功爭取市府針對老舊集合住宅之 #消防設備更新補助,補助辦法近日已公布。
     
    ▸ 聖結石聯開宅火警事件
     
    Youtuber 聖結石在 #蘆洲捷運聯開宅 住家發生火警,打開消防箱卻沒有滅火器。
     
    實際了解後,發現該處的滅火器,已經放在地下一樓 #整整一週,經調閱資料發現消防安檢已多次未合格。我召開協調會要求捷運局就聯開宅消防安全全面檢討。
     
    🔸 文資保存工作
     
    ▸ 北市文資維管計畫
     
    文化資產在被登錄之後,後續的 #維護與管理 更為重要,市有文資卻有多處未制定維管計畫。我要求文化局以身作則,制定北市府轄下文資的維管計畫。
     
    ▸ 昭和樓登錄歷史建築
     
    現為中央審計部財產的昭和大樓,日治時期重要的商業大樓,在台灣歷史發展上有其重要性,卻被文資審查專案小組建議不具文化資產價值。
     
    我偕同文資工作者重新蒐集事證,要求文化局重啟現勘評估,昭和大樓也終於在 8/31 時 #確定登錄為歷史建築。
     
    🔸 松菸租金調漲檢討
     
    因應市府「盈虧自負」的要求,松菸收租高漲。我提醒文化局,文創園區該是扶植文藝團體的基地,盈虧自負的壓力不該轉嫁到承租團體身上,忘記培育藝文的初衷。
     
    🔸 北市綠地維護
     
    配合忠孝東路人行道工程,該處路樹竟要移植21棵。且廠商以 #行刑斷頭式 處理,明顯不符移植程序。民眾陳情後,我立即辦理會勘與說明會,要求針對違規修剪立即開罰,並重新調整工程設計,減少移植數量。
     
    同時,我也提案要求公園處修正《 #移植計畫審查流程》,未來市府在計畫審查中需加入專家審查意見,並上網公開,杜絕非必要樹木移植。
     
    🔸 東門市場改建
     
    #東門外市場 自日治時期便與在地居民共存共榮,東門市場改建方案,卻是要求外攤全數撤離。我要求市府立即和東門外市場攤販協調溝通,務必納入中繼及未來安置規劃。
     
    🔸 特色人孔蓋擴大舉辦
     
    納入在地意象、美化街道容貌,水利處推出了一行政區一款式的 #特色人孔蓋,但卻礙於水利處人孔蓋位置多位於馬路上,原先規劃每一行政安裝2處特色人孔蓋。
     
    人行道上的人孔蓋多隸屬衛工處,為了推廣設置,我邀請水利處、衛工處召開協調會,共同討論特色人孔蓋設置位置,期待更美麗的台北街道!
     
    🔸 人孔蓋提升防滑係數時程規劃
     
    人孔蓋作為長期的「機車族殺手」,公路總局已於去年提出最新規範標準(50 BPN),工務局卻未訂定明確改善時程,僅發函提醒各管線單位。
     
    保護機車族安全,我要求工務局提出逐步更換台北市人手孔蓋的具體計畫與時程。
     
    🔸 #弱勢不友善 的社宅保證人制度
     
    社會住宅於簽約時,要求民眾應附上 #連帶保證人,使得找不到保人的經濟弱勢者不得不放棄資格。落實社會住宅 #居住正義,我要求都發局檢討該規定,不該設下違背社宅初衷的門檻,討論後,都發局同意提供未有保證人的承租戶 #一年一簽 的折衷方案。
     
    🔸 違法麻將館取締
     
    接獲民眾反應, 掛推廣之名、行聚賭之實的 #非法麻將館 在萬華越來越猖獗,2016 年至今數量增為九倍,甚至 #進駐校園周遭。
     
    我密切與萬華分局保持聯繫,要求警方落實查緝、杜絕歪風。本月至今已經查獲多處賭場,依法送辦。
     
    🔸 2020 上半年提案總覽
     
    ▸ 為健全台北市社會安全網,妥善照顧社工人員身心健康,請市府舉辦台北市社工人員工作安全調查,並提供心理諮商、心理調適、舒壓課程等免費服務。
     
    ▸ 市有古蹟及歷史建築應全數核備管理維護計畫、因應計畫及搶救圖。
     
    ▸ 因應疫情趨緩,藝文活動解禁,為活絡台北市藝文活動,請市府儘速公布藝文振興方案。
     
    ▸ 因疫情影響造成北市國際觀光熱門景點嚴重受創,請市府跨局處合作,針對台北市各大國際觀光熱門景點,研議觀光振興策略。
     
    ▸ 為提升台北市老舊集合住宅之消防安全,建請市府研議補助計畫,鼓勵更新集合住宅之消防及避難設備。
     
    ▸ 近年電氣火災已成為台北市死亡火災原因首位,鑑於北市屋齡老化嚴重且居住密度高,對市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威脅,建請市府研議將配線汰換納入整建維護補助計畫。
     
    ▸ 請公園處修正《樹木移植計畫審查標準作業流程》,公園處單位申請樹木移植需由學術單位或專家學者審查,並於移植計畫審核通過時同步公開上網,以符合公開透明之原則。
     
    ▸ 市府規定民眾承租社會住宅需具備連帶保證人,恐排擠弱勢民眾承租資格,請都發局研議替代方案保障承租人之權益。
     
    🔸 爭取建設進度報告
     
    ▸中正河濱公園
     
    完善河畔親子遊憩空間,我爭取在中正河濱公園增設 #哈囉公園 兒童遊戲場,水利處預計將於 #今年11月開工、2021 年完工,是中正河濱首座以親子互動設計為主的兒童遊戲場。
     
    ▸雙園河濱公園
     
    公園更好玩,萬華雙園河濱公園將在 2021 年增設 #鴨比公園 兒童遊戲場,將以雁鴨為遊戲場主題並設計多元遊憩設施,提供不同年齡層孩童創意發想空間。
     
    ▸忠孝橋下滑板公園
     
    上會期我向體育局爭取在忠孝橋下設置滑板練習場,連同周邊滑板道路全新意象規劃,預計 #2021年底完工,專屬滑板人的公園即將誕生。
     
    ▸古亭河濱人行陸橋增設無障礙電梯
     
    河濱跨堤陸橋是連接堤內外的重要平台,今年初我爭取到古亭河濱人行陸橋增設 #堤內外升降梯,新工處將於 #2021年設計規劃,讓推車族、輪椅族、行動不便者到河濱散步更便利。
     
    ▸老松公園改建
     
    我於去年爭取老松公園改造特色遊戲場,並要求公園處在今年7月辦理工作坊,匯集不同族群的需求意見,預計於 #2021年底完工。

    (photo credit: ace)

    #2020上半年 #問政報告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