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2020立委選舉得票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2020立委選舉得票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2020立委選舉得票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2020立委選舉得票數產品中有9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李姓中壢選民,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回顧 #江啟臣 在任的17個月,他不但展現承擔勇氣,在黨宣傳 #數位化、#青年入黨、#兩岸論述 等方面有所成績,同時也為原本聲勢跌至谷地的 #國民黨 慢慢休養元氣恢復至一定程度。 攤開17個月來的時序一覽,這位年輕的黨主席確實是面臨一場場硬仗。包含去年6月6日的高雄市長 #韓國瑜 遭罷免、8月...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460的網紅蒼鴻TsangHu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upport the stream: https://streamlabs.com/tsanghungpvp 數據來源: 中央選舉委員會 一般電視台雖然數據更新較快,但可能會有灌票、票數不正確等問題 而中選會的數據需要經過一定步驟,雖然更新較慢,但是票數是最為正確的 因為開票所要將數據傳到中選會...

2020立委選舉得票數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17:46:09

#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 〔7/11-7/17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 監察院人事結果出爐 陳菊等 27 人全數過關! 本屆監察院人事案過程風風雨雨,國民黨因不滿民進黨提名名單,發起突襲佔領立法院行動,不斷杯葛議事,進行抗議。 本週二原預計為監院人事的質詢日,然國民黨立委翻倒質詢台、不願意進...

2020立委選舉得票數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4 18:48:55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大選觀察 #不容忽視的分裂投票〕  剛結束不久的 2020 大選,現任總統蔡英文擊敗對手韓國瑜和宋楚瑜連任成功,並且拿下高達 817 萬票,成為史上最高得票數的民選總統,民進黨在 73 席區域立委上也一舉囊括了 48 席。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總統以及區域立委...

2020立委選舉得票數 在 林宜瑾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2 20:27:54

謝謝大家的栽培支持! 昨天早上,我和大家一樣一起排隊投票,在我前面有一兩百個人在排隊,其中超過三分之二是年輕人,我很感動,當年輕人願意為台灣站出來,台灣才真的有希望。 昨夜的開票,我和大家一樣緊張,當大家在競選總部為我加油的時候,我也守著電視,看著我自己和對手的得票數。許多朋友五點多就開始打電話...

  • 2020立委選舉得票數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6 09:17:40
    有 45 人按讚

    <七年之病難用三年之艾,僅不到2年要同步處理急迫且千頭萬緒的黨內改革事務, 江啟臣 的年輕雖是優點,但在 #大老 與 #地方勢力 各據山頭的黨內生態下,也難免遇到多方阻力。反觀號稱 #黨務行政經驗豐富 的 #朱立倫,過去這段時間在那裡?做了多少事?創下老K #總統大選最低得票數 的朱立倫就看到江啟臣將病危的老K拉出急救狀況回穩後就才出現班師回朝全部收割?真不愧是 #政治精算師>

    回顧 #江啟臣 在任的17個月,他不但展現承擔勇氣,在黨宣傳 #數位化、#青年入黨、#兩岸論述 等方面有所成績,同時也為原本聲勢跌至谷地的 #國民黨 慢慢休養元氣恢復至一定程度。

    攤開17個月來的時序一覽,這位年輕的黨主席確實是面臨一場場硬仗。包含去年6月6日的高雄市長 #韓國瑜 遭罷免、8月15日的補選尋覓參選人才,旋即8月28日總統蔡英文無預警開放含 #萊劑豬肉 入台,引爆立院攻防;黨務上則是於6月19日舉行「改革委員會」全體會議。可以說,江啟臣甫上任後,就在帶領 #地方選舉、#實踐黨務改革、應對臨時 #朝野攻防 議題下三線進行。

    到了今年初,還有 #珍愛藻礁、#反萊豬、#公投綁大選 等 #公投連署,再來就進入 #黨主席選舉期;雪上加霜的還有疫情,讓原訂8月28日的公投延期至年底,以及黨主席選舉自7月延至9月25日。而5月的本土疫情熱燒,不但讓在野黨須持續強力監督政府防疫,三級警戒下還打亂各項投票時程,也對他的爭取連任之路增加不利因素。

    不過,這17個月來江啟臣仍然在任上交出一定成績。首先,江啟臣在上任前點明黨員老化危機,當時40歲以下黨員僅3%(9122人),但光去年(2020年)入黨的40歲以下青年就有3545人,增幅達到4成。去年7月,國民黨也在時隔20年後重辦「#革命實踐講習班」171、172期,2期革實院再加上青年團、青年部等各個營隊活動,學員人數約在300人左右,並引介表現優異學員到黨中央或縣市政府實習。而黨的年輕化,也順勢帶動了黨中央粉專視覺設計、新媒體呈現。

    同時,由於江啟臣是首位現任黨籍立委兼黨主席,「內造化」下讓黨中央與黨團溝通效率增加,因此在反萊豬等推動公投議題上,立院民代與黨中央宣傳更加緊密。國民黨台中市黨部發言人涂力旋形容,「在街頭議題上,主席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衝第一線,宣傳戰車上有他的身影、在路上跟著我們一起搖旗。國民黨公投的推動,產生話題性,也引領政策推動。」

    黨主席帶領上街頭,不管是 #反萊豬、甚至聲援參與民間在地團體 #罷免 桃園市議員 #王浩宇,江啟臣並邀請 #罷王 領銜人 #唐平榮、聲援言論自由的前台大新聞所長 #彭文正 到中常會演講,引領地方議題到黨中央擴大聲量。他結合以往陌生的 #社運、#民團 等在野勢力參與「#秋鬥」遊行,這都是國民黨2度在野以來的新嘗試。

  • 2020立委選舉得票數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4 12:18:49
    有 585 人按讚

    修憲工程即刻啟動!推進國家憲政發展
     
    今天上午, 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召開修憲記者會,正式提出時代力量的修憲草案,並提出四大訴求:
    1️⃣降低修憲門檻
    2️⃣國會選舉聯立制
    3️⃣廢除考試院監察院
    4️⃣重要基本人權寫入憲法
     
    一、降低修憲門檻
     
    自從2005年憲法第七次修正以來,就再也沒有修憲。
     
    原因很簡單,公民複決的門檻超級高,有效同意票要「過選舉人總額之半數」。
     
    以2020年總統大選為例,選舉人總額是1931多萬人,過半數就要965萬5千多人,比歷屆總統當選人最高得票數817萬票還要高。
     
    修憲變成幾乎不可能的任務,但是時代不會停止進步,憲法當然也不能停滯。因此,時代力量希望降低修憲門檻,只要一半的選舉人出來投票,並且有效同意票超過總投票數1/2,就可以通過。
     
    只有這樣,才能讓憲法更容易貼近人民的需求和時代的脈動。
     
    二、國會選舉聯立制
     
    目前的國會選舉,是採取「單一選區兩票制」。在每一個選區,只會有一位當選人。同時,除了投給特定候選人的選票之外,選民還會有一張政黨票,得票率到5%的政黨,就能分配「全國不分區」的立委席次。
     
    單一選區最大的問題,就是「贏者全拿」。就算兩位候選人分別獲得50.1%和49.9%的選票,有席次和沒有席次的差異,這也讓「民意支持度」沒辦法100%反映在代議士的組成上。
     
    這樣的選舉制度,除了犧牲相對少數人政治參與的可能性之外,更可能因為零和的選制競爭,深化社會的對立。
     
    為了避免相對多數人被過度代表,以及相對少數人代表不足的問題,「政黨票」就會是重要的調節方式。
     
    時代力量的版本上,我們嘗試調和了「尊重地區民意」、「政黨全國支持度」和「代議士運作成本」三個面向。
     
    在席次設計上,會有73席區域立委、10席原住民立委,以及73席不分區立委。立委的總席次是固定的,以避免立法委員人數增加所帶來的成本。
      
    同時,政黨的總席次會在尊重區域立委和原住民立委當選結果的前提下,透過不分區席次的分配,盡量接近政黨的得票率。
     
    如果某個政黨在區域和原住民立委所得到的席次比較多,那麼不分區的席次最多補到和政黨票得票率相當的差額;如果區域和原住民立委席次相加,已經多於政黨票的得票比例的話,就不再分配不分區的席次。
     
    最後,目前5%的當選門檻,也不利於小黨的發展,難以在國會呈現台灣多元的聲音。因此,當選門檻應該也要適度下修至3%。
     
    三、廢除考試院、監察院
     
    所謂的「五權憲法」,是孫中山吾人兄弟所獨創的制度,但也帶來許多問題。
     
    例如考試權是典型的行政權內容,但因為「五權分立」的結構,掌理考試權的考試院,和實際用人的各機關「考用分離」,也造成組織肥大和效能不彰的問題。
     
    又如監察院,從第二次修憲之後,就不再是如同立法院一樣的民意機關,也沒有包括政治問責在內的可能性,但仍然掌握調查、彈劾及審計等廣義立法權的權限。也不斷有監委不當以職權介入行政、司法的質疑。
     
    廢除考監兩院,將憲政機關的權力重新進行適當的分配,是國家正常化的重要一步。
     
    四、重要基本人權寫入憲法
     
    自從憲法1947年公布以來,憲法第二章「人民之權利義務」,完全沒有修正。
     
    然而,國際憲政潮流早就對人權的保障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例如第二代人權的健康權、工作權、對婦女兒童之保障、經濟社會弱勢團體之實質平等保障等權利,以及第三代人權的環境權。
     
    歷次的憲法增修條文,雖然嘗試將一些價值納入增修條文第10條的規定,但性質上是屬於「基本國策」,和人民基本權的保障程度有相當落差。
     
    大法官們雖然也努力透過憲法解釋的方式,將新興的基本權利納入保障,但除了未必有能釋憲的個案之外,也會受到憲法解釋極限的限制。
     
    也因此,需要用「修憲」的方式,系統性地建立、擴張人民基本權利的範圍。
     
    時代力量的修憲草案,廣泛盤點各項基本人權,並特別將勞動權、兒童權和環境權寫入憲法。
     
    憲法的調整,已經遲到了太久。我希望能在接下來的任期中,有看到憲法修正的機會。我也會邀請朝野共同連署修憲草案,將這些重要的價值帶進討論。

  • 2020立委選舉得票數 在 吳佩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07 14:37:28
    有 60 人按讚

    馬的神邏輯
      
    剛邊剝著茶葉蛋邊看新聞,見馬英九語出:鳳山本來就比較綠,能夠達到55比45的局面,對國民黨來講是雖敗猶榮,傻眼的我,手中的蛋跟著 #傻落桌面。
      
    藍委賴士葆則說,罷捷沒有過是在預期之內,但在幾個指標值,蔡英文選總統時鳳山拿了13萬票、高雄市長陳其邁選時拿8萬票,現在只有拿到6萬多票,對民進黨來說是大幅衰退。
      
    昨晚開票後,有媒體報導,地方和挺藍群組第一時間流傳 #民進黨在鳳山大挫敗的訊息,內容直指6.5萬不同意票對比綠營2020立委許智傑拿11.4萬票,2020總統大選蔡英文13.8萬票,2020市長補選陳其邁8.8萬票,堪稱 #綠營史上最低票,#不是摔到樓地板,是住進地下室。
      
    順著馬賴及藍營的邏輯,如果昨天罷捷不同意票超過市長補選的8萬2698票,標題可能會是:黃捷支持度超過市長等級,2022年將代表綠營直取市長大位?!
      
    昨日的不同意票數比起李眉蓁在市長補選所獲3萬3561票,超過1倍有餘,藍營推出的資深議員,其支持度竟慘輸新人黃捷,卻沒能檢討自己,自嗨一片,也是奇景。
      
    儘管蔡英文表達其挺捷態度,民進黨的動員強度如何,若說政治圈的外行人看不懂操作也就罷了。此役民進黨府、院、黨高層,僅在口頭或紙上(臉書等社群)發言,前去奧援的多具中央或地方民代身分,英、賴、蘇有跑來幫黃捷站台或合照嗎?沒有!熱鬧程度直比縣市長選舉等級,但實質的組織動員,當然遠遠不敵單一選區時投入的資源。
      
    甚至,那六萬多的選票,不乏自主性選民,他們出來投下反對票,目的是想阻止挺韓支持者繼續胡搞瞎搞。
      
    2008年縣市未合併前,鳳山是縣政府所在地,是縣區最繁榮的地方,縣市合併後,包括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和衛武營陸續啟用,文山特區更加繁榮熱鬧,除了缺少大型百貨公司或購物商場,鳳山的生活機能比起原市區不遑多讓,知名連鎖餐飲、各類潮牌名店紛紛進駐,便是看準鳳山倍增的消費能力。
       
    高縣過去由民進黨長期執政,馬英九卻曾在此拿下逾五成的選票。2008年參選總統,在鳳山的得票數10萬6274票(53.08%),長昌配9萬3929票(46.91%);2012年馬吳配9萬5531票(46.82%),不敵蔡英文的10萬3396票(50.67%),若加上宋楚瑜2.49%,藍綠比趨近1:1。馬說鳳山本來比較綠,他當年又是如何贏的?
       
    鳳山政壇曾經有一顆亮眼新星,剛滿30歲的林岱樺,2001年代表民進黨首次參選高縣立委,便拿下全國第一高票7萬2609張(鳳山市得票2萬4334票),票數遠超過同選區拿下5萬9100票,排名第二的王金平。
      
    2008年,立委選制由複數選區改為單一選區,連任兩屆的林岱樺代表民進黨出戰國民黨的江玲君,在馬英九旋風助威下,江7萬4062票擊敗林的71450票,雙方差距僅有2612張(1.77%)。
       
    激戰過後,落敗的林岱樺在2011年參選陳啟昱轉任行政職所留下的立委名額,重返立院。
      
    如果當年是由林擊敗江,或許就不會有今天的小金剛。比起同樣擁有顏質、學經歷俱佳的黃捷,林岱樺更具基層實力與組織動員力,遇到政治大海嘯,林依舊不敵個人條件一般、靠馬英九光環加持的江玲君。經過罷免案洗禮的黃捷,戰力雖有提升,但畢竟是靠強大外援穩住陣腳,未來若要更上層樓,仍有一定的難度需克服。
      
    馬英九執政的前四年,而且是完全執政,在立院擁有過半席次,卻無法贏得鳳山的民心,短短四年內票數就掉了1萬多?甚或自2012年後,藍營在鳳山的總統和立委得票數均落後於綠營,僅由韓國瑜在2018年市長選戰一度突圍。這正說明一個重要的事實,鳳山市民選人不選黨,缺少中間選民的支持,僅靠藍綠雙方各自的基本盤是難以在單一選區取勝的。若背棄選民託付,下一次可能就被翻盤。
       
    妄想用發動韓黑民代的罷免案來為韓國瑜討回顏面,不管試幾次,不論哪一選區,選民都會用手中選票,把這些起心動念不具正當性的傢伙打回樓地板。

    #鳳山
    #罷捷
    #馬英九
    #賴士葆
    #林岱樺

  • 2020立委選舉得票數 在 蒼鴻TsangHu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1-11 21:51:16

    Support the stream: https://streamlabs.com/tsanghungpvp 數據來源: 中央選舉委員會

    一般電視台雖然數據更新較快,但可能會有灌票、票數不正確等問題
    而中選會的數據需要經過一定步驟,雖然更新較慢,但是票數是最為正確的
    因為開票所要將數據傳到中選會中心要經過一定步驟

  • 2020立委選舉得票數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11-23 20:30:00

    ⚠️政黨法2017年修法,將補助款門檻下修為3%,節目中誤植為3.5%。

    11月22號就是2020立委選舉登記的最後期限了,從半年前吵初選,到最近各黨喬不分區名單,終於要塵埃落定了。

    不過這兩個禮拜各個黨討論不分區的名單也是戲碼很多,有人哭、有人靜坐、還有人因為名單罵來罵去,不過說到這個不分區名單,這個名單上面的人是要怎樣被選進去立法院?為什麼一直要吵誰排在第幾名誰要往後排?

    一般來說呢,選舉體制有分成:票數最多就當選的「多數決」、按選票比例轉換成席位的比例代表制,以及混合制這三大類。那我們2020的立委選舉就是混合制,也就是說因為我們在選立委的時候會拿到兩張票,一張投給區域立委、一張投給政黨。

    投給區域立委的就是票最多的當選,很好懂,但是為什麼要多一張政黨票咧?

    其實過去選立委其實是跟我們去年選地方民意代表一樣,是採「複數選區相對多數決」,複數選區涵蓋的範圍會比較大,雖然每個人還是只有一票,但會依照最後的得票數高低選出相對應人數的民意代表。但是2008年以後立委席次減半,改成「單一選區兩票制」,一個選區只會選出最高票的一位立委,所以候選人比較不會只打特定議題、標新立異,因為必須要拉攏中間選民才有機會選上。BUT!這種做法其實對小黨很不利,而且可能讓大黨獨大,高票落選的聲音也沒有辦法呈現在席次上。

    那這個政黨票是用來選不分區立委的,不分區立委跟區域立委除了選法不一樣,性質也不太一樣。

    因為立委就是希望各個政黨可以推出專業的、弱勢代表的、以及可代表黨的立委人選,目的是要更兼顧全國的利益來問政、修法,可是很多社會上各領域的專業人士,要叫他們去透過「地方選舉」來進入國會實在太困難了。所以他們就能夠透過這份不分區名單,走進立院。不過,不分區立委因為是政黨提名的,所以若是被「撤銷黨籍」就會跟著失去立委資格,像是前陣子時代力量的高潞以用,就因為退黨失去立委資格,但林昶佐、洪慈庸因為是區域立委,所以退黨也不會影響立委資格。

    計算到底有幾位不分區立委當選,其實也有不同的做法,像我們是採並立制,也就是把不分區跟區域立委分開算,政黨得票的比例只會去乘不分區的席次。但如果是德國或紐西蘭他們採用聯立制,就是政黨票比例會先乘以全部的總席次,再扣掉該黨區域立委當選的席次。等於說政黨的得票率就會比較接近立委的總席次,所以聯立制是有利於小黨,讓小黨也能夠為民發聲,不再只有大黨獨大。

    但是聯立制也有一些問題,像是如果小黨林立,可能會導致一直在換內閣、國會運作失能。像當初一戰後的德國威瑪共和國就是完全的比例代表制,也就是說不管你的黨多小、或有多極端,都可以得到席次。有部分學者認為,這也是納粹能建立他們政治勢力的一個漏洞。所以後來就設立了政黨票門檻來制衡,如果沒有超過門檻,還是不能進立院的。

    這個門檻其實也很多種,像目前台灣的門檻是5%,丹麥則是2%、希臘3%,義大利、瑞典4%,土耳其則高達10%。有些國家還會加上區域席次門檻,比如說南韓是3%或分區得五席以上。

    那如果投給小黨,但他們沒達到門檻,我的票不就浪費了?

    其實就算你投的票沒有辦法讓他們得到席次,但如果政黨票得票率有1%,政治獻金就可以抵稅、有2%,之後可以不用提滿10席區域立委就可以提不分區立委,有3%就可以領取政黨補助款。這些都是能夠幫助小黨繼續存活經營的養分。

    當然也有聽到不少呼聲,希望政黨票的這個門檻能夠下修,避免總是兩大黨在把持立法院。

    你對於立委選舉的制度有什麼看法呢?快在底下留言告訴我們。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