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18歲公民權民調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18歲公民權民調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18歲公民權民調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18歲公民權民調產品中有6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0812紐約時報 *【美國熱浪真實死亡人數可能遠高於通報情況】 一項對死亡率資料的分析顯示,在6月熱浪席捲奧勒岡州和華盛頓州時,兩地的死亡人數比正常情況下多了約600人,約為官方根據往年情況估計的熱浪相關死亡數字的三倍。本周在美國,近2億人再度面臨高溫預警。 https://www.nytimes...

18歲公民權民調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17:46:09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十八歲公民權!#修憲怎麼修?〕  ▌台灣法律年齡規定的差異  記得2018選舉時有三張選票,一張縣市首長、一張縣市議員還有公投票,大家都努力宣傳「18歲就可以投公投票!」的情景嗎?  這場選舉顯示出台灣法規對於年齡限制有著弔詭的差異,憲法規定20歲才具有選舉權;...

  • 18歲公民權民調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12 11:30:35
    有 1,168 人按讚

    0812紐約時報

    *【美國熱浪真實死亡人數可能遠高於通報情況】
    一項對死亡率資料的分析顯示,在6月熱浪席捲奧勒岡州和華盛頓州時,兩地的死亡人數比正常情況下多了約600人,約為官方根據往年情況估計的熱浪相關死亡數字的三倍。本周在美國,近2億人再度面臨高溫預警。
    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1/08/11/climate/deaths-pacific-northwest-heat-wave.html

    *【希臘是歐洲夏季災難的新震央】
    截至週三,希臘第二大島埃維亞北部地方的大火已經摧毀了12萬多英畝的松林,房屋被夷為平地,數百人流離失所,20多個國家緊急援助,希臘總理宣佈這是“前所未有的自然災害”。這場火災是由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熱浪引發,溫度高達46攝氏度的天氣引發災難,同時也在當地掀起政治咎責、經濟及修復等難題。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11/world/europe/greece-wildfires-evia-climate-change-europe.html

    *【美國參議院通過3.5兆美元預算案】
    參議院以50對49的結果通過了這項法案。該預算案將允許參議院民主黨人創建一個龐大的一攬子計畫,特別為氣候變化、醫療保健和教育等領域提供資金。但共和黨對此表示一致反對,多名重要的民主黨人士也為這一高昂的預算數字感到擔憂,法案的最終規模可能發生變化。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11/us/politics/senate-budget-plan.html

    *【德州的醫院超載,醫生們“被即將發生的事情嚇壞了”】
    德州衛生官員警告說,數月來從未出現過日益嚴重的危機,超過10000名當地民眾住院治療,重症加護病房捉襟見肘。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11/us/covid-texas-hospitalizations-icu.html

    *【F.D.A批准給免疫系統弱的人注射第三劑疫苗】
    美國食藥署正式批准第三針,擴大輝瑞和莫德納疫苗第三劑緊急使用的決定,FDA表示此加強注射是為了幫助器官移植者和免疫系統低下(年齡六十歲及癌症患者)的民眾,能對抗Delta變異的風險。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11/us/politics/third-vaccine-dose-approval.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加州成為第一個向公立和私立學校的所有教育工作者發布強制疫苗接種的州,州長Gavin Newsom命令教師和學校工作人員提供針對 Covid-19 的疫苗接種證明或每週進行測試。
    #聯邦衛生官員支持孕婦應接種 Covid-19疫苗,並指出新的安全數據顯示,在懷孕的前 20 週內接種疫苗的人,沒有增加流產風險。
    #泛美衛生組織計劃從今年秋季開始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分發數百萬種冠狀病毒疫苗,這一舉措相當於默認聯合國支援的 Covax 計劃已經無法提供發展中國家所需的疫苗
    #紐約Delta 變異導致新病例激增和住院人數增加,這給即將上任的州長 Kathy Hochul帶來了重大的公共衛生挑戰
    #隨著美國需求激增,各縣重新開放病毒核酸檢測站點。
    #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在測試另外三種藥物,以廣泛尋找 Covid 治療方法。
    #隨著 Delta 病例激增,病毒錯誤訊息反而激增。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11/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

    *【六天佔領九省會,塔利班即將接管阿富汗?】
    自今年5月國際部隊開始撤軍以來,塔利班發動了一場全面的軍事行動,其攻勢近期從農村升級至城市,取得節節勝利。這加劇了人們對塔利班即將佔領首都喀布爾的擔憂。

    阿富汗代理財政部長已逃離該國。美國軍方雖進行象徵性空襲,但基本上沒有進一步介入。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11/world/asia/taliban-afghanistan-troops-explainer.html

    *【塔利班在阿富汗的進展可能為拜登帶來政治危機】
    當拜登總統宣佈他從阿富汗撤軍的計畫時,政治似乎相對簡單:許多民調顯示,美國人支援結束該國近20年來捲入的一場目標變得模糊的戰爭。但四個月後,隨著塔利班以比預期更快、更殘酷的速度席捲全國,曾希望通過結束他所謂的美國“永遠的戰爭”贏得聲譽的拜登,也面臨著新的政治風險。過去幾年來,對阿富汗漠不關心的美國人,重新考慮自己的觀點,特別是如果共和黨人放大了美國失敗和投降的資訊。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11/us/politics/biden-taliban-afghan-war.html

    *【中國以商業間諜罪名判處加拿大商人11年有期徒刑】
    隨著與西方的緊張關係加劇,北京為捍衛本國利益採取越來越強硬的做法,史帕弗案在週三的判決已成了一種警告,讓人們看到了在中國開展業務的風險越來越高。
    Michael Spavor曾居住中國東北,當地一家法院判定他犯有商業間諜罪行後,判處11年監禁。此舉加深了中國與加拿大之間的裂痕,加拿大譴責此案為政治勒索:是對孟晚舟引渡案的報復。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10811/china-canada-spavor-kovrig/

    *【俄羅斯對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提出新指控】
    據俄羅斯調查委員會,納瓦爾尼被控創建了一個“侵犯人格操守和公民權利”的組織,這項罪名最高可判處三年監禁。如果罪名成立,仍在獄中服刑的納瓦爾尼將被繼續關押至2024年總統選舉後,被剝奪參選2024年總統大選的資格。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11/world/europe/navalny-russia-criminal-charges.html

    *【“拼圖”還原東德斯塔西罪惡檔案】
    柏林牆倒塌前,斯塔西銷毀了大部分監視本國公民的記錄。一些活躍人士在最後時刻挽救了部分證據,保留下大量碎紙。經過30年,一群“拼圖者”致力於手工恢復這些檔案。
    https://cn.nytimes.com/europe/20210811/stasi-archive-puzzle/

    *【德國逮捕英國駐德大使館雇員,稱其涉嫌為俄羅斯從事間諜活動】
    德國聯邦檢察官表示,一名57歲的英國公民涉嫌將文件從工作場所偷運給俄羅斯情報機構,以換取數額不明的現金。當局表示,他們懷疑該男子至少從去年11月起就一直在從事間諜工作。外界越來越擔心,德國正日益成為俄羅斯、中國等國際間諜活動的焦點。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11/world/europe/british-embassy-worker-arrested-germany.html

    *【即將接任古莫紐約州長職位的Hochul 誓言改變州長辦公室的職場文化】
    紐約副州長Kathy Hochul在州長古莫發表下台聲明後,首次發表公開談話,她除了和陷入四面楚歌的州長保持距離,同時宣佈將領導紐約度過經濟動盪和長久以來的疫情困境。Kathy Hochul強調,她與州長“關係並不密切”,她也不知道州檢察長報告中概述的行為,該報告發現古莫對近12名婦女進行了性騷擾。Hochul女士說,她將驅逐行為不道德的員工,改變州長辦公室的職場文化。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11/nyregion/kathy-hochul-speech-cuomo.html

    *【美國法官裁定,會計師必須向眾議院提供川普的部分財務數據】
    美國法官裁定,前總統川普的會計師事務,所必須向國會提供他在白宮任職期間的稅務和其他財務記錄,還有關於他為酒店租用政府所有建築物的相關資料。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11/us/politics/trump-financial-data-subpoena-ruling.html

  • 18歲公民權民調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2-24 19:54:44
    有 874 人按讚

    要談「有沒有未來」,根本原因還是「#世代正義」,今日台大教授辛炳隆在「#願景台灣2030」論壇中提到,年輕人沒有儲蓄習慣,「活在當下」的想法,其實也突顯對未來沒有信心與期待。

    很榮幸今天擔任首位發言來賓,我從「世代正義」著手,除了環境永續、財政紀律外,特別提到英國有位哲學家提出「#知識不正義」的說法,知識不正義是指一個人的信念如果不被嚴肅看待,老是因為階級、年紀、性別等被質疑,他會開始懷疑自己的信念,但他完全沒有理由該懷疑自己,因為這是一種認知歧見。

    由此延伸,我們在 #18歲公民權 上看到這樣的歧見與不正義。

    我們仍然看到某些民調顯示,對於下修公民權到18歲是抱持懷疑的態度,青年長期被質疑不夠成熟、不足以有能力投票,久而久之他開始質疑自己的信念,就連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是有能力享有投票權,這是大眾對於年紀的偏見。

    瑞典在落實「世代正義」的作法,就是從小學習社會化,讓他們有充裕的時間跟空間發揮,有能力面對未來各種挑戰。他們去學校學習不只國英數,還學怎麼與社會接軌、有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培養創新力,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對象。

    學習跟這社會接軌,也是悶世代的青年的功課,低薪是結構性問題,讓自己不要原地踏步也是對自己負責,老闆、資方的心態必須改變,把員工當成公司資產,讓員工有成就感,對公司才會有正向發展。

    高房價問題,如同柯市長所說的,社會住宅雖難以一步到位,但必須穩健推進,政府也要努力,囤房稅不要只是說說而已。

    在論壇中,聽到教授學者還有柯文哲市長、江啟臣委員的想法,共同討論三大面向,眾人聚焦議題上討論,一起腦力激盪,意見交換,實在是一個非常難得的經驗。

    照片翻拍:台視新聞、新頭殼
    附上直播連結:
    https://reurl.cc/xg6XLZ

  • 18歲公民權民調 在 蘋果即時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2-23 18:30:28
    有 66 人按讚

    葫蘆裡賣什麼藥呢?來投票吧!
    👆挺蘋果!新聞即點即看
    《【蘋果線上民調】趙少康批總統一人獨大,主張修憲改為內閣制,您覺得他的動機是?
    1小時前》
    https://tw.appledaily.com/politics/20210223/KGC57IXVCRG4XHY66UZKXH2KJQ/
    📱掌握時事,《蘋果》APP免費下載→https://tw.adai.ly/h70aWHaF23
    🍎看《蘋果》無廣告,升級壹會員獨享→http://bit.ly/2Z9Gqny
    #趙少康 #修憲 #總統制 #內閣制 #公民權下修 #不在籍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