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110指考英文五標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110指考英文五標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110指考英文五標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110指考英文五標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110指考地理 還好,巫師地理考前提醒要帶尺! 完全沒出中國地理, 另也以2021年缺水時事來考學生的地圖判讀。 幾乎都是考古題,學生若有寫過考古題,這份考題應能得心應手。預估五標會稍微提高,分別為頂標80分、前標74分、均標64分、後標50分、底標42分,皆較去年高出2至4分不等。 (難題...

110指考英文五標 在 Hey, it’s Samara ?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1:54:17

- 指考過後、開學之前是大學新生最期待卻有點緊張的一段時間🤣 不知不覺我也要升上三年級了,如果問說對法律系新生有什們建議的話,我覺得有下列十個🤣 - 1、維持英文程度且學習其他語言,從幼稚園到高中學習英文也有相當一段時間了。在英文有一定程度之後,學習其他語言所受影響其實並不大。多多學習其他能力並不是...

110指考英文五標 在 ɪ • sᴛᴜᴅʏ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2 19:19:11

上次的問題框框有好多朋朋問我作文的問題 都是怎麼練習?可以請誰幫忙批改改? 今天主要是會分享我作文批改的幾個方式 其他練習作文相關的內容之後會有一篇長文 有完整的英文讀書方法在裡面(之前的框框收集的那些問題) 話不多說馬上進入正題➡️(文末有方案說明) ◽️完成一篇作文之後你可以: 1.請學校老...

  • 110指考英文五標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30 16:13:09
    有 25 人按讚

    110指考地理

    還好,巫師地理考前提醒要帶尺!

    完全沒出中國地理,
    另也以2021年缺水時事來考學生的地圖判讀。

    幾乎都是考古題,學生若有寫過考古題,這份考題應能得心應手。預估五標會稍微提高,分別為頂標80分、前標74分、均標64分、後標50分、底標42分,皆較去年高出2至4分不等。

    (難題)
    單選題第19題,提供考生兩張圖表進行判讀,題幹敘述某人在大西洋的甲島附近發現了一個未知小島(乙島),他製作了兩種地圖標示乙島的位置。其中,圖7為以甲島為中心的等距方位投影地圖,圖8為麥卡托投影地圖。詢問乙島相對於甲島的方位角及最短距離為何?

    (難題)
    單選第37至38題是題組題,並帶入2021年春季水情吃緊時事,測驗學生判讀地圖的能力。楊凱說,這道題組題目長,考生要先找到中港溪、峨嵋溪,並拿尺量測比例尺,估算出實際面積,可以測得中港溪流域面積是在400平方公里。

    (難題)
    非選擇題第一大題描述,美國是龍捲風發生數量最多的國家,該國最常發生的地區有「龍捲風走廊」之稱 。其中第4小題,要根據適合孕育龍捲風的氣候與地形條件判斷,除了美國之外,圖中還有哪個地區最常發生龍捲風並導致嚴重災情。

  • 110指考英文五標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31 18:13:10
    有 242 人按讚

    學測個人申請普大科大結果公布
    祝福 通過同學,備審面試加油
    歡迎私訊聊聊 #地球環境學群
    👉準備指考繼續努力

    110學測,數學明顯變難,頂標級分下滑。大家填得很保守。這次臺大醫學四科59,陽明醫學則是60。唯一有採計社會,馬階醫學54。其他醫學系則是國英數自57。(如果納入超篩因素,慈濟與高醫需要58、中國醫、北醫、輔大,以及其他醫科需要59)

    另外,目前高二生,111學測確定三天考程,因應高三下教學正常,所以未來的甄試時間延到五、六月,七月指考測驗改成分科測驗,沒有國文跟英文,也沒有數乙,剩下數甲跟其他科目。而且時程兩天,排在七月底。換句話說,考完分科測驗,暑假剩下一半。

    變化很大。

  • 110指考英文五標 在 奇諺英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2-07 18:28:08
    有 20 人按讚

    「⚠️⚠️⚠️士林校限定⚠️⚠️⚠️」
    「陳顥國文✅ vs 奇諺英文🔥」

    2021 國英主科全年班
    3/20起隔週(六)13:30-16:30 陳顥國文學測班
    要開課囉!!
    #迎戰111學測 #士林北投 #升大學

    #簡評110學測國文選擇試題 #陳顥撰

    #總評

    難易適中,難度較去年(109)提高。試題選材扣合高中國文本位,具鑑別度。

    #基本特色

    1、閱讀理解比重略增,國學常識題減少。

    2、文言占比與往年相近,但難度提高。若廣義計算,文言與白話比例約為5.5:4.5。(文言題約23題)

    3、直接或間接從「核心古文三十篇」出題約佔22分,略低於去年。

    4、試題取材回歸文史領域。跨領域(哈士奇20-21、背景知識41)試題大幅減少。

    6、第15-34題全為題組題(共九題組)。考生宜針對題組題加強練習。

    7、挖洞題(4、8、22、31)高達四題,甚為罕見。

    8、新詩題(7、42)雖非課內選文,但選項設計明確且合理。

    #試卷亮點

    1、選材兼顧古典與現代、韻文與非韻文。選項設計用心,測驗考生擷取資料與推理文意的技巧,頗具鑑別度。

    2、題組題多控制在兩子題(26-28為三子題),降低考生因一篇文章看不懂而錯一整排的風險。

    3、爭議多年的素養題,在今年劃定出題範疇,不再為素養而素養、為跨領域而跨領域。回歸國文考科的任務。

    4、連續四年沒有考看不懂、令人痛苦的朦朧新詩,值得肯定。「通靈」式的新詩考題可望走入歷史。

    5、排序重組題選自尉師天驄散文,操作容易。

    6、卷末(42)的新詩題呼應考生的應考心情,頗具巧思。考生若理解文意,當能會心一笑。

    #心得與建議

    1、文意挖洞題出了四題,占分比例似乎過高。

    2、諸子思想考兩題組的儒家孟子(18-19、31-32),以及一題組的法家商鞅(24-25)。其他選文雖有《戰國策》(33-34)與列子(40),但多偏向文意理解而非思想核心,廣度稍顯不足。

    3、文學批評考題多(8、12、26-28),且選文的學術味較濃厚。

    4、國學常識題比起去年,減少甚多,對費心研讀知識點的考生較不友善。

    5、課本白話選文與作家幾乎沒出題,可能導致學生選擇性、賭注性押寶閱讀,不利完整學習與授課。

    #小結

    作為舊課綱、舊制學測末代考題,這份考題頗有「繼往開來」的氣勢!

    選文及考題難易度趨向指考化,未來只考一次大考國文,推測難度只會繼續拉高。

    考題文白比例大致確定,未來幾年文言文占比應該不會低於四成五。

    中上程度的鑑別度提高,低分群則更低,預測五標原始分數都會下降。前兩年頂標與前標同級分的情況應該會改變。

    閱讀速度、閱讀技巧將是未來應考的關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