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108課綱學年學分制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108課綱學年學分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108課綱學年學分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108課綱學年學分制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高虹安,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四月十五日虹安於教文委員會針對「#科技教育實施現況及發展」進行質詢,為了培養學生的 #科技素養,透過運用科技工具、材料、資源,培養設計與創造科技工具及資訊系統的知能,108課綱新增 #四學分 的科技課程,包括生活科技兩學分、資訊科技兩學分。 ▶️虹安表示111學年度,全國有59間大學,共584學...

  • 108課綱學年學分制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20 18:00:00
    有 916 人按讚

    🗣四月十五日虹安於教文委員會針對「#科技教育實施現況及發展」進行質詢,為了培養學生的 #科技素養,透過運用科技工具、材料、資源,培養設計與創造科技工具及資訊系統的知能,108課綱新增 #四學分 的科技課程,包括生活科技兩學分、資訊科技兩學分。

    ▶️虹安表示111學年度,全國有59間大學,共584學系會查審高中生「科技領域」的修課紀錄,其中也不乏社會組的科系,都會參採科技領域的修課紀錄,包含設計系、外文系、法律系、政治系、傳播學系…等,請問教育部是否有針對高中端科技領域開設課程的類型等進行盤點?哪些課程是佔科技領域的大宗?根據高中資訊教師表示,目前有許多學校 #師資其實仍較匱乏,因此大多都只能開設符合主流的資工系升學需求的#APCS檢定課,非資工系及理主科系也會被參採所謂的科技教育,例如清大藝術與設計系欲結合人工智慧發展科技藝術,台北大學會計系也有相同情況。

    ▶️虹安認為,高中科技領域淪為APCS培訓班的問題,最大部分可能就是 #需要增加教師的員額,學校沒有那麼多人力可以開設更多元的課程,因此學校只能選擇優先開課綱裡的 #加深加廣選修,對此情況教育部掌握多少?

    教育部長潘文忠則回應:「科技領域一直都不是考科的項目,但卻是未來的趨勢,所以在準備資料上不會要求一定要加深加廣,因此校方不能要求學生一定要修學分,它只是培養學生基礎素養。」

    ▶️對此,虹安自己是出身科技領域,雖很支持教育部推崇大數據、程式設計等相關課程,但是其實對社會組學生來說,並不是人人都需要學會APCS、寫程式,可能統計軟體、Excel、金融科技或影音製作等課程對社會組學生來說會更適合,因此希望教育部 #在未來可擴充資訊開課的多元性。

    ▶️另一方面,虹安也發現108課綱將國小的資訊課程刪掉,教育部國教署立場是,各縣市教育局處可根據地方特色,自訂「#課程架構」供學校參考,但只能用「#引導」而非強制,因此學校可以自行決定是否開設課程,正面來看是保有學校開課的彈性,但若反面來看,學校可開、可不開,拿掉國小電腦課的話會不會使國小生資訊能力較差、跟不上?國小資訊不列入正式課程,沒有寫課程參考,也沒有能力指標,有沒有可能造成各校程度落差?

    ▶️虹安認為上了國中後課程銜接也有可能會有困難,根據108課綱官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科技領域)資料,國中學習內容包含演算法、寫程式、大數據等內容,若A某學生就讀之國小未開設相關課程,而B某學生就讀之國小有開設,難免會讓人質疑是否導致有些學生「#輸在起跑點」?而國小老師不見得每個人都有資訊素養,所以搞到最後就是,國小的資訊融入教學變成「會用電子白板上課就等於培養了學生的資訊素養」?結果升到高中發現學生根本就不會用Word、Powerpoint,然後資訊教師就會被其他科的老師質疑為什麼高中資訊課不教學生這些資訊能力?

    對此,教育部長潘文忠僅表示:「目前已有相關類課綱做銜接準備,速度會加快。」

    🔺虹安希望教育部,能 #正視資訊教育第一線人員所面臨到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式,否則就是徒增教師與學生的困擾。

    #科技教育
    #理性監督

  • 108課綱學年學分制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9-27 18:30:33
    有 142 人按讚

    【教師節快樂!】
     
    明天是教師節,在基隆的各級學校,不論是校慶、成果發表等,都可以看到第一線老師們的創意和實踐,以及對多元課程設計的用心──這些都展現在基隆學子們多元繽紛的發展上。感謝所有在教育現場的第一線老師們的辛勞與付出,教師節快樂!
     
    針對第一線教師課程資源等議題,我們也就高中多元選修和能源教育課程等,和教育處在議會進行了許多討論,希望可以更重視對課程資源的協助,而不要將壓力都放在基層教師身上。我們也會持續關注!(請見下方)
     
    另外,明天教師節也是時代力量的七天假喔!https://npptw.org/j4puNN
     
    ---
     
    ️1️⃣ 高中多元選修:教育處是否可以投入資源、協助基層教師減輕開課壓力?
    108課綱上路後,在第一線的教學實務上存在滿多困難和問題,不論議會中或發文詢問,我一直和教育處長討論多元選修課的問題,感謝處長一直很積極地回應,但似乎都沒有辦法從整體來解決核心的問題。
    108課綱規定高中職學校必須開設「學生應修學分數1.2至1.5倍之選修課程」,讓學生有更多選擇,但是這樣的開課比例要求,對於規模較小或資源相對沒那麼多的學校來說,能夠開設的課程廣度、深度和堂數有限,也有可能讓開多元課程的責任和成本就落到現任教師身上,讓資源相對少的基隆各高中老師除了協助承擔行政職,還必須花很多時間或尋找教材,雖然有「增能研習」可以提升老師知能,但真的很難透過研習就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因此,我上次臨時會提案請教育處參考台北市各校組成策略聯盟共享資源,研議「跨校選修」機制來減輕個別學校老師開課的負擔。或是「補助選修師資費用」、「和大學老師合作」增加外聘教師的可能性,這件事常因「鐘點費太低」或「沒有交通補助」而無法吸引專業師資,目前個別學校也很難再為選修課多編列師資預算,因此我也詢問除了教育處提到的國教署基本補助外,是否可以評估規劃「編列補助選修師資費用」或「交通補助」?
    我也提到,若試辦實體課程跨校選修比較困難的話,也許可以考慮線上課程,處長多次跟我強調基隆市政府已經簽了酷課雲的合作備忘錄,且108學年度起在基隆的高中生可以使用酷課雲來進行自主學習,但是,酷課雲上何時可以列入選修學分呢?
    處長回覆說,「跨校選修」目前受限於交通和排課因素,還無法實施「實體課程」的跨校選修。在「編列補助選修師資費用」上,有和學校開會討論,目前已有國教署基本補助,若學校有需求都可以來和教育處討論。而109年開始「酷課雲」就能列入選修學分。
    https://npptw.org/LoyJVT

    ️2️⃣能源教育:而其實早在2002年,教育部就開始推動永續校園,永續校園指導手冊中也有關於能源運用、校園降溫的指導,而在「教育部永續校園探索及示範計畫」主題中,也包含了能源循環最佳化、基地永續等主題,都很能夠符合校園節能和降溫的推動方向,我請教育處說明關於永續校園的推動狀況,以及是否有遇到哪些困難。另外,除了硬體設備外,在使用冷氣的同時,如何培養學生節電、和正確使用能源觀念非常重要,學生也會把正確的觀念帶回家中,讓影響範圍更闊大。很高興看到教育處在這次的報告中提到推動能源教育的成效,其實在108課綱《總綱》中,就有規定各領域課程設計應融入環境學習議題,五大主題中就包含了「能資源永續利用」等主題。我具體建議教育處,在本市教師研習課程規劃中,加入能源永續及能源轉型課程,以及與各校老師們討論能源教育如何融入各領域課程設計並提供相關教案示範。教育處表示本市連續3年有學校獲得教育部永續校園的補助,未來也會擴大辦理,並希望結合108素養導向課程,提供環境教育、能源教育為主題的跨領域課程。
    https://npptw.org/X4pGwB

  • 108課綱學年學分制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6-04 18:00:25
    有 257 人按讚

    #紀念六四 發文的今天是6月4日,在中國,我們沒有辦法搜尋到1989年6月4日發生的事情。在民主台灣,我們其實離獨裁政權不遠,歷史上和地理上都是。民主、自由與人權並非理所當然,未來也許一路艱難,但追求民主的我們,沒有退路。
     
    【業務報告Day7|教育處、文化局】
      
    業務報告迎來大結局了!6月2日(週二)是教育處與文化局的業務報告,我針對高中多元選修、大武崙森林工程開放試玩和教育處討論,在下午時與文化局討論在地出版的支持和規劃。
     
    在看兩局處業務報告前,完結篇簡單心得在此~~經過七天的業務報告,除了我和團隊每天都看資料看到深夜、累得快要暴斃之外,因為時間設計上還是「統問統答」(有議員會問重複的問題或是之前都討論過的議題...)再加上「超級晚開始」與「盡可能準時結束」的時程設定,所以即使準備了很多討論事項,還是沒什麼時間能和局處針對我們關心的議題深度來討論。
     
    #議長一直叫我把問題留在總質詢再問
    #但總質詢只有一小時哪問得完
    #明天跟大家說本辦總質詢準備了93頁ppt最後我只講了63頁扼腕的故事
    #想跟其他議員要時間QQ
    #醒醒吧基隆市議會沒有時代力量黨團
     
    🖥業務報告影片🖥
    教育處 https://vod.kmc.gov.tw/k_video/video/1090602D_0.mp4
    文化局 https://vod.kmc.gov.tw/k_video/video/1090602D_1.mp4
     
    🦉#教育處
    🏆高中多元選修:教育處是否可以投入資源、協助基層教師減輕開課壓力?
    108課綱上路後,在第一線的教學實務上存在滿多困難和問題,不論議會中或發文詢問,我一直和教育處長討論多元選修課的問題,感謝處長一直很積極地回應,但似乎都沒有辦法從整體來解決核心的問題。
     
    108課綱規定高中職學校必須開設「學生應修學分數1.2至1.5倍之選修課程」,讓學生有更多選擇,但是這樣的開課比例要求,對於規模較小或資源相對沒那麼多的學校來說,能夠開設的課程廣度、深度和堂數有限,也有可能讓開多元課程的責任和成本就落到現任教師身上,讓資源相對少的基隆各高中老師除了協助承擔行政職,還必須花很多時間或尋找教材,雖然有「增能研習」可以提升老師知能,但真的很難透過研習就成為該領域的專家。
     
    因此,我上次臨時會提案請教育處參考台北市各校組成策略聯盟共享資源,研議「跨校選修」機制來減輕個別學校老師開課的負擔。或是「補助選修師資費用」、「和大學老師合作」增加外聘教師的可能性,這件事常因「鐘點費太低」或「沒有交通補助」而無法吸引專業師資,目前個別學校也很難再為選修課多編列師資預算,因此我也詢問除了教育處提到的國教署基本補助外,是否可以評估規劃「編列補助選修師資費用」或「交通補助」?
     
    我也提到,若試辦實體課程跨校選修比較困難的話,也許可以考慮線上課程,處長多次跟我強調基隆市政府已經簽了酷課雲的合作備忘錄,且108學年度起在基隆的高中生可以使用酷課雲來進行自主學習,但是,酷課雲上何時可以列入選修學分呢?
     
    處長回覆說,「跨校選修」目前受限於交通和排課因素,還無法實施「實體課程」的跨校選修。在「編列補助選修師資費用」上,有和學校開會討論,目前已有國教署基本補助,若學校有需求都可以來和教育處討論。而109年開始「酷課雲」就能列入選修學分。
     
    🌳大武崙森林公園一期
    由於討論時間不多,我趕緊再次詢問大武崙森林一期現在已經準備動工,先前資訊公開不足做了些微的改善,而更重要的是要一步一步納入參與,未來是否能在完工前邀請居民和使用者來試玩、並把回饋意見納入後續調整中。處長有明確答覆說一定會來辦理。而二期的工程我也會再總質詢和市長討論。
     
    📙#文化局
    🌺在豐厚的土壤下種下契機──在地出版的資源挹注和規劃
    文化局在業務報告中「未來施政重點」的第一項是「書香基隆」,裡面提到:「為了提升城市競爭力,將推動圖書服務優質化,以及鼓勵文學創作、出版⋯⋯」而在計畫中,「蒐集、徵集基隆文學,完整典藏地方特色館藏」規劃預算額度是75萬元,大部份的預算應該都用來舉辦徵文和購置圖書館館藏。
     
    雖然文化局有特別提到出版,但主要業務是以基隆海洋文學徵文比賽或出版作家作品集,並以「蒐集」「基隆」相關的書籍為主,或是用文學獎。雖然文化局也開始重編「市誌」,但在一個文化豐厚的城市裡,我們還可以多做些什麼來鼓勵民間團體記錄文化、更重要的是用各種創意的形式來書寫自己的故事呢?
     
    我和文化局分享讀過游擊文化出版的、關於韓國釜山山鷹出版社的《鄉野間的幸福出版》這本書,裡面談到作為不在首都的出版社山鷹,如何在釜山生存了十幾年並且出版超過400本書籍,其中包括記錄釜山當地木板屋村拆遷、都更等社區運動故事的書籍,也有像《品味釜山》這樣在日本大受歡迎的書籍。地方出版很重要,雖然以地方為核心內容,但出版品紀錄了在地連結社區營造的能量、紀錄文化與城市故事,甚至幫這座城市行銷國際。地方出版社的目標之一,就是「幫助文化在地化並深化文化民主」。
     
    在韓國釜山,雖然金額不多,但有釜山文化財團每一年提供的「地方出版文化與小型圖書館補助計畫」,在新北市,有「地方文史研究調查計畫補助徵件,入選的能得到120萬/年的支持。
     
    我以和夥伴們編寫《雞籠霧雨》為例(我也特別強調不是要來要補助),我們挖掘過西岸碼頭西二三倉庫的空間和記憶,也讓西二三成為後來空間活化政策的重點,我們寫過望海巷的漁村文化與拆遷案,也紀錄碼頭工人這個基隆非常重要的勞動歷史。我們也以青年的觀點,寫過很少人注意到的基隆青年通勤族他們的日常掙扎、勞動狀況和寄望,我們也想要繼續作正濱遠洋漁業、從非漢人觀點記錄都市原住民。
     
    基隆是一座底蘊豐富的城市,很值得發展自己的書寫與出版,但是地方出版是非常困難的工作,需要政策性地建置一個「友善出版」的環境——除了要有在地政府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不斷鼓勵民間進行全面性的田野調查、口述史以及出版規劃,未來才可能有出版社願意進駐,再一步一步培養在地讀者與出版市場。現在台灣各地在地刊物蓬勃發展,我們要怎麼創造友善出版的政策環境,第一步是什麼?文化局的規劃是什麼?有任何的資源、協助或整合來支持在地出版嗎?
     
    局長同時回覆我和同樣也關心在地文史發展的王議員,文化局會再以多元的角度做規劃,並朝在地出版目標來做準備。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