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100公尺平均幾秒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100公尺平均幾秒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100公尺平均幾秒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100公尺平均幾秒產品中有4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552的網紅麥特教練 x 訓練與生活,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如何無痛回歸訓練 】- 每個人的回歸訓練方式都不同,你也不是唯一感到焦慮的人 疫情將近快三個月的日子,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沒辦法有一個舒適的環境運動,附近的公園或者學校可能都沒辦法正常進出。在三級那段期間,我大概一天只會出去一次,就是買東西喝或者出去遛狗,除此之外也沒其他多好的選擇了,但我覺得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汽車私房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頻道成立!歡迎訂閱及加入: 【游泳私房話】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fGGxRvTJwgZz6Wak2zalw 【游泳私房話】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wimmerprivatetalk...

100公尺平均幾秒 在 耶嫩 yenom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3-05 04:22:37

【超越銅牌的意義】 這兩天在帶國中田徑比賽 今天算是有點小成果 恭喜女生獲得國中女子組4*100公尺接力第三名 恭喜男生獲得國中男子組4*100公尺接力第八名 其實真的很令人感動 跟大家分享我們成軍的故事(到現在也才成立第二年) 起初是有一個女生很喜歡很喜歡跑步 於是找了其他幾位也喜歡跑步的同學 ...

100公尺平均幾秒 在 PanSci 泛科學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2-03 15:33:18

#promo【#科學腦洞時間】如果有個颱風眼比臺灣更大的颱風,會怎樣? 每到夏秋兩季,颱風就會蹦~蹦~蹦~的冒出來,雖然今年颱風大多三過家門而不入,但它的存在仍舊是我們不可忽視的威脅。 只要颱風一接近,經常籠罩台灣大半個國土,如果某天出現了一個「颱風眼」比台灣更大的颱風,會怎樣呢? 🌀 ...

100公尺平均幾秒 在 詹詠然 Latisha Chan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9-07 19:02:01

昨天抹茶山之行真的是累翻我了...身為一個運動員,看大家分享內容說著「抹茶山很美,但是爬上去是有點難度的。」心裡想,我應該可以吧...平時心肺和肌力都有一定的程度,沒有問題的,可能還可以比來回的平均時間更少呢! 就是抱著這樣的心態,我們出發了。 中午12:30左右抵達五峰旗山停車場,開始擦防曬、確...

  • 100公尺平均幾秒 在 麥特教練 x 訓練與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3 19:49:37
    有 22 人按讚

    ✨【 如何無痛回歸訓練 】- 每個人的回歸訓練方式都不同,你也不是唯一感到焦慮的人

    疫情將近快三個月的日子,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沒辦法有一個舒適的環境運動,附近的公園或者學校可能都沒辦法正常進出。在三級那段期間,我大概一天只會出去一次,就是買東西喝或者出去遛狗,除此之外也沒其他多好的選擇了,但我覺得我可能比很多人幸運,在疫情期間還有一些空間,和一些簡單的器材,來維持我身體的運動能力,在這個期間我的目標只有一個,讓自己持續保持活動,然後保有對食物的熱情,會這麼說是因為活動量下降,會讓我對食物的需求大幅下降,很長的時間不太吃東西,這樣的結果,就是體重會下降很多,肌肉、脂肪、水份等應該都差不多會往下,我們大多人很難控制只有下降其中一種。

    那我們進入主題吧! 在短期的停止訓練之後,我們該如何無痛地回到健身房運動
    如果你有以下的目標,也許今天的分享可以給你一些幫助。
    -►運動愛好者
    -►想開始嘗試規律運動習慣
    -►想改變自己的體態
    -►想增加自信心
    -►想提升自我效能感

    🔶一、停止訓練在生理上的效果

    在一些過往的研究中,我們發現高度訓練的運動員,在發生 #突然的休息,即使時間不長,也會發生所謂的停止訓練效果( Detraining Symdrome),這種情形大多發生在運動員故意停止訓練或者因傷被迫停止訓練,或者像這次面對突然升溫的疫情,大多數人無法正常地做訓練。

    而停止訓練的症狀包括:「失眠、焦慮、沮喪、心血管功能改變、沒有胃口,這些症狀通常都不是病理的,如果短時間可以恢復訓練,症狀都會緩解」。我自己在疫情中有一度是一週幾乎沒什麼活動,還記得當時的睡眠品質變得很差、我很容易感到焦慮,也會對現狀的產生無力感,甚至覺得沮喪,一天只出門一次,買了兩個便當,但我想吃東西的慾望也是很低,但卻會在某些時段突然很想吃垃圾食物,這又讓我更加地焦慮。

    我們將運動類型分成 #耐力型運動 以及 #肌力與爆發力型運動

    🌀 耐力運動短期停止訓練的效果

    短期停止訓練 (四周以內),我們用 #最大攝氧量來當作標準 #身體最強的有氧能力指標 ,四天的停止訓練大概會下降4%,3週-4週的停止訓練大概降低7~ 14 %。如果停止訓練超過8週,有氧能力也許會降到比訓練前低20%。而這些有氧能力的降低,大多的原因是因為心肺系統的改變,像是血量、每跳輸出量與最大心輸出量的降低。通常優秀運動員或者原本訓練量很高的運動愛好者,會感受更明顯的下降結果。

    🌀 肌力與爆發力運動短期停止訓練的效果

    四週完全停止訓練,最大肌力降低6~10%,最大爆發力降低14~17%。而肌力與爆發力的減少,有可能會跟跟快縮肌2型肌纖維萎縮,以及神經適應降低有關。

    肌力最大下降的幅度發生在最初4週,大約10%,接下來到第8週,運動表現會持續下降,降低至11~12%,尤其是高度訓練的運動員,下降的幅度會更加明顯,相對地,如果是休閒運動員或者未經訓練的人,經過2~3週的停止訓練,可能影響不大。

    🔶二、如何無痛回歸訓練呢?

    經歷的這麼長時間,超過八週的期間,如果你是低度運動者,甚至幾乎沒有運動者,當你回到健身房舉鐵、或者重新回到跑步或爬山的運動當中,我想肯定會覺得挫折感很重,我相信這是幾乎可以預期的狀況,不過也不用太過擔心,好消息是雖然肌力和心肺能力也許已經所剩無幾,但如果你先前有好好的 #規律運動以及疫情期間有做一些 #動態休息,那我相信其實回到疫情前的能力應該不會花太久的。

    🌀動態休息:用來降低因為 #被動休息或者 #完全休息,生理功能喪失的幅度。動態休息就是盡量維持一些運動計畫,像是每天的動態伸展操、居家的健身動作、夜晚出門小跑步等等,這些運動看起來沒什麼強度,但卻可獲得身體和心理的恢復,也能盡可能將體能喪失降到最少。

    🌀以下的一些建議也許可以幫助到你:

    1️⃣肌力訓練的運動強度可以下降到之前50%甚至更低,肌力訓練次數可以使用12~15下的區間,至少操作3組,單次總運動時間可以抓30~60分鐘內,例如之前臥推100公斤8下x 3組,可以先從50公斤開始操作,次數可以看當下身心理反應來做微調,我個人會建議次數可以先抓高,若覺得不行再慢慢往下調整。

    2️⃣耐力訓練方面,建議先從有氧區間開始做起,用 #輕鬆跑 的方式慢慢增加運動的時間,假設第一次開始跑15分鐘覺得很累,就休息一下沒關係,不用評價自己的身體,試著觀察身體的反應,下次可以增加5分鐘,再慢慢地往上累加。能力如果比較好或者已經適應有氧耐力跑,可以開始使用「長節奏訓練」,大約以70%最大速度,反覆衝刺200 公尺以上,反覆間休息45秒或更多,組間休息2分鐘,這樣做的目的通常是用來訓練有氧耐力,以及有氧的爆發力。

    3️⃣熱身運動要做充足,針對緊繃的肌肉確實放鬆,以及盡可能用動態伸展的方式來提高體溫跟增加關節的活動度,如果是要操作爆發力類型的運動,記得要做一些簡單跑跳當作身體活化,不要直接做很高的強度,如直接想要做最大爆發力或者直接去灌籃等等。

    4️⃣均衡飲食,盡可能攝取多種類的蔬菜,以及好的蛋白質跟碳水,盡可能平均分配在三餐當中。

    5️⃣睡眠與休息,通常好的睡眠品質會為身體帶來最好的恢復,好的恢復可以讓你每次的訓練強度得以慢慢累加上去,睡眠基本上就是最好的補給品,成人的建議睡眠時間7~9小時,中老年人可能會下降到6~7小時,小孩子通常是會睡得更多。

    🔶三、訓練影片分享

    上肢推拉課表,我除了第一個槓鈴划船,後面都是用配對組的方式來訓練,肌群主要針對背肌以及肩膀做強化,最後體能是操作雪橇衝刺,也別忘了訓練後記得補充蛋白質和碳水,伸展放鬆也別忘記做囉。

    參考資料:運動訓練法( Periodization,5/e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raining )
    =============================
    ❇️如果你喜歡這次分享的內容❇️
    ➡️歡迎留言留下感想
    ➡️按愛心❤️並且收藏
    ➡️分享文章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Ddy_uuM3bco

  • 100公尺平均幾秒 在 完全娛樂 ShowBi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31 16:59:48
    有 1,796 人按讚

    這個禮拜的比賽太刺激啦
    小曹真的太強啦~~~

    #全明星動會

    //////////////

    《全明星運動會》 接力賽驚險逆轉 曹佑寧3奪MVP

    全台大型運動實境節目、台視、三立《全明星運動會》第二季,昨(5/30)天最新一集全體平均收視創下2.52好成績,15-44歲有效收視更高達2.78。最新一集第一個賽事就是備受關注的「龍舟」,為此選手們自四月便開始訓練,比賽當日豔陽高照,選手們頂著高溫上陣,而先前因傷退賽的范逸臣也到場力挺紅隊,紅隊氣勢如虹,成功在龍舟項目直落二奪下勝利,並連續兩次都突破大會紀錄。而面臨四連敗的藍隊,錢薇娟肯定隊員的努力,也喊話:「這就是比賽的一部分,大家要學習去面對這個結果,勝不驕敗不餒都是狗屁,所謂的運動家精神是不管贏或輸,重新調整好後再超越自己的那種喜悅。」。接著進行的項目「鐵餅」,紅、藍隊兩隊不遑多讓,女生也紛紛超越大會紀錄,其中林敬倫擲出40.43公尺的超高成績刷新上一季胡宇威的紀錄,也是林敬倫在賽事進行以來的第四個大會紀錄,最後藍隊成功終止四連敗,拿下鐵餅這場勝利。

    最後一個項目「4×100公尺接力」,回到當初比試時的田徑場上進行,經過了幾個月的訓練,房思瑜感慨:「能回到最初比賽的場地,是很完美的收尾。」,女子組接力由紅隊拿下勝利,雷艾美雖敗猶榮:「拼盡全力,並沒有輸給自己。」, 而男子組的部分藍隊派出顏佑庭、林敬倫、潘君侖和彭小刀,紅隊則派出廖允杰、王家梁、周予天及最後一棒曹佑寧,藍隊在前三棒為彭小刀拉開距離,眼看藍隊勝券在握,最後曹佑寧展現驚人加速,以0.22秒之差成功逆轉勝,再為紅隊奪下一座獎盃。彭小刀表示自己經歷了一個不可思議的一刻,也自稱:「公園阿伯是用生命在跑。」,曹佑寧也拿下了個人第三座MVP,也破節目以來首位單人拿下最多MVP的選手。

    為配合政府防疫措施,台視、三立《全明星運動會》第二季也暫停錄影,在昨(5/30)天播完節目存檔後,下週日(6/6)起將播出起點回顧,並由紅藍兩隊隊員在線上和粉絲一起觀看、分享成長歷程!而本季未完賽事,也將於疫情得到控制後繼續進行。據了解,紅藍兩隊隊員在家防疫也都保持運動習慣,自主訓練,時刻在為總決賽做準備;製作單位也會在此期間,於官方臉書不定時釋出未播花絮,敬請粉絲和全明星運動會一起做好居家防疫、耐心等待!台視、三立《全明星運動會》第二季每週日晚間八點於台視頻道首播。

  • 100公尺平均幾秒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29 07:36:20
    有 5,931 人按讚

    【智慧手錶於新冠肺炎之隱形缺氧(Silent Hypoxemia/Silent Hypoxia)的可能角色】

    疫情升溫,不少接觸者會被居家隔離,一旦發病再連絡檢驗,然後安排就醫。但是,現在的醫療資源,尤其是北部相對不足,因此,確診的輕症者,也會被安排在家中等候住院或者被安排住在防疫專責旅館。這幾天,居家隔離者或是確診者猝死的事件時有所聞。推測可能發生了一般所說的「快樂缺氧」(Happy Hypoxia) (正確的說法是「隱形低血氧症」(Silent Hypoxemia)或者照字面上來說是「沈默的低血氧症」)。

    早在去年四月,Dr. Richard Levitan就曾在《紐約時報》就寫到:不少患有嚴重新冠肺炎的病人,來到急診時,雖然病人的血氧飽和度低達50%(正常人是95%-100%),但是,病人本身卻不覺得喘,因而稱之為「快樂缺氧」(Happy Hypoxia)。病人本身雖然不覺得喘,但是這樣的「低血氧」卻會快速的進展到呼吸衰竭而需要插管使用呼吸器,甚至有生命危險。因此,如果能夠盡早發現這樣的「低血氧」,盡早就醫治療,或許可以改善預後。

    其實,這樣的「低血氧」並不難發現,只需要有一台「血氧飽合度偵測儀」或簡稱「血氧計」就可以。但是,在疫情嚴峻的此刻,血氧計,已經是一機難求了(真希望台灣此時也能有「血氧計」國家隊,能夠大量生產)。為了避免發生憾事,政府之前有提供「血氧計」給集中檢疫所內的確診個案,讓他們自行測量,一旦發現血氧下降,就緊急送醫。

    在居家隔離或者在防疫旅館,如果沒有血氧計,有沒有什麼可以讓自己稍微安心的做法呢?能不能使用智慧手錶來測量呢?
    身為胸腔重症醫師,阿金手邊剛好有一台「血氧計」,上個月也買了一台Garmin Venu手錶,就來為大家測試比對一下:

    #如何測量血氧?
    1. Garmin Venu支援全天候監測血氧,也可以單次測量,需要處於靜止狀態下(錶底要緊貼皮膚)才能測量,動態活動時無法測量,大約15秒左右就可以量出來。無論是心率(例如圖中的每分鐘74下)或者是血氧(97%),都和血氧計測出來的一致。我反覆測試,有時候會有1~2%的誤差,這個也可能是因為兩者的測量位置不同的關係,不過,我覺得這一點點誤差是可以接受的。
    2. 另外,因為血氧計是給站在病人對面的醫生看的,所以,在測試者這端看,數字就是反的。我為了拍照,就想說把手錶戴在手腕內側測量,因為手錶在手腕內側比較無法貼著皮膚(有肌鍵的突起),結果,血氧就差了3%,所以不建議戴在手腕「內側」測量。其實,手錶配戴的位置、貼合度、還有皮膚上的汗水、灰塵等等,也都會直接影響監測的結果,可能會出現些微的誤差,所以正確的配戴很重要。

    #怎麼樣的數據算是異常?
    英國國家健保局NHS針對確診的民眾居家使用血氧計的檢測,如果發現血氧小於等於92%就要聯絡送醫。我覺得,使用手錶可以反覆測個三四次,如果大部分時候都是小於等於92%,那就真的是低了。

    #需要多久測量一次?
    英國國家健保局NHS針對確診的民眾居家使用血氧計的檢測,建議是早中晚各一次。如果你閒著也沒事,要每一兩個小時測一次也可以,不過,至少就是一天測個三次。另外,在睡眠時,其實Garmin會連續的測量血氧飽合度,採樣頻率是每分鐘一次,你起床的時候也可以看看每晚的血氧,是否有哪一天出現明顯的下降情況,就要聯絡就醫。不過,夜間血氧下降,也可能是其他問題,像是打鼾與睡眠呼吸中止症,或者是氣喘。所以,我建議,可以在白天的時候,再測個幾次,以便確認有「持續低血氧」(小於或等於92%)的情況。Garmin Venu的血氧測量,其實也可以做到全天候持續監測,不用怕忘記測量。從手機上的Garmin Connect App就可以看到完整24小時的血氧曲線,可清楚觀察血氧升降變化趨勢,更能即時反應身體狀態,非常方便。(官網上寫說Garmin電力一向很強,可連續使用一周,但開啟全天候血氧感測,確實會影響電力,你也可以不開全天,自己記得固定時間手動測量)

    #其他可以輔助的參數
    雖然「快樂缺氧」或「隱形低血氧症」的情況有可能發生「呼吸速率」並沒有增快的情形。但是,一般人在血氧較低的時候,其實會出現,呼吸次數會增加、心跳也會加快等「代償現象」。那麼,什麼叫著快呢?你可以和平時靜止狀態的平均值來做個比較,如果上升超過20%(也有人說是15%),就算是快。
    例如:
    平時靜止狀態的平均呼吸速率是每分鐘14次,上升到17次,那就算是快了,當然,真正的喘,都是在每分鐘20-30次以上的。
    平時靜止狀態的平均心跳如果是每分鐘74次,那麼心跳上升到90次以上就算是快了。

    一個簡單的原則就是,呼吸或心跳比平日快越多、持續而不是短暫的快、血氧比平日低越多,越多項的異常,那病況有惡化的可能性就越高,就需要聯絡就醫。(Garmin手錶也能夠持續性的監測呼吸速率,手錶可以看到即時呼吸速率,手機上的Garmin Connect App也可清楚看到全天的呼吸速率變化,很簡單就能觀察到是否有異常的起伏)

    #6分鐘走路測試_6MWT
    文獻上也有學者建議,可以針對輕度的患者,可以進行「6MWT 6分鐘走路測試 Six Minute Walk Test」,也就是在6分鐘內快走,看看能走多長的距離?一旦發現有以下狀況時,建議聯絡送醫:
    A. 6分鐘內無法行走超過1400呎(427公尺)或
    B. 在行走過程中,血氧下降到低於90%,則必須立即停止
    (註:在集中檢疫場所須戴著口罩,且有醫療人員在旁時進行,如果靜止狀態時血氧就已經低於 93%、或年齡大於70歲、本來有心肺疾病、或是孕婦,則請勿嘗試)

    但是,考量到輕症病人或是居家隔離的人,只能待在房間裡,比較沒有這麼大的空間可以行走,這個「6分鐘走路測試」,其實比較不可行,而且,如果是已發病,在沒有連續監測血氧的情況下、沒有醫療人員在旁時,如果勉強完成,可能有一定的風險。(Garmin手錶在室內沒有GPS的情況之下,仍可以估計行走距離,它是利用手錶內的加速度計,偵測手的擺動幅度,並以身高當為參考值來計算走路的步距,但與有開啟GPS的狀態相比,會有些許的誤差)。

    如果你在居家隔離,或是輕症住在檢疫旅館,很擔心自己會不會惡化,想要瞭解自己的狀況,又剛好有配戴具有這些功能的手錶,你或許可以參考以上的測試做做看。
    #與其擔心害怕_不如瞭解面對~

    Garmin

  • 100公尺平均幾秒 在 汽車私房話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7-30 13:35:44

    新頻道成立!歡迎訂閱及加入:
    【游泳私房話】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fGGxRvTJwgZz6Wak2zalw
    【游泳私房話】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wimmerprivatetalk
    ---------- ◉ 訂購 剛剛好水餃:https://shopee.tw/privatetalk

    這支影片的重點,只是分享一個游泳同好之間的游泳小聚會~參加的幾位朋友們,我都是透過「泳技精進社」這個FB社團認識的,而這次的泳聚發起人,是我們30幾年前的游泳國手張中耀先生。他本旅居國外,剛好這一週回台灣,所以才有了這次的小聚。

    當天(2018/6/24)活動時間很早,清晨五點開始,大概到六點半就結束了;短短一個半小時,他就游了5千多公尺。就我來說,大概只能游個兩千多公尺吧、一半都不到。

    大家可能會以為「他是國手,當然比你快啊!」...其實,張大哥年紀比我還大個幾歲,別以為他還是年輕小伙子。去年2017他總共游了1200多公里,平均一天不低於3500公尺,很嚇人吧~

    簡單的敘述一下他目前的實力:(我只記得大約值,沒有很精準)
    50公尺自由式:30秒
    500公尺自由式:6分鐘
    1500公尺自由式:20分鐘
    目前在台灣也入列成人分齡游泳比賽前十傑(當時是35~39歲的級距):100自由式、200自由式、200蛙式的項目。


    總之,那天看他晨泳練習,50米自由式的速度,大概都落在40~45秒之間,然後可以連續幾十趟...其實,我也可以啊!只是每50公尺之間都要休息很久罷了...😝😝😝😙😙😙

    ◉ 訂購 剛剛好水餃:https://shopee.tw/privatetalk

    網站:http://www.autoprivatetalk.com
    FB:https://www.facebook.com/harry.liaokang
    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utoprivatetalk
    主講人/剪輯後製/企劃:廖剛
    註:不會有字幕(我手邊沒有人力)(但你有興趣也可以幫我上字幕)、不要用粗話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