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黃志中死刑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黃志中死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黃志中死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黃志中死刑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8萬的網紅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19 年前的今天,高雄縣政府派數百名醫師進入「龍發堂」診斷,為這座「治療精神疾病」三十餘年的「佛堂」,跨出了合法化的第一步。 然而,龍發堂在 2018 年因為堂內傳染病集體感染事件,遭到政府解散,從來沒有合法過。 - 🏥再吵就把你送到「龍發堂」! 許多人(好啦,1990 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小時候...

  • 黃志中死刑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8-11 22:13:18
    有 829 人按讚

    19 年前的今天,高雄縣政府派數百名醫師進入「龍發堂」診斷,為這座「治療精神疾病」三十餘年的「佛堂」,跨出了合法化的第一步。

    然而,龍發堂在 2018 年因為堂內傳染病集體感染事件,遭到政府解散,從來沒有合法過。
    -
    🏥再吵就把你送到「龍發堂」!

    許多人(好啦,1990 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小時候,應該都被長輩「送到龍發堂」恐嚇過。

    但「龍發堂」為什麼可怕?

    龍發堂的創辦人是李焜泰(法名釋開豐),他在 40 歲時不知道為什麼佛性頓開,就在自己家鄉的農地上開始修行佛法。他某個朋友的小孩有精神疾病,甚至連大小便都無法自理,釋開豐將草繩兩綁在一起,並且開示,教導勞動工作,小孩突然變得非常配合。

    這樣的神蹟,經過口耳相傳,越來越多人將有精神疾病的家人送來釋開豐開設的「龍發堂」,草繩也變成叫做「感情鍊」的鐵鍊,大家繫在一起,共同生活,許多精神病患開始有自理能力。龍發堂開始訓練學員各種才藝,像是 1998 年朱高正競選立法委員時,就有請龍發堂學院來跳舞龍舞獅助陣。
    -
    🏥不是「醫療機構」的醫療機構,怎麼辦?

    精神疾病的治療,邏輯上應該在醫療院所,所以龍發堂的存在一直都有爭議。再加上龍發堂濃厚的宗教色彩,像是只要付出「功德金」龍發堂就會照顧終身,但如果中途要帶走患者,堂方也會拒絕放人等爭議事蹟。

    但是,當時台灣的精神醫療設施十分缺乏,再加上龍發堂的「治療效果」,仍然有很多人將罹患精神疾病的家人送來這裡。

    1982 年,高雄醫學院(現在的高雄醫學大學)的文榮光醫師曾經深入研究龍發堂後發現,龍發堂雖然不是醫療機構,但環境還算可以。而且龍發堂也會教導堂眾一些手工藝,類似現代醫學中的「職能治療」。

    但是,龍發堂並非因此可以完全發揮「醫療」功能。1980 年代末,政府開始重視精神疾病的治療,著手擬定《精神衛生法》卻遭到釋開豐的反對,他認為如果該法通過,對於龍發堂的病患,無疑是宣判死刑。
    -
    🏥19年前,跨出合法第一步,但終究失敗。

    《精神衛生法》的立法,也面臨龍發堂是否合法化的問題。1989 年,釋開豐當時反對讓龍發堂合法化的立法委員黃河清服務處外吹奏「西索米」,沒想到黃河清在數週後沐浴時死亡,釋開豐還因此公開表示黃的死亡是「連神明都看不過去」。

    1990 年,《精神衛生法》三讀通過,釋開豐為了抵制,甚至揚言「解散龍發堂」,讓政府自己解決堂眾的安置問題,使得政府一直不敢處理龍發堂問題。

    後來,高雄縣政府正視此問題,想輔導龍發堂合法化,在 19 年前的今天,由專業的精神科醫師為全院七百多位的精神病患進行十一天的健康檢查和精神鑑定後,肯定這種宗教的治療方式,且病人都表示能夠接受這種的管理。

    但後來因為土地問題,以及龍發堂也沒有積極配合高雄縣政府(以及後來的高雄市政府)的輔導政策,期間龍發堂內部的衛生問題、管理措施也時常引起社會關注。

    終於,在 2017 年爆發阿米巴痢疾合併肺結核群聚感染後,高雄市衛生局依照不同的嚴重程度,移轉到不同的醫療機構。2018 年 1 月,龍發堂被暫停精神障礙者照護業務。
    -
    🏥家屬的心聲?

    但解散後,許多病患皆認為,這樣讓精神病患好好生活的地方,讓家屬安心的地方,為何就這樣結束?

    《報導者》@ 曾在龍發堂被迫關閉後深入報導:家住台中的劉如臻,是最早現身與官方激烈對話的家屬,「我在高雄市衛生局局長黃志中的臉書中說,你們一直用輕蔑的語氣批評龍發堂,等於也是在刺傷家屬的心,我們因為這個小孩子經過長期折磨,好不容易在這裡平靜下來,今天你們每個人都自認正義使者,說要來替我們的小孩爭人權。請問這 28 年來,擁有公權力的政府和掌握專業的醫生為我們做了什麼?像皮球一樣踢過來踢過去!而從頭到尾真正的病人、家屬、付出照顧的龍發堂,被關在裡面啞口無聲,任外面的人攻擊!」

    這個不符合法律規定以及標準之處,卻又能照顧家屬及病患,這樣的兩難,或許,外人也難以想像。

    參考資料:
    《報導者》龍發堂最後的日子
    《故事》 龍發堂的緣起、傳奇與爭議:臺灣精神醫療史上一頁難以分類的篇章
    《鳴人堂》「把你送去龍發堂」:台灣精神醫療史上難以分類的篇章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