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麻醉護理師工作內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麻醉護理師工作內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麻醉護理師工作內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麻醉護理師工作內容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0萬的網紅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藥物濃度稀釋-2』 礙於篇幅,我們繼續昨天的話題。 昨天留言區有個留言很好笑,但也很寫實。 ▍一個粉絲朋友留言:『麻醉科就是一個稀釋地獄啊,萬藥皆稀釋。』 她說的沒錯,這是很多人的習慣,包含我。 1毫升10mg的嗎啡習慣稀釋成10毫升,每毫升1mg。 一毫升的配西汀50mg習慣稀釋成5毫...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萬的網紅關韶文 關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最害怕的事情,絕對有一個人看牙醫!」 - 每次看牙醫的時候,我總是覺得,不論牙助怎麼吸都吸不到我的口水,或是不論上了多少麻醉,聽到器械的聲音,內心都還是波濤洶湧覺得相當害怕。 - 這次我們邀請9D,跟我們聊聊關於「牙助」這份職業甘苦談,看似小小的地盤裡,他們其實有做不完的事情,一下子要吸口水、...

麻醉護理師工作內容 在 Joanne 麻醉護理師|登山、潛水、攝影、烹飪、旅遊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21:57:18

因為喜歡「山系護理師」這名字,所以立馬接受了專訪。 一直以來愛冒險喜歡嘗試新事物,很幸運身邊有一群也愛戶外活動的朋友 @li_jheng_nan 這人陪我做了好多戶外活動❤️sup、跑馬拉松、三鐵、爬山⋯也謝謝某位朋友那時放我鳥沒出國 ,於是去了綠島打工換宿學潛水完成人生另一項體驗。 天生反骨的個性...

麻醉護理師工作內容 在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3-31 11:39:21

🤍🤍🤍🤍🤍 謝謝寶拉每次演講都罩我💇🏻‍♀️ 太太太喜歡這個捲還用Chanel緞帶綁了🎀 演講結束回到家累了僅存一張自拍 下次應該在演講前多亂拍些🤧 真的好喜歡跟同學們玩在一起 這次演講主要的訴求是麻醉護理師的臨床工作經驗分享 我在內容上做了很大的調整 雖然覺得比較不怎麼適合在場一些 專一、專二...

  • 麻醉護理師工作內容 在 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30 01:31:40
    有 896 人按讚

    『藥物濃度稀釋-2』

    礙於篇幅,我們繼續昨天的話題。

    昨天留言區有個留言很好笑,但也很寫實。

    ▍一個粉絲朋友留言:『麻醉科就是一個稀釋地獄啊,萬藥皆稀釋。』

    她說的沒錯,這是很多人的習慣,包含我。

    1毫升10mg的嗎啡習慣稀釋成10毫升,每毫升1mg。
    一毫升的配西汀50mg習慣稀釋成5毫升,每毫升10mg。

    更別提各種升壓劑強心劑的稀釋,還有小兒麻醉的藥物稀釋,更是一整個複雜又容易出錯。

    ▍除了麻醉醫師之外,其他科別的醫師可能沒有那麼多的機會需要親自去稀釋藥物。

    但對麻醉醫師來說,抽藥、備藥、稀釋,真的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我們深知越多次繁瑣的抽藥和稀釋,就有機會造成人為疏失。

    #最好的避免方式,#就是不要稀釋藥物,最好可以是像高端疫苗單次使用單人份的欲填藥物空針。

    ▍BNT疫苗的稀釋真的是一個很容易出錯的過程:

    『0.45cc + 1.8cc = 2.25cc,再抽取0.3cc』

    非整數的稀釋量,非整數的抽取量,在我身為一個天天在親手抽藥、備藥的麻醉科醫師來看,真的會覺得很可怕。

    每次我一個病人只抽一人份就算了,面對快打站,一次同時幾千份的藥物,真的不會出錯嗎?

    ▍BNT疫苗在很多國家都發生過稀釋造成的問題了,德國甚至發生了護理師,疑似故意用生理食鹽水代替疫苗,造成八千多個人只打了生理食鹽水。

    (2020.12.29 德國)8名照服員意外被打了未稀釋的五倍劑量。

    (2021.2.7新加坡)負責稀釋疫苗的員工被叫去處理其他事,另一名員工以為疫苗稀釋好了,誤打了五倍劑量。

    (2021.6.2日本)準備六瓶疫苗要打三十人,結果打到第六人的時候發現六瓶都用完了,才驚覺沒稀釋。

    (2021.6.8西班牙)八人被打了沒稀釋的疫苗。

    (2021.6.15南韓)誤把剩餘疫苗當成剛開瓶,所以再次稀釋,六名士兵被施打了幾乎沒有疫苗成份的食鹽水,但因為無法釐清施打的士兵身份,最後同批21人只好再次接種。

    如果連工作作風謹慎的日本人都出錯了,是不是這個流程真的很不安全。

    事實上,真實世界裡BNT的狀況,多到美國CDC還專門提出接種錯誤的應對攻略。(如附圖)

    ▍不是只有稀釋的問題,BNT要求不能搖晃,你確定運輸過程中都沒有發生搖晃嗎?泡製過程中都沒有搖晃到嗎?

    BNT要求嚴格的零下七十度冷鏈保存,中間失溫了容易發現嗎?

    稀釋前要把藥瓶上下反轉10次,加入食鹽水後,再上下反轉10次,過程真的都沒有搖晃到嗎?如果不搖晃,是否內容物和稀釋液真的能混合均勻?一切的一切都很謎。

    ▍#疫苗的門檻比較:
    📌需要稀釋的疫苗:只有BNT
    📌不可以搖晃的疫苗:莫德納、BNT
    📌保存溫度
    AZ、高端:2-8度
    莫德納:-20度
    BNT:-70度
    📌抽取量
    AZ:0.5cc
    莫德納:0.5cc
    BNT:0.3cc
    高端:單次預填充劑型免抽藥
    📌抽藥後保存期限
    AZ:48小時
    莫德納:19小時
    BNT:6小時

    就算是被政治操作神化的神藥BNT,我一直都不想去寫這些,是因為我不想看到民眾恐慌,降低疫苗施打率。

    但BNT如此複雜的流程和條件限制,出了意外之後,民粹卻一直去責難第一線的護理師,去攻擊恩主公醫院,甚至牽連到無辜的藥師?

    我想真的是需要個人好好解釋這些事情,真的不需要獵巫。

    改善病安的精神就是:要檢討的是流程,不是個人。

    ▍我個人關於流程的粗淺想法是
    📌把稀釋、抽藥、和施打的人分開。

    📌同一天的稀釋由固定的人負責,稀釋完的藥瓶加上明顯的貼紙做記號,然後整批送去給抽藥的人。

    📌抽藥也是由固定的人負責,抽好的藥物空針整批送去給施打的人。

    也希望指揮中心的專家們可以想出更好更防呆的流程。

    越單純簡化的流程,才能最大的程度避免失誤。

    如果可以把每個人都預設成笨蛋,然後設計出即便是笨蛋也不會出錯的流程,那才是最好的防呆。

  • 麻醉護理師工作內容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04 00:34:25
    有 1,273 人按讚

    每天剛過晚上十二點,我都會點開臉書的“我的這一天”功能
    可以看看過去幾年,我到底做了什麼事

    每年6月底到8月初,就會出現六年前八仙塵爆的每一篇日記
    然後就會看我寫了些什麼
    然後把所有留言都看一篇
    記得大家給我的鼓勵

    今晚看到的這篇
    是描述護理師們的辛苦
    雖然離開醫院已經幾年了
    至今非常感謝行醫路上,所有護理師們給我的幫忙和協助,看著我長大成人

    最近疫情爆發以來,各醫院的護理師,仍然非常辛苦
    沒有他們,醫療根本沒辦法運轉

    藉由此文
    再次感謝所有辛苦的護理師們
    謝謝你們大家

    =================

    八仙事件, Day 38 2015.08.04

    今天想來淺談護理師的工作內容

    或許我是以一個同事的角度來看她們的工作
    記錄有錯或是不夠詳實, 也請護理師們看到了不要生氣


    大家多少都知道八仙事件之前或是之後, 護理師們的工作都很忙碌
    也知道她們忙到沒空喝水吃飯上廁所
    事實上也真的是如此
    在事件發生後最忙碌的那陣子
    人仰馬翻
    甚至到最近病患們比較穩定, 到了普通病房
    最忙碌的人也都是她們


    加護病房內
    白班同事七點就上班了, 點完班, 開早會
    個別交班
    查詢凌晨抽血的結果, 查詢幾天前做的細菌培養結果
    匯整病人前一天的各項記錄

    早上要應付一堆人查房
    院長來一次, 副院長來一次, 外科主任一次, 整外醫師一次
    (到底有多少人要來????到底要查幾次房????)

    再來開始處理每天第一輪的醫囑
    根據前一天的抽血結果
    輸血, 補充各式的電解質

    給藥沒有那麼簡單
    光是抗生素可能就會用好多種
    每種要泡的點滴不同, 給的速度也不同
    有些需要慢慢打超過一個小時, 有些藥不能混打
    隨時又有可能會因為細菌培養結果更換抗生素
    為了要及時給藥, 還要不斷跟藥局溝通
    還有其他的胃藥止痛藥點滴輸液....


    想著想著我都發昏了


    接著病人開始換藥了
    換藥的部份是由換傷口的團隊來做
    不過主護還是要在旁邊協助並且記錄傷口情形
    每個病人換藥都要準備一堆東西
    紗布藥膏水各式器械包布
    有人抬腳抬手, 有人準備藥膏敷料
    有人清洗傷口
    抬腳超級累的....沒多久就會腰酸背痛
    還要安撫病人的情緒
    而且不止有一床要換....... 一天還需要換兩次傷口
    每個病人的傷口情況又都不一樣??!!
    有清完創的, 有植完皮的, 有腐肉的, 有乾淨的傷口
    每一種傷口換藥的方式都不同
    換藥團隊的同事也都有自己的小抄, 記錄每一個傷口的情形
    (我自己都偶爾會搞混病人的傷口情形)



    每小時記錄血壓心跳血氧, 每小時記錄尿量多少
    病人餓了要找東西餵他們, 病人渴了要倒水餵他們
    病人鼻孔癢頭皮癢屁股癢也要幫他們抓一抓
    不定時換尿布擦屁股
    每一兩天幫病人擦澡清潔


    會客時間,在家屬跟病人用視訊講完話之後
    就開始轟炸主護了
    有沒有發燒, 有沒有不舒服, 怎麼都還沒處理....
    今天病人的情況如何
    (不是醫師都有解釋嗎?? 有些東西說了你們也不會明白啊??)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辦法上班的時候做這麼多又複雜的事情
    但是我好像真的沒辦法......開刀看起來變得好簡單
    相比起來, 我過的好輕鬆
    有醫囑要處理就告訴專科護理師(專師)
    她們會匯整完再幫忙開立醫囑, 然後就會有人執行
    病人有任何狀況, 照顧的主護會告訴專師
    專師做了初步的檢查和判斷之後, 再跟我們回報

    一樣....我們想一想之後, 出一張嘴就可以了.....


    初期病人狀況不穩定的時候, 白班同事甚至可以搞到晚上八九點才下班
    因為白天太忙, 護理記錄都寫不完
    有些人變瘦了, 因為都沒空吃東西, 而且上班好忙
    有些人變胖了....因為沒空運動, 下了班壓力大吃一堆宵夜, 飲食不正常
    因壓力大而崩潰流淚的同事不止一兩位


    開刀房內, 病人剛推進去, 麻醉科護理師開始負責接上所有機器的導線
    巡迴以及刷手護理師開始準備手術台上需要用的所有東西
    一瓶又一瓶的温水, 一包一包的紗布和包布
    清創及植皮手術需要的醫材實在是太多了
    再加上病人初期比較不穩定, 往往都是兩三個醫師同時在手術台上
    像討債的人一樣向巡迴及刷手護理師要東西
    手術刀, 紗布, 鑷子, 剪刀, 止血紗布, 包布.... 光一個人要就已經有點忙碌了
    兩三個醫師同時要, 而且要的東西又不太一樣的時候
    她們就像在拍電影一樣, 只是除了演員之外, 所有的事情都要做
    而且她們也是參與在其中的重要演員


    病人情況開始好轉之後
    加護病房的護理師開始輕鬆一點
    接下來輪到普通病房接棒


    除了燒傷病人之外, 她們還有原本的神經外科以及整形外科病人要顧

    開完會之後, 又開始跟查房, 給藥, 處理各病人的不舒服
    換藥團隊到了時間一樣開始準備東西
    一床一床的換藥


    病人到病房之後, 家屬又都在身邊
    只應付病人就很沒空了, 有些家屬更難對付!!!!



    還有許多我沒能觀察到的上班內容
    未能補齊, 希望各位護理師們見諒


    無論是我們新店慈濟醫院, 或是全台灣的護理師們
    還好有強大的各位, 病人才能有這麼妥善的照顧
    如果只有我們醫師而已, 病人們的下場可能就沒這麼好了

    藉由這短短的文, 向各位辛苦的護理師們致敬
    妳們辛苦了, 謝謝妳們大家

    王樹偉 敬上

  • 麻醉護理師工作內容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28 16:31:56
    有 1,893 人按讚

    舒適、快速、非侵入性的全身健康檢查!

    大約半年前,
    老婆就一直叫我去做全身健康檢查,老婆說因為我沒做過,而且年紀也不小了😅,應該要去檢查一下。

    我那時覺得很煩,覺得自己身體還不錯啊,
    也沒出現什麼太大的異狀,應該不需要吧!
    而且前陣子忙,我也抽不出一整天的時間,
    一想到健康檢查要花很多時間,整天跑來跑去,照這個照那個的.....

    甚至如果要照大腸鏡,
    前三天就要做飲食調整,或是前一天要喝瀉藥,我就覺得超麻煩的,我真的很怕麻煩,還有要全身麻醉,之後肉體任人擺佈,想到這我真的無法接受。

    老婆還是一直不死心,三天兩頭就講一次,要我去做健康檢查,我只好能拖就拖,不然就轉移話題帶過。
    後來,我老婆太神了!
    找到這個方便、快速、非侵入性的全身健康檢查!
    說這是高科技「太空人」都是做這個,我想說既然不會花太多時間,又不會有侵入性的檢查,於是我終於答應了!(天蠍座就是有強大的毅力和執行力呀~)

    健檢的地點在101樓上,環境非常舒適👍🏼
    專人1對1的服務,感覺賓至如歸。

    重點是整個過程都在同一個地方,
    不用跑來跑去,而且真的很快速,
    專人解說、檢查、醫師專業分析講解諮詢,
    差不多1小時就結束了!
    這麼方便、舒適就能有一個完整的健檢,
    我實在太滿意了!

    這次檢查出來,
    得知我有心肌梗塞和尿結石的風險,幸好發現得早,還能從飲食和生活作息的調整來改善。
    現在除了為了自己,也要為老婆跟孩子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畢竟我是一家之主呀!!💪🏼

    醫師分析完之後,我才驚覺~
    我前陣子因為工作繁忙,沒注意喝水的量,每天都只喝咖啡沒喝水,讓腎臟的負擔太重了。
    拍戲也都沒運動,吃的東西又太過重鹹及油膩,增加了高血壓和心肌梗塞的風險。

    根據醫師的建議,有了清楚的方向,接下來要好好的照顧自己的身體,半年後再去檢查一次,看看改善了多少!

    健康建議書內容經醫師、護理師、醫檢師及營養師與健康顧問群審核校對。

    定期健康檢查的需求
    30歲以下者,有以下自覺症狀:
    食慾不振
    體重減輕
    體力衰退

    30歲以上者,有以下自覺症狀:
    經常抽煙、飲酒
    長期於高污染環境中工作
    為B、C型肝炎帶原者
    家族有糖尿病,某種癌症或其他遺傳疾病者
    肉食主義者
    女性需要每年定期檢測HPV與子宮頸膜片

    30歲以上者,不論男女,不論有無症狀,每年均應做(定期健康檢查)

    安杏診所101Wellness

    #安杏診所101Wellness
    #預防性健康檢查
    #預健檢
    #VIP專屬空間
    #全身各器官健康檢查
    #個人完整健康建議書
    #720度微型顯像儀
    #健康檢查
    #健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