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麻醉科護理師訓練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麻醉科護理師訓練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麻醉科護理師訓練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麻醉科護理師訓練產品中有3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老小姐,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미숙아 #未熟児 #早產兒 —- 森森是30週又4天出生的極低體重早產兒,因為懷孕週數小、出生體重只有1395g,所以我迫於羊水過少、胎兒窘迫而進行緊急剖腹產的時候,手術房裡面非常熱鬧,除了婦產科、麻醉科,還有小兒科都在一旁待命。 . 我跟B爺心中都不止一次謝謝自己當初選擇繼續在馬偕紀念醫院產檢。...

麻醉科護理師訓練 在 ???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06:14:07

歡迎來到賴青的麻醉小教室💉 除了愛心外都可以按右下角的收藏 成為你未來臨床隨時的幫助💁🏻‍♀️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進入麻訓班全攻略🤍 說真的考麻訓班已經是我七年前的事情了 但這幾年一直到最近還是狂被私訊 YT也拍五集了(可能是講的不夠清楚🥲) 我這邊就分享給大家更清楚的準備方法以及方向 🖤Ste...

麻醉科護理師訓練 在 ???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0 20:33:11

「學姊妳好 我喜歡開刀房 但未來想走麻醉科?」 「請問北榮及台大癌醫哪家刀房妳會去?很難抉擇醫院怎麼選?」 今天麻醉小教室💉要分享不是學理 是這個快把我信箱塞爆的私訊✉️😝 最近收到超多類似這樣的私訊 雖然認真的一個個回覆了 但每天一直打字 我眼睛、雙手和小腦袋蠻疲憊的 決定寫這篇直接給快要進...

麻醉科護理師訓練 在 Apple Chan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10:57:38

看著這兩個小嬰兒覺得生命十分奇妙 居然從我肚子裡孕育了九個月蹦出來 要不是實際看到她們 真的好難想像這是我生的小孩 開刀這天排到了第一台刀 不用等太久又是醫生精神最好的時間點 簽了一堆手術同意書就準備上戰場 高醫的手術室爸爸不能陪同 就把自己交給了專業的醫療人員 帶著忐忑不安的心一路被送進手術室 ...

  • 麻醉科護理師訓練 在 老小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8 08:00:37
    有 790 人按讚

    #미숙아 #未熟児 #早產兒
    —-
    森森是30週又4天出生的極低體重早產兒,因為懷孕週數小、出生體重只有1395g,所以我迫於羊水過少、胎兒窘迫而進行緊急剖腹產的時候,手術房裡面非常熱鬧,除了婦產科、麻醉科,還有小兒科都在一旁待命。
    .
    我跟B爺心中都不止一次謝謝自己當初選擇繼續在馬偕紀念醫院產檢。*注
    .
    森森出生之後,在產房媽媽只看了一眼就立刻住進馬偕新生兒加護病房72天,就因為該死的武漢肺炎,全國進入三級緊戒,新生兒病房感控措施更加嚴格,完全無法探病,所以爸爸媽媽72天之間完全沒有親眼看過、抱過森森(現在想到又淚崩
    .
    所以住進月中之後,我都會很羨慕其他產婦有自己的寶寶可以抱、可以親自餵奶換尿布,動不動聽到其他寶寶的哭聲就以淚洗面。
    .
    每天最期待的時間就是早上11點打去病房電話會客,馬偕新生兒加護病房的住院醫生都會每天update森森的體重身高奶量還有各項檢查結果,並鼓勵媽媽多擠奶送到醫院,然後耐心的回答我們不安而google到的五花八門問題(擦汗
    .
    森森從一開始每三小時用口導管餵0.5ml/餐,到第73天回家的時候可以用嘴巴自己喝60ml/餐,足月兒輕易能夠完成的喝奶,早產兒需要更多的照護及口腔訓練才能完成(畢竟以正常孕程來說,他們還在用臍帶吸收營養)
    .
    中間還經歷了黃疸禁食、肺動脈導管未閉合、肝指數偏高、脫氧訓練退步、血氧不穩定、忘記呼吸,每天每天爸爸媽媽都隨著森森成長的進度起起伏伏,好險森森很勇敢全部破關了
    .
    森森在住院期間,每天馬偕的早產兒個案管理師(也是護理師)都會傳森森的照片給我們看,鼓勵我們要對森森有信心,果然森森從剛出生的皮包骨,回家的時候小臉蛋都胖起來,非常惹人憐愛(笨蛋父母
    .
    台灣早產兒照護非常先進且完善,尤其早產兒基金會經過多年奔走,跟各大醫院合作長期追蹤協助早產兒長大,馬偕發給我的早產照護手冊,第一頁就寫著「將出院的早產兒當足月兒養育即可」,這句話實在讓巴掌仙子降臨的無助父母吃了定心丸(淚目。
    .
    我的高中同學也生了小週數的早產寶寶,她從安胎的時候就主動聯繫我,給我很多心靈上的支持,讓我對於巴掌仙子照顧沒有那麼徬徨;甚至溫公溪有位平常動不動跟我針鋒相對的高層,聽到我早產消息之後、更是主動告訴我他是怎麼照顧他也是30週出生的小孩。
    .
    我希望我也可以幫助家有巴掌仙子的家庭一點幫助(握拳
    .
    沒有人會希望自己小孩早產,但萬一未來你們家也有心急的巴掌仙子誕生,請一定務必要跟老小姐聯絡,我不一定能夠提供什麼實質的幫助,但我可以告訴妳要怎麼加入早產兒的社群找答案,千萬不要客氣,開口尋求幫助是在保護寶寶(認真眼神

    —-
    *注:雖然不孕門診及媽媽手冊都是在馬偕領,但森森的NIPT跟早期唐氏症篩檢是在禾馨懷寧;在禾馨的產檢經驗實在太棒,環境美、氣氛佳,超音波設備跟診所裝潢又先進漂亮,進階產檢的費用也沒有比馬偕貴,加上同事們也不止一次讚美禾馨最有名的全程無痛自然分娩+樂得兒產房的美妙生產經驗,腦波很弱的孕婦每天內心都動搖一百次

  • 麻醉科護理師訓練 在 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28 00:58:10
    有 11,457 人按讚

    如果你是粉絲,你會知道我最討厭的點,#就是不要叫我麻醉師。

    如果你不是粉絲,我憑什麼要回答你。

    如果我已經設好罐頭回覆,根據醫療法不可以網路問診,我回答你的話我也違法了,你仍然選擇無視我的提醒,那我何必重視你?

    如果你連麻醉醫師/麻醉護理師和自稱麻醉師的麻醉屍都分不清楚,還跟我說不就是一個稱呼,我幹嘛如此計較,那自己的安全自己負責承擔。

    你告訴我你沒有要告人,我是這麼看啦,我寧可你去告,是我我會告。

    幹,拿針戳我戳到很痛,搞不好還一屁股血的,除非是躲在箱子裡的劉德華,帥到天荒地老告不下去,不然幹嘛不告?

    #我是麻醉專科醫師 #不要叫我麻醉師

    常看我文章的人,一定對這兩句話非常有印象。
    也被很多人問過,為甚麼這麼計較稱呼?

    答應了讀者要解釋一下這到底有什麼差別,所以就趁空檔,來寫寫這篇文章吧~

    《我計較的不是稱呼,我計較的是對專業的堅持》
    《甚麼都可以妥協,除了病人的安全》

    ✅【在台灣,專門醫事人員職業考試項目中沒有所謂「麻醉師」】
    【在相關的醫療法規中,也沒有「麻醉師」的稱呼。】

    ✅「#麻醉醫師」與其他內、外、婦、兒科醫師一樣,皆需有衛生署核發的醫師證書,並經過四年的麻醉專科醫師訓練,通過考試成為「#麻醉專科醫師」。

    ✅至於協助麻醉醫師從事 #醫療輔助行為 的護理師,則稱「#麻醉護理師」。

    ✅那什麼是麻醉師呢?
    📌在很多大大小小的診所,我不想明講特定科別,相信諸位看官能從我過往的發文尋得蛛絲馬跡。因為成本等種種考量,即便診所有跟病患收取麻醉費(甚至跟大醫院比起來,不但沒少收,收費還更高),但診所收了錢並不是聘請麻醉醫師為病人麻醉。而是改由在大大小小的診所流竄 #價廉物廉 的 #麻醉護理師 替病人麻醉。

    📌但如果您是病患您能接受由一個護理師來替您或家人麻醉嗎?所以她們就創造了一個名詞,自稱 #麻醉師 來跟病患自我介紹。

    📌其實自稱麻醉師的就是打算私自替病人執行麻醉醫療行為的 #護理師 (#密醫)。

    📌重要附註:【麻醉護理師是麻醉醫師工作上最重要的伙伴,我一向非常尊重麻醉護理師,許多專業的麻醉護理師也是我很好的朋友,請勿誤解!本文針對的是自稱麻醉師,私自執行麻醉醫療行為,陷病人於生命危險而不顧的那些 #麻醉屍】

    ✅麻醉醫師不是麻醉師
    #你會稱呼骨科醫師為接骨師嗎?
    #你會稱呼婦產科醫師為產婆嗎?

    身為麻醉科醫師,我介意的不是你稱呼我為麻醉師。
    我真正介意的是,#當你弄不清楚麻醉醫師和麻醉屍之間的差別的時候,你就已經把自己暴露於極大的 #風險 之下。

    ✅#依法台灣並沒有醫事人員的職稱為麻醉師.
    📌你將無從分辨為你麻醉的到底是醫師還是護理師.
    📌這個稱呼給予了膽大無良的護理師和草菅人命的醫院診所欺騙你的機會.
    📌台灣絕大部分麻醉死亡和傷害事故都是由麻醉密醫造成的。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任何需要麻醉的情形,請大膽的詢問幫您麻醉的人:

    #你是麻醉專科醫師嗎?
    #麻醉是由麻醉專科醫師親自執行嗎?
    #請問您麻醉專科編號幾號?

    相信我,沒有任何一位合格的麻醉醫師,會覺得您的問題是個冒犯!

    #圖片來源: 管制・醫

    --
    這是一篇得罪人,擋人財路的文章,所以一直沒有人敢寫,吃力不討好又沒有利益的情況下大概也沒有人想寫。既然要寫,我也有承擔開啟戰火的心理準備~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
    #要戰就來

    看在我都這麼勇敢的開啟潘朵拉的盒子的份上,請大家看完幫我 #粉專按個讚,並 #把本文分享出去,搞不好就有您的親朋好友因你的分享,而免於風險保住小命。

  • 麻醉科護理師訓練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13 22:12:04
    有 4 人按讚

    打馬悍將粉絲團:謝謝這些醫護人員,讓我們有正常的日子可過

    想想去年,當世界受疫情所苦

    台灣人卻能過正常日子,中秋節烤肉、國慶看煙火、假日出外旅遊

    真的是非常幸福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95699350570135&id=584986081641475

    台灣迷因 taiwan meme:那些辛苦的醫護人員是用命在救台灣人
    結果卻有一堆嘴臭的看有確診就酸來酸去
    醫護人員在第一線賣命工作卻確診
    是大家最不想看到,也最難過的事
    衷心感謝與尊敬各位辛苦的醫護人員
    RESPECT!!!!!!!!!!!!!!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703735836956533&id=273213086675479

    Chenling Tang:看到今天北部醫護感染COVID的新聞底下的留言,暖心的留言當然很多,但令人心寒的留言也不少。

    #我們不曾鬆懈的日常

    身為醫護,尤其是急重症的醫護,我們不畏戰,也不懼戰,我們知道我們面對的是什麼,也知道該怎麼保護自己,甚至我有同事買了整桶的消毒噴霧來醫院放辦公室裡,好多人還自費買了紫外燈回家消毒,為的就是怕把在醫院裡的病菌不小心帶回家、帶回社區。

    但你知道嗎?非緊急狀況下的防護衣穿著,以我一個從去年二、三月就開始必須開始穿著接觸疑似病例,一直穿到十一、二月都還必須穿去照顧外籍或居家檢疫的病人的人,我穿一次再快也要十分鐘,而且這是在有同事幫忙的情況下。

    可是,狀況危急的病人有時候並沒有這麼多時間可以等⋯⋯。

    至於最容易污染的防護衣脫除,更是層層關卡,在負壓隔離脫一層、前室脫一層,出來之後還要再完整消毒一次,所以有同事笑說:「穿脫一次防護隔離衣,內衣褲就要濕一次」是真的。

    我記得去年三月底,鮮少生病的我突如其來的發了高燒,在醫院半夜的帳篷外等待同事幫我抽血檢查跟篩檢時,惶惶不安的我、焦急擔心的我,做的事情是趕快聯絡換班、調班的事情,然後把我那幾天都接觸過的親朋好友、去過的店家,全部都用訊息聯絡過一次,提醒他們要做好清潔和防護,並允諾他們只要檢驗結果出來就會馬上告訴他們,幸運的是,他們沒有責怪,反而要我好好休養。

    那時候的我,真的好擔心是不是我在照顧病人、幫病人採檢過程中有哪裡沒做好防護才會這樣發高燒,可是我怎麼想也想不出來哪裡出了問題⋯⋯。

    #十七年前的那場戰役

    在從醫院回家前,資深學姊問我:「妳跟家人一起住嗎?」

    我回答說:「最近剛好搬家,所以可能我自己去住舊家,家人住新家,兩邊分開,再由家人送日常用品來給我。」

    學姊聽了卻哽咽的點點頭說:「好,好,這樣很好,分開住比較好。十七年前,SARS的時候,我沒有跟家人分開住,結果鄰居不但看到我像看到瘟疫一樣,連看到我的家人也一樣會繞道而行,甚至我弟工作的地方就直接把他解聘,理由就只是因為他有一個姊姊在大醫院工作。」

    那個夜裡,明明是很熱的高雄,我卻從心裡一直寒起來,眼淚也跟著學姊的話一起在眼眶裡打轉,學姊話裡的不甘、冤屈和心疼、自責我都深深的感受到了!

    #我們不是超級英雄

    我們一直以我們的職業為傲,我們努力的在做好我們的工作,為台灣的民眾擋住外來的病毒,但如果對待我們的卻是這樣的話語和排擠,真的會讓人不知為何而戰。

    尤其當今天我看到某些人拿感染醫護的關係出來做文章取笑,尤其今天我看到有人留言說:「拜託醫護人員跟你們的家人保持距離。」時,那個三月夜裡,學姊對我說過的話,像萬箭穿心一樣又再次刺上我的心頭。

    也讓我納悶起說這些話的人,真得值得我們一次又一次穿脫繁複的防護衣、一次又一次濕了自己的衣物、一次又一次地冒著感染的風險、生命安全的危險替他們擋在最前線嗎?

    沒有人比我們更害怕感染COVID-19,沒有人比我們更擔心把COVID-19傳染給我們的家人,沒有人會比我們更為自己感染COVID_19更自責難過,然而我們還是站在這裡,站在疫情的第一線,站在疫情的風口浪前。

    很感謝那些一直支持我們醫護的暖心留言,但對於那些總是在唱衰台灣的防疫、唱衰台灣的醫護、甚至幸災樂禍的人,請你們至少不要在背後說出這些傷人的話,就算是堅強如美國隊長,也曾經因為被誤會和冤屈而心灰意冷放棄當超級英雄,區區如我們這些醫護,更無法不為此而傷心難過。

    抵禦世界的疫情,守護台灣這方淨土已經很困難,請不要讓我們越來越難。

    #那該死的COVID
    #我到現在打學姊說的那段話還是很想哭
    #請不要獵巫感染者
    #比起冷言冷語他們更需要支持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95838540556216&id=584986081641475

    醫藥報導沒說完的故事:今天真的是相當勞累,但其實是從昨天深夜就淚了,一直傳訊騷擾莊人祥,但他都沒理我的苦苦哀求 😪😖😤

    今天果然就迎來炸彈,除了2例境外,還有2例本土。

    這兩例本土個案為北部某醫院的醫護。醫師在發病前2到3天曾照顧過需插管的重症確診者,之後輕微發病,10日採檢,結果就確診了。

    確診的護理師是這名醫師的同住女友,兩人可能在醫院也有接觸,但疫調結果認定,他們是因家戶內的密切接觸而才被感染。因此定調,醫師是醫院內感染事件,另一人為社區的接觸感染。

    所以,不是醫院發生群聚事件。

    ==========================

    這是台灣抗疫以來,第二度發生院內感染事件。

    上一件發生在2020年月2的北部某醫院,當時指標個案影響後續8人染疫,包含1名醫院清潔工和3名護理師。

    這次北部某醫院的感染事件,是台灣首度有醫師在醫院感染武漢肺炎,他也因此可領到至少35萬元的補償金。

    ==================

    因醫師院內染疫,該醫院卯起來瘋狂採檢,一個晚上就驗了464人。

    陳時中說,不幸中的大幸是這464人都是陰性。

    不過社區採檢還有55人結果還沒出爐。

    而且464名醫院接觸者雖然一採陰,但很可能處在潛伏期,目前只能確定醫師的感染源應該相對單純,而不是醫院已經有多人染疫。

    指揮中心判定,醫師的感染源最可能的是他先前照顧的重症患者。會做病毒檢驗釐清,但就算驗到一樣的病毒基因,也可能因是主流病毒株而難以釐清。

    ==================

    截至目前,醫師和護理師的足跡還不能確定。護理師對其足跡似乎掌控有限,因此疫調和接觸者都還在匡列中,也對社區風險埋下一些隱憂。

    莊人祥說,雖然數百名醫院接觸者一採都是陰性,但確實可能還在潛伏期,3天後還會採檢一次;且這些密切接觸者都在隔離中,就算有帶病毒,也不會散到社區。

    ===================

    儘管發生醫院感染事件,指揮中心研判,該醫院初步安全,暫時不收新病人,但門急診會照常。

    雖然大家都知道是哪家醫院,但指揮中心不公布。

    重點是醫院的疫情沒有擴大比較重要。

    其實理論上,就我的理解,今天兩例本土是「情侶」關係,應該也無須公布。

    但為了解釋感染源,認定護理師是家庭內感染而非醫院群聚,可能還是有公布必要。(只是有點對不起當事者...)

    ===================

    那麼醫師到底為什麼會染疫?

    陳時中說,醫院防疫沒有破口,但難免百密一疏。感謝醫護過去努力防疫,未來也會要求要保持警覺並遵照SOP執行感控防護。

    外界質疑,該醫師可能是幫確診病患插管時染疫;但張上淳解釋,這家醫院執行插管是由麻醉專科醫師執行,染疫醫師只是從旁協助,不完全擔心是執行插管時造成的問題。且 執行插管有全套防護裝備,只要動作正確,防護都是沒有問題。

    張上淳也說,確診醫師曾幫重症確診者做過多項醫療處置,也難以釐清是哪個環節出狀況;莊人祥則說,過去經驗,脫掉隔離衣的過程可能接觸不潔物,或口罩密合的問題,但也難以查證。

    ==================

    有醫師照顧病人染疫,但大家應該避免用「破口」這樣的想法來看。

    我突然想到幾天前採訪了曾到機場幫忙檢疫的吳明穎醫師。她曾因為執行公務,有半年的時間不太能回家見家人。因為她說,她不怕自己染疫,但很怕把病毒傳給家人和朋友。

    我想,應該沒有人願意生病,希望染疫的醫護可以盡快康復~比較重要。

    ==============================

    今天早上我都在祈禱記者會快點結束,記者會結束之後我就開始祈禱疫情快點結束。

    衷心希望我哪一天不用再寫記者會了。

    到時候,你們還在嗎? (揮手)
    #打完收工
    #今天錢難賺每天都難賺
    #其實我比較想貼玄彬的照片
    #你們能接受嗎🤣🤣🤣🤣🤣🤣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95714140568656&id=584986081641475

    急診鋼鐵人Dr.魏:我在急診12年氣管插管功力
    也沒有自信可以百分百成功
    因為臨床狀況千變萬化
    絕對
    不是一句話可以解釋的

    插管,也絕不是單純的SOP
    ————————————————
    一個被歹人割喉的19歲弟弟
    在急診
    口鼻一直冒血~~~
    病人瞬間窒息失去意識
    只能先插管維持呼吸

    打開病人的嘴
    視野裡只看見泉湧的鮮血
    完全看不到聲帶
    不知道氣管內管要如何放入氣管
    我請護理師備刀片和氣切管
    若我插管失敗,就要從脖子下刀了
    我憋住氣
    我在倒數
    當我憋不住時
    病人應該也是極限了
    同時宣告我失敗

    我盯著冒血的口腔
    抽吸管有吸不完的血
    我跟本看不見氣管
    還好
    這時血泊中,冒出了一個氣泡
    我猜測
    氣泡的下面就是氣管的位置
    因此我大膽的將氣管內管插入那個位置

    病人血氧開始上升
    居然成功了
    這短短5-6秒
    我經歷了極大的壓力
    因為眼前就是一個年輕生命

    插管,絕不是單純的SOP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96353333838070&id=584986081641475

    王必勝:那道門之後,是性命交關,是槍林彈雨,是看不到的險惡敵人。

    如果您關心受感染的醫師和護理師,那我告訴您,他們的狀況穩定,醫護正用全力照料一起作戰的“同袍”。

    這位醫師受過良好訓練,更從去年的疫情一開始就照顧負壓病房,一直到現在,經驗豐富,照顧過非常多確診的病人。他是第一線中的第一線,也是個生活單純又負責任的好醫師(從他的足跡大家可以略知一二)。

    在這裡要特別強調,這位醫師進負壓病房照顧病人,「都有」依照規定穿戴應有的防護裝備,醫院病房也都有互相協助、提醒的機制。我們及專家尚未能確定在充份防護下是如何染疫的(也許永遠也無法確定,只能找出比較可能的點),這裡也突顯沒有所謂100%的防護,在裡面醫護個人的狀況、病人的病毒量、突發的事件……都是可怕的挑戰。

    這個醫院,我必須稱它為“堡壘”,在疫情期間醫治了全國確診病人的20%,遠遠超過其他醫院。有良好的分艙分流、人力調配、專業能力,也配合並完成了很多除醫療之外的國家任務。並不是其他醫院做不到或不願意做,而是勇於承擔,希望我們其他的醫療資源能保持充足,維持民眾日常醫療需求,也為未知的未來保留最大的醫療量能。

    疫情轉眼也將一年,大家過著比全世界都正常自由的生活,但這些醫護同仁卻日復一日的堅守在崗位上,承受著極高的風險。我身處其中,真的是“累”!但沒有人抱怨,持續把工作做好,等待疫情過去。

    戰士在槍林彈雨中中彈,我們該責罰他嗎? 這樣還有什麼人敢上戰場? 期待大家能給我們些許時間,把傷兵夥伴治好,把堡壘修復,我們很快的會再站上第一線,守護這塊土地!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96492860490784&id=584986081641475

    鳥科學先生-泌尿科顧芳瑜醫師:#你的歲月靜好
    #是醫護人員的負重前行
    #隔離衣穿上一次需要15分鐘
    #從來就不是0風險
    ▶️在照顧病人的時候,不只是氣管插管,放尿管也常常會被血液、體液、尿液四處噴濺,因此就算我們再三小心的遵守SOP,感染的機率也不會是0。

    醫護感染的風險不是獵巫開除第一線的醫護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從前主管機關首長的嘴巴講出來真的是讓第一線的醫療人員感覺心寒😠
    .
    .
    #苦中作樂的我們 #笑不出來 #covid_19 #武漢肺炎 #插管 #泌尿科 #導尿 #尿管 #醫護 #同理心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855542318562639&id=350562712393938

    【回顧】
    一「指揮中心證實2例本土!北部某醫院2醫護確診「國內首起醫師染疫」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95544933918910&id=58498608164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