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麂皮方向盤缺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麂皮方向盤缺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麂皮方向盤缺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麂皮方向盤缺點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TCar 葉明德,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Nurburgring 北賽道最速性能房車的試車報告... 【試車報告】 Alfa Romeo Giulia Quadrifoglio 高性能躍進 【4K UHD | https://youtu.be/QysCJt-Hk9I 】 闊別Alfa舊愛多年,再次接觸Alfa Romeo新車,不得...

  • 麂皮方向盤缺點 在 TCar 葉明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06-17 19:12:38
    有 403 人按讚


    Nurburgring 北賽道最速性能房車的試車報告...

    【試車報告】 Alfa Romeo Giulia Quadrifoglio 高性能躍進
    【4K UHD | https://youtu.be/QysCJt-Hk9I

    闊別Alfa舊愛多年,再次接觸Alfa Romeo新車,不得不承認,我的心情是複雜的。

    不過,除了讓人憶起往日種種之外,令人好奇的是,這更精緻,也更加暴力的Alfa,又會將這個經典車廠抬升至何等境界? 這新頁,又會被這新世代四葉毒蛇,寫下何種的熱情呢?

    【精製熱戀】

    冠上Quadrifoglio四葉草標誌,這輛性能房車的動力表現已跨入超跑等級的500hp級距!

    雖然,她不是我開過最貴的Alfa,但逼近500萬元的身價,Giulia Quadrifoglio已經告別窮人法拉利的世代,彷彿回到創廠初期,在賽場上與世界頂尖車款崢嶸頭角!

    去年,我在日內瓦車展近距離與Giulia Quadrifoglio接觸,除了覺得這款性能房車的設計風格顯得霸氣、出眾,內裝介面的質感,更有足可媲美Ferrari、Maserati之水準,的確,在集團資源共享的情況下,Alfa新車款已經跟以往很不一樣,即使我躍入手排版本,踩踏離合器、扳動排檔桿的感受,已經不亞於雙B甚至保時捷等德系手排車,行程設定標準,且有著絕佳的手感…

    台灣雖然沒有Alfa總代理,可在貿易商努力下,好不容易將這輛Nurburgring北賽道創下7分32秒佳績的最速房車導入台灣,且配置8速手自排版本。

    【均衡暴力】

    如果要跟上個世代的性能車Alfa 156 GTA相比,Giulia Quadrifoglio尺碼大上不少,引擎動力也多了兩倍…在法拉利的技術支援下,Quadrifoglio搭載2.9升V6 Twinturbo引擎,可以榨出510hp/6500rpm的最大馬力跟61kgm/2500rpm的最大扭力。眼尖的朋友可能見到V6 Twinturbo引擎,也許會聯想到親戚Maserati Ghibli SQ4那具引擎,事實上,這具引擎的確與Ghibli有點淵源,兩者缸徑相同,但為了展現Giulia Quadrifoglio的性能獨特性,原廠為她換上了短衝程的配置,加快了活塞往復速度,也因此實際排氣量更小,但卻有著更強的爆發力,原廠宣稱0~100km/h可以在3.7秒達成。

    Giulia Quadrifoglio的懸吊採用前雙A臂、後多連桿的設計,搭配電子懸吊設計,阻尼調校在性能車中可稱得上頂尖,即使將DNA行車模式切至Dynamic,懸吊回饋硬朗,卻不會死硬地跳動,可以藉由收縮的過程中,消化掉回傳至車體的諧震。這樣的設定,隨著車速加快,可以享受優異的支撐性,路感回饋清晰又直接!

    如果輕按行車模式中央旋鈕,阻尼進入Mid模式,回饋的阻尼感受變軟一些,但這套懸吊讓人激賞的是,儘管切至Soft模式,仍然有出色支撐性,同時又因減震筒收縮末端的回饋Q韌,故輾過坑洞時會讓車內乘員覺得舒服,一兼二顧,也不用花錢改裝了!

    早在’80年代,Alfa 75時期,當時採用FR配置時,就是為了營造更好的操控,便巧妙地將車體配重維持50:50的設定,也因此原廠膽敢以“彎道是我的故鄉”作為宣傳標語,如今,Giulia Quadrifoglio同樣採後輪驅動,原廠自然更重視配重帶來的操控優勢,因此在前中置引擎的設計上,掌握均衡配重的優勢,再加上配置前245/35 ZR19、後285/30 ZR19的Pirelli P Zero Corsa跑胎,操控顯得癲狂但暴力感不會讓人無法駕馭!

    【蛇毒纏體】

    為了一探Giulia的性能潛力,我找了個直線路段,在Dynamic模式下,持續將車輛模式旋鈕右轉,Giulia接著便進入RACE賽車模式,同時ESP也會關閉,入檔、踩住煞車,拉轉至2000rpm,彈開煞車後全油門加速,就連半熱融跑胎也抓不住,後輪會出現狂暴地燒胎…

    且即使不拉轉,急加速,後輪也會出現輕微空轉,顯見這具V6 Twinturbo的威猛爆發力。

    可能很多人會認為,在山道以RACE模式行駛,這輛性能房車肯定會狂暴到難以操駕?事實上,我反而發現這樣的模式意外地兼具樂趣與纏鬥力!原本紮實的底盤配上精準的轉向反應,讓人可俐落的攻彎!即使通過小夾角彎道,以Trail Brake的方式入彎,後輪微甩,反而能夠消弭前輪因重心移轉造成的推頭。

    如果碰上大U彎,想要來個滑胎過彎,只要提早出彎,接著以二檔全油門加速,Giulia Quadrifoglio後軸的LSD會識趣地調節滑差,讓駕駛者享受滑胎的駕馭樂趣!

    【TCar短評】

    說真的,Giulia Quadrifoglio的進化,剛好是過去156 GTA的缺點,美型、高質感又充滿樂趣,只是,逼近500萬元的售價,再也不是窮人的法拉利了…

    也因此,讓我開始對於相對親民,搭載2.0升渦輪引擎,擁有280hp的Giulia產生了遐想…

    【Alfa Romeo Giulia Quadrifoglio】

    引擎形式: 2891 c.c. V6 DOHC 24V + Twinturbo
    最大馬力: 510hp/6500rpm
    最大扭力: 61kgm/2500rpm
    長寬高: 4639 x 2024 x 1426 mm
    軸距: 2820mm
    車重: 1580kg
    驅動模式: FR
    煞車結構: 前後碟煞
    懸吊結構: 前雙A臂 後多連桿
    輪胎規格: 前245/35 ZR19 後285/30 ZR19
    國內售價: 475萬起

    【主要配備】

    氙氣頭燈
    LED日行燈
    主動式碳纖維前下擾流
    碳纖維引擎蓋(含散熱孔)
    碳纖維側裙、尾翼
    大型車尾氣流擴散器
    Quadrifoglio徽飾
    19吋輪圈
    雙模式跑車排氣系統
    真皮/麂皮/碳纖維多功能跑車方向盤
    大型換檔撥片
    Alfa Romeo麂皮/真皮跑車座椅
    8.8吋中控顯示幕
    DNA行車模式調整系統(節能/正常/運動/競賽)
    後座冷氣出風口
    前後座USB插孔
    碳纖維車內飾板
    盲點偵測系統(含倒車橫向車流警示)
    倒車顯影系統
    前車追撞警示系統、自動煞停系統
    車道偏移警示系統
    陡坡起步輔助系統
    CDC底盤控制系統
    ACC主動測距巡航系統
    TCS循跡控制系統
    ASR加速防滑系統
    雙前座氣囊、側氣囊、膝部氣囊、車側氣簾

    PIT 崴特國際有限公司 四葉創意主題汽車 Icecube 運動休閒太陽眼鏡 TCar 葉明德
    #pit #alfaromeo #giulia #quadrifoglio #北宜小王子 #四葉主題創意汽車 #156gta #tcar #新車試駕 #葉明德

  • 麂皮方向盤缺點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06-17 19:02:46
    有 1,119 人按讚

    【試車報告】 Alfa Romeo Giulia Quadrifoglio 高性能躍進
    【4K UHD | https://youtu.be/QysCJt-Hk9I

    闊別Alfa舊愛多年,再次接觸Alfa Romeo新車,不得不承認,我的心情是複雜的。

    不過,除了讓人憶起往日種種之外,令人好奇的是,這更精緻,也更加暴力的Alfa,又會將這個經典車廠抬升至何等境界? 這新頁,又會被這新世代四葉毒蛇,寫下何種的熱情呢?

    【精製熱戀】

    冠上Quadrifoglio四葉草標誌,這輛性能房車的動力表現已跨入超跑等級的500hp級距!

    雖然,她不是我開過最貴的Alfa,但逼近500萬元的身價,Giulia Quadrifoglio已經告別窮人法拉利的世代,彷彿回到創廠初期,在賽場上與世界頂尖車款崢嶸頭角!

    去年,我在日內瓦車展近距離與Giulia Quadrifoglio接觸,除了覺得這款性能房車的設計風格顯得霸氣、出眾,內裝介面的質感,更有足可媲美Ferrari、Maserati之水準,的確,在集團資源共享的情況下,Alfa新車款已經跟以往很不一樣,即使我躍入手排版本,踩踏離合器、扳動排檔桿的感受,已經不亞於雙B甚至保時捷等德系手排車,行程設定標準,且有著絕佳的手感…

    台灣雖然沒有Alfa總代理,可在貿易商努力下,好不容易將這輛Nurburgring北賽道創下7分32秒佳績的最速房車導入台灣,且配置8速手自排版本。

    【均衡暴力】

    如果要跟上個世代的性能車Alfa 156 GTA相比,Giulia Quadrifoglio尺碼大上不少,引擎動力也多了兩倍…在法拉利的技術支援下,Quadrifoglio搭載2.9升V6 Twinturbo引擎,可以榨出510hp/6500rpm的最大馬力跟61kgm/2500rpm的最大扭力。眼尖的朋友可能見到V6 Twinturbo引擎,也許會聯想到親戚Maserati Ghibli SQ4那具引擎,事實上,這具引擎的確與Ghibli有點淵源,兩者缸徑相同,但為了展現Giulia Quadrifoglio的性能獨特性,原廠為她換上了短衝程的配置,加快了活塞往復速度,也因此實際排氣量更小,但卻有著更強的爆發力,原廠宣稱0~100km/h可以在3.7秒達成。

    Giulia Quadrifoglio的懸吊採用前雙A臂、後多連桿的設計,搭配電子懸吊設計,阻尼調校在性能車中可稱得上頂尖,即使將DNA行車模式切至Dynamic,懸吊回饋硬朗,卻不會死硬地跳動,可以藉由收縮的過程中,消化掉回傳至車體的諧震。這樣的設定,隨著車速加快,可以享受優異的支撐性,路感回饋清晰又直接!

    如果輕按行車模式中央旋鈕,阻尼進入Mid模式,回饋的阻尼感受變軟一些,但這套懸吊讓人激賞的是,儘管切至Soft模式,仍然有出色支撐性,同時又因減震筒收縮末端的回饋Q韌,故輾過坑洞時會讓車內乘員覺得舒服,一兼二顧,也不用花錢改裝了!

    早在’80年代,Alfa 75時期,當時採用FR配置時,就是為了營造更好的操控,便巧妙地將車體配重維持50:50的設定,也因此原廠膽敢以“彎道是我的故鄉”作為宣傳標語,如今,Giulia Quadrifoglio同樣採後輪驅動,原廠自然更重視配重帶來的操控優勢,因此在前中置引擎的設計上,掌握均衡配重的優勢,再加上配置前245/35 ZR19、後285/30 ZR19的Pirelli P Zero Corsa跑胎,操控顯得癲狂但暴力感不會讓人無法駕馭!

    【蛇毒纏體】

    為了一探Giulia的性能潛力,我找了個直線路段,在Dynamic模式下,持續將車輛模式旋鈕右轉,Giulia接著便進入RACE賽車模式,同時ESP也會關閉,入檔、踩住煞車,拉轉至2000rpm,彈開煞車後全油門加速,就連半熱融跑胎也抓不住,後輪會出現狂暴地燒胎…

    且即使不拉轉,急加速,後輪也會出現輕微空轉,顯見這具V6 Twinturbo的威猛爆發力。

    可能很多人會認為,在山道以RACE模式行駛,這輛性能房車肯定會狂暴到難以操駕?事實上,我反而發現這樣的模式意外地兼具樂趣與纏鬥力!原本紮實的底盤配上精準的轉向反應,讓人可俐落的攻彎!即使通過小夾角彎道,以Trail Brake的方式入彎,後輪微甩,反而能夠消弭前輪因重心移轉造成的推頭。

    如果碰上大U彎,想要來個滑胎過彎,只要提早出彎,接著以二檔全油門加速,Giulia Quadrifoglio後軸的LSD會識趣地調節滑差,讓駕駛者享受滑胎的駕馭樂趣!

    【TCar短評】

    說真的,Giulia Quadrifoglio的進化,剛好是過去156 GTA的缺點,美型、高質感又充滿樂趣,只是,逼近500萬元的售價,再也不是窮人的法拉利了…

    也因此,讓我開始對於相對親民,搭載2.0升渦輪引擎,擁有280hp的Giulia產生了遐想…

    【Alfa Romeo Giulia Quadrifoglio】

    引擎形式: 2891 c.c. V6 DOHC 24V + Twinturbo
    最大馬力: 510hp/6500rpm
    最大扭力: 61kgm/2500rpm
    長寬高: 4639 x 2024 x 1426 mm
    軸距: 2820mm
    車重: 1580kg
    驅動模式: FR
    煞車結構: 前後碟煞
    懸吊結構: 前雙A臂 後多連桿
    輪胎規格: 前245/35 ZR19 後285/30 ZR19
    國內售價: 475萬起

    【主要配備】

    氙氣頭燈
    LED日行燈
    主動式碳纖維前下擾流
    碳纖維引擎蓋(含散熱孔)
    碳纖維側裙、尾翼
    大型車尾氣流擴散器
    Quadrifoglio徽飾
    19吋輪圈
    雙模式跑車排氣系統
    真皮/麂皮/碳纖維多功能跑車方向盤
    大型換檔撥片
    Alfa Romeo麂皮/真皮跑車座椅
    8.8吋中控顯示幕
    DNA行車模式調整系統(節能/正常/運動/競賽)
    後座冷氣出風口
    前後座USB插孔
    碳纖維車內飾板
    盲點偵測系統(含倒車橫向車流警示)
    倒車顯影系統
    前車追撞警示系統、自動煞停系統
    車道偏移警示系統
    陡坡起步輔助系統
    CDC底盤控制系統
    ACC主動測距巡航系統
    TCS循跡控制系統
    ASR加速防滑系統
    雙前座氣囊、側氣囊、膝部氣囊、車側氣簾

    PIT 崴特國際有限公司 四葉創意主題汽車 Icecube 運動休閒太陽眼鏡 TCar 葉明德
    #pit #alfaromeo #giulia #quadrifoglio #北宜小王子 #四葉主題創意汽車 #156gta #tcar #新車試駕 #葉明德

  • 麂皮方向盤缺點 在 TCar 葉明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7-05-31 21:26:50
    有 238 人按讚


    要完成每件事,背後要感謝的人太多...譬如說美福大飯店借場地讓我們拍攝、好友藥頭幫忙接洽...還有各位按讚、分享^^

    【試車報告】Audi S5 Coupe 鋼鐵淑女
    【4K UHD l https://youtu.be/i31tp0SiUmw

    如過你喜歡性能、喜歡享受駕馭樂趣,卻又擔心被狂放的動力所反噬…
    有沒有一款車,能夠讓人純粹且盡興地享受飆速的樂趣?

    【自信美型】

    對跑車迷與Audi迷來說,R8是個一如Audi聖杯般的存在。
    不過,在他們心中,A5車系,或許就是R8之下的第二把交椅!

    身為Audi家族的美型車款,A5車系成員皆共享著性感的流線基因,但若想定義各車款間的差異,與其粗略的以性能等級進行區分,倒不如說它們各展露著截然不同的形象;好比A5就像個溫柔且氣質婉約的淑女,而頂級性能款RS 5,則是性格嗆辣、內藏怒火烈焰的個性酷妹,至於這回我們試駕的S5,它則不慍不火,今天可陪你遨遊海濱,明日也能伴你瘋狂,這樣的全面在獨特身分的加持下,也令這輛車蘊涵了滿滿的自信。

    且說到獨特,S5 Coupe除了家族水箱護罩和LED燈具充滿時尚,它的雙門設計與風阻低僅0.25Cd的優雅體態,本就是眾人注目的焦點,再加上S版專屬的前後保桿、S字樣煞車卡鉗、19吋鋁圈、四出排氣尾管與銀色後視鏡蓋,S5低調,但絕對吸睛!

    【貼心日常】

    在全新A5車系發表後,原廠便迫不及待的想讓消費者認識A5、S5,所以我們試駕的車款,其實是輛自海外空運來台的S5,因此,它未如之後消費者可購得的S5配備中文介面,以及全景玻璃電動天窗,且已搭載了選配的抬頭顯示器、自動停車系統與前電熱椅,然而,S5應有的性能味,它可一點都沒缺少!

    好比坐上車時,放眼望去,不論是雙前跑車座椅、多功能方向盤,以及排檔座上,皆有著S車型字樣,此外,金屬油門、煞車踏板,以及比照超跑,滿佈的碳纖維車內飾板,種種配件皆再三強調S5的性能身分,甚至,眼前熟悉的12.3吋虛擬儀錶中,它不僅同樣支援將時速、轉速錶縮小,放大導航地圖的功能,要是將儀錶切至操駕導向的轉速錶放大設定,它還擁有S版專屬的大單環轉速錶功能,令激烈操駕時引擎轉速判讀更加明瞭!

    而在性能之餘,雖然S5的後座依舊不適合超過身高超過170cm的成人入座,但對於隨身物品擺放與兒童座椅安置,則顯得綽綽有餘,此外,它的後廂還有著465L的置物空間,若再將後椅背4/2/4分離傾倒,其載物量更顯不俗!

    更貼心的是,為了對應雙門車款後推的B柱設計,Audi還為本車設計了一個精緻的安全帶推桿,當駕駛上車關門後,安全帶便會被推至駕駛順手可得之處,可大幅改善駕駛許多雙門車種的不便。

    駕著S5高速遨遊時,只要不刻意重踩油門,其實可以發現車艙內是相當寧靜的,這一方面固然是低風阻車體帶來的優點,同時,S5還配備了雙層的隔音前檔玻璃,且Audi也在其B柱門縫處加裝了抗風噪膠條,令人得以放鬆聆聽19揚聲器Bang & Olufsen環繞音響帶來的饗宴。再加上乘著穩定的quattro底盤,還有多樣電子安全輔助與六氣囊保護,S5無疑是輛令人慢慢開也可以很享受的雙門跑車!

    【集團名機】

    在這次試車前,我的腦海裡不斷地浮現Audi S5…因為,多年前,我曾經挑戰Nurburgring北賽道,為了安全,我選擇了初代MK2的S5一起征戰賽道,3.0升V6機械增壓引擎結合分配敏捷的四驅系統,的確能夠提供駕駛者安全,讓人盡興享受駕馭快感!

    如今,第二代車型登場,除了有著更為流暢、帥氣的造型,前衛、動感的內裝陳設,還有較為寬敞的後座空間,就連動力性能都比之前表現更為出色!

    雖然同樣採用3.0升V6引擎的配置,但增壓系統由機械增壓改為渦輪增壓,且為了減少引擎體積造成配重的影響,還巧妙地將渦輪增壓器設計於V槽內,在材質輕量化的設計下,除了引擎本體的重量僅有172kg,也可以榨出354hp/51kgm的強大動力,搭配八速手自排,原廠0~100km/h加速可於4.7秒達成,極速則因為電子速限控制在250km/h。

    四驅車款最大的優勢在於,引擎爆發的動力,可以藉由四個輪子同時傳輸,除了讓動力不流失,更可發揮更好地加速優勢。也因此在攝氏33度的高溫下,我們為S5進行加速實測,0~100km/h彈射,仍可輕易創造5秒整的佳績。

    【全速催策】

    上一代S5的操控實力其實已經讓我相當激賞,New S5的四驅系統進化得更高竿,在一般狀態下,能夠維持前40%、60%的驅動力,讓底盤能有穩定的抓地力,極限狀態下,quattro四驅系統則可調配動力至前70%或後85%,讓這輛小GT能夠保有FR配置般的操控靈活度,但又能發揮最大的貼地性能,讓駕駛者更安心地享受操駕樂趣。

    在山道上奔馳,除了上述提及的科技性配備外,S5的底子其實已經具備雄厚的先天優勢,由雙A臂結構衍生而來的前後五連桿懸吊,已經能夠提供駕駛者相當精準的操控及清晰地路感回饋,再搭配精良的電子懸吊調節,是少數讓我感到懸吊兼具操控支撐性及舒適性的車款,即便駕駛者劇烈操駕,車內乘員也不會因為通過顛簸路面而感到不適,因為懸吊早已迅速地將碎震給吸收掉了。

    New S5的加速反應快,而這具借助於Porsche Panamera的引擎聲浪甜逸,且輕盈的重量也有助於車體配重,讓S5擁有趨近50:50的優勢,愈是劇烈操駕,愈能感受到底盤的設定的優異之處…

    一般來說,沈穩與靈巧是兩種背道而馳的設計,但Audi quattro卻能夠藉由驅動力的分配,巧妙地將兩種特質串連在一塊,且能夠隨著駕駛者的技術水準,發揮不同層面的俐落度,愈是濕滑的路面,這樣的優勢變得愈明顯。

    【TCar短評】

    S5具備的優勢,除了帥氣、實用、安全之外,在動力及性能的展現上,給人一種夠爽、夠快的感覺!三百多匹馬力結合不到4.7kg/hp的馬力重量比,其實最好駕馭,再加上先進的四驅系統,真的開快也不害怕!如果問我,這輛車有什麼缺點?我個人主觀覺得,因為底盤太穩,沒辦法狂暴甩尾…哈!

    【Audi S5 Coupe】

    引擎形式: 2995c.c. V6 DOHC 24V + Turbo
    最大馬力: 354hp/5400rpm~6400rpm
    最大扭力: 51kgm/1370~4500rpm
    車身尺碼: 4692x1846x1368mm
    軸距: 2765mm
    車重: 1615kg
    驅動方式: AWD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規格: 前後五連桿
    輪胎規格: 前後255/35 R19
    台灣售價: 347萬元起

    【主要配備】

    LED頭燈、尾燈、日行燈
    S5專屬鋁合金塗裝後照鏡蓋
    S5專屬前後保桿
    全景式電動玻璃天窗
    附體感開啟功能尾門
    19吋鋁合金輪圈
    三輻式真皮多功能方向盤(附換檔撥片)
    不鏽鋼油門、煞車踏板
    S版12.3吋Audi全數位虛擬座艙
    碳纖維車內飾板
    皮質門飾板
    黑色頂蓬
    Alcantara類麂皮/真皮雙前座跑車座椅
    MMI navigation plus多媒體系統、MMI觸控手寫板、原廠中文導航系統
    19揚聲器 Bang & Olufsen 3D環繞音響系統
    Audi hold assist主動駐車輔助系統
    斜坡起步輔助系統
    倒車攝影機
    前後駐車感知系統
    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
    EDL電子差速鎖定系統
    ASR循跡防滑系統
    ESC行車動態穩定系統
    雙前座SRS氣囊、側氣囊、車側頭部氣囊

    【特別鳴謝台北美福大飯店提供優美場地出借】

    TCar 葉明德 美福大飯店
    #audi #s5 #coupe #美福大飯店 #tcar #葉明德 #跑車試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