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介紹 《男兒王》
本文為「春節聊什麼?」創作者串連企劃,文末將與魔粉介紹其他的優秀創作者!
▦ 賀歲片也能很多元!在戲院和《男兒王》勁歌熱舞🎤
從金馬影展就大受好評的喜劇電影《男兒王》,正式在台灣上映,為今年的春節檔期增添不一樣的賀歲喜氣。
突遭失業的中年主管曹啟明,不...
#院線介紹 《男兒王》
本文為「春節聊什麼?」創作者串連企劃,文末將與魔粉介紹其他的優秀創作者!
▦ 賀歲片也能很多元!在戲院和《男兒王》勁歌熱舞🎤
從金馬影展就大受好評的喜劇電影《男兒王》,正式在台灣上映,為今年的春節檔期增添不一樣的賀歲喜氣。
突遭失業的中年主管曹啟明,不敢讓妻小知道,又因年紀遲遲無法找到新工作。在房貸車貸的巨大壓力下,因緣際會化身變裝皇后登台,原本古板大叔竟在酒吧綻放了無限風華。從〈愛拚才會贏〉唱到〈看我七十二變〉,甚至跨界用閩南語高歌神曲〈I Will Survive〉,意外讓觀眾歡笑不斷,成為了酒吧頭牌。而其中肩負一家生計的男人之苦、理解不同族群的心酸又讓人為之動容,堪稱2021春節檔最笑中帶淚的好戲。(Yahoo 電影)
《男兒王》作為一部成功的喜劇片、歌舞片,其承載的社會意義也大有學問。在觀眾開壞大笑的同時,也能體會人生百態的心酸,甚至將議題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出來,讓人將觸角延伸至亞洲社會不同的性別處境。
(放輕鬆,這部電影並不艱澀!)如同魔編過去藉由《午夜天鵝》、《迷失安狄》來討論跨性別者的知識,今天,也讓我們透過《男兒王》,一起認識新的性別知識吧😊
▦ #DragQueen 是什麼?變裝皇后是變性人嗎?
由李國煌飾演的曹啟明,原先代表著保守、中產階級生活的異性戀男子,卻在變裝酒吧當中,體會到大眾因誤解所造成的歧視,才是社會無法和平共榮、互相尊重的原因。Drag Queen又稱變裝皇后,片中的皇后們自稱為「阿官」,其實是將外人辱罵的詞彙轉化為自嘲。
Drag Queen 的特色,是將五官盡可能畫上浮誇、繽紛的妝容,並穿著華美、絢麗、隆重的表演服,將女性平時被規範的「合宜」妝容,無限地誇大再誇大,作為解放日常生活規訓的一環。Drag Queen 作為性別越界的代表,模糊了性別定義,讓人以「自己」的身份被看見,而非先被其性別所制約。
片中的 Drag Queen 們並非有著一樣的性別認同,例如主角曹啟明,成為變裝皇后並未改變他的性別認同與性傾向,這項職業與其性別並不衝突。就如同《阿莉芙》中鄭元碩所飾演的變裝皇后,他並非男同志,性別認同也未必是女性,卻一樣能從事這份工作。片中的幾位皇后,或許可以說是偏向陰柔氣質,卻只有朱利得的片段有明確解釋其性別認同為女性。所以對於一般人來說,Drag Queen 可能會與變性人、同性戀、人妖劃上等好,但絕對並非如此。Drag Queen 作為一個表演,是開闊、多元,且不需硬性界定的,只要人們眼界開闊、放寬心胸看待即可。
▦ Drag Queen 的文化意義
在《午夜天鵝》的討論中,魔編曾提及社會性別與生理性別。社會性別在某些意義層面上是強迫性的,即一旦偏離社會性別規範就會導致社會的排斥、懲罰和暴力,更不必說由這些禁忌所產生的越軌快感,它會帶來更嚴厲的懲誡。
性別研究學者Judith Butler認為,在父權社會中「性別」是帶有強制性的規範向度,是一個被嚴密控制的物質化過程,並經由各種社會機制反覆強調與申述。但純粹的生理性別是不存在的,關於性別的成見與社會差異也絕不是自然的,因此透過文化構成的性別便可能被改變或消除。
所以變裝文化利用男人女性化、女扮男裝和其他文化策略去歡慶異化、距離和不協調,作為一種微妙的、政治強制操演的結果,性別透過對「自然」的誇張展現,揭露了性別根本上的幻想情況。
扮裝皇后象徵著男女衝突之調解與性別現實的超越,儼然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再從屬於任何群體或類別, 而是20世紀新生代破除性別迷思繭縛,蛻蛹而成的舞蝶。
資料來源:
陳育菁,2016,〈普普教皇的愛慾符碼〉。《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9(2):83-111
▦ 多元視野,看見更多生命與藝術的可能性
《男兒王》作為一部賀歲片,對社會批判的力道並不特別強烈,卻透過曹啟明的台詞說出:「我不要讓我的孩子,成為一個歧視和自己不同的人」。曹啟明的兒子是他心胸最開闊的家人,也代表著尚未社會化的孩子,其實不會用歧視的眼光看待他人。歧視的行為,都是從大人的言行當中模仿的。若仔細觀察,片中使用的歌曲,不論是蔡依林、張惠妹、梅豔芳,大多是 #LGBT+ 社群的 icon,這也是本片的巧思之一。透過親近性高的商業電影傳播社會理念,或許也是提供多元視角的一個小小途徑吧。
▦ 本次「春節聊什麼?」創作者介紹❗️
💖 骨力女子 @gooli_girl
致力於性別知識普及化,使每個人都能認識自己,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而非「生理被指定的性別」。
💖 OT Yen @yenyen_ot
致力於職能治療與職能科學的推廣,讓每一個個體的需求被理解,自由地做想做的事,真實地存在,最終成為自己最想成為的樣子。
💖 魚膏 @yugao.tw
這是一個紀錄女生的快樂、煩惱、焦慮、成長的個人部落格,有時候限動很負面,內文很正面,趕快與我在冷熱交替的生活中手牽手感受「到底想怎樣」的世界吧。
#男兒王#Number1#光年映畫
#王國燊 @burger_gs
#李國煌 @marklee4444
#赖宇涵 @jaspersjaspers
#Kiwebaby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作者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金馬獎無影無蹤總預測】
.
一年一度金馬獎又來了,今年已經為兩間媒體寫預測或分析(見下方)。但我不介意再寫一次。以下條列九項來談一談今年金馬獎的預測,最下方則有完整的所有項目預測。還是要強調,全文僅供參考,往年有過神準預測,也有大失準過,勿認真,當作一個風向就好。也歡迎各位影迷朋友提出你自己的預測名單供大家參考唷!
.
.
(1)最佳劇情片、導演獎:《陽光普照》、《夕霧花園》、《熱帶雨》三強鼎立,《返校》或成黑馬
.
近20年來的金馬奬,只有譚家明的《父子》(2006)在沒有入圍導演類(含最佳導演、新導演獎)的情況下獲得最佳劇情片。就歷史定律來看,同志電影《叔.叔》在最佳劇情片一項的競逐勝算很低,就格局、藝術成就或時代意義的闡釋,該片確實比不上其他四部,21世紀第一部獲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的LGBT電影恐怕持續難產。
.
剩下四部片《陽光普照》、《夕霧花園》、《熱帶雨》、《返校》則都有獲獎機會,許多人或會質疑《返校》的含金量,但就像《十年》(2015)當年拿下香港金像獎最佳電影一樣,這部作品確實做到反映時代的意義,作品提及了威權時代下的國家暴力,與現在的香港局勢遙相呼應。而該片出色的票房成績,也說明了看似嚴肅的政治議題也能包裝成富有質感的商業電影,具有引領台灣電影新方向的意義。
.
《返校》的確有可能成為黑馬,但如果評審更以電影品質作為本位思考,《陽光普照》、《夕霧花園》與《熱帶雨》機會顯然更大。新加坡導演陳哲藝的首部長片《爸媽不在家》(2013)曾榮獲當年最佳劇情片。21世紀目前只有張作驥以執導作品兩奪首獎,但他的《美麗時光》(2001)和《當愛來的時候》(2010)的獲獎年份也隔了八年。
.
金馬獎雖然厚愛陳哲藝,但應該也不至於無所保留,尤其在《夕霧花園》和《陽光普照》的兩位導演林書宇和鍾孟宏在作品表現上與之難分高下之時,評審也許會更傾向支持這兩位分別交出生涯代表作的中生代導演與老將。
.
《陽光普照》在劇本、敘事節奏、攝影與演員等面向皆無可挑剔,整體性極佳,並且延續了鍾孟宏導演的黑色趣味,不失對華人父權社會的深刻觀察;《夕霧花園》的美術、造型等技術面向是鶴立雞群,是今年唯一的史詩巨作,也確實有做到史詩格局,雖然主角阿部寬令人出戲,但李心潔與張艾嘉還是穩住了整齣劇,氛圍的營造令人魂牽夢縈。
.
只是感覺《夕霧花園》有一大爭議性,那就是它並不是一部華語片,而是「有華語的片」,片中70%以上的對白都是英語,回歸到金馬獎鼓勵作品的方向,《陽光普照》似乎是更「正統」的選擇?
.
.
(2)最佳導演:鍾孟宏vs陳哲藝vs林書宇
.
最佳劇情片獎一項的確是難分難解,但如果評審依照往例先討論最佳劇情片再討論最佳導演,應當就會把導演獎分給劇情片的二、三名。這樣看來,陳哲藝有可能復活,畢竟《熱帶雨》是作者性較強的作品,反觀《夕霧花園》看不太見導演林書宇的手痕,較為吃虧。無論如何,導演獎就是不脫這三人,當天典禮只要一看到導演獎得主誰屬,便知道劇情片可以排除掉誰了。
.
至於同樣入圍最佳導演的張作驥《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與趙德胤《灼人秘密》幾乎確定是榮譽陪榜,金馬獎至1981年起建立最佳劇情片獎的入圍制度以來,導演獎得主之作沒入圍劇情片獎是從未發生之事,既然複選評審也會進入決選討論,情勢更不可能忽然翻盤。
.
.
(3)最佳男主角:巫建和PK袁富華
.
在最佳男主角一項,《陽光普照》和《叔.叔》各有兩位演員入圍,上一部進佔本項兩席的作品是《無間道》(2002),但兩部作品分別佔上兩席則是首例。《金都》的朱栢康基本上是陪榜命運,看過這部片的人甚至質疑他是配角戲份,表演更亮眼的鄧麗欣應是該片唯一主角。
.
雖然我個人希望《陽光普照》的巫建和和陳以文能夠獲得青睞,但後者戲份較少,可能會先被排除。屆時或許是巫建和與袁富華的對決,不過上一屆才拿下男配角獎的袁富華從《翠絲》(2018)中外放的男同志形象忽然轉化成內斂演技,幾個眼神拋出去就能鎮住全場,戲份佔比也超過巫建和,機會還是比較大。
.
但袁富華在獲悉入圍後卻直接表明不出席,等同靠攏中共抵制金馬,使人觀感不佳,在當下時局,也可能使之失去評審支持。但我倒認為如果頒給他,更顯得金馬獎的兼容並蓄與雅量。
.
.
(4)最佳女主角:李心潔PK楊雁雁
.
最佳女主角部分,呂雪鳳《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和柯淑勤《陽光普照》都有不俗演出,但與其他入圍者相比戲份太少,比較吃虧。至於新人王淨以《返校》入圍,應是鼓勵性質,其扮相與氣質貼近角色,但演技層次尚不明顯。
.
這一項很明顯是撐完全場的兩位馬來西亞演員李心潔《夕霧花園》與楊雁雁《熱帶雨》二擇一,但前者最大對手不是楊雁雁,而是在同戲飾演同一個角色的張艾嘉,《夕霧花園》中最具有爆發力的幾個演技場都集中在張姐身上,使得李心潔有些相形見絀,若非她堅持不報名金馬獎,得獎都是肯定的。反觀,楊雁雁一人就讓角色成立、讓電影成形,把導演的意在言外全部演了出來,是電影的靈魂。
.
.
(5)最佳男配角:劉冠廷鶴立雞群
最佳男配角一項,要論表演最突出,或者要論與過去形象最突破,都屬《陽光普照》的劉冠廷,過去以喜劇演出為主的他,演活了「菜頭」的惡意,不帶髒字與情緒,就足以勾起觀眾的恐懼,無疑是令人戰慄的精彩演出。反觀其他入圍者雖然都十分出色,但表演更天然、更鬆,不像劉冠廷有這麼多的角色詮釋,在獎項評選上比較不好佔到便宜。
.
.
(6)最佳女配角:姚以緹PK温貞菱
.
最佳女配角部分,一人分飾兩角的姚以緹很有機會以《江湖無難事》獲獎,她在戲中一人分飾兩角,一個是瞎妹香耐鵝,一個是跨性別者小青。尤其第二個角色的難度更大,她與陳家逵的配音相搭之下,幾乎毫無違和感,活像真正的生理男性。不過也擔心評審對喜劇演出沒好感,過去郎祖筠也曾在《甜蜜殺機》(2014)當中飾演類似角色,卻鎩羽而歸。
.
但論起戲份與表演層次,另外四位演員勝算更小,有些甚至是角色設定的先天體質不佳,如張詩盈在《我的靈魂是愛做的》中的角色。區嘉雯《叔.叔》和陸弈靜《3天2夜》的戲份都不多,前者存在感太低,而後者明明在《寒單》當中的表演更為突出。《陽光普照》中的温貞菱反而不容忽視,她的角色在片中並不是主線人物,帶有功能性質,但她卻在一場告別式後的哭戲硬是打破了自己的角色宿命,獨自閃耀,與柯淑勤一時可以分庭抗禮,實在不容忽視。
.
.
(7)最佳新演員:原騰PK蔡嘉茵(雙黃蛋?)
.
新演員獎部分,依照往例一樣是獨撐較多戲份的演員容易受到肯定,這對《返校》的曾敬驊最為不利,邱志宇在《我的靈魂是愛做的》雖然獨撐大局,但導演對角色形塑不佳,連帶拖累了他的表演詮釋,使之始終帶有一種尷尬感(尤其片末)。這一項最突出的應該是原騰和蔡嘉茵,前者所主演的《樂園》是採用雙主角,但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原騰卻與王識賢不分軒輊,內化了角色的暴戾之氣。《大餓》中的蔡嘉茵沒有對照,就是一人撐完整部片,但她的表演太自由、太愜意,看不出太多鑿斧痕跡,就是祖師爺賞飯的天生演員魅力。可以的話,今年這一項我最能接受開出雙黃蛋。
.
.
(8)最佳新導演:徐漢強PK黃綺琳
.
最佳新導演的戰局很難料,金馬獎並不一定會將獎頒發給有入圍最佳劇情片的作品,過去已經兩次作出了有違邏輯的給獎,張大磊的《八月》和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都是在失去新導演獎之後拿下最佳劇情片,這意味著徐漢強未必一定能以《返校》獲獎。反而來自香港的獨立電影《金都》可能脫穎而出,該片妙談中港關係,以輕喜劇節奏妙談政治時勢,是非常得觀眾緣的作品,導演黃綺琳後勢可期。
.
.
(9)看不過癮嗎?其他所有項目分析點評看這裡
.
以下內容刊載在 娛樂重擊 Punchlinee
.
最佳劇情片、導演、劇情短片、紀錄片、動畫短片詳細評析看這裡
https://punchline.asia/archives/55171
.
最佳新導演、原著劇本、改編劇本、剪輯等13項詳細評析看這裡
https://punchline.asia/archives/55219
.
以下內容刊載在 CTWant
.
最佳女主角戰局500字分析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14180
.
最佳男主角戰局500字分析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13300
.
最佳劇情片戰局500字分析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15086
.
與 蘋果新聞網 合作之影評人預測篇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1122/1664866
.
.
.
完整預測名單:
►
【最佳劇情片】
《陽光普照》
►
【最佳劇情短片】
朱凱濙《紅棗薏米花生》
►
【最佳動畫短片】
王登鈺《金魚》
►
【最佳紀錄片】
廖克發《還有一些樹》
►
【最佳導演】
陳哲藝《熱帶雨》
►
【最佳男主角】
袁富華《叔.叔》
►
【最佳女主角】
楊雁雁《熱帶雨》
►
【最佳男配角】
劉冠廷《陽光普照》
►
【最佳女配角】
姚以緹《江湖無難事》
►
【最佳新演員】
蔡嘉茵《大餓》
►
【最佳新導演】
黃綺琳《金都》
►
【最佳原著劇本】
鍾孟宏&張耀升《陽光普照》
►
【最佳改編劇本】
理查德.史密斯(Richard Smith)《夕霧花園》
►
【最佳攝影】
中島長雄《陽光普照》
►
【最佳剪輯】
賴秀雄《陽光普照》
►
【最佳音效】
周震&李丹楓&嚴唯甄《灼人秘密》
►
【最佳視覺效果】
簡單主張影音製作有限公司《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
►
【最佳美術設計】
蔡珮玲&林慶順&陳炫劭《夕霧花園》
►
【最佳造型設計】
妮基.古利(Nikki Gooley)&周麗明&蔡珮玲&妮娜.愛德華斯(Nina Edwards)*《夕霧花園》
►
【最佳動作設計】
洪昰顥《狂徒》
►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坂本龍一《你的臉》
►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詞:鍾孟宏;曲:林生祥;唱:林生祥
〈遠行〉《陽光普照》
.
.
影迷們!屬於電影人大日子 2019金馬獎!
正星光閃閃的在台北發亮,
今年所有的華語電影人仍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每部作品都值得獲得您的喝采,
快來來幫華語電影人加油打氣吧!
2019金馬獎頒獎典禮 live收看:https://video.friday.tw/
11.23(六)17:30 星光大道 | 19:00 頒獎典禮
#致金馬
#第56屆金馬獎friDay影音獨家線上直播
#享受奔馳躍向未來
#friDay影音獨家線上直播
#金馬獎 #熱帶雨 #金都 #灼人秘密
#陽光普照 #返校 #紅棗薏米花生
#夕霧花園 #叔叔 #大餓 #江湖無難事
#灼人秘密 #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
#還有一些樹 #金魚 #你的臉 #狂徒
.
.
(圖為《陽光普照》中許光漢。)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作者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金馬獎無影無蹤總預測】
.
一年一度金馬獎又來了,今年已經為兩間媒體寫預測或分析(見下方)。但我不介意再寫一次。以下條列九項來談一談今年金馬獎的預測,最下方則有完整的所有項目預測。還是要強調,全文僅供參考,往年有過神準預測,也有大失準過,勿認真,當作一個風向就好。也歡迎各位影迷朋友提出你自己的預測名單供大家參考唷!
.
.
(1)最佳劇情片、導演獎:《陽光普照》、《夕霧花園》、《熱帶雨》三強鼎立,《返校》或成黑馬
.
近20年來的金馬奬,只有譚家明的《父子》(2006)在沒有入圍導演類(含最佳導演、新導演獎)的情況下獲得最佳劇情片。就歷史定律來看,同志電影《叔.叔》在最佳劇情片一項的競逐勝算很低,就格局、藝術成就或時代意義的闡釋,該片確實比不上其他四部,21世紀第一部獲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的LGBT電影恐怕持續難產。
.
剩下四部片《陽光普照》、《夕霧花園》、《熱帶雨》、《返校》則都有獲獎機會,許多人或會質疑《返校》的含金量,但就像《十年》(2015)當年拿下香港金像獎最佳電影一樣,這部作品確實做到反映時代的意義,作品提及了威權時代下的國家暴力,與現在的香港局勢遙相呼應。而該片出色的票房成績,也說明了看似嚴肅的政治議題也能包裝成富有質感的商業電影,具有引領台灣電影新方向的意義。
.
《返校》的確有可能成為黑馬,但如果評審更以電影品質作為本位思考,《陽光普照》、《夕霧花園》與《熱帶雨》機會顯然更大。新加坡導演陳哲藝的首部長片《爸媽不在家》(2013)曾榮獲當年最佳劇情片。21世紀目前只有張作驥以執導作品兩奪首獎,但他的《美麗時光》(2001)和《當愛來的時候》(2010)的獲獎年份也隔了八年。
.
金馬獎雖然厚愛陳哲藝,但應該也不至於無所保留,尤其在《夕霧花園》和《陽光普照》的兩位導演林書宇和鍾孟宏在作品表現上與之難分高下之時,評審也許會更傾向支持這兩位分別交出生涯代表作的中生代導演與老將。
.
《陽光普照》在劇本、敘事節奏、攝影與演員等面向皆無可挑剔,整體性極佳,並且延續了鍾孟宏導演的黑色趣味,不失對華人父權社會的深刻觀察;《夕霧花園》的美術、造型等技術面向是鶴立雞群,是今年唯一的史詩巨作,也確實有做到史詩格局,雖然主角阿部寬令人出戲,但李心潔與張艾嘉還是穩住了整齣劇,氛圍的營造令人魂牽夢縈。
.
只是感覺《夕霧花園》有一大爭議性,那就是它並不是一部華語片,而是「有華語的片」,片中70%以上的對白都是英語,回歸到金馬獎鼓勵作品的方向,《陽光普照》似乎是更「正統」的選擇?
.
.
(2)最佳導演:鍾孟宏vs陳哲藝vs林書宇
.
最佳劇情片獎一項的確是難分難解,但如果評審依照往例先討論最佳劇情片再討論最佳導演,應當就會把導演獎分給劇情片的二、三名。這樣看來,陳哲藝有可能復活,畢竟《熱帶雨》是作者性較強的作品,反觀《夕霧花園》看不太見導演林書宇的手痕,較為吃虧。無論如何,導演獎就是不脫這三人,當天典禮只要一看到導演獎得主誰屬,便知道劇情片可以排除掉誰了。
.
至於同樣入圍最佳導演的張作驥《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與趙德胤《灼人秘密》幾乎確定是榮譽陪榜,金馬獎至1981年起建立最佳劇情片獎的入圍制度以來,導演獎得主之作沒入圍劇情片獎是從未發生之事,既然複選評審也會進入決選討論,情勢更不可能忽然翻盤。
.
.
(3)最佳男主角:巫建和PK袁富華
.
在最佳男主角一項,《陽光普照》和《叔.叔》各有兩位演員入圍,上一部進佔本項兩席的作品是《無間道》(2002),但兩部作品分別佔上兩席則是首例。《金都》的朱栢康基本上是陪榜命運,看過這部片的人甚至質疑他是配角戲份,表演更亮眼的鄧麗欣應是該片唯一主角。
.
雖然我個人希望《陽光普照》的巫建和和陳以文能夠獲得青睞,但後者戲份較少,可能會先被排除。屆時或許是巫建和與袁富華的對決,不過上一屆才拿下男配角獎的袁富華從《翠絲》(2018)中外放的男同志形象忽然轉化成內斂演技,幾個眼神拋出去就能鎮住全場,戲份佔比也超過巫建和,機會還是比較大。
.
但袁富華在獲悉入圍後卻直接表明不出席,等同靠攏中共抵制金馬,使人觀感不佳,在當下時局,也可能使之失去評審支持。但我倒認為如果頒給他,更顯得金馬獎的兼容並蓄與雅量。
.
.
(4)最佳女主角:李心潔PK楊雁雁
.
最佳女主角部分,呂雪鳳《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和柯淑勤《陽光普照》都有不俗演出,但與其他入圍者相比戲份太少,比較吃虧。至於新人王淨以《返校》入圍,應是鼓勵性質,其扮相與氣質貼近角色,但演技層次尚不明顯。
.
這一項很明顯是撐完全場的兩位馬來西亞演員李心潔《夕霧花園》與楊雁雁《熱帶雨》二擇一,但前者最大對手不是楊雁雁,而是在同戲飾演同一個角色的張艾嘉,《夕霧花園》中最具有爆發力的幾個演技場都集中在張姐身上,使得李心潔有些相形見絀,若非她堅持不報名金馬獎,得獎都是肯定的。反觀,楊雁雁一人就讓角色成立、讓電影成形,把導演的意在言外全部演了出來,是電影的靈魂。
.
.
(5)最佳男配角:劉冠廷鶴立雞群
最佳男配角一項,要論表演最突出,或者要論與過去形象最突破,都屬《陽光普照》的劉冠廷,過去以喜劇演出為主的他,演活了「菜頭」的惡意,不帶髒字與情緒,就足以勾起觀眾的恐懼,無疑是令人戰慄的精彩演出。反觀其他入圍者雖然都十分出色,但表演更天然、更鬆,不像劉冠廷有這麼多的角色詮釋,在獎項評選上比較不好佔到便宜。
.
.
(6)最佳女配角:姚以緹PK温貞菱
.
最佳女配角部分,一人分飾兩角的姚以緹很有機會以《江湖無難事》獲獎,她在戲中一人分飾兩角,一個是瞎妹香耐鵝,一個是跨性別者小青。尤其第二個角色的難度更大,她與陳家逵的配音相搭之下,幾乎毫無違和感,活像真正的生理男性。不過也擔心評審對喜劇演出沒好感,過去郎祖筠也曾在《甜蜜殺機》(2014)當中飾演類似角色,卻鎩羽而歸。
.
但論起戲份與表演層次,另外四位演員勝算更小,有些甚至是角色設定的先天體質不佳,如張詩盈在《我的靈魂是愛做的》中的角色。區嘉雯《叔.叔》和陸弈靜《3天2夜》的戲份都不多,前者存在感太低,而後者明明在《寒單》當中的表演更為突出。《陽光普照》中的温貞菱反而不容忽視,她的角色在片中並不是主線人物,帶有功能性質,但她卻在一場告別式後的哭戲硬是打破了自己的角色宿命,獨自閃耀,與柯淑勤一時可以分庭抗禮,實在不容忽視。
.
.
(7)最佳新演員:原騰PK蔡嘉茵(雙黃蛋?)
.
新演員獎部分,依照往例一樣是獨撐較多戲份的演員容易受到肯定,這對《返校》的曾敬驊最為不利,邱志宇在《我的靈魂是愛做的》雖然獨撐大局,但導演對角色形塑不佳,連帶拖累了他的表演詮釋,使之始終帶有一種尷尬感(尤其片末)。這一項最突出的應該是原騰和蔡嘉茵,前者所主演的《樂園》是採用雙主角,但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原騰卻與王識賢不分軒輊,內化了角色的暴戾之氣。《大餓》中的蔡嘉茵沒有對照,就是一人撐完整部片,但她的表演太自由、太愜意,看不出太多鑿斧痕跡,就是祖師爺賞飯的天生演員魅力。可以的話,今年這一項我最能接受開出雙黃蛋。
.
.
(8)最佳新導演:徐漢強PK黃綺琳
.
最佳新導演的戰局很難料,金馬獎並不一定會將獎頒發給有入圍最佳劇情片的作品,過去已經兩次作出了有違邏輯的給獎,張大磊的《八月》和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都是在失去新導演獎之後拿下最佳劇情片,這意味著徐漢強未必一定能以《返校》獲獎。反而來自香港的獨立電影《金都》可能脫穎而出,該片妙談中港關係,以輕喜劇節奏妙談政治時勢,是非常得觀眾緣的作品,導演黃綺琳後勢可期。
.
.
(9)看不過癮嗎?其他所有項目分析點評看這裡
.
以下內容刊載在 娛樂重擊 Punchlinee
.
最佳劇情片、導演、劇情短片、紀錄片、動畫短片詳細評析看這裡
https://punchline.asia/archives/55171
.
最佳新導演、原著劇本、改編劇本、剪輯等13項詳細評析看這裡
https://punchline.asia/archives/55219
.
以下內容刊載在 CTWant
.
最佳女主角戰局500字分析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14180
.
最佳男主角戰局500字分析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13300
.
最佳劇情片戰局500字分析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15086
.
與 蘋果新聞網 合作之影評人預測篇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1122/1664866
.
.
.
完整預測名單:
►
【最佳劇情片】
《陽光普照》
►
【最佳劇情短片】
朱凱濙《紅棗薏米花生》
►
【最佳動畫短片】
王登鈺《金魚》
►
【最佳紀錄片】
廖克發《還有一些樹》
►
【最佳導演】
陳哲藝《熱帶雨》
►
【最佳男主角】
袁富華《叔.叔》
►
【最佳女主角】
楊雁雁《熱帶雨》
►
【最佳男配角】
劉冠廷《陽光普照》
►
【最佳女配角】
姚以緹《江湖無難事》
►
【最佳新演員】
蔡嘉茵《大餓》
►
【最佳新導演】
黃綺琳《金都》
►
【最佳原著劇本】
鍾孟宏&張耀升《陽光普照》
►
【最佳改編劇本】
理查德.史密斯(Richard Smith)《夕霧花園》
►
【最佳攝影】
中島長雄《陽光普照》
►
【最佳剪輯】
賴秀雄《陽光普照》
►
【最佳音效】
周震&李丹楓&嚴唯甄《灼人秘密》
►
【最佳視覺效果】
簡單主張影音製作有限公司《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
►
【最佳美術設計】
蔡珮玲&林慶順&陳炫劭《夕霧花園》
►
【最佳造型設計】
妮基.古利(Nikki Gooley)&周麗明&蔡珮玲&妮娜.愛德華斯(Nina Edwards)*《夕霧花園》
►
【最佳動作設計】
洪昰顥《狂徒》
►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坂本龍一《你的臉》
►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詞:鍾孟宏;曲:林生祥;唱:林生祥
〈遠行〉《陽光普照》
.
.
影迷們!屬於電影人大日子 2019金馬獎!
正星光閃閃的在台北發亮,
今年所有的華語電影人仍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每部作品都值得獲得您的喝采,
快來來幫華語電影人加油打氣吧!
2019金馬獎頒獎典禮 live收看:https://video.friday.tw/
11.23(六)17:30 星光大道 | 19:00 頒獎典禮
#致金馬
#第56屆金馬獎friDay影音獨家線上直播
#享受奔馳躍向未來
#friDay影音獨家線上直播
#金馬獎 #熱帶雨 #金都 #灼人秘密
#陽光普照 #返校 #紅棗薏米花生
#夕霧花園 #叔叔 #大餓 #江湖無難事
#灼人秘密 #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
#還有一些樹 #金魚 #你的臉 #狂徒
.
.
(圖為《陽光普照》中許光漢。)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作者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地下推薦】
『三月份有什麼值得期待的電影?』✨
時序進入三月,奧斯卡甫結束,坎城即將開跑,很快地2019要進行四分之一,用電影數日子的時間走得很快,這個月一樣介紹10部『地下電影』心中期待的電影推薦,希望大家在忙碌中,進去漆黑的場域中偷得2小時的夢。
‼️溫馨提醒:1918年,波蘭終於擺脫被瓜分的命運再次獨立建國,適逢波蘭重新獨立百年紀念之際,『誠品電影院 eslite art house』會在3/8-3/14回顧波蘭電影,其展出包含華依達、羅曼波蘭斯基、傑齊安特切克等名導的作品,有興趣的可以參考👉https://bit.ly/2T8dgaj
👉3/6《#驚奇隊長》Captain Marvel
漫威繼推出首個黑人英雄《黑豹》後,在今年也迎來首部超級女英雄的電影《驚奇隊長》,找來《不存在的房間》奧斯卡影后布麗拉森擔綱演出,估計可以抓到文藝族群,其餘還有「鄧不利多」裘德洛以及老班底山謬傑克森。
目前《驚奇隊長》的聲量不差,有望開出紅盤,替接下來要上映的《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暖好身。
👉3/8《#8美圖》 8 Women(數位修復)
2002柏林影展主競賽單元,鬼才導演馮斯瓦歐容執導(雖然沒有很愛《雙面愛人》),但有著凱薩琳丹妮芙、伊莎貝雨蓓、艾曼紐琵雅、維琴妮拉朵嫣、芬妮亞當、路迪芬莎涅、菲敏理查、丹妮兒戴喜歐的同台演出,不管什麼時候上映,都可以直接進戲院。
👉3/8《#滾滾紅塵》 Red Dust(數位修復)
榮獲第27屆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美術設計、最佳造型設計和最佳電影音樂8項大獎,也是林青霞從影多年唯一的金馬影后,張曼玉則是在第26屆金馬獎以《三個女人的故事》摘下后座後,隔年再拿女配角,而秦漢(當年的二秦二林)也與林青霞再度攜手。
時局的政變、動盪的亂世,浮生若夢,修復後於大銀幕中,或許更能看清其輪廓。
👉3/8《#逆光天后》 Vox Lux
2018威尼斯影展主競賽單元,奧斯卡影后娜塔莉波曼、裘德洛主演,且新科威尼斯影帝《梵谷:在永恆之門》的威廉達佛也參與旁白配音,從此片釋出的本事來看,更像暗黑版的《一個巨星的誕生》,娜塔莉波曼飾演的角色在恐怖攻擊後倖存下來,之後意外踏上樂壇,卻必須面對種種黑暗。
這樣的演出,似乎也接近娜塔莉波曼的封后作《黑天鵝》。「Vox Lux」意指光的聲音,或許能在戲院中的漆黑找到光。
👉3/8《#無主之作》 Never Look Away
2018威尼斯影展主競賽單元,也順利入圍2019奧斯卡外語片最終五強和最佳攝影,此片導演賀克唐納斯馬克在2007就以《竊聽風暴》拿下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竊聽風暴》背景放在1980年代的東德,全片側寫了東德壓迫的政治氛圍,卻透過戀愛的自由與良善,逐漸轉化壓迫者的心防,對人性有著透徹地剖析,從小情小愛中影射東德的思想解放,格局高度不凡。
當初看《竊》片時的震撼感仍記憶猶新。《無主之作》也再度將議題聚焦在東西德身上,期待導演能有水準之作。
👉3/8《#RBG:不恐龍大法官》RBG
入圍2019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最佳原創歌曲,聚焦在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露絲拜德金斯伯格,紀錄她爭取領性平權的傳奇一生。身為美國最有權勢的百位女性之一,猶太人和女性備受歧視的年代皆歷經風霜的走來,此紀錄片好評不斷,若想了解美國性別的平權運動,藉以反思,此片應能有所幫助。
而上一檔期有劇情片《法律女王》(目前在院線熱映),同樣是露絲拜德金斯伯格的故事,並由費莉絲蒂瓊斯飾演,建議可以搭配觀看。
👉3/15 《#厄夜追緝令》 The Guilty
初試啼聲,便一鳴驚人的丹麥新銳導演Gustav Moller,全片在1500萬台幣的預算中完成,之後獲得了2019丹麥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剪接、最佳音效設計七項大獎,更順利打進奧斯卡最佳外語前九強。此片口碑在國外早已爆棚,日前在台灣的媒體試片反應也極佳,或許能帶來推理懸疑的新視野。
故事講述亞斯格警官在交班時,年輕女子疑似被綁架的求救電話讓這夜有了變化,於是搜尋這名女子和綁架者的行動就此展開,但隨著一案情的抽絲剝繭,他即將面對的是難以想像的駭人秘密。
👉3/22《#我們》Us
憑著《逃出絕命鎮》一戰成名的喬登皮爾,去年除了以恐怖類型問鼎奧斯卡最佳影片、還拿下最佳原創劇本。處女首秀便獲得口碑和票房上的雙贏,今年則打鐵趁熱,快速地產出第二部驚悚長片。
由《黑豹》班底主演,「恩巴庫」溫斯頓杜克、「娜奇雅」露琵塔尼詠歐攜手飾演受害夫婦。喬登皮爾這次是否會以種族議題切入,再創造出雅俗共賞的驚悚片,3/22就能揭曉。
👉3/22 《#來了》It Comes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告白》、《渴望》日本驚悚名導中島哲也睽違五年的新作,集結妻夫木聰、黑木華、岡田准一、小松菜奈和松隆子等一票一線影星,群戲調度和懸疑驚悚這類的元素對於中島哲也來說應該不是難事,但至於如何賦予影片新意,跳脫過往的既有框架,可能是這樣要挑戰且值得期待的重點之一。
👉3/29 《#G殺事件》 G Affairs(有小雷斟酌閱讀)
去年金馬影展「奈派克獎」的入選影片,當時觀影後便留下深刻印象,《G殺事件》令人實在感受到創作者對於整個社會的憤怒,我覺得這對一個剛起步執導長片的導演很重要,這邊直接寫出當時留下的短評:
影片剛開始透過兇殺案做引子,進而一刀刀剖析整個社會的面向與狀態,教育的影響、青春期的叛逆、公權力的腐敗、對新移民的關係、房價的高漲等等議題皆巧妙拉在一起,環環相扣,對於整體環境的控訴令人有反思的空間,且全片大膽地使用複雜的跳接,一層層堆疊出來的影像力道很強,尤其片尾聖母與屍體的蒙太奇,相當出彩,最後幾條線收在一起時也不突兀甚至有種驚奇感,整體想控訴的令人想起3年前的《踏血尋梅》,甚至是早期的陳果,影像更有中島哲也的模樣。
片尾這對男女從高樓落下,將全片拉向一場醒世預言,種種超現實的狀況反而更能提醒處在現實的我們。《G殺事件》野心很大的確也處在失控邊緣,缺點也顯而易見,但非常真誠且勇敢,很像去年陳宏一的《自畫像》,縱使不完美,但值得肯定。
欲感受亞洲影壇新銳導演的創作能量,可以進場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