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大乘佛教表達空性和般若波羅蜜觀點的經典,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心經》。本經是《大品般若經》的別生經,取自〈習應品〉和〈勸持品〉,作為《大般若經》的精要而集出,無序分與流通分。與《金剛經》並為通行最廣的般若經。般若波羅蜜...
⭕️第350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大乘佛教表達空性和般若波羅蜜觀點的經典,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心經》。本經是《大品般若經》的別生經,取自〈習應品〉和〈勸持品〉,作為《大般若經》的精要而集出,無序分與流通分。與《金剛經》並為通行最廣的般若經。般若波羅蜜多心,按梵語語法是「持業釋」的複合詞,前者用來修飾、描述後者,合稱就是「般若波羅蜜多」的「心」。其中:①般若波羅蜜多:般若直譯為「慧」,照了一切諸法,皆不可得,而能通達一切無礙,名為慧。波羅蜜多是菩薩成就無上究竟菩提的根本資糧。有六種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為其中一種,是徹知空性,了達無我的波羅蜜。②心,原義為心臟,與意識心不同,在此是指「心要」或「心髓」。此經為般若波羅蜜經之心要,所以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福井文雅(日語:福井文雅)論證「心」有密咒、真言、陀羅尼的含意,主張經題應解釋為「以般若波羅蜜多作為密咒的經」。韓廷傑認為《心經》表達《大般若經》的核心和《心經》作為陀羅尼,兩者並不相違。《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本無『經』字,在古代的經錄中題作《般若波羅蜜神呪》或《摩訶般若波羅蜜神呪》。藏文本稱《薄伽梵母般若波羅蜜多心》,皆不題經字,而稱為「心」或「陀羅尼」,或者二者並稱。敦煌遺書中此經稱為《般若多心經》或《多心經》。以前的學者大都視「多」為衍字,或把「多心經」當成一種拙劣的縮略。不過,福井文雅(日語:福井文雅)在考察歷代經錄、初唐碑銘及敦煌遺書後,發現《多心經》這一稱呼於玄奘在世時已出現,並於唐代廣泛流傳,其使用頻率超過《心經》這稱呼。他指出「多」是「般若波羅蜜多」的略稱,為和密教的《咒心經》(不空羂索神咒心經、不空羂索咒心經)作區別,故稱《多心經》。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宣說四聖諦,以「苦集滅道」之教義教導眾生,修解脫道。滅諦就是涅槃。解脫道的「涅槃」,指苦的滅盡,包括煩惱的滅盡(有餘涅槃)與五蘊的滅盡(無餘涅槃)。第二轉般若無分別智法輪,藉由對空性的認知,說明煩惱是可以斷除的,從色法到一切遍智空,一切法皆無自性。第三轉善分別法輪的唯識諸經《解深密經》、《如來藏經》、慈氏菩薩的《相續本母經》,詳細說明真心如來藏的體性是常住不滅、離六塵之見聞覺知,惟明惟知,唯證乃知,具有原始本地之風光,謂智慧之德相。《般若經》及諸部般若,為佛陀在二轉般若無分別智法輪時所宣說,乃大乘佛法中之深法。佛陀在《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系列中常提到般若的重要,更譬喻「般若」為佛母,能生一切佛法。《般若經》的內涵以空性為主,大乘菩薩透過對空性的了解能斷除煩惱障而可證得但不入小乘的無餘涅槃,即聲聞及緣覺的菩提果位;大乘菩薩也能夠透過對空性的認識,具足圓滿修證一切種智,再加上福德資糧的圓滿,能徹底斷除所知障而獲得大乘的佛地無住處涅槃,即無上的菩提果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即是《大般若經》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義皆設於此經,故名為《心經》。佛說《心經》的緣起,是在靈鷲山中部,為諸菩薩聲聞弟子所圍繞,當時觀自在菩薩正在觀修般若波羅蜜多、專注思惟觀修而照見五蘊皆自性空。心經內涵可分兩種,顯義與隱義。顯義為觀空正見,為龍樹菩薩的《中論》所闡釋。隱義則為現觀道次第,間接顯示性空所依的有法,為彌勒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所詮釋。《大般若經》中所開示之般若法門是專為已發菩提心之眾菩薩們所宣說的。其最重要的觀念,在於以般若空智慧來覺悟諸法皆是空相之實相,不會因已體證空性、可進入卻不入涅槃而自願生生世世輪迴生死救度眾生,其行為看似有違一般所認知的脫離輪迴觀念,而實際上這才是《大般若經》開悟菩薩的主旨所在。因為以慈悲喜捨之心平等救護一切眾生才是真菩薩行,而自己逃離生死輪迴卻棄眾生於不顧則有違菩薩自度度他之初衷誓願。在《大般若經》中數度出現「菩薩摩訶薩普為利樂諸有情故,求趣無上正等菩提」與「觀諸法皆空,不捨一切有情」字句。此即表示若離開對眾生的慈悲濟度,則一切修行的意義則大打折扣,不能最終成就無上菩提正果。般若在大般若經中即闡明諸法性與相皆不可得。故《心經》是出自《般若經》的精髓,附加密咒真言,才完成現今《心經》組織的型態。《心經》是所有佛經中翻譯次數最多,譯成文種最豐富,並最常被念誦的經典。有廣本及略本兩種版本。廣本具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略本只有正宗分,鳩摩羅什與玄奘譯本皆是略本。本經整段話的概略意思是「透過心量廣大的通達智慧,而超脫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徑」。漢傳佛教中《心經》常見的版本為玄奘譯本,共260個字,其經文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直明「第一義諦」,集中展現了般若學的精髓,是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之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句即出自該部經文,闡明五陰(色受想行識)乃至十八界萬法,與諸法空相(沒有獨立、常存不變的自性)實乃不一不異之中道。《心經》經文的解釋很多,其中包括有顯教的解釋與密教的解釋。顯義是空性,密義是現觀次第。也有人從科學層面對於「心經」之我見和邏輯學層面進行解釋。
鳩摩羅什心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18 黃偉民易經講堂
《國安法》大演神通,禁止了黎智英手上七成壹傳媒的股票自由買賣,又凍結了他三個私人銀行戶口,務使《蘋果日報》斷水關門為止。
這個霹靂手段,只係針對肥佬黎一人,還是香港人人有份,永不落空?
夏寶龍說過,必須嚴懲黎智英、戴耀廷、黃之鋒三人。華人世界,既有最高指示,自然地,警方行動,律政署識做,法庭配合。
如果只是整俾他們三人的特別套餐,其他人就可以放心繼續炒樓炒股票了。
《國安法》雖然無所不能,但保佑不了國安處處長蔡展鵬。
據《南華早報》獨家報道,原來處長光顧無牌按摩店,碰巧遇到警方臨時查牌,所以,被勒令休假,等候接受調查。
沒有時間,沒有地點,沒有警區,沒有細節,只是說出處長揼邪骨,撞正查牌,在休假中?
新聞背後的故事,我們嘗試重組畫面,一位兩粒花督察,帶住幾條老散,作例行查牌,在一無牌骨場卻碰到高級助理警務處長,國安處處長在揼骨中,忠誠勇毅的警察,秉公辦理,向上峰呈報。因光顧無牌骨場,事態嚴重,所以,勒令處長休息待查。
不用當過差,做過記者,我骨場中人,都覺得故事於情於理不合。所以,這篇報道,應該是鄧炳強近日常常掛在嘴邊的別有用心假新聞啦。
但劇情最頂癮的,是鄧炳強第一個跳出來,不是否認這則假新聞,反而驚死你唔信,曖曖昧昧,唔交待案發警區,時間日期,行動細節,只是確認處長休假待查中。
葉劉和謝偉俊,飛身出來,笑騎騎放毒蛇,表面同情處長,其實踩多一腳,最怕市民唔信這宗報道。
咁落力演出,都係想帶公眾去一個方向,警隊上位之爭,另一個梁家輝和郭富城的衝突故仔,合理之至。
不合理的畫面,背後都有故事。
國安處成立幾個月,表面上是警隊的編制,人手是警方的人手,其實是服務中央駐港的「國安公署」,公署署長是鄭雁雄。
鄭雁雄的上司是中聯辦的駱惠寧,駱的上司是港澳辦的夏寶龍。夏是習近平的家臣,當年在浙江協助習拆教堂和十字架的闖將。
夏寶龍是全國政協副主席、秘書長,專職兼任港澳辦,原主任張曉明讓路降一級,他主要直接向習匯報香港形勢,不經港澳小組韓正。
蔡展鵬這位國安處處長,其實是執行這條權力線的下線行動人員,怎麼會因揼骨而被休假?
他從什麼時候開始被休假?休假時,誰署理他的職務?
神不知鬼不覺,卻成為馬雲的《南華早報》獨家消息!
這條新聞的重點是蔡展鵬被勒令休假,卻沒有透露出事的警區,只要地點出現,便知道負責的指揮官,架構上該區的警務人員便知巡查人手和細節,這宗事件便會看出破綻。
事件真相是國家機密,我們不可能知道的了,只感覺到出了大問題,鄧炳強、葉劉、謝偉俊等一眾人等,急於幫忙告訴你,這宗新聞是真的。如果是《蘋果》的獨家,說是外國勢力編導的假新聞便好了,但偏偏是馬雲的報紙。不知消息來源還透露了多少內幕!
這種古怪新聞會愈來愈多,殺光真正的傳媒機構後,香港便只有這些別有用心竹傳言和各方有心人,刻意透露的秘密消息。語言口耳相傳,以後真真假假,就方便官商勾結,混水摸魚了。
明天是佛誕公眾假期,四月初八日,是佛陀出生的日子。
在古印度恆河流域,有一個小國,迦毘羅衛國。國王淨飯王,皇后摩耶夫人,在今天生下太子悉達多。
悉達多成長期間,眼見眾生多苦,世事無常,終於廿九歲出家,尋找人生離苦得樂的根本法門。
最後,在菩提樹下覺悟出痛苦產生的過程,及終止痛苦的方法。悟道成佛。
二千多年前,人類智慧發生了一次奇妙的大躍進。
在中國,是春秋時期,百家爭鳴,出現了孔子、老子的哲學思想,成為中華文化的根本。
在中東,耶穌誕生,建立耶教文明,成為西方的精神支柱。
在希臘,有蘇格拉底,和他的學生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智者。他們的學說,影響了人類哲學和科學的發展。
在印度,釋迦牟尼的出現,影響了整個東方世界的思想。
目前的人類文化,基本上是根據這四位思想家,在同一段時間裡,爆發出智慧火花而來。
所以,佛陀與孔子、耶穌、蘇格拉底,被後世尊稱為世界四大聖哲。
四位聖哲,留下的智慧,都是教人離苦得樂的方法。
佛陀留下了“如來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
三法印,是佛陀一生印證出,離苦得樂的次第過程。
世間事物,永遠變化不已,從無一刻停頓。
人,基於自我的利益考慮,卻期望好的時物長存,壞的東西不要發生在自己身上。
這種想法當然不能如願,因而生出了苦。
諸行無常。佛陀對弟子阿難說:
萬物皆無常,
有生必有滅。
凡是有生命的,都會死亡;
美好的都會變壞。
期望永遠美好,不死,便生出痛苦了。
諸法無我。環境在變,這個「我」,也因應時空的不同,而產生變化。
人會產生痛苦,都是因為有一個無明的“我”存在。若能無我,“苦”便無從生成,無處可以依附。
好壞善惡,都是以我為中心,對際遇反映出來。赤子之時本無分別心,隨著成長,種種錯誤價值觀念形成,痛苦煩惱也隨之而來了。
沒有永恆不變的客觀宇宙,就沒有永恆不變的我存在,一切都在因緣變化中。
涅盤寂靜。一個人無論多長壽,生命的總長度,都是由無窮的當下剎那,相加總和而成。每一個當下剎那,無所謂好壞順逆垢淨,所有都是你生命組成的部份,沒有哪一個“剎那”不是自己,這便是生命的實相。
每個人都可以透過正確的人生觀念,正確的修行方法而達至“苦”不再生的境地。
能夠“涅盤寂靜”,因為了解“諸法無我”,諸法之所以無我,因為明白到“諸行無常”。
三法印,一環扣一環,根源在於我執。一個我字,就是痛苦的根源。
凡有我,就有貪嗔癡的本性。
對順境的貪住;
對逆境的嗔恨;
對人事的癡迷。
中華文化,由儒釋道三家揉合而成。中國人講佛理,很多時候與宗教無關,純是從文化角度入手,追求那種心無罣礙的和平寧靜。
像佛教的《心經》,就很受香港人歡迎,不必佛教行人,一般人都愛背誦抄寫。
梅艷芳、王菲、劉德華、容祖兒,都各有唱法演繹,國語、粵語,有多個不同版本。
二百六十字的心經,全名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即是智慧;波羅蜜多,是過渡的方法;心經,是心法。
只要是佛教徒,不理是大乘八宗,或是小乘二宗,總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渡過輪迴苦海,到逹彼岸。
過渡方法,佛門提供六種,合稱六波羅蜜,即是: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是觀音以智慧過渡輪迴苦海的心法。很受歷代中國人的歡迎。
心經第一句: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藴皆空,度一切苦厄。
這句卻令很多人惘然,大家熟識的觀音,叫觀世音,為何這裏要叫觀自在?
兩晉時期,鳩摩羅什,來到漢土,將梵文觀音菩薩,譯作「觀世音菩薩」。
到唐朝三藏玄奘法師,認為觀自在更合梵文本義,他所譯的心經版本,遂稱「觀自在菩薩」。
這個心經,在中國流行了千年,深入民間,但奇怪地,觀音,人們只接受觀世音,不接受觀自在的譯法。
觀世音菩薩,字義是關注世間苦難聲音的菩薩。
觀自在菩薩,字義是關注自在得樂的菩薩。
三藏法師的自在本義,可能更合菩薩精神;但中國人,苦難的多,中國社會,不平事衆,中國民眾,在現實世界,找不到公義,總希望在形而上的領域,有一位法力無邊的菩薩,救苦救難,關注人間的苦難不平。
所以,觀世音的譯名,很合中國人的胃口。觀世音菩薩,就自然地在漢土普及起來。
中國人的世界,是特權世界,人人追求特權,人人服膺特權。
既有特權,何來公義?沒有公義,幸福就只能是水月鏡花。
中國人愛拜鬼神,因為,除了仙佛,世上無人代抱不平。
鳩摩羅什心經 在 おしゃれキリ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當庚子生化危機橫掃全地球,天寒地凍冷冰冰,留在家裏看網上演講。
星期六,參加了 海濱文化導賞會(非牟利組織)舉辦的網上講座《盜行揚教——唐代高僧玄奘與鑒真的偷渡故事》,演講嘉賓是方金平先生。
如果講日本以前有海禁,從吉田松陰到長州五傑都要偷雞摸狗,普遍人認為「最包容、最開放」的唐代同樣有法可跟,不能隨意離開國境。
無論唐太宗李世民年代「一路向西」的玄奘、還是唐玄宗李隆基年間「東渡蓬萊」的鑑真,無獨有偶都犯了唐律疏義第88條。
可能由於去過奈良,個人特別喜歡鑑真「勾結外國勢力」,花甲之年的老人12年間偷渡6次成功跑日本去傳道的故事。
跟鑑真有淵源的奈良「東大寺」和「唐招提寺」,即使到了今天還是唐朝式樣。今天北京看到紫禁城屋頂是黃色瓦片的明清設計,但唐朝的式樣跟奈良建築物相近、比較樸實。
玄奘從陸路以天竺那爛陀寺為目標,最後帶回了大量經書並進行翻譯。不過比他再早300年還有一位鳩摩羅什,他亦是翻譯能手。不是有這些前人努力,玄奘之後百年還不一定有這麼多日本留學僧,慕名來到唐土呢。
(按:如果想了解為什麼神道教的日本會興盛佛教,可以搜尋「神仏習合(しんぶつしゅうごう)」,會有比較清楚的概念。)
順帶一提,即使不是佛教徒都必定知道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是玄奘翻譯的,不可能不知道。
唐玄宗天寶年間,來自日本的普照和榮睿在揚州的大明寺遇到鑑真。兩人不但清楚水路凶險,更是在清楚唐國法律下,知法犯法請求鑑真到日本指點戒律。鑑真傳法心切,12年間經過5次偷渡失敗,終於在第6次成功。
最初有不能跟着同行的弟子懷恨在心向官府投訴引致失敗、接着就是日本僧人被拘捕鋃鐺入獄、少不免航行路線錯誤跑到危險的小島、最後還發生弟子恐怕師傅辛苦大義滅親報官抓師傅⋯⋯
企圖突破國家防線、勾結外國勢力,當然被通緝追捕了。
最後終於來到天寶十二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出面要求李隆基讓他們帶走鑑真。可是篤信道教的唐玄宗又要求弘揚道教談判失敗。
最後他們選擇了夜間逃跑。
據說日本總共派遣過19次遣唐使。
鑑真這次,命中注定要被歷史記載。
第一艘船有藤原清河和阿倍仲麻呂。
第二艘船有鑑真給他的隨行弟子。
第三艘船有吉備真備。
通通都是大名鼎鼎的遣唐使。
上次講過的「井真成」如果真有其人,又不是36歲英年早逝被埋葬長安,大約也會跟隨第一艘船回去日本吧。
最後,第一艘船在颱風下漂流到今日的越南。李白以為朋友葬身海底,悲痛得寫了首詩去紀念;第二、三艘船成功回到日本,鑑真收到日本上至國王下至平民的熱烈歡迎。
可惜,當初請求東渡的日本僧人榮睿還有鑑真大弟子祥彥都已不在人世。
吉備真備回國後當官,藤原和阿倍也繼續當官,不過是千辛萬苦避過土著殘忍殺害,回到中國後的事情了。
今時今日,奈良的世界文化遺產「唐招提寺」依然清靜。「招提」乃梵語「四方」之意,「唐」就是「大唐」。這裏供奉鑑真木像還有墳墓。
在墳墓旁邊,有來自故鄉揚州的一株瓊花。
有關鑑真東渡的故事,中文版可以看台灣拍攝的「鑑真大和尚」動畫電影、日文版看小說就一定是井上靖《天平の甍(いらか)》。
看完小說跟電影,再聽了方金平先生的講座,之前奈良的兩個寺廟旅程終於圓滿了。
—我是分隔線—
台灣大愛電視台拍攝的動畫電影「鑑真大和尚」
https://youtu.be/_fY1MPvuwNs
有關遣唐使井真成的故事
https://www.kiri-san.com/post/33722
圖:日本佛寺旅行買下的書籍跟手信。唐招提寺繪馬跟うちわまき、還有比叡山上玄奘翻譯的心經。
🛫Kiri出沒注意🛬
https://www.instagram.com/kirita/
https://www.kiri-san.com
《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日本一人旅》
支持本網營運:
Payme Link:https://payme.hsbc/kirisan
Paypal Link:https://paypal.me/wongkiri
鳩摩羅什心經 在 眭澔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本週日8月9日下午眭澔平將在佛光山演講
主題是
帶著心經環遊世界
闡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268字開闊深奧的世界。從澔平六歲時畫給癱瘓24年媽媽的第一幅畫
『廟會』開始,透過母親的眼睛真正用心看到了第一個外面的世界,開啟澔平勤工儉學的人生旅行和獨步全球250國家地區實地拍攝紀錄經歷體驗的環遊旅行。
歷經30年歲月澔平跟隨玄奘陳禕當年帶著心經西行世界的腳步,走遍整個佛陀世界的經歷壯舉陸去海回;效法玄奘大師每當遇到沙漠險地心魔侵擾都是靠誦唸著姚秦龜茲法師鳩摩羅什首譯的心經披荊斬棘,起心動念逐步完成了環遊世界250國區的壯舉。
其實在千年後的當代澔平更加融會貫通般若心經的高妙人生智慧,加上聖經哥林多前書愛的箴言,加上古蘭經看似不在卻無所不在的純一平等,加上印度吠陀智慧史詩善惡共存的辯證義理;特別是融合中華儒釋道的主體文化精髓,既秉承『誠仁樂和知』五德到『誠正修齊治平』六道,也兼具『齊物逍遙』、『無為卻無所不為』的參悟境界。
這是澔平帶著心經環遊世界正在大學教授傳承的當代世界文化史觀,也是以全球獨家拍攝七千小時實地影片和萬件珍寶收藏,配合實驗劇場說唱武舞的單口環遊世界實境體驗秀。下午三點半左右到五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