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高雄行道樹種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高雄行道樹種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高雄行道樹種類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8萬的網紅陳其邁 Chen Chi-Mai,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風鈴木 大爆發! 最近在路上抬頭一望,常常會看到它的身影。 花瓣灑落,還在苦惱要怎麼拍照之前,就先被盛開的景象驚艷。 行道樹中常見的「風鈴木」,種類繁多,盛開時像風鈴一樣掛吊在樹枝上,隨風搖曳像風鈴一樣美麗。 而原產於南美洲的黃花風鈴木,喜歡高溫多水的環境,尤其適合南部的氣候。 如果你不知道...
高雄行道樹種類 在 陳其邁 Chen Chi-Ma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風鈴木 大爆發!
最近在路上抬頭一望,常常會看到它的身影。
花瓣灑落,還在苦惱要怎麼拍照之前,就先被盛開的景象驚艷。
行道樹中常見的「風鈴木」,種類繁多,盛開時像風鈴一樣掛吊在樹枝上,隨風搖曳像風鈴一樣美麗。
而原產於南美洲的黃花風鈴木,喜歡高溫多水的環境,尤其適合南部的氣候。
如果你不知道在哪裡可以見到它,我知道高雄幾個地方正在開花:
左營區河堤公園、三民區中都濕地、鳥松區澄清湖風景區、鳳山區衛武營都會公園、前鎮區興仁公園......
除了鮮明的 #黃花風鈴木,高雄還有紅花、洋紅風鈴木,從早春到初夏接力綻放,等你來發現!
.
賞花有時限,好好把握!你心中高雄最美的風鈴木在哪裡呢?
上傳照片來跟大家分享吧!
高雄行道樹種類 在 顏純左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作秀固然重要,重點是做秀後如何防疫】
高雄市長韓國瑜前往前鎮區西山里視察登革熱防疫作業時,陪同的衛生局人員告知韓市長,「樹洞可能有死角、會孳生病媒蚊」,韓市長得知後,隨即表示他想上去看看,於是不顧眾人反對,便爬上3公尺高的樹上觀察。
但從實際防疫工作而言,填滿樹洞、使其不積水,以避免病媒蚊孳生,事實上並非真正迫切且需要的防疫重點。怎麼說呢?
原因有二:
第一,埃及斑蚊才是真正在台南及高雄傳播登革熱的「主要」病媒蚊;而埃及斑蚊是室內活動型。
在蚊媒病的防治工作中,與其依靠蚊子的外觀形態來辨別蚊子的種類,倒不如根據蚊子的活動地點來區分,才比較符合防治工作需求。
埃及斑蚊的棲息處是比較貼近人類的生活範圍,接觸會較為頻繁,自然成為台南及高雄地區傳播登革熱的主力。
第二,樹洞太多,即使行政院無上限的提供登革熱防疫經費,仍無法有足夠的人力來填滿樹洞。
而韓市長一席:「樹上洞好多,都是蚊子」的發言,到底反應出甚麼管理重點呢?
就是校園、公園綠地或行道樹的「都市林樹木健康管理」。
台灣都市中的樹木,大多出現在校園、公園或道路兩旁,為都會區的人們提供各種無償但珍貴的生態系服務,例如淨化空氣、遮風避雨或是提供綠蔭,並免陽光直射造成氣溫過高等。
然而,長久以來,這些樹木在不良管理維護之下,樹木本身因各種因素,例如修剪不良、修剪錯誤或是各種自然或人為的傷害,造成樹木產生傷口,進而導致樹木腐朽產生,才讓韓市長一爬上樹,就看到「樹上洞好多」,一種滿樹瘡痍的現象。
#動物朋友有第二季麼我怎麼不記得
圖片提供:純左字幕組
圖片梗源:動物朋友 動物圖鑑
高雄行道樹種類 在 陳信諭 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防治空汙如何可能?
從科學實證檢驗,再從城市基礎規劃做起。
#科技x高雄x好過日 一 🤖
【從城市結構多方面改善空污】文/ 陳信諭 醫師
今天的高雄大氣能見度有所改善,但多個測站AQI仍然突破150,難解的空污問題,並非單一種類、單一起源,自然也不會有單一種解決方法。
昨天我們提到了透過人工智慧預測空汙分佈的系統(http://goo.gl/4rahu5),便是要建立一個具有公信力及強大運算能力的平台,除了預報偵測外,也有助意見分歧的各方重拾「互信」,建立討論基礎,並且據此推動後續行政、立法措施的推展。
好過日一向致力對這個城市的症狀,做出更好的「診斷」和「治療」,也很高興許多熱心網友提出建議,譬如「植被」吸附PM 2.5部分,就很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
◾️都市之肺能吸多少廢氣?
從近年文獻回顧來看,植物對空汙的影響大致上可分為宏觀與微觀層面,宏觀上來看,「都市森林」的分佈,有助於吸納空汙。舉巴賽隆納為例,市區內有28.59%的面積綠地覆蓋,人均綠地達17.91平方公尺,約為台灣人均綠地最高的高雄1.5倍。在建立模型估算後,綠地大概可減少2.66 的 PM10、0.43 % 的NO2 和0.47 % 的CO2當量,雖然看來不多,卻等於減少300噸以上的污染物與數百萬美元產值(Baró, et.al., 2014)。因此,學者也建議各城市進一步擴大綠地保留區,並在閒置土地造林來緩解空汙,同時也有休憩和城市緩衝等許多功能。
◾️社區一草一木都是對抗空汙好幫手!
微觀上來看,許多都市內產生的空污(最大宗為汽機車排放)分佈必須在微風場尺度上估算,以美國農業部資料來看,設計適當的綠籬,可以減少40%以上周遭汽機車的懸浮微粒。而行道樹綠蔭造成渦流的改變,也可能可減少地面污染物質暴露,加減保護一下行人(Janhäll, 2015)。因此,透過加強綠化與都市設計,是可以在空汙產出條件不變下,減少對市民的傷害的。
從這個小例子我們可以看到,改善空污,不只有目前檯面上提到的那些做法,改變整個城市的結構與街道設計,也都能起到部分作用(不是全部喔!)。而要了解污染源,也不是單純講工廠、汽機車之分。為何過去殖民政府會把高雄建立成工業區圍繞的城市? 為何1970-80年代汽機車大量增長到無法管制的程度? 這些都需要從結構上徹底去了解!
我們要爭論的並不是「誰禍害最大?」「哪一招最有效?」,而是把「所有的風險因子」透過科技的建檔與運算,做綜合分析,並把「所有能做的解答」,透過實證研究與模型建構,找出最有效率的應對政策。
很遺憾的,這樣簡單的想法,卻是檯面上的政治人物所沒有提到的。
但我們也要強調,這是好過日願意透過各種方法,包含入陣參政、公民倡議、知識傳播......努力來推廣的。也歡迎大家一起來努力!
#高雄 #空汙 #植被 #都市森林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