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高雄市國中班級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高雄市國中班級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高雄市國中班級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高雄市國中班級數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564的網紅黃文志 高雄市議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體育班與體育資源班有無退場機制 高雄市上半年已砍18班國小體育班及14班國中體育班,所以現有體育班級數國小52班、國中114班、高中54班,成為橢圓形體系,已與運動金字塔型體系不符合,建請教育局好好思考如何調整為最佳狀態,調整到金字塔型體系狀態才是對體育選手發展才是最好的幫助。 100年部分體育班...

高雄市國中班級數 在 吳利成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3 09:34:06

吳利成:教師缺額不能找代理充數 2012/5/19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高雄市議員吳利成十八日總質詢時為保障學生教育品質發聲,他說,教育局大量以代理教師取代正式教師,致使教師異動頻仍影響學生受教權。他建議市府每年開出正式教師缺,除可提高教師與班級數比例,以維持教育品質,並能提供流浪教師就業機會。...

高雄市國中班級數 在 吳利成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3 09:34:06

1010519台灣時報_市政總質詢 市議員吳利成 〔記者洪創夫鳳山報導〕市議員吳利成昨日在市政總質詢時指出,教育局大量以代理教師取代正式教師,致使教師異動頻仍影響學生受教權。他建議市府每年開出正式教師缺,除可提高教師與班級數比例,以維持教育品質,並能提供流浪教師就業機會,教育局表示會進行研議。 吳利...

  • 高雄市國中班級數 在 黃文志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1-17 09:00:01
    有 148 人按讚

    #體育班與體育資源班有無退場機制
    高雄市上半年已砍18班國小體育班及14班國中體育班,所以現有體育班級數國小52班、國中114班、高中54班,成為橢圓形體系,已與運動金字塔型體系不符合,建請教育局好好思考如何調整為最佳狀態,調整到金字塔型體系狀態才是對體育選手發展才是最好的幫助。
    100年部分體育班招生不佳,為保留訓練師資所以成立了體育資源班採分數式編班;至今運作了9年,但因中央公文表示不符合國民體育法將裁策。
    體育資源班學生是分配在學校各班級中,訓練時間運用晨間及放學後做專長訓練,學業與運動皆可兼,孩子們從運動中找到成長的快樂。但若如今裁策後,這些孩子們的未來成長發展將會是如何呢?
    體育資源班是否需要中央法規來做法源依據? 體育資源班是否只需要地方政府同意即可?為何過去100年時可成立,運作9年後,卻因一張中央公文而否決掉?
    教育局政策處理於110年調整轉型為特色運動團隊,以績效給予補助資源,轉型過程中需要額外師資鐘點費會再研擬。文志建議應當找出100年成立體育資源班法源再來訂定。

    #體育資源班可否轉型成為體育班
    文志提議體育資源班以時效型及績效方式,讓體育資源班有機會轉為體育班,將長期培訓的好選手能夠留在高雄市。未來預計於111年完成刪減80班體育班,是否有相關配套措施因應?教育局與運發局需要共同討論即有相同的理念。
    建議聽取專業教練推薦值得發展選手,利用市府資源媒合企業界來投資,減免企業稅額部分,企業界實質提供選手營養金及培訓所需費用,選手才能有更長遠的規劃。

    #市議員黃文志
    #市政總質詢
    #體育班與體育資源班
    #體育人體育事

  • 高雄市國中班級數 在 陳美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14 13:22:24
    有 3,026 人按讚

    美雅今天在議會教育部門質詢時,要求禁止瘦肉精豬肉滲入校園保障學童健康,並且提出校園運動人才培養遭遇困難、健全幼教減輕家長育兒負擔、鹽埕運動中心進度、廣設運動中心、大美術館計畫、海洋流行音樂中心發揮效應等議題提出詢問,期許相關局處重視、改善!
     
     美雅特別針對校園運動人力培養議題指出,目前高雄市校園運動人才培養遭遇的困境,包括沒有教練編制、沒球員生活管理人員編制、沒有球員宿舍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家長、學校自掏腰包解決,所以經營非常辛苦;高雄市目前到底有多少國中、小學有這些問題及需求,教育局應趕快調查,且擬定好配套措施,由政府、家長共同解決。
     另外針對幼教問題,有關幼兒就學機構有公立幼兒園、非營利幼兒園、準公共化幼兒園、公立托育家園等,卻因設立數量不足,孩童想就讀,比中樂透還困難;目前新北市設立的公立幼兒園、非營利幼兒原有1053家,台北市有722家,但高雄市只有370家,讓許多家長擔心及關心,美雅要求應儘速增設班級數,增加可以就讀的員額,以減輕家長教育負擔,教育局局長當場承諾表示會儘速研議增設。
     美雅為了市民運動場域議題,先詢問運動發展局長鹽埕運動中心目前進度及完工時間,要求運動發展局必須有具體進度,且於一個月內提出報告;更為市民爭取廣設運動中心,提出在舊龍華國小就近建設運動場域、並研議在舊中山國小規劃運動中心,並且應統整清查高雄閒置空間興建國民含室內運動中心等建議,期許運動發展局作好功課,重視、研議辦理。
     有關大美術館計畫部分,美雅建議文化局必須著眼於帶動內惟周邊發展活化舊街區;檢視周圍環境修復或更新老舊破損的人行道;舉辦戶外劇團演出,提升文藝氣息,促進人潮及錢潮,才符合地方需求。
     美雅還關心海洋流行音樂中心進度及相關議題詢問文化局長,興建流行音樂中心所需經費及未來每年收入效益等問題又說,如果流行音樂中心未來收入,不足支付開銷,每年還得另編二至三億元人事費用等預算支應,文化局是否該研議如何讓流行音樂中心發揮最大效應。

  • 高雄市國中班級數 在 Salon Café 沙龍珈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6-25 14:22:49
    有 18 人按讚

    從五月底到整個六月,算是在 #高雄市立中山高中 的 #多元選修課程「#媒體是毒?」的最後階段。我們完成前置,我們準備、彩排,我們期末呈現。在這個過程中,我多了一些必須跟弟妹們 email 往來的機會(畢竟要交作業嘛),和他們來回修改專題製作的內容。

    弟妹們選的專題主題其實滿多元的。從 #中美貿易戰、#復仇者聯盟四、#街舞、#高雄美食、#老師給高中生的志願選填建議訪談,到 #大麻是否應該合法化 等等。這些主題,如果從我們第一堂實作課談的新聞價值來看,都有值得報導的地方,因此我沒怎麼更動。我們來回討論跟修改的,是新聞的整題結構和呈現方式的安排。之前帶著弟妹們一起拆解、分析了新聞報導的結構,比如用多少不同的畫面、記者的口白和畫面怎麼互相配合、段落怎麼下標、主題內容和延伸內容的佔比等等,然後反過來,讓弟妹們先做好紙上的專題報導結構規劃,再按著規劃表來準備內容。

    前置工作和影片製作正在進行中,在課堂上我們則是一次次重複彩排節目,包含整體的流程、每則專題中間的廣告及短片頭轉場、組別工作交換與交接、主播讀稿的大字報、VCR 與現場配合時間等等。我們努力試著關注到每一個細節。過程中當然有不完美的地方,畢竟這只是業餘的模擬 run 棚,不論是設備器具還是人員的專業程度,都遠不及真正的從業人員。但是這次嘗試仍然是一個非常好的經驗,因為在一個動態的、直播的現場,有太多可能性會發生,你必須動用自己擁有的所有智能,才能稍微有一點掌控整體情況。這一次的課程,前、中、後期,對弟妹們的綜合能力都有相當高的要求。我很感謝中山的老師願意合作開授這門課,也很感謝中山四班的弟妹們可以跟著課程去探索自己的潛力。(現在課程已經完成,作為考核一部分的直播,我將會從粉絲團上刪除。之後,會把每一組的呈現和影片整理好再提供給弟妹們,或許可以為他們的學習歷程檔案添一筆。)

    上週五期末當天,我本來想好了要跟弟妹們分享兩個自己的經驗,但節目結束後我們已經沒有剩餘的時間,所以就只有課後跟老師們分享了一個。我想了想,不如在這邊把另一個也分享給大家。

    高二的時候,學校來了一位新的音樂老師,她想讓學生們嘗試,在期末的時候做出一張自己的專輯。你可以選擇小組進行,也可以選擇做個人的專輯,專輯的內容也隨你自己開心。我當時正在寫一個中世紀的吸血鬼故事,有天忽然被雷打到,想說,不如我的期末專輯就來試試從來沒試過的專案吧,我來做這個故事的廣播劇!靈感一出,我立刻著手整理劇本、找同學幫忙錄音、搜尋或者自己錄製各種需要的音效、選取適合場景的配樂等等。整個製作期的時間到底有多長,我現在已經不記得了,至少有大半個學期吧!跟同學的錄音有的時候在午休,有的時候在下課時間,還有的時候是在沒有晚自習的放學時間,甚至是假日到學校。來幫我錄音的同學演員最後有快要一個班那麼多(我們私立小學校,班級數少,每個班大約將近 50 人),不僅是當時的同班同學,以前的同班後來不同班的同學、國中同班後來讀別的高中的同學(所以才有假日錄音的需求),大家真的很情義相挺地聲音出演。我記得那段時間,我通常會在學校做完該做的作業,每天回家吃完飯,書包一丟就開電腦,打開剪輯軟體開始「工作」,直到作業交出去的那一天為止。

    我對這件事情記憶非常深刻,不是因為老師(至少看在我嘔心瀝血的份上)給了我很高的分數,也不是因為工作時間很長,更不是因為自己本來就擅長做這些事情,而是因為雖然我在這之前完全沒碰過類似的專案,卻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想要把這件事情完成的動力,以及把這件事完成的快樂。當然我有很多不會的東西,但都為了做成這個廣播劇一一克服;我其實並沒有非常多時間可以,或者應該,花在這個「非主科」的作業上面,但我仍然去做了,因為我感受到自己有一種強烈的意願,為了完成它,我可以動用一切手邊資源、學習所有需要學習的技術。後來想想,簡單地說,我當時的感受或許就是,在這個努力的過程中,我找到了一件我滿感興趣,而且可以為了它釘在電腦前專注作業五、六個小時的事情。這對我往後選擇考廣電系有沒有影響?不是全部,但大概有。不過,我對這整個經驗最深刻的感受其實是:我全力以赴地做一件我以前從來沒有做過的事,然後發現自己從中得到的收穫和快樂都巨大到足以讓我願意選擇與之相關的職涯規劃。

    所以藉由這個故事,我其實想跟弟妹們說的是,期末的驗收我們選擇了一個難度很高的方式,當然不是為了刁難修課的人,而是希望在配合課程主題之餘,也提供給你們一個機會,去嘗試以前從來沒有嘗試過的事情。或許呀,你們也可以找到我曾經找到的那種目標跟快樂。

    總之,這學期的多元選修結束了,#沙龍文化實驗室 的「媒體是毒?」下臺一鞠躬!

    影片說:為了這次課程期末節目準備的片頭。裡面出現的是中山一班、二班、三班的弟妹們,以及這次選讀的導讀文章相關內容,還有選用電影的預告片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