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高速公路sport模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高速公路sport模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高速公路sport模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高速公路sport模式產品中有2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狂人日誌:MadVnz,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狂人新聞台] 十年淬鍊,傳奇挑戰者:Lamborghini Aventador #小編:挑戰自我的進程,從未停止;回首Lamborghini每一邁步,皆留下屬於傳奇的腳印。 2011年3月在日內瓦車展正式亮相的Aventador LP 700-4,讓品牌中置 12 缸純自然進氣引擎的旗艦車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moto1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或者,好多讀者已駕駛過純電動電單車(包括國內親戚那部買餸羊或家中果部電動單車),但玩過電動大包圍的騎士應該不多,仲要是一部扭力峰值達到20.3kg-m的跑車,感覺如何?加速力有幾癲?有請張煒安同大家報告。 載番個頭盔先,本誌是電動汽車及電動電單車的文盲,惡補後才如夢初醒,現在才知道純電汽車十分普及...

高速公路sport模式 在 PORSCHENRI 保時捷 • 台中 • 跑車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08:45:01

#每日一車 #麥拉倫 🚗:McLaren 600 LT coupé 🇬🇧 ⚙️:3799c.c V8 Bi-Turbo (M838TE) 🐎:600hp@7500rpm 👟:0-100km/hr 2.9s;0-200km/hr 8.2s 💰:$13,800,000 NTD 起 (2019 A.D)...

高速公路sport模式 在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2-15 15:42:25

我的初戀情人💛🧡 就是寶貝車子 穩定交往兩年半😂 現在的社會沒有什麼男生開車女生副駕 要就當自己的正駕駛👊🏻 當初報名駕訓班以後就去看車子了 還沒考到駕照就拿著現金一次付清去訂車 人生第一台車 第一個破百萬的玩具 雖然不是雙B 不過是低調奢華的Lexus 第一眼看中的就是此款車is 300h 沒...

  • 高速公路sport模式 在 狂人日誌:MadVn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07 11:59:16
    有 511 人按讚

    [狂人新聞台] 十年淬鍊,傳奇挑戰者:Lamborghini Aventador

    #小編:挑戰自我的進程,從未停止;回首Lamborghini每一邁步,皆留下屬於傳奇的腳印。

    2011年3月在日內瓦車展正式亮相的Aventador LP 700-4,讓品牌中置 12 缸純自然進氣引擎的旗艦車型,再創高峰;奠定車型在 ESS 級距一枝獨秀的地位,並於全球各地區市場皆打破前代車款的銷售紀錄。

    極致輕量,碳纖維材質應用
    Aventador LP 700-4採用了首見於品牌車系的碳纖維全單體車艙,運用品牌多項專利技術打造而成的碳纖維全單體車艙,在整體結構上,將車室骨架與車頂集成為單一零件,能確保極其出色的車身剛性,搭以前後鋁合金車架,更達成總重量僅僅只有229.5公斤的絕佳成就。

    全時四輪驅動,只為完善性能
    為了打造Aventador, Lamborghini研發部門的工程師開發了全新的高性能傳動系統,引擎爆發的強勁動力,必須以穩定可靠的方式驅動汽車前行。Lamborghini為此款旗艦車配備了強大的電控系統,包含:Haldex電控耦合器、自鎖式後差速器以及由EPS進行電子控制的前差速器。動力傳輸方搭載的Haldex電控耦合器,用以在前、後軸之間分配扭力;幾毫秒之內,耦合器可依據動態情況調整扭力的分配,根據不同駕駛模式,在特殊情況下可將最高 60% 的扭力分配到前軸。而前、後差速器則進一步提升了動態操控性能。

    時代變革:創新懸吊系統
    自發表初始,Aventador車系即應用了先進的推杆式懸吊系統。水平陳列的彈簧及減震器設計概念源自於F1賽車,經由Lamborghini細膩調校,充分滿足了高性能公路跑車的行駛需求。至家族後繼車款— Lamborghini LP 750-4 Superveloce融入主動電磁式避震器的推杆式懸吊系統,帶來更完美操控表現,強化車輛對任何路況的掌握度,在彎道中大幅提高車身穩定性、減少側傾;「主動式」特性,賦予車輛平穩的煞停體驗,為駕駛帶來安全無慮又舒適的道路駕駛體驗。

    精益求精,專為Lamborghini V12打造的ISR 變速系
    Lamborghini工程師為全新的V12引擎設計了獨樹一幟的7速ISR單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提供迅捷無比的變速換檔時間,與極其流暢平順的換擋體驗,其換檔反應速度僅有50毫秒,相當於人類眼球移動的速度。

    魅力駕馭體驗:四種駕駛模式
    Lamborghini Aventador S 開啟了新世代 V12 旗艦車型的全新一頁,其駕駛模式選擇系統提供了:Strada、Sport、Corsa和全新EGO駕駛模式。EGO模式下可針對控制引擎、懸吊系統、四輪轉向系統等進行設定,駕駛可隨心所欲感受Aventador S的強大性能與絕無僅有的駕馭體驗。

    演繹超凡性能:LDVA主動式車輛動態控制系統
    Aventador S,其縱向控制來自首次應用於量產Lamborghini車型的Lamborghini Dinamica Veicolo Attiva ( LDVA ) 主動式車輛動態控制單元,全面進化傳統電子車身穩定系統,將四輪轉向、四組主動懸吊系統及四輪驅動等訊息整合,依據所選車輛駕駛模式,提供更精確、敏捷的車輛駕控。

    先端科技;主動式空氣力學系統 (ALA)
    首見於Huracán Performante ,由 Lamborghini 所開發,並擁有獨家專利的主動式空氣力學系統:Aerodinamica Lamborghini Attiva ( ALA ),可於全力加速時創造低風阻,或增加下壓力以提升操控穩定性,並利用LPI電子監控平臺選擇最合適的作動模式。ALA 系統為家族車系創造難望項背的優勢,其與透過液壓作動的傳統主動空力系統相比不僅大幅減輕車重,系統所需的作動時間更小於 500 毫秒。

    全方位控制;四輪轉向系統
    伴隨全新Aventador S問世,Lamborghini V12旗艦量產車型的橫向控制首次應用全新的四輪轉向系統,其前軸結合Lamborghini Dynamic Steering (LDS) 電子動態轉向系統為低速和中速駕駛下提供高度靈活性;後軸則整合Lamborghini Rear-wheel Steering (LRS) 後輪轉向系統,使車輛在高速操作下能大幅提高穩定性。
    依據不同車速,前後獨立的系統可於5毫秒內針對車輛轉向即時反應,憑藉更精準地轉向角度實現車輛抓地力與循跡性間的完美平衡。低速行駛時,後輪轉向角度與前輪相反,無形中縮短了軸距,提高靈活度,減小轉彎半徑,提升車輛的操控性;高速行駛時,後輪轉向角度則與前輪相同,憑藉著增加的虛擬軸距,提高車輛的穩定性和駕乘舒適性,令動態駕控體驗臻於極致。

    生態永續的承諾:引擎啟閉系統與CDS多汽缸間歇系統
    守護綠色環境,致力生態永續,是Lamborghini長久以來不遺餘力推展的重大貢獻。自2011年推出Aventador全新車系以來,Lamborghini透過產品及流程的的創新,控管不必要的能源消耗、防止汙染,同時提升效能。自Lamborghini Aventador LP 700-4開始配載全新研發的「 Stop-Start System引擎啟閉系統」,並帶有用於儲存電力的超級電容,在車輛停止行進時會自動熄火,回復運作僅需 180毫秒 ( 0.18 秒 ) 內即可完成。此一全新設計,當年代前所未見,先端科技的應用顯著的降低了車輛油耗;也肇於品牌對極致輕量化永不妥協的追求,該系統並達成車重減輕3公斤的絕佳成功。

    大幅提升的效能同時要歸功於「Cylinder Deactivation System ( CDS ) 多汽缸間歇系統」技術。當引擎處於低負荷或低於135 km/h的行駛速度行進時,該系統將使車輛轉換為僅以6汽缸運作,回復標準模式僅需輕踩油門,便能再度擁抱疾風。若深入探究,相較沒有這些技術的同一車輛,其综合油耗可降低7%; 在130 km/h左右的高速公路行駛,油耗及和碳排放量則可减少约20%。

    光陰荏苒,在Aventador家族車系誕生10周年之際,細數車款十年變革:自LP 700-4、Superveloce、S到SVJ;刻畫經典的傳奇,不僅只強勁動力及超凡性能,也憑藉著品牌更臻卓越的造車技藝與不斷研發的科技創新,成為全球超級跑車的至高典範。

    #Lamborghini #Aventador #LP700 #Superveloce #S #SVJ

  • 高速公路sport模式 在 Go車誌 嘉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1-31 15:04:52
    有 5,982 人按讚

    2020年值得期待的車款-2(Audi RS6 Avant)
    預計台灣上市日期:2020年第三至第四季。
    1、搭載4.0 V8雙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600匹,扭力800Nm!0~100km/h 3.6秒達成,極速250km/h(電子限速),另外可選配dynamic package,極速可突破根本用不到的305km/h(大概只有德國無限速高速公路可用)😒
    2、渦輪壓力增加至1.4bar,較上一代增加0.2bar,壓縮比為10.1:1,八缸的點火順序為1-3-7-2-6-5-4-8,
    3、搭載48V輕型複合動力,時速22km以下,有條件的允許熄火滑行(eco模式),藉以降低每行駛100公里少了0.8公升的燃油(無感....😕),並具備了四缸休止功能,(2.3.5.8缸)。
    4、與Audi A6 Avant對照,只有前門、車頂與尾門是共用的外觀零件,車寬增加了4公分,以及大量經由Audi Sport專為RS6 Avant開發的空力套件,搭配22吋輪圈,風阻係數為0.35,頭燈設計與Audi A7類似。
    #極速已達飛機起飛的速度😱
    #售價應該也很驚人

  • 高速公路sport模式 在 廖怡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9-19 17:17:17
    有 575 人按讚

    【2020年式Lexus 小改款RX 導入長軸六座 隆重登場】

    全新第四代大改款RX在臺上市後,藉由前衛的線條設計、舒適豪華內裝,創下一年5000台的銷售佳績,如今和泰汽車藉由小改款,保留原有優點之外,持續強化產品競爭力,盼能持續年販5000台的銷售力道。

    小改款強化重點
    ●外觀、內装小針美容
    ●全面標配「 Lexus Safety Systen+2.0」智動駕駛輔助系統
    ●導入觸控螢幕,並全面支援 Apple CarPlay及Android Auto
    ●動態表現再進化
    ●全新導入6人座車型

    全新小改款RX,車頭面容將原本橫柵造型的紡錘型水箱護罩開口,微幅收斂並改為新世代的塊狀格柵造型,
    讓整體造型更加動感;重新設計的三眼式LED頭燈組,變得更為修長,搭配移至保桿下緣兩側的霧燈丶向左右延伸的下擾流飾板,更添肅殺氛圍!
    車側則沿續流暢銳利的線條,加上由後角窗延伸至車尾的深色玻璃,打造岀獨特的懸浮式車頂後視造型,車尾導入類似LS車系的L-shaped LED光條尾燈組,搭配由倒L造型所排列而成的序列式方向燈,當其尾燈點亮時,更是銳氣逼人。

    後保桿在 LEXUS團隊將反光片丶排氣尾管以及下擾流飾板重新設計排列後,與尾燈組呼應,讓整體後視面容協調而動感。

    當然在新世代小改款的車款上,絕對少不了先進輔助安全配備的加入,RX也不例外!
    這一次在小改款RX上率先升級 LEXUS Safety System+2.0智動駕駛輔助系統;該糸統追加全速域DCC雷達感應式車距維持定速系統 ( Dynamic Radar Cruise Control System)
    以及LTA車道循跡輔助系統 ( Lane Tracing Assist) ,
    不但讓車主在低速跟車時更輕鬆,也避免因一時閃神而追撞前車,也可在高速公路上開啟定速模式時自動將車輛維持在車道中心,大幅降低長途旅程中的疲勞。

    此外小改款RX亦率先搭載全球首創Blade Scan Type AHS智慧型遠光燈自動遮蔽系統 ( Blade Scan Type Adaptive High- beam System) ;有別於傳統的序列式AHS,該新技術主要是把LED光源投射在毎分鐘高達6,000轉的高速旋轉鏡面葉片上來反射光源,
    在車輛前方形成一片光幕,
    同時透過以每50微秒為單位高速啟閉的LED光源,
    精準控制頭燈照射及遮蔽範圍,可較傳統AHS提前照亮前方遠處的行人與交通標誌,讓車主有餘裕針對前方路況反應,雖然在其他車款上可見類似的頭燈遮蔽應用,但原理卻大不相同,
    這點在發表時著實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確實是個新穎的想法!

    另外搭配本回在PCS預警式防護預警系統 ( Pre-Crash Safety System) 上新增的行人偵測功能,在必要時進行煞車輔助,讓車主於夜間行車時的更安心。

    此外,在停車或移車時的安全,全新RX標配ICS智慧停車輔助系統 ( Intelligent Clearance Sonar) 以及RCTB後方車流煞車輔助系統 ( Rear Cross Traffic Auto Brake) ,前者可在車主誤踩油門踏板丶換檔失誤以及倒車末注意障礙物這些狀況下輔助煞車,以避免車輛發生事故。
    而RCTB則是透過雷達波偵測後方車側不易察覺的死角,當車主倒車時,一旦有車輛從兩側後方接近且經系統判定有撞擊的可能,將自動施以煞車輔助,以避免發生可能的意外,先進的輔助安全配備可說是非常齊全!

    全新導入六人座
    在長軸車型方面,為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除現有的七人座車型之外,本回小改款 RX 新增配備 Premium Captain Seat六人座車型,
    方便乘客於2丶3排間穿梭進岀丶大幅提升便利性。
    此外,為增加長軸車型第三排實用性,第三排座椅冋時員備二段式前後調整功能,
    可依身型選擇舒適的乘坐姿勢或視後箱空間的使用程度彈性調整,讓RXL擁有靈活多樣化的車室配置空間。

    當然本次小改款後的全新年式RX,變動內容族繁不及備載,詳細內容請關注全民瘋車Bar後續怡塵帶來的試駕影片,最後獻上車型編成以及售價。

    【RX450h】
    F SPORT版 建議售價 334萬
    旗艦版 建議售價 338萬
    頂級版 建議售價 308萬

    【RX 450hL】
    旗艦版(6人座)建議售價 347萬
    旗艦版(7人座)建議售價 347萬

    【RX350】
    F SPORT版 建議售價 294萬
    旗艦版 建議售價 294萬
    頂級版 建議售價 274萬

    【RX 350L】
    旗艦版(6人座)建議售價 303萬
    旗艦版(7人座)建議售價 303萬

    【RX300】
    F SPORT版 建議售價 264萬
    旗艦版 建議售價 264萬
    頂級版 建議售價 244萬
    豪華版 建議售價 227萬

    #全民風車Bar
    #廖怡塵
    #熊子
    #海莉
    #Lexus
    #SUV
    #LSS
    #凌志

  • 高速公路sport模式 在 moto1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5-12 19:06:16

    或者,好多讀者已駕駛過純電動電單車(包括國內親戚那部買餸羊或家中果部電動單車),但玩過電動大包圍的騎士應該不多,仲要是一部扭力峰值達到20.3kg-m的跑車,感覺如何?加速力有幾癲?有請張煒安同大家報告。

    載番個頭盔先,本誌是電動汽車及電動電單車的文盲,惡補後才如夢初醒,現在才知道純電汽車十分普及。雖然香港的充電設施仍有待完善,但充電站的數量遠超10年前,並且遍布全港,現在不僅Tesla,其他傳統牌子已加入製造純電車行列,款式愈來愈多,部份車子的續航力更高達400km,打個折扣都跑到300km多,這一刻才知道自己仍然活在石器時代。

    純電電單車又如何,其發展速度好明顯滯後,那麼有沒有一間年資又Young,又沒有造車經驗類似Tesla的製造商?答案當然有,ENERGICA是其中一間,但兩輪界仍未出現突破樽頸,同時迫使傳統品牌加速電氣化步伐的非傳統車廠。事實上,傳統電單車廠好早開始研發電動車,不過遲遲未市販化,好可能考慮到用家的負擔能力及市場接受程度;畢竟生產電池的原材料昂貴,導致車價高昂,以及充電設施未配合發展,更重要是短期內未必有利可圖,姑且讓新冒起對手試探水溫。

    究竟ENERGICA有幾Young?2014年正式成立,所有車輛都在意大利跑車故鄉MODENA生產。ENERGICA的母公司是CRP集團,擁有50年歷史,業務涉及賽車、航空、太空科技、3D打印及軍事科技等等講求高準確度工業。肉眼所見,今次介紹的兩部電車在各方面均有一定質素。

    CRP集團為了展示賽車技術,2006年成立自家車隊,出戰世界WGP125及意大利CIV道路賽,2008年啟動eCRP純電大包圍計劃。適逢史上首屆全電動TTXGP格欄披治在2010年舉行,正好測試eCRP的實力,CRP集團其後亦有參加由FIM舉辦的e-Power電動格欄披治大賽。

    事實上,eCRP純電大包圍是今次試駕ENERGICA EGO的雛形,原型車見於2013年,車子因為採用3D打印及CNC製造的部件而廣收宣傳效果,市販版正式在2015年推出。不過真正讓更人認識ENERGICA EGO,是因為ENERGICA自2019年起成為Moto E獨家供應商,所有參賽隊伍都使用相同規格的ENERGICA EGO參賽。編者今次能夠在香港親身接觸市販MotoE戰車,看著披上MotoE拉花的包圍,突然有落場的衝動!

    張煒安試車感受—加速話咁快
    8年前領教過純電動電單車的扭力,當年試駕的車子雖然只有54hp馬力,但扭力達到9kg-m,產生的加速力及起步反應媲美直四600級大包圍,雖然如此,與今次試駕的兩電車相比,所有數字差了一大截。

    以ENERGICA EGO大包圍為例,馬力143hp(107kW),相等於一部750cc左右的大包圍,可是扭力峰值高達20.3kg-m (200 Nm),與超過2,000cc的電單車看齊,卻比起這一代公升級超電多約70%。如此巨大的扭力有幾好玩?簡單來說扭力越大,起步及加速力越勇猛。據廠方公佈,ENERGICA EGO的0-100km只需3秒,簡直痴線,極速可達240km/h,至於NK版EVA都有200km/h極速,理論上在香港用唔著。

    果只看數據,ENERGICA EGO的扭力無懈可擊,實際駕駛又如何?

    好勁....頭、中段的加速力比現今的公升級超電有過之而無不及,加速時上半身被風阻扯得好利害,尾段則受到環境限制而無法體驗。電動摩打甫加速便進入扭力範圍,不用像內燃引擎提升至一定轉速才增加扭力,所以油門近乎沒有延遲感,一篤油便立即向前衝,反應比汽車電單車的油門要更捷,所以早段時間沒有膽量大力質落油門加速;事實上,不論電或高性能油車,統統都採用電子油門,沒有威也,所以更正確的說法是電門,而非油門。

    此外,由於電車採用單速波箱,無波可轉,油門操控與綿羊相同,所以扭著油門不放,馬力一氣呵成釋出,既沒有因為檔位銜接導致馬力流失,也沒有轉檔的頓挫感,即使任何時候減速,都輕易再爆升車速,騎士因此無需善用波段或Keep轉數,20.3kg-m的扭力及超廣闊扭力帶果然非同凡響。

    加速感又如何?

    其實電與油車的差異頗大,首先電車只有摩打排出的VV聲,雖然轉速越高,音頻越尖,但實際駕駛中的風聲比麼打聲大,取代汽油車轉數越高,排氣聲越亢奮的感覺,而全球推動電車的原意,就是要保持環境清靜。再者摩打缺乏類似引擎的諧震,駕駛時仿佛與車子失去聯絡,原因是內燃引擎的排氣聲及震盪成為騎士與車子溝通渠道之一,因此沒有留意車速,駕駛電車比油車更容易超速。究其原因,電車的加速力雖然強勁,可是油門控制比油車更容易,馬力細滑如絲地傳送到尾輪上,感覺就好像剛踏進高鐵車廂,凳子還未座暖,列車已飆升到300km/h一樣。

    因此未駕駛過ENERGICA EGO的讀者,我建議包括老手在內,最好選擇Standard(標準)、Eco(慳油)或Wet(濕地)馬力較低的馬力模式,與此同時開啟防止尾輪打滑的循跡系統及ABS,待熟習260kg重量及寧靜操控感,才好好享受最強的Sport(運動)模式,原因電車的馬力來得又快又直接,用多幾個電子輔助駕駛傍身,既安全又好玩。再者ENERGICA EGO是一部自動波大包圍,沒有離合器,對於棍波車騎士來說難免有點空虛感,也不可以使用離合器控制掉頭車速,因此需要一點時間適應,如何倚靠油門及煞車控制掉頭速度,否則增加跌車風險,因為掉頭的時候,你會實實在在感覺到她的重量。要是你有綿羊底子,絕對有幫助。

    講開減速,車子重達260kg,但是BREMBO M4煞車卡鉗足夠街道使用;另一項協助騎士減速的功能名為Regenerative Maps,即是「制動力回收」,熟識電動四個轆的讀者一定不會陌生,作用是當騎士縮油減油,讓原本驅動尾輪的摩打變成發電機,為電池充電,夠晒環保。

    而Regenerative Maps「制動力回收」共有四段選項,分別是OFF(關)、LOW(低)、Medium(中)及High(高);當日試車首先切換High(高),縮油後車身立即頓挫起來,俗稱鎖得好勁,車速明顯拖慢,感覺有點像突然拖低一個檔位,所以個人認為不適合跑山,會影響壓車攻彎的暢順度,但應付「長命斜」或落山好有用,等於波車用低檔落斜,大大減輕制動系統負擔,可避免制動過熱。講咗咁耐,「制動力回收」即是棍波車所講的Engine Brake(制動煞車)。

    之後體驗LOW(低)效果,個人認為這個Mode適合玩山,雖然高速煞車縮油的Engine Brake明顯減少,不過仍有效地拖慢車速同時,讓我更流暢地入彎。最後嘗試OFF模式,一如所料,減速沒有Engine Brake,跟綿羊及二衝車一樣,縮油後車子繼續向前衝。對我來說,「制動力回收」好有趣,讓我在短短數小時試駕中,回顧過去20年賽車技術發展史;由我初初鬥2衝車近乎沒有Engine Brake,到轉戰4衝600 Superspot的強勁Engine Brake,再之後普及的防鎖死離合器(Slipper Clutch—舒緩Engine Brake,讓車手更暢順攻彎),到現在的全電子年代。另外,ENERGICA EGO配置ABS防鎖死系統,然而另外還加入名為eABS系統,它是防止急煞減速同時,尾輪又被「制動力回收」產生的Engine Brake鎖得太死,導致輪胎失去咬地力;此時,eABS立即介入,暫停「制動力回收」工作,好讓輪胎恢復咬地,發揮類似防鎖死離合器的功能(Slipper Clutch)。當eABS介入後,儀錶會亮起相關信號。

    ENERGICA EGO的座姿及車身闊度與600或1000大包圍分別不大,座上810mm的座位依然跳芭蕾舞(張煒安身高5呎6吋),可是軑把高度適中,整體來說不極端,有上一代跑車的影子,某程度來是一款舒適型超電。不過論真正舒適性,當然是NK版EVA為佳。

    所有電車,包括二輪及四輪,因為負載電池組件而變得比同類型油車重,當你騎上ENERGICA EGO再踢起側架,然後拉直車身,便會發現比起拉起600及1000更費力,畢竟她們相差超過60kg。

    為應付重量,ENERGICA EGO實行以硬制硬,例如廠方建議使用42磅胎壓,否則胎壓不足,輪胎與路面接觸面積過多,加上避震設定太軟等等,都會影響操控性能,即使直路行駛都會出現跌車傾向,所以當日在山路行駛幾圈後,立即調硬前避震的預載,穩定性才大大改善。事實上,電車對我來說是新事物,需要更多時間摸索各方面的設定技巧。

    老實說,當日聽到260kg的車重都有點詫異,腦海突現浮起80-90年代的1000cc大包圍,就連moto-one的編輯都對我的評價特別感到興趣,試駕後不斷追問是否好鈍好笨重,比第一代R1更重等等。說實話,論輕巧度及靈活度肯定不及新一代600及1000大包圍佳,壓車搬身需要多一點力,之但係又唔覺得好鈍或好笨重,比原先估計更好彎,的確有點意外,所以用第一代R1比較未免太誇張。事實上除了落地推車、窄路掉頭、燈位停車及塞車慢行之外,起步後唔覺重。不過聽車主講,駕駛初期因為未熟習車身重量,難免會有壓力。

    或許你會擔心推車,可是ENERGICA EGO設有後波及前波,最高車速只有2.8km/h,其操控不難,只要按下著車掣2秒,便會切入“PARK ASSISTANT”(泊車輔助),即後波,若再按下著車掣便會切入前波,讓你在限速下向前或向後泊車,大可安座於車子上撐船仔。


    至於騎士最關心的續航能力,由於當日只駕駛不足50km,所以未能詳盡解釋。根據廠方資料顯示,在市區駕駛的續航力200km、市區與高速公路駕駛的續航力160km、高速公路續航力130km。不過據車主講,ENERGICA EGO的實際續航力與廠方公佈的數據接近,他試過從元朗出發去機場,全程高速公路,平均車速約80-90km/h,來回路程約100km,回家只餘20%電量,估計可以行多約40km-50km。事實上,續航力好視乎騎士的駕駛方式,所以駕駛電車必須要經常留意電量,畢竟充電站並非度度都有。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