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高筋麵粉黏土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高筋麵粉黏土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iamis (包子臉)看板BabyMother標題[寶寶] 2Y可玩,自製麵團黏土時間Thu A...
高筋麵粉黏土 在 小雞翅 翅董日常?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1:48:36
#可愛迷你漢堡皮作法 #簡易食譜 #食譜分享 小雞翅完全平常不吃麥當勞😆 大人吃的時候我們都會另外買別的給她 或者再另外煮給她吃 我想說來個自製小漢堡給她 自製的材料成份跟份量都可以自行決定 結果我自己做的她就買單了耶😌 可愛小漢堡真得很療癒很適合小朋友 小小一個也不怕吃太...
這個麵團黏土玩了好幾次,
成分單純,玩得很放心,
其中我最推薦咖啡渣麵團,
聞得到咖啡香,摸得到顆粒感,
還很像Oreo,看起來超級好吃。
雖然因為沒加鹽巴,只能玩兩天,
(包保鮮膜冰冰箱,不能放室溫會發酵)
但一次只給一個掌心大小的麵團不算太浪費。
然後麵團的塑形跟延展性還是不如一般黏土,
不過兩歲的孩子還是可以一口氣玩半小時,
推薦給大家,帶孩子一起玩!
#育筆記 自製黏土:薑黃、抹茶、咖啡
#2Y2M
#參與式學習
#在家玩STEAM
-
黏土麵團第二彈來了,
這次的步驟更簡單,免洗菜、免開火,
只要把薑黃粉、抹茶粉、咖啡渣加進麵粉裡,
再加一點水攪拌到不沾手的程度即可。
-
這個點子是從朋友告知
食品材料行有賣天然色素粉那邊聯想而來的,
剛好家裡有薑黃、抹茶、咖啡渣,
就通通拿來用,
因為沒有打算拿來吃,
就不考慮味道搭不搭的問題。
-
而且這三種天然色素粉剛好香氣濃郁,
玩麵團的同時,嗅覺也很滿足,
其中咖啡渣的顆粒感讓麵團超像Oreo的,
玩起來比上次更有趣!
-
[所需材料]
1. 薑黃/抹茶/咖啡渣(家裡有什麼用什麼)
2. 中筋麵粉(不確定低筋 高筋效果如何)
-
https://i.imgur.com/kIqNK38.jpg
[操作步驟]
1. 在鍋子中倒入麵粉跟色素粉揉捏成團即完成
(其中注意麵粉跟水的比例,
如果太黏稠就再加麵粉調整到不沾手的程度)
https://i.imgur.com/UASNwwK.jpg
[實際操作心得]
有鑑於上次小乖恐懼麵糊濕黏的觸感,
這次我給她一支湯匙,
讓她試著將麵糊給攪拌均勻。
(寶寶如果對觸覺比較敏感的話可以這樣做)
-
雖然還是得靠大人接手後續完成麵團的任務,
不過有了湯匙的協助,
小乖可以從頭跟著玩到尾,很有參與感!
https://i.imgur.com/IUqxcd5.jpg
後面兩次,小乖除了單純切切戳戳黏土外,
也嘗試利用黏土創作,並發揮想像力。
https://i.imgur.com/YpmSjJZ.jpg
比如我把抹茶色的麵團搓成細長條狀,
她便指著說那是豆仔(四季豆),
認真看還真有那個樣子;
又或者當我用薑黃色麵團捲成麻花捲時,
她也拿起來亂揉一團說那是饅頭XD
https://i.imgur.com/m5HMff5.jpg
把我做的甜甜圈戴在手上說那是橡皮筋,
把我做的房子說成香菇。
無以名狀的圓團說成磁鐵跟餅乾。
-
這一次我看到小乖有趣的生活聯想力,
不禁想到《小王子》裡,
被說是帽子的那條吞了大象的蛇。
-
希望她一直保有這樣的童心!
-
[延伸議題]
#麵粉遇到水 #化學變化 #麵糰筋性
麵粉加水搓揉後會聚合成塊,
其實是有趣的其實是有趣的化學變化,
因為不是每一種粉加水後都會成團成塊,
像之前玩非牛頓流體的太白粉水
就跟麵粉特性相反。
-
為什麼麵粉加水後會聚合在一起呢?
就是因為麵粉中的
小麥穀蛋白遇水後形成網狀結構,
並將中穀膠蛋白給包覆起來,
產生所謂的「筋性」,
這也是麵團有彈性、延展性的主要原因!
-
這幾次玩下來,
發現廚房活動根本就是最佳的生活化學實踐啊!
-
參考資料:
【炸出香、鬆、脆油條的科學 】
https://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easylearn&id=1240
嗨,我是Check,
這裡記錄我的育兒日常,還有偶爾的自我對話
https://www.facebook.com/checkchecknot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1.238.18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86392041.A.641.html
非牛頓是之前朋友帶我們玩覺得很有趣
自己又帶小孩玩一次 之前也有分享在版上
謝謝提醒 我修改一下內文 :)
※ 編輯: iamis (110.26.161.200 臺灣), 04/09/2020 11:35:09
※ 編輯: iamis (114.41.238.186 臺灣), 04/09/2020 15:03:39
※ 編輯: iamis (110.50.169.8 臺灣), 04/09/2020 18:28:13
加上平常就會告訴她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
(所以她的認知裡知道有些東西是不能吃的
如果家裡的孩子還太小
這個活動建議再緩緩 畢竟是生麵團
※ 編輯: iamis (114.41.238.186 臺灣), 04/10/2020 00: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