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高層次同理心技巧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高層次同理心技巧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高層次同理心技巧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lienlienhot (映玄)看板CATCH標題Re: [分享] 同理心時間Mon Dec 2...

高層次同理心技巧 在 Henry Sir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9 09:39:47

@skx.io 這個年代的學生,需要的不是tutor,而是mentor 他們需要一個有vision 的人,告訴他們為什麼在學歷貶值的年代,還要拼盡一切力量去讀書,如何用最有效率的方法,考到一個好成績,他們不但需要落地的技巧,還需要更高層次的策略啟蒙。 他們需要一個人去lead他們,inspire...



我本身不是心理相關學系畢業的

但對這方面很有興趣

所以大學時修過一些相關的課程


我想從諮商的角度來談「同理心」

再談同理心之前我先講一下「諮商」的定義:

「諮商員受過專業的諮商訓練,在面對有適應困難的案主時,

建立溫暖、接納、尊重的專業諮商關係,透過同理心,

協助案主了解自己,澄清問題與目標,從而改變不良的行為,

增進其獨立、負責及對生活的適應能力。」


因此「同理心」是諮商的重要技術之一

又可分為「初層次的同理心」及「高層次的同理心」


「初層次同理心」是指諮商員以自己的詞彙與方式

使當事人知道他已了解當事人所明白表示出來的感覺與經驗。

作用:在於協助諮商人員與當事人建立親密信任的關係,增進當事人自我探討的層次。


「高層次同理心」是指諮商員不僅對當事人明白表示出來的部份做反應

同時也對其話中隱喻及未明白敘述出來的部份做反應。

作用:幫助當事人辨識問題重點,開啟他所暗示而不自覺的部份,擴大他的視野,

幫助他掌握自己的行為和感受。


在高層次同理心的階段,就會應用到c大所說的「面質」技巧

又譯「對質」(confrontation)

是指諮商員主動指出案主行為中矛盾、歪曲以及逃避之部分。


其實在諮商技巧中除了像c大所說的詢問方式外還有

簡述語意(複述案主話中主要內容)、

具體(諮商員用具體詞彙或方式協助案主說出其心中感受)、

澄清(將案主所有零碎資料連貫起來,並複述給案主)等技巧

之所以這樣做的理由

不是藉由模仿來讓對方認為我們懂他,

而是藉由這些方式來確認我們接受到的訊息是否真的是當事人想要表達的訊息

進而避免「自以為很有同理心」的預設立場

因此諮商員會採用富有彈性的假設語氣,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當事人修正


同樣是問句

諮商員不會沒來由的拋一句:「你現在難不難過?」

而是觀察當事人的表情、語氣、肢體動作後,感受到他是難過的

於是才詢問:「這樣很難過對吧?」

這時候目的當然不是真的想知道他是不是難過的

而是讓他面對及接受「自己是難過的」這樣的情緒


這些技巧的應用自然是需要慈悲與智慧才能運用自如

有慈悲的心才能讓當事人感受到溫暖接納,才不會被二次傷害

有智慧才能看出問題的癥結點,知道該從什麼角度去切入去引導


諮商關係其實是一個平等的關係,諮商員不應強加自己的價值觀在當事人身上

所以如何解決問題不是諮商員該擔心的事

我們只是協助對方的「催化員」角色

幫助當事人了解自己,進而自己找出方法來解決自己的問題


至於「面對自己」在心理學上有個專有名詞

叫做「自我覺察」

張氏心理學辭典將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界定為「個人對自己個性、能力、慾望等

方面的瞭解。」


缺乏覺察通常與逃避有關,

在我們的生命中,或許有些部份是我們一直害怕去碰觸,而不願面對的。

成長需要勇氣,若我們總是逃避去覺察某些部份,那麼我們將無法改變與成長。


諮商員的工作正是幫助個案做自我覺察。


那諮商員本身要不要做自我覺察呢?

當然要。

台師大心理輔導學系有一門課就叫做「輔導員的自我覺察」

所以要成為諮商師一定要先學習自我覺察。

因此我有些不同意c大說:

「同理心最後要訓練的其實是面對自己的情感,不過這課題的路很漫長。」

我認為正因為這是一條漫長的路,所以更應該時時刻課都要學習

而不應該是擺到「最後」。


Corey在其著作《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考諮商所必讀的聖經教科書)

裡的緒論便寫道:

「諮商員的人格特質是影響當事人重大改變的的要素之一。如果一個諮商實務工作者

在理論和實務兩方面都擁有廣博的能力,但缺乏同情、關懷、忠誠、真摯、誠實、敏銳

等人格特質,那麼他將不過是個『技匠』而已。所以諮商員應徹底的探索自己的價值標

準、處世態度及信仰,並致力提高自己的覺察力,這是最最重要的事。」



以上是我的分享,算是一些補充說明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24.75
Shaider:歸納的好 推 12/27 18:44
crystale:終於釣到大魚出場了XD 感謝版友的補足~這才是完整的說法 12/27 18:47
crystale:話說我會說留到最後是因為,通常大家不容易覺察到自己的 12/27 18:47
crystale:盲點。但這些盲點常常我們可以從『別人』身上察覺到, 12/27 18:48
crystale:在『觀察別人』的同時,常常最後會發現到自己的問題點, 12/27 18:49
crystale:所以才會說將這些東西留到最後來做,因為那最困難。 12/27 18:49
crystale:初學者還是專注在『觀察別人』上,會比較有成就感。 12/27 18:50
yachkotw:我是覺得「觀察別人」與「自我察覺」必須同時進行 12/30 03:59
yachkotw:太多人因為熟悉「技巧」而自以為什麼都懂,不管在什麼 12/30 03:59
yachkotw:領域都是如此,c大或許認為有先後之別,但我認為「基礎」 12/30 04:00
yachkotw:必須一開始就訂好,技術層面才有由淺入深的順序 12/30 04:01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